姿势、步态及行走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步态分析PPT课件

步态分析PPT课件
28
膝塌陷的矫正方法:
①对腘绳肌痉挛导致的伸膝障碍,可站斜板和手 法牵伸训练、功能性电刺激(FES)以抑制腘绳 肌肌张力,同时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 步行、前脚掌踏楼梯上下训练等。
②对痉挛严重的,有条件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 滞,必要时有条件的可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 疗。
③加强拮抗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 功率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训 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身体重心向对侧下肢转移,对侧足跟着地 至同侧足离地这一时段,又称为摆动前期。
14
摆动相
足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 占步态周期的40%
15
早期
从足趾离地起,到屈膝最大角度,此时大腿 摆动至身体正下方。
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 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占步态周期13%~15%。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 肌。
跖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 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 支撑相伸膝肌痉挛 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
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
23
膝过伸的矫正方法:
股四头肌的牵伸训练 股四头肌的肌力训练 膝关节的控制训练 臀大肌肌力训练
24
3、关节挛缩步态③
踝跖屈挛缩时,足跟不能着地而出现马蹄 足。在摆动期以髋及膝过度屈曲来代替踝 背屈障碍,状若跨过门槛,又称跨槛步。
25
3、肌肉无力步态①--胫骨前肌步态
因足下垂,摆动相髋及膝屈曲度代偿性增 大,形成跨槛步。足跟着地时不能控制足 掌下落速度,致使足掌拍地有声。
26
3、肌肉无力步态②—小腿三头肌步态
小腿三头肌软弱时,患足后蹬无力,身体 向前推进困难,致使对侧步幅缩短,足跟 离地延迟,致使支撑后期患侧髋下垂。

步态分析ppt演示课件

步态分析ppt演示课件

揭示肌肉的电生理活动与步态的关系。
.
14
sEMG(表面肌电图)
.
15
.
16
髋关节(hip)
• 髋伸肌:臀大肌、腘绳肌
• 髋屈肌:髂肌、腰大肌(髂腰肌)
• 髋外展肌:臀中、小肌、梨状肌、
• 髋内收肌群:耻骨肌、长/短收肌、大收肌
• 髋内旋肌:阔筋膜、臀小肌、臀中肌前部
• 髋外旋肌:臀中肌、臀大肌后部,梨状肌、 闭孔内肌
. 45
.
46
当摆动腿向前迈步时, 骨盆向前及向对侧发生 一定的旋转,正常约5°
.
12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 角度的变化
关节运动角度
步行周期 骨盆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5°旋前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髋关节 30 °屈曲 30 °屈曲 30 °屈曲 ~0 ° 0 °~10 °过度伸展 10 °过度伸展~0 ° 膝关节 0° 0 °~15 °屈曲 15 °~5 °屈曲 5 °屈曲 5 °~35 °屈曲 踝关节 0° 0 °~15 ° 15 °跖屈~10 °背屈 10 °背屈~0 ° 0 °~20 °跖屈
. 27
观察法
• 一般采用自然步态,即最省力的步行姿态。观察包括前 面观、侧面观和后面观。需要注意全身姿势,包括步行 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 、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 器、助行器)的作用等。 •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 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步行 ),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 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从而协助评估。
• 股直肌、缝匠肌也参与屈髋活动

步态分析 ppt课件

步态分析  ppt课件
(4)足角 指贯穿整个足底的中心线与前进方向所形成的夹角。
ppt课件
8
LOREM IPSUM DOLOR
(5)步频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称为步频,成人约110~120步/分,快步可到140步分。
(6)步行速度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称为步行速度。
ppt课件
9
(二)步行周期
指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称为 ------步行周 期。
必要的依据 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ppt课件
3
一、基础知识
(一)自然步态 1、步行的基本功能: 从某一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 2、自然步态的要点:
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 上身姿势稳定。 最佳能量消耗或最省力的步行态。
ppt课件
4
3、生物力学因素:
具备控制肢体向前运动的肌力; 支撑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 摆动相有足够的推动力、合理的足接触地面的姿势控制。
触时称“双支撑期”
ppt课件
12
2、分期
1、站立相 包括: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站立末期 迈步前期
2、迈步相 包括:迈步初期
迈步中期 迈步末期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1、站立相包括
首次着地 足跟或足底的其它部位接触地面的瞬间,站立相的起始点。 承重反应 一侧足跟着地后到对侧下肢离地时。 站立中期 从对侧下肢离地到躯干位于该侧(支撑)腿正上方时。 站立末期 从站立中期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时。 迈步前期 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腿离地之前。
ppt课件
5
4、常用的术语
正常步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 步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

《正确坐立行》课件

《正确坐立行》课件
《正确坐立行》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会介绍如何正确坐立、行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简介
正确坐姿
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坐姿以及错误坐姿对身体的危害。
正确行走姿势
学习如何维持正确的行走姿势以保护身体健康。
总结
回顾正确坐立和行走的要点,并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的姿势。
坐立
正确坐姿定义
了解什么是正确坐姿,如何调整 坐姿以保持身体健康。
了解如何保持正确的行走姿势,包括步伐、姿态和鞋的选择等方面。
总结
1 重温要点
回顾正确坐立和行走的关 键要点,确保大家理解。
2 日常生活中的贴士
3 祝愿与愿望
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坚 持正确的坐姿和行走姿势, 保持身体健康。
祝愿每个人拥有健康快乐 的生活,远离身体问题。
参考资料
正确坐姿的注意事项
学习更多关于正确坐姿的指导,以及如何保持良好 的体态和姿势。
错误坐姿的危害
探索错误的坐姿对身体的不良影 响,如背痛和颈椎问题。
如何维持正确的坐姿
了解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以保 持正确的坐姿。
行走
1
正确行走姿势定义
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走姿势,如何调整步态以保持身体健康。
2错误行走姿势的危害探索错误的行走姿势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如腰椎问题和平衡能力下降。
3
如何维持正确的行走姿势
正确行走的姿势和技巧
进一步了解正确行走的重要性,并学习行走时应注 意的事项和技巧。

走路不稳的护理PPT课件

走路不稳的护理PPT课件

家庭护理指导
01
保持环境安全:清除地面障碍物,确保地面防滑
02
穿着合适的鞋子:选择防滑、舒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拖鞋
03
锻炼平衡能力: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脚跟对脚尖行走等
04
保持良好姿势:走路时抬头挺胸,保持身体稳定
05
预防跌倒:避免在湿滑地面行走,注意上下楼梯时的安全
社区资源利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专业 护理服务,如康复治疗、健康
D
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F
心理因素:如焦虑、抑 郁等
预防跌倒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 地面湿滑
01
加强锻炼,提高平衡 能力
03
避免在昏暗环境中行 05 走,确保光线充足
02
穿着合适的鞋子,避 免穿高跟鞋或拖鞋
04
定期检查视力,佩戴 合适的眼镜
康复训练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平 衡球等工具进行平衡训练
A
柔韧性训练:通过瑜伽、拉
C
伸等运动进行柔韧性训练
步态训练:通过走路、跑步 等运动进行步态训练
E
B 力量训练:通过哑铃、弹力 带等工具进行力量训练
D 协调性训练:通过舞蹈、太 极等运动进行协调性训练
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信 心,克服恐惧心

鼓励患者参加社 交活动,增强人
际交往能力
01
02
03
04
05
x
目录
01. 走路不稳的原因 02. 走路不稳的评估与诊断 03. 走路不稳的护理措施 04. 走路不稳的护理教育
生理因素
1 肌肉力量不足
2 关节活动度受限
3 平衡能力下降
4 感觉功能异常

第二章 步态分析PPT课件

第二章  步态分析PPT课件
➢ 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 (push off)的阶段,开始于足跟抬 起,结束于足离地。此阶段身体重心向对侧下肢转移,又称
为摆动前期。在缓慢步行时可以没有蹬离,而只是足趾离开
地面,称之为足趾离地(toe off)。对侧足处于支撑相早期, 属于双支撑相,约为步态周期的10%~12%。参与的肌肉主 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向 心性收缩)。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7
-----郭永明制作
步行周期
摆动相
早期 (initial swing)
➢ 主要的动作为足廓离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 摆动,占步态周期的13%~15%。
➢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肌。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8
-----郭永明制作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10
-----郭永明制作
步行参数
步频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称为步频,又称步调,以步 数/min表示。 正常人平常步频约为95~125步/min。
步速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称为步速,以m/s表示。 健全人自然步速约为1.2m/s。 步行速度和步幅和步频相关,步幅增加,步频加快, 步行速度亦加快,反之亦然。
➢ 参与的肌肉主要包括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承重反应 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骨盆运动
在此期间趋向稳定,参与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臀中肌、腓 肠肌。 ➢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
足离地。由于此时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康复医学教研室-
2
-----郭永明制作

步态分析完整版 ppt课件

步态分析完整版 ppt课件

2020/10/28
22
三、行走运动学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 的角度变化及参与的肌群 (另见表 格)
2020/10/28
23
第二节、常见的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一、疼痛
急、慢性疼痛均可影响运动功能 髋关节疼痛的患者在行走时,为减轻负重期的 疼痛,患者站立相时间缩短。 膝关节疼痛时,患者在整个行走周期中以轻度 屈曲膝关节为特征。 踝足创伤、炎症、退行性关节炎等可引起疼痛。 患者患侧步长明显缩短,正常的足跟-足尖运动模 式消失。
足跟离地到对侧下肢足跟着 地。
5、迈步前期(双支撑期 )
指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 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 间。
14
6、迈步初期 从支撑腿离地至该侧膝关节
达到最大屈曲时。
7、迈步中期 从膝关节最大屈曲摆动到小
退与地面垂直时。
8、迈步末期 指与地面垂直的小腿向前摆
动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之前。
2020/10/28
26
• 3、髋关节屈肌无力 • 4、骨四头肌麻痹 • 5、胫前肌无力 • 6、腓肠肌无力
2020/10/28
27
三、畸形
对关节活动受限必然 影响 表现:1平足
2足尖
2020/10/28
18
(二) 步长与跨步长 1.步长 (step length) 行
走时左右足跟或足尖先后着地时两 点间的纵向直线距离。
正常人的步长约为50-80cm。偏 瘫患者:健侧步长缩短,患侧步长 延长。
2020/10/28
19
2、跨步长( stride length) 指同一侧足跟前后连续两次着地点间
forever304
2020/10/28
1

标准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课件

标准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课件
站立时,身体的肌肉应保 持放松状态,避免过于紧 张或僵硬。
站姿的正确姿势
肩部姿势
双肩放松,自然下垂,不要耸 肩或抬高。
腿部姿势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不要外八字或内八字。
头部姿势
头部保持端正,下颌微收,双 眼平视前方,面带微笑。
腰部姿势
腰部挺直,不要弯曲或过于前 倾。
手部姿势
双手自然下垂或在身体前方交 叉,不要抱在胸前或插口袋。
步伐要自然、大方,不要拘谨或过于夸张。
姿态优美
保持优美的姿态,注意头部、胸部和臀部的 协调。
走姿的正确姿势
头部挺直
行走时头部应保持挺直,不要低 头或仰头。
胸部展开
胸部应充分展开,保持呼吸顺畅 。
腰部稳定
腰部要保持稳定,不要左右摇摆 。
脚步着地
行走时应让脚掌着地,而不是用 脚尖或脚跟先着地。
手臂自然摆动
膝盖位置
膝盖应与脚尖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贴在一起。
上身姿势
上身应保持挺直,不要向前倾斜或向后仰。
手部姿势
手可以放在膝盖上或两侧,但不要插在腰间或背后。
蹲姿的常见错误
膝盖过度弯曲
有些人蹲下时膝盖过度弯曲,这样会增加膝盖的 压力。
脚尖分开
有些人蹲下时脚尖分开,这样会影响身体的平衡 。
ABCD
腰部过度弯曲
坐姿的常见错误
佝偻
坐时身体向前弯曲,肩膀和背部佝偻 。
扭曲
坐时身体向一侧倾斜或扭曲。
翘二郎腿
将一只脚的脚跟放在椅子上,膝盖弯 曲。
趴在桌子上
头部靠在手臂上,整个身体趴在桌子 上。
03
标准走姿
走姿的基本要求
保持平衡
行走时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摇晃或倾斜。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

临床特点
1 平行杠内重心转移良好
2 可以维持单腿站立
3 具有骨盆运动控制能力
4 立位下肢分离运动充分
康复目标
1 拄拐独立步行
2 徒手独立步行
3 室内独立安全步行
4 上下阶梯
5复杂地面的独立步行
6 室外独立步行
训练方法
1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首先将平行杠高度调节在与患者股骨大转子相同的位置。步行模式
此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下肢屈肌肌力低下者,在摆动期躯干也会因代偿而后 倾。无论导致后倾的原因如何,其结果都是利用反向负荷模式完成的动作。因此,为 了矫正步态应进行躯干后倾的抑制训练。
(三) 躯干侧倾
躯干侧倾是由于一侧下肢于支撑中期躯干与髋外展肌反向控制不充分,或对侧下肢 髋关节内收受限时,利用反向负荷而引起的代偿动作。这种异常的动作模式很容易使 下肢尽快的完成摆动,双足着地以确保平衡。这也是不行中健侧摆动期(迈步相)变 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躯干前倾相比,侧倾更容易发生。但是,如果患者能单腿站立 保持侧方平衡,躯干侧倾的情况就会减少。
前型,后型,平型。手杖也可根据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分为肘拐,四脚拐,手杖
三种。训练中还要注意重点练习步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耐力和速度。
3 控制双肩步行训练
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侧轻轻搭在患者肩上(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当患肢处于 支撑期,健侧下肢摆动时,在足跟着地前肩胛骨向后方旋转,可以防止足外旋。当患 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师诱发患者双上肢呈对角线方向有节奏地自然摆动可使躯干旋 转,为出现正常步态创造条件。
5 特殊步行训练
(1)向患侧横向迈步训练
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置于患侧腋窝,使患侧躯干伸展,另一手置于健侧骨盆, 使患者身体重心移向患肢,然后嘱患者健侧下肢从患肢前方横向迈出。

(医学课件)异常步态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异常步态PPT幻灯片
• 支撑相足趾保持屈曲 • 常合并足下垂及内翻 • 多见于中枢神经损伤、长期制动及挛缩等
拇趾背伸
• 支撑相和摆动相脚趾均背屈 • 多见于中枢神经损伤患者
膝僵直
• 支撑相晚期和摆动初期,膝关节屈曲<40°(正常 60°)
• 髋关节屈曲程度及时相均延迟 • 减小其摆动相力矩导致拖足 • 摆动相采用划圈步态、尽量抬髋或对侧下肢踮足
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异常步态
偏瘫步态
• 划圈步态
– 股四头肌痉挛,膝关节屈曲困难 – 小腿三头肌痉挛,足下垂 – 胫后肌痉挛,足内翻
• 基础分类
异常步态
– 支撑相障碍
– 摆动相障碍
• 常见异常步态
– 足内翻 、足外翻、足下垂、足趾卷曲、拇趾背伸、膝塌陷、膝僵直 、膝过伸、膝屈曲、髋过屈、髋内收过分、髋屈曲不足
• 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异常步态
– 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屈髋肌无力步态、股四头肌无力步态、 踝背伸肌无力步态、小腿三头肌无力步态
足内翻
• 步行时足触地部位主要是足前外侧缘 • 导致踝关节不稳,进而影响全身平衡 • 患肢摆动相廓清能力降低 • 常有承重部位疼痛
足内翻
足外翻
• 多见于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的儿童或年轻患者 • 步行时足向外侧倾斜 • 支撑相足内侧触地 • 严重影响支撑相负重能力 • 可有足趾屈曲畸形
足外翻
足趾卷曲
• 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异常步态
– 偏瘫步态、截瘫、脑瘫、帕金森步态
• 结构异常、疼痛等导致的异常步态
基础分类
基础分类
• 支撑相障碍
– 支撑相属于闭链运动,足、踝、膝、骨盆、躯干、上肢、 颈、头均参与步行姿势
– 远端承重轴对整体姿态的影响最大

礼仪姿态训练之站姿坐姿走姿(图解)正式版课件

礼仪姿态训练之站姿坐姿走姿(图解)正式版课件
模拟社交场合
在社交场合中保持自信的姿态,注意与他人的沟 通和交流。
自我监督与纠正
时刻关注自己的姿态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姿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姿势。
及时调整
一旦发现自己的姿态不够标准或不够优雅时,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坚持训练
礼仪姿态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只有不断练习才能保持良好的姿态 习惯。
THANKS
提高个人形象和气 质
01
良好的礼仪姿态能够展现出优雅 的气质和自信的风采,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02
在职场、社交场合以及日常生活 中,一个端正的姿态能够提升个 人的专业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 和信任。
Hale Waihona Puke 展现良好的修养和品格通过礼仪姿态的训练,能够展现出一 个人良好的修养和品格。
一个人的姿态往往反映其内心的态度 和精神风貌,一个端正的姿态能够展 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严谨的态度。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臂自然下垂或交叠在腹前。
坐姿
入座时要轻稳,不要坐满椅子, 背部与椅子靠背保持一定距离,
双脚并拢或交叠。
走姿
行走时要保持平衡,抬头挺胸, 双臂自然摆动,步幅适中,不要
过大或过小。
模拟训练:在不同场合下模拟实际应用
模拟会议场合
在会议中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注意言行举止 的得体。
模拟商务场合
在商务场合中保持优雅的姿态,注意与他人的互 动和交流。
拖地走路
行走时拖地走路会影响形象, 应保持脚尖着地,步态轻盈。
走姿的适用场合
日常行走
社交场合
在日常行走中,应保持正确的走姿, 以展现自信和优雅的形象。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养成良好的步态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培养正确的走路姿势养成良好的步态
04
CHAPTER
常见错误走路姿势及纠正方法
走路时脚尖相对,呈内八字形状。
描述
加强腿部和脚部的肌肉锻炼,如踢毽子、用脚外侧拐踢沙袋等;练习在直线上行走,脚的内侧缘踩在直线上,要求脚尖向前,每一步都要踩在线上,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纠正方法
描述
走路时脚尖向外,呈外八字形状。
纠正方法
练习在直线上行走,每一步都要踩在线上,脚尖和脚跟都要保持在线内;坐在椅子或床上,用布条或橡皮筋将双脚的踝关节绑在一起,保持一段时间,每日数次。
家长认为孩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走路姿势得到了明显改善,变得更加自信和挺拔。同时,家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希望学校能加强体育锻炼和形体训练等方面的课程。
老师评价
老师认为本课程对学生的走路姿势和步态起到了积极的改善作用,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走路姿势问题,老师将继续关注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情感目标
02
CHAPTER
走路姿势的重要性
正确的走路姿势可以保持脊柱的自然曲线,避免脊柱过度弯曲或扭曲,从而预防背痛和脊柱问题。
脊柱健康
良好的步态可以减轻关节负担,降低关节磨损和损伤的风险,对膝关节、髋关节等尤为重要。
关节保护
正确的走路方式有助于锻炼腿部和核心肌肉群,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肉发展
运动表现
良好的步态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对于跑步、跳跃等运动表现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03
CHAPTER
正确的走路姿势
走路时,身体要保持挺直,不要弯腰驼背。挺直的身体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同时也有助于展现自信的气质。
在走路时,要注意收腹提臀,这样可以使身体线条更加优美,也有助于锻炼腹部和臀部肌肉。

礼仪姿态训练之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课件

礼仪姿态训练之站姿坐姿走姿蹲姿课件

平衡训练
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左右 摇摆,锻炼身体的平衡性 和稳定性。
坐姿变换
适时变换坐姿,避免长时 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缓 解肌肉疲劳和预防姿势不 良。
03
走姿训练
正确走姿的要点
保持平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行走时保持身体平衡,不 要左右摇晃或前倾后仰。
放松肩膀
双肩放松,不要耸起或下垂。
迈步适中
每一步的迈出要适中,不 要过大或过小。
挺直脊背
保持脊背挺直,不要驼背 或过分挺胸。
自然摆臂
双臂自然摆动,不要僵硬 或过分摆动。
保持节奏
行走时要保持一定的节奏 感,不要过快或过慢。
常见错误走姿及纠正方法
01
02
03
04
驼背
时刻保持挺直脊背,加强背部 肌肉锻炼。
摇晃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加强核心 肌肉锻炼。
僵硬
放松肩膀和手臂,多做放松练 习。
礼仪姿态训练之站姿坐姿走姿蹲姿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站姿训练 • 坐姿训练 • 走姿训练 • 蹲姿训练
01
站姿训练
正确站姿的要点
肩部放松
双肩放松,自然下垂,不要耸 肩或斜肩。
腿部并拢
双脚并拢或微微分开,与肩同 宽,脚尖向前,不要外八字或 内八字。
头部直立
保持头部端正,目光平视前方, 不要过于抬头或低头。
脚放在地上
双脚平放在地上,不要翘二郎腿 或交叉叠放。
膝盖并拢
双膝轻轻并拢,不要分开或翘起。
腰部支撑
坐在椅子的中部,保持腰部有支 撑,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
常见错误坐姿及纠正方法
翘二郎腿
头部倾斜
长期翘二郎腿会影响腿部血液循环, 容易造成静脉曲张。纠正方法是保持 双脚平放在地上,或将一只脚轻轻放 在地上。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6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骨盆
关节运动角度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承重反应 站立中期 足跟离地 足趾离地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5°旋前 5°旋前 中立位 5 °旋后 5 °旋后 5 °旋后 中立位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 30 °屈曲 ~0 ° 0 °~10 °过度伸展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①步长 ④步宽 ⑦步速
②步长时间 ③步幅 ⑤步频 ⑥步行周期 ⑧足偏角
编辑版ppt
19
测量法--注意事项
①正式检查前,让患者试行至自然行走方式 再测试;
7
步态分析
• 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 GA) 是利用力学概 念和已掌握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 体行走功能的状态进行客观的定性分析和 (或)定量分析,并为临床及康复治疗进 行有益的指导和疗效评价。
• 分析方法分为临床分析和实验室分析。
编辑版ppt
8
临床分析
• 包括观察法和测量法。 • 观察法为定性分析,一般采用目测的方
步行功能训练
编辑版ppt
1
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概述 步行训练基本条件 步行训练 步行能力训练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
编辑版ppt
2
基本概念
1.自然步态 指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 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 态。
2.基本要素 合理的步行周期、步长、步宽、 步频、足角;躯干平衡稳定;降低能量消耗 及省力等。
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经验进行 分析。 • 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常用 足印法测定时间参数、距离参数。

正常人体步态分析ppt课件

正常人体步态分析ppt课件

2.重力线
重力线是人体重力合力方向,它是通过重心的铅 垂线。
额状面内,它平分人体为左右对称。矢状面内, 重力线相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特别是相对下肢 主要关节(髋、膝、踝)的位置,随着人体站立 姿势的变化而不同。当人们以最舒适的自然姿势 站立时,重力线通过髋关节股骨头中心稍偏后 (髋关节屈曲轴后),膝关节髌骨骨后面(膝关 节屈曲轴前),踝关节的前面,足长中间偏后。
举例说明
5)痛性步态或疼痛步态
痛性步态或疼痛步态以避免患肢侧负重为 特征。表现为患侧站立期时间缩短;患肢 尽可能不负重。
举例说明
第一节 正常人体步态-总结
一、基本概念
二、正常步态的一般特征
三、步态周期中下肢关节 的运动
四、步态周期中地面反力 对下肢关节的作用
五、步态周期中的肌肉活 动
六、步态观察方法
四、步态周期中地面反力对下肢关节的作用
在支撑期,下肢髋、膝、踝关节受地面反作用力的情况如下: 1.踝关节 跟着地时外力作用线位于踝后,产生轻度的跖屈力矩,随着 承重的增加路跖作用力矩迅速增大,并在全足平着地时达到最大。 从支撑中期开始,外力作用线移到踝关节前,从而产生较强的背 屈力矩,其在蹬离期达到最大。 2.膝关节 膝关节从跟着地到支撑中期,地面反作用力的力线位于膝关 节后,产生使膝关节屈曲的.屈曲力矩。越过支撑中期后,地面 反作用力线由后向前向膝轴移动.在跟离地时移至膝前方,促使 膝关节伸展。趾离地前,当身体重心移到跖趾关节之前时,膝关 节开始屈曲运动。此时地面反作用力线通过膝轴后方,促使膝屈 曲。 3.髋关节 跟着地到全足平放时期,地面反作用力力线位于髋关节前方, 促使髋关节屈曲。在支撑中期之后,外力作用线逐渐移至髋关节 后,其作用又变为促使髋关节伸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剪刀步态
由于髋关节内收肌 痉挛,迈步时向前 内侧,足尖着地, 成交叉或剪刀样, 严重时行走困难。
3.与失调有关异常步态: 由于运动失调引起,行走时足高抬, 落地重,步距大,躯干动摇较大。
小脑性失调步态,醉汉步态
• 失调步态
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双上肢外展, 以保持平衡,双足 间距过宽。高抬腿, 落地沉重,不能走 直线。摇晃不止, 状如醉汉。
异常步态的分类:
• 原因 1.与肌肉麻痹有关
臀大肌步态 臀中肌步态 四头肌步态 三头肌步态
• 臀大肌步态:
臀大肌无力,足 跟着地时胸部用力 后仰,重心落在髋 关节后方髋关节被 动伸展,站立中期 膝关节过伸展,形 成仰胸挺腰凸腹的 臀大肌步态。
• 臀中肌步态
在行走时髋 关节的侧方稳定 受到影响,为维 持平衡,身体左 右摇摆。
抗重力肌的活动:股四头肌,竖脊肌 股二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姿势反射,平衡反应
• 其他:
维持立位姿势机制:
1. 正常的脊柱生理弯曲:颈椎,腰 椎前凸,胸椎,骶椎后凸
2. 抗重力肌的活动及平衡被破坏时 将重心移动还原的机制
3. 胸腹腔内压从前方支撑体重
4. 平衡的保持:牵张反射,交互伸 张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 性颈反射等各种反射的调节作用
标准拐应具有的条件
扶手的安定型好
长度适合
材质轻且结实
有防滑的橡胶帽
常用的助行器
使用单拐的步行模式
三点步行
两点步行
拐 患侧 健侧 拐和患侧同时 健侧
使用拐杖上下楼梯
• 三点步行
• 两点步行
使用腋拐的步行模式
• 交互式蹭步
• 同时蹭步
• 摆至步 • 摆过步
• 四点步行
两点步行
三点步行 三点非负重步态
4. 评定病情的进展
测量工具:
主要包括:卷尺、 垂线、 水笔、记录表格
评定过程:
观察: - 头部位置,胸廓形状,腹部形状,背部两侧 是否对称; - 两肩,两髂棘,两上肢自然下垂时是否对称; - 脊柱是否有异常弯曲,活动度如何, 肌肉痉挛及异常隆起; - 骨盆有无倾斜.
保持立位机能的条件:
• 支持面的宽度 • 重心的高低 • 支持面与重心的关系 • 生理学要素
足跟着地期 支撑中期 足跟离地 摆动中期
步行周期中主要下肢肌群的活动
步态的定性分析
• 目测的步态分析:RLA评价表包括47项常 见的异常,针对髋、膝、踝、骨盆、躯干 在步行周期逐一分析。
• 观察顺序由远端到近端,先矢状面后冠状 面。
• 双侧观察,对问题归纳总结。
评价要点:
全面:全身状况,平衡能力,ROM,疼痛。 观察步态:穿衣观察的服装,多走几遍,从前后左右观察。 观察要点:运动的对称性
• 四头肌步态 股四头肌肌力弱,小腿伸展困难。
• 胫骨前肌步行:鸡状步行
2.与肌张力有关的异常步态:
脑瘫、偏瘫的痉挛引起的剪刀步态, 如偏瘫步态,画圈步态,尖足步行
• 偏瘫画圈步态
其表现为患侧膝关 节迈步时屈曲减少, 踝关节跖屈内翻, 为使患侧迈出,骨 盆代偿性抬高,下 肢需画一个半圆才 能将肢体迈出。
步行周期的划分
支撑期(stance phase)60%分为 足跟着地(heel contact) 足底着地(foot flat) 支撑中期(mid stance) 足跟离地(heel off) 足趾离地(toe off)
摆动期(swing phase )40%分为 加速期,摆动中期,减速期
各期的观察(肉眼易观察)
患侧在上,患侧下肢伸展的诱发, 健侧下肢屈曲时加抵抗
立位诱发步行范型
1正常的步行有骨盆的活动: 上下, 左右. 水平回旋,侧方回旋. 前倾,后倾.
2开始缓慢诱导,4—5步后, 以正常速度进行 3根据患者的状况可使用拐 和支具 4立位不稳定时可在平衡杠 内练习,逐步过渡到杠外
偏瘫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1慢的踏步
• 弹力绷带包裹肌张力低下的关节 • 运动学习
有关步行分析的概念
单步长:在行走中, 从后足的足跟到 前足的足跟的 距离 跨距:两 个单步长为一个跨距 足宽:stride行走时两足心之间的宽度。
人在跑步时步宽变窄,稳定性变小。 人在行走时步宽加大,稳定性增加。(10-15cm) 步频:cadence指每分钟走的单步 足角:长轴与行走时的角度。(15-30度)
情绪等影响较大 4.美学角度:美丽健康为佳 5.消耗能量:恰当的消耗量为佳
不良姿势
原因:
1)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2) 疼痛、创伤 3) 心理紧张 4) 习惯性、遗传性 5) 不适合的服装、鞋
及装饰品 6) 身体疲劳
姿势的评定:
意义
1. 找出造成不良姿势的原因及严重程度
2. 帮助诊断病情及预后
3. 制定训练方法
• 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步行节律,平衡机能 随意控制等异常。
• 由于肌肉的原因,引起的肌力下降 • 由于骨关节系统的异常,如骨发育不全,
如可动域障碍造成的挛缩,强直 • 由于疼痛造成异常步态,易出现在腰部,
髋,膝,踝
异常步态的特征:
• 过度的异常的活动 • 左右及重心的非对称性 • 步行速度的过快和异常
在膝立位给予各方向刺激 单膝跪位给予各方向刺激
偏瘫侧的躯干伸张
2在骨盆伸展位开始做伸展,利用治疗师自身的体重
1偏瘫侧在上,侧健屈曲45度 治疗师使骨盆稍向后
2在骨盆伸展位开始做伸 展,利用治疗师自身的体重
侧卧位诱发步行范型
偏瘫侧髋关节屈曲伸展的诱发
患侧在上,患侧下肢屈曲的诱发,健 侧下肢伸展时加抵抗
2重心的左右移动训练
3重心的前后转移
4患侧向前迈小步训练
扶拐行走的顺序 1原地练习
2平地行走的顺序
3介助上楼梯的顺序
4借助下楼梯的顺序
5单独上下楼梯
其他的实用性步行训练
1.过沟坎 2.横跨步 3.走直线 4.利用活动平台 5.利用功率自行车
小脑失调型的步行训练
• 负重训练 改善拮抗肌的紧张,利用沙袋、重的装具 鞋
重心前后移动训练
• 一侧下肢负重,另一侧下肢向前外侧迈出, 重心随之转移。
• 注意: 髋、膝应具有支撑体重的的能力 防止头部、躯干侧屈 防止前倾,后倾
常见的拐杖类型
拐杖高度的测量
腋拐长度的确定
• 身长的77% • 腋托距腋下两横指,同侧足外侧15cm • 仰卧位腋窝到足底的距离加5cm • 扶手的高度肘屈曲20—30度
6.与疼痛有关的异常步态 为了逃避疼痛,引起的异常不行
如间歇性步行障碍,各关节痛引起的异 常步行
•步容
1.画圈 2.外展 3.内收 4.剪刀步态:双髋内旋,内收 5.尖足:足跖屈位挛缩,足尖着地 6.坠落性步态

步行和移动能力的训练
• 站立负重训练 可在平衡杠内练习,一侧放姿势镜,另一 侧放两个体重计,患者在治疗师的保护下 站立,治疗师通过体重计的计数,帮助患 者调整到对称的位置,并让患者体会正常 的感觉。
立位的重心的位置:
• 从下测量身长的56%:男性55%:女性; 儿童位置较高
• 骨盆内第2骶椎前缘
良好姿势:即用最少的能量消耗便可高效率地 完成功能性动作的一种体位
良好姿势观察
观察角度不同,对姿势的理解和判断的标准不同
1.力学角度: 从稳定性角度来考虑:重心线落在支持面内 2.生理学角度:以不产生生理性疲劳为佳 3.心理学角度:以精神舒服为佳,姿势受人的心态,人格,
• 非强制的,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姿态:即 构成身体 的各个组织器官,尤其是骨骼,肌肉,内脏,神经系 统互相关联所构成的姿态
• 人体的头、颈、躯干、骨盆、四肢在空间的一种 排列方式
基本姿势: 包括卧位,坐位,直立位
卧位: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 坐位:椅坐位,长坐位,横坐位,盘腿坐 直立坐:膝跪位,单膝跪位,立位,单腿立位
姿势、步态及行走
主要内容:
• 评价:1人体站立姿势 2 步态分析 3常见的步态异常
• 站立及行走的训练 1负重训练 2重心移动 3步行的辅助具及行走模式 5病例
姿势:
包含体位和构造两方面的内容 • 体位:身体轴与重力的关系 • 结构关系:各部分之间位置关系
姿势的定义
• 人体抵抗重力体位
• 人体的一种自然状态
评价方法:
• 了解病史 • 测量:使用铅垂线将垂线置于规定的解
剖部位,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与人 体中心线是否一致。
从侧面观察:
垂线通过的标定点: 外耳
肩峰
大转子
膝关节前(髌骨后)
外踝前2cm
从侧方观察 :
头、颈的位置 胸椎、腰椎的排列 手臂的排列 腹部形状 骨盆 膝
任何向前方或后方的倾斜 任何脊柱屈曲度的增大 任何向前或后的变化 平坦、突出 前倾、后倾 过伸展
4.与帕金森并有关的异常步态
• 刻板步态 • 蹭步 • 加速步行 • 奇异步行
• 帕金森步态
表现为刻板的 步态,步行启动困 难,行走时下肢交 替迈步消失,躯干 前倾,髋膝轻度屈 曲,擦地行走步幅 小,骤停和转向困 难。
5.与下肢的骨关节疾病有关的异常步态: 短缩:坠落性步态 膝伸展挛缩:画圈步态 上提骨盆步态 外展步态
步幅的大小 头的位置 上肢摆动 肩的位置 骨盆的位置(有无回旋) 髋关节 膝关节(反张) 踝关节
步态的定量分析
• 步态的距离测量 步长、跨距、步宽、足角的测量 足印法
• 步态的时间测量 步频、速度、支撑期的时间、摆动期的时 间 秒表
异常步态:
• 原因 • 特征 • 分类:病因
步容
原因:
• 训练要点: 双侧全足着地 保持对线关系 膝关节稍屈曲
• 注意事项 防止疲劳 防止膝反张
重心的左右移动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