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综述

合集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在正文开始之前,请注意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现在开始正文。

一、背景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它通常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的小动脉破裂出血。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

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非常有必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长期的高血压,这会导致脑内动脉的损伤和血管壁的脆性增加。

血压的升高会使动脉壁的纤维素增多,并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从而增加了动脉破裂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严重的出血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四、诊断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并帮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五、治疗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脑水肿等,而手术治疗则包括血凝塞栓、开颅术等。

六、并发症及预后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水肿、脑梗死、再出血等。

并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

七、预防方法由于高血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锻炼、低盐低脂饮食等。

以上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研究报告、临床指南和图片等。

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获取。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的进步高血压问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篇一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忽视饮食治疗或饮食治疗不合理,常常导致治疗失效[1]。

饮食护理指导可以有效地控制体质量,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5]。

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调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存在吸烟饮酒史的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男36例,女4例,年龄41~79岁,平均(55.0±5.0)岁,病程1~25年,平均(6.5±1.0)年;对照组:男35例,女5例,年龄40~80岁,平均(57.3±5.4)岁,病程1~25年,平均(6.3±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控制等。

观察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2.1饮食总量的调控对于体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患者,要高度重视,因为两者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控制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护理上首先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调整膳食,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把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范围内,肥胖者应节制饮食,减轻体重[3]。

1.2.2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低盐饮食要求患者每日食盐的摄入总量控制在5~10g,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群每日摄入量超过10g,则会大大超过机体的需要量,所以笔者建议,遵照WHO推荐的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1.5~3.0g较为适宜,护理上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估计每日摄入的食盐量[4-5]。

1.2.3低脂饮食动物内脏中胆固醇含量高,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食物中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容易促进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应减少对动物内脏和油脂的摄入[6]。

公共卫生高血压总结三篇

公共卫生高血压总结三篇

公共卫生高血压总结三篇公共卫生高血压总结三篇是指对公共卫生领域中关于高血压的三个相关研究或综述进行总结。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例子:第一篇文章总结了公共卫生领域中关于高血压患病率的研究。

研究发现,在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区差异的调整下,高血压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研究还发现,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等许多严重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篇文章的结论指出,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是保障公众健康以及减少卫生系统负担的重要举措。

第二篇文章总结了公共卫生领域中关于高血压干预措施的研究。

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的干预可以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

这些干预措施在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效果。

然而,这篇文章也指出了干预措施的局限性,即持续性、覆盖面和复杂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第三篇文章总结了公共卫生领域中关于高血压预防策略的研究。

研究发现,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意识、鼓励健康生活方式、加强监测和筛查以及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等都可以对高血压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预防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患病率。

然而,这篇文章也指出,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和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预防策略的实施面临一定的挑战。

综合这三篇文章的结论,公共卫生领域中关于高血压的研究指出,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上升并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

针对高血压的干预措施包括多种手段,尤其是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预防高血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意识、加强监测和筛查以及提供适当的医疗服务等。

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和实施高血压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公共卫生领域中,高血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因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发性和严重危害而备受关注。

三篇文章的总结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高血压的患病率、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高血压健康管理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

高血压健康管理论文的文献综述范文

研究建议和展望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科学研究,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推广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跨学科合作,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加强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政策支持,提高健康管理的可持续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3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现状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 城市地区患病率较高
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
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 肾病等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健康管理需求日益增长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患者依从性差 现状: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问题: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手段,患者健康知识不足
文献检索和筛选的方法
检索策略:使用关键词、主题词、作者等检索条件进行文献检索
数据库选择:选择适合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如PubMed、Web of Science等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
文献质量评估: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文献整理:整理文献,按照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进行分类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 基础。
06
高血压健康管理的 研究结果和结论
研究结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以控制血压水平
饮食和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血 压控制有积极作用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对高血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研究结论
高血压健康管理对降低血压有显 著效果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管 理,以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文献综述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普及,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这种疾病给全球的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高血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概述近年来关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根据一项综合分析研究的结果显示,高血压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饮食、肥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此外,高血压还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和肾衰竭等密切相关。

近年来,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病理生理学、遗传学、干预治疗和预防措施。

关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体内钠钾平衡紊乱是高血压的关键机制之一。

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高血压与皮质醇水平的异常升高有关。

遗传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能具有家族聚集性,这一结论得到了大量的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支持。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家族的样本收集和基因编码的分析,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多个与高血压相关的基因,如ACE、ADRA1A、AGT和NPPA等。

在干预治疗方面,降压药物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盐摄入、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和手术疗法等。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降压药物如ARB和ACEI等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

除了干预治疗,高血压的预防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研究表明,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例如,减少钠盐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适当控制体重和规律锻炼等都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重要手段。

未来的高血压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探索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其次,基因组关联研究对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或将继续深入研究高血压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此外,高血压的预防和干预治疗策略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研究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高血压综述论文

【论文】高血压综述论文

【关键字】论文高血压的的特征及其预防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和人们生活压力的逐年增大,以往在我们的一贯印象中只属于老年人群体的一些疾病也出现了病患年轻化的趋势。

高血压便是其中的一种。

因此,如何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了解高血压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症状对于研究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的作用自然显得愈发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特征预防理论部分——高血压的定义及其特征一、高血压的医学定义和致病原因所谓高血压,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体内血压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

当一般人的舒张血压高于90mmHg,收缩血压高于140mmHg时即可判定出现高血压症状。

通常情况下,如果长期神经紧张或者情绪激动的人,其大脑内的高级神经皮层活动就会产生障碍,继而诱发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从而全身小动脉痉挛,产生动脉压增高而产生头晕、心悸、耳鸣、昏厥等临床患病特征。

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通过医学界对高血压多年的研究发现,诱发高血压症状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点:一、遗传因素:多组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

若父母均出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家庭,则他们的子女未来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可达75%以上。

2、环境因素:现代人因环境因素患高血压的案例呈逐年上升态势。

通过对多个因环境因素产生的病例的调查,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致病因素:1、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带油腻的食物(如大鱼大肉,油脂调料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有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另外,过多的烟酒应酬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导火线之一。

2、精神因素:现代人长期为工作和家庭奔波。

长时间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

心脑血管的日常负荷早已超过健康水平,极易诱发。

c运动因素: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光吃不练,体重超标。

d药物因素:现代人过分依赖药物,特别是部分年轻人为解决一些难言之隐,过分依赖计生类药物。

患高血压的几率既然也就越来越高。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

高血压的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

国内外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摘要: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发病的原因有多种,总体可以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此国内外医学专家对高血压病的分类、病因、治疗以及预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1、高血压病的概况学者项氏[1]定义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

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对于高血压的概况,学者邓氏[2]说道,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或简称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这个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如增龄就是一个明显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高血压,我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老年高血压.由于老年人的特点,促发的因素更加复杂。

一部分老年高血压是由老年前期(45~59岁)或更早发生的高血压延续至老年期。

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器官的老化,调节功能下降,血管硬化和粥样硬化,更易促使血管的弹性减退,心脏搏血时的外周阻力增加,产生压力负荷型的血压增高。

高血压护理综述范文(实用)2024

高血压护理综述范文(实用)2024

高血压护理综述引言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的健康。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进行有效的高血压护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血压护理进行综述,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护理建议。

正文内容:一、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持续性的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的状态。

2.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测量血压,并且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和家族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二、高血压的分级和分类1.高血压的分级: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被分为三个等级:正常、正常高值和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危害和并发症1.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2.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危害: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眼部和周围血管等器官的功能,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四、高血压的护理原则1.药物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包括降压药的选择、用药剂量的调整和药物的合理搭配等。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的管理同样重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的控制和体育锻炼等。

3.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和监测血压是必不可少的,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五、高血压的护理措施1.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饮食调节: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3.控制体重:体重过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适当控制体重有助于稳定血压。

4.减少烟酒摄入:过量饮酒和吸烟会损害血管和心脏功能,高血压患者应尽量减少烟酒的摄入。

5.应对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引起血压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患者需要学会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综述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综述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综述【摘要】高血压作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常见危险因素,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在高血压病的临床中尚无彻底根治法,主要以降压药物进行血压的控制,但是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毒副作用,影响其身体健康。

现如今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入,关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也随之增多。

本次研究笔者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研究情况实施综述,望可为今后高血压中医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研究;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作为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造成脑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致残、致死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对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可造成严重的而影响[1]。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造成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2]。

目前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常用降压策略有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其中中医药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该治疗法是基于整体辨证、多靶点和多环节调节威胁紊乱情况、个体论治等,采用相应的中医药实施治疗,以稳定患者血压[3]。

本次研究笔者就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高血压发病原因研究高血压发生的病因病机如下:第一,气机。

现代医学表示,血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比如心率、动脉壁弹性、心脏每搏输血量、血管容积以及循环血容量等,而中医理论认为气机为气的运动表现形式,其中气能够统摄血液,故对血压具有调节作用,有文献报道表示,气机失常容易使血压出现异常变化,比较常见的有气逆、气虚以及气滞等[4]。

第二,脾失运化以及肝失疏泄。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被纳入到头痛以及眩晕等范畴内,如果患者饮食不合理且不科学,或者饮酒过度,则容易使脾胃受伤,导致水谷不可正常运化,继而引起眩晕。

有学者表示,高血压的发生和肝脏疏泄功能受损、情志不调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情志失调容易使机体肝脏疏泻功能受影响,导致肝气不舒以及气郁结化火,导致阴津受损和阴虚阳亢,继而引起眩晕,该病机是造成高血压发生最主要的。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4600字》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4600字》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目录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文献综述 (1)一、国内外用药进展 (2)二、临床应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2)1. 利尿药 (2)3. 钙通道阻滞药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4)5. AT1受体阻断药 (4)6. 中枢性降压药 (5)7. 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5)8. 神经节阻断药 (5)10.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6)11. 钾通道开放药 (6)12. 肾素抑制药 (7)三、总结 (7)高血压通常泛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降低程度变化为主要特征(其中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以及机体的功能或其他各种器质性损伤而同时发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不仅仅是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疾病,也是直接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主要的一个具有危险性和影响力的因素。

与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和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相关[1]。

而抗高血压药物则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促进病情好转。

大多数高血压的具体原因不明,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少数原因可被查出,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脑卒中、肾衰竭、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且其中的各种并发症大多可能会导致严重死亡或严重致残。

总体来说,高血压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合理预防治疗,其平均寿命会较正常人群至少缩短15~20年。

一、国内外用药进展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国内外临床主要是通过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有将近7成是联合用药。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所联合发表的《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噻嗪类利尿药和钙通道阻滞剂是大多数临床医生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的首选[2]。

而欧洲近年来将单片复方制剂(SPC)推荐为联合治疗药物的首选,这种SPC主要是有两种药物组成,但仅限于RAS抑制剂和CCB或利尿剂----最近被推荐为首选的联合治疗药物,并且正在开发更多样化、低成本的SPC。

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综述精选全文完整版

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综述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综述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疾病特点是血压水平升高,若其不能接受有效药物治疗来对其血压水平控制,则会增加其出现相关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

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其治疗的效果与其用药依从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1]。

依从性是指患者在生活方式、饮食、药物等方法与医嘱相一致的程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能否按照医嘱用药,不仅会对其血压控制的效果造成影响,且会对患者高血压的进程、转归、靶器官受损情况等造成影响[2]。

本文主要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作综述,如下: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相关因素分析1.1 认知分辨、记忆力能力减退高血压主要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生,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神经系统功能则呈逐渐减退的情况,且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等老年病,使得其认知分辨、记忆力能力减退。

同时,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较多,这样则会增加老年患者出现漏服、多服、误服的几率,导致患者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3]。

1.2 药物品种较多不同生产厂家,其药品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也可称之为倍他乐克,心痛定也可称之为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也可称之为络活喜,这样则会增加高血压患者对药物辨识的难度[4]。

部分药物会因为药物的剂型不同,而使得其用药剂量和次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长效剂和控释片等,使得患者难以分辨,增加其漏服、多服、误服等的发生率,因此,药物剂型、种类的增多,是导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一种原因[5]。

1.3 自我保健意识差高血压患者在疾病确诊后,即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合理、及时用药,可有效对血压水平控制,且可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

经调查研究显示,接受有效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生存期较未接受治疗者要长10年~20年左右。

高血压知识普及力度不足,使得高血压患者难以意识到疾病的危害,部分患者会因为疾病症状好转或不存在疾病症状而出现擅自停药的情况[6]。

高血压论文总结范文

高血压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本文对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

高血压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血压的病因与临床表现1. 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包括:(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者,患病风险较高。

(2)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

(3)生活方式:如肥胖、高脂血症、心理压力大等。

2. 临床表现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头痛、头晕、乏力、心悸等。

(2)视力模糊、鼻出血、失眠等。

(3)严重者可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

三、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1. 诊断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值,成年人血压持续≥140/90 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 治疗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如ACEI、ARB、CCB等。

(2)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四、高血压的预防1.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钾、钙的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4.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五、高血压的护理干预1.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知识。

2. 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方式。

3. 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5. 并发症护理:针对高血压并发症进行护理,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六、结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通过对高血压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综述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综述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综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为“健康杀手”。

中医药在高
血压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高
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中医传统理论,例如“肝
主疏泄,肝阳上亢易致高血压”等。

据统计,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
率约为80%,且对高血压相关病症,如头痛、眩晕、失眠等有较好的
调节作用。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
功等,这些方法在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减少动脉硬化等方面均有
积极作用。

在临床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表明,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较高。

比如丹参益心丸、天王血压丸等复方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此外,针灸治疗高血压也备受关注,如“内关”、“风池”等穴位针刺对高血压有明显疗效。

气功练习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集中精神等方式来缓解高血压症状,并具有辅助
药物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虽然中
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但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表明了
中医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可以
进一步验证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文献综述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文献综述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挑战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对策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4
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与筛选
文献检索:使用关键词、主题词等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目的和范围,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分类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健康教育,老年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多个方面。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包括讲座、宣传册、电话咨询等。
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多数老年人缺乏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
未来研究方向:探讨未来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研究方向,包括如何提高教育效果、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等方面,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对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改进建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强化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老年人更好地掌握高血压防治技能。
增加个性化教育: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定期评估与反馈: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教育方案,确保教育效果。
加强社区合作:与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进一步探讨高血压与年龄的相关性
拓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在老年人中的实践应用
关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深入研究老年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策略
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如年龄、遗传、环境等因素

高血压的综述

高血压的综述

高血压的综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也被称为高血压病。

它是指人体血液在动脉血管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无痛性疾病,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危害却非常严重。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检测、治疗以及预防进行综述。

一、定义高血压是指在多次测量中,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水平的不同,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95%。

二、病因高血压病的病因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

遗传、生活方式、饮食、环境以及其他慢性病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盐摄入、肥胖、缺乏体育锻炼、饮食不均衡、过度饮酒以及吸烟等不良习惯都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症状高血压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体检或因为其他疾病而被检测出高血压。

在一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眩晕、心悸、耳鸣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容易被忽略或归因于其他原因。

四、检测高血压的检测通常通过测量血压来进行。

血压应该在安静环境下测量,患者应该保持坐位或半躺位,放松身体,并将胳膊放在心脏水平位置。

常用的血压计有汞柱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两者在测量血压时均可准确、可靠。

在临床上一般会进行多次的血压测量,以确定是否存在高血压。

五、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既包括药物治疗,也包括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血压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包括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

六、预防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建议减盐、少油、限制糖分和饮酒,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此外,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高血压综述总结范文

高血压综述总结范文

摘要:高血压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流行病学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7亿,占总人口的18.8%。

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城市高于农村。

二、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 不良生活方式: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血压升高。

3. 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高血压。

4.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导致血压升高。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临床表现:1. 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等。

2. 心悸、胸闷、气促等。

3. 面部潮红、手脚发麻、视力模糊等。

四、诊断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一般采用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五、治疗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高血压患者,如高血压危象、恶性高血压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六、预防高血压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健康生活方式:提倡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2. 定期体检: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

3. 早期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高血压综述报告范文

中医高血压综述报告范文

中医高血压综述报告范文一、引言高血压是指在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占主导地位。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瑰宝,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对中医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二、中医高血压的病因分析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肝火上扰、肾精亏损、脾肾阳虚等有关。

肝火上扰导致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引起高血压的症状;肾精亏损导致肾脏功能减退,无法正常调节血压;脾肾阳虚导致气血不足,血压升高。

三、中医高血压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中医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多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如用黄连解郁、肝平肾亏的方剂,可以缓解肝火上扰的症状。

同时,还可以使用决明、天麻等草药来清肝明目,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视力问题。

2. 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食疗也是一种重要的调理方法。

中医推荐高血压患者多食用豆类、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减少食用高脂、高盐食品,保持饮食的均衡。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通过按摩经络,调理气血的流通,改善人体脏腑功能的一种疗法。

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按摩可有效缓解症状,舒缓紧张的情绪,促进血液流通。

4. 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中药熏蒸入肌肉、经络,以达到舒筋活络、散寒解毒的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中药熏蒸可以起到降压的效果,减轻症状。

四、中医高血压治疗的优势相比于现代医学,中医治疗高血压具有以下优势:1. 个体化治疗:中医重视辨证施治,针对不同人的体质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2. 综合调理:中医兼顾人的身心,通过药物治疗、食疗、按摩等多种方法,综合调理人体内外环境,提高治疗效果。

3. 无毒副作用:中医药物主要采用中草药,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五、中医高血压治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中医治疗高血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寻求专业医师指导:由于中医治疗需要辩证施治,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难以准确判断病情和使用药物等。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文献综述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文献综述
注意事项教育:强调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控制体重、减少盐摄入、适量运动等,以及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 性。
心理疏导与生活方式调整教育
心理疏导:帮助老年人 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 抑郁情绪,增强心理承 受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老年 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以降低高血 压风险。
实施方式:通过社区活动、讲 座等形式进行高血压知识宣传 和教育
优势:覆盖面广,能够惠及 广大老年人群
挑战: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 特点和需求,提高教育内容的
针对性和实用性
医院健康教育
开展高血压知识讲座,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知识。 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患者因高血压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建立高血压俱乐部,鼓励患者相互交流经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老年人高血压健 康教育的文献综 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引言
02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03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04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与途径
05 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与影响因素
06 总结与展望
PART ONE
引言
背景介绍
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危害 当前高血压健康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
感谢 您的观看
汇报人:
饮食与运动教育
饮食原则:低盐、低脂、低热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适量运动: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过程中的休息和自我监测 饮食与运动教育的意义: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的综述
内容摘要: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因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

引言:
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

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

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

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文:
(一)高血压类型及易患人群(1)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
1 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 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 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编辑本段易患人群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
5、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6、过度食用油腻食物者
编辑本段发病原因
1、习惯因素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环境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

3、其他:
(1)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避孕药。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二)高血压形成原理(2)
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

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

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

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

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

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

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三)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3)
1、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脑血管病:包含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

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

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

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5、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约占10%。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伤;另一方面,肾脏损伤会加重高血压病。

一般到高血压的中、后期,肾小动脉发生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浓缩小便的能力降低,此时会出现多尿和夜尿增多现象。

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慢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从而迅速发展成为尿毒症。

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

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四)高血压的治疗方案(4)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是从不离手的,但是血压计和降压护腕也应不离身。

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并使用降压护腕,以观察自己早中晚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在生活中可以用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医疗器械、饮食、情绪等都对高血压的病情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医疗器械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是尤为重要的,其中降压护腕的降压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需要高血压患者积极运用。

降压护腕在平时对任何发病阶段的高血压患者都是适用的。

降压护腕对防治高血压有特别明显的作用,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可以使用。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配合中药入茶饮护理,如番秋草,对血压血脂血糖都有不错的调节功效。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等。

药物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巯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中药治疗见效慢,但是适合中老年人长期的治疗。

展望:
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不可小觑。

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血压的升高,而血压的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致使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据了解,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

我国约70%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因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事件发病/死亡率的相对风险随血压升高而显著增加。

然而,一些医患往往只单纯注重降压达标,缺乏对于心血管总体风险采取管理,其结果是患者虽然持续服用降压药物,病情却继续加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等情况的发生。

“目前医生和患者对高血压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认知仍较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控制率也不高,2009年中国门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31.3%。

”胡大一教授表示,“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不但要注意患者降压,同时要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这样才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
(2)[J].重庆医学,2005,1
(3)[J].高血压杂志,2000,8
(4)[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