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史》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文化读后感。

《文化》是一部由顾随所著的文化类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解读,作者带领读者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阅读《文化》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觉得它过于古老和陈旧,与现代社会已经脱节。

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逐渐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如此丰富和深刻,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对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书中还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文学、建筑等方面,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都是独具特色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文学更是博大精深,其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不仅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文化》,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更多的滋养和启迪。

通过阅读《文化》,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珍视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传承,我们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重新认识和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文化史》是一本由张传燧教授编写的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该教材共分为五个部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

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礼乐制度为主导,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诗经》、《尚书》等经典文献。

此外,先秦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大一统为主导,强调中央集权的统治。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史记》等文学巨著,以及造纸术等科技发明。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玄学为主导,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世说新语》等文学巨著,以及山水画等艺术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盛世为主导,强调文化繁荣和对外交流。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金刚经》等文学巨著,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此外,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在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以理学为主导,强调道德规范和思想统一。

在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是出现了《本草纲目》等科技巨著,以及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

此外,儒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文化史》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深入剖析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成就。

通过阅读该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文化史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中国文化史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发展历程。

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包括了哲学、宗教、艺术、科技、文学、社会等方面。

《何谓文化》读书心得(精选7篇)

《何谓文化》读书心得(精选7篇)

《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何谓文化》读书心得(精选7篇)《何谓文化》读书心得1“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这是近读余秋雨先生《何谓文化》一书中对荣格名言的引用。

从这句话的角度,我做两种理解,一是社会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塑造了一个类型的人格群体。

二是个性的人格形成是和他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以推论,文化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和个体人生的成长与人生观的形成的。

在文化相对缺失,但渴求程度却空前高涨的现代社会,如何使文化指导人生,进而由正确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汇集为正能量的群体社会人格就成了一个硕大的社会学命题。

我学识尚浅,不敢轻动如此大的课题,只妄图从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中尝试解读一个自认为正确的文化与人生态度。

首先是文化的概念,从理论上言,这个概念很广,又可以夹杂若多定语,比如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且众说纷纭。

从实例而言,去年曾做过一个民营企业文化的调研,也总结了很多实证。

应该说两者综合会有个清晰的脉络和概念了吧,恰恰不是!如此多的东西塞在脑海里,犹如掉进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瞧这个也好,那个也妙,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到底那个才是文化!?其实概念也是一个积累和顿悟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醍醐灌顶般的一记重锤下来,才会豁然开朗。

开朗后才明白,没有明确文化概念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坚持自己对文化的思索思路,往往被一个个花哨的说法和好听的口号带到了歧途。

想想看,这些企业的文化,有那些是完全相同的?又有那个不是坚守坚持才成型的呢?这些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共同词汇:特点和积累。

综合其它方面的理解,我大胆给文化一个自己的定义:文化是长期积累汇集,具有符合自身独特特点的,能引导群体精神和行为方式趋同的总结。

解决了文化概念的问题,就要分析文化对人生影响的问题了。

这个方面,不用假装学术,只直接说理解就好了。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我想先要问自己的是需要一个怎样的人生。

是活出自己还是随波逐流,是真实简单还是伪装繁复,是直截了当还是隐忍融合,等等。

《何谓文化心得体会》

《何谓文化心得体会》

《何谓文化心得体会》xx腾冲作为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

生长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富有内涵的地方,轻易就会陶醉在诗文字句之中,自以为喜欢文化,但何谓文化,并不能说个清楚。

很久以前便喜欢余秋雨的文章,初识余秋雨,是从《文化苦旅》开始的,后来陆续读了他的一些作品,其中,就有《何谓文化》,《何谓文化》是余秋雨继《文化苦旅》出版20年之后,对文化思索的最新著述。

该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何谓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旁及文化的定义、自己的文化观、中国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误区以及人应该如何学习、践行文化等具体问题。

使用跨时空与地域的双重视角,既有理论上的厚度深度,又不乏感人的故事与动情的文笔。

读罢全书,使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文化,同时,也更完整地了解了一位学者的思想,人格以及风骨。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是“学理的回答”,收集了一些作者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第二部分是“生命的回答”,回忆了与巴金、谢晋、黄佐临、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等文化巨匠的交往,用十分动情的文笔描述了这些或多或少陷-12第二个是论述“民粹主义和复古主义”。

的确,中国的文人向来都有厚古非今的传统,所谓厚古,并非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无论是服饰、语言、礼仪、还是观点。

这种风气确实会产生误导,毕竟社会是向前进的。

相对这个而言,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是民粹主义,所谓民粹主义,我是不了解的。

但看完作者的观点,也略知一二了。

作者认为民粹比专制更可怕,因为“专制可以让人向往民主,而民粹则让人误解民主”,看看如今的社会,有些乱象确实如此,甚至原本饱含赞扬色彩的“公知”也会沦为贬义。

第三个是《给市长的建言》,细读全文,便觉得余秋雨先生不愧是研究美学的专家。

在所有城市日渐同质化的今天,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许多城市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报告——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报告——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书报告——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1,从人类出现开始,饮食便于人类密不可分。

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饮食都是人们的一件大事,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必不可少。

在阴法鲁等人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第二十一章中,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丰富的饮食文化,其间举了大量的例子,内容准确、资料丰富,用平易近人的话语为我们讲述关于饮食文化的知识。

饮食首先离不开的是餐具。

远古时代的人类并不知道要用什么方法来享用食物,更别提容器和取食用具,这时人的方法只有用手——动物的取食法,这也显示着人类并没有脱离动物的行为。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饮食上的要求更高,不再满足于生食,也就发明出了各种烹饪工具和取食器具。

我们现在日常用勺子和筷子,便是古老的中国人的发明产物。

我以前一直觉得餐叉是外国人才有的器具,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在五千多年前的史前时代,古中国人便开始用餐叉,只不过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没有将它作为进食工具的首选,而基本将其淘汰出了餐桌。

究其原因,很显然是由于筷子。

虽然筷子是人们公认的最难掌握的一种进食器具,但是筷子的轻巧、灵活、适用等的诸多优点使它的地位稳如泰山,始终没有动摇。

有人曾经表示,中国人的聪明有一部分原因是从小使用筷子,因为使用筷子的诸多技巧可以锻炼人的大脑,使思维更加敏捷。

筷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史。

无论是人们的日常饮食,还是重大的皇宫盛宴,筷子不可或缺。

另外,筷子也寄托着亲情,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经历家人手把手教你使用筷子的情形,在一次次的教学之中,我们的情感在一步步的升华。

我们都听过“一言九鼎”,“九鼎”为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也听过“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势力的对立。

“鼎”在刚开始时只是作为烹饪食物的器具,后饮食等级制度确立且被原封不动地用于埋葬制度中时,鼎也就被看作了地位的象征。

在商代,鼎成了礼乐制度下第一等的礼器,成了贵族的专有物,也就演化为了权力的象征。

何谓文化 读后感

何谓文化 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一切精神与物质的事物的总和,是人类群体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共同形成并传承的精神财富。

文化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传统习俗、艺术形式、科学知识等等,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阅读了关于文化的相关内容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首先,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为社会秩序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让人们明白什么是善良和正义,引导人们积极做善事,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其次,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人们进行思想的交流和传播,可以将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后代,并且不断创造和积累新的知识。

艺术是文化的高级形式,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得到心灵的满足和启发。

科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人类不断拓宽视野,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和秘密。

最后,文化是多元的,每个族群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种文化多样性丰富了人类社会,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可以产生新的文化形式和创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而忽视和歧视其他文化,则可能导致冲突和分裂,给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通过阅读和思考,我认识到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个体,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参与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拓宽自己的视野。

而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会理解和接受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进步的社会。

汉字的文化史读后感怎么写的

汉字的文化史读后感怎么写的

汉字的文化史读后感怎么写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自豪地看待汉字,但是,我从未深入了解过汉字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因此,当我读到王力先生的《汉字的文化史》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汉字的文化史》是王力先生介绍汉字历史的专著,王力先生是现代汉语的著名学者之一,教育家,语言学家,诗人。

本书从汉字的产生到发展的历史中,深入探讨了汉字的演进过程以及它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一本汉字研究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无限的艺术美感。

我从王力先生的著作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汉字的知识。

例如,汉字的生成是从象形,会意,形声等方面的发展,这让我震惊。

王力先生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时期:象形文字,部首的形成,文字发展和规范,以及汉字的固定和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语言特点,凸显了汉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汉字的书法和文学的价值。

汉字书法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艺术真谛,以其优美的线条和线条构成而闻名于世。

汉字文学源远流长,涵盖了古代和现代所有类型的文学体裁。

王力先生特别强调了汉字书写和文学的艺术价值,这令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我开始深入思考汉字带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价值、艺术美感和文学精神,以及如何发掘和利用它们,传承和创新它们。

我认为《汉字的文化史》的重要性在于它深入探究了汉字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并通过语言和图像的交织,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内在规律。

它不仅激发了我对汉字的兴趣和热情,还增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考的空间,使我能够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将汉字的文化价值展示给世界并与其他文化融合。

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我感觉自己被汉字的文化价值所深深吸引和感动,因此我决定更深入地学习汉字以及汉字文化。

近年来,汉字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包括技术革命、印刷和共享等方面。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第一篇:《中国文化史》读后感中国文化史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知识,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先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习俗文化等方面广博而深厚的建树,丰富知识,启发潜能,提高日后工作的热情,智慧和本领;二是深入了解国情,国情包括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我们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研究,掌握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和国情的历史方面,就能加深对国情现实方面的理解,从而加强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个人责任的理解。

三是能够为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修养提供历史的经验和素材。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包括它的广泛性,连续性,平和性和独特的价值取向。

广泛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质态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华各民族的共有文化。

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是中国古代各地区先民不断地滚动式融合的结果。

在这一融合过程中,先有各地区部落,部族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形成区域性文化。

如先秦区域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秦文化,西域文化等等。

秦统一六国之后,这些文化的大部分都先后融入汉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合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吸收了历史上蛮,夷,羌,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未被融合而独立流传至今者,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流。

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他对域外不同质态文化的改造,消化和吸收。

如印度佛教文化,中亚细亚的科技文化等等。

有容乃大,真是中国文化的无比恢弘的气度和无限宽广的胸怀,在将自己民族文化成果无私地传播给世界人民的同时。

有融摄、综合了世界各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成分,才形成如同今日的面貌。

连续性指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来,数千年间,条理有贯,记载分明,从未中辍,这在世界各文明形态中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为文化的广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对世界各名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

从而知道了人类文化演变的的大致轨迹。

世界文化史是从全世界文化观点出发的,系统论述了世界文化自远古至今日发展的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揭示了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演变的内在本质。

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就,强调了它是世界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中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推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沽灭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设计的范围很广,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世界文化是将人的活动、礼仪、谈吐、衣着、娱乐都归为了文化的范畴。

我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人类活动的各个侧面,同时也让我们用多维的视野去考察一个时代的人类特色,更好的识别时代的主流、支流、逆流。

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类总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便我们自觉的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史介绍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即东方文化着重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阶段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日本等文化;西方着重介绍了希腊、罗马文化、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19-20世纪文化相互比较中,以系统而简明扼要的文笔,发掘了各大文化圈的特点,论述了各种文化的特质,并努力探寻了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轨迹与规律。

对于普通人,我们似乎要在这两者间去寻找一个平衡点,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据。

所以,最终好像又回到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对世界既要有所尊重,也要有所坚持!每位大学生都非常有必要去了解这门课程,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对艺术生的看法是一群画画的疯子。

什么是历史学读书札记

什么是历史学读书札记

《什么是历史学》读书札记1. 什么是历史学?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历史学并非简单地记述过去的事件和事实,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历史学所研究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事件或人物,更是人类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历史进程的反思与探索。

这本书为我揭示了历史学的深层含义及其重要性。

历史学是一门关于过去事件的学问,它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历史资料,通过研究和解读这些资料,揭示过去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这些事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历史学也是一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历史学家可以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揭示人类社会变迁的动力和机制。

历史学不仅仅是研究过去,更是以过去为镜子,预测未来。

历史学还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历史进程的反思与探索,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事件,更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探索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文明发展。

历史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人类对自身历史和文明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历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不仅关注过去的事件和事实,更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历史学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

1.1 历史学的定义和范围作为一门深入探讨人类社会过去发生过的各种事件的学科,其定义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历史学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简单记录和陈述,更是一种对过去进行解读、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它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揭示出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以及各种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历史学的范围极为广泛,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古代文明的兴衰、中世纪的政治变革、近现代的科技进步,到当代的国际关系、社会运动和文化潮流,都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

历史学也不局限于对文本和文献的研究,它还涉及到考古学、艺术史、音乐史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历史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实证性,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的挖掘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访谈和调查,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历史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品,被多数人所忽视。

然而,在世界文化史中,我看到了时间的沉淀、文明的积淀,以及人类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求索的足迹。

这本著作带我走进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文化场景,让我领略到了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

首先,我被书中详实的历史资料所吸引。

作者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从古埃及的神秘金字塔到中国儒家的伦理观念,从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到中世纪的宗教信仰,世界文化史的广度与深度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这些资料,我得以一窥人类文明的源头,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以及艺术成就。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历史上,各种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

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汲取了来自东方的艺术元素,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得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同时,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历史与当下的共鸣。

虽然时代变迁,但人类面临的问题似乎总有那么些相似性。

例如,无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还是现代的心理学派,都在探讨人的本性、道德和社会秩序的问题。

这种共鸣使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或者启示。

因此,学习世界文化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思考现在和未来。

在我看来,世界文化史的优点不仅仅在于它的广博和深度。

这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它所传递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核。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共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同时,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剖析,也教会了我们如何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了我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此外,世界文化史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看待问题。

在今天这个日益紧密的世界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常态。

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

中国文化史读书报告

儒教--传统信仰的灵魂所在电子信息工程4班赵建树20144002 儒教,这个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国教。

源远流长。

儒教的宗教信仰核心为“敬天法祖”,当它处在宗教形成形态时,已蕴涵着它后来的基本雏形,祭天、祭祖,同等重要。

随着国家体制的建立并且逐渐完善和成熟,它的“敬天法祖”这个核心仍未改变,只不过不断增添政治内容。

在封建专制且多民族的国家,忠孝既是思想保证,又是组织保证,政治信奉原则为忠,家庭信奉原则为孝。

在“忠孝”原则的教化下,儒教利用政教合一的极为有益于传播的优势,形成团结人民、融合民族团结的纽带。

[3]儒教以外,道教、佛教,以及公元7世纪传入中国的伊斯兰教。

各以自己的宗教教义与儒教密切配合,共同起着辅助王化的作用。

明朝中后期以后,西方基督教和中亚的伊斯兰教虽有几次传入,都由于没有与儒教的忠孝信仰配合,虽然多次传入,都未能立足。

就儒道佛三者的比较而言,儒家让我们信鬼,道教让我们信神,佛教让我们信佛。

我们所信仰的对象越来越远离现实生活,乃至于越来越脱于人世。

不过佛教发展到后来又提出“人人皆可以成佛”,将焦点又集中于人自身。

所以,归之本源,我们的宗教信仰从来都没有脱离人与自我。

这种人本主义的宗教观是我们一直都坚持的,这也是我们的信仰一直注重现世的根源所在。

而对此种情况,还是儒家的思想,起到决定性奠基作用的,[4]《论语》中就有“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知,儒家一方面没有否定鬼神和来世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人的现世生活上,积极提倡人世的人生哲学。

就儒教的发展而言,早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先秦社会就已存在所谓“儒”的职业,主要从事祭祀、礼仪等宗教活动。

这便是“儒教”的根源。

因此,孺教的产生早于儒学。

但自孔子创立儒学后,所谓“儒教”,或“儒道佛”之“儒”,主要是指儒学,而非孔子之前的儒教,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儒教和儒学逐渐融为一体,或者说在很多时候往往将儒教和儒学混为一谈,儒学是由孔子创立而被历代有名的儒家大家所继承和发扬的一种人文学说。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第一篇:《何谓文化》读后感《何谓文化》读后感什么是文化,虽然时时提及,但一下子要说出来,还真的觉得无从说起,好像题目太大,下不了手,开不了口。

但文化这东西却无处不在,遍布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不是经常说吗,某某人挺有文化的。

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一书,虽然似懂非懂,但总体感觉来说,他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释,例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文化这东西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

至少我个人认为,通过举例子让别人知道,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这样下来,让人对原本模糊的东西一下子比较容易接受,有说服力。

在书中,我对“学理的回答”一节比较有感触。

其中提到,“身上的文化”要有“必要风范”,即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慈爱相。

“书卷气”是一种气质,是基于内在的东西而散发出来的,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体现,不必隐蔽,也不必掩盖。

它讲究的是自然而然,一切水到渠成的境界。

当然,“书卷气”不等同于“书生气”,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果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硬是要摆弄出“书卷气”的话,无异于东施效颦,自取其辱罢了。

“长者风”,就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大人大量,心胸宽广,要有涵养,要有长者的风度,慈祥、大气。

联系到具体工作当中,- 1 -就是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

对于别人的批评,要抱着谦虚的心态认真对待,有责改之,无则加勉。

对于别人的误会或是不理解,要学会一笑而过。

对待群众的反映,要耐得住性子,俯得下身子,学会用心用情地倾听。

当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能把“长者风”混为“家长式作风”,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对错,不许别人解释、申辩,一巴掌拍断。

“裁断力”体现的是一种分辨能力,一种决断能力,一种态度和立场。

我个人理解,这应该是文化的底线所在。

在面对错综复杂变幻无常的局面时,不保持沉默、不随波逐流。

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能够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即使是“众人皆醉我独醒”都无所畏惧。

中华文明史读书笔记5000字

中华文明史读书笔记5000字

中华文明史读书笔记5000字武汉大学历史系冯天瑜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且学术偏好为明清文化史。

冯教授对中国文化生态、中国文化特质、中外文化互动等诸多论题进行过考究。

20xx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中国文化史》就是由冯教授领衔,并与何晓明教授、周积明教授在中国文化史领域共同创作的研究成果。

冯天瑜教授在其著作《中华文化史》(以下简称“冯著”)“导论”部分指出,“文化史是史学的一个分支,是文化学与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历史科学”。

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冯教授认为,文化史是“把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作为一个总体对象加以研究??”。

笔者认为,所谓文化史就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文化史是通过历史视角、借助历史理论和方法来解读人类文化的一门学科。

对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学者们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文化史与学术思想史或典籍文化史同义;也有人认为文化史应集中于精神文化的历史,研究重点如特定历史时期的观念、时尚、宗教崇拜、方言、习俗、娱乐等。

从理论上讲,撰写通史性著作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专门史。

而撰写跨越数千年专门史的难度又大于撰写某一个朝代、某一个阶段专门史的难度。

因为人的学力、精力有限。

具体到“中华文化史”领域,时间跨越数千年,内容包罗万象,如果不是在此领域潜心研究数十载,断然难以写出如此鸿篇巨制。

大概是出于确保著作质量考虑,冯天瑜教授并未独自完成这一课题,而是选择与何天明、周积明等教授合作,以期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冯著洋洋百万言,从“人猿相揖别”的上古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远古时期人类“质朴的精神之花”一直写到毛泽东思想,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

正如作者在全书“题记”中所写的那样:本书以《中国文化史》拟题,意在研讨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机制与发展历程。

一、“中华”的概念作者在“题记”中首先对“中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作者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

并引用了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年间的《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似应为《唐律疏议·名例篇》释义——笔者注)中的文字:“中华者,中国也。

读《 什么是文化史》

读《 什么是文化史》

读《什么是文化史》英国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的著作《什么是文化史》一书,采用内部和外部两种研究方法,解释了文化史得以发现的原因和文化史是什么等问题。

书中他将注意力由研究对象转移到研究方法上来定义文化史,并将文化史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文化史观。

标签:经典文化史;大众文化史;新文化史《什么是文化史》是英国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代表作之一,明确地解释了文化史得以重新发现的原因和文化史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并按时代的顺序讨论文化史的主要写作方法。

此书将文化史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采用举例的方式对各个时期的文化史阶段加以说明和概述。

一、彼得·伯克的文化史发展阶段彼得·伯克将1800年至1950年这个时期称为文化史的“经典阶段”或“经典”时代,并借用E.R.利维斯曾发明的词语将这个时期的文化史称作“伟大的传统”。

他认为此时的文化史学家们关注的是经典作品的“典范”的历史,并认为这些历史学的实践者对具体的绘画和诗歌等进行的“解读”,是将这些作品当作产生它们的文化及其时代的证据,而他们要通过这些作品描绘“时代的肖像”。

而对于“艺术的社会史”和“大众文化史”阶段,伯克认为“艺术的社会史”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期的特点就是文化史家表现出了对文化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强烈兴趣。

而“大众文化史”的真正兴起,伯克认为是在20世纪60年代,因为此时才有一批职业的历史学家转向大众文化的研究。

同时还认为它的兴起是“大众文化史”学界内部对以往历史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所做出的反应,亦是学界外的人们倾向于从更宽广的背景去观察的体现。

而关于新文化史阶段,彼得·伯克指出它的两个突出特征是表象与实践;而它可能面临三种未来分别是布克哈特的回归即传统文化史的回归;它将扩大到更多的领域,其中包括政治、暴力与情感;以及他命名为“社会史的反扑”的新文化史的未来。

二、彼得·伯克的文化史观然而相对于介绍文化史的四个发展阶段,此书更重要的是表达他自身的文化史观。

文化史读后感

文化史读后感

文化史读后感第一篇:文化史读后感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从世纪之初“王朝政治”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到70年代末“阶级斗争”史学向文化史的转型,百年文化史研究走了一个“之”字型道路。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精华、寻求资源,同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文化史自始至终关注的,是在历史和现实中探寻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包括民族的心理结构、性格趋向、思维方式以及长期积淀的若干稳定的观念)是如何生成、积淀、整合、定型的,这种民族性又是怎样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使之表现出民族特色的。

当历史即将跨入新世纪的门槛,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也即将走完百年历程。

这一时间上的同步并非巧合,事实上,百年文化史研究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有着本质上的深刻联系。

史学范式的转型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程。

从中国现代化开始启动的20世纪初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一切变迁、动荡、冲突,中国所有的政治制度更替、经济结构转型、意识形态更新、文化格局重组,都包含在现代化变迁的大框架之内,都可以在传统社会现代转型的宏大主题下重新获得解释和价值意义。

与这一历程同步,“史学革命”的浪潮强烈冲击着传统史学的故道,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从传统的以王朝政治为中心的旧史学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史。

这是一种史学范式的转型。

在传统史学范式中,史学家感兴趣的是王朝的更替以及统治者的政治行为,而史学研究的全部目的便是为帝王的政治统治提供“资鉴”。

文化史的崛起,是对传统史学范式的反叛,“文化即人化”的基本内涵,决定了文化史注定要以人的活动和创造为中心,以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为此,它关心人类的生活样式,关心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与道德风习,关心个体的存在与价值,关心民族精神的特性与生长轨迹,关心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这样一种兴趣和重心,与历史的潮流是一致的,与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高扬的趋势是一致的。

评《什么是文化史》

评《什么是文化史》

评彼得·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尽管没有本质,但它却有自己的历史”,①这句话是出自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的《什么是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个人理解这句话也道出了伯克写作此书的整体脉络,即从文化史的过去、现在、未来来告诉读者什么是文化史。

彼得·伯克在文化史领域的地位,正如耶鲁大学杰伊·温特所言,“在文化史领域,没有人比彼得·伯克更清晰、更博学、更有人间情怀……”,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史学界的关注,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版了由蔡玉辉对本书的中文译本。

那么,伯克为什么要创作此书呢?他通过此书要让读者认识到什么呢?作者在导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本书的目的,②概括为三点即:一是解释什么是文化史;二是解释文化史重新发现的原因,包括对新文化史的解释;三是解释文化史学家的对话与讨论。

文章言简意赅,文字精练,篇幅虽短,但内容详尽充实,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言,实属专业入门教材之首选,使我很好的了解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我觉得本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文化史发展的沿革中,作者通过与不同时期的历史学家对话,来解释作者希望讨论的主题。

作者通过阅读这些史学界的著作并与之交流,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本书会不时的评论文化史的文化史”,③以此来呈现作者的研究成果。

伯克对此方法的运用贯彻始终。

我觉得这极大的体现了作者对史料的驾驭能力,其对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为完成本书的目的,作者把本书分为六章,主要介绍了文化史的“经典时期”及问题,新文化史的兴起和发展,最后总结新文化史的前景。

作者在本书最主要的还是花大篇幅的介绍新文化史,希望新文化史在面临当前的危机下,可以安然度过,得到长足发展。

接下来就我理解的介绍下本书的各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史。

伯克认为,自1800年至1950年这一时期可以称作文化史的“经典时代”。

2022年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篇

2022年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篇

2022年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篇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1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书,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以及《寻觅中华》等,他的书特别适合夜读,在静静的夜里,一盏台灯,随着他的脚步可以轻轻的漫步历史,细细的咀嚼文化,这种喧嚣的世界获得暂时的宁静感觉特别轻松。

他的新书《何谓文化》出版了,便迫不及待的从当当上买来,一周左右的时间看完。

对于何谓文化,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第一、学理的回答,较为系统详细的介绍了文化的概念以及功能,虽然名为“学理”但很直白,让我们对文化有个很直接的认识。

第二,生命的回答,通过几个人物,导演谢晋、戏剧家黄佐临、作家巴金以及其他几位文化人如何用生命解读文化的真谛。

第三、大地的回答,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一些碑文和书法作品。

第四、古典的回答,主要是把四篇古文如《离骚》翻译成现代散文,进步体会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荡气回肠,字里行间把文化的魅力一展无遗,但第三第四部分实在不敢恭维,大有凑页数之嫌,有的碑文的确值得一读,但附带的书法作品有点画蛇添足,四篇古文翻译更是差强人意,就像把唐装改成西服,有点不伦不类。

瑕不掩瑜,还是值得一读。

何谓文化读书心得体会2近期拜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一书,收获颇多;本书透过学理、生命、大地以及古典的视角对文化一一作了回答,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鲜活生命的动情,既有珍贵遗迹的见证,又有古人情怀的述说,可谓最诚恳最隆重。

虽然文化这个课题极大,但也可以依着作者的思路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说起文化,首先应该是给文化下一个定义,借余先生的话: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这句话说得非常简洁却又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我们每逢过春节,漂泊在外的人们总要赶在除夕之夜回去团聚,不远千山万水,总要贴对联,放鞭炮,走亲访友,给晚辈准备红包,这种除夕夜的团圆,应该算是我们的精神价值取向,一系列的行为算是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时间的“积累”,并且可以有责任通过“引导”而渐渐沉淀成一种“集体人格”,在鲁迅的笔下称作“国民性”,而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历史学的创新实践——《什么是文化史》读书报告【内容摘要】彼得·伯克所著的《什么是文化史》(<What is Cultural History>)完整、系统的阐述了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本书明确地解释了文化史得以重新发现的原因、文化史是什么,解释了文化史家所做的哪些事情,解释了他们为什么不仅关注文化的多样性、争论与冲突,还关注于一些共同的问题和共同的传统。

在这个解释过程中,伯克运用了内部研究法和外部研究法两种互相对立但又相互补充的研究取径,写出了文化史从其19世纪的起源开始发展至今的种种形式,术语、概念和目标的变化,与社会史、人类史以及文学研究的关联。

本文主要摘录了作者对文化史的观点,而概述了书中引用的大量资料,最后阐述了在阅读本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文化史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实践与表象建构主义(一)内容概述全书分为六章,下面将对本书内容进行逐章归纳概括。

第一章——《伟大的传统》第一节《经典文化史》。

1800年至1950年是文化史的“经典”时代。

此时的文化史家们关注的是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中杰出作品的典范的历史。

书中例举了布克哈特和赫伊津哈两位当时最伟大的文化史家,归纳出一些共同点——他们特别关注不同艺术类别之间的联系,根据不同的艺术类别与通常所说的“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来讨论这种联系,目标是描绘出一个时代具有特征性的思想与情感,以及它们在艺术和文学作品中的表达与体现。

这一时期,对文化史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很多事来自大学历史系以外的学者,他们的研究方向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学向艺术史转化的过程,并创造了文化图式的观念。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少中欧人流亡国外,形成大散流。

流亡的大部分是犹太人,有科学家、作家、音乐家和学者,这为文化传统的传播与改造提供了依据,对美国和英国等国文化史的兴起产生了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史研究学家。

第二节《文化与社会》。

大散流发生之前,英美两国的学者们已经表现出了对文化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兴趣。

同时中欧流亡学者的到来使他们更加敏锐地意识到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英国的社会学家曼海姆是马克思主义的崇拜者,他使用历史的方法去研究知识社会学,另一个英国的艺术史家安托尔则把文化当作社会的表达甚或“反映”来加以研究。

这些可以看作文化的“接受”或文化碰撞的证据。

第三节《民众的发现》。

“大众文化”的观念同“文化史”一样,也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德国。

到20世纪60年代,有一批职业历史学家,其中主要是英语使用者,转向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

对大众文化的关注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兴起的原因,就内部而言,史学家认为是对以往历史研究方法的缺陷做出的反应,特别是过去的文化史将普通民众排除在外,而政治史和经济史也把文化排除在外。

而就外部而言,文化研究运动是对主张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把重点放在传统的高雅文化上的批评做出的反应。

同时这也是理解这个充斥着商品、广告和影视的变化着的世界的需要。

第二章——《文化史的问题》第一节《经典著作的再评价》。

由于引起我们注意或能让我们记住的东西总是那些让我们个人感兴趣的东西,因此不少人批评布克哈特和赫伊津哈的著作仅凭主观印象,甚至只依赖轶闻趣事,是“印象式的”。

因此提出了另一种解读方法,即“内容分析法”,具体步骤是从一个文本中计算出某一或某些主题词出现的频率,再分析某些主题与另一些主题之间的关联。

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尽量纠正主观性的偏差。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论》。

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经典的文化研究方法缺乏经济基础或社会基础的联系,并且高估了文化的同质化而罔顾文化冲突,从而质疑一个时代的文化存在统一性的旧的假说。

但是他们本身也提出了棘手的问题,即能否在把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对文化霸权的错误假设。

对这一问题已有两种回答:一是研究各种文化传统,二是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都看作是“亚文化”,它们同时存在,但不完全独立。

第三节《伟大的驳论》。

表面上的创新会掩盖对传统的传承,反过来传统的外表迹象也会掩盖创新,这形成了传统的两个孪生驳论。

第四节《争论中的大众文化》。

把某个特定社会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区别开来可以取代文化同质性假设。

但是“大众文化”的概念有争议。

首先限定这一概念的范围存在困难,另外是否应该把精英阶层包含在大众文化之内。

最好的方法是在使用这两个形容词的同时又不要造成过分严格的二元对立,把它们两放在一个更大的框架内。

第五节《什么是文化?》。

早在1882年,文化史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之后它的范围不断延伸。

目前较权威的定义是——“文化,或文明,从广义人种学的角度来看,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和接受的其他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

”正是这种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使得文化史学家在上一代人当中创造出了他们的自己的时代,亦即“历史人类学”和“新文化史”时代。

第三章——《历史人类学时期》第一节《文化的扩张》。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各门学科对文化、文化史以及“文化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明显,文化转向在不同学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不同的含义。

文化帝国的扩张具有一种不断增强的内在倾向,其中还包括对经济现象提供文化的解释。

第二节《历史人类学运动》。

60年代到9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历史学家对人类学的关注不断增强,原因主要是对大众文化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学与他们有着更密切的关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大大有益于历史学家所做的思考,并为他们面临的一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法。

与此同时,人类学也在转向对文学史、艺术史和科学史的研究。

第三节《微观之下》。

20世纪70年代微观历史学兴起。

微观史学是对只注重总趋势的社会学的反拨,是对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碰撞以及对“宏大叙事”的失望而做出的反应。

微观史学最有意思的结果之一是重新开启了有关历史解释的争论。

第四节《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人们日益认识到了被西方文明进程的宏大叙事所忽略或有意掩盖的东西,因此历史实践学开始了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运动的个案研究。

这些研究采取了制度化的形式,提出了一整套跨学科的研究主题。

第四章——《新范式?》第一节《四位理论家》。

米哈伊尔·巴赫金、诺贝尔·埃里亚特、米歇尔·福柯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理论家都鼓励文化史学家应当去关注表象和实践,对新文化史的实践者极其重要,而这恰恰也是新文化史的两个突出特点。

第二节《实践》。

“实践”是新文化史的口号之一,体育史、语言史、旅游史、收藏史、科学史、阅读史等史学研究都朝着日常实践史的方向转变。

第三节《表象》。

“表象”在新文化史里被当作核心概念,它认为图像和文本就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或模仿。

第四节《物质文化》。

文化史学家在传统上一直比较注重思想,而将物质研究领域让给了经济史学家,但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一些文化史学家转向了物质文化的研究,如宗教学家、文学史家、饮食史家、居住史家、科学家等。

第五节《身体史》。

身体史在今天正历经繁荣,文化史学家们开始关注不同种族、种类、性别、职业的人的身体。

文化史的理论和实践在上一代历史学家当中发生了集体性的转变或转向,这些转变可以看作是着重点的转移,而不是全新事物的出现,因此它是对传统的改造而不是一场革命。

新文化史赖以支撑的主要理论是有关现实的文化建构理论。

第五章——《从表象到建构》。

“表象”认为图像和文本就是对现实的反映或摹仿。

这个含义使许多新文化史学者感到不悦。

因此,将“表象”视为现实(包括知识的、领土的、社会阶层的、疾病的、时间的、认同的各种现实)的“建构”或“生产”来加以思考和讨论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20世纪80年代在部分科学家身上发生了兴趣“移位”,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脱离“坚实”内涵的社会史,亦即那种对社会阶层这样一些社会结构进行研究的社会史。

同时,“文化的社会史”这一概念却反映出了哲学以及从社会学到科学史的其他学科中的“建构主义”运动对新文化史产生的影响。

这场转变被称为“从社会文化史向文化社会史”的转变。

建构主义反对把文化或社会群体简单看作同质体,并且与外部世界清楚划分开来。

虽然这种反应值得称赞,但还是存在三个突出问题:谁在进行建构?在什么范围内建构?从何处建构开始?第一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同样,个人和集体发明的相对重要性问题,通过创造性接受来实现集体创造性的途径问题,都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第二个问题涉及建构过程可能受到文化和社会限制,并非任何事情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想象的。

文化构建的观点固然是针对经济和社会决定论而做出的一类有益的反应,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而发展起来的,但必须防止矫枉过正。

历史学家需要探究文化可塑性的限度,而这种局限时常被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或文化传统所决定。

第三个问题涉及文化构建所依据的材料。

将文化构建看作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错误的。

传统上所说的传统的继承更多地是指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可能的传承者无论怎样看待他们所做的事情,将文化传递给新一代的过程必然是重建的过程。

这一过程所受到的推动力有部分来自于让旧观念去适应新环境的需要,这样一方面试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而寻找普遍答案,另一方面却存在当时条件下的必然性或逻辑性,这两者构成了冲突。

这导致了文化的多极状态,缔造者传递的信息往往比较模糊。

第六章——《超越文化转向?》文化史不断进行着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新文化史”这一术语被发明出来。

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文化史开始渐入颓废。

这一章作者讨论了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一,“布克哈特的回归”。

文化史可能会重新对高雅文化给予重视。

假如高雅文化复兴,大众文化未必会衰落,这两类文化史可能并存。

高雅文化的框架可能重构,甚至出现散化。

二,文化史将扩大到更多的领域,其中包括以前被忽视的领域——政治、暴力与情感。

三,由于人们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都沦入“文化”之手,因此可能会引起人们反对用构建主义方法对社会和文化所做的那种归纳,这被称为“社会史的报复”。

(二)作者观点提炼首先,作者并没有主张、也并不相信文化史是历史学的最佳方式。

作者认为它只不过是集体性的历史学研究事业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次,作者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像它的临近领域,诸如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和社会史一样,对于人们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第三,作者认为,文化史近来成了一种时尚,但是这种时尚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或迟或早将会出现反“文化”的反应。

那时,史学家们必须尽自己的能力去确保最近以来获得的历史观察力不至于丢失,即要保证文化转向所获得的成果。

第四,作者认为,历史学家们,尤其是经验主义历史学家或“实证主义”历史学家,过去常常缺乏想象力,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符号学缺乏足够的敏感,还有人把历史档案看作是一眼就可看穿的东西,不再费心去关注其中的修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