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_邵京
银杏叶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过程分析

银杏叶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过程分析
银杏黄酮有强烈的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作用,能降低细胞的氧化代谢,对脑和四肢动脉血流失调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和独特的疗效。
传统银杏黄酮提取工艺过程分析如下:
在浸提、过滤工序,传统银杏黄酮提取工艺耗用大量的有机试剂、操作复杂,设备昂贵,试剂损耗较大,直接用水提取,具有成本低廉、提取工艺简单的特点。
在抽滤工序,过滤介质精度低,且属于死端过滤,滤液质量不稳定,会带入较多的杂质,且收率较低。
改进后的银杏黄酮提取工艺过程:
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陶瓷膜过滤→卷式膜浓缩→色谱分
离→浓缩→干燥→银杏叶提取物成品
采用管式陶瓷膜系统可直接将高温的浸提液进行错流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提液,将抽滤和离心分离二道工序合二为一。
根据色谱分离对水提液浓度的要求,可以采用卷式有机膜系统进行浓缩,并可对树脂洗脱液做进一步浓缩,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率。
其浓缩液再进行减压浓缩,真空低温干燥。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制剂工艺研究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制剂工艺研究银杏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因此,提取和制剂工艺的研究对于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之一。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乙醚、丙酮等。
其中,乙醇提取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银杏叶粉末加入乙醇中,浸泡一定时间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得到黄酮类化合物。
2.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兴的提取方法,其优点是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
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银杏叶粉末加入水中,用超声波处理一定时间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得到黄酮类化合物。
3.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其优点是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
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将银杏叶粉末加入水中,用微波处理一定时间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再用旋转蒸发仪将溶剂蒸发,得到黄酮类化合物。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剂工艺1.胶囊剂胶囊剂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其优点是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稳定性好。
其制剂工艺为:将黄酮类化合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填充进胶囊中,再进行封口,即可制成胶囊剂。
2.片剂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其优点是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稳定性好。
其制剂工艺为:将黄酮类化合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压制成片状,再进行包衣,即可制成片剂。
3.口服液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其优点是服用方便、剂量准确、吸收快。
其制剂工艺为:将黄酮类化合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后进行过滤、灭菌,即可制成口服液。
总之,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制剂工艺研究对于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取工艺方面,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均有应用;在制剂工艺方面,胶囊剂、片剂、口服液等均是常见的制剂形式。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制剂工艺也将不断完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2006年7月中成药July2006第28卷第7期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V01.28No.7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苗建英(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陕西宝鸡721007)关键词:银杏;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528(2006)07-1060-02银杏(Ginkgobiloba·L)是我国的特产植物,研究证明:银杏叶中含有数十种活性成份,其中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和萜内酯类化合物。
富含这两类成份的银杏叶活性物,具有捕获游离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促进血液循环及脑代谢等功能,l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老年痴呆症和防治皮肤病、脱发等多种疾病¨。
1,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已作为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使用,对银杏叶中活性成份的提取和分离亦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据文献资料报道:浸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常用水、醇.水及丙酮.水体系进行提取。
水提法黄酮的总含量大约在10%左右,黄酮含量偏低,一般不符合要求。
醇-水(70%乙醇)一树脂法所得粗品,必须用树脂进行精制,生产周期长,操作过程繁锁,产品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低。
顽丙酮一水(50%丙酮)提取法因丙酮易挥发且价格高等,普及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本文根据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特点,对醇一水体系的提取物采用碱性溶解,酸性沉淀,溶剂萃取等方法,从银杏叶浸出液中富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提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最佳工艺条件。
1实验部分1.1药品及仪器银杏叶(采于宝鸡市区);70%乙醇(工业级);芦丁、亚硝酸钠、硝酸铝和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R-201旋转蒸发仅及R-201恒温水浴锅(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PHS-3C型精密PH计、721B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HPLC一10A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1.2实验步骤称取200g干燥、粉碎的银杏叶,每次以70%乙醇600mL浸取剂,在一定温度及pH条件下浸取3次,每次3h,合并浸取液,经抽滤、浓缩至无醇味,石油醚脱脂后,以200mL的乙酸乙酯分两次萃取,合并萃取液,得乙酸乙酯相I;水相以稀HCI调pH值至3.0,产生黄色沉淀,抽滤,沉淀物用150mL乙酸乙酯充分溶解,滤去不溶物,得乙酸乙酯相Ⅱ,合并乙酸乙酯溶液I、Ⅱ,真空蒸发,回收溶剂,得黄色粉末。
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作者:董铭等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10期摘要:随着银杏叶中黄酮类提取物在医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其提取工艺的重要性愈发得到重视。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就有机溶剂提取、水蒸汽蒸馏、超临界流体提取、超声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展开讨论,并阐述了各种提取工艺的特点。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类提取物;提取工艺;综述1 前言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之一,其果、叶均可作药用,已有600多年的药用历史,银杏内酯化合物是银杏叶中主要的药效成分,为二萜类酯化合物,对治疗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具有活血、化淤、通络的功效,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1]。
近年来,研究表明银杏叶类黄酮还具有生物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作用、抗衰老、抗菌作用、降低血糖作用、免疫作用、抗癌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对消化性溃疡的保护作用等药用保健功能。
正是由于银杏叶所具有的多种药用价值,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兽药、保健食品药品、饲料等多个行业,所以银杏叶中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对该课题的研究兴趣。
目前,银杏叶中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提取、水蒸汽蒸馏、超临界流体提取、超声或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本文就这些提取工艺进展进行回顾,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以期为未来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革新提供依据。
2 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的不同方法及特点2.1 有机溶剂提取银杏叶黄酮是一类多环多元酚类化合物,根据相似相溶特性,该过程适合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可以将绝大部分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出来。
常见有机溶剂有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李新舟[2]等研究了乙醇回流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发现不同的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固液比等对银杏叶黄酮提取效果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45(g:mL)、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为0.918%。
正交试验优选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

样品的制备
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银杏叶提取250mg, 以20 mI 甲醇溶解,并定 容到 50 mI 容量瓶中,滤 过,备用。
精密吸取上述银杏叶提取 物样品5 mI,置25 mI 容 量瓶中,用甲醇并定容, 按标准曲线制备的方法测 定吸光度,计算含量
实施方法 ----正交试验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根据初步试验结果,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选 用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以提取溶剂乙醇的浓度、溶剂 用量(料液比)、提取时间(h)和提取次数为影响提取 物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因素,每个因素取3 个水平,确立 因素水平表(见表l),取粉碎的银杏叶l00 g,以不同 浓度乙醇为溶剂,平行操作条件下,回流提取,合并提 取液,滤过,并测定计算总黄酮含量。
仪器与试药
• 仪器 UV -6010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惠普上海分
析仪器厂)。
• 试药 银杏叶由广州市医药公司提供,经鉴定本品为银
杏科植物银杏 Ginkgo biIoba L. 的干燥全草;芦丁对 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施方法 ——银杏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称取在 120 C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 对照品 10. 0 mg ,加乙醇溶解,转入 50 mL 容量瓶中, 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 0. 2 mg/ mL),精密吸取该液 1. 0、2. 0、3. 0、4. 0、5. 0、 6. 0 mL ,分别置于 25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 6 mL ,加 5%NaNO2 试液1. 0 mL,放置6 min,加10% Al( NO3)3 试液 1. 0 mL,放置 6 min,加 10%NaOH试液10 mL,加 水至刻度,摇匀,放置 15 min 以相应试剂作空白,于 500 nm 处测定吸光度。以浓度(C)与吸光度(A)进行 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A =0. 0043C +0. 0128 , r = 0. 9998,(n = 6)。可见,在 1~6ug/ mI 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验 " 研究了浸取温度 $ 乙醇含量和固液质量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 % 结果显示温 度是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 最佳工艺为浸取温度 K8 Q " 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F8X 和固液 质量比 >YF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浸出率可达到 V!U%X % 关键词 银杏叶 & 黄酮类化合物 & 乙醇 & 提取 中图分类号 5Z!%DU
本栏编辑所以设计了能够实现伸缩的连杆机构(见图6),由于在我们的设计中连杆机构主要是传递运动,故各连杆的材料可以采用铝合金型材,为了保证强度,需要保证铝合金型材具有一定的壁厚,不少于3mm 。
床腿同样采用铝合金型材,壁厚不少于4mm ,同时连接处的销和销孔应保证一定的光滑度,保证销孔和销钉强度足够。
日常的维护需要涂抹适当的润滑脂或润滑油,以免产生尖锐的噪音影响病人的休息。
同时关键部位若损坏,应当及时更换,更换时需选用符合标准的产品,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给予更换。
另外为了保护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安全,也需要相关人员对于易坏或容易受损的地方进行定期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3结束语设计完成后,能够实现折叠方便,展开轻松的特点,同时质地轻盈结合连杆伸缩机构,使得操作省力,该设计能够很好解决现有产品的笨重,占地面积大,放在病房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等缺点,同时其拥有成本低,质地轻盈,易于收纳,结构简单,强度可靠和易操作等优点。
但是产品依然有不足之处,产品大量物件不是标准件,不利于维修更换,同时也加大了生产成本。
同时,设计的陪护床在使用时需安装在病床上配合使用,需要设计出易安装和易拆卸的结构更加合理,在保证连接的同时,应该使其适配更多类型的病床,从而更好地解决医院陪护床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1]郭威,熊毅.基于双层陪护式病床的设计研究[J ].机电技术,2009,32(03):81-82,99.[2]赵海宏.陪护式子母病床的设计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0):121-122,162.[3]张密.病房陪护床设计与研究[D ].河北科技大学,2018.[4]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孙恒,陈作模.机械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机械制图[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7]刘鸿文.材料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作者简介:刘静———女,1984年出生,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宋金林———男,1998年出生,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学生;高宇———男,2000年出生,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学生;陈志强———男,1999年出生,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学生;王若晗———女,2001年出生,安徽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学生)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药用历史悠久,银杏叶黄酮药用价值广泛。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1、实验材料
银杏叶:采集于健康无病虫害的银杏树,清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Hale Waihona Puke 2、提取方法将清洗晾干的银杏叶粉碎成细粉,称取一定量的细粉加入到80%乙醇溶液中, 在60℃下进行回流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1小时,提取3次。将提取液过滤,回 收乙醇,并加入适量水稀释至适当浓度备用。
3、纯化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纯化。将备用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水洗脱至洗 脱液接近无色,再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并加入适量水稀释 至适当浓度备用。
参考内容
引言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植物,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 合物,如儿茶素、黄酮醇、黄烷醇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 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研究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能具有 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能。
材料与方法
4、抗氧化性能测定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抗氧化性能。取适量纯化后的银杏叶总黄酮溶液与 等体积的DPPH溶液混合,室温下放置30分钟,在517nm处测定吸光度A1。同时 以无水乙醇为空白样品的吸光度A0进行对照。以Vc为阳性对照。根据公式:清 除率=(A0-A1)/A0×100%,计算银杏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探索了一种高效提取纯化银杏叶总黄酮的方法,并对抗氧化性能 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和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可 以得到高纯度的银杏叶总黄酮,并且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这一 发现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抗氧化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谢谢观看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01 引言
03 研究目的 05 结果与讨论
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0. O・
宋 0 . 督
Ot
2 12 标 准 曲 线 的 绘 制 分 别 配 制 6种 芦 丁 标 ..
0.
准溶 液 于 5 0 n 波 长 下 测定 吸 光 度 , 1 m 乙醇 的体 积分 数为 6 的试 剂为空 白参 比液 , 验 数据 见 0 试
表 2 。
分 析纯 。
1 2 试 验 方 法 .
大, 而水 又将 降低水 提 液表 面 张力 , 摇 后产 生持 振
久性 泡沫 而影 响 分离 , 们 则 采用 不 同浓 度 的 乙 我
主要有 :
12 1 总黄 酮含 量 的测 定 . .
醇 水 溶 液 提 取 所 测 样 品 中 的 银 杏 叶 黄 酮 。 根 据 银 杏 叶 中 主 要 活 性 成 分 黄 酮 的 特 性 , 照 药 舆 原 有 依 的 提 取 方 法 , 用 加 热 回 流 提 取 , 单 因 素 试 验 的 采 在 基础 上 , 出 影 响 因素 主要 有 : 醇 的体 积 分数 、 得 乙 温 度 、 液 质 量 浓 度 、 取 时 问 。 采 用 I ( 正 料 提 3) 交 表 优 化 提 取 条 件 , 点 考 察 上述 四个 素 , 总 重 以
仪 器 :2 7 1型 分 光 光 度 计 、 氏 提 取 器 、 分 索 万
之 一 电子天 平 。
1 2 2 试验 设计 黄 酮类 化合 物 的提取 、 离通 .. 分
常 以 甲醇 或 水 为 主 要 提 取 剂 , 由 于 甲 醇 其 毒 性 但
芦 丁标 准 品 : 化试剂 , 海试剂 二 厂 ; 生 上 乙醇 :
酮 含量 。
银 杏 叶 : 0 9年 9月 采 于 陕 西 杨 凌 , 龄 为 20 树 l , 0a 每次采 收 的银 杏叶 都及 时放 人 6 一7 O O℃ 的 干 燥箱 中 干燥 2 , 粉 碎 装 人 广 口瓶 , 处 保 4h 经 暗 存, 供提 取 、 测定 黄酮 用 。 ,
银杏叶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银杏叶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作者:罗泰然来源:《种子科技》2018年第12期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有机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
银杏总黄酮类成分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综述了近3年来总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银杏叶总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的深入研究和银杏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2-0104-02 中图分类号: TQ427.26 文献标志码: A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树,是古老的珍稀树种,被誉为地球的“长寿树” “活化石”。
银杏叶是银杏的干燥树叶,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银杏叶总黄酮不仅具有润肺、止痛、平喘等功效[1],还具有降血脂、抗凝结、脑保护等作用[2],常用于咳嗽、肺虚、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还广泛运用于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工业生产[3]。
因此,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提取工艺根据文献报道,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浸法、酮类提取—氨水沉淀法、乙醇溶剂提取法、负压沸腾提取工艺、微波提取工艺、超声提取工艺等。
1.1 水浸法闫高颖等[4]用水作为提取溶剂,对银杏叶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参數进行了考察,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得出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用26倍量的水在100 ℃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1 h,该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达0.59%,这种方法可降低生产成本。
1.2 酮类提取—氨水沉淀法李雨蔚等[5]采用酮类提取—氨水沉淀法,对金叶银杏落叶中总黄酮成分的提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3.5 mL/g、丙酮与水的比例为70∶30、提取温度55 ℃、提取时间3 h。
完整版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研究进展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Ginkgo biloba L.银杏树有关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抗病能力强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的美称。
由于其生长规律特殊,多种,形成国际市场化妆品、药品等多达100疗效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已开发出保健品、多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内酯类、酚酸类以上销售额20产地、聚异戊二烯等化合物。
黄酮类为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含量随品种、及生物碱、树龄、不同的采摘时间而不同。
黄酮类化合物优异的抗氧化、抗病毒、防治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受世人瞩目。
药学研究表明,有38种银杏黄酮类化合物从银杏叶中分离出来,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3类:黄酮(醇)及其昔28种:如槲皮黄酮等;黄烷醇类:如儿茶素等4种;双黄酮:如白果双黄酮等6种(儿茶素)。
1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分离1.1 溶剂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开发银杏叶热。
国内银杏叶常用溶剂例如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水以及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浸泡银杏叶进行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一般有:煎煮、冷浸、回流、渗施等经典方法。
1.1.1 水提取树脂分离法有关水浸提银杏黄酮苷的文献报道不多。
肖顺昌等报道了用l6倍量沸水分3次浸提银杏叶,得到的水溶液,经冷藏、分离杂质得溶液,然后用D101型吸附树脂吸附得到浓度达38%的黄酮苷。
胡敏等研究水浸提银杏叶黄酮苷并用树脂精制的工艺,探讨了影响黄酮苷浸出的主要因素以及最适的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水为提取剂,在90℃水溶回流浸提银杏叶2次,4h/次,经沉淀,过滤,浓缩后,用树脂精制、冷冻干燥后,制得总黄酮苷含量高的提取物、产品得率为银杏叶干重的 1.2%-1.5%。
水提取成本低,没有任何环境污染,产品安全性高,但是水对有效成分的选择性差,提取率低。
.1.1.2 有机溶剂浸提法一般的有机溶剂浸提法。
田呈瑞等研究了乙醇浸提银杏叶黄酮的方法。
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工艺的研究

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工艺的研究刘雪飞【摘要】本文首先是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我们采用70%乙醇热回流提取工艺提取银杏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物中的银杏叶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并相互比较.选择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方法,作为银杏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同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测量手段,以总黄酮的收率为指标,对银杏叶的提取与精制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确定了提取溶剂、时间、次数及浓缩、干燥温度等提取工艺参数,比较了树脂吸附一次洗脱和二次洗脱以及超滤与树脂吸附相结合的精制工艺对产品质量及银杏叶总黄酮收率的影响.结果满意.【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3(026)003【总页数】4页(P417-420)【关键词】银杏叶;总黄酮;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工艺;精制工艺【作者】刘雪飞【作者单位】哈尔滨奥霖药业有限公司 15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1银杏Ginkgo biloba L.古代孑遗植物,其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润肺、平喘、止咳等功效。
系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又名公孙树,为我国特有树种。
银杏叶为银杏的干燥叶,其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二萜类化合物,它们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酶、抗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1]。
近年来有许多对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报道[2~5],为了充分开发我国丰富的银杏资源,探索一种操作稳定、简便、有效成分提取完全、含杂质较少的工艺,我们以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对银杏叶提取工艺和精制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旨在提高总黄酮的收率及产品的质量。
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中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7],也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银杏叶总酮的含量[8~9]。
我们在实验中,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UV测得总黄酮平均含量33.87%,HPLC 以三对照品法测得为26.57%,RSD=2.12%。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药物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
活性和丰富的医学价值。
因此,对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环保等优点。
该方法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使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迅速释放出来。
同时,超声波还可以破坏细胞壁,促进化合物的释放。
该方法提取效率高,但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
2.水提取法
水提取法是一种传统的提取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该方法利用水的溶解性,将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溶解出来。
但是,该方法提取效率较低,需要较长的提取时间。
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
该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物理性质,将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迅速溶解出来。
该方法提取效率高,但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
4.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等优点。
该方法利用微波的电磁波作用,使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迅速释放出来。
该方法提取效率高,但需要较高的设备成本。
综上所述,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
毕业论文《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研究》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银杏叶 (2)1.1.2 试剂 (2)1.1.3 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2.1标准曲线的制备 (2)1.2.2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计算方法 (2)1.2.3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2)1.2.4单因素试验 (3)1.2.5正交试验 (3)2结果与分析 (3)2.1标准曲线 (3)2.2单因素试验分析最佳酶解条件 (4)2.2.1酶解温度的确定 (4)2.2.2酶浓度的确定 (5)2.2.3酶解时间的确定 (5)2.3最佳提取条件的确定 (6)3讨论 (6)4结论 (7)致谢 (7)参考文献 (7)英文摘要 (8)摘要:本旨在对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及探讨最佳提取条件,试验以纤维素酶液,弱碱性乙醇溶液为提取液,采用酶解醇提相结合的方法,并与传统的单独酶解和单独醇提相对照,研究不同的酶解因素对银杏叶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试验中对酶解温度,纤维素酶液浓度。
酶解时间做了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正交试验,找出了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液浓度0.3mg/ml,酶解时间2.0h。
其提取率为4.78%,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率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纤维素酶;醇提银杏(Ginkgo biloba),别名白果、公孙树,属裸子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被称为“孑遗植物”。
银杏树是我国古老的树种,它是神奇的医疗之树,其叶、果实、种子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银杏叶在以往的本草之类药书中记载较少,直到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发和筛选天然药物时才发现银杏叶可贵的药用价值,在我国第2000年版药典(一部)中,银杏叶已作为法定药物载入,谓其:性味甘、苦、涩、平,归心肺经,功能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用于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药物学家在对银杏叶的研究中十分惊喜地发现,一片小小的银杏叶,所含成分之多,药理活性之强大出人们意料。
银杏黄铜的提取工艺、性质和功能研究

银杏黄酮的提取工艺、性质和功能研究摘要目的从银杏叶中分离纯化出总黄酮,并用来做定性、定量分析及其功能研究。
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再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用镁粉、浓盐酸做定性分析,以NaNO2、Al(NO3) 3和NaOH为显色剂在510nm处测定其吸光值,分析其含量,用普鲁士蓝法进行总黄酮还原力的测定。
结果与镁粉、浓盐酸反应溶液颜色呈橙色,银杏叶提取液稀释10倍后测得吸光度0.147;稀释5倍时吸光度为0.262;不稀释时浓度为1.229,当样品浓度为0.04mg/ml时还原力最强。
结论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硅胶柱层析法能较快速的分离纯化出银杏叶中的总黄酮,银杏叶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
关键词银杏总黄酮;提取工艺;银杏黄酮功能前言银杏又名公孙树,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为2.5%~5.91%,主要含有黄酮和银杏内酯等有效成分,其中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管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血管循环功能,保护脑细胞,免受缺血损害扩张冠状动脉;防止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抗氧化,防止血栓形成,清除有害的氧化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和调血脂等药理作用[1]。
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治疗脑缺血、脑老化、老年痴呆症哮喘等有独特疗效[1]。
国内外相继有银杏叶黄酮新药投入市场。
1 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超声波提取机、漏斗、滤纸、三角瓶、50ml 移液管、容量瓶、移液枪、烧杯等。
2 实验方法[2]2.1 银杏黄酮提取步骤:(一)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
(二)称取100g磨碎的银杏叶,用1000ml 60%的乙醇溶解称取的银杏叶。
(三)在超声功率800Hz下提取,连续超声35min。
(四)提取液减压布式漏斗过滤,再旋转蒸发器浓缩回收乙醇。
2.2 柱层析方法2.2.1 硅胶的预处理13称取3g硅胶样品放入烧杯中,再放入烘箱中105℃,干燥40min。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应用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及应用摘要:本论文综述了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法、超声辅助酶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低共熔溶剂对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低共熔溶剂的提取提供借鉴和参考。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据记载银杏叶的医药价值自宋朝起就得到重视,《日用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等书籍均对银杏叶的医药价值有所记载,其资源分布广泛,中国为银杏资源分布大国,占世界比重达到85%,其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四川、江苏等省区。
银杏叶含有丰富的类黄酮、乙二醇、多糖等活性物质,可用于食品、医药、生物农药等领域;具有抗菌、消炎功效,是生产生物农药的良好原料[1]。
1 银杏叶总黄酮传统提取工艺1.1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提取方法,以乙醇、甲醇等有机溶剂为萃取溶剂,从植物中提取总黄酮。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黄酮的极性,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
溶剂萃取法相较于其他提取方法更为简单简便,但也具有易挥发,操作不当会发生爆炸等安全问题的缺点[2]。
徐桂花等[3]选择银杏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最佳提取工艺的的研究,当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时的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40:1(mL/g),乙酵体积分数为75%,于70℃下提取4h,此时总黄酮得率达1.084%。
1.2 超声辅助酶法在提取前先对银杏叶粉末用酶进行预处理,达到一种破除细胞壁加速黄酮释放的作用,再利用超声波的强震、强速度、强的超声波空化作用,使天然产物的细胞壁受到强烈的损伤,从而促进了黄酮的释放,促进药物的渗透速度,缩短了提取时间,增加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通过对超声波提取方法的研究,证明该方法的最佳超声时间为20分钟,可以避免由于长时间的超声波作用而引起的活性物质的分解,以及由于时间的推移引起的杂质的增多,从而降低了能量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省时、高效的目的[4]。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1 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银杏叶是以银杏树(Ginkgo biloba L.)叶片为原料,是世界上著名的汉药,具有活血、散瘀、抗氧化和神经保护等功效。
其中,总黄酮是其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明显的保护神经及消除氧自由基的功效。
因此,总黄酮的提取技术对于银杏叶药材活性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银杏叶样品(湖南洞庭湖产)500克,70%乙醇(200mL),6次甲醇-水混合溶剂,1次甲醇提取。
多相混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仪器模式为Agilent1220树脂柱(Agilent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缓冲溶液:锂溶液50mmol/L,流速A=0.2mL/min,B=0.2mL/min;从低比重A=0%,到高比重B=25%,线性升温时间15min。
常规参数为254nm检测器,测定波长320nm处的量值;样品灌注量20μL。
3 结果
提取中,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量为2.37g,其含量约为0.47%。
除此之外,还检测到银杏叶中其他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RG3、G4。
4 结论
通过对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提取,证明了多相混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个实用的提取技术,能够在银杏叶中有效提取总黄酮。
这种技术无论在提取效率,还是提取纯度方面,都获得较高的效果。
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本研究旨在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并优化其提取工艺。
首先,通过超声波法、浸泡法和热水法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
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61 mg/g。
接着,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提取工艺的参数,包括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
优化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为200 W、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30 min时,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24.39 mg/g,提取效果最佳。
最后,对提取得到的银杏叶总黄酮进行了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可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 期 :2013-02-21;修 回 日 期 :2013-07-21 基 金 项 目 :无 锡 市 现 代 农 业 (生 态 修 复 植 物 )科 技 创 新 中 心 (CMEN1002)。 作 者 简 介 :邵 京 (1985-),女 ,江 苏 无 锡 人 ,硕 士 生 ,主 要 从 事 植 物 资 源 开 发 与 应 用 。E-mail:sjjiangda@163.com。
第8期
化 学 世 界
· 461 ·
糖以 O-糖苷键 联 接 而 成,是 极 好 的 天 然 抗 氧 剂,对 自由基 具 有 强 抑 制 作 用 。 [2,3,4]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还 对 中老年心脑血管 疾 病、老 年 性 痴 呆 症、脑 功 能 不 全、 精 神 障 碍 、记 忆 功 能 衰 退 等 症 有 药 理 功 效 ,同 时 还 具 有抗衰 老、抗 肿 瘤、抗 菌、消 炎 等 疗 效 。 [5,6] 但 研 究 发现银杏叶提取物中含有一类被认为具有致过敏性 和致突 变 性 的 酚 酸 类 物 质,被 统 称 为 银 杏 酚 酸 。 [7]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必须小于 5×10-6[8,9],因 此 如 何 降 低 银 杏 叶 提 取 物 中 的 银 杏 酚酸含量就显得 格 外 重 要。 目 前,我 国 脱 除 银 杏 酚 酸的方法大都是采 用 溶 剂 萃 取,在 脱 除 银 杏 酚 酸 的 同时也降低了银杏 黄 酮 和 内 酯 含 量,而 且 脱 除 效 果 不佳,且工 艺 复 杂、成 本 高 。 [10] 本 实 验 提 供 一 种 制 备 低 酸 值 银 杏 提 取 物 的 方 法 ,工 艺 简 单 、有 效 降 低 银 杏酚酸含量。 1 材 料 1.1 试 验 材 料
Abstract: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 of total flavanoids from leaves of ginkgo bilobal,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measur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Single factorial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solvent,material-liquid ratio,extr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gingko flavonoids.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ial experiments,the orthog- onal test of factors were proceaded.The optimum model of resin was selected by comparing the adsorption rate of different resins for gingko flavonoids,and after observing the effects of several different decolouri- zers,the best solvent among them was chosen.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50% al- cohol as extractant,material-liquid ratio 1∶20,extraction time 6h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90℃ .The extract was purified by D101macroporous resin,and then eluted by 30% alcohol.By this method,the con- tent of flavonoids in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was 30% ,and the content of ginkgolic acids was below 5×10-6. Key words:leaves of ginkgo bilobal;total flavanoids;ginkgolic ba L.)是 银 杏 科 银 杏 属 落 叶 乔木。从银杏的叶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银杏叶提取 物因其作用范围广 且 不 良 反 应 少 而 在 药 品、食 品 中 得到广泛应 用 。 [1] 目 前,我 国 已 有 大 量 的 银 杏 叶 提
取物作为药品、食 品 原 料 出 口 和 上 市。 银 杏 叶 提 取 物中的主要有效成 分 是 黄 酮 类 化 合 物,银 杏 黄 酮 为 具有 C6-C3-C6 双芳环多酚结构 物 质,主 要 是 由 山 奈 酚、槲皮素以及异鼠 李 素 等 黄 酮 苷 元 与 葡 萄 糖 等 单
精确称取5.000g银 杏 叶 粉,料 液 比 1∶20,在 80℃下分 别 以 蒸 馏 水、pH 值 分 别 为 8、9、10 的 碱 水、30%乙 醇、50% 乙 醇、75% 乙 醇 和 对 应 pH 的 醇 溶液浸提5h,过 滤 后 定 容 到 500 mL 容 量 瓶 中,测 定其黄酮提取率。 2.2.2 料 液 比 的 确 定
银杏叶;AB-8 型、D101 型、BS-30 型 大 孔 吸 附 树 脂 ;D311 型 阴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 1.2 仪 器 与 试 剂
DGG-9140A 型 电 热 恒 温 鼓 风 干 燥 箱 (上 海 森 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JA5300N 型 电 子 天 平 (上 海 雷韵试验仪器制造 有 限 公 司);DK-S26 电 热 恒 温 水 浴锅(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RE-52AA 型旋 转蒸发器(上海亚荣 生 化 仪 器 厂);Bilon92-IID 型 超 声波细胞粉碎机(上 海 比 朗 仪 器 有 限 公 司);FD-1C- 50型冷 冻 干 燥 机 (上 海 比 朗 仪 器 有 限 公 司 );UV- 1750紫外 可 见 分 光 光 度 计 (日 本 岛 津 公 司 );Agi- lent1200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器 (美 国 安 捷 伦 科 技 公 司)。
精确称取5.000g银杏叶粉,选择料液比 1∶5、 1∶10、1∶20、1∶30、1∶40,以 30% 的 乙 醇 溶 液 作 为浸提试剂,于 80℃ 下浸提 5h,过滤后 定 容 到 250 mL 容量瓶中,测定其黄酮提取率。 2.2.3 浸 提 时 间 的 确 定
精确称取5.000g 银 杏 叶 粉,以 30% 的 乙 醇 溶 液 作 为 浸 提 试 剂 ,按 料 液 比 1∶20,于 80℃ 下 分 别 浸 提3h、4h、5h、6h,过 滤 后 定 容 到 250 mL 容 量 瓶 中 ,测 定 其 黄 酮 提 取 率 。 2.2.4 浸 提 温 度 的 确 定
2.1.2 供 试 品 溶 液 的 制 备 将新鲜银杏叶洗净,于 60℃ 烘 干 至 恒 重,粉 碎。
称取粉 末5.000g,置 于 烧 杯 中,加 入 50% 乙 醇 至 100 mL,90℃ 下 超 声 波 提 取6.0h(超 声 频 率 为20~ 50 Hz),过 滤,留 滤 液。 将 滤 液 用 30% 乙 醇 定 容 于 100mL 容量瓶,作为供试品溶液。 2.1.3 总 黄 酮 含 量 的 测 定
· 460 ·
化 学 世 界
2013 年
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邵 京 , 李 百 健
(江苏九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61)
摘 要 :采 用 紫 外 分 光 光 度 法 测 定 银 杏 叶 中 总 黄 酮 的 含 量 ;通 过 单 因 素 试 验 考 察 提 取 溶 剂 、料 液 比 、 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银杏黄酮得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 定 了 银 杏 黄 酮 提 取 的 最 佳 工 艺;通 过 不 同 型 号 吸 附 树 脂 对 银 杏 黄 酮 吸 附 效 果 的 比 较 ,确 定 了 吸 附 树 脂 的 型 号 ,并 考 察 了 不 同 洗 脱 液 的 洗 脱 效 果 ,筛 选 出 最 佳 洗 脱 液 。 试 验 得 到 最 佳 制 备 工 艺 为 :以 50% 乙 醇 为 提 取 剂 ,料 液 比 为 1∶20,浸 提时间为6.0h,浸提温度为 90℃;以 D101 型大孔树脂对提取液进行吸附纯化,用 30% 乙 醇 进 行 洗 脱 分 离 。 利 用 此 工 艺 制 备 的 银 杏 叶 提 取 物 中 黄 酮 含 量 达 35% ,银 杏 酸 含 量 低 于 5×10-6。 关 键 词 :银 杏 叶 ;黄 酮 ;银 杏 酸 中 图 分 类 号 :R284.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367-6358(2013)08-0460-04
精 确 称 取5.000g 银 杏 叶 粉 以30% 的 乙 醇 溶 液 作 为 浸 提 试 剂 ,按 料 液 比 1∶20,分 别 于 40℃ 、50℃ 、 60℃、70℃、80℃下浸提 5h,过 滤 后 定 容 到 250 mL 容 量 瓶 中 ,测 定 黄 酮 提 取 率 。 2.2.5 正 交 实 验
准确移取供试 品 溶 液 1.0 mL,置 于 50 mL 容 量 瓶 ,按 2.1.1 中 方 法 测 定 吸 光 度 ,根 据 标 准 曲 线 计 算供试品中的黄酮含量。
黄酮 提 取 率 (%)= 提 取 液 中 总 黄 酮 的 含 量 (mg)/提 取 所 用 银 杏 叶 粉 末 的 质 量 (mg)×100。 2.2 提 取 工 艺 的 优 化 2.2.1 提 取 溶 剂 的 确 定
通过 单 因 素 试 验 所 得 出 的 结 果 为 依 据,设 计 了 4因素 3 水 平 的 正 交 实 验,选 择 乙 醇 浓 度、料 液 比、 提取时间和提取温 度 为 实 验 因 素,以 黄 酮 提 取 率 为 实 验 指 标 ,进 行 正 交 组 合 实 验 。 2.3 分 离 工 艺 的 优 化 2.3.1 静 态 吸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