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音乐史和名作欣赏课件5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合集下载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ppt课件 (2)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ppt课件 (2)
奥地利作曲家。出身宫廷乐师家庭。 父亲是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莫扎特从小 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全力 培养下,六岁就随父亲和姐姐以神童的姿态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 8岁就创作了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下了第一部歌剧。 18岁到25岁期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大主教门下任乐师,创作 了大量作品。深具自由意识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仆役身份感 到不满,和主教发生冲突,终于在1781年离开萨尔斯堡。 25岁以后,直到1781年去世,这最后在维也纳的十年是莫扎特最 好的创作时期。写了《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 《魔笛》等25部歌剧、50部交响曲,以及其它协奏曲、钢琴奏鸣曲 和各种室内乐。此外,在政治上,莫扎特还参加了具有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的秘密宗教组织团体“共济会”。去世前的病重期间,创 作了最后一部大型宗教音乐《安魂曲》。 莫扎特的音乐单纯和谐、清丽流畅、自然而深情、 对称均衡,体现了一种永恒的音乐的美。
交响乐队(管弦乐队)介绍
交响乐队,即大型管弦乐队,由四组乐器组成: 弦乐组:有小、中、大、低音提琴、竖琴 木管组:有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组:有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打击乐器组:有定音鼓、大鼓、钹、三角铁、小鼓、锣 木琴、响板、铃鼓、木鱼、响鞭等 管弦乐队规模有大有小,人数自数十人至百余人不等。
抒情男高音 男高音 戏剧男高音 男中音 男低音 女高音 女声 女中音 女低音 抒情女高音 戏剧女高音 花腔女高音
男声 人 声 分 类
咏叹调:西洋歌剧中一种极富抒情性、戏 剧性的独唱乐段。一般篇幅较长,音域宽, 技巧性强,用于集中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G 大调弦乐小夜曲》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第一乐章 快板) 这是莫扎特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 的一首。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极富感 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音乐一开始 就由弦乐奏出无比动听而又略带激情的 主部主题,这段很出名,后来经常被改 编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副部主题则以 妩媚中略带哀怨的性格与主部形成对比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精品课件-PPT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精品课件-PPT课件
“交响乐之父”
确立了交响乐的形式。
他一生写作了104首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 《时钟交响曲》 4部清唱剧以“创世纪”和“四 季”最为突出,同时也写作了 68首的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 奏鸣曲,以及一些20部歌剧(5 部散失)、轻歌剧、13部弥撒 曲和声乐作品。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
小知识:交响乐队中的乐器分类
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 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 和贝多芬。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 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 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故认为应当称之 为“经典”(classic)的音乐。
海 顿 【奥】(1732-1809年)
03 33 | 1 -
2、副部主题:
2/4
. 5 i | 7 i | 2 6 | 6 5 |
欣赏《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 ?
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
情绪激昂、气势宏大,给人以震撼力! 展现出一幅 惊心动魄的,与命运交战的画 面。
合作探究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 音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 大管、 英国管等; 铜管组: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 大号等; 打击乐组:定音鼓、三角铁、大鼓、小 军鼓
弦乐组: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木管组:
短笛
长笛
单簧管
双簧管
英国管
铜管组:
小号
长号
圆号(法国号)
大号
打击乐器组:
你熟悉这首作品的旋律吗?能不 能哼唱一下?
你熟悉这首作品的旋律吗?能不 能哼唱一下?

古典主义 音乐 ppt课件

古典主义 音乐  ppt课件
1313pptppt课件课件第一节第一节时代背景时代背景第二节第二节音乐特征音乐特征第三节第三节奏鸣曲式奏鸣曲式第四节第四节海顿海顿莫扎特莫扎特贝多芬贝多芬1414pptppt课件课件第一节第一节时时代代背背景景十八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十八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思想上和政治上思想上和政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第四章
D ……
主题 插部 1
插部 2 ppt课件
插部 334
2、把连绵不断的模仿和模进一个主题核心的、 浑然一体的复调结构,改变为整齐匀称、句读分明 的主调结构;奏鸣曲式;三部曲式,变奏曲式等
3、把繁缛花巧、装饰性很强的复调风格,改 变为简洁晶莹、玲珑剔透的主调风格。
ppt课件
20
二、巴洛克复调音乐以“统一”为基础;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调音乐
上。
建立在“对比”的原则
ppt课件
5
“交响乐之父”——海顿 (1732-1809) “音乐天才”——莫扎特 (1756-1791) “乐圣”——贝多芬 (1770-1825) 三位音乐大师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 乐史上建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
ppt课件
6
海 顿
1732 - 1809
(77岁)
ppt课件
7
莫 扎 特
ppt课件
21
速度、力度的对比; 节奏、节拍的对比;
音区、音色的对比; 调性、调式的对比;
主题的对比;
曲式的对比;
体裁风格的对比;
这些都体现在各乐章和各段落的关系之中。
ppt课件
22
三、各种主调音乐的体裁和形式 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
ppt课件
23
1、交响曲: “快-慢-快”三段式的意大利序曲, 发展成为“快-慢-快”三乐章的交响曲;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幻灯片课件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幻灯片课件
• (二)奥尔加农(organum) • 在9世纪之后,格里高利圣咏中出现的“附加段”和“继叙
咏”,这种对圣咏的修饰与扩展是一个具有划时代的举措, 随后发展成在格里高利圣咏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着另一条旋 律,由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得以产生,最早的复调音乐人们 称它为“奥尔加农”。 • (二)中世纪时期的乐派:巴黎圣母院乐派。 •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 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特点:
• (1)通奏低音 (thoroughbass,basso 又称数字低音)。
• (2)协奏风格 • (3)即兴音乐突出 • (4)音乐注入了情感因素
continuo,
(二)歌剧的形成及其音乐形式
• 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 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 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 (3)掌握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创作及其艺术 成就。
• 如:莫扎特艺术成就:
• (1)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他继承了格鲁克歌 剧改革的思想,但又与格鲁克不同,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以音乐 至上的原则创造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他的《魔笛》为德国 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ppt课件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ppt课件
ü 这种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海顿为了突出前后的对比,常常会别出心裁地在 明朗热情的第一乐章前加上一个缓慢而悠长的引子。
ü 海顿交响曲的 首、尾两个乐章常采用展开主题短小动机的发展手法,,后来 贝多芬发挥了这一手法。
ü 在乐队编制上,以弦乐四声部为基础,双管制的管弦乐队体制,在海顿手里定 型。
ü 海顿108部交响曲中,最著名的当属第45交响曲“奇迹”、第92交响曲“牛 津”、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12首
听第一幕第八场 费加罗的咏叹调《不要再去做情郎》 赏第二幕第三场 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 :第三幕第十场 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傍晚的风是多么轻柔》
q 意大利喜歌剧《唐璜》是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创作的。唐璜是中世纪西班 牙传奇中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玩世不恭、胆大妄为的花花公子。剧中叙述了唐璜为了和 他心爱的姑娘私奔,谋杀了姑娘的父亲。不久,他抛弃了姑娘又去寻找新欢,终于自食其 果,被他杀害的那个父亲从坟墓中走出来把他置于死地。
§ 为了传播启蒙思想,这一时期的欧洲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出现了“大众化”的 倾向。越来越多的小说、戏剧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控诉和鞭挞封 建专制的戏剧作品《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博马舍),《阴谋与爱 情》(席勒)等。
§ 18世纪的音乐生活进一步走向了世俗化、民众化,一些专供普通市民欣赏的音乐 会开始繁荣起来。当然,在18世纪中下叶政治情景的重重矛盾中,艺术生活也是多重 并列发展的,音乐家的创作与演出必须符合各个阶层人的需要,因此服务于王宫贵族 的娱乐性作品也大量存在。
对于18世纪新风格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ü 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方整性结构,与民间音调及舞蹈节 奏的联系更为紧密。 ü 调性、和声的安排上升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因素,段落或乐章有明显的 终止式,强调更加简洁的和声风格。 ü 从短小动机孕育出丰富乐思的技巧得到蓬勃发展,乐章中主题的对比 变化取代了巴罗克单一主题模进展开。 ü 通奏低音逐渐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取代。 ü 当时常用的体裁是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和四重奏等,常用的曲式, 除了二部曲式、三部曲式及变奏曲式外,奏鸣曲式的发展最为充分。 §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理性主义。在古典乐派的 作品中,注重形式的统一和结构的严整,笑不可以大笑,哭不可以大哭。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追求二者平衡。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ppt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ppt
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 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 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 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
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 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 强情感的表现”。
意大利的佩格莱西(1710-1736),他的《女仆作夫人》被 认为是第一部独立的意大利喜歌剧。
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喜歌剧作曲家,以皮契尼 (1728-1800) 为代表,重要作品有《温顺的女儿》。他的学生契玛罗沙 (1749-1801)受到启蒙思想的更多影响,作品《秘密婚姻》》 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
喜歌剧在法国
1752 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 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
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 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 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 的音乐。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
海顿(交响乐之父)的历史贡献
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社会底层 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音乐,这使他一生创作受 益非浅,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 得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职位,从此取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 创作实践的机会。海顿的重要创作产生于八十年代以后。九十年代离开 宫廷、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荣誉和隆重接待,回国后定居维也纳。这 个时期中,他创作了著名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 《四季》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

《古典主义的音乐》课件

《古典主义的音乐》课件

古典主义音乐强调理性和逻 辑,情感表达相对克制
古典主义音 乐的代表作 品
海顿的交响曲
代表作品:《创 世纪》、《四 季》、《惊愕交 响曲》等
创作特点:结构 严谨,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影响:对古典主 义音乐的发展起 到了重 Nhomakorabea的推动 作用
地位:被誉为“ 交响乐之父”, 对后来的音乐家 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 曲集》
莫扎特:《魔笛》、《费加罗的婚礼》
海顿:《创世纪》、《四季》 舒伯特:《冬之旅》、《美丽的磨坊女》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无词歌》
古典主义音 乐的风格特 点
曲式结构严谨
主题清晰:每个乐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易于听众理解和记忆 结构严谨:遵循一定的曲式结构,如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 对称平衡:乐章之间、乐句之间、乐段之间都追求对称和平衡 旋律优美:旋律流畅、优美,易于演唱和演奏
古典音乐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古典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缓解压力,提高 生活质量。
古典音乐与现代教育的关系:古典音乐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音 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古典音乐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古典音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 音乐表现形式和体验方式。
如何欣赏古 典主义音乐
和声运用丰富
古典主义音乐注 重和声的运用, 强调和声的丰富 性和多样性。
古典主义音乐中 的和声通常具有 清晰的结构和逻 辑,注重和声的 平衡和对称。
古典主义音乐中的 和声运用常常与旋 律和节奏相结合, 形成和谐的整体。
古典主义音乐中的 和声运用还具有强 烈的情感表达,能 够传达出音乐作品 的情感内涵。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课件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课件


乐主题)


宣叙调(男中音独唱)

的 颂 歌
欢乐主题(男中音、合唱、四重唱、 合唱)
第一次变奏(四重唱、合唱)
第四乐章乐曲内容示意图
第二次变奏(器乐、男高音独唱、
男声合唱)



器乐发展段

欢乐主题(合唱)
第四乐章乐曲内容示意图
团结主题(男声合唱、混声合唱)
亿
万 人
两个主题的赋格(合唱)


对比段(男低、男高、女中各一句、
被挫折成就的人生
苦难的童年 青年时期患耳疾,晚年失聪。 离群索居,孤独怪癖,终生未娶。 悲惨的晚年:孤寂和贫困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 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 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 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 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 用痛苦换来欢迎。”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 萨尔兹堡,是欧洲最伟大的 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只有他 被毫无疑问地公认为音乐界 的旷世奇才。莫扎特谱出的 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 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 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 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 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 变迁。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
作于1791年,传说当时伦敦的贵族是音乐 会的常客,但是他们来听海顿的音乐会只 是为了表现自己所谓的高雅品位,在那里 附庸风雅,每每在乐队演奏时打瞌睡。海 顿知道后就写了这部交响曲。
古典主义时期的“开路者”
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 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 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 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西5.古典时期的音乐文化.1ppt

西5.古典时期的音乐文化.1ppt

古典.1
• 1、 W·F·巴赫,(1710-1784),德国作曲家,
J.S.巴赫的长子。1710年生于魏玛。1733年,他接 受了德累斯顿(Dresden)大教堂的风琴师职位, 1746年又到了哈雷(Halle)等地大教堂任职,同 时从事演奏、创作和教学活动。 • 有9首羽管键琴奏鸣曲、12首波兰舞曲、10首 幻想曲等。其奏鸣曲由三个乐章组成,其中必定 有一个乐段或乐章使用复调对位写法,时有新的 设计,如创作出有对比的主题,有一个乐章中用 不同的速度等。
5
简要概述
古典.1
1,法国启蒙运动以“理性”作为武器, 对传统信仰和权威给以猛烈批判,音乐中 的宗教性迅速衰弱,世俗趣味占据主导。
2,欧洲工业革命使中产阶级迅速壮大, 音乐艺术开始冲破教权、王权的垄断,面 向平民大众。雅俗共赏成为新时期的艺术 准则。
6
简要概述
古典.1
• 3,德国狂飙运动对人性、情感和自我价值的关注, 对贝多芬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都有重要影响。
34
《婢作夫人》剧情
古典.1
• 管家女仆塞比娜很想嫁给富有的单身汉主人 贝尔托,为了当上女主人,塞比娜和男仆串通好, 让男仆假扮成她的未婚夫前来求婚,从而引起主 人贝尔托的妒忌。主人贝尔托很不愿失去可爱而 精明的塞比娜,于是挽留她并向她求婚。
音乐包括1首意大利序曲、5首咏叹调、宣叙 调、2首二重唱,宣叙调半说半唱,近似于说话一 般,咏叹调和二重唱诙谐俏皮、轻松活泼。
2)击弦古钢琴(英文:“Clavichord”): 中文也称为“克拉维科德”;是一种装有
击弦装置的乐器,用铜制的楔形击弦发音;
13
2、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作曲家
古典.1
• 法国的库泊兰; • 德国的泰勒曼和马特松; • 意大利的D·斯卡拉蒂等。

西5.古典时期的音乐文化.3ppt

西5.古典时期的音乐文化.3ppt
2
P55 Wolfgang·Mozart 古典.3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1756年1月27日生于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他的第一个教师是他的父亲。 五岁时,他已成为一个杰出的钢琴手。六岁时,他 和父亲和姐姐到维也纳和欧洲各城市去旅行演出。
十二岁时,莫扎特写出了他的第一部歌剧。 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歌剧史上的新阶 段。但是皇帝却不喜欢它。因此,虽然它受到了广 大听众的欢迎,也不得不从剧院的剧目中取消。
30
3、歌剧《唐璜》
古典.3
唐.璜(男中音) 1787布拉格 统领(男低音) 唐娜.安娜 统领的女儿(女高音) 唐.奥塔维奥 安娜未婚夫 (男高音) 唐娜.爱尔薇拉 贵族小姐(女高音) 列波莱洛 唐.璜的仆人(男低音) 马塞托 农民(男低音) 采琳娜 马塞托未婚妻 (女高音)
31
3、歌剧《唐璜》
第一幕第二场:费加罗咏叹调
C大调,4/4拍,急速的快板,分节歌形式。 第一幕快结束时,费加罗规劝童仆凯鲁比诺时的一段 咏叹调。凯鲁比诺来找苏珊娜,求她到伯爵夫人那里为他 说情,因为伯爵把他辞退了。凯鲁比诺很想留下,原因是 他很钟情于伯爵夫人。正在他们谈话时,门外传来伯爵的 脚步声,凯鲁比诺慌忙藏在大椅子后面。伯爵进屋,向苏 珊娜求爱,这秘密被凯鲁比诺无意中偷听到了,等伯爵发 现凯鲁比诺时,他恼羞成怒决定让凯鲁比诺马上离开他的 家,到军队里去服役。伯爵走后,凯鲁比诺很难过,这时, 费加罗象大哥哥一样唱了这段选曲规劝他。
34
小结:歌剧
古典.3
• 3、具有交响乐式的主题发展原则;调性布局 及戏剧的逻辑发展方面,突出了音乐在创作中的
作用。
• 4、强调诗歌要顺从音乐,音乐在歌剧中占据
着支配地位,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

欧洲音乐欣赏古典主义音乐教学PPT课件

欧洲音乐欣赏古典主义音乐教学PPT课件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的风格表现在艺术上 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 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3)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3: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
• 乐曲与交响套曲、室内乐重奏曲的形式结构相近。四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采用奏鸣曲式,G大调,快板,4/4拍。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呈现出主 部主题。
• (1=G 4/4)
• 这一主题前四小节的号角性音调,采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形式写成,在低音区主音衬托下的 后四小节轻巧明快。整个主题以活泼流畅的节奏和短促华丽的八分音符颤音,组成了欢乐的 旋律,充满明朗的情绪色彩和青春气息。接着,乐曲呈现轻盈的舞步般的旋律。
第一乐章,有活力的快板,c小调,2/4拍,奏鸣曲式。全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 形象生动,层次清晰,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结构: 奏鸣曲式
呈示部
主连副结
部接部束


展示部
再现部
“命运在敲门”的主题核心,随即发展成为惊慌不安的命运主题, 最后结束在坚强的延长音上。表现了主人公发自内心的愤慨和敢于向“命运”抗争的英雄性格。 主题旋律由弦乐与单簧管奏出。
(2)代表作品:
钢琴奏鸣曲「月光」。 交响乐:第三号交响曲《英雄》、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等。
• 请欣赏: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 “命运”主导动机:03 33 | 1 - | • 主部主题:
1= b E 2/4 03 33 | 1 - | 02 22 | 7ִ - | • 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曲式是乐曲发展的逻辑,熟记主 题可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又可以培养音乐记忆力。

西5.古典时期的音乐文化.4ppt

西5.古典时期的音乐文化.4ppt
•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
奏鸣曲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 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题,即命运主 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 的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30
《第五交响曲 “命运”》第一乐章 古典.4
“命运动机”
(1809) • 献给Rudolph大公 • Op.106,降B大调第二十九(槌子键琴)钢琴奏鸣
曲(1818) 献给Rudolph大公等
13
3、钢琴协奏曲
古典.4
• Op.15,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798) • Op.19,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1795) • Op.37,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1803) • Op.58,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1807) • Op.73,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1818一1827),他 在耳朵全聋、健康情 况恶化和生活贫困,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 况下,仍以巨人般的 毅力创作了《第九 (合唱)交响曲》, 总结了他光辉的、史 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 人类的美好愿望。
古典.4
9
音乐创作:1、交响曲9首
古典.4
(1)Op.21,C大调第一交响曲(1779-1800) (2)Op.36,D大调第二交响曲(1801-1802 (3)Op.55,降E大调第三(英雄) 交响曲(1803-1804)
• Op.30,A大调第六小提琴奏鸣曲(1803)
• Op.30,c小调第七小提琴奏鸣曲(1803)
16
5、小提琴奏鸣曲
• Op.30,G大调第八小提 琴奏鸣曲(1803)
• Op.47,A大调第九(克 罗采)小提琴奏鸣曲 (1802)
• Op.96,G大调第十小提 琴奏鸣曲(1812)

课件: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2014年4月

课件: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2014年4月
6岁开始作曲,被后人称为“音乐 神童”短短一生35年作有600多部作品, 其音乐纯朴优美,明朗,乐观,被誉 为“永恒的阳光”。所作歌剧20余部, 其代表作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富有极大地创造性。 他的音乐是18世纪欧洲音乐文化成就的光 辉总结。他创立了德国民族歌剧并达到古 典主义歌剧的顶峰。
其二是狭义的专指、只指维也纳古典乐 派或称古典主义音乐(时间上大约从1750 年到1830年左右)和三位伟大的代表人物 即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有时也延伸到 舒伯特。
18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 发展。英国开始走向“工业革命”的道路。
1775年北美发生反英的独立战争。
由于启蒙主义思想的传播以及法国大革命
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歌剧以华丽、热情和贵 族宫廷气息著称。古典主义音乐则是对古希腊 和古罗马文化再次发生兴趣,其风格要求是 “均衡而有节制、淳朴而又纯真。”
“古典”一词在音乐中可以有几种解释。其 一、从广泛意义来讲,人们经常把严肃音乐或 艺术性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用以同娱乐 性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相区别。
的巨大冲击,欧美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历 史正处在推翻旧的专制主义建立资本主义政 权的转折关头。此时的德国处于一个最黑暗 的历史时期。在军事官僚专制主义的统治和 其他各种小邦国的诸侯为巩固各自的小朝廷, 连年征战,国家分裂,经济凋零,社会腐朽, 人民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而内容。
《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
该曲是贝多芬所创作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中
最著名的三首奏鸣曲(“月光”、“悲怆”、 “热情”)之一。该作品完成于1806年,这是 贝多芬人生中难得的一段幸福时光。他把该作 品题献给了自己未婚妻的哥哥-弗兰次博朗斯维 克伯爵。关于这部作品的内容,贝多芬在回答 他的学生是说过:“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 风雨吧》”。的确,该作品所表达的热情洋溢 的感情,百折不回的意志和无畏的英雄主义气 概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非常吻合的。

古典音乐中外音乐作品鉴赏课件

古典音乐中外音乐作品鉴赏课件
古典音乐中外音乐作品 鉴赏
目录
Contents
• 古典音乐概述 • 中国古典音乐作品鉴赏 • 外国古典音乐作品鉴赏 • 中外古典音乐的比较与交流 • 古典音乐的演奏与欣赏技巧
01 古典音乐概述
古典音乐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古典音乐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古典音乐是一种高雅、严肃的音乐形式,通常被认为是西方艺术音乐的代表。 它具有严谨的结构、和声与旋律,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古典音乐通常被认为是 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
欧洲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多与宗教、宫 廷、社会阶层等有关,反映了欧洲历史 、文化和哲学思想,作品多具有宏大的 规模和深邃的内涵。
VS
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多与诗词、历史 事件、民间传说等有关,反映了中国传统 文化、道德观念和审美追求,作品多具有 细腻的情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外古典音乐的融合与创新
详细描述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通常采用奏 鸣曲式,注重和声与旋律的完美结合 ,如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
总结词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情感和民族性,代表作曲家有肖邦、 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
详细描述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通常具有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民族 特色,如肖邦的圆舞曲和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
欧洲古典音乐
欧洲古典音乐风格多变,以交响乐、室内乐等大型音乐形式为主,强调旋律、和声与对位的完美结合 ,追求音乐表达的深度和复杂性。
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以单旋律为主,注重音色的表现和情感的抒发,强调音乐的即兴性和演奏者的个性发挥 ,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
中外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与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创作了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器乐小品等等各类体裁,几乎包含了音乐的所有领域。

他的音乐的特征与最突出的贡献,可以通过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来说明。

(一)歌剧创作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

与格鲁克恰恰相反,莫扎特强调诗歌要顺从音乐,音乐在歌剧中占据着支配地位。

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宣叙调也富有歌唱性。

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

重唱在意大利正歌剧中一向不重要,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他以重唱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并通过重唱来表达戏剧矛盾冲突。

如第二幕的终场,伯爵和伯爵夫人的矛盾通过二重唱表现出来。

序曲简练、个性化,在性格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联系。

优秀的歌剧作品有: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意大利正歌剧《仁慈的狄多》、德奥歌唱剧《魔笛》、《后宫诱逃》等。

了解更多第一幕第八场费加罗的咏叹调《不要再去做情郎》第二幕第三场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第三幕第十场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傍晚的风是多么轻柔》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谱写地,意大利诗人达.蓬特写的歌剧脚本。

这部喜歌剧描述了聪明的男仆费加罗通过一连串的妙计,捉弄了好色的贵族主人,保卫了自己和“总是面带微笑、伶俐又美貌”的女仆苏珊娜的婚姻。

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正直、机智、勇敢的品质。

返回听赏:意大利喜歌剧《唐璜》是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创作的。

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传奇中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玩世不恭、胆大妄为的花花公子。

剧中叙述了唐璜为了和他心爱的姑娘私奔,谋杀了姑娘的父亲。

不久,他抛弃了姑娘又去寻找新欢,终于自食其果,被他杀害的那个父亲从坟墓中走出来把他置于死地。

听赏:第一幕第三场唐璜的咏叹调《香槟之歌》德奥歌唱剧《魔笛》,这是一部有深刻哲理的神话,剧情大意是:王子利用魔笛拯救被祭司拐跑的夜后的女儿(公主),祭司把公主囚禁起来,不是要害她,而是使她免于迷失智慧。

王子在祭司的帮助下,经受种种考验,终于和公主结为夫妻。

这部歌剧是一部德奥歌唱剧,用了德语对白,同时也综合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如第一幕中夜后的两段重要的咏叹调“年轻人不要怕”和“我心中狂怒”,都采用了意大利正歌剧常见的花腔技巧,帕帕杰那和帕帕杰诺在终场二重唱中快速的字句反复带有意大利喜歌剧的因素,而帕帕杰诺所唱的“我是快乐的捕鸟人”则是典型的德奥歌唱剧中带有民歌风格的曲调。

(二)交响曲莫扎特共创作了41 部交响曲,其中以《第35 交响曲“哈夫那”》、《第36 交响曲“林茨”》、《第39 交响曲“布拉格”》、《第40 交响曲“维特”》、《第41 交响曲“朱比特”》最有代表性,至今仍是音乐会上的重要曲目。

总体看来,莫扎特的交响曲有如下特征:他的写作技术是从海顿那儿直接继承过来的,但他去掉了以往海顿交响曲的引子,加强了奏鸣曲式中两个主题之间的对比,促进了戏剧性的发展。

和声、调性大胆构思,展开部的不稳定幅度都已大大区别于海顿的交响曲,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后来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新倾向。

我们以《第40 交响曲“维特”》第一乐章为例来说明。

莫扎特省略了第一乐章之前的慢板引子,直接以快板第一乐章开始。

弦乐奏出激动不安的背景,紧接着小提琴演奏出如歌如诉的旋律主题。

这一主部主题还具有海顿式的动机展开的特征,三个音的主题动机贯穿整个乐章。

调性、和声手法的大胆使第一乐章具有海顿的作品中所没有的激情冲动和戏剧性张力。

听赏:《第40 交响曲“维特”》第一乐章返回听赏:莫扎特《第40 交响曲“维特”》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三)协奏曲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7 首钢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他在巴罗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 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模式,,成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

莫扎特仍按照巴罗克协奏曲快-慢-快三个乐章的结构来创作。

所不同的是,第一乐章采用“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结构,即先由乐队演奏出第一呈示部,主部、副部两个主题均建立在主调上;之后由独奏乐器与乐队共同演奏第二呈示部,主部、副部两个主题分别在主调和属调上,有时出现新主题。

在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尾声前,乐队停留在主四六和弦的延长音上,这时开始独奏乐器的炫技段落,称为“华彩乐段”,华彩乐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独奏者精湛、高超的演奏技巧为主要目的。

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慢板,有着抒情而悠长的旋律;第三乐章多采用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速度比第一乐章要快,情绪也更为热烈,具有明朗乐观的生活气息。

莫扎特协奏曲优秀作品:《d小调第20 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24 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23 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3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等。

听赏:《G大调第3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莫扎特的其他创作:奏鸣曲莫扎特创作了有17 首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35 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

早期风格受海顿影响,是短小的三个乐章形式,结构和内容都偏重第一乐章。

70 年代后期创作的几首奏鸣曲有着华丽而细腻的钢琴技巧和较强的戏剧性。

室内乐23 首弦乐四重奏中,最优秀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K387 、421 、428 、458 、464 、465 ,1782-1785 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莫扎特诚挚、乐观的精神。

莫扎特在室内乐创作上的天才更多地表现在五重奏上,最为突出的是《g小调弦乐五重奏》、《C大调弦乐五重奏。

此外,《A 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 ,单簧管加弦乐四重奏)也是室内乐中的杰作。

返回听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宗教体裁作品受到巴罗克时期庄严宏伟的风格,特别是巴赫和亨德尔音乐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安魂弥撒》、《c小调弥撒》、《加冕弥撒》。

小型器乐合奏主要体裁是嬉游曲和小夜曲,大多是受友人或贵族的委托而创作,用于节庆活动。

嬉游曲的乐器以弦乐为主;而小夜曲的乐器以木管为主,具有轻松活泼的特点。

第四章、贝多芬生-平-介-绍器-乐-创-作声-乐-创-作返回贝多芬长到4岁的时候,已表现出一定的音乐天赋。

他的父亲突然萌发了一种渴望――把贝多芬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莫扎特式的小神童。

可惜这位父亲音乐知识浅薄,又毫无教学经验,不知道如何进行系统教育。

贝多芬只能从早到晚都呆在家里练习钢琴和小提琴。

幼年的贝多芬体会不到轻松愉悦的童趣。

从这时“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罗曼罗兰语)贝多芬11 岁那年,幸运地跟随一个叫聂夫的教堂管风琴家系统地学习音乐。

聂夫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激进,观念新异,不仅在音乐方面以创新精神教育贝多芬,同时将自己的思想、知识和品质也传授给他。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在波恩渡过他人生最初的22 年。

贝多芬有一个不寒而栗的童年。

他的家很穷,父亲是波恩宫廷合唱队的一名歌手,才能平平,而且嗜酒如命、脾气暴躁。

母亲是一个平常的家庭妇女。

贝多芬出生1787 年春天,是贝多芬终生难忘的日子。

16 岁的他去维也纳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巨匠莫扎特,当时他多么想留在这位曾被他称作“最伟大的作曲家”身边,一心一意地学习音乐啊!可是,一封急信把他又召回了波恩,他的母亲病得很重,需要有人照料。

于是,贝多芬又有了一个更加艰苦的少年时期。

向莫扎特求教刚刚17 岁的贝多芬以他尚还幼嫩的肩膀挑起了全部的生活重担。

他不得不在家中及社会上担当起了家长、乐师、教师等多重职责,逆境铸就了贝多芬坚韧不拔的性格。

为了弥补文化上的不足,贝多芬开始去波恩大学旁听古典文学和哲学课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头脑。

当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他像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积极地参加集会,发表演说,庆祝攻陷巴士底狱的胜利,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渴望……贝多芬22 岁那年,他的两个弟弟已经能够自立,他一刻也不能等待地奔向了他心中“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音乐之都――维也纳。

令贝多芬遗憾和伤心的是,莫扎特在一年之前就离开了人世,于是,他做了海顿的学生。

他跟海顿上课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又选择别的老师学习了。

贝多芬凭着自己出色的钢琴演奏技术,很快赢得了一位叫李希诺夫斯基的亲王的青睐,这位亲王把他请到家里,每年给他六百弗洛林的津贴,从此,贝多芬一边求学,一边步入了上层社会。

然而贝多芬并不认为贵族多高贵,相反,他觉得自己要比世袭的贵族高贵的多。

有一次,亲王的母亲为了求贝多芬演奏一首曲子都跪下了,贝多芬却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并未从命。

他曾说:“跟贵族交往很容易,只要你有值得他们佩服的地方。

”在他心里,他也是一个贵族,一个至高无上的音乐贵族。

自信帮助贝多芬迈出了新的一步。

尽管他有意识地使自己没有忘记和抛弃传统,他的乐思却如万马奔腾般难以遏制,一部又一部新颖而独具个性的作品问世了,钢琴曲《悲怆》、《月光》、《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作品中宏伟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罕见的节奏和力度上的大幅度变化,都标志着他已展露头角,逐渐和旧的艺术框架决裂。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你能指望一座火山把它的熔浆倒在人造的模子里吗?”* 第五编、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概述第一章、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与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第一节、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第二节、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第三章、海顿和莫扎特第一节、海顿第二节、莫扎特第四章、贝多芬第二章、前古典时期的器乐第一节、前古典时期“奏鸣曲”的发展第二节、前古典时期协奏曲与交响曲的发展返回18 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思潮是产生于法国并迅速波及欧洲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 )。

启蒙运动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但又发展了它,是以先进的思想教育民众,启迪民众。

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及贵族特权,提倡个人平等、自由;主张发展科学和知识,揭露和批判宗教迷信。

启蒙运动的影响遍及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