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方俊明特殊教育学共33页

合集下载

特殊教育学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特殊教育学_方俊明_特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智障儿童的教育起源于1799年 法国阿维龙(Aveyron)山区发现了一名11 岁的野孩维克多 (Victor),精神病医生伊 塔德(Jean Marc Gaspard Itard,1775- 1838)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对维克多进行了系 统的训练。 专门的训练目标:(1)激发对社会生活的兴 趣;(2)唤醒对周围环境刺激的敏感性; (3)扩大其思想范围(如教他学习游戏、文 化等);(4)引导其学习说话;(5)教他 使用符号系统进行沟通,如图片、文字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维克多能够说出少量 词汇、直立行走、用碗碟和餐具吃饭、与人 沟通等等。
(二)加拿大特殊教育的发展


1846年,当时的教育大臣E.赖森博士 (Dr.Eerton Ryerson)考察了欧洲的教育, 回国后便草拟了《公立学校教育法》, 该法案就涉及如何发展加拿大特殊教育 的问题。 加拿大的特殊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从创 办聋哑学校、盲校起步的,逐步扩展到 对弱智儿童、病弱儿童、天才儿童和问 题儿童的教育。
四、特殊教育的一体化 8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教育明显地向 三个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一是特殊教育与 普通教育的一体化;二是学校教育、家庭 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三是医疗康复、 教育训练与社会就业的一体化。
(一)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或特殊教育 的普通化思想最早是在60年代起源于北欧的斯堪 的纳维亚半岛。到70年代以后,在美国和加拿大 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基本的含义主张让每一个特 殊儿童,尤其是身心障碍儿童尽可能回归到主流 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思想经历了 “反标签化运动”,“残疾人权利运动”,“回 归主流运动”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许多 国家特殊教育立法的主导思想之一和发展特殊教 育的指导思想。

第三章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最新PPT课件

第三章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最新PPT课件

(三)残疾青年的高等教育




1991年5月的《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高 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 疾考生入学,不能因为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三种形式:一是考入专门为残疾青年举办的高 等特殊教育院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中 州特殊教育学院或是专门为残疾青年开设的系 或专业(山东滨洲医学院医疗二系) 二是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合适的专业中 接受高等教育(辽宁师大、华东师大、陕西师 大、北师大) 三是通过国家认可的夜大、电大、函大、自学 考试等方式学习高等教育课程,经过统一考试 获得合格的大专或本科学历。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 年,基本实现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 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 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 班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 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 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残疾人 高等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 学前教育。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 职业培训。
(一)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


普通幼儿园附设特殊幼儿班 在特殊学校开设特殊幼儿班 专门的特殊儿童幼儿园/康复中心 特训中心、康复中心、测查中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章 学前教育

第十章 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 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 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 育保障机制
实施:瀑布式结构----学区和州 立性的实施







全部接纳:Full inclusion 注入教学项目: Pull-in programming 合作教学: Co-teaching 合作/咨询: Collaborative/Consultation 资源教室: Resource room 中心学校: Center school 自理全时间特殊教育班: Self-containe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 自立不全时特殊教育般: Partially self-

【管理资料】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方俊明特殊教育学汇编

【管理资料】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方俊明特殊教育学汇编

二、特殊教育班模式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方俊明特 殊教育学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
一、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
1、概念
广义的早期教育主张及早地(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对儿童 进行教育和培养。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提供治疗、补 偿性教育和功能康复训练,使残障儿童在学前期能与普通 儿童一样,得到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和对特殊教育 需要的满足,是特殊教育体系的基础。
第三节 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模式
一、资源教室模式
资源教室模式是回归主流运动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 模式,那些被安置到普通班学习的特殊儿童用部分时间 到资源教室接受补救或强化的特殊教育。即由资源教师 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 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资源教室 是对轻、中度障碍儿童较为常用的安置方式。
优点:家长可直接介入到中心干预过程,家长通过 在中心的观察和活动,了解中心对儿童的培训计划, 成为更好的老师;将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 来,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缺点:如果家长不配合,不坚持家庭强化训练,会 影响教育效果。
(4)医疗康复模式 是一种将医疗养护和教育训练融为一体 的特殊教育模式,多以儿童康复医院和养护班的形式存在。 适合于比较严重的残疾儿童和病弱儿童。
3、形式(途径) 考入专门为残疾青年举办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或专门为残
疾青年人开设的系或专业 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合适的专业中接受高等教育; 通过国家认可的夜大、电大、函大、自学考试等方式学习
高等教育课程,经过统一考试获得合格的大专或本科学历。 更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教育,在我国仍属罕见
第二节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
(一)资源的功能
1、“资源”代表充分运用教学资源 2、资源教室是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 3、资源教师本身是学校的资源人士

第四章特殊教育体系及模式(方俊明特殊教育学)PPT课件

第四章特殊教育体系及模式(方俊明特殊教育学)PPT课件

二 、特殊儿童基础教育
1、定义 基础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育。 基础教育的年限,多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义务教
育法》规定,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指从小学到初中的 九年义务制教育。
2、特殊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途径
在普通学校就学,利用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接受特殊教育 方面的辅助和帮助;
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中学习;
在各种形式的特殊学校就读;
在专为残疾儿童开设的职业学校学习,着重培养劳动就业 能力。
三、 残疾青年的高等教育
1、残疾青年的自身愿望
随着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残 疾人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接受高等教育。
2、法律规定
《残疾人保障法》: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 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能因其残疾而拒绝招 收。
3、现状介绍
新的教育理念——早期融合教育,要求打破以往的隔离式 教育,在正常学习环境中接纳特殊儿童。在这种理念的指 导下,学前教育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所谓一体化教育 ,就是在同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环境中,对正常儿童和特 殊儿童共同进行的教育。
这种教育一方面提供适应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需要的共同 性教育,另一方面则为特殊儿童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 支持和帮助。
问题儿童的早期教育旨在进行早期干预和防治。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模式
(1) 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模式是将家庭作为教育基地,由接受过 最基本训练的特殊儿童的父母来承担主要教育任务的一种教育模式。
优点:保持儿童情绪的稳定,促进积极行为的巩固;容易密切亲
子关系,对自己的子女提出适当的期望值;全体家庭成员都有参与的
优点:家长可直接介入到中心干预过程,家长通过 在中心的观察和活动,了解中心对儿童的培训计划, 成为更好的老师;将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 来,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特殊教育概论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特殊教育概论

教学课题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教学目的1.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2.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与思考题1.重点:特殊教育的对象和概况。

2.难点:特殊教育的“特殊性”。

3.思考题:(1)怎样理解特殊儿童的含义?(2)特殊教育的含义是什么?(3)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一、特殊儿童(约15分钟)(一)定义1.特殊儿童(1)广义: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2)狭义: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

2.残疾儿童: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

3.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二)分类关于特殊儿童的分类,由于界定的范围不同,分类也不同。

1.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的分类2.国内的分类(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中的分类)(三)个别差异1.个体间差异: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

2.个体内差异: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二、特殊教育(约20分钟)(一)教育对象1.广义的特教概念认为,特殊教育的对象包括三类儿童:残疾儿童、问题儿童、超常儿童;2.狭义的特教概念,只把残疾儿童,甚至于将残疾儿童中的一部分如盲、聋、弱智等列入特殊教育的范围。

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二)教育内容(三)教育方法(四)教育场所(五)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人员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一、国外特殊教育发展历程(约15分钟)(一)西欧特殊教育的兴起特殊教育起源于欧洲。

如1760年,法国人莱佩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聋校;1784年,法国人霍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盲校等。

(二)北美特殊教育的发展二、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历程(约20分钟)(一)古代中国特殊教育的起源(二)旧中国特殊教育的兴起(三)新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四)港台特殊教育发展的概况三、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约20分钟)(一)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二)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四)特殊教育的一体化(五)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的帮助(六)国际合作日益加强参考文献1.方俊明. 特殊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美)William L.Heward(著),肖非(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第八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4.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普通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潘一. 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刘春玲,汪琴娣. 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教学课题第三节特殊教育体系与模式第二章全全纳教育第一节全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1.熟知我国特殊教育的体系构建情况;2.了解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3.了解全纳教育产生的历程、社会背景及其在各国的发展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