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 30年代诗歌:臧克家与戴望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讲30年代诗歌
第十六周2008-12-15星期一
教学要求
了解各流派诗歌的主要内容,研读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
研读代表作品,分析臧克家、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左翼诗歌潮流
为什么不用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是因为中国诗歌会只是这一诗潮的一个群体,在20年代末和30年出现过以殷夫为代表的早期普罗诗歌(和普罗小说同时),在中国诗歌会这一群体之外还有倾向于左翼的臧克家的诗歌等。
(一)、殷夫的红色鼓动诗
几乎与普罗小说躁动同时,在诗歌领域也涌现出高举无产阶级战旗的普罗诗歌。除郭沫若、蒋光慈等诗人外,一些年轻诗人也加入了这种高亢的歌唱,如冯宪章、钱杏邨等,以粗犷的音调、奔涌的激情表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阶级对立与斗争,表达了对“明天”的向往与追求。但只满足于热情的宣泄和观念的倾诉,甚至甘愿以“标语口号人”自居,因而诗味淡薄。较早意识到这一缺陷并自觉加以改进的是殷夫。
殷夫(1901~1031),浙江象山人。本名徐析庭,笔名殷夫、白莽等,“左联五烈士之一”。1922年到上海读书,1927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1929年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工作,成为职业革命家。在他编的《列宁》和“左联”的《萌芽月刊》、《拓荒者》、《巴尔底山》等刊发表了许多被称为“红色鼓动诗”的政治抒情诗。曾结集为《孩儿塔》,但直到1958年才出版。
殷夫的诗充满了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的热情(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的“大我”——如《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教材P273页),而且由于它来自诗人切身的革命体验,因而虽然使用政治术语却较少空泛之感。如《血字》讴歌“五卅”运动:“‘五卅’哟!/立起来,在南京路上走!/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同时诗人在真切的基础上还力求形象与生动。如“我在人群中行走,/袋子中是我的双手,/一层层一叠叠的纸片,/亲爱的吻我的指头”(《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传单仿佛成了一个活的生灵,沟通了“我”与革命的情感。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保持这种特色,一些受左倾思潮影响明显的诗,如《前进吧,中国》也流于政治概念的空洞叫喊。
(二)、中国诗歌会的“新诗歌派”
1、中国诗歌会的成立及艺术追求
继殷夫之后,将左翼诗歌推向高潮的是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诗歌会。这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均等人。1933年出版机关刊物《新诗歌》,因而又被称为“新诗歌派”。这是一个自觉与新月派、现代派相对立而追求反映现实并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的诗歌团体。他们明确反对诗歌“沉醉在风花雪月里”,要求诗歌“捉住现实,歌唱新世
纪的意识”,成为“大众歌调”。“捉住现实”使他们抓住时代的重大题材,及时地摄下革命斗争的面影,强化了诗歌反映现实的力度及其现实鼓动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了的主张,来实现“大众歌调”的目标。虽然这种努力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但其方向却为以后的民歌运动做了准备。
2、中国诗歌会的代表诗人蒲风
蒲风(1911~1942),广东梅县人。1927年开始写诗,先后出版有诗集《茫茫夜》(1934)、《生活》(1936)、《钢铁的歌唱》(1936)以及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他认为诗歌必须“暴露现实”,并且要有“预言社会、指导社会、鼓舞社会的职责”。他的诗主要描绘农民的苦难生活及其烈火般的反抗斗争情绪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如《茫茫夜》以母亲在雷鸣风吼的茫茫夜对参加穷人军的儿子的思念与问询为抒情框架,然后以“沙……沙……沙,号,号,号!”的风声代替儿子作答,表现农村年轻一代的觉醒与反抗,气氛悲凉而激越。《茫茫夜》叙写白匪军对苏区的“围剿”,侵占农民土地修筑公路,激起农民的反抗:“呵呵,原始的武器在挥,在舞/田野里伸出了反抗的手!”在雄壮的场面中展示出农村革命的燎原之势,且能口语入诗,给人新鲜感。
总起来看蒲风的诗歌质朴刚健,富有气势与力度,但也存在艺术粗糙、提炼不足的毛病。这也是整个左翼诗群的共同的弱点。
其它“新诗歌派”诗人还有穆木天、杨骚等。(教材P271)
(三)、“农民诗人”臧克家的诗歌
30年代诗坛的臧克家是一个另类。一方面他在艺术上直接师承了新月派的闻一多,但另一方面,他在思想倾向上又和新月派明显区别开来,而是执着于表现乡土生活与农民的关怀,因而赢得了“泥土诗人”和“农民诗人”的称号。
臧克家(1905~),山东诸城人。在胶东农村生活了18年,1930年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师从闻一多。1932年在《新月》上发表《难民》之后引起诗坛注意。1933年出版诗集《烙印》,以其质朴、严谨、含蓄、凝练的诗风而被喻为“文坛新人”。以后又陆续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运河》(1936)等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
臧克家的诗继承和发展了闻一多抒情客观化的倾向,突破后期新月诗派囿于自我的局限,进一步转向客观社会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的描绘,——从不同侧面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破产与苦难的凄凉景象——被灾荒感触家乡的难民,风烛残年被无情辞退的老长工,风雨夜守着一盏孤灯苦苦等候着客人的洋车夫,挣扎在黑井筒里的炭鬼,死了丈夫的当炉女,寒夜沿街乞讨的老头儿,强颜欢笑卖淫为生的神女……,表现了农民在离乱中的痛苦、挣扎与希冀。不过他的这种描绘又不同于早期白话诗和左翼诗歌直白的描写,而是把情感、倾向性凝聚、隐含在诗的客观形象之中,以暗示代替说明,因而经得起咀嚼与回味。代表作《老马》刻画了一匹身衰力竭疲惫不堪忍受着沉重的重负和鞭打,但仍然拖着大车,坚韧地跋涉在人生的道路上的老马形象。——实际上这已不仅仅是一匹老马,而且是一个沉默寡言、但又坚韧地支撑着民族命运的北方农民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到鲁迅笔下《故乡》的闰土的形象)。当然这样一种坚韧的精神也表达了作家面对生活的磨难与困苦,坚韧奋斗的精神意向(诗人自己概括为“坚忍主义”——《生活》“在人生的剧幕上,你既是被排定的一个角色,/就应当拼命地来一个痛快,/……/当前的磨难就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和它苦斗/……”)。
同时他又继承了闻一多“苦吟”的作风,注重格律的锤炼。特别善于提炼动词,创造出韵味深长的意境,如“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