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f395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3.png)
抗寄生虫药物
1
概述
抗寄生虫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寄生虫的药物。
2
作用原理
抗寄生虫药物通过影响寄生虫的代谢、生长或繁殖来发挥其作用。
3
常见种类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吡虫啉、伊维菌素等。
用抗微生物药物可以有效 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
《抗微生物药物》PPT课 件
# 抗微生物药物
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定义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
分类
主要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几类。
抗生素
概述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 细菌的药物。
作用原理
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生长和 繁殖过程来发挥其作用。
常见种类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 孢菌素、红霉素等。
禁忌症
注意事项
抗微生物药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存在禁忌症,需遵循医生的嘱托。
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需注意用药 剂量、用药时机等关键因素。
未来趋势与展望
抗微生物药物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样性、个体化治疗,同时还将加强对新药研制的力度,以更好地应对微生物 的挑战。
抗病毒药物
概述 作用原理 常见种类
抗病毒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病毒的药物。
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生命周期来发挥其作 用。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等。
抗真菌药物
1 概述
抗真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真菌的药物。
2 作用原理
抗真菌药物通过破坏真菌的细胞壁或抑制其生长来发挥其作用。
3 常见种类
抗微生物药—青霉素(动物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青霉素(动物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b523e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1.png)
对青霉素敏感的病原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 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丹毒杆菌、化脓棒状 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李氏杆菌、产气荚 膜梭菌、魏氏梭菌、牛放线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
动物药理与毒理
适应症 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病原菌所引起的各种感
染,如马腺疫、链球菌病、猪淋巴结脓肿、葡萄球 菌病,以及乳腺炎、子宫炎、化脓性腹膜炎和创伤 感染;
动物药理与毒理
青霉素类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 可由发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而制得,各种β-内酰胺 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阻碍 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 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
动物药理与毒理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因此本类药 物为繁殖期杀菌药。主要针对G+菌、G-球菌、螺 旋体、放线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有良好的疗效。细 菌细胞有细胞壁,而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故 此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 的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几乎无任何影响。
主要是过敏反应。在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过 敏反应,要立即进行对症治疗,严重者可静注肾上 腺素,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等,增强或稳定疗 效。
动物药理与毒理
配伍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 素、螺旋霉素等合用。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 当服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 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动物药理与毒理
(8)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 氯霉素等均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酰胺 环水解,而使青霉素降效。
动物药理与毒理
(9)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 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 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等药混 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抗微生物药
![抗微生物药](https://img.taocdn.com/s3/m/304b81cc05087632311212fb.png)
* SM2(磺胺二甲嘧啶)抗菌力比SD弱,内服吸收快,蛋白结合率高,乙酰化率低,溶解度高,不易引起结晶尿,血尿、排泄慢,有效血浓度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还有抗球虫作用。主要用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巴氏杆菌,子宫炎,乳腺癌,禽霍乱,伤寒,副伤寒,传染性鼻炎等)。对兔禽球虫病也有较好疗效。
* SMM(磺胺6甲氧嘧啶、长效磺胺C)内服吸收好,乙酰化率低,尿中溶解度大,有效血浓度高,很少引起泌尿道损害。抗菌作用强,同SM2,是磺胺药之首。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球虫,弓形体疗效显著。
主要用于治疗猪弓形体病,猪水肿病,猪萎缩性鼻炎,兔、鸡球虫病,牛乳腺炎及敏感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炎等。
* 微生物可分为两类:
* A 、有益菌:
a草食动物消化。
b代谢产物(药物)
c食品工业、酒、面包。
d参与自然碳转化,动物分解为无机物。
* B、病原菌:
引起人畜发病(传染性疾病或局部感染)。
第一节 合成抗菌药物
* 合成抗菌药是指抗生素以外的,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抗感染药物。它们可以分为三大类:
6.耐药性
* 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这是由于长期应用抗菌药,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改变靶细胞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范文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c50bce172ded630b1cb62d.png)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对机体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机体对病原体有抵抗能力C、机体对药物有耐药性D、药物对病原体有抵制或杀灭作用E、以上皆否2、下列有关青霉素G性质的描述,错误观点的是()A、水溶性不稳定B、有过敏反应,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C、不耐酶,青霉素酶可令其失去活性D、半衰期为4—6小时E、口服可被胃酸破坏3、青霉素对下列哪种病原体无效( )A、脑膜炎奈瑟菌B、螺旋体C、流感嗜血杆菌D、放线菌E、白喉棒状杆菌4、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B、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C、抑制细菌核酸合成D、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E、影响菌体叶酸代谢5、青霉素类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有作用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羧苄西林D、氨苄西林6、下列有关头孢菌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B、耐酶,对抗药金葡菌有效C、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肾毒性D、为抑菌剂E、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7、青霉素G对下列何种疾病无效( )A、猩红热B、疏松结缔组织炎C、流脑D、大叶性肺炎E、伤寒8、下列何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 )A、庆大霉素B、羧苄西林C、四环素D、头孢三嗪E、抗敌素9、下列对羧苄西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耐酸B、耐酶C、广谱D、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E、又名羧苄西林10、下列何药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 )A、氨苄西林B、青霉素GC、苯唑西林D、链霉素E、红霉素11、红霉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C、影响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叶酸代谢E、抑制菌体核酸合成12、红霉素对下列哪种细菌无效( )A、百日咳鲍特菌B、流感嗜血杆菌C、支原体D、铜绿假单胞菌E、白喉棒状杆菌13、林可霉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C、影响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叶酸代谢E、抑制菌体核酸合成14、下列有关红霉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B、易产生耐药性C、可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D、易被胃酸破坏E、不能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15、下列哪项不是红霉素的临床应用( ) A、耐药金葡菌B、百日咳C、军团病D、结核病E、支原体肺炎16、下列药物中对细菌性痢疾无效的是( )A、四环素B、庆大霉素C、氯霉素D、青霉素E、SASP17、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骨髓抑制B、胃肠道症状C、肝损害D、肾损害E、过敏反应18、四环素类药物对下列哪一种病原体无效( )A、立克次体B、衣原体C、细菌D、真菌E、支原体19、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C、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D、抑制RNA 合成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0、氯霉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C、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D、抑制RNA 合成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21、下列有关氯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透过血脑屏障B、又名左霉素C、广谱抗菌药D、可引起骨髓抑制E、出生后2周内的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禁用22、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的伉生素是( )A、土霉素B、红霉素C、庆大霉素D、四环素E、青霉素23、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原理是( )A、抑制DNA合成B、抑制RNA合成C、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D、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E、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24、对铜绿假单胞菌及抗药金葡菌均有效的抗生素是( )A、庆大霉素B、青霉素GC、红霉素D、苯唑青霉素E、螺旋霉素25、有关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大B、口服仅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术前准备C、为静止期杀菌剂D、各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E、抗菌机制是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26、与速尿合用时耳毒性增强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螺旋霉素C、林可霉素D、土霉素E、链霉素27、常用于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淋病患者的抗生素是( )A、庆大霉素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大观霉素E、红霉素28、肝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选用( )A、四环素B、红霉素C、氨基苷类D、利福平E、灰黄霉素29、下列何药几乎没有肾毒性( )A、庆大霉素B、多粘菌素EC、头孢唑林D、两性霉素E、青霉素30、磺胺药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C、影响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叶酸代谢E、抑制菌体核酸合成31、通过抑制DNA回旋酶的挥作用的药物是( )A、红霉素B、环丙沙星C、甲硝唑D、氯霉素E、磺胺类32、氟喹诺酮类中可用于结核病的是( )A、氧氟沙星B、环丙沙星C、诺氟沙星D、依诺沙星E、培氟沙星33、下列有关TMP的叙述,错误的( )A、与磺胺药有相似的抗菌谱B、与磺胺药抗菌原理相似C、可增强庆大霉素、青霉素的抗菌作用D、与磺胺药使用有协同作用E、常与磺胺药组成复方制剂应用34、下列对磺胺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磺胺类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B、抗菌谱广C、为抑菌剂D、易引起肾毒性E、常与TMP合用35、对各部位各类型结核病均为首选药物的是( )A、异烟肼B、乙胺丁醇C、链霉素D、对氨基水杨酸E、卡那霉素36、以下有关异烟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穿透力强B、对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C、可用于各部位各类型的结核病D、主是在肝内乙酰化而被代谢E、肝功能不全者慎用37、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易造成( )A、胃肠道反应加剧B、增强肝毒性C、增强中枢损害D、过敏反应E、血液系统损害38、下列有关利福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结核分枝杆菌作用弱B、抑制细菌依赖DNA的RNA多聚酶C、对耐药金葡菌也有效D、可使尿、粪、泪液、痰液染成橘红色E、可发生肝损害39、以下何药应在饭前服用,以利于吸收( )A、利福平B、乙胺丁醇C、对氨水杨酸D、丙硫异烟胺E、红霉素40、万古霉素的抗菌机制是( )A、抑制菌体细胞壁合成B、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C、影响胞浆膜通透性D、抑制叶酸代谢E、抑制菌体核酸合成41、下列对抗真菌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酮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B、克霉唑多局部用药C、咪康唑对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均有效D、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少见E、酮康唑主是口服给药42、小儿禁用喹诺酮类的原因在于该类药物易引起( )A、类节病变B、胃肠道反应C、过敏反应D、肝功能损害E、肾功能损害43、下列有关利巴韦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又名病毒唑B、为一广谱抗病毒药C、对流感病毒有效D、对病毒性肝炎无效E、孕妇禁用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抗菌机制是阻止细胞壁合成B、红霉素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C、头殖民菌素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相同D、万古霉素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E、多粘菌素E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52、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包括( )A、青霉素B、去甲万古霉素C、大观霉素D、万古霉素E、头孢三嗪53、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不包括( )A、红霉素B、强力霉素C、大观霉素D、万古霉素E、洁霉素54、磺胺类对下列那种感染无效( )A、溃疡性结肠炎B、细菌性痢疾C、泌尿道感染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E、支原体肺炎55、可用于肠道感染的呋喃类药物是( )A、呋喃西林B、呋喃旦啶C、呋喃唑酮D、TMP56、下列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B、对革兰阴性菌也有很强的作用C、肾毒性较第二代、第三代大D、对β—内酰胺酶较定E、主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57、下列哪项不是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 )A、过敏反应B、肾损害C、肝损害D、胃肠反应E、二重感染58、下列有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作用机制为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B、属抑菌剂C、为广谱抗生素D、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二者抗菌谱似红霉素而作用较弱E、本类抗生素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59、对耐药金葡菌无效的药物是( )A、氨苄西林B、头孢唑啉C、红霉素D、庆大霉素E、苯唑西林60、下列有关林可霉素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克林霉素作用较林可霉素弱B、对大多数厌氧菌有效C、可致胃肠反应D、主要在肝代谢灭活E、静滴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心跳、呼呼暂停61、下列有关万古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菌机制为抑制蛋白质合成B、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均有强大抗菌作用C、对耐药金葡菌无效D、避免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以免增加耳、肾毒性E、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62、下列何药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 )A、链霉素B、红霉素C、青霉素D、四环素E、庆大霉素63、下列对链霉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A、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作用B、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杀灭作用C、过量易损伤第八对脑神经D、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比青霉素强E、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64、有关庆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菌作用强,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尤其好B、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仍无效C、水溶液性质稳定D、细菌易对其形成耐药性E、肾损害较多见65、下列哪项不是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A、影响骨、牙生长B、肾毒性C、过敏反应D、血液系统损害E、胃肠道反应66、预防磺胺药产生肾毒性的措施不包括( )A、长期用药应定期作尿液检查B、多饮水C、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D、与碳酸氢钠同服E、酸化尿液67、下列哪项不是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 )A、与其他抗菌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B、吡哌酸主要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C、第三代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D、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E、属抗生素68、下列哪项不是利福平的不良反应( )A、神经系统反应B、过敏反应C、耳毒性D、肝损害E、胃肠道症状69、下列有关抗结核病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强度似异烟肼B、异烟肼单用易耐药C、利福平具肝药酶诱导作用D、丙硫异烟胺胃肠反应少见E、异烟肼可抑制乙醇代谢,故用药期间不宜饮酒70、下列哪项不是消毒防腐药的特点( )A、低浓度消毒药只有防腐作用B、对各种生活机体的组织、细胞有明显选择性C、高浓度防腐药有消毒作用D、不能作全身用药E、主要用于皮肤、粘膜、器械、排泄物和环境的消毒71、对伤寒有效的药物包括( )A、SM( )B、青霉素C、氯霉素D、氨苄西林E、呋喃唑酮72、对肝脏无损害作用的抗菌药是A、林可霉素B、无味红霉素C、利福平D、链霉素E、灰黄霉素73、下列各项禁忌证描述错误的是( )A、妊娠早期禁用利福平B、肝功能不全者禁用庆大霉素C、16岁以下小儿禁用喹诺酮类D、早产儿及出生两周内的新生儿禁用氯霉素E、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磺胺药74、下列有关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G与半合成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B、青霉素的过敏性休克只发生在首次给药后C、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金葡菌感染可用苯唑青霉素或红霉素D、多数敏感菌不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E、青霉素为杀菌剂75、下列何种细菌易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 )A、大肠埃希菌B、奇异变形菌C、白喉棒状杆菌D、肺炎克伯雷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76、下列有关喹诺酮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吡哌酸主要用于急慢性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B、氟喹诺酮类可引起关节病变,故孕妇和16岁以下小儿禁用C、环丙沙星抗菌谱广D、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E、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抗酸药同服可促进其吸收77、广谱青霉素和青霉素G相比,其特点不包括( )A、抗菌谱广B、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C、不耐酶D、有些制剂可口服E、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性78、异烟肼长期大剂量应用易引起( )A、恶性贫血B、VB1缺乏C、耳聋D、周围神经炎E、肾功能损害79、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下列哪一病原体无效( )A、大肠埃希菌B、真菌C、肺炎链球菌D、铜绿假单胞菌E、结核分枝杆菌80、庆大霉素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 )A、肾毒性B、二重感染C、过敏反应D、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E、抑制骨髓81、立克次体感染宜首选()A、西索米星B、螺旋霉素C、四环素D、红霉素E、妥布霉素82、王某,因患扁桃体炎而采用青霉素治疗,给药后约1分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降至10kPa/8kPa,并伴有呼吸困难,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何药治疗()A、肾上腺素B、麻黄碱C、阿托品D、间羟胺E、去甲肾上腺素83、梁某,突发高热伴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开始为稀便,迅速可转变为粘液脓血便,有左下压痛及肠鸣音亢进,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最好选用下列何种抗菌药控制感染()A、利福平B、诺氟沙星C、红霉素D、氨苄西林E、呋喃妥因84、王某,突发寒战、高热、咳嗽及血痰,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应首选下列何种抗菌药治疗()A、链霉素B、红霉素C、四环素D、氯霉素E、青霉素G85、张某,近几天来出现周身不适、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及高热等症状,检查发现左下肢胫骨下段有红、肿、热、压痛和波动感,穿刺检查为金葡菌感染,诊断为急性骨髓炎,为控制感染,常选下列何种药物治疗( )A、林可霉素B、克林霉素C、青霉素D、红霉素E、链霉素86、李某,近来左臂长一疖,穿刺检查为金葡菌感染,青霉素皮试阳性,常选用下列何药治疗( )A、红霉素B、苯唑西林C、头孢唑啉D、氨苄西林E、竣苄西林87、段某,突发高热、皮疹、结膜充血并有焦痂,查体发现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诊断为恙虫病,应首选下列何种抗菌药治疗( )A、西索米星B、螺旋霉素C、四环素D、红霉素E、妥布霉素88、肖某,近几日出现发热,呈稽留热,并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和咳嗽等症状,细菌学检查后诊断为伤寒,应首选下列何种抗菌药治疗( )A、四环素B、SM( )C、氯霉素D、红霉素E、庆大霉素89、夏某,近几日眼内有异物感、粘液分泌物增多,并伴有畏光、流泪、诊断为沙眼,应选用下列何种磺胺药治疗( )A、S D-AgB、SM( )C、SA-NaD、SASPE、SML90、姚某,近一年来间歇出现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经结肠镜检查为溃疡性结肠炎,应首选下列何种抗菌药治疗( )A、SM( )B、SMLC、红霉素D、SASPE、呋喃唑酮91、李某,近期出现发热、脾肿大、瘀点等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杂音,并伴有乏力,纳减、苍白等,血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诊断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常首选下列何种方案治疗( )A、庆大霉素+红霉素B、青霉素G+TMPC、强力霉素D、青霉素G+链霉素E、青霉素G+红霉素92、张某,女性,因肾病综合征伴肾功能不全入院,近几日出现尿急、尿痛、尿频症状,诊断为铜绿假单胞菌致尿路感染,应选用下列何药来控制尿路感染( )A、庆大霉素B、SM( )+TMPC、抗敌素D、羧苄西林E、头孢氨苄93、刘某,突发咽痛、畏寒、高热,检查可见咽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血培养为金葡菌感染,诊断为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耐药,最好选用下列何种抗菌药控制感染( )A、青霉素B、苯唑西林C、氨苄西林D、羧苄西林E、四环素94、梁某,近一段时间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少量粘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并伴有乏力、头痛、咽痛等症状,X线片上发现肺炎,诊断为支原体肺炎,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控制感染为好( )A、青霉素B、四环素C、氯霉素D、庆大霉素E、螺旋霉素95、夏某,近几天出现咽痛伴中等程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上有假膜,细菌学检查发现白喉杆菌,诊断为普通型咽白喉,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治疗方案( )A、红霉素+白喉抗毒素B、庆大霉素+白喉抗毒素C、土霉素+白喉抗毒素D、SM( )+TMPE、青霉素+白喉抗毒素96、曹某,半月前曾患急性扁桃体炎,现突发发热、伴多汗、疲乏、厌食及心前区不适等症状,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常选用下列何种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 )A、青霉素B、庆大霉素C、万古霉素D、抗敌素E、四环素97、陈某,五天前出现尿急、尿痛及尿频症状,尿中查到白细胞和尿蛋白,现突发高热、伴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加快、出冷汗及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血中检到变形杆菌,诊断为败血症,常首选下列何药进行抗感染治疗( )A、庆大霉素B、万古霉素C、氨苄西林D、羧苄西林E、链霉素一、填空题98、为减轻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应用时最好同服等量( )以( )尿液,并多饮水以( )尿液。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2章抗微生物药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2章抗微生物药](https://img.taocdn.com/s3/m/6726bf3031b765ce05081485.png)
第二节抗生素
三、其他类抗生素
(一) 大 环 内 酯 类
【用药护理】 1.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常采用肠溶片,应 空腹整片吞服,不宜与碳酸饮料同服,以免 降低疗效及增加消化道反应 2.红霉素注射剂不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 解,应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滴注速度要缓慢,浓度不宜大于0.1%,以减 少静脉炎的发生。肌内注射局部刺激性大, 可引起疼痛及硬结,因此不宜肌内注射 3.及时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 体温、脉搏、血象,定期检查肝功能。肝功 能不良患者禁用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抗菌谱 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抑菌药 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
杀菌药
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为杀菌药,如青霉素 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常用最低抑菌浓 度(MIC,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 物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指能够杀灭培 养基内细菌的最低药物浓度)来表示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⑴真菌感染:鹅口疮、肠炎 ⑵假膜性肠炎 3.影响骨、牙生长 4.其他 肝、肾损害
第二节抗生素
三、其他类抗生素
(四) 四 环 素 类
【用药护理】 1.四环素类宜饭后口服,不能用茶叶水送服。 因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应稀 释后缓慢滴注。 2.观察感染症状是否减轻、消失,监测体温、 脉搏、血象。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肠道有 无异常,定期做X线胸片及肝功能检查。 3.用药期间应避免紫外线和阳光直接照射。 4.8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学基础课件-抗微生物药概述
![药物学基础课件-抗微生物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07b60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1.png)
机体、病原体和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1.抗微生物药 指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菌药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2.抗菌药 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 物。
3.抗生素:指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 杀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物质。
4.抗菌谱:抗菌药的抗菌作用范围,分为窄 谱和广谱抗菌药。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3.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4.影响细菌叶酸代谢 5.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病原体的耐药性
耐药性: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 降低的现象。 交叉耐药性:病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 对其同类或不同药物也同样耐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1.今早确定病原体 2.按适应证选药 3.根据病人状态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4.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不明病原体的严重细菌性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 结核病、慢性骨髓炎需长期用药治疗 两性霉素为减少毒性反应 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5.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病毒感染 原因未明的发热病人 尽量避免抗菌药的局部应用 剂量要适宜
药物学基语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病原体的耐药性 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导学案例
病人,男,7岁。厌食、咳嗽、咽痛、肋骨下疼痛就诊, 经做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青霉素皮试 (+),则选用红霉素给与治疗。
1.为什么选择红霉素进行治疗? 2.使用红霉素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思政内容:
青霉素的意外发现--事物 的两面性。
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5.抑菌药: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的药物,如磺胺嘧啶、氯霉素等 。
《药物学》试题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含答案)
![《药物学》试题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04cf4cf61fb7360a4c6578.png)
《药物学》试题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含答案)第二章抗微生物药及答案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A型题]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 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C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D二氢叶酸合成酶E DNA螺旋酶2 可用于耐药金葡萄酶感染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苯唑西林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阿莫西林E青霉素V3 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二重感染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映D肝、肾损害1E耳毒性4 青霉素G最适于治疗下列哪种细菌感染 A绿脓杆菌B变形杆菌C肺炎杆菌D痢疾杆菌E溶血性链球菌5 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 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6 目前常用头孢菌素中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 A头孢哌酮B头孢噻吩C头孢氨苄D头孢曲松E头孢他定7 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应首选A青霉素GB红霉素2C四环素D氯霉素E链霉素8 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阿莫西林D头孢噻吩E头孢噻肟9 下列药物中属于β-内酰胺类的是 A拉氧头孢B头孢曲松C哌拉西林D氨曲南E舒巴坦(青酶烷砜)10 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主要是因为前者可A抑制β-内酰胺酶B延缓阿莫西林经肾小球的分泌 C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 D减少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 E扩大阿莫西林的抗菌谱3[B型题](11~12题)A第一代头孢菌素B第二代头孢菌素C第三代头孢菌素D半合成广谱青霉素E半合成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 11 阿洛西林12 头孢呋辛[C型题](13~14题)A多需注射给药B多需口服给药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13 头孢拉定14 头孢他定[X型题]15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药物 B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与药物牢固结合 C PBPs与抗生素亲和力降低 D细菌的细胞壁或外膜通透性改变4E细菌缺少自溶酶16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是A对G+菌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二代强 B抗菌谱比第一、二代更广C对β-内酰胺酶比第一、二代更稳定 D肾毒性比第一、二代低E血浆半衰其较长17 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抗生素是 A头孢氨苄B头孢他定C甲硝唑D头孢哌酮E氧氟沙星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1 治疗急、慢性骨及关节感染宜选用 A青霉素GB多粘霉素BC克林霉素D多西环素E吉他霉素2 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5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3 治疗军团病应首选 A青霉素GB氯霉素C四环素D庆大霉素E红霉素4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是A链球菌B军团菌C变形杆菌D厌氧菌E支原体5 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肝损害B过敏反应C胃肠道反应D二重感染6E耳毒性6 红霉素与林可霉素合用可以 A扩大抗菌谱B增强抗菌活性C减少不良反应D增加生物利用度E互相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7 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 A青霉素GB红霉素C氯霉素D链霉素E以上均不是[B型题](8~9题)A万古霉素B林可霉素C青霉素D链霉素E四环素8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79 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肝氧感染 [C型题](10~11题)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 胃肠道反应11 肾功能衰竭[X型题]12 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 A 多数厌氧菌B G-杆菌C 耐青霉素金葡菌D G+球菌E 真菌13 罗红霉素与红霉素比较,主要特点是A抗菌谱扩大B抗菌活性增强C半衰期延长D血及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E可透过血脑屏障14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 A心率失常B胃肠道反应8C肾毒性D肝损害E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型题]1 治疗鼠疫的首选药是A头孢他啶>B罗红霉素C链霉素D氯霉素E四环素2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产生水解酶B细菌改变代谢途径C细菌产生钝化酶D细菌胞浆膜通透性改变E细菌产生大量PABA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C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E干扰细菌DNA的合成9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消除途径是 A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B以原形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C经肝药酶氧化D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 E被单胺氧化酶代谢5 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宜选用 A肾上腺素B苯海拉明C地塞米松D地高辛E葡萄糖酸钙6 庆大霉素与羧苄西林混合后滴注 A协同抗绿脓杆菌作用B用于细菌性心内膜炎C用于耐药金葡萄菌感染D配伍禁忌E减轻不良反应7 下列药物中,耳、肾毒性最低的是 A奈替米星10B西索米星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庆大霉素8 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A奈替米星B西索米星C阿米卡星D妥布霉素E卡那霉素9 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叶酸代谢B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E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B型题](10~11题)A链霉素B庆大霉素11C异烟肼D卡那霉素E利福平10 目前最常用的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1 最早的抗结核药12 耳、肾毒性最高[C型题](13~14题)A神经肌肉阻滞 B肾毒性C两者都有D两者都没有13 链霉素14 多粘霉素[X型题]1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A耳、肾毒性B骨髓抑制C过敏反应D神经肌肉阻滞 E二重感染1216 有抗结核作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E奈替米星17 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A链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妥布霉素E阿米卡星18 下列联合用药中不合理的是 A青霉素+链霉素B红霉素+氯霉素C青霉素+红霉素D红霉素+林可霉素E庆大霉素+羧苄西林四、四环素类及氯酶素[A型题]1 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13A青霉素GB红霉素C奈替米星D四环素E氧氟沙星2 治疗伤寒的首选药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庆大霉素E红霉素3 治疗斑疹伤寒的首选药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D庆大霉素E红霉素4 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二重感染C骨髓抑制D肾毒性14E过敏反应5 口服铁剂对下列何药的肠道吸收影响最大A异烟肼B乙酰螺旋霉素 C磺胺嘧啶D四环素E氧氟沙星6 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的药是A多西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G D磺胺嘧啶E多粘菌素7 胆道感染宜选用 A四环素B青霉素G C庆大霉素D氯霉素E异烟肼[B型题](8~9题)A青霉素G15B四环素C氯霉素D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8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9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C型题](10~11题)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0 氯霉素11 四环素[X型题]12 四环素的抗菌谱包括 A立克次体B支原体C破伤风杆菌D氯脓杆菌E真菌13 关于四环素的描述,正确的是16A属慢速抑菌药,抗菌作用较弱 B同类药物之间可有交叉耐药性 C多价阳离子可妨碍其口服吸收 D在体内分布广泛,易透过血脑屏障 E可形成肝肠循环14 关于氯霉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口服不易吸收,多注射给药 B不易透过血脑屏障C各种细菌都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D新生儿不宜使用E多以原形经尿排除,故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五、人工合成抗菌药[A型题]1 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细菌DNA螺旋酶E抑制细菌转肽酶2 细菌对磺胺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是17A产生水解酶B产生钝化酶C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D改变代谢途径E改变核糖体结构3 竞争性对抗磺胺药抗菌作用的物质是A GABAB PABAC 叶酸D TMPE 以上均不是4 服用磺胺时,同服小苏打的目的是A增强抗菌活性B扩大抗菌谱C促进磺胺的吸收 D延缓磺胺药的排泄 E减少不良反应5 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 A老年人B婴幼儿C溃疡病患者D妇女18E肝病患者6 下列哪些不是氟喹诺酮类药的共同特点A抗菌谱光B抗菌作用强C不良反应少D口服吸收好E细菌对其不产生耐药性7 下列药物中,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A氧氟沙星B诺氟沙星C洛美沙星D环丙沙星E氟罗沙星[B型题](8~10题)A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 B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C抑制细菌DNA螺旋酶 D 抑制细菌DNA多聚酶 E抑制细菌转肽酶8 甲氧苄啶199 磺胺嘧啶10 氧氟沙星[C型题](11~12题)A磺胺甲噁唑B氧氟沙星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1 适用于尿路感染12 易致肾损害[X型题]13 关于氟喹诺酮类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宜用于儿童B不宜用于有癫痫病史者 C不宜与制酸药同服D不宜与口服抗凝血药合用 E不宜与茶碱类、咖啡因合用14 用于治疗全身感染的磺胺药是A磺胺异恶唑B磺胺米隆C磺胺嘧啶D柳氮磺胺吡啶E磺胺多辛2015 有关呋喃妥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抗菌谱广B细菌不宜产生耐药性C主要用于尿路感染D简化尿液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E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常见六、抗真菌和抗病毒药[A型题]1 下列哪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阴道、胃肠道和口腔的念珠菌病A制霉菌素B灰黄霉素C碘化物D二性霉素BE利福平2 不良反应最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A克酶唑B咪康唑C酮康唑D氟康唑E以上都不是3 二性霉素B的作用机制是21A影响真菌细胞膜通透性B抑制真菌DNA合成C抑制真菌蛋白质合成D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E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4 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A多与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 B抑制真菌细胞膜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C抑制真菌DNA的合成D抑制真菌蛋白质的合成E以上均不是5 下列哪种药物与二性霉素B合用可减少复发率A酮康唑B灰黄霉素C阿昔洛韦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6 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酮康唑B灰黄霉素C二性霉素BD制霉菌素E氟胞嘧啶[B型题](7~8题)22A灰黄霉素B二性霉素BC制霉菌素D米康唑E酮康唑7 外用无效,口服治疗体表癣病的药8 因药性不大,不作注射应用的抗真菌药[C型题](9~12题)A二性霉素BB酮霉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9 属多烯类抗生素10 主要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11 抗菌作用原理为改变胞浆膜通透性 12 对念珠菌和表浅菌有强大抗菌力 [X 型题]13 能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有 A氟胞嘧啶23B二性霉素BC制霉菌素D氟康唑E多粘菌素14 能治疗体癣又能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有 A灰黄霉素B二性霉素BC制菌霉素D克酶唑E酮康唑七、抗结核病药[A型题]1 抗结核的一线药下列哪些是最正确的 A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B异烟肼、利福平、PAS(对氨基水杨酸) C异烟肼、链霉素、PASD异烟肼、乙胺丁醇、PASE异烟肼、链霉素、乙硫异烟肼2 抗结核杆菌作用弱,但有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常与其它抗结核菌药合用的是A异烟肼24B利福平C链霉素D PASE庆大霉素3 可产生球后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A乙胺丁醇B利福平C PASD异烟肼E以上都不是4 异烟肼体内过程特点是 A口服易被破坏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C乙酰化代谢速度个体差异大 D大部分以原形由肾排泄E以上都不是[C型题]>(5~6题)A链霉素B庆大霉素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255 对结核杆菌有效的药物6 有肾毒性[X型题]7 一线抗结核药包括A异烟肼B利福平C利福定D乙胺丁醇E PAS8 长期服用异烟肼可引起 A中枢兴奋,诱发癫痫和惊厥 B末梢神经炎C肝损害D耳鸣或耳聋E球后视神经炎9 PAS的作用特点为A常与其它抗结核药合用增强疗效,减少抗药性B高浓度有杀菌作用C抗结核菌作用较弱D抗药性形成较快E体内代谢乙酰化速度存在个体差异2610 异烟肼作用特点A选择性高B杀菌力强C穿透性能好D单用易产生抗药性E乙酰化速率有明显个体差异答案[A型题]1,C 2,A 3,B 4,E 5,A 6,E 7,A 8,D 9,D 10,A [B型题]11,E 12,B[C型题]13,C 14,A[X型题]15,ABCDE 16,BCDE 17,BD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A型题]1,C 2,A 3,E 4,C 5,C 6,E 7,B [B型题]8,B 9,B[C型题]2710,C 11,D[X型题]12,ACD 13,CD 14,BDE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型题]1,C 2,C 3,D 4,A 5,E 6,D 7,A 8,C 9,C [B型题]10,B 11,A 12,D[C型题]13,C 14,C[X型题]15,ACD 16,AC 17,BDE 18,BCD四、四环素类及氯酶素[A型题]1,D 2,B 3,A 4,C 5,D 6,B 7, [B型题]A 8,B 9,C[C型题]10,C 11,A[X型题]12,ABC13,BCE 14,CD五、人工合成抗菌药28[A型题]1,D 2,D 3,B 4,E 5,B 6,E 7,D [B型题]8,B 9,A 10,C[C型题]11,C 12,A[X型题]13,ABCDE 14,ACE 15,ABCE六、抗真菌和抗病毒药[A型题]1,A 2,D 3,A 4,B 5,E 6,A [B型题] 7, A 8,C[C型题]9,A 10,A 11,C 12,B [X型题]13,ABCD 14,DE七、抗结核病药[A型题]1,A 2,D 3,A 4,C29[C型题]5,A 6,C[X型题]7,ABCD 8,ABC 9,AC 10,ABCDE30。
抗微生物药 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 抗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7ce3437302768e9951e738eb.png)
I抗微生物药Antimicrobials·4·[说明书禁忌症]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 本药局部刺激症状较强,一般不宜用于婴儿。
[说明书用法用量]一般用法 0万-60万U/次,每 ~4周1次,i.m.。
[其它用法用量]·国外参考信息1.先天性梅毒 > 岁患儿,若无脑脊液感染的证据,推荐单剂深部肌注0.0 75g/kg 。
.其它密螺旋体感染疾病 如印度痘、南美锥虫病、地方流行性梅毒,推荐单剂肌注0.45g 。
.链球菌所致咽炎及风湿热的一级预防 体重< 0kg 患儿,推荐单剂肌注0.45~0.675g 。
4.预防急性风湿热复发 体重< 0kg 患儿,推荐0.45g/次,每 ~4周1次,i.m.。
老人 老年患者因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使用本药可能需调整剂量。
孕妇 动物生殖试验未发现本药可引起胚胎损害。
孕妇仅在确有必要时方可使用本药。
美国FDA 妊娠分级为:B 级。
哺乳妇女 少量药物可从乳汁中分泌,故哺乳妇女用药时应暂停哺乳。
肾功能不全/透析者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注意】1.慎用 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2.交叉过敏 对一种青霉素类药过敏者可能对其它青霉素类药、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
3.对检验值/诊断的影响 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呈假阳性,用葡萄糖酶法测定则不受影响。
【给药说明】1.给药条件 (1)使用本药前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用药史、过敏反应史、有无易被患者忽略的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家族变态反应疾病史。
有青霉素过敏史者一般不宜进行皮试,而应改用其它药物。
( )用药前必须先作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
阳性反应者不能应用本药。
2.配伍信息 本药与下列药物呈配伍禁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 族、维生素C 以及铜、锌、汞等重金属。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https://img.taocdn.com/s3/m/3b9204c602768e9950e73851.png)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第一章:抗微生物药(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2、苯唑西林3、氨苄西林4、派拉西林5、阿莫西林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二)头孢菌素类:1、头孢唑林2、头孢氨苄3、头孢呋辛钠4、头孢曲松钠(三)氨基糠苷类:1、阿米卡星2、庆大霉素(四)大环内酯类:1、红霉素2、阿奇霉素(五)其他抗生素:1、克林霉素2、磷霉素(六)磺胺类:1、复方磺胺甲唑片(七)喹诺酮类:1、诺氟沙星2、环丙沙星3、左氧氟沙星(八)硝基呋喃类:1、呋喃妥因(九)抗结核药:1、异烟肼2、利福平3、吡嗪酰胺4、乙胺丁醇5、链霉素6、对氨基水杨酸钠(十)抗麻风药:1、氨苯砜(十一)抗真菌药:1、氟康唑2、制霉素(十二)抗病毒药:1、阿昔洛韦2、利巴韦林3、抗艾滋病用药3-1齐多夫定3-2司他夫定3-3拉米夫定3-4去羟肌苷3-5奈韦拉平3-6依非韦伦3-7茚地那韦第二章:抗寄生虫病药(一)抗疟药:1、氯喹2、伯氨喹3、青蒿素类药物3-1蒿甲醚3-2青蒿琥酯3-3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4青蒿素哌喹片3-5复方磷酸萘酚喹片3-6阿莫地喹(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1、甲硝唑(三)抗利什曼原虫病药:1、葡萄糖酸锑钠(四)抗血吸虫病药:1、吡喹酮(五)驱肠虫药:1、阿苯达唑第三章:麻醉药(一)局部麻醉药:1、利多卡因2、布比卡因3、普鲁卡因(二)全身麻醉药:1、氯胺酮第四章: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一)镇痛药:1、芬太尼2、哌替啶(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1、对乙酰氨基酚2、阿司匹林3、布洛芬4、双氯芬酸5、吲哚美辛(三)抗痛风药:1、别嘌醇2、秋水仙碱第五章:神经系统用药(一)抗帕金森病药:1、金刚烷胺2、苯海索(二)抗重症肌无力药:1、新斯的明(三)抗癫痫药:1、卡马西平2、丙戊酸钠3、苯妥英钠4、苯巴比妥(四)脑血管病用药及降颅压药:1、尼莫地平2、麦角胺咖啡因片3、甘露醇(五)镇静催眠药:1、地西泮(六)其他药物:1、胞磷胆碱2、尼可刹米3、洛贝林第六章:治疗精神障碍药(一)抗精神病药:1、奋乃静2、氯丙嗪3、氟哌啶醇(二)抗焦虑药:1、艾司唑仑(三)抗抑郁药:1、阿米替林2、多塞平第七章:心血管系统用药(一)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2、硝酸异山梨酯3、硝苯地平(二)抗心律失常药:1、美西律2、普罗帕酮3、普鲁卡因胺4、普萘洛尔5、阿替洛尔6、美托洛尔7、胺碘酮8、维拉帕米(三)抗心力衰竭药:1、地高辛2、去乙酰毛药苷(四)抗高血压药:1、卡托普利2、依那普利3、硝普钠4、流酸镁5、尼群地平6、吲达帕胺7、酚妥拉明8、复方利血平片9、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五)抗休克药:1、肾上腺素2、去甲肾上腺素3、异丙肾上腺素4、间羟胺5、多巴胺6、多巴酚丁胺(六)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辛伐他汀第八章:呼吸系统用药(一)祛痰药1.溴已新2.氨溴索(二)镇咳药1.喷托维林2.复方甘草制剂(三)平喘药1.沙丁胺醇2.氨茶碱3.茶碱第九章:消化系统用药(一)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1、复方氢氧化铝2、雷尼替丁3、法莫替丁4、奥美拉唑5、枸橼酸铋钾(二)肋消化药:1、乳酶生(三)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1、颠茄2、山莨菪碱3、阿托品4、多潘立酮5、甲氧氯普胺(四)泻药及止泻药:1、开塞露2、酚酞3、蒙脱石(五)肝胆疾病用药:1、熊去氧胆酸2、联苯双酯(六)其他:1、小檗碱第十章:泌尿系统用药(一)利尿药1.呋塞米2.氢氯噻嗪3.螺内酯4.氨苯蝶啶(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1.特拉唑嗪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用药(一)抗贫血药:1、硫酸亚铁2、右旋糠苷铁3、维生素 B124、叶酸(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2、双嘧达莫(三)促凝血药:1、凝血酶2、维生素 K13、氯甲苯酸(四)抗凝血药及溶栓药:1、肝素(五)血容量扩充剂:1、右旋糠酐(40、70)第十二章: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一)下丘脑垂体激素及其类似物1.绒促性素(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2.泼尼松3.地塞米松(三)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1-1、中性胰岛素注射液1-2、胰岛素注射液1-3、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1-4、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2.二甲双胍3.格列本脲4.格列吡嗪(四)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片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五)雄激素及同化激素丙酸睾酮甲睾酮(六)雌激素及孕激素黄体酮甲羟孕酮第十三章:抗变态反应药1.氯苯那敏2.苯海拉明3.赛庚啶4.异丙嗪第十四章:免疫系统用药1.雷公藤多苷2.硫唑嘌呤第十五章:维生素、矿物质类药(二)维生素:1、维生素 B12、维生素 B23、维生素 B64、维生素 C5、维生素 D2(三)矿物质类:1、葡萄糠酸钙(四)肠外营养药:1、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第十六章: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一)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1.口服补液盐2.氯化钠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氯化钾(二)酸碱平衡调节药1.乳酸钠林格注射液2.碳酸氢钠(三)其他1.葡萄糖第十七章:解毒药(一)氰货物中毒解毒药:1、硫代硫酸钠(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1、氯解磷定(三)来硝酸盐中毒解毒药:1、亚甲蓝(四)阿片类中毒解毒药:1、纳洛酮(五)鼠药中毒解毒药:1、乙酰胺第十八章:生物制品1破伤风抗毒素2抗狂犬病血清3抗蛇毒血清3.1抗蝮咜毒血清3.2抗五步蛇毒血清3.3抗银环蛇毒血清3.4抗眼睛蛇毒血清4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4.1重组乙型肺炎疫苗4.2卡介苗4.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4.4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4.5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4.6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4.7麻疹减毒活疫苗4.8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4.9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4.10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4.11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3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4.14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4.15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4.16钩端螺旋体疫苗第十九章:诊断用药1、泛影葡胺2、硫酸钡干混悬剂第二十章:皮肤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红霉素软膏2、阿昔洛韦软膏3、咪康唑二、角质溶解药1、尿素2、鱼石脂3、水杨酸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软膏四、其他1、维A酸第二十一章:眼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氯霉素滴眼液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3、阿昔洛韦滴眼液4、红霉素眼膏(二)青光眼用药:1、毛果芸香碱2、噻吗洛尔3、乙酰唑胺(三)其他: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2、硫酸阿托品眼膏第二十二章:耳鼻喉科用药1、麻黄碱2、氧氟沙星3、地芬尼多第二十三章:妇产科用药(一)子宫收缩药:1、缩宫素2、麦角新碱3、垂体后叶注射液(二)其他:1、硝酸咪康唑栓2、甲硝唑第二十四章:计划生育用药1、避孕药1-1、环丙孕酮1-2、炔诺酮1-3、左炔诺孕酮1-4、甲地孕酮1-5、庚酸炔诺酮1-6、炔雌醇1-7、壬苯醇醚。
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9fa73679f111f18583d05a69.png)
抗微生物药物第一节概述抗微生物药物主要包括抗细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三大类。
抗细菌药,按其来源主要有三种:①抗生素;②半合成抗生素;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这类药物一般不成为抗生素,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呋喃类。
一、作用机制各个类别的抗细菌药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如下表:主要抗细菌药的类别与作用机制二、用药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控制预防用药,根据不同的病原体,不同的生理情况,不同的感染部位等,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
(一)严格掌握适应症。
应用抗生素的适应症是根据临床和细菌学可确定的细菌感染。
以下几种情况不提倡使用抗生素:①无明显感染证的发热者。
②确定病毒性感染,未发生继发性或混合性细菌感染者。
③昏迷、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肿瘤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接受非污染侵入性操作术者,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自身免疫病人不宜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抗结核药,以免引起基础病症状的加重。
(二)严格控制预防用药。
目前临床上对抗细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往往缺乏指征,有些预防性用药适得其反,如用抗生素来预防昏迷、休克病人的肺部感染,应用后,不仅肺炎发生率为降低,相反肺炎发生时常可因致病菌高度耐药而不易被控制。
所以抗生素的预防性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严格控制。
下列预防应用通常被认为是合理的。
①对已被确认,但尚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②防止某些感染的复发。
③防止某些不可避免的继发性感染或并发症。
(三)合理选用药物一,根据不同的病原体,合理选用药物。
抗生素最终是作用于病原体而产生疗效的,因此医生应对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耐药情况有充分的分析,并根据其敏感程度选药,尽量避免盲目用药。
通常在有条件的地区,对怀疑感染的病人应尽快采集标本,送培养并作涂片、革兰染色找菌,必要时做细菌敏感实验。
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
在乡村往往没有这样的条件,这就需要医生对各种致病菌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度及耐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详细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详细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https://img.taocdn.com/s3/m/9b2521f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2.png)
详细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第一章:抗微生物药(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2、苯唑西林3、氨苄西林4、派拉西林5、XXX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二)头孢菌素类:1、头孢唑林2、头孢氨苄3、头孢呋辛钠4、头孢曲松钠(三)氨基糠苷类:1、阿米卡星2、庆大霉素(四)大环内酯类:1、红霉素2、阿奇霉素(五)其他抗生素:精选1、克林霉素2、磷霉素(六)磺胺类:1、复方磺胺甲唑片(七)喹诺酮类:1、诺氟沙星2、环丙沙星3、左氧氟沙星(八)硝基呋喃类:1、呋喃妥因(九)抗结核药:1、异烟肼2、XXX3、吡嗪酰胺4、乙胺丁醇5、链霉素6、对氨基水杨酸钠(十)抗麻风药:1、氨苯砜(十一)抗真菌药:1、氟康唑2、制霉素精选(十二)抗病毒药:1、XXX2、利巴韦林3、抗艾滋病用药3-1齐多夫定3-2司他夫定3-3XXX3-4去羟肌苷3-5奈韦拉平3-6依非XXX3-7茚地那韦第二章:抗寄生虫病药(一)抗疟药:1、氯喹2、伯氨喹3、青蒿素类药物3-1蒿甲醚3-2青蒿琥酯3-3双氢青蒿素哌喹片3-4青蒿素哌喹片3-5复方磷酸萘酚喹片3-6阿莫地喹精选(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1、甲硝唑(三)抗利什曼原虫病药:1、葡萄糖酸锑钠(四)抗血吸虫病药:1、吡喹酮(五)驱肠虫药:1、阿苯达唑第三章:麻醉药(一)部分麻醉药:1、利多卡因2、布比卡因3、XXX(二)全身麻醉药:1、氯胺酮第四章: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一)镇痛药:1、芬太尼2、哌替啶(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1、对乙酰氨基酚2、阿司匹林精选3、布洛芬4、双氯芬酸5、吲哚美辛(三)抗痛风药:1、别嘌醇2、秋水仙碱第五章:神经体系用药(一)抗帕金森病药:1、金刚烷胺2、苯海索(二)抗重症肌无力药:1、新斯的明(三)抗癫痫药:1、卡马西平2、丙戊酸钠3、苯妥英钠4、苯巴比妥(四)脑血管病用药及降颅压药:1、XXX2、麦角胺咖啡因片3、甘露醇(五)镇静催眠药:精选1、地西泮(六)其他药物:1、胞磷胆碱2、XXX3、XXX第六章:治疗精神障碍药(一)抗精神病药:1、奋乃静2、氯丙嗪3、氟哌啶醇(二)抗焦急药:1、艾司唑仑(三)抗抑郁药:1、阿米替林2、多塞平第七章:血汗管体系用药(一)抗心绞痛药:1、硝酸甘油2、硝酸异山梨酯3、硝苯地平(二)抗心律失常药:1、美西律精选2、XXX3、普鲁卡因胺4、普萘洛尔5、阿替洛尔6、美托洛尔7、胺碘酮8、XXX(三)抗心力弱竭药:1、地高辛2、去乙酰毛药苷(四)抗高血压药:1、卡托普利2、依那普利3、硝普钠4、流酸镁5、XXX6、吲达帕胺7、XXX拉明8、复方利血平片9、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五)抗休克药:1、肾上腺素精选2、去甲肾上腺素3、异丙肾上腺素4、间羟胺5、多巴胺6、多巴酚丁胺(六)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1、辛伐他汀第八章:呼吸系统用药(一)祛痰药1.溴已新2.氨溴索(二)镇咳药1.喷托XXX2.复方甘草制剂(三)平喘药1.沙丁胺醇2.氨茶碱3.茶碱第九章:消化体系用药(一)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1、复方氢氧化铝精选2、雷尼替丁3、法莫替丁4、奥美拉唑5、枸橼酸铋钾(二)肋消化药:1、乳酶生(三)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1、颠茄2、山莨菪碱3、阿托品4、多潘立酮5、甲氧氯普胺(四)泻药及止泻药:1、开塞露2、酚酞3、蒙脱石(五)肝胆疾病用药:1、熊去氧胆酸2、联苯双酯(六)其他:1、小檗碱第十章:泌尿体系用药精选(一)利尿药1.呋塞米2.氢氯噻嗪3.螺内酯4.氨苯蝶啶(二)良性前线腺增生用药1.特拉唑嗪第十一章:血液系统用药(一)抗血虚药:1、硫酸亚铁2、右旋糠苷铁3、维生素B124、叶酸(二)抗血小板药:1、阿司匹林2、双嘧达莫(三)促凝血药:1、凝血酶2、维生素K13、氯甲苯酸(四)抗凝血药及溶栓药:精选1、肝素(五)血容量扩充剂:1、右旋糠酐(40、70)第十二章:激素及影响内排泄药(一)下丘脑垂体激素及其相似物1.绒促性素(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2.泼尼松3.地塞米松(三)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1.胰岛素1-1、中性胰岛素注射液1-2、胰岛素注射液1-3、低精卵白锌胰岛素打针液1-4、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2.二甲双胍3.格列本脲4.格列吡嗪(四)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甲状腺片甲巯咪唑精选丙硫氧嘧啶(五)雄激素及同化激素丙酸睾酮甲睾酮(六)雌激素及孕激素黄体酮甲羟孕酮第十三章:抗变态反应药1.氯苯那敏2.苯海拉明3.XXX4.异丙嗪第十四章:免疫系统用药1.雷公藤多苷2.硫唑嘌呤第十五章:维生素、矿物质类药(二)维生素:1、维生素B12、维生素B23、维生素B64、维生素C精选5、维生素D2(三)矿物资类:1、葡萄糠酸钙(四)肠外营养药:1、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第十六章: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一)水、电解质均衡调治药1.口服补液盐2.氯化钠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氯化钾(二)酸碱均衡调治药1.乳酸钠林格打针液2.碳酸氢钠(三)其他1.葡萄糖第十七章:解毒药(一)氰货色中毒解毒药:1、硫代硫酸钠(二)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精选1、氯解磷定(三)来硝酸盐中毒解毒药:1、XXX(四)阿片类中毒解毒药:1、纳洛酮(五)鼠药中毒解毒药:1、乙酰胺第十八章:生物成品1破感冒抗毒素2抗狂犬病血清3抗蛇毒血清3.1抗蝮咜毒血清3.2抗五步蛇毒血清3.3抗银环蛇毒血清3.4抗眼睛蛇毒血清4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4.1重组乙型肺炎疫苗4.2卡介苗4.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4.4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4.5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4.6吸附白喉破感冒结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精选4.7麻疹减毒活疫苗4.8麻疹腮腺炎结合减毒活疫苗4.9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4.10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4.11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4.13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4.14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4.15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疫苗4.16钩端螺旋体疫苗第十九章:诊断用药1、泛影葡胺2、硫酸钡干混悬剂第二十章:皮肤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红霉素软膏2、阿昔洛韦软膏3、咪康唑二、角质溶解药1、尿素2、鱼石脂精选3、水杨酸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1、氢化可的松软膏4、其他1、维A酸第二十一章:眼科用药(一)抗感染药:1、氯霉素滴眼液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3、阿昔洛韦滴眼液4、红霉素眼膏(二)青光眼用药:1、毛果芸香碱2、噻吗洛尔3、乙酰唑胺(三)其他: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2、硫酸阿托品眼膏第二十二章:耳鼻喉科用药1、麻黄碱精选2、氧氟沙星3、地芬尼多第二十三章:妇产科用药(一)子宫收缩药:1、缩宫素2、麦角新碱3、垂体后叶注射液(二)其他:1、硝酸咪康唑栓2、甲硝唑第二十四章:计划生育用药1、避孕药1-1、环丙孕酮1-2、炔诺酮1-3、左炔诺孕酮1-4、甲地孕酮1-5、庚酸炔诺酮1-6、炔雌醇。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https://img.taocdn.com/s3/m/e29fb480d4d8d15abe234e98.png)
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变态反应,肌注部位疼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及胃肠道反应。本品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出血倾向。
注意事项:用药前应作皮试;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品名:替卡西林Ticarcillin (羧噻吩青霉素)
剂型与规格:粉针剂:1g、3g、6g。
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转氨酶升高等,但一般较轻;少数病人出现转氨酶升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降低。
注意事项: 用药前需做青霉素的过敏试验,凡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
品名: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羧苄青霉素、羧苄青)
剂型与规格:粉针剂:0.5g、1g。
用法与用量:肌注,每次1g~2g,每日4次。儿童每日50mg~200mg/kg,分4次。静注或静滴,每日5g~20g,儿童每日100mg~400mg/kg,分3~4次。
药理与用途: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与氨苄西林相似,而强度较弱,但对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的作用则较强。临床上用于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胸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及烧伤等治疗。本品不耐青霉素酶,故不能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
不良反应:可引起荨麻疹,皮疹,过敏性休克;可以引起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有过敏疾病史者禁用;未经批准可免皮试的产品,使用前应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品名: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 Benzylpenicillin (长效西林、比西林Bicillin )
剂型与规格:粉针剂:30万U、60万U、120万U。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发生过敏反应;偶有胃肠道反应;局部肌注可发生疼痛。
注意事项: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本品不可作静注。
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c8ffda1b0b4e767f5acfcec5.png)
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口服、肌注、静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如磺胺药、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麻风病药。
抗微生物药物主要经肾脏代谢,也可经肝脏和肠道代谢及肺呼出等而被清除。
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合理选择敏感、有效地抗微生物是提高临床疗效和防止耐药形成的关键。
本节主要按抗生素、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四部分进行阐述。
一、抗生素抗生素系指在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等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微生物产物(次级代谢物)。
此后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仿制品”、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微生物产物、抗生素母核加入不同侧链(半合成抗生素)等,也称为抗生素。
按其化学机构和药理活性的不同可分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糖肽类等类型。
【抗生素按药效与血药浓度关系及抗生素后效应的分类】抗生素后效应(PAE)指抗生素接触细菌后自体内清除,体内药物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完全清除后细菌生长仍被持续抑制的作用。
1.长PAE的浓度依赖型抗生素:氨基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PAE长且药效与血药峰浓度/MIC比值呈正变关系。
氨基苷类和阿奇霉素的标准用法为每日一次足量给药。
2.无PAE的时间依赖型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无PAE效应、低PAE效应或有负PAE效应,药效与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的比例(T>MIC)呈正变。
每日剂量需分多次给予。
3.中长PAE的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G﹣菌时)、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克林霉素、四环素,每日2次到多次给药。
注:①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G﹢菌时亦存在PAE;②β内酰胺类与氨基苷类联用科显著延长PAE;③喹诺酮类每日剂量单次或分双次给予。
(一)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按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的不同,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头孢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第一节概述(一)名词解释1.化学治疗药2.化学指数3.抗微生物药4.抗生素5.抗菌谱6.抗菌活性7.抑菌药8.杀菌药9.耐药性10.抗菌后效应(PAE)(二)选择题A型题1.化疗药物的概念是A.治疗各种疾病的化学药物B.治疗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C.防治细菌感染、寄生虫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D.防治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化学药物E.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2.化疗指数指A.ED50/LD50B.ED90/LD10C.LD90/ED10D.LD50/ED50E.LD5/ED953.下列有关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对集体有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B.机体对病原体有抵抗能力C.机体对药物有耐药性D.药物对病原体有抑制或杀灭作用E.集体对药物有处置过程4.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头孢霉素类B氨基糖苷类C四环素类 D.大环内酯类E.多肽类5.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是A.产生纯化酶B.核糖体靶位结构改变C.RNA多聚酶改变D.改变代谢途径E.产生β-内酰胺酶6.评价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指标是A.抗菌谱B.化疗指数C.最低抑菌浓度D.药物剂量E.耐药性7.化疗药物的LD50/ED50比值的意义为A.比值越大,临床疗效越好B.比值越小,临床疗效越好C.反应抗菌活性大小D.反应药物毒性大小E.指数越大,说明药物毒性低而疗效高X型题8.抗菌后效应是A.抗菌药物对细菌特有的效应B.几乎所有的抗菌药物都有C.后效应长的药物抗菌活性较强D.是抗菌药物的后遗效应E.以上均不正确9.化疗指数正确的描述是A.衡量化学药物的安全度B.衡量化学药物的重要性C.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D.以LD50/ED50表示E.以ED50/LD50表示10.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起抗菌作用的药物是A.红霉素B.青霉素GC.头孢唑啉D.克林霉素E.苯唑西林11.细菌耐药性机制包括A.产生水解酶B.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C.改变细菌的靶位结构D.促进细菌DNA合成E.促进细胞壁合成12.应用抗生素时,护理注意事项有A..注意药物的有效期限B.注意正确配伍C.注意药物价格D.监测药物不良反应E.尽量减轻用药引起的局部刺激(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及预防措施2.图示说明药物、病原体和机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抗生素(一)选择题A1型题1.天然抗生素是A.直接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B.直接化学合成C.从动、植物中直接提取D.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提取E.以上都不是2.半合成抗生素是A.半人工合成的新抗生素与天然抗生素作用完全不同B.人工合成的新抗生素保留天然抗生优点,改进其缺点C.保留天然抗生素结构,改造侧链所得产品D.保留天然抗生素主要结构,人工更换侧链所得产品E.以上都不是3.青霉素G属杀菌剂是因为A.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C.抑制核酸合成D.影响细菌叶酸合成E.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4.对青霉素G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球菌C.金葡菌D.白喉杆菌E.淋球菌5.青霉素G对下列哪种病原体无效A.脑膜炎奈瑟菌B.螺旋体C.白喉杆菌D.炭疽杆菌E.流感嗜血杆菌6.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是A.产生纯化酶B.核糖体靶位结构改变C.RNA多聚酶改变D.产生β-内酰胺酶E.改变代谢途径7.下列关于氨苄西林的特点错误的是A.耐酸口服可吸收B.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浓度较高C.对G-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D.对耐药金葡菌有效E.不耐β-内酰胺酶8.青霉素类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耐酸口服有效B.耐β-内酰胺酶C.主要用于G+菌感染D.大多用于G-菌感染E.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并有交叉过敏反应9.具有一定肾毒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A.青霉素B.耐酶青霉素类C.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D.第一代头孢菌素E.第三代头孢菌素10.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是A.头孢哌酮B.头孢他啶C.头孢孟多D.头孢噻吩E.头孢氨苄11.下列哪项不是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A.过敏反应B.肾损害C.肝损害D.二重感染E.肠胃反应12.用青霉素治疗可引起赫氏反应的疾病是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破伤风C.大叶性肺炎D.梅毒E.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13.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青霉素类药物是A.氨苄西林B.双氯西林C.羧苄西林D.苄星青霉素E.苄青霉素14.青霉素所致速发型过敏反应首选A.腺上激素B.糖皮质激素C.苯巴比妥D.苯海拉明E.多巴胺15.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A.头孢氨苄B.青霉素GC.阿莫西林D.羧苄青霉素E.头孢呋辛1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大肠杆菌D.军团菌E.耐药性金葡菌17.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A.红霉素B.林可霉素C.乙酰螺旋霉素D.麦迪霉素E.克拉霉素18.金葡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最佳选用A.阿莫西林B.红霉素C.头孢曲松D.林可霉素E.克林霉素19.红霉素对下列哪种细菌无效A.百日咳鲍特菌B.流感嗜血杆菌C.支原体D.铜绿假单胞菌E.拜后棒状杆菌20.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可A.扩大抗菌谱B.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C.增强抗菌活性D.降低毒性E.延缓抗药性21.下列何药不能用生理盐水溶解A.链霉素B.红霉素C.青霉素D.庆大霉素E.头孢呋辛22.肝功能不全应避免或慎用的药物是A.头孢噻吩B.四环素类C.氨基苷类D.青霉素类E.克拉维酸23.可引起肝损害的大环内脂类药物是A.罗红霉素B.乙酰螺旋霉素C.酯化红霉素D.麦迪霉素E.阿奇霉素24.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B.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C.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E.有肝肠循环25.G+菌感染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A.苯唑西林B.红霉素C.氨苄西林D.羧苄西林E.头孢氨苄26.下列哪项不是氨基糖苷类共同的特点A.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苷元结合而成B水溶性好,性质稳定C.对革兰阳性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D.对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具有高度抗菌活性E.碱性下抗菌活性增强27.下列哪种药物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螺旋霉素B.妥布霉素C.阿米卡星D.卡那霉素E.大观霉素28.庆大霉素无治疗价值的感染是A.铜绿假单胞菌感染B.结核性脑膜炎C.大肠杆菌所致尿路感染D.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败血症E.对青霉素过敏者金葡菌感染29.链霉素目前临床应用较少是由于A.口服不易吸收B对肾毒性较大C.抗菌作用较弱D.耐药菌株较多,毒性较大E过敏反应发生率高30.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体内分布浓度较高的部位是A.细胞内液B.血液C.肾脏皮质D.脑脊液E.胆汁31.耳、肾毒性最严重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A.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C.西索米星D.新霉素E.链霉素32.奈替米星不同于庆大霉素的是A.抗菌作用强B.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C.对纯化酶稳定性高D.口服可吸收D.对耐药金葡菌有效3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笑出的主要途径是A.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B.经肾小球分泌排出C.经肝微粒体酶氧化灭活D.经乙酰化灭活E.经胆汁排出34.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A.庆大霉素B.妥布霉素C.阿米卡星D.链霉素E.大观霉素35.对铜绿假单胞菌及抗药金葡菌均有效的抗生素是A.庆大霉素B.青霉素GC.红霉素D.螺旋霉素E.苯唑西林36.常用于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淋病患者的抗生素是A.庆大霉素B.氨苄西林C.大观霉素D.红霉素E.羧苄西林37.下列何药能与多价阳离子络合而影响其吸收A. 氯霉素B.四环素C.氨苄青霉素D.头孢氨苄E.红霉素38.四环素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是A.四环素B.土霉素C.金霉素D.多西环素E.米诺环素39.四环素类药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是A.四环素B.土霉素C.金霉素D.多西环素E.米诺环素40.四环素主要不良反应是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过敏反应D.周围神经炎E.肠胃反应41.氯霉素的下述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与剂量、疗程无关的严重反应A.二重感染B.灰婴综合征C.可逆性贫血D.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E.胃肠道症状42.氯霉素仅用于伤寒等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是由于A.抗菌谱窄B.严重损害骨髓造血功能C.易引起二重感染D.抗菌作用弱E.性质不稳定43.四环素的抗菌机制是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B.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C.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D.干扰叶酸代谢E.抑制RNA合成44.多烯环素属A.四环素类的半合成抗生素B.氯霉素累的半合成抗生素C.氨基苷类D.大环内酯类E.β-内酰胺类45.林可霉素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是A.过敏性休克B.肾功能损害C.胆汁淤积性黄疸D.假膜型肠炎E.肝功能损害46.万古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属速效杀菌药B.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C.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可引起假膜型肠炎E.口服不易吸收47.多粘菌素不良反应多见A.可致肾损害B.神经系统毒性C.静滴过快致呼吸抑制D.A+B+CE.以上都不是48.多粘菌素属于以下哪类抗生素A.多肽类抗生素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C.氨基糖苷类抗生素D.喹诺酮类抗菌药E.头孢菌霉素A2型题49.王某,因患扁桃体炎而采用青霉素治疗,给药后约1分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kPa/8kPa,并伴有呼吸困难,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应首选下列何药治疗A.肾上腺素B.麻黄碱C.阿托品D。
间羟胺 E.去甲腺上激素50.王某,突发寒战、咳嗽及血痰,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应首选下列哪种抗菌药治疗A.链霉素B红霉素 C.四环素 D.氯霉素 E.青霉素G51.李某,近期出现发热、脾肿大、瘀点等症状,心脏听诊可闻及杂音,并伴有乏力、纳差、苍白等,血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诊断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常首选下列何种方案治疗A.庆大霉素+红霉素B.青霉素G+TMPC.多西环素D.青霉素G+链霉素E.青霉素G+红霉素52.张某,女性,因肾病综合征伴肾功能不全入院,近几日出现尿急、尿痛、尿频症状,争端为铜绿假单胞菌尿路感染A.庆大霉素B.SMZ+TMPC.抗敌素D.羟苄西林E.头孢氨苄53.刘某,突发咽痛、畏寒、高热。
检查可见咽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状渗出物,血培养为金葡菌感染,诊断为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耐药,最要选用下列何种抗菌药控制感染A.青霉素B.苯唑西林C.氨苄西林D.羟苄西林E.链霉素54.夏某,近几天出现咽痛伴中等程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上有假膜,细菌学检查发现白喉杆菌,诊断为普通型咽白喉,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治疗方案A.红霉素+白喉抗毒素B.庆大霉素+白喉抗毒素C.土霉素+白喉抗毒素D.SMZ+TMPE.青霉素+白喉抗毒素55.曹某,半月前曾患急性扁桃体炎,现突发发热,伴多汗,疲乏,厌食及心前区不适等症状,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常选用下列何种抗生素控制链球菌感染A.青霉素B.庆大霉素C.万古霉素D.抗敌素E.四环素56.陈某,五天前出现尿急、尿痛及尿频症状,尿中查到白细胞和尿蛋白,现突发高热、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出冷汗及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血中检到变形杆菌,诊断为败血症,常首选下列何药进行抗感染治疗A.庆大霉素B.万古霉素C.氨苄西林D.羧苄西林E.链霉素57.丁某,女,26岁,因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