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中。

然而,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

首先,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糖皮质激素抑制了炎症反应,减少了炎症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从而减轻了炎症症状。

但是,这也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某些病例中,当糖皮质激素停药后,反弹性感染率较高。

其次,糖皮质激素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液体排泄减少,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血管负荷增加。

同时,糖皮质激素还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使血脂水平升高,并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另外,糖皮质激素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也比较明显。

它能够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降低体内的糖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或使单纯糖尿病患者入症状加重。

同时,也可引起垂体-肾上腺轴的亢进,导致库欣综合征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还会对骨骼系统产生影响。

它可以抑制成骨细胞形成和抑制骨折愈合。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此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还会对消化系统和皮肤产生一系列影响。

它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降低胃肠道内的抵御力,易发生胃溃疡。

糖皮质激素还可使皮肤变薄、湿疹加重、毛细血管扩张和皮下脂肪堆积等。

综上所述,尽管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涉及到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等。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医生应根据疾病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副作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副作用及在肝移植-新(1)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副作用及在肝移植-新(1)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副作用及在肝移植-新(1)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性
疾病的治疗中。

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并根据患者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抑制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的各种疾病症状。

2.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减少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3.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二、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1.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儿童青少年骨骼的生长发育。

2.易感染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减少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此易导致感染。

3.增加血糖、血压
长期应用可导致血糖、血压升高,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三、糖皮质激素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在肝移植中,糖皮质激素可以起到免疫抑制作用,预防排斥反应。


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需要严格的应用控制和管理。

1.肝移植后受者需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预防移植物排斥反应。

2.对于肝移植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排斥反应,可以考虑加大糖皮质激
素的剂量。

3.需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合理控制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以免出现副作用。

总结: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来实现,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

在肝移植中,糖皮质激素可以起到很好
的免疫抑制作用,但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控制使用,以免出现不
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和多种过敏反应。

尽管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非常有效,但它们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1. 免疫系统抑制: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感染频繁或更加严重。

2.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这是因为激素抑制了骨细胞的生成和骨吸收的平衡。

3.水肿:糖皮质激素会导致体内潴留水分,引起水肿。

特别是
在面部和手部,这可能导致面部肿胀和手指肿胀。

4.高血压:糖皮质激素对血管有收缩作用,可能导致高血压。

这增加了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5.心理和情绪问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心理和情绪
问题,如焦虑、抑郁和失眠。

6.消化系统问题: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造成消
化不良、胃溃疡和胃炎等问题。

7.肌肉损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加,肌肉质量减少,容易引发肌肉损伤。

总结起来,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包括免疫系统抑制、骨质疏松、水肿、高血压、心理和情绪问题、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肌肉损伤。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降低副作用的风险。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感染
冲击治疗的病人,一旦出现发热,必须立即做血培养,然后给予广谱抗生素。

对于没有感染迹象的病人,不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不能预防免疫抑制者的感染。

二、消化道溃疡
多数情况下,小剂量激素对胃肠粘膜影响不大。

中等剂量以上者需要注意胃肠粘膜病变。

冲击治疗需要常规用胃肠粘膜保护性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三、无菌性骨坏死
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尽快减少激素剂量,争取早日停用激素;必要时运用免疫抑制剂。

四、行为与精神异常
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尽快减少激素剂量;镇静、抗精神病治疗。

浅谈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

浅谈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

浅谈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品,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糖皮质激素常见的副作用作一总结,并就其合理使用提出几点看法。

1常见的不良反应1.1柯兴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等。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必要时应给予排钠利尿剂并补钾。

1.2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

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原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或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病原不明的细菌感染、耐药性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均应禁用。

1.3诱发或加重溃疡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胃黏液分泌,加强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蛋白质合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和修复能力,故能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的危险。

为防止这一反应可同时加用制酸药,原有溃疡病患者慎用。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引言: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一类常用的抗炎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尽管激素在治疗上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其使用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为了确保患者在使用激素时能够及时应对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一套完善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先准备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建议医生和患者做好相应的预先准备工作。

首先,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激素的作用、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并获取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病史等。

其次,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最后,医生应向患者提供激素的适当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告知患者激素不良反应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

二、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激素使用可能引发消化系统不适,如胃部不适、呕吐等。

患者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停用激素,并向医生报告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 免疫系统不良反应:激素使用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

患者在发生发热、咳嗽、咳痰等感染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激素。

3. 皮肤不良反应:激素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肿、刺痛、瘙痒等不适。

患者在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时,应停用激素,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如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尽早就诊。

4. 其他不良反应:激素使用还可能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心血管系统问题、神经系统问题等。

患者在出现这些问题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激素。

三、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除了应急预案外,预防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在使用激素时,应遵循以下几点措施:1. 严格遵医嘱: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准确使用激素,并不得擅自调整剂量或延长时间。

2. 注意饮食:激素使用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刺激。

3. 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皮肤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一)静脉迅速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能发生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包括面部、鼻黏膜、眼睑肿胀,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气短、胸闷、喘鸣,用药期间加强巡视,出现过敏反应应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二)中长期给药可引起以下不良反应1.库兴综合征表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皮肤变薄、糖皮质激素性糖尿病,故用药期间应注意体重及血糖变化,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监测血糖,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观察。

2.可诱发或加重感染,加强皮肤、口腔、会阴等部位的清洁卫生。

观察有无感染的发生,有无并发二重感染,防止白色念珠菌感染,原有感染病灶(如结核病)有无活动。

长期使用激素者,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外出时应戴口罩,以减少和避免感染的机会;病室清洁,定期消毒,被服勤换洗。

3.可并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导致穿孔或出血。

观察有无腹痛及伴随症状,注意大便的颜色,有无呕血、黑便,饮食应软烂易消化,不宜食用生、冷、硬的食物,用药期间不宜服用阿司匹林,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根据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4.可导致骨质疏松、骨缺血性坏死和伤口愈合迟缓,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质,加强安全措施,防止跌倒,避免外伤、骨折。

5.可导致精神异常,出现失眠、神经质、情绪异常,甚至抑郁、狂躁、精神分裂症或有自杀倾向等,应加强观察,尤其既往有精神病或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警惕发生。

6.心血管并发症,长期应用能导致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故饮食应清淡,每日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水肿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血压及血脂的变化,每日监测血压,定期检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出凝血时间等。

7.可抑制小儿生长发育,患儿使用此药时应谨慎。

8.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白内障等,加强对眼部视力的观察。

9.与强心苷和利尿剂合用应注意补钾。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副作用1.代谢紊乱: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易引发糖尿病。

此外,还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脂肪堆积等问题。

2.水钠潴留:糖皮质激素会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排泄,增加水钠的重吸收,导致体液潴留,表现为水肿和高血压。

3.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干扰钙离子的吸收、分泌和再吸收过程,抑制骨骼矿化,导致骨质流失和骨密度下降,容易引发骨折、骨骼退化等骨质疏松症。

4.肌肉萎缩:糖皮质激素抑制蛋白质合成,加速蛋白质分解,导致肌肉组织的萎缩和肌力下降。

5.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易导致感染加重、抵抗力降低。

6.皮肤改变: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导致皮肤变薄、表皮萎缩,容易出现皮肤瘀斑、静脉曲张等现象,以及易损伤、感染。

7.心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8.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及胃肠道排空减慢,引起食欲降低、消化不良、胃肠溃疡等症状。

9.眼部问题:长期使用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问题。

10.精神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起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失眠等神经精神问题。

尽管糖皮质激素具有许多副作用,但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其益处往往超过了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并采取适当剂量和时限,同时辅以其他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以及密切观察和应对副作用的出现。

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者,应进行骨密度检查、血糖、血脂等相关的检测。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及副作用预防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炎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

但是,糖皮质激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因此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副作用预防非常重要。

一、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方法1. 根据医生指导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处方药,使用前应该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病因等因素,合理地选择剂量、使用频率和疗程。

2. 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剂型:糖皮质激素有多种剂型,包括口服、外用、注射和雾化等。

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剂型。

3. 控制用药时间和疗程: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应该尽量控制使用时间和疗程。

一般来说,糖皮质激素的短期使用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激素依赖性、Cushing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等。

4. 逐渐减少剂量:为了预防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当病情好转时,可以逐渐减少剂量并最终停药。

过快或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弹或出现戒断症状。

5. 避免频繁更换剂型:频繁更换糖皮质激素的剂型可能导致剂量不稳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稳定使用一种剂型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和副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预防1. 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剂量和疗程,可有效降低副作用的发生概率。

2. 梳理病史和注意禁忌症: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禁忌症,避免使用时出现不良反应。

3. 定期复查和监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压、血糖、骨密度等项目的监测。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可以减少副作用的损害。

4. 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中药等,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降低副作用的风险。

5.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激素相关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皮质醇),具有抗炎、抑免疫制、抗毒(素)、抗休克等多重生物效应,是临床应用最广、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是对付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王牌武器。

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许多副作用,有的还非常严重。

对此,一定要充分了解,注意防范。

诱发感染发生机制:激素可以降低机体免疫力,容易诱发感染,并且,发生感染后,激素还会抑制发热、咳嗽等症状,使感染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常常造成诊断延误。

应对措施: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胆道等部位感染征象;定期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免疫力低下患者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药源性“库欣综合征”发生机制: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外源性库欣综合征”, 病人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肩、四肢纤细、痤疮、多毛等。

应对措施: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如利尿药物。

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生机制:刺激胃酸和蛋白酶分泌,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及出血。

应对措施: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或忌用糖皮质激素;不与非甾体类消炎药联用;激素治疗期间,可常规加用胃肠粘膜保护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等。

血糖升高发生机制: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异生,导致“糖代谢紊乱”。

原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血糖进一步升高;原本血糖正常的患者在使用激素后有可能出现“糖代谢紊乱”,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停药后血糖多可恢复正常。

应对措施:全天候(尤其是餐后)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检查结果,酌情调整或加用降糖药物,以维持血糖正常。

高血压发生机制:糖皮质激素可引起钠水潴留,并使血管壁对血管紧张素II和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强,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应对措施:应用激素期间,注意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或加用降压药物。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1、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型肥胖、满月面容、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临床上称之为库欣综合征。

这些症状可不特殊治疗,停药后一般会自行逐渐消退,数月或较长时间后可恢复正常。

必要时可配用降压、降糖药,并给予低压、低糖、高蛋白饮食及补钾等对症治疗。

因此,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的病人,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皮质激素。

2、诱发或加重感染: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但不具有抗菌作用,且能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扩散。

因此,长期用皮质激素可诱发感染或使机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大或扩散,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灶扩散。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情的变化及是否有诱发感染现象,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除妨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外,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又能减少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4、神经症状:可发生激动、失眠,个别病人可诱发精神病,癫痫病人可诱发癫痫发作。

故有精神病倾向病人、精神病人及癫痫者应禁用。

5、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较长期应用该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可引起负反馈作用,而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或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不全。

一旦遇到应激时,如出血、感染,则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低血糖或发生低血糖昏迷。

6、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长期应用激素,症状基本控制时,若减量太大或突然停药,原来症状可很快出现或加重,此种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这是因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作用或症状尚未完全被控制所致。

处理措施为恢复激素用量,待症状控制后再缓慢减量。

糖皮质激素的防治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防治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防治措施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激素,也是常用的药物。

它们在医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炎症、免疫反应和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

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本文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防治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药物,减少其潜在的风险。

预防措施1. 遵医嘱使用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前,首先要咨询专业医生,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医生会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来确定用药方案,并给出具体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2. 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时间或过量使用。

长期或高剂量的使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代谢紊乱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与医生交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3. 使用局部疗法对于一些局部炎症或过敏反应,可以考虑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外用霜剂、喷雾剂等。

这样能够减少药物在全身的吸收和潜在的副作用,同时对局部症状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

治疗措施1. 渐减剂量停药当治疗疾病的目的已经达到或病情好转时,应逐渐减少剂量并停止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肾上腺功能不足或复发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逐渐减量。

2. 并用其他治疗药物对于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其他抗炎药物或免疫调节剂。

这样可以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量,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3. 营养支持和饮食控制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食欲增加、代谢异常等问题,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注重营养支持和合理的饮食控制,避免过度摄入能量和脂肪。

如果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或代谢异常,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定期检查和监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监测。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压、血糖、骨密度、肾功能等。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利的一面固然是好,不利的一面也不能束手无策,我们需要对一些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有所了解,所以你知道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1. 骨质疏松发生原因:(1)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及增加肾脏尿钙排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促使破骨细胞的活化、导致骨丢失;(2)抑制骨形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刺激破骨细胞活化、抑制成骨细胞增殖、 I 型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质合成,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3)对性激素的影响: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雌激素及睾酮的合成引起骨质疏松;(4)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肌萎缩及肌力下降是导致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1)钙剂 + 维生素 D/ 骨化三醇 / 阿法骨化醇 + 阿仑膦酸、唑来膦酸;(2)阿仑膦酸、唑来膦酸;(3)甲状旁腺素;(4)降钙素;(5)性激素;(6)噻嗪类利尿剂和限盐(伴高钙血症者),防钾丢失;(7)避免吸烟、酗酒、饮咖啡、负重,适当运动。

防治时机:预计激素使用>3 个月或高风险患者。

2. 肌病发生原因:激素对骨骼肌的直接分解代谢作用。

防治措施:(1)不用氟化激素;(2)减少激素用量;(3)适当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3. 股骨头坏死发生原因:激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瘀滞、骨内压力增加、动脉灌注不足而引起梗塞,或激素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骨细胞的凋亡。

防治措施:(1)早期诊断和干预;(2)危险因素评估;(3)预防外伤,NSAIDs 止痛;(4)关节置换或切骨术。

4. 血脂升高发生原因:部分原因是激素导致ACTH 减少所致。

防治措施:(1)使用他汀类药物;(2)补充叶酸和B 族维生素;(3)合理膳食。

5. 血糖升高发生原因:激素可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糖原异生。

防治措施:(1)减少激素剂量;(2)饮食控制;(3)优先选择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严重高血糖者可注射胰岛素。

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素)、抗休克以及免疫抑制等多种临床治疗作用,它是目前最广泛使用,也是效果最为立竿见影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也是抢救重症患者、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利器。

但本药也是一种“双刃剑”,一旦运用不得当,反而会带来很多后遗症,有些后遗症还很大。

若是长时间服用,可以导致出现满月脸、水牛背、体毛增加、高血压,以及更为复杂、严重的症状,因此要加强不良反应的预防,以下就对几种由糖皮质激素所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科普,着重探讨了这些不良反应的形成机制和应对措施。

1.加重感染形成机制:大量激素会影响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导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导致感染,糖皮质激素会对发热、咳嗽等症状进行抑制,症状只是被隐藏起来,并没有得到治疗,导致一些感染没有被及时发现,而导致了治疗的延迟,后期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感染。

应对: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胆道等是否有发生感染的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和 C反应蛋白;对免疫力下降的人可以服用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球蛋白。

1.库欣综合征形成机制: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外源性库欣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包括:肥胖、满月脸、水牛肩、痤疮粉刺、体毛增加等。

应对:停止服用此药后,症状会自动缓解,通常不需要特别的处理,症状严重者可以服用利尿剂有助于改善症状。

3.引起消化道的溃疡、出血形成机制:大量糖皮质激素会使胃肠道内过多分泌胃酸及蛋白酶,从而引起或加剧胃肠道的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应对:既往有胃肠道溃疡史的患者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这类药物;不能和NSAIDs一起使用;在使用激素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诸如质子泵抑制剂等胃肠粘膜保护的药物。

4.血糖升高形成机制:已有“糖尿病”和“糖耐量不正常”的病人,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发生更多的血糖上升;如果本来血糖是正常的,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后激素后也可能发生“类固醇性糖尿病”,但这种情况在停药后就会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什么?应该怎么办?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1、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型肥胖、满月面容、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临床上称之为库欣综合征。

这些症状可不特殊治疗,停药后一般会自行逐渐消退,数月或较长时间后可恢复正常。

必要时可配用降压、降糖药,并给予低压、低糖、高蛋白饮食及补钾等对症治疗。

因此,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的病人,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及钙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慎用皮质激素。

2、诱发或加重感染:皮质激素有抗炎作用,但不具有抗菌作用,且能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扩散。

因此,长期用皮质激素可诱发感染或使机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大或扩散,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灶扩散。

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病情的变化及是否有诱发感染现象,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除妨碍组织修复、延缓组织愈合外,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又能减少胃粘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4、神经症状:可发生激动、失眠,个别病人可诱发精神病,癫痫病人可诱发癫痫发作。

故有精神病倾向病人、精神病人及癫痫者应禁用。

5、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较长期应用该药,由于体内糖皮质激素水平长期高于正常,可引起负反馈作用,而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或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不全。

一旦遇到应激时,如出血、感染,则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低血糖或发生低血糖昏迷。

6、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长期应用激素,症状基本控制时,若减量太大或突然停药,原来症状可很快出现或加重,此种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这是因病人对激素产生依赖作用或症状尚未完全被控制所致。

处理措施为恢复激素用量,待症状控制后再缓慢减量。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应对措施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可累及全身几乎各个器官、系统,主要包括:
器官、系统
副作用
肾上腺
肾上腺萎缩
代谢系统
糖尿病,Cushing’s S,脂代谢异常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血栓形成、血管炎
消化系统
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
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失眠等行为、认知、情绪改变
免疫系统
广泛抑制,潜在病毒激活
骨骼肌肉系统
骨质疏松和骨坏死,肌肉萎缩,生长停滞
肾脏
排钾,保钠
皮肤
痤疮、青斑,多毛,伤口愈合延迟

青光眼,白内障
为了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临床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患者
1、适应症:一般建议在肾脏病理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肾内科的适应症包括:大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部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比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血管炎相关性肾炎等;间质
性肾炎,比如特发性间质性肾炎、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移植等。

2、禁忌症:
有以下情况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新近接受胃肠吻合术。

有以下情况时应严格掌握指征:
严重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和结核等)
严重的骨质疏松
严重糖尿病
严重高血压
精神病
青光眼
病毒性肝炎
二、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作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分为长效激素、中效激素、短效激素。

临床常见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学特点:
1、长效激素: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HPA轴的危害重,不适合长期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比如抗过敏用地塞米松。

2、短效激素:对HPA轴的危害轻,但效力弱,作用作用短,不适宜治疗慢性病,主要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3、中效激素:治疗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效、短效均不合理。

因此,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选用中效激素比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不应该选用长效激素,也不应该选择短效激素!
氢化可的松C1-C2间引入双键,变成泼尼松龙。

泼尼松龙C6上引入甲基,变为甲泼尼龙,即甲强龙。

在常用的中效激素中,和泼尼松相比,甲泼尼龙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C1=C2双键结构: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盐皮质激素作用减弱,加强抗炎活性。

2、C6甲基化:亲脂性和组织渗透性增强,能够快速到达作用部位,靶器官浓度高,迅速起效、增加抗炎活性。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依次为: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
3、C9α未氟化:HPA轴抑制弱,肌肉毒性减少。

C11羟基化:使其无需肝脏转化,直接起效。

不增加肝脏负担,不会因肝脏转化减少而影响其疗效。

三、选择合适的用量
1、静脉用药:一般两种情况下选择静脉用药,一是病
情严重,选择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为250mg~1000mg/d,3天一个疗程,必要时重复1~2个疗程;二是胃肠道水肿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可用静脉给药。

2、口服给药:起始用药足量,/kg/d,或者1mg/kg/d,一般最大剂量不超过16片/d。

根据病理结果和病情决定足量治疗时间,然后减量。

减量原则:每1~2周减原剂量的10%,最容易掌握的办法是每2周减1片。

减量的频率是先快后慢,当剂量减到1~2片时,一般维持3个月以上才停药。

四、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
建议清晨一次顿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HPA的抑制作用。

从以上的图我们不难发现,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血浓度存在昼夜节律的变化,早晨8点最高,凌晨4-5点最低。

通过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则正好相反,早晨8点最低,凌晨4-5点最高。

所以,清晨顿服对CRH和ACTH 分泌的影响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