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口腔预防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重点
【三种实验方法的比较】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先有结果后找原因先有原因后找结果人为干预再看结果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分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一次可研究多个因素一次研究一个因素一次研究一个因素时间短、可靠性差时间长、可靠性高时间长、可靠性最高临床实验中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最为经典【社区牙周指数CPI】不仅能反映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的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常用的龋病指数有【DMFT】、【DMFS】等,牙周健康指数用【CPI】,氟牙症用【Dean】【单纯随机抽样】按一定方式以同等的概率抽样,称为单纯随机抽样。
它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也是其余抽样方法的而基础。
【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象同时开始临床试验,同时干预,同期随访,最后比较两组试验结果。
【系统评价的基本步骤】常用“PICO”方法,例如选定问题为“不同浓度含氟牙膏在儿童和青少年龋病预防重的相对作用”①界定研究问题P→儿童和青少年,不同浓度含氟牙膏的防龋作用I→使用含氟牙膏C→对照组为安慰组或不同浓度含氟牙膏的使用组O→防龋的相对效果②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A.研究对象为16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特殊健康状态的儿童除外;B.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或群组对照试验;C.干预措施为至少两种不同浓度含氟牙膏比较,其中一组可谓安慰剂组;D.研究结果用恒牙或乳牙龋齿增加情况衡量,以龋失补牙面或龋补牙面的改变为指标;E.研究期限最少为12个月③搜索有关文献:Cochran图书馆(2009,Issue2),Medline,Embase(1950年~2009年6月8日),结合查阅以往发表的有关含氟牙膏的总数→75篇文献报告的83个独立研究纳入评价。
④研究的严格评价和数据提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偏倚的评估,以预防分数(PF)作为结果衡量指标。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考点总结预防口腔医学的特点1.官方语言较多2.临床比较少没意思一、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三、口腔癌的预防四、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五、口腔健康促进六、社区口腔保健与项目管理七、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八、常用医学统计口腔预防医学概述主要研究对象-人群基本要素-个人预防保健方法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及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级预防没病有病早治有病根治口腔流行病学概述一、口腔流行病学定义·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分布规律和影响,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二、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分布状态横断面调查是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方法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不用于指导临床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重点)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客观的描述。
·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分类又名定义举例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做调查)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某种疾病或现象的情况我国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一个时间点)纵向研究疾病监测(定期随访)即在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对一小学学生龋病发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有一段时间)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 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 值来计算。
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0.4 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0.81~1.0 彻底可靠3、CPI 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
DMFT 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 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 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 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22 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5~6 岁:龋均90%无龋12 岁:龋均(DMFT)不超过 115 岁:至少有5 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 记分为1 或者218 岁:无因龋病或者牙周病而缺失的牙35~45 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1 个区段65~74 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5 个区段5、龋均(DMFT)等级0.0~1.11.2~2.62.7~4.4 4.5~6.5 6.6 以上很低低中高很高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
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 年,普通为2~3 年。
8、1986 年我国对120 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者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 (较短期内) 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者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觅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浮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浮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口腔科学期末复习重点(人卫7)
2 、牙周炎晚期常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3、保持口腔卫生得主要措施有:漱口、刷牙、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4、急性牙髓炎疼痛四大特点: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痛、温度刺激诱发或加重疼痛、无定位性5、艾滋病得口腔表现包括:疱疹性口炎、牙龈坏死、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希肉瘤6、正常龈沟得深度不超过:2mm8、哪一解剖结构将腮腺分为深叶与浅叶:面神经9、在拔除上颌后牙断根时,应注意勿将断根推入上颌窦内。
10、血压高于180/100mmhg,应列为拔牙禁忌症。
11、颌面部外伤引发窒息可分为阻塞性窒息与吸入性窒息两类12、颌骨骨折常见类型有:闭合型,开放型,混合型等。
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咬合紊乱,张口受限与血肿等,骨折片移位可有神经麻木以及全身可有相应症状。
13、下颌骨骨折得好发部位在:颏部,下颌角,髁状突,正中联合14、对舌缘长期不愈得溃疡,需作(活检)明确诊断,以排除癌肿。
15、下颌骨得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下颌骨得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等为下颌骨得骨质解剖簿弱部位:当遭遇外力时,这些部位常发生骨折。
②血供较差且骨皮质致密,骨髓炎较上颌骨为多。
③下颌骨骨折后愈合较上颌骨慢。
16、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方法:①体位②进针点③进针角度与深度。
17、拔牙后出血得处理:①原因②防治③处理:局部止血药,压迫止血→牙槽窝搔刮,填塞,缝合④全身对症处理。
18、牙齿缺失后得不良影响:①咀嚼功能减退②发音功能减退③美观④咬合紊乱等19、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得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两副天然牙:乳牙与恒牙20、乳中切牙(6~8)乳侧切牙(8~10)第一乳磨牙(12~16)乳尖牙(16~20)第二乳磨牙(24~30)21、颌面部淋巴组织:1腮腺淋巴结2下颌上淋巴结3下颌下淋巴结4颏下淋巴结5颈淋巴结25、颌面缺损得影响:①咀嚼功能;②语言功能;③吞咽功能;④面部容貌;⑤心理精神26、局部麻醉:常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汇总
2021年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汇总1. 患龋率——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
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2. 发病率仅指在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龋齿发病率=发生新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3. WHO 规定龋病的患病水平以12 岁儿童龋均作为衡量标准。
4. 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5. 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在0.7~1.0mg/L 之内6. 氟滴剂:适用于2 岁以下的幼儿7.3 -6 岁儿童每次牙膏用量“豌豆”大小;地氟病流行地区,6 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含氟牙膏8. 0.2%NaF 溶液:每周使用一次0.05%NaF 溶液:每天使用一次9.窝沟封闭年龄:乳磨牙在3~4 岁,第一恒磨牙在6~7 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 岁10.窝沟封闭的适应症:1)窝沟深,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包括可疑龋)。
2)对侧同名牙患龋或有患龋倾向。
3)牙萌出达到(牙合)平面即适宜作窝沟封闭,一般是萌出后4 年之内。
11.窝沟封闭酸蚀:范围——牙尖斜面2/3。
时间——恒牙:20~30 秒;乳牙:60 秒12. 避免唾液污染是窝沟封闭成功的关键13. CPI 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14. CPI 探针使用时所用的力不超过20g15. Fones 刷牙法适合年幼儿童16. 光辐射是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原因17. HBV 要在95℃时要5 分钟才能将其杀灭18. 预真空高温高压灭菌法是目前口腔领域首选和最有效的灭菌方法19.氯己定:易使黏膜染色,味苦20. 供医务人员使用的含氟凝胶浓度:1.23%APF21. 普查的应查率在95%以上。
22. 预调查的年龄段:5 岁、12 岁、15 岁、35~44 岁、65~74 岁。
23. WHO 推荐先对有代表性的1~2 个年龄组少数人群进行调查,通常为12 岁组。
24. ★Kappa 值得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强制性记住,必须记住,几乎每年都考)25. WHO 规定的确定临床试验周期:氟防龋效果观察,至少应持续2 年;牙周病预防措施的效果观察可以持续6 周~18 个月;牙再植应观察5 年;根管治疗应观察2 年。
口腔预防医学第7、8、9章重点
第七章牙周病的预防危险因素局部:牙石,食物嵌塞,创伤合,不良习惯,不良修复体,牙位异常和错合畸形全身: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宿主的免疫炎症反应行为:口腔卫生状况人口社会背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状况★★牙周病的三级预防(考题)从这几方面下手:1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增强人群牙周病预防的意识,提高自我口腔保健和维护牙周健康的能力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去除致病微生物,使牙周支持组织免受破坏3提高素质的防御能力,保持将抗的生理和心理状态4维持牙周治疗的疗效(1)一级预防:又称初级预防,指在牙周组织受到损害之前防止致病因素的侵袭,或致病因素已侵袭到牙周组织,但在尚未引起牙周病损之前立即将其去除。
旨在减少人群中牙周病新病例的发生,主要是对大众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最终达到清除菌斑和其他刺激因子的目的;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提高宿主的抗病能力。
并定期进行口腔保健,维护口腔健康。
包括所有针对牙周病的病因采取的干预措施,(2)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轻已发生的牙周病的严重程度,控制其发展。
对局限于牙龈的病变,及时采取洁治,去除菌斑和牙石,控制其进一步发展。
采用X线检查法定期追踪观察牙槽骨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二级预防的效果是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取得的,其远期效果与患者是否能长期坚持各种预防措施有关。
(3)三级预防:是在牙周病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修复缺失牙,重建功能;并通过随访、口腔健康的维护,维持其疗效,预防复发。
同时,还应治疗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力。
★牙周病的预防方法(1)菌斑控制显示菌斑:2%碱性品红、2%-5%藻红片剂、酒石黄、1-2.5%孔雀绿、荧光素钠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O’Leary菌斑控制记录卡机械方法:牙刷、牙膏、牙线、牙签、牙间隙刷、龈上洁治术、预防性清洁术化学方法:氯己定、酚类化合物、季铵化合物、氟化亚锡(抑制龈下菌斑)、三氯羟苯醚等(2)控制局部危险因素——改善食物嵌塞、调合、戒烟、破除口腔不良习惯、预防和矫治错合畸形、制作良好的修复体(3)提高宿主抵抗力——积极治疗和控制与牙周病发生有关的全身性疾病【菌斑百分率=有菌斑牙面总数/受检牙面总数,在20%以下可认为菌斑基本控制】第八章自我口腔保健方法漱口、刷牙、牙间隙清洁、无糖口香糖■牙刷——清除菌斑作用、按摩牙龈作用。
预防口腔医学重点
口腔预防重点名词解释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科学与艺术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初级预防,处于病理形成前期过程,以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强调自我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以及特殊的防护措施,即社区公共卫生措施,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发展趋势。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已经进入病理形成期,但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阻止病理过程的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和晚期阶段。
防止伤残与康复功能为主要目的,如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尽可能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健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提供依据的科学。
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对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做客观的描述。
主要作用是描述某种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病因假设。
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 epidemiology):就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的情况,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分布特点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又称“疾病鉴别”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它作用在于动态的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口腔预防医学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消除致病因素)、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和三级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龋病常用的指数有恒牙龋失补指数、乳牙龋失补指数、龋均和龋面均、患龋率、龋齿发病率、龋面充填构成比和无龋率。
水氟浓度0.6~0.8mg/L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
牙周健康指数包括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和牙周状况指数(CPITN)。
OHI-S只检查6个牙面,分别为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
口腔卫生指数(OHI)评价的是28颗牙,共12个牙面。
其中,DI-S是软垢指数,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面无软垢。
CI-S是牙石指数,同样分为0-3级,0级表示龈上、龈下无牙石。
PLI是菌斑指数,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则将菌斑分为0-5级,0级表示牙面无菌斑。
GI是牙龈指数,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龈健康。
SBI是龈沟出血指数,分为0-5级,0级表示龈缘和龈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的是10颗指数牙的6个区段。
简化软垢指数DI-S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面无软垢。
简化牙石指数CI-S同样分为0-3级,0级表示龈上、龈下无牙石。
菌斑指数PLI和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将菌斑分为0-5级,0级表示牙面无菌斑。
牙龈指数GI分为0-3级,0级表示牙龈健康。
龈沟出血指数SBI分为0-5级,0级表示龈缘和龈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
社区牙周指数CPI评价的是10颗指数牙的6个区段。
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检查口腔健康指数:口腔被分为六个区段,每个区段需要检查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最新最全最重要执业医师考试必背重点口腔预防
口腔预防学第一单元绪论(一)概念: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口腔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口腔预防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和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如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控制牙菌斑的措施等。
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如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高风险人群的发现和早期龋齿充填等。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
如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等。
第二单元口腔流行病学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二)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
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
(一)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
提出病因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有下面几种:1.横断面研究: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的情况。
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2.纵向研究:又称“疾病监测”,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也就是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分析。
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
如病史记录、疾病监测资料等。
分析性流行病学就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
口腔预防医学-复习资料
一、名解1.口腔預防醫學(preventive dentistry)“通過有組織の社會努力,預防口腔疾病,維護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質量の科學與藝術”。
2.齲病: 是在以細菌為主の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の一種疾病。
3.適宜攝氟量:防齲和維護其他正常生理功能の生理需要量(每千克體重每天0.05~0.07mg)。
4.安全攝氟量:人體最大可能接收の量。
5.氟牙症:又稱又稱斑釉牙,是牙齒發育時期人體攝入氟量過高所引起の特殊型牙齒釉質發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現の體征。
其表現為:釉質出現白色條紋,條紋可融合形成白堊色斑塊,或波及整個牙面;暴露於口腔後可有色素の沉著,部分條紋或斑塊呈黃褐色;嚴重者出現釉質缺損或牙缺損。
6.窩溝封閉:不去除牙體組織,在he面、頰面或舌面の點隙裂溝塗布一層粘結性樹脂,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達到預防齲病の一種有效防齲方法。
7.預防性樹脂充填:僅去除窩溝處の病變釉質或牙本質,根據齲損大小,采用酸蝕技術和樹脂材料充填早期窩溝齲,並在合面上塗一層封閉劑,是一種窩溝封閉與充填相結合の預防性措施。
8.牙菌斑:是一種細菌性生物膜,為基質包裹の互相粘附或粘附於牙面、牙間或修複體表面の軟而未礦化の細菌性群體,不能被水沖去或漱掉。
9.軟垢:疏松附著在牙面、修複體表面、牙石和齦緣上の軟而帶有黏性の沉積物,是由微生物、脫落上皮細胞、白細胞、唾液蛋白、脂類及少量食物殘渣碎屑混合而成。
10.牙石:是沉積在牙面或修複體表面の以菌斑為基質の已礦化或正在礦化の鈣鹽晶體。
11預防性清潔術:口腔專業人員用口腔器械幫助受檢者徹底地清除牙菌斑。
12非創傷性修複治療:用手持器械清除齲壞組織,然後用有黏結性、耐壓和耐磨性能較好の新型玻璃離子材料(釋放氟)將齲洞充填。
13感染源: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並可汙染環境宿主(人、動物)或場所,包括患者、動物傳染源和某些帶菌場所。
14傳播途徑:病原體從感染源排除後,經一定方式再侵犯其他易感者の途徑。
《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全总结
《口腔预防医学》高频考点全总结1.预防医学研究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主要为群体,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采取的对策要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方法是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2、传统的生物学模式正在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预防医学是研究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5、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预防,主要适用于病因明确的疾病预防。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主要是对病因不甚明确或多病因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是防伤残、促康复、预防并发症。
一般是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
6、生态系统可理解为由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信息联系共同构成的综合体。
食物链实现了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的传递,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征。
7、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复杂性。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特异性损害有急性作用,慢性作用,远期作用(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
8、S02和NOx等污染物能形成酸雨。
在我国,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02。
环境污染物致健康损害的影响因素包括剂量、作用时间、多因素联合作用。
其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调作用、拮抗作用。
9、环境污染对健康的直接损害有急性中毒、机体免疫力下降、变态反应、致癌作用。
10、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慢性中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得性贫血,甚至白血病。
IL慢性汞中毒是长期吸入汞蒸气所致,其三大典型症状为易兴奋性、震颤和和口腔炎。
震颤多有意向性,治疗首选药物为二筑基丙磺酸钠。
水俣病即是慢性有机汞中毒的一种。
12、在生产中形成,并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是生产性粉尘。
粒径小于15Um的粉尘颗粒为可吸入性粉尘,粒径小于5um的粉尘颗粒为呼吸性粉尘。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最全
口腔预防医学知识点最全口腔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对我们的健康和外貌有着重要的影响,还与我们的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预防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干预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口腔健康状况。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口腔预防医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一、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疾病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刷牙。
刷牙应该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牙刷的毛应该有不同长度、不同硬度,以达到全面清洁的效果。
同时,搭配牙膏和漱口水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清洁效果。
此外,饭后用牙线清理牙齿间的食物残留,也是刷牙后的重要步骤。
二、龋齿预防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牙齿表面。
预防龋齿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是控制糖分摄入。
糖分是细菌形成龋齿的主要营养来源,减少糖分的摄入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其次是牙釉质的保护,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和氟化水来增强牙齿的抵抗力。
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洁牙也是预防龋齿的重要手段。
三、牙周病预防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牙周组织疾病,会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和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除了刷牙和使用牙线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漱口水和牙龈按摩器来加强牙周的血液循环和杀灭口腔细菌。
此外,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和戒烟戒酒也有助于预防牙周病。
四、口腔癌预防口腔癌是一种凶险的癌症,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为了预防口腔癌的发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能够显著降低罹患口腔癌的风险。
其次,注意饮食健康,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摄入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
此外,定期的口腔检查也能够发现潜在的癌变病灶。
五、儿童口腔保健儿童的口腔健康是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儿童期是口腔疾病易发期,因此我们在积极预防的同时,也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初生儿时,家长应该定期给婴儿进行口腔清洁,尽量避免婴儿长期吮吸奶嘴等含糖物品。
预防医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预防医学知识点整理★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三大模块之一,是研究外界各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以提高人群健康为目的一门学科。
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利用,联系紧密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比较:前者针对群体,后者针对个体。
★2、健康的定义:WHO提出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5条标准:①健康必须具有完整的体魄②用现代仪器检测无病③有良好的心态④有较高的工作效率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3、健康的资源:①和平②适当的经济资源③食物和住所④稳定的生态系统⑤可持续性资源的应用。
★4、健康决定因素:①社会经济因素②个体因素③环境因素④卫生服务★5、医学模式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科技水平条件下,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
核心是医学观。
发展阶段: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社会生态学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的影响:①医学研究②临床治疗③临床康复④疾病预防★6、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临床工作者遇到的是一个个病人,但一个病人是个体,个体多了达到一定数量就是群体,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所有病人(或某些健康问题的健康人)构成的群体具有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称为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或称为健康问题的分布。
7、健康问题:是指个体所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具体的说就是疾病、伤害、亚健康状态或健康缺陷等。
★8、疾病:是指个体表现出能够被患者个人感知或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简单的说,就是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
★9、疾病的特点:①临床性②个体性★10、健康疾病连续带:①对个体:就是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的过程。
②对群体:就是发病的低水平——发病的高水平——发病的低水平的过程。
WHO:从健康—疾病可以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HDC)。
口腔预防【归纳总结】
各章总结第一章1.口腔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口腔预防医学涉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面,通过预防或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促进良好的口腔健康与功能。
包括:一级预防(初级):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
二级预防(干预):牙体外科学,牙周病学,正畸学及其他领域的早期诊断与适当治疗。
三级预防(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第二章、第三章1、口腔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分有哪几个方面?1)调查目的2)调查项目3)调查表格设计4)指数和标准5)调查方法6)样本含量7)误差及预防方法2、龋病常用指数?(详见P47)(一)恒牙龋失补指数 DMF DMFT DMFS(二)乳牙龋、失、补指数dmf dmft dmfs deft defs dft dfs(三)龋均和龋面均(四)患龋率(五)龋病发病率(六)龋面充填构成比(七)根龋指数(RCI)(八)无龋率3、龋病致病因素?龋病的三级预防?致病因素:宿主、饮食、细菌、时间一级预防:促进口腔健康实行特殊防护措施二级预防:早期诊断三级预防:防止龋的并发症康复4、什么是龋活性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以致龋菌及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称龋活性试验。
包括:一)物理学检测(二)致龋菌检测(三)酸性产物检测(四)唾液缓冲能力检测1.Dentocult SM 试验2. Dentocult LB试验3.Cariostat 试验4.Dentobuff Strip 试验5.刃天青纸片法5、牙周健康指数都有哪些?(具体测量内容P55)(一)简化口腔卫生指数(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三)Quigley-Hein菌斑指数的Turesky改良法(四)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五)龈沟出血指数(Sulus Bleeding Index,SBI)(六)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6、口腔健康调查的概念和方法?口腔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特定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及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种横断面调查。
(完整word版)口腔预防医学重点个人总结考试必备打印版,文档
1、社区牙周指数 CPI :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的牙周病流行病学检查指数。
它不但反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也反响牙周的治疗需要情况。
2.龋病 :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集体,不能够被水冲去或漱掉。
4.软垢:松懈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和龈缘上的软而带有黏性的聚积物,是由微生物、零散上皮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脂类及少量食品残渣碎屑混杂而成。
5.牙石:是聚积在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已矿化或正在矿化的钙盐晶体。
6.氟牙症:又称又称斑釉牙,是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取氟量过高所引起的特别型牙齿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
其表现为:釉质出现白色条纹,条纹可交融形成白垩色斑块,或波及整个牙面;裸露于口腔后可有色素的沉着,局部条纹或斑块呈黄褐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或牙缺损。
7.窝沟封闭:不去除牙体组织,在 he 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损害,到达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8.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釉质或牙实质,依照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资料充填早期窝沟龋,并在合面上涂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沟封闭与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9.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ART〕指派用手用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尔后用有粘结性、耐压和耐磨性能较好的新式玻璃离子资料将龋洞充填。
10预防性干净术:口腔专业人员用口腔器械帮助受检者完整地去除牙菌斑。
11牙实质敏感:裸露的牙实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难过,并且不能够归因于其他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起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
12 牙酸蚀症:在无细菌参加的情况下,接触牙面的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损害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病理性的牙体硬组织丧失。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预防口腔医学考试重点总结口腔内科考试重点一、解释1.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是用流行病学的原则、根本原理和方法,讨论人群中口腔安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究病因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口腔安康目标和规划,选择疾病防制策略和效果评价供应依据的科学。
2.氟牙症:又称斑釉牙。
是牙在发育期间,长期承受过量的氟,使成釉细胞受到损害,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3.指数:说明某种现象变动的程度。
是起到指标作用或指示作用的标识用一组数值说明龋病在个体或群体中的临床表现,用数量等级和标准方法来说明和比拟龋病的范围及严峻程度。
4.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因龋丢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5.乳牙龋失补指数(dmft、dmfs):龋-已龋坏未充填的牙、失(missing)-因龋丢失的牙、补(filled)-因龋已充填的牙6.龋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7.龋面均: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
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峻程度。
8.患龋率(cariesprevalencerate):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9.龋齿发病率: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
10.菌斑指数PLI:依据牙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依据菌斑掩盖面积记分。
用于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
11.牙龈指数GI:该指数只观看牙龈状况,检查牙龈颜色和质的转变,以及出血倾向。
1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I-S。
可以用于个人,但主要用于人群口腔卫生状况评价。
13.社区牙周指数CPI:其特点是不仅反映牙周组织的安康状况,也反映牙周的治疗需要状况,且操作简便,WHO推举作为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指数。
14.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
《简单预防医学及口腔预防医学》常考点
《简单预防医学及口腔预防医学》常考点总结1.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健康的定义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完好。
2.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常见的来源是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交通运输。
3.环境污染对健康的特异性危害是引起急、慢性中毒。
4.环境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是化学物质。
5.环境污染是指改变环境的构成,扰乱了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正常环境条件,对居民健康造成有害作用。
6.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逐渐转移而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增高的作用是生物富集作用。
7.当前在我国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三废”。
8.一级预防的重点疾病是传染病、职业病。
9.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10.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个体。
11.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干究对象的全体。
12.在统计学中,定量指标是指数值变量。
13.在统计学中,定性因素是指定性指标。
14.抽样误差的定义为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量间的差异。
15.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设计、收集资料、整理理资料、分析资料。
16.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及时收集完整、准矿确的资料。
17.对原始统计资料的要求是完整、准确、及时要有适当的数量、代表性和对比条件。
18.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19.统计工作各个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设计。
20.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集中趋势的指标是中位数合理。
21.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正态分布。
22.几何均数在对数正态分布情况下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23.直条图可以用于各相互独立指标的数值大小。
24.半对数线图可以用于某现象的发展速度25.评价1998~2018年肺癌发生的时间变化趋势用发病率。
26.评价1998~2018年肺癌占全部肿瘤的比例的时间变化趋势用死亡构成比。
27.评价某时点肺癌患者占调查人口的比例用患病率。
28.对社区人群进行血压测量以发现高血压患者测量疾病的指标应该选择患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口腔预防医学考试重点总结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
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学、环境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社会医学的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及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研究对象研究人群的集体预防措施为主要对象研究群体的口腔疾病患病情况、群体预防措施和个人预防保健方法为基本要素研究发现并掌握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促进整个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口腔流行病学和口腔健康调查方法·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口腔其他疾病的预防·口腔保健用品的开发与使用·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口腔健康促进与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项目管理和口腔卫生政策·口腔保健中的感染控制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病因预防):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窝沟封闭等。
2)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临床前期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高风险人群的发现和早期龋齿充填等。
3)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临床预防):修复等。
口腔流行病学 oralepidemiology概念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订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口腔流行病学的主要作用·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用于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descriptiveepidemiology)描述疾病或健康现象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病因假设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纵向研究(疾病监测)常规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的情况。
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study)(疾病监测)研究某种疾病或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
动态地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在斯里兰卡茶叶工人中进行的为期15年的纵向研究。
研究只观察牙周病的自然进展,不做任何治疗性干预。
常规资料分析(studiesanalyzingavailableroutinedata-sets)历史资料分析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病史记录、疾病监测资料等分析性流行病学(analyticepidemiology)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或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病因和相关因素对于疾病发生的影响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比较两组人群暴露程度,分析暴露是否与疾病有关。
病例-对照研究√观察时间短√需要研究的对象少√同时可研究多个因素,尤其适合那些原因未明疾病的研究√回忆偏倚较大√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群组研究(cohortstudy)队列研究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两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假设。
群组研究√可以获得不同暴露强度与疾病的关系√也可观察一种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研究时间较长,尤其对慢性病的观察费时更多,所以常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较明确的危险因素后用于进一步验证病因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epidemiology)流行病学实验、前瞻性研究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项干预措施(施加某种因素或消除某种因素)以观察其对人群疾病发生或健康状态的影响√有干预措施√设立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验证病因假设√预防措施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新药、新方法或新制剂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成本效果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口腔健康状况调查(oral health survey)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及流行规律的资料。
横断面调查目的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
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
为探讨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
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
评估治疗与人力需要。
调查项目一般项目—背景状况信息,用于统计和信息管理健康状况项目—客观检查问卷调查项目—主观问题指数和标准龋病指数有DMFT、DMFS牙周健康状况用CPI指数冠龋的诊断标准是:牙的窝沟或光滑面有底部发软的病损,釉质有潜在损害或沟壁软化者。
根龋的诊断标准是:用CPI探针在牙根面探及软的或皮革样的损害。
牙周病流行病学诊断标准:CPI指数氟牙症诊断标准:Dean指数,以釉质表面光泽度、颜色改变程度、缺损程度和侵犯面积作为依据。
方法普查抽样调查捷径调查普查(mass examination)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
最大优点: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应查率>95%;漏查率高结果可靠性差。
最大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抽样:从目标地区的总体人群中,按统计学随机抽样原则抽取部分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被抽到的人群称为样本人群。
用样本人群调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患病情况。
前提条件是抽取的数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
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所得资料具有代表性。
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抽签、随机数字表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间隔抽样,机械抽样。
将抽样对象按次序编号,先随机抽取第一个调查对象,再按一定间隔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层”,即组别或类型等,再在每个层中用随机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再将每个层所有抽取的调查对象合成一个样本。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以整群为抽样对象。
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多阶段抽样捷径调查(pathfinder survey)WHO推荐的一种调查方法,可在短期内了解某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并估计在该人群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年龄组:乳牙列患龋水平12年龄组:全球龋病监测年龄组15年龄组:评价全球牙周病指征35~44:监测成年人口腔健康状况65~74:监测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试点调查(pilot survey)(预调查)在调查前初步了解被调查群体患病特点,制订调查计划,有时须先进行试点调查。
通常为12岁组,加另一个年龄组,以获得少量的参考资料,以便制订调查计划。
样本含量样本含量N=K×Q/PQ=1-PN为受检人数,P为某病预期患病率。
K根据研究项目的允许误差大小而确定的。
当允许误差为10%(0.1P)时,K=400,当允许误差为15%(0.15P)时,K=178,当允许误差为20%(0.2P)时,K=100。
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不能完全避免,可以测量并通过合理设计和扩大样本加以控制偏倚(偏性,bias)是一种错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系统误差,应该设法防止。
偏倚选择性偏倚(selection bias)样本人群的选择无应答偏倚(nonresponse bias)漏查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回忆偏倚(recall bias)、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检查者之间偏性(inter-examiner bias)检查者本身偏性(intra-examiner bias)防止检查者偏性的办法是疾病的诊断标准要准确;调查前认真培训,对诊断标准统一认识;调查前要做标准一致性试验。
标准一致性试验可靠度的检验检查者本身可靠度检验检查者之间可靠度检验Kappa统计法Kappa统计法选15~20名受检者,由检查者及1名参考检查者对受检者各做1次口腔检查,检查者于隔日上午再做1次检查,然后每个检查者的检查结果按相同牙位与参考检查者比较,观察检查者之间技术误差大小,检查者2次检查结果比较,观察本身诊断误差大小。
评估检查者之间一致性的方法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 可靠度中等0.61~0.80 可靠度优0.81~1.0 完全可靠数据的整理和统计数据整理核对分组:按照一定的特性或程度进行归类。
计算:资料分组后,就可以清点每组中的频数。
变量计算——统计指标平均数(averag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用来说明一组观察值之间的变异程度,即离散度。
标准误(standard error):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
率(rate):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总体均数有95%或99%的概率在此区间范围内构成比:某事物内部各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经预先设计的有目的、有一定结构、有顺序的问题表格。
问卷调查的目的研究对象的属性:背景资料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结构首页:封面信、调查对象编码和基本情况、调查日期等。
题目:问卷的核心部分,由问题、答案和编码三部分组成。
联结部分◆指导语: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过渡语:新话题之前的过渡◆结束语:表达谢意,征询看法和感受问卷设计的原则围绕调查目的设计问卷。
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设计问卷。
针对调查内容设计问卷。
便于资料处理和分析。
针对问卷使用方式设计问卷。
问卷设计的步骤根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收集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问题的设计与选择。
确定问题的顺序,一般将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难度较大的、敏感的问题放在后面。
问题的排列要有关联、合乎逻辑。
测试与修改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