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历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我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历程,探讨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历程。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80年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此背景下,教学模式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时,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倡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倡学以致用;(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2. 20世纪90年代:新课程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
这一时期,教学模式改革呈现出以下特点:(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2)强化课程综合,注重跨学科学习;(3)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21世纪初:素质教育与教学模式改革21世纪初,我国教育领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
此时,教学模式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1)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模式;(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历程1. 教学模式的探索阶段在教学模式改革初期,我国教育工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2)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创新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3)开展教学模式实验,验证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教学模式的实践阶段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教学模式实践。
这一阶段,教学模式实践呈现出以下特点:(1)注重教学模式的本土化,结合地方教育实际进行调整;(2)加强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关注教学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浅论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摘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中小学生素质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
什么叫素质?素质教育思想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又是什么?如何更好有效培养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界和全国亿万家庭、千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思想;目标;培养方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是中国近代革命先行者梁启超的名作《少年中国说》中的名言。
先哲的名言一针见血的点明了少年儿童的素质高低和国家盛衰强弱的密切关系。
说明一个国家少年儿童尤其中小学学生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因此,中小学学生的素质问题是万万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因为它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盛衰强弱,难怪不能不引起全球及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由于以上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
提到素质教育,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素质一词,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概念。
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虽然还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理解:一是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在人的素质发展中,先天因素是条件和基础,后天因素是在先天基础发展起来的,显得更为重要;二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和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和大大提高人的素质;三是素质是人较为稳定的,并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性和品质。
总的来说,素质就是人们在从事各项活动中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它主要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也将不断的被赋予新的内涵。
当我们对素质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便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素质教育这一新思想的目的。
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有一个逐步明确的过程。
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国家提出了”加强双基”的要求。
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2)
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关键词不可忽视细节大学生就业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当今大学生进行面试时,除了常规的问题之外,还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招聘单位也正是从这些千奇百怪的面试中,选拔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最近就从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档节目:一家公司在对三位大学生进行面试时,搞了一次活动,让三位大学生到一家幼儿园,分别向小朋友们解释“竞争”这个词的含义。
招聘单位不仅从三位大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更是从他们在细节处的表现,去评价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是否诚恳、认真,是否具有爱心、耐心,是否尊重对方、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等等,由此他们总结出三位面试者综合能力的高低,从而选出一位最佳的人才。
因为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是综合型的、应用型的人才。
只具备了高等的学历和丰富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有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所以招聘单位也都希望得到这样的人才。
但面试时间很短,因此他们就从面试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进行判断。
一位礼仪专家曾说:“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现素质。
”因为一些小事情或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往往会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显现出一个人的本质,招聘方就能从中迅速产生判断,结果就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程。
而这些都不是大学生短时间靠突击就能具备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全面素质,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
素质教育发展历程
素质教育发展历程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和目标。
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教育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过度突出,存在形式主义等。
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开始探索素质教育的发展路径。
1993年,中国提出了“以德为先、健康为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
这一方针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能力。
1994年,教育部发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随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内教育界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在过去,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为主,素质评价则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然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1999年,教育部发布《普通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导则》,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综合评价的参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01年,教育部提出了“兴趣和能力发展、自主和合作学习、品德和情感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这一观点进一步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情感教育。
随着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教育部于2004年发布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指导纲要》,为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指导。
教育部还推出了“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
此外,近年来,中国的素质教育还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人担心素质教育会过分强调非认知能力,导致知识教育的减少。
此外,也有人关注到素质教育中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不足,呼吁进一步细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开始,到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再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品德,中国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作业1-4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性考核作业一一、选择题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B)A.传授知识B.教书育人C.发展智力D.提高技能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D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4.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C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5.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C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B )。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课
(3)恢复高考①过程: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 1977 年冬恢复 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除的高考制度。 ②意义: 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 批高层次人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显著成绩, 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妇女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
教社育会体主系义。
成为
人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
教育
温故知新2
2.新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完成,我国的教
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
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取得历史性成就。1986年
颁布后,国家
日益丰富。与此同时,
建设也得到
加强。
青青春春之之歌
歌
返回
红灯记
返回
自主学习二.体育事业的发展阅读课本99-101页内容
2.体育事业的发展
背景: 1952 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第 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发展体育,增运强动人民 体质。”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在这一方针指引下, 体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在奥运史上“零”的突破 (1984年)──许海峰获射击冠
军
自主学习三.卫生事业的进步阅读课本101-102页内容
3.卫生事业的进步
成就: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各省建立了遍布城乡的 医疗卫生工作网,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 疾病防工治作,消灭了一些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17课 文化、体育 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化、体 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重点:文学艺术创作的两个高 峰,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试论素质教育的由来
“ 质教 育 ” 素 这一 术语 出现在 报 刊 上 , 约 是 8 大 0年 代 中后 期 的 事 。报 刊杂 志标题 中最 早出 现 “ 质 教育 ” 素 一词 是 18 年 《 州 学 97 贵 院 学报 》 2 发表 的题 为《 第 期 人才 与 素 质 教 育》 文 。最 早 明 确 论 一 述“ 素质 教育 ” 的文章 , 署名 为笔名 “ 是 言实 ” 据说 是 现任 上海 教 育 , 科 学研 究院 办公 室主任 在 18 98年为 《 海 教育》 写的 一篇 短 评 , 上 撰 题为“ 素质 教 育是初 中教 育 的新 目标 J 作者 指 出 “ 中教 育 是 。 初
均 无 “ 质教 育 ” 条 目 。资料 显 示 ,素 质 教 育 一词 是 中 国广 大 素 的 “ 教 育工 作者 在长 期的 教育 实践和 教育 研 究中 共同创 造 出来 的 , 教 是
育 科学 工以清 晰地 看 到它 的发 展 脉络 。 我 有 很多像 西 周 的 “ 、 、 、 、 、 ” “ 礼 乐 射 御 书 数 的 六艺 ” 教 , 孔 子 的 之 像
试论素质教育的由 来
教 育 探 索
试 论 素 质 教 育 的由 来
李 灿 荣
( 安文理学院 西
陕西西安
706) 10 5
【 摘
要】 “ 素质教 育” 中国广大教 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 实践和教育研究 中共 同创 造 出来的词语 , 是 大约在 2 世 纪 8 0 0年代 中后期 出
现 于报 刊 。素 质 教 育既 是 教 育 自身改 革 与 发 展 的需 要 , 新 的 形 势 下 国 家对 教 育提 出的要 求 , 是 当今 世 界 教 育改 革 的必 然 趋 势 。 是 也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后不断深入、经久不衰、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实践。
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不断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其间,全面、准确地把握素质教育这一核心理念,进一步端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以切实的举措使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是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素质”这一概念受到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关于“素质”虽有多种阐释,但比较认可的解释是:“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一般来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以及身体心理素质。
科学地理解“素质”的基本内涵,是研究素质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
素质教育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每个受教育者素质的基础上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
个人素质的提升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个人素质是基础,民族素质是总和。
离开个人素质的提升,民族素质的提高就成了无源之水,但民族素质不是社会成员个体素质的简单集合,它需要共同价值观念的引领、道德意识的培育和科学的制度安排,等等。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国家有关文件曾明确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强调的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旨在超越传统的知识传授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以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2. 核心素养培养: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信息素养、公民素养等,这些素养被认为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3. 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倡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独特发展。
4. 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素质教育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5. 终身学习理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持续自我更新和成长。
6.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素质教育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个人特色。
7. 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倡导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努力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成长。
这种教育模式试图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内涵【摘要】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后,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口号逐渐流行、普及,短短的十余年间,形成了滚滚向前的思潮。
在这种思潮的引领下,中国大地上纷纷兴起了素质教育的实践,并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主流。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
笔者在此仅就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内涵作一浅显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内涵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全国范围悄然兴起,并很快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但是,有学者却强调指出:“近几年中国通过政府行为用素质教育猛攻应试教育,却久攻不下,应试教育仍巍然不动。
究其所以,源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
”实然,由于素质教育内涵外延十分复杂、深刻,因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
所以,有必要认真回溯素质教育思潮兴起的过程、系统阐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时代所产生的新生事物。
对于这一论点,恐怕教育理论界并不完全认同。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虽然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里是引发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但从形体上看似乎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思想。
在我国教育史上,曾飞溅出素质教育的思想火花。
从《礼记·学记》、《荀子·劝学》、《论语·先进》等论著中都可以寻找到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等先师们提出的“求出,故兼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也智,长善而救失者也”教育观中均闪耀着素质教育思想。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亦颇具素质教育的特征。
教育学中素质的本质及其内涵
教育学中素质的本质及其内涵对素质整体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素质的起源出发,根据不同研究学者对素质的内涵分析,归纳出素质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先天生理素质,第二阶段强调后天素质的培养,第三阶段强调先天和后天对素质的综合作用,第四阶段走出先天后天的限制,从其他角度来研究素质。
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探析素质的五大特点,素质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发展性、隐蔽性、结构性。
提出素质的定义:素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内化加工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状态,是个体对外界的整体认识在他人印象中的一种投射。
关键字:教育;素质;本质;内涵;特点一、绪言素质一词最早来源于生理学,是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也指易患某种心理异常疾病的遗传因素[1]。
生理学上的素质强调素质的先天性和遗传性。
在教育学中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学者对素质一词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学中的素质一直沿用生理学的概念,强调教育对象的先天素质。
到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界对素质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从生理学的素质过渡到教育学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此时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素质是后天的而非先天的,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习得的而不是自然的,素质是基于心理的而不是基于生理的。
这种转变彻底颠覆了学者之前对素质的认识,这也是教育学中对素质认识的一个新起点。
在此之后,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对素质进行了研究,鉴于素质的时代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学者目前还没有在脱离素质具体表现的上位层面给素质下一个内涵全面、揭露素质、特别是教育学中的素质的本质的定义。
理论的完善对实践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基础概念的探究是理论完善的第一步,所以研究素质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对素质的多元化认识在陈佑清看来,素质要素是构成素质结构的砖块和材料,而素质结构则是由素质要素按照一定的联系构建起来的房屋[3]。
同时他认为除了少数纯生理或者身体素质之外,所有的素质都是以生理素质为物质前提,以个体心理素质为存在形式,以社会文化为具体内容,任何一个素质都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合金[3]。
菁英团校结业论文
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2011年度第五届“虎溪校区菁英团校培训”结业论文素质·心理及优秀心理素质培养论文主题:高校学生优秀心理素质培养及作用学院软件学院学号20101961姓名陈强普专业班级软件工程01班论文成绩2011年12月素质·心理及优秀心理素质培养陈强普(软件学院20101961)摘要: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中期,由于种种原因,易导致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高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成才。
所以笔者提出了几点培养方案。
关键字:素质心理素质高校学生培养引言心理素质,从语文的含义上来理解,是一个偏义副词,偏素质。
由于心理素质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左右。
所以我们接下来将进一步讨论关于心理素质的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素质”一词。
谈到素质,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素质教育。
一、素质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正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
关于素质的特征,刘华山老师概括了如下几个方面:内潜性、整体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和社会评价性。
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
然而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心理素质我认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高校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专题
一、素质教育的背景及研究推进 • 素质教育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 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1993年---1999年) • 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化(1999年--- )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 “素质”概念受到教育理论界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社会、经济发展亟需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素质教育注重在教育 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 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 展统一起来。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个体本位与社会 本位的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素质 教育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各类课程与教学活动,因而 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为中心。具体而言,在教育内部,素质教育应重点
在德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评价四 个主要环节上扎实推进。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 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 从讨论中可以看到“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 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
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 综合学者的分析,素质的特点可归纳为遗传性与习 得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 性的统一,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我国教学反思的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我国教学反思的研究综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教学的反思变得日益重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反思。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对我国教学的反思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取得的成果。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领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不再强调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这一转变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学习效果。
1.1 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提出的一种新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
它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研究表明,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1.3 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融入对问题的思考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二、教学评价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在我国,教育界开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2.1 体验式评价体验式评价是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来评价学习的效果和过程。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全面发展情况。
2.2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它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多个维度,使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2.3 反思式评价反思式评价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的渊源及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梳理
核心素养的渊源及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梳理作者:***来源:《荆楚学刊》2020年第01期摘要:“素养”是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世界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本世纪初生成“核心素养”理念并成为教育改革潮流,最近5年多来经过本土化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性教学目标思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于2016发布,新的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具象了该框架。
在推进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以更广阔的时空背景去认识核心素养,可以促进新课程观的建构,推动“核心素养落地”。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课程观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1-0085-05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纳入“核心素养”概念。
依据该政策文件,教育部“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相应地,教育部从组织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开始,启动各学段课程教学有关标准的完善工作,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研制,2017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材〔2017〕7号”文件),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新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基于各学科本质,对之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2]。
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正面临着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理解、理念演进、育人价值、落实路径、专业素质等方面的新挑战。
如何真正解决“核心素养落地”[3],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面临的紧迫任务。
因而,对核心素养进行纵向历时和横向共时分析是很有意义的。
一、核心素养的渊源“核心素养”对我国公众甚至包括学界来说,基本上是一个新概念。
学习即生活
学习即生活作者:王先成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4年第6期王先成(湖南省衡南县一中湖南衡南421100)【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从国外引进了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学思想的创新意义集中体现在提出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上。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学生的主体性只是由学校和教师提倡与构建,学生自己本身没有意识到。
因此我们倡导“学习即生活”的学生生活状态,引导学生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真正成为主体,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真正的享受学习,享受生活。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学习生活【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4-01我国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引进主体性教育这一理论,90年代中后期,随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兴起,主体教育思想适逢其时,逐渐大行其道,成为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创新意义集中体现在提出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上,力图改变学生的地位与现状,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改进和调整师生关系。
可以说它从根本上颠覆了自十八世纪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强调秩序、顺从、师道尊严和传承知识为标志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引领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的潮流。
主体性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表面看起来,这种改革模式与原有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区别,更多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主体性教育改革大部分还是“以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
要求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与环境。
本文着重于探讨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特殊角色,探讨学生主体在改革中的主观感受与认知。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即生活”。
一、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是主体的属性,是人作为主体而显示出来的特征,是人的全部特性即人性的最高部分。
李培湘、徐东从哲学的高度把人性和人的本质作为交互使用的概念,并把人的全部特性划分为四个层面,构成一个系统:第一层面是人的自然性;第二层面是人的社会性,人的“特殊人格”的本质正是“人的社会特质”;第三层面是人的精神性,人不仅进行物质生产,而且进行精神生产。
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初探
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初探【摘要】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及竞争力。
高校是国家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应具有合理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
高校应构建“1111创新教育体系”,即构建一个制定科学的创新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团队,一个保证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良好教授的教学团队,一个支持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开发研究的实践团队,一个促进创新成果竞争交流的竞赛团队,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探寻【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
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是国家人才输出的主阵地。
所以,高校应该具有合理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应该具有培养拥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能力。
一、创新教育概念的界定(一)以人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概念以人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以教育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概念以教育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具有特异性、全面性、探究性、开放性、民主性、超越性等特点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
(三)对创新教育的界定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本身,又要考虑到被教育者。
在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主体,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教育,才能达到教育预期的效果。
所以,笔者认为创新教育的定义是:为了使被教育者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教育者在新型的教育体系下从事开放、多元、前言、全方位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一)创新教育使学生个体价值实现最大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论康有为_大同书_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大同社会非常重视人口教育, .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
主, 最重学校#[ 2 ] 269。大同社会实行. 公养#、. 公
教#,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在公费的条件下接受义
务教育。大同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大同社会的公
民,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人为有用之美才, 人
3]
他希望借此来普及国民教育, 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以资富国。他的这种学制主张, 既立足于当时的现
实环境, 又着眼于中国教育的长远未来。. 这是中
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完整的学习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
学制, 也是康有为对中国教育事业最大的贡献#[ 4] 。
康有为在..大同书..里设想了一个没有私有制
人为有德之成人#[ 2] 212。大同社会的教育有一个前
后衔接的完整的学制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人人必须
学习到20 岁。它包括五个衔接的阶段: 即人本院
(负责胎儿教育)、育婴院(负责婴儿教育)、小学院
(负责儿童初等教育)、中学院(负责少年中等教育)
和大学院(负责青年高等教育) 五个部分。这五个
论康有为..大同书.. 中的素质教育思想
张泽鸿1, 2, 周畅3
( 1. 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合肥 230022; 2. 安徽大学哲学系, 合肥 230039;
3. 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系, 合肥 230601)
摘要: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针对人口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 将大同社会的教育
靠近人本院, .当择与婴儿最相宜之式, 大约楼居少
而草地多, 务令爽垲而通风, 日临池水以得清气, 多
中国教育的发展
专题梳理一:古代教育
• 宋朝:学校制度更为健全,在中央有太学、国子 学等,私人讲学旳书院兴起。
• 明清时期:继续完善学校制度,强化科举制度, 实施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严厉控制士人旳思 想,加强文化专制。
专题梳理二:近代旳教育
• 京师同文馆: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旳第一所新式 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旳,为中国培养了近 代第一批新型旳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
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中国教育旳发展
提出背景
• 2023年9月3日,国务院《有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旳实施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 最为全方面和系统旳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 轮旳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 出了重大调整,明确要求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
解读
• 高考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深化改革旳详 细体现,体现了党对教育问题旳关注与注重。科 技发展靠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所以,要早 日实现当代化,教育要先行。
专题集训
• 材料三:《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3年)要 求:“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旳国文教科书不 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 (3)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 替代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 “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旳作用。
• (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旳变革历程,你能得 出哪些认识?
专题梳理一:古代教育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我国一位伟大旳教育家, 首开私学,主张不论身份高下、家庭贫富,人人 都有受教育旳机会。在教学上,主张因材施教, 善于启发学生思索问题,教育学生树立诚实旳学 习态度,虚心好学,“温故而知新”。
• 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 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 又设博士弟子,“学而优则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
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
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
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
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1)内潜性。
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
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
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
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
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
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
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
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
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
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
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
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
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
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
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
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
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
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
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
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
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
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
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
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
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
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
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
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1.心理素质的涵义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
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
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
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
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
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
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
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
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
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
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
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
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
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
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
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