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部分合理的思想。早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之前,空想家们就有了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从18世纪的马布列,巴贝夫到19世纪四十年代的布朗基,德萨米等人都关于过渡时期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的思想,但由于尚未摆脱唯心史观的束缚,既不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又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因此,他们不可能科学地提出过渡时期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正是在运用唯物史观加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中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但也有一个成熟系统的发展过程。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最早阐述了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在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阐明了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社会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其中,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理论的内容包括:(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3】(二)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马克思根据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比较深入和系统的论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长期性必要性的问题。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首先,巴黎公社必须坚持阶级斗争。“公社并不取消阶级斗争,工人阶级正是通过阶级斗争致力于消灭一切阶级,从而消灭一切阶级统治”【4】。(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和基本任务,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5]。马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1848—1849年的群众革命斗争,他们在总结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消灭阶级是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准。阶级一旦消灭,过渡时期就结束了,人类也就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他在185 2年3月5日的一封信中概括性的指出: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以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6](四)东方落后国家走上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一开始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着眼点放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普遍适用于世界上一切地区,一切国家和民族所必必经的道路。从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恩鉴于西欧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衰退和沉寂,以及
对东方社会的探索,逐渐把视线和研究的重点转向了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东方国家,进而提出了这类国家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是以发达资本主义为起点的,参照的是英、美这些生产力较为发达的国家。在马克斯恩格斯的眼里,真正的落后国家是类似印度、中国、俄国等大多生产力不发达也是落后的受剥削、受压迫的民族。但是他们也探讨了东方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完整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问题。虽然在马恩生活的时代,还没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和经验,但是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理论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正确的,只不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应该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历史条件所限,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只能做一些带有原则性、理论性、预测性的设想,更带有一定程度的空想性,不可能提供进详尽的计划和具体方案,特别是对于小农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更不可能提供现成的方案。对于理论的这一特点,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切不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正确的学说,就可以拿来直接照抄照用,实践经验证明正是由于后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特点或者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而给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威望。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 以列宁为首的苏联共产党人积极探索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已经迫切的摆在了苏联共产党人的面前。列宁带领苏联共产党人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思考。列宁对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探索,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期,即列宁阐述直接过渡思想的时期,时间为1918年夏到1921年初;第二阶段是苏维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时期,即列宁经过实践检验,列宁开始摆脱照抄照搬克斯主义理论的做法,开始独立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提出通过间接、迂回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期,时间为1921年4月到1924年列宁去世。
1918年夏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纠结一批仇视社会主义的国家进攻俄国,企图把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俄国国内残存的反动势力妄想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他们疯狂的纠结起来,俄国领土大部分被占领,粮食原料燃料来源均被切断。为了挽救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把全部经济生活纳入战时轨道,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实行余粮征集制、全部工业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之和“不劳动不得食”的原则
[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当时苏联共产党人为应对战争危机和经济困难,挽救社会主义政权而采取的一项战时的临时政策,是特殊战争的环境下的产物。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破坏的俄国在经济上已经濒临崩溃,物资匮乏、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因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通过非常的强有力措施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支援战争,保证革命的胜利,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1919年3月,列宁起草的俄共(布)八大通过的党纲中就写到:“苏维埃现时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目的是把全体居民组织到统一的消费公社网中,这种公社能把全部分配机关严格集中起来,最迅速、最有计划、最节省、用最少的劳动来分配一切必需品。”。[7]虽然它在内容上和实施的时间上都超出了支援战争所必要的限度,但它仍然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但是当帝国主义被击退,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苏维埃政权仍然实行具有掠夺性质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由于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并且把它看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忽视了在战争基本结束了的条件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来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无视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工业国有化超过了应有的范围和限度,造成生产管理混乱,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地方周转的严重堵塞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表明已经引发政治危机。现实说明企图在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里通过直接过渡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方式是错误的,脱离了俄国的实际,忽视了马克思所阐述的过渡时期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发达的生产力,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虽然列宁曾多次说过,俄国是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落后的国家,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是最落后的,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但是列宁当时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并没有清醒的认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过高估计了俄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当时苏维埃俄国经济水平。
马克思在关于过渡时期理论中所阐述的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之上,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就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与过渡理论设想的前提不同,俄国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经济文化不发达是当时俄国的基本国情。基础的不同决定了道路的不同。当然在当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加上没有现成社会主义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和当时的列宁以及苏联共产党人在某种程度上有教条式理解马克思过渡理论的倾向,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但列宁作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敢于承认错误并根据形势的变化,能够从实践中汲取教训,探索正确的道路。正如他所说的: “企图建立共产主义的经济形式,或者是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