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

[1]?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等职。

1990年7月退出苏联共产党。

1991年6月12日当选苏维埃俄国总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独立。

苏维埃俄国独立后更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

叶利钦担任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的首任总统,执政时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制,采取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联邦经济濒临崩溃。

在任总统期间曾四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9年12月31日辞职并推举普京作为接班人。

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1]?
为政举措编辑
经济
1992年开始,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进行了政治多元化和经济私有化的市场化制度转轨。

以开放价格和国企大规模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休克疗法”,其初衷是以短期的经济下降为代价,换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但“休克疗法”的实施实际上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经济,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国力下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社会严重贫富分化,寡头实力膨胀。

这样的情形直到1999年普京执政后才有所转变。

[9]?
政治
叶利钦担任俄罗斯总统后,宣传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念,主张实行西方式的政治制度,推行以西方模式为样板的政治体制改革,[9]?并为俄罗斯制定了新的政治体制:以总统制、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自由选举为特征的西方式的政治体制模式得以确立。

但是,俄总统权力过大,在很多方面实行“总统集权制”,不少重大政策由叶利钦个人作出,往往带有总统独裁的性质。

1997年3月1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丁关于改组俄联邦政府的命令,进行了一次最为彻底的人事变动。

[10]?1998年3月,叶利钦改组内阁,撤换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提名基里延科做总理。

8月,俄罗斯遭遇经济危机,叶利钦的支持率大幅度降低,因此他于8月23日解除了基里延科的总理职务,再次提名切尔诺梅尔金,但是被国家杜马两次否决,叶利钦只好提名普里马科夫,9月被议会通过。

1999年5月,叶利钦又将普里马科夫解职,提名内政部长斯捷帕申接替其职位。

9月又出乎意料地将斯捷帕申解职,提名普京任总理。

[11]?叶利钦在但任总统期间的8年里,用了7个总理、9个财长、6个内务部长和3个外交部长。

此外,俄政党政治尚不成熟,政党过多,1999年12月议会选举获准登记的党派竟多达26个。

[12]?
民族
苏联解体后,由于车臣民族原始的社会体系,这里并未真正建立起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体系,种族清洗迫使多数非车臣族裔选择出逃,车臣各地军阀割据、派别林立。

而由于车臣民族不事生产又崇尚武力,其对周边地区的犯罪活动始终未停止过。

1994年12月11日,叶利钦签署《解除“非法”武装和在车臣境内恢复宪法法律制度》的命令,同一天早晨7点,俄联邦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部队约3万余人从西部、西北和东部三个方向向格罗兹尼方向开进。

12月3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正式打响。

1996年4月21日,俄军成功消灭车臣武装前头目杜达耶夫。

1996年5月27日,叶利钦前往车臣,宣布战争结束,俄军取得胜利。

1996年8月30日,叶利钦派代表与车臣非法武装参谋长马斯哈多夫在达吉斯坦共和国首府签订了《哈萨
维尤尔特协议》。

1996年12月29日,第一次车臣战争结束。

签署停火协议为车臣人民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车臣名义上未脱离俄联邦,但拥有事实上的独立,实际的兵权仍掌握在车臣武装分子手中,对俄罗斯的领土土完整造成较大的威胁。

1999年8月7日,经过精心的准备后,车臣武装头目巴萨耶夫率领几千名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南部村庄,并于8月10日成立“达吉斯坦穆斯林国家”。

叶利钦下令俄军以北高加索军区为基础建立联合军队集团镇压,第二次车臣战争正式打响。

[13]?2001年1月22日,俄总统普京宣布俄军全面从车臣撤军,俄军的作战将从大量的歼灭非法武装转为反恐怖行动。

由15万人组成的第四十二师和内务部的一个由六七千人组成的旅将长期驻守车臣。

第二次车臣战争以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胜利告终。

[14]?
军事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对俄罗斯的军事改革施加了压力,结束了征兵制度,通过缩减军队的规模,建立一套类似美国或者英国的规模更小的职业化兵役制度来取代现有的征兵制度,使得效率有所提高,至关重要的是在紧接着在冷战结束后的时代,将会更容易部署和使用,从而有利于使俄罗斯争取成为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另外,职业化军人——合同制军人有更多机会来获得必需的技能,掌握日益复杂并且逐步投入使用的军事技术。

[15]?
外交
与西方关系
在苏联时期的“8·19事件”和1993年的俄罗斯“十月事件”中,叶利钦都得到了西方的支持和帮助。

苏联解体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叶利钦一直以亲西方的面孔出现,采取了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先后出访了美、英、德、法、意、加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不满增加,叶利钦开始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转变。

调整的核心是维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恢复和巩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在继续加强与西方大国伙伴关系的同时,他开始强调西方国家应重视俄罗斯的利益。

如在波黑问题上,俄罗斯反对美国动武和取消对穆斯林的制裁;在安理会表决对前南斯拉夫联盟的进一步制裁问题上投了否决票;提出解决波黑问题的四点和平计划,促使联合国通过在波黑建立安全区计划的836号决议;坚决反对中欧和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防止北约的防线移至俄边界。

[9]?
与中亚关系
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萨克斯坦,俄哈两国签署了《关于在利用里海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在声明中,明确了划分海底、不划分水面的立场。

1998年4月,叶利钦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宣布就划分里海海底及利用其资源方面达成共识。

1998年7月,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签署协议,根据两国之间的中央线划分了里海的北部海床,保留水面为共有。

[16]?
1998年10月11日至12日两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分别对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个中亚国家进行了正式国事访问。

访问期间,叶利钦与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发展双边关系,维持地区稳定及其他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签署了内容广泛的合作协定。

俄罗斯国内严重的政治、金融危机风头刚过,俄总统即抱病启程中亚,既表明了俄对中亚地区的重视,也显示了俄急于稳固自身在中亚地位及影响的迫切愿望。

[17]?
与波兰关系
1992年,时任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所达成的瓜分波兰协议。

叶利钦下令向波兰政府提交涉及“卡廷事件”的文件。

1993年,叶利钦访问波兰期间向时任波兰总统莱赫·瓦文萨承诺,俄罗斯方面不反对波兰方面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8]?
与中国关系
叶利钦是中俄友好关系的积极推动者。

他在任总统期间,重视对华关系,曾于1992年、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先后四次访问中国。

[1]?在叶利钦执政期间,中俄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叶利钦积极推动“上海五国”机制的发展。

该机制从解决边界争端、建立军事信任和促进睦邻友好关系开始,继而转向边界裁军、地区安全和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又逐步扩展到外交、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合作,并于2001年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为本地区的重要国际组织。

[19]?
与日本关系
1997年6月20日,8国首脑会议开幕式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俄战略核导弹将不再瞄准日本,他还建议与日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20]?
1998年4月18日至19日,应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的邀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日本进行了一次非正式访问。

在短短26个小时的闪电式访日期间,两国首脑举行了两轮会谈。

对于至关重要的北方领土问题,双方只是就俄方提出的把力争在2000年签署一项“和平条约”改为签署一项包括和平条约在内的一揽子的“日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的建议达成一致意见。

同时,为进一步发展日俄关系,两国首脑共同强调将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来扩大和充实“桥本·叶利钦方案”,其内容有加强在包括防止环境污染和宇宙开发等在内的7个领域内的合作。

为促进日本对俄投资,日俄两国考虑将在俄国建立一个合资投资公司。

此外,两国还将加强在国防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21]?
主要成就编辑
叶利钦推行自由市场改革,执政的8年间,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形成。

改革初期,俄采取了一系列最大限度经济自由化政策,如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实行严厉的财政货币紧缩政策;以无偿分配国有资产的方式实行私有化;实行外贸与外汇自由化等,这就很快冲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多元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22]?
在外交政策方面,他确保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的附属国独立、对裁军予以监督并与西方国家领导人建立了亲切的关系,试图继续前苏联的超级大国作用。

他用“多极世界”来抗衡美国的全球攻势。

在1999年春天,他派遣俄罗斯军队抢先于北约维和部队进入科索沃,以此来表示俄罗斯没有被排除在欧洲事务之外。

此外,叶利钦在1993年秋天宣布解散议会,并且修改了宪法,为俄罗斯确立了强大的总统制。

[23]?
人物争议编辑
苏联解体的责任应由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任总统叶利钦负责,因为叶利钦所主张的改革方针是不负责任的。

(戈尔巴乔夫)[42]?
叶利钦收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苏联的解体,叶利钦起到了核心和主导作用。

叶利钦通过让俄罗斯脱离苏联实现了夺权,也埋葬了苏联。

这让俄罗斯永久地失去了乌克兰这个重要的经济、地缘中心,也让俄罗斯首次向西面临乌克兰的阻隔。

其二,叶利钦采用了年仅35岁的盖达尔的“休克疗法”,急功近利,试图在一个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的国家进行疾风暴雨般的改造,结果拔苗助长,差点让俄罗斯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GDP几乎减少了一半,至今俄罗斯的经济还没有取得真正的起飞。

叶利钦经济改革,造成了一代人的贫困,也给俄罗斯留下了引发政局动荡的金融寡头。

叶利钦的政治声誉也随着休克疗法的失败,越
来越受影响,开始了逐渐走下坡路的历程。

(中国网)[43]?
叶利钦所采用的“休克疗法”,在当时确实未能“立竿见影”地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产生了一大批“不情愿的资本家”,他们在混乱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发展成为既得垄断利益集团,这让很多人不满。

在叶利钦执政的后半期,俄罗斯社会动荡不安,政治事件频频发生,经济危机险象环生,车臣战火时燃时灭,党派斗争激烈异常,政府总理不断更换。

叶利钦在宣布辞职的讲话中也承认,自己没有能够实现“轻易地从灰色、停滞、极权的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事实上没能一跃而过,这一点上我太幼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