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与现代企业管理

--

古人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思想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当今世界,论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其特殊的参考意义。《论语》的“为政以德”,“因材施教”等理念一直深受各类大小企业的欢迎,并积极应用到企业管理方面。

松下公司的建立者——松下幸之助,被誉为日本企业“经营之神”,他可谓是深谙儒家思想的企业家。在松下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松下幸之助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贯穿始终。他主张“仁者爱人”,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这便将人本思想提升到了企业文化核心地位。由此而产生的著名的“玻璃式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者不可以让部下存在依赖上司的心理而盲目服从,个人都应以自主的精神,在负责的前提下独立地工作——正是形成具有松下特色的执行文化的理论基础。

现代企业大多数依靠提高企业领导能力,依依靠企业团体文化的建设,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依靠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合理优化以达到提升企业整体实力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论语》的思想与理念也渗透其中。当然更多的是从《论语》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以《论语》之力,加强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命令的实施与执行是需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的,而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孔子说,在位的人自身的言行与作风端正,这样即使不是命令,大家还是会实行;在位的人不端正,即使是以命令的形式下达,大家也不会听从。企业的领导者首先应该培养起执行的意识和习惯,并亲身实践之。身正而后令行,执行文化才具备了融入企业文化的先决条件。领导者的风范就是在行动和言语中体现中出来,并为员工所认可与支持。如果领导者自身不去实践而只是起一个指挥的作用,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现实去领导企业员工,很显然,这样的命令是得不到广大员工的认可的,实施起来当然困难重重。

对于团体文化的建设,孔子也是有他的意见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成现代语就是,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在管理过程中,学习团体的文化,执行团体文化中所需要的任务与决策,并与团体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反复推敲,甚至激烈地争论,只有这样,团队的每个成员才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为此后的执行打下良好基础,如此大家才会“说”(悦)——一种内心生发的喜悦之情。而这样一支团队的组建,恐怕要不断集合来自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地域——即“远方来”——但是志同道合的成员,一旦团队组建成功,难道大家不会因此而欣喜非常么?但是,再和谐的团队也免不了意见分歧,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更何况一支执行能力强的团队在落实责任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要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是激烈的争论。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不愠!即便是争论,可以有激烈的气氛但没有气恼的情绪。团队如斯,夫复何求?

那么对于提高员工素质孔子又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子还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诲人不倦”。企业员工自身应注重学习方法、不断端正学习态度,既学会又会学,学会认清个人的正确愿望、养成积极提升智能的习惯:独立思考,学会提升思维力中的系统思考力;主动自主地不断探索-创新。以自身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去融合企业文化,深化企业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和组织能力,对于不懂的问题,要积极询问,哪怕是下级人员。企业领导在培养企业员工时应讲求教育方法,重视教育的实际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机会对企业员工进行启发式教育,不断教诲员工,以自身的魅力影响员工与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机制也应该从《论语》中学习从而来完善。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

乎!"中庸是至德,是价值观念,是生存智慧,也具有方法论意义。"贫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看到当时社会贫富对立,提出:用"义"作调整贫富矛盾的标准,寻求双方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在考察事物双方矛盾对立后,在更高层次上寻求平衡。孔子的"中庸"是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是"殊途同归"、"百虑一致";是处理事情时的分寸感,"不要使行动突破质的规定性"。企业领导者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要充分体现热爱和追求"共赢"的模式,既不能过分地强化领导者的权利,也不能过分地倡导员工的自由与自主。要合理地把握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微妙关系,真正做到不偏不倚,使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处于平衡状态,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当然管理的工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礼乐教化。"礼"的核心是"仁"。要将"仁"作为思想文化渗透到组织成员的头脑中,使其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即"礼"与"仁"融合后,领导者、管理者对下属的强制性约束要变成下属自我的道德自律。在"仁"的干预下人们对"礼"的限制就会由衷地赞同,从而使自治和谐、上下有序。如果人际关系无法融洽、和谐,个人工作或企业经营都会失败。人才管理以"和""仁"为中心:"和"是目的,"仁"是手段;"和"跟"仁"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的粘合剂。这样的管理才能深入人心,达到管理的实质。

《论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治国,更在于其管理的理念,如果深化《论语》的管理理念,相信企业的建设将更加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