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归纳各国碰撞标准对比.ppt

各国碰撞法规和标准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 正面碰撞法规 ➢ 侧面碰撞法规 ➢ 后面碰撞法规
精选
正面碰撞标准
FMVSS 208
1、美国正面碰撞标准 FMVSS208
1.1 适用范围
美国正面碰撞FMVSS 208 适用于总质 量不大于4536kg 的乘用车、卡车、多用
途乘用车。
HIII 50%男性正面碰撞假人
精选
FMVSS 208
精选
1.2 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1
头部伤害指数 HIC(Head Injury Criterion)
2
胸 部 3ms 合 成 加 速 度
3
胸部变形量(mm)
大腿受力 4
(N)
左腿 右腿
5
车辆部件
6
假人
7
燃油泄漏量
8
碰撞速度
速度 (km/h)
9
碰撞时样车偏移量 (mm)
精选
FMVSS 208
标准要求 ≤1000 ≤60g ≤76
≤10000
车辆部件不能侵入乘员舱 实验过程中,假人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包 含在乘员舱的外表面以内
在碰撞中:〈28g 碰撞后前 5 分钟〈142g 碰撞后 6-30 分钟〈28g/分钟
≥48.3 ±150
FMVSS 208 2006.9.1后生产的车,总质量≤ 3855kg,整备 质量≤ 2495kg,要进行以下试验:
精选
侧面碰撞标准 1、美国侧面碰撞标准FMVSS214
1 .1适用范围 FMVSS214侧面碰撞适用于所有 乘用车和质量小于4536kg的多用 途乘用车,卡车和客车。
精选
精选
FMVSS 214 技术要求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
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
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借鉴了欧盟ECE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Hybrid Ⅱ和Ⅲ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的主要参数
类 型
Ⅲ
Ⅱ
类 型
Ⅲ
Ⅱ
名 称
尺 寸(cm)
名 称
质量(kg)
头园周长
59.7
57.2
头
4.54
5.08
头宽
15.5
15.5
颈
1.54
头长
20.3
19.6
上躯干
17.19
18.82
直立坐高
88.4
90.7
下躯干
23.04
16.28
试验前检查和确认项目 蓄电池:检查车辆蓄电池是否连接、是否达到额定电压以及安装是否牢固。车辆蓄电池可以被替换。 点火开关:点火开关应处于“ON”的位置。 气囊指示灯:应处于正常打开状态,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状态指示灯显示正常。 假人涂色:对假人头部、鼻子、下颚、膝部、小腿等部位进行涂色,所有部位涂到的面积要足够大,以能够看到假人与车身位置接触为宜。 车载记录仪:试验前应保证车载记录仪的电池电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触发开关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车门及门锁状态:试验前应保证所有车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门锁没有锁止。
4、车辆变形量的测量 在试验过程中选取车辆后端结构作为测量参考点,车辆变形的测量都以此参考点为0 点。 测量部位: A、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和驻车制动踏板中心:调节到中间位置 B、转向管柱中心点: 置于中间位置。 将点火开关关闭,切断蓄电池电源,拆除安全气囊,测量转向管柱末端中心点 C、在乘员侧B 柱做标记点并测量和记录: Ⅰ 在门槛向上100mm 处; Ⅱ 在两侧窗框下沿最低点往下的100mm 处。 所有的点应该尽可能靠近车门上的橡胶密封条。 D、在驾驶员侧A 柱和B 柱做标记点并测量和记录: Ⅰ 在门槛向上100mm 处; Ⅱ 在两侧窗框下沿最低点往下的100mm 处。 所有的点应该尽可能靠近车门上的橡胶密封条。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a.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就建立了影响至今的联邦机动车安全标 准FMVSS, 随后汽车安全领域的法规不断的进行完善,在欧洲也相继推
出了欧洲经济委员会ECE,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安全法规。日本也推出
了日本道路运输车辆保安标准TRIAS 。 c. 它可以分为主动安全法规和被动安全法规,同时,还包括碰撞试验后
(质量9.7kg,站立高747mm,坐高488mm, 6个载荷传感器,置于枕骨、第7颈椎骨、肩和
二、试验流程
一、车辆准备:
1、车辆运达时车辆状况的检查和确认
试验车辆到达试验室后,先测量运达时的车辆质量和前后轴的轴荷,并予 以记录。检查和确认车辆外观、配置和车辆的基本参数
2、车辆整备质量的测量
a. 排空燃油箱中的燃油,运转发动机并到发动机自然熄火为止。 b. 向燃油箱中注入水,水的质量为燃油箱额定容量时的燃油质量90%(汽油密度
事故 被动安全技术
减轻碰撞伤害
为碰撞做好准备
正常状态
危险出现
可能碰撞
无法避免
碰撞 被动安全
主动安全
主动安全性:指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安全性措施,尽可能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被动安全性:指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利用对车辆结构的设计以及被动安全性装置,尽可能的减少驾驶 员和车上乘员以及车外行人受到伤害的程度。
目录
序言
一、正面碰撞法规的发展 二、正面碰撞所包含的类型 三、正面碰撞试验流程(40%偏置) 四、各国正面碰撞测试标准比较
五、C-NCAP正面碰撞试验流程
六、针对正面碰撞法规的研发思路
这次主要讲解这两条
序言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安全、环保和节能。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中国篇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1-2003〕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072-2006〕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57-1998〕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15083-2006〕汽车安全带固定点〔GB 14167-2006〕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354-1998〕C-NCAP 前部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方法C-NCAP 前部偏置碰撞试验方法C-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C-NCAP 评分方法欧洲篇防止汽车碰撞时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2〕关于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4〕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7〕关于车辆内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关于后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2〕关于正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3〕关于车辆火险预防措施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4〕关于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42〕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4〕关于车辆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5〕Euro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Euro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EuroNCAP 侧面撞柱评估标准EuroNCAP 车辆对乘员颈部保护的动态评估试验方法EuroNCAP 行人保护试验方法EuroNCAP 儿童保护评估方法EuroNCAP 评估方法与生物力学极限GTR 行人保护法规EC 行人保护法规北美篇内饰件碰撞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FMVSS 201〕头枕的碰撞保护〔FMVSS 202a〕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碰撞保护〔FMVSS 203〕对方向盘后移量的要求〔FMVSS 204〕座椅系统〔FMVSS 207〕乘员碰撞保护〔FMVSS 208〕乘员离位〔OOP〕保护〔FMVSS 208〕儿童约束系统要求〔FMVSS 208〕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FMVSS 210〕儿童约束系统〔FMVSS 213〕侧面碰撞保护〔FMVSS 214〕保险杠标准〔CMVSS 215〕车顶抗压〔FMVSS 216〕儿童约束安装点系统〔FMVSS 225〕燃油系统完整性〔FMVSS 301〕电动车辆的电解液溢出和电击保护〔FMVSS 305〕保险杠标准〔PART 581〕US 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US 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US NCAP 翻滚试验方法US NCAP 评分方法IIHS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IIHS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IIHS 低速碰撞试验方法附录EuroNCAP 新评估方法建议稿假人伤害指标描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汽车安全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前面碰撞是汽车安全中最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
针对这种事故类型,国内外一直在不断完善安全法规。
1. 国内法规1.1 中国新车评价程序(C-NCAP)C-NCAP是中国汽车评价程序的缩写。
它是中国政府于2006年推出的汽车安全评价标准。
其中,汽车正面碰撞是C-NCAP测试项目之一。
C-NCAP测试基于汽车对不同类型道路上的碰撞情况进行测试,为新车提供一个公正的安全评估标准。
在C-NCAP测试中,汽车正面碰撞的安全要求是车辆速度要求不高于56 km/h。
1.2 GB 11551-2017《汽车前部碰撞试验方法》GB 11551是中国的国家标准。
它规定了汽车前部碰撞试验的方法。
其中,前部碰撞试验是一种测试汽车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能的标准测试。
该标准规定了一系列试验项目,包括碰撞速度、碰撞方式、车辆结构安全等。
测试结果分为评级,包括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差、极差。
1.3 《机动车安全技术要求》《机动车安全技术要求》(GB 7258-2017)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安全标准,规定了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它对于汽车的前部碰撞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包括汽车前撞条和防撞杠的强度、车身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2. 国外法规2.1 欧盟最小安全标准要求欧盟规定,所有新上市的汽车都必须符合最小安全标准的要求,包括正面碰撞的安全要求。
此外,根据欧盟的法规,汽车制造商必须在每个新汽车上配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更好地保持稳定。
2.2 美国联邦汽车安全标准美国联邦汽车安全标准(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FMVSS)规定了美国汽车制造商必须遵循的一些汽车安全标准。
其中,FMVSS 208定义了汽车前部碰撞测试标准,并规定汽车在到达30 mph或35 mph的速度前必须在50%的机会下,完全保护驾驶员/乘客。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主要内容
交通事故概况
1.汽车交通事故概况
• 1.1 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平安的关系 • 1.2 现代汽车平安保障体系 • 1.3 汽车平安技术主要内容
3
1.1 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平安的关系
汽车交通事故定义〔中国〕: 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
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一些统计数字
• 美国:1972-1994年,304万人死于汽车交通 事故,是该国1972年以来战争死亡人数的 3 倍。
• 日本:2021年3月11日 , 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 震引发海啸, 死亡人数1.5万人 , 9506人失踪。
25
1.2 现代汽车平安保障体系
• 亡羊补牢
•
从汽车诞生的那天起,就埋下了
认证制度 详细便于操作
表 1 美国 FMVSS 中有关被动平安性的法规:
条款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内容 内部碰撞乘员保护Occupant protection in interior impact 头部约束Head restraints 司机与转向机构碰撞保护 Impact protection for the driver from the steering control system 转向机构后移量Steering control rearward displacement 窗玻璃材料Glazing material 门锁及约束部件Door locks and door retention components 座椅系统Seating systems 乘员碰撞保护Occupant crash protection 安全带部件Seat belt assemblies 安全带固定点Seat belt assembly anchorages 保留Reserved 风挡玻璃安装Windshield mounting 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s 侧碰撞保护Side impact protection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各国碰撞标准对比

解脱约束系统时的最大
5
假人
载荷(N)
≤60
取
出
能完好取出
碰撞中
不允许泄漏
6
燃油泄漏量
碰撞后
车辆停止 5 分钟内
7
碰撞速度
速度 (km/h)
8
碰撞时样车偏移量 (mm)
若出现连续泄漏,则泄
漏速度不超过 30 g/min 48~50 ±150
侧面碰撞标准 1、美国侧面碰撞标准FMVSS214
中国、美国、欧洲及海湾国家 碰撞法规的介绍
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汽车碰撞安全性作出强制 性要求,并且建立了各自的法规。在汽车碰撞法 规方面主要有两大体系:欧洲和美国法规,其他 如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法规基本上 是参考美国和欧洲的法规制定的。汽车碰撞法规 主要包括:前碰、侧碰、后碰法规。
各国碰撞法规和标准的试验方法和要求
3 .1适用范围 GB20072后面碰撞适用于M1类车辆。
速度 50 km/h 台车质量:1100 kg
3.2 技术要求
1、 在碰撞试验后,燃油装置不应发生漏油现象;
2、 如果在碰撞试验之后,燃油装置有连续泄漏现象,碰撞 后前5分钟之内泄漏率不超过30 g/min;
3、如果从燃油装置中泄漏出来的油液与其它系统中泄漏出 来的液体相互混合,无法轻易分开或辨认,则应根据得到的 所有液体评价连续泄漏量。
欧洲行人保护法规 2003/102/EC
2005.10.1 第一阶段 2010.9.1 第二阶段
谢 谢!
≤10000
车辆部件不能侵入乘员舱 实验过程中,假人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包 含在乘员舱的外表面以内
在碰撞中:〈28g 碰撞后前 5 分钟〈142g 碰撞后 6-30 分钟〈28g/分钟
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汽车应具备有效的碰撞能量吸收能 力,通过溃缩、变形等方式吸收碰 撞能量,以减少对乘客的冲击。
碰撞试验及评定标准
碰撞速度
碰撞试验通常在特定的碰撞速度 下进行,如56 km/h或64 km/h ,以模拟实际行驶中的碰撞情况
。
碰撞角度
碰撞试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对撞 、侧面碰撞或斜向碰撞,以评估 汽车在不同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
提高汽车安全性
法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增加乘员的安全保障。
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也推动了汽车产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国 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02
法规主要内容解析
汽车安全标准
车辆稳定性
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应保持稳定 ,避免因车身翻滚或失控对乘
客造成伤害。
乘客保护
汽车应配备安全带、气囊等乘客保 护装置,以减少碰撞对乘客造成的 伤害。
VS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法规的研究将不断深入,未来将 更加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应用研究, 以及复杂工况下的碰撞法规制定等。同时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 安全正面碰撞法规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 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2023-11-09
目 录
• 法规背景及目的 • 法规主要内容解析 • 法规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法规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 法规实施建议及展望 • 结论
01
法规背景及目的
法规背景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 ,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制定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势在必行。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中国篇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1-2003)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072-2006)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57-1998)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与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3-2006)汽车安全带固定点(GB 14167-2006)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354-1998)C-NCAP 前部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方法C-NCAP 前部偏置碰撞试验方法C-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C-NCAP 评分方法欧洲篇防止汽车碰撞时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2)关于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4)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与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7)关于车辆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关于后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2)关于正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3)关于车辆火险预防措施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4)关于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42)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4)关于车辆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5)Euro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Euro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EuroNCAP 侧面撞柱评估标准EuroNCAP 车辆对乘员颈部保护的动态评估试验方法EuroNCAP 行人保护试验方法EuroNCAP 儿童保护评估方法EuroNCAP 评估方法与生物力学极限GTR 行人保护法规EC 行人保护法规北美篇饰件碰撞特性要求与试验方法(FMVSS 201)头枕的碰撞保护(FMVSS 202a)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碰撞保护(FMVSS 203)对方向盘后移量的要求(FMVSS 204)座椅系统(FMVSS 207)乘员碰撞保护(FMVSS 208)乘员离位(OOP)保护(FMVSS 208)儿童约束系统要求(FMVSS 208)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FMVSS 210)儿童约束系统(FMVSS 213)侧面碰撞保护(FMVSS 214)保险杠标准(CMVSS 215)车顶抗压(FMVSS 216)儿童约束安装点系统(FMVSS 225)燃油系统完整性(FMVSS 301)电动车辆的电解液溢出和电击保护(FMVSS 305)保险杠标准(PART 581)US 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US 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US NCAP 翻滚试验方法US NCAP 评分方法IIHS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IIHS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IIHS 低速碰撞试验方法附录EuroNCAP 新评估方法建议稿假人伤害指标描述。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正面碰撞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即两辆或多辆车辆在道路上面临对向碰撞而发生的事故。
正面碰撞是交通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不仅易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正面碰撞事故的发生率和减轻其影响,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规定。
正面碰撞的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驾驶员安全法规。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交通法规,如不超速、遵守交通信号、遵守车道规定等。
此外,驾驶员还应该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如专心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驾等。
这些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减少因违规驾驶引发的事故,包括正面碰撞事故。
二、车辆安全法规。
车辆安全法规主要包括车辆技术规范和车辆制造标准等。
对于新车来说,车辆制造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规定。
对于二手车来说,车辆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并取得合格证明,才能上路行驶。
车辆安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旨在减少因车辆故障或不合格车辆引发的交通事故,包括正面碰撞事故。
三、道路安全法规。
道路安全法规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其中包括道路建设、道路维护、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等方面的规定。
在正面碰撞方面,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要考虑到车流量和车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设置隔离带、减速带等,来减少正面碰撞事故的发生。
此外,道路的维护也很重要,对于损坏的路面、路基、交通信号等都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
道路安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减少因道路问题引发的事故。
四、交通管理法规。
交通管理法规主要包括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力、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正面碰撞事故的管理,交通管理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提高执法效能,如增加巡逻和摄像头监控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
此外,在事故发生后,交通管理部门还需要及时组织清理现场、保障交通畅通。
交通管理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旨在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公正性,减少因交通违法行为引发的事故,包括正面碰撞事故。
前碰法规简介_1

各国正面碰撞安全法规与标准比较
IIHS评价体系(续) IIHS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
假人伤害评价
17
各国正面碰撞安全法规与标准比较
IIHS评价体系(续) IIHS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
约束系统和假人伤害评价
评价是建立在对高速摄像中假人运动的分析和转向柱运动、安全带抽出测量的基础 上的。相应的分为优(Good)、达标(Acceptable)、及格(Maginal)、差(Poor) 达标( 及格( 优 Good) 达标 Acceptable) 及格 Maginal) 差 Poor) 四个等级。6源自各国正面碰撞安全法规与标准比较
试验方法的比较(续) 试验方法的比较(
完全重叠
法规 名称
40%重叠 FMVSS208 ECE94 IIHS EuroNCAP C-NCAP
GB11551
试验 假人
50%Hybrid Ⅲ2个,前 排,系安全 带
50%Hybrid Ⅲ2个,前 排,不系安 全带/系安 全带,5% HybridⅢ 2 个,前排, 不系安全带 /系安全带
参考质量***
参照ECE94
M1类车辆为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 座位数不超过9 类车辆为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 * M1类车辆为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 整备质量指处于运行状态的车辆质量,没有驾驶员、乘客和货物,但加满燃料、冷却液、润滑油、 ** 整备质量指处于运行状态的车辆质量,没有驾驶员、乘客和货物,但加满燃料、冷却液、润滑油、并带有随车工具和备胎 *** 参考质量指处于空载质量状态的车辆取走10%的燃油、两个前座椅上面各放88kg物体、后座椅儿童约束系统上分别放置15kg 参考质量指处于空载质量状态的车辆取走10%的燃油、两个前座椅上面各放88kg物体、后座椅儿童约束系统上分别放置15kg 10%的燃油 88kg物体 15 11kg物体、在行李箱均匀分布放置36kg的物体时的质量 kg物体 36kg的物体时的质量。 和11kg物体、在行李箱均匀分布放置36kg的物体时的质量。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在汽车设计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作为汽车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在碰撞事故中减少伤害和死亡风险。
各国根据本国的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定了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相关的标准,下面我将对国内外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我们来了解国内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
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安全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
该技术规范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前部防撞、侧部防撞和车身整体刚度等方面。
此外,还有《轻型汽车整车碰撞试验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全车型碰撞试验,以确保车辆满足碰撞安全性能要求。
与国内标准相比,国外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也十分严格。
在欧盟,有一系列关于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ECE R94碰撞试验和ECE R95碰撞后修复标准。
ECE R94标准规定了车辆的正面和侧方碰撞试验要求,以确保车辆在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而ECE R95标准则规定了车辆在发生碰撞后如何进行修复,以保证车辆的再次使用安全可靠。
此外,美国也为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制定的联邦汽车安全标准(FMVSS)。
FMVSS 208标准规定了车辆正面碰撞试验的要求,包括正面撞击试验和侧面撞击试验。
FMVSS 214标准则规定了车辆侧面碰撞试验的要求。
这些标准通过对车辆的碰撞试验以及车身刚度等指标的要求,保证了汽车在事故中的安全性能。
日本是另一个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十分重视的国家。
其制定的刚性碰撞试验(JIS D 6114)和真实环境碰撞试验(汽车安全标准JASO C315和国土交通省VCCサンデーペーパー)等标准要求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都能保持较好的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外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虽然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提高驾乘人员安全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对比(3篇)

第1篇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汽车安全规定。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汽车安全规定。
一、安全配置要求1. 发达国家在安全配置方面,发达国家对汽车安全要求较高。
例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要求新车必须配备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安全配置。
此外,部分国家还要求新车配备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2. 我国近年来,我国汽车安全配置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汽车安全配置要求》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必须配备主驾驶位安全气囊、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前后排安全带、ABS等基本安全配置。
此外,部分城市还要求新车配备电子稳定程序(ESP)。
二、碰撞测试标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汽车碰撞测试标准较为严格。
例如,美国采用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碰撞测试标准,要求汽车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颈部保护等方面达到较高标准。
欧洲采用E-NCAP(欧洲新车评估计划)的碰撞测试标准,同样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较高。
2. 我国我国汽车碰撞测试标准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采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计划)的碰撞测试标准,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颈部保护等方面,C-NCAP的标准与E-NCAP较为接近。
三、排放标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汽车排放标准要求较高。
例如,美国采用ULEV(超低排放车辆)标准,要求汽车排放污染物达到较低水平。
欧洲采用Euro 6标准,同样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2. 我国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也在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采用国六排放标准,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与欧洲Euro 6标准相比,我国国六排放标准在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方面更为严格。
四、驾驶证管理1.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对驾驶证管理较为严格。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 安全法规综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 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
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
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借鉴了欧盟ECE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
随着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应用,DOT不断对法规进行了修订,规定应用生物逼真度更好的Hybrid Ⅲ型碰撞生物假人,与固定壁障碰撞。
FMVSS208最新一次修订在2010年8月份,文中主要针对修订后的208对其100%重叠正面碰撞的情况进行解读。
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被撞开,碰撞后不用工具能将门打开,正常进出假人,燃油泄漏量不超过30g/min。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安全设备。
为了保护车辆乘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
本文将比较研究国内外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以期了解各国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国际上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主要有欧洲(ECE R94)标准、美国(FMVSS 301)标准和澳大利亚(ADR 85/00)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基于碰撞试验进行制定的。
欧洲标准要求车辆在前端和后端进行碰撞试验,以评估车辆在相对低速的碰撞中乘员和行人受伤的风险。
美国标准同样关注车辆的前端和后端碰撞防护,测试车辆在高速碰撞中的安全性能。
而澳大利亚标准除了对前后碰撞进行测试外,还对侧面碰撞进行了评估。
与国际标准相比,国内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相对滞后。
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 11567-2004 中型客车和轻型卡车前部碰撞实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和《GB 15084-2013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两个标准主要关注车辆的前部碰撞防护和行人保护。
然而,这些标准仅限于中型客车、轻型卡车和行人保护装置,并缺乏对其他类型车辆的规范。
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碰撞试验中心和研究机构,这导致了国内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的滞后。
面对国内现状,我国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轿车、SUV、卡车等。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对电动汽车的碰撞防护也需要专门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其次,建立独立的碰撞试验中心和研究机构,加强对汽车碰撞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提升我国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水平。
在整体趋势上,全球都在致力于提高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和要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车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性,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提供更好的碰撞吸能能力。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1. 汽车安全法规概述汽车安全法规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汽车生产、销售和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相关内容的一系列法规标准。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制定的汽车安全法规也不断完善和更新。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法规标准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汽车安全法规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车辆设计、制造、销售、保管、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
其中,关于汽车安全设计方面的规定是最为关键的,通常涵盖了车辆外形、结构、功能及配件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测试方法等方面。
2. 国内汽车安全法规目前,我国汽车安全法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车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法规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车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法规是保障汽车安全的关键。
就目前而言,我国制订了一系列关于车辆设计和制造的标准,包括车身结构、紧急制动系统、碰撞测试、气囊系统、安全带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汽车行驶安全技术要求》,也就是通俗的“C-NCAP”标准。
这一标准要求汽车生产商必须在其新款车型上配置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并且在碰撞测试中取得相应的成绩。
(2)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法规除了对车辆设计和制造的要求外,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交通运输管理的相关法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技术等级标准》等等,这些法规主要规定了车辆的行驶速度、排放标准、驾驶员的资格条件、道路标志等。
(3)其他方面的法规此外,我国还出台了许多其他与汽车安全相关的法规。
例如,规定汽车销售企业和服务站应当有合格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进行服务,要求车主在行车中佩戴安全带等等。
这些法规虽然不同程度上能够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但相对于车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法规来说,其关键性作用较小。
3. 海外汽车安全法规与国内汽车安全法规相比,国外的汽车安全法规更加广泛、严格,也更加先进。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欧洲和美国是全球最为重视汽车安全的发达国家之一。
汽车安全碰撞规定最新(3篇)

第1篇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安全,不断出台新的安全碰撞规定,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汽车安全碰撞规定的最新发展。
一、汽车安全碰撞规定的发展历程1. 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20世纪80年代,我国汽车安全碰撞规定处于初创阶段。
当时,汽车安全意识尚未普及,相关法规尚不完善。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关注汽车安全,逐步出台了一系列安全法规,如《汽车安全法规》(GB 7258-1997)等。
2. 成长阶段(21世纪初至2010年代)21世纪初,我国汽车安全碰撞规定进入成长阶段。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加大了对汽车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安全法规。
这一时期,我国先后颁布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GB 38900-2007)等法规。
3. 成熟阶段(2010年代至今)2010年代至今,我国汽车安全碰撞规定进入成熟阶段。
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对汽车安全的监管,不断完善法规体系,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在此期间,我国相继发布了《汽车碰撞试验方法》(GB 11551-2014)、《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20201961-Q-339)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二、最新汽车安全碰撞规定概述1.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规定了对M1和N1类汽车(不包括特定车型)的碰撞保护技术要求、试验规定、试验程序以及冲击器的标定。
该标准于2024年7月1日起实施,旨在提高汽车对行人的保护能力。
2.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规定了重型商用车辆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生产一致性、同一型式判定和实施日期。
该标准适用于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 500kg的商用车辆,包括货车、半挂牵引车、普通客车、自卸汽车和城市客车。
3. 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了车辆正面碰撞时前排外侧座椅乘员保护方面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
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 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
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
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借鉴了欧盟ECE 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
随着汽车各项技术的成熟应用,DOT不断对法规进行了修订,规定应用生物逼真度更好的Hybrid Ⅲ型碰撞生物假人,与固定壁障碰撞。
FMVSS208最新一次修订在2010年8月份,文中主要针对修订后的208
对其100%重叠正面碰撞的情况进行解读。
碰撞过程中车门不能被撞开,碰撞后不用工具能将门打开,正常进出假人,燃油泄漏量不超过30g/min。
1.1系安全带的正面碰撞测试
1.试验车辆为厢式客车和有特殊用途如邮政用车辆。
试验过程中,车辆以不大于48Km/h的速度垂直撞击固定于地面的刚性壁障,壁障与行驶路线以任何方
向成0°—30°的夹角,50 百分位成年男性假人置于前排驾驶员侧,其伤害指标规定如下:
1)测试假人的所有部分在车内;
不超过1000;
2)头部伤害指标HIC
36
3)胸部持续3ms加速度不大于60g;
4)胸部的压缩变形量不超过76mm;
5)轴向传递到大腿的压力小于2250磅。
2.试验车辆为乘用车、公共汽车、载货卡车、以及一些载重3855kg,净重2495kg的多用途乘用车等。
实验过程中,车辆以不大于48Km/h或不大于56Km/h 的速度垂直撞击固定于地面的刚性壁障,50 百分位成年男性假人置于前排外侧座位,其伤害指标规定如下:
1)测试假人的所有部分在车内;
不超过700;
2)头部伤害指标HIC
15
3)胸部持续3ms加速度不大于60g;
4)胸部压缩变形量不超过63mm;
5)轴向传递到大腿的压力要小于2250磅;
6)颈部伤害指标:
其中,为剪切力,为轴向力,为弯曲力矩,当为拉力时,=6806N;
当为拉力时,=6160N;当为弯曲力矩时,;当为拉伸力矩时,,据此计算出的N ij均小于1。
1.2不系安全带的正面碰撞测试
1.试验车辆为乘用车、公共汽车、载货卡车、以及一些载重3855kg,净重2495kg的多用途乘用车等。
实验过程中,车辆以不大于48Km/h的速度垂直撞击固定于地面的刚性壁障,壁障与行驶路线以任何方向成0°-30°的夹角,50 百分位成年男性假人置于前排外侧座位,其伤害指标规定如下:
1)测试假人的所有部分在车内;
2)头部伤害指标HIC
不超过1000;
36
3)胸部持续3ms加速度不大于60g;
4)胸部压缩变形量不超过76mm;
5)轴向传递到大腿的压力要小于2250磅。
2.试验车辆为乘用车、公共汽车、载货卡车、以及一些载重3855kg,净重2495kg的多用途乘用车等。
实验过程中,车辆以32Km/h-48Km/h的速度垂直撞击固定于地面的刚性壁障,壁障与行驶路线以任何方向成0°-30°的夹角,50 百分位成年男性假人置于前排外侧座位,其伤害指标规定如下:
1)测试假人的所有部分在车内;
不超过700;
2)头部伤害指标HIC
15
3)胸部持续3ms加速度不大于60g;
4)胸部压缩变形量不超过63mm;
5)轴向传递到大腿的压力要小于2250磅。
6)颈部伤害指标N ij均小于1。
以上介绍的试验均在刚性壁障静止的条件下进行,而现实的碰撞事故中多是移动车辆之间的碰撞,所以新修订的FMVSS208中规定了移动壁障的碰撞伤害指标。
试验中,车辆以32Km/h的速度垂直撞击固定壁障,最终的伤害指标规定如下:1)头部伤害指标HIC
不超过700;
15
2)胸部持续3ms加速度不大于60g。
2 欧盟
欧洲到1992年提出了ECE法案,规定了碰撞的速度为48.3Km/h,采用固定壁障,并且碰撞方式为30°斜碰撞(驾驶员侧),采用Hybrid Ⅲ型假人模型,规定了乘员伤害评价指标。
1998年欧洲试验车辆委员会以原有的ECE法规为过渡法规,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新ECE法规。
该ECE法规中,ECE R33规定了正面冲撞中被撞车辆的结构特性方面统一要求。
并且通过实际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欧洲国家发现,在汽车的正面碰撞中,碰撞区域主要集中在驾驶员一侧,因此ECE R94规定了正面碰撞试验仅采用40%正面偏置碰撞,这样更能正确反映交通事故的阵势情况。
碰撞试验采用50 百分位成年男性Hybrid Ⅲ假人,碰撞车速为56Km/h。
规定的评
价指标为:
1)头部伤害指标HIC
不超过1000,头部合成加速度在累计时间不超过
15
3ms(不包括头部回弹过程)时不超过80g;
2)颈部伤害指标NIC:
颈部张力指标:t=0ms,NIC≤3.3 kN;t=35ms,NIC≤2.9 kN;t≥60ms,NIC ≤1.1 kN;
颈部剪力指标:t=0ms, NIC≤3.1kN,25ms≤t≤35ms,NIC≤1.5 kN;t≥45ms, NIC≤1.1 kN;
颈部y轴方向弯曲力矩:My≤57Nm;
3)胸部压缩指标THCC不超过50mm;
4) 胸部粘性指标不超过1.0m/s;
5) 大腿性能指标FFC:
0ms≤t≤10ms,FFC≤9.07kN;t>10ms, FFC≤7.58 kN;
6) 小腿压力指标TCFC≤8 kN;
7) 每根胫骨两端(顶端和底端)所测的胫骨指数不超过1.3;
8) 膝关节滑移距离不超过15mm;
9) 在转向盘轴中心位置测得的转向盘位移,向上垂直方向不应超过80mm,向后水平方向不应超过100mm.
在ECE R33法规中还规定了,车辆的制造工艺,几何尺寸,车身材料以及发动机的布置方式(前置、后置或中置)和排列方向(横向或纵向),找准了座椅上R点的位置。
3 中国
我国汽车安全法规主要参考欧洲ECE法规制定,具有ECE法规的严谨全面的特征,同时又结合了我国实际国情以及道路和车辆的实际情况。
我国正面碰撞法规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正是参照欧洲法规制定的,但是并没有采用欧洲的40%偏置碰撞,而是采用了美国100%重叠正面碰撞。
碰撞车辆行驶路线与壁障夹角为0°,Hybrid Ⅲ 50 百分位男性假人放置在前排驾驶位及其外侧位置,Hybrid Ⅲ 5 百分位女性假人放置在驾驶员座位之后的后排座位
的左侧位置,P系列儿童假人放置在后排座位最右侧,车辆行驶速度为50km/h。
规定的碰撞伤害指标如下:
1)头部性能指标HPC≤1000;
2)胸部性能指标THPC≤75mm;
3)大腿性能指标FPC≤10 kN;
4)试验过程中,车门不得开启,前门锁止系统不得锁止,碰撞试验后,不用工具应该能打开车门,并且保证假人的正常进出;
5)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发生燃油供给系统的泄露,碰撞试验后若有燃油供给系统发生液体连续泄露,则在碰撞后前5min平均泄露速率不得超过30g/min。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同样对汽车的结构、整备质量、乘员舱的空间尺寸、汽车制造工艺及材料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严格规定,同时也规定了安全带的安装使用规则和安全气囊在身材矮小乘员及妇女儿童身上的使用规则。
PS:整理很不容易,希望对汽车工程师以及汽车爱好者有所帮助!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