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自律心理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当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自律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6)11-0052-02

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是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自律是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实现受教育者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心理机制,它是受教育者内因作用的体现。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尽管不忽视受教育者自律意识的作用,但过分地强调了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受教育者常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作用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如价值观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招生规模扩大后的学生管理工作粗放化以及学分制的实行等,因此,学生的自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就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现实状况及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自律意识距离社会要求、学校、家长的期望有着较大差距,产生了与大学生的身份极不相符的现象。表现为:基础文明修养缺乏,我行我素流行;文明礼仪涵养贫瘠,个人修养差;老师面前俯首甘从,同学面前心口不一;公共意识较强,实际行动颇少;慎独意识薄弱,侥幸心理普遍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客观原因

大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受着常规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在亲身的道德实践中处处碰壁,这迫使青年大学生在道德与行为选择上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同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他们遇到同一冲击时,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处理方式和道德行为,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就会放弃高尚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往世俗化、功利化方向发展。

2.学生自身功利思想的根深蒂固是主观原因

一些大学生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急功近利,迷失了道德方向,忽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人文素质、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的提高,并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社会。他们成才意识强,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淡薄,社会公德意识缺乏,自律与慎独能力差,个人能力培养趋向单一,行为功利,采用具体利益标准、市场经济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用法律标准、社会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3.大学德育的失误是根本原因

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大多数高校重他律忽视自律,重纪律处罚,不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停留于“问题管理”阶段,即学生中出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采取单纯的“设防”和“堵窟窿”的被动应付方式来做学生工作,这就不免顾此失彼[1]。

目前,在德育内容方面,大学德育存在目标空泛理想化、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德育过程重过程轻基础等系列问题,在教育过程中,理论阐述太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太多,缺乏以情感人、以事实服人等鲜活内容。要求学生多用抽象、空洞的条款,不重视良好习惯的培育。学生学习德育课程多浮于形式,记背于条条框框,考后即拱手返还,真正将各种道德内化为文明行为和自律能力者为数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德育的效果。

在德育过程方面,大学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大多分离,影响教育效果。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信的过程,要求教学与管理高度结合,而高校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教管分离现象,班主任不是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不是班主任,班主任不上课,上课的不是班主任,任课教师与班主任联系甚少,有的甚至素不相识,任课教师只管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不管学生的行为,学生一旦有不良行为,一律推给班主任和

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宣裕方

德育园地

2006.11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事思想品德和德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室与学生思政工作者也是一种典型的教管分离关系,前者没有丝毫的学生教育管理实践,后者也大多数没有教育教学的经历。这种教管分离造成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及时、不到位、说服力不强,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自律意识。

二、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的途径

自律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自律意识的养成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它在规范人们的言行,实现确定的目标,完善个性品格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校大学生增强自律意识的途径很多,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感

绝大部分大学生年龄都在18岁以上,我国的法律已经确定他们的成人地位,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承担刑事、民事以及校纪校规等法律责任的能力。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言行准则和法律约束力。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大学教育似乎只强调“知识”的追求,而且大多局限于课本知识。因此,在大学生身上常会出现“知识的渊博”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的巨大反差。学生家长也普遍认为,子女一进入大学,就等于将子女包给了学校,大学就成了高级幼儿园,学生的衣、食、住、行全由学校包办,导致学生的依赖思想增强。况且,目前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依靠父母,在外靠学校,对自己的言行缺乏责任感、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校大多通过法制教育课、校风校纪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有的学校也开展了大学生“成人”宣誓仪式,这种以强调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形式是值得提倡的,因为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明显地感到,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在道德、法律、社会行为等方面不仅享有法定权利,更应承担义务,使自己自觉地成为在法律、社会道德、公共舆论制约下的独立人,从而在社会大背景中形成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完美人格。

2.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激发自律意识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需要是每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指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的生物集体或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需要理论对自我教育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人的需要欲望是激发自我教育的内因,因为事物的变化在于自身的内部矛盾运动,因此,要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就必须使学生强化需要意识,激发内动力。

大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精神的方面,也有物质的方面。大学生一进校就应在专业知识方面,或在政治思想方面,或在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有明确的需要目标。

3.通过实践教育,提高鉴别力、创造力

德国教育学家爱德华·斯普朗格认为,客观的文化价值仅仅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要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必须使文化的承担者与具有体验能力的个人精神相撞击。他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2]因此,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不断觉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平时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学生接受的大多是现成的知识和现成的观点,从接受心理学角度讲,这些只能是“准知识”,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和所接受的观点与实践结合,学生才能处于主动地位,有鉴别、有选择、自觉地吸收并内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论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时就强调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学习意义,他说:“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存在的本身的各个部分。”[3]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自然、感受社会。校外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丰富自我的有效途径,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切身体会社会脉搏,深入了解民情、国情,在实践中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自觉地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中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明辨是非,养成自律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明确美丑善恶导向

健康的校园环境,就应该校风校貌严谨、美丑善恶导向分明,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什么是值得赞扬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教育者应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抑制歪气,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效应。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校园文化中的奖罚制度“有时可以培养出奴隶,有时也可以培养出很好的人才,可以培养出自由和自豪的人”[4]。可见校园文化中科学的奖罚制度是学生言行的标准,是自律的尺度。自律意识的养成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自律意识依赖于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绛华.大学生自律意识薄弱和自律能力差根源考察[J].求实,2003,(6):243.

[2]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3]卢梭.爱弥尔(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8.73.

[4]刘长松等译.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125.

(作者:浙江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浙江临安311300)

责任编辑徐建秋

德育园地

2006.11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