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趋势
第一节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当代世界政治的构成和运行机制
1、世界政治。
世界政治是由主权国家为主的世界政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相互间形成的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见第34页第1自然段)
2、国家行为主体的构成要素。
★国家作为世界政治主要的行为主体,它必须具备①定居的居民。②一定界限的领土。③健全的政府机构。④独立的国家主权四个基本要素。
3、世界政治的三种基本态势──国际竞争、国际合作、国
际冲突。
★4、世界政治中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主权平等原则、互不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平共处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原则。
二、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世界政治格局的含义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和状态。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大的阶段,从二战结束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⑴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继投降,这样,曾经嚣张一时,横行欧亚的这三个法西斯国家终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一度从国际舞台上消失了。
第二,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多年的世界强国极大的削弱了。
第三,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而且还发了战争的财,从而一跃成为“全球性”的强国。到二战结束时,①美国的经济实力──无论是工业产值,还是钢铁生产、石油开采、机械制造和农业生产,都是世界第一;②美国的军事实力──无论是海军、空军的数量,还是在世界各地的驻军数目和军事基地的数目也是世界第一;③美国的黄金儲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6%以上,世界第一;④美国当时还独家垄断了原子弹的生产技术。
第四,苏联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也成为世界性强国。苏联既是欧洲国家中遭受战争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也是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最大贡献、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国家。二战中,
苏联的经济损失和军费开支为4850亿美元,约为全世界经济损失的1/8,还有2000多万人死于战争;同时,苏德战场又是二战的主战场,苏军迎战了近80%的德军,消灭了德军近1000万。德国投降后,苏联和蒙古红军又出兵中国东北,一举歼灭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精锐部队──“关东军”,从而迫使日本接受投降。通过战争的考验,彻底粉碎了欧洲列强妄图消灭苏联的梦想(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初,欧洲列强曾纠集108个国家围攻苏联,企图一举消灭这个新生政权)。经过六年战争的考验,与苏联建交的国家由战前的26个变为52个,翻了一番。战后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的苏联是一个拥有巨大实力、享有崇高威望的社会主义大国,这是连美国也不能不承认并予以充分重视的。
第五,欧洲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相继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波兰、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并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先后建立了人民政权。民主德国是在德国苏占区的基础上于1949年10月成立。亚洲的越南、朝鲜和中国也分别于1945年、1948年和1949年成立了新的人民政权。欧亚这些国家人民民主政权的相继建立,是国际舞台上的新变化和新力量。
第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约旦、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也分别在1945年、1946年和1947年获得独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征兆,预示着民族独立国家的大批涌现,将对国际政治旧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
从上分析不难看出,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一位喜爱历史并有深入研究的美国物理学家──麦克·哈特,在1978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其中第39位是“希特勒”
作者在该书中说:“正是希特勒挑起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那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希特勒在短期内“扰乱了世界”,所以也可以这样说,因希特勒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由欧洲移到了美洲。
⑵第一阶段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见第37页第2自然段)
在这一阶段,世界政治格局总的特点是两极体制对抗和“冷战”。
两极体制,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两大阵营的对抗。
“冷战”,是指在两极体制(或两大阵营)对抗中,除了没有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以外的一切对抗。
在第一个大的阶段中,又分为三个相对小的阶段。
第一个小的阶段,大国政治──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雅尔塔体制”,主要是指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维护战后和平等问题,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秘密达成的、主要是维护美苏两大国利益的谅解和协议所规定的原则与机制的总称。
“两大阵营对抗”,──冷战开始。
两大阵营对抗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两面旗帜─帝国主义反苏反共,社会主义和平民主。
军事上两个对抗的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军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军事组织。
经济上两个对立的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经济互助合作委员会。
两场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两次危机─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7日美国正式参战,
1950年7月7日美国纠集了15
个国家的军队组成了以美国侵略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进攻朝鲜。
朝鲜人民军在一个多月内解放了朝鲜南部90%的土地。
1950年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鸭绿江边。
中国人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苏联提供了重要武器装备的支援。
在朝中两国人民军队强大攻势的沉重打击下,经过五大战役,美国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定《朝鲜停战协定》。
◆越南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投降后
不及一月,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于1945年9月2日在河内发表《越南民主共和国独立宣言》,美国当时催促法国承认胡志明成为一个真正国家的领袖。但法国企图重新控制印度支那,所以它仅承认越南作为法兰西联邦中的一个自由邦。
1946年越、法战争爆发,于是法国召回越南逊帝─保大,并于1949年立为皇帝,但法国人操纵实际统治权。(保大─越南末代皇帝,曾在法国受过教育,1926年继承王位)。
越法战争持续到1954年,法国惨败。
1954年在瑞士首都日内瓦举行国际会议,磋商法越停火问题,为使双方兵力脱离接触,决议北纬17度线作为停火线,双方分别撤往17度线以南和以北地方,中间为非军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