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
费孝通:学术之树常青——读《费孝通九十新语》有感
口毛
曦
—
—
读《 费孝通九十新语》 有感
费 孝 通 先 生 是 国 际 著 名 的 社 会 学 家 、人 类 统 中提 炼 出有 利 于社 会 理 论 发 展 的东 西 ,并 在 学 家 、 族 学 家 , 我 国学 界 的 泰 斗 , 生 一 生 此 基础 上有所创新 。” 民 是 先 先生还专 门撰 写 了(O谈 t 致 力 于 学 术 研 究 和 社 会 发 展 ,重 视 理 论 与 实 践 扩 展社会 学的传统 界 限》 的文章 , 出“ 国丰 提 中
语》 ,收 录 了先 生2 0 年  ̄ 20 年 的 文章 二 十 四 文 化 宝 藏 … … 深 入 发 掘 中 国 社 会 自身 的历 史 文 00 10 4 J 篇 . 先 生 九 旬 晚 年 的学 术 论 著 。 拜 读 全 书 , 是 给 化 传 统 。在 实践 中探 索 社 会 学 的基 本 概 念 和 基 人 以“ 山 仰 止 ” 感 。 作 为 年 逾 九 旬 的 世 纪 老 本 理 论 .是 中 国学 术 的 一 个 非 常 有 潜 力 的 发 展 高 之
的互动 . 以其硕果累累 的著述 . 为我 国社 会经济 厚 的 文 化 传 统 和 大 量 社会 历 史 实 践 .包 含 着 深
和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事 业 的 发 展 做 出 了 巨 大 的 贡 厚 的社 会 思 想 和 人 文 精 神 理 念 .蕴 藏 着 推 动 社
献。近 日由重庆 出版社 出版 的 《 费孝通九十新 会 学 发 展 的 巨大 潜 力 .是 一 个 尚未 认 真 发 掘 的
维普资讯
单 一 民族 的 城 市 , 多 民族 构 成 的 城 市 ” 是 。
历 程 和 未来 有 充 分 的认 识 ” 文 化 自觉 ” 指 的 。“ 还
论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
论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作者:赵冰瑶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6期[摘要]费孝通先生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文章中阐释了社会学的“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格,用认识论和方法论探讨了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重要性。
笔者通过现有西方社会学理论进一步阐释费孝通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情境论常人方法学自我[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015-02费孝通在文章的开篇,并没有提出社会学何为的观点,但是却从社会学的价值方面提出了社会学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社会学的科学性使得它与自然科学学科能够解决具体的问题一样具有了强烈的工具性色彩,费孝通认为,社会学的这种“科学理性精神”本身也是一种“人文精神”。
一、“天人之际”与“情境论”费孝通在此处的论述与开篇中对于社会学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是相对应的。
费孝通在此小节的开头之处就提出了社会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的“生物性”和“社会学”的关系。
生物性与社会性是人本身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人的生物属性也称为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到生物规律的支配。
人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是社会行动者,他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社区、家庭等一系列的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和他人。
因此,从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定义来看,人的生物属性是深受到人的社会属性的制约的。
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尽管人类的本性中具有动物性的一面,但为了维护人的尊严性,人们还是精心制定了一些常规。
人类就是据此来把自己和其他动物区别来。
人类就能依据这些常规来对待其本能的、无法摒弃的、作为生物遗产一部分的动物性器官和生理机能的。
制定认为的规范来处理与所有动物相同的肉体器官和机能——人类的这种行为进步到何种程度,可以说是衡量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把尺子。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
B R I D G E O FC E N T U R Y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张璐(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北京100081)摘要: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费孝通先生通过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入思考而提出了“文化自觉”思想。
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来诠释“文化自觉”的历程,并提醒我们不仅需要在文化上保持自主性,也需要在学术上保持一种自觉性。
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和交流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与学术成果,在追求“文化自觉”的同时培育“学术自觉”意识,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挖掘学术思考的新视角。
关键词:文化自觉;学术自觉收稿日期:2014-03-26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课题“‘燕京学派’的学术贡献及其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启示”(项目号:YETP09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璐(1991-),女,黑龙江东宁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2013级硕士研究生。
一、“文化自觉”的思想背景“文化自觉”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的闭幕发言中提出的,其思想来源具有相当长的历史。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流一直与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密切相关,费孝通先生视通中西,见微知著,较早地提出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间对话的问题,这为“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积蓄了力量。
“文化自觉”概念的形成既源于费孝通个人的文化与学术思考,也植根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一)“文化自觉”的微观思考二十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重新开始了对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力求以“从实求知”的态度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试图推陈出新。
“文化自觉”思想是费孝通先生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研究中萌发的,这也体现了他坚持深入实际、从事田野调查的“从实求知”的学术作风。
费孝通先生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考察内蒙古鄂伦春聚居地区时,发现近年来由于森林的日益减少,致使这个长期生存在森林中以狩猎和饲鹿为生的民族难以存续;90年代末他考察的黑龙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也存在同样严峻的现状。
乡土中国 第一章读后感
《乡土中国》第一章读后感
读完《乡土中国》第一章,我深感这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社会学著作。
费孝通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乡土社会的描述,展示了乡村社会的特点、功能和运作方式。
他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基于亲情、邻里和地缘关系。
这种社会结构决定了乡土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性。
同时,费孝通先生也指出了乡土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土社会面临着城市化、工业化等外部力量的冲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挑战。
这使得乡土社会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此外,费孝通先生还强调了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
他认为,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乡土中国》第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让我
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乡土社会的特点和功能,也让我更加关注乡村社会的发展和问题。
同时,费孝通先生的智慧和洞察力也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乡土中国》这部著作将会成为我思考和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参考。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在翻开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之前,我对社会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上。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里,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一个充满着人间烟火、喜怒哀乐的真实世界。
费孝通先生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
他就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坐在你身边,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那些发生在乡村、城镇里的故事。
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和事,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鲜活,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他对于乡土社会的细致描绘。
他说,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基于法律和契约,而是基于血缘和地缘。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村不大,家家户户都相互认识。
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整个村子都会热闹起来。
我记得有一次,村里的一位老人去世了。
按照村里的习俗,大家都要去帮忙。
大人们忙着准备葬礼的各种事宜,孩子们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
出门一看,只见好多人已经在老人家的院子里忙碌着。
男人们在搭建灵棚,女人们则在厨房里准备饭菜。
大家虽然忙碌,但脸上都带着一种肃穆和庄重。
我看到隔壁的王大叔,平时总是笑嘻嘻的,那天却一脸严肃,认真地摆弄着灵棚里的桌椅。
还有村头的李婶,平时总是为了一点小事和别人拌嘴,那天却一声不吭地在厨房里忙活着,汗水湿透了她的额头。
当时的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大家会这样。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这就是乡土社会中的人情世故。
在那个小小的村子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一家有事,全村帮忙。
这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让大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责任感。
费孝通先生还提到,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重经验,轻创新。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
在农村,老人们总是会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样的天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年轻人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老人们的方法太过保守,但往往到最后,还是会发现老人们的经验是有用的。
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读书笔记
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读书笔记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文化学者,他对中国文化的重建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以下是关于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的读书笔记:《中国文化的重建》是费孝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写的一本重要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问题,并试图寻找中国文化的重建之路。
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需要进行重建和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费孝通首先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所在。
他认为,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封闭状态下形成了一种僵化的体系,缺乏创新和活力。
同时,中国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导致了文化的断裂和失衡。
因此,费孝通主张要进行中国文化的重建,以恢复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活力。
费孝通提出了几个关键的思想和观点。
首先,他强调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他认为,中国文化应该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点,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其次,他主张要进行文化的创新和创造。
他认为,中国文化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此外,他还强调了文化的批判性和自觉性,认为人们应该对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反思,以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费孝通还讨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人的尊严。
他强调了人的价值和尊重,认为文化应该以人为本。
同时,他还强调了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认为文化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在书中,费孝通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他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对中国文化进行重建的具体建议。
总结来说,费孝通的《中国文化的重建》是一本思想深邃、观点独特的著作。
他从多个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重建中国文化的思路和方法。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四个维度
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四个维度作者:樊水科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2期一何谓人文精神?这个杂混了中西古今多种内涵流变而来的概念显得含混不清,但其基本内核是稳定的。
“精神”是什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
而“人文”的核心就是人类关怀、生命关怀。
“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超越性”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
坚持人的“主体性”,即承认“人”是目的,不把人当成手段和工具,尊重人的欲求和权利,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超越性”,即人对自己存在的思考, 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的生存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属于人的“终极关怀”。
拜金崇欲、冷漠无情、戏谑调侃等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已引起学者们广泛而有价值的讨论。
然而在讨论中,人文精神所具有的复杂向度往往被忽略或者过于笼统,以致自说自话。
人文精神显然具有多个向度:一是对自我尊严与权利的维护,对自我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对他人尊严的尊重、对他人价值的肯定、对他人命运的关切;三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关切;四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
因此,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有个人维度、社会维度、国家维度和人类维度四个维度。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讨论的人文精神是当代中国语境中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而不是历史的或者西方的人文精神,也不是报社或者电视台的人文精神。
文章旨在对人文精神的不同维度进行探讨,以期对构建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及记者的人文精神有所增益。
二新闻工作者人文精神有四个基本维度:第一,个人维度。
个人维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个人的人文素养和内在修养,是新闻工作者个体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其核心是“自尊自爱”。
这是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根本。
具体地说,个人维度人文精神构建有两个基本点:其一,要具有生命自觉意识,自觉尊崇人的主体性,坚持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现代社会,很多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我,或者说失落了人文精神,有偿新闻、虚构新闻、庸俗恶炒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
费孝通是怎样把社会和文化当作一个整体的?——费孝通教授晚年思想脉络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第 12 卷第 3 期
Journal of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
May 2018
Vol 12, No 3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55(2018)03-0130-07
费孝通是怎样把社会和文化
当作一个整体的?
———费孝通教授晚年思想脉络
丁元竹
( 国家行政学院 决策咨询部,北京 100089)
摘 要:在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的思想中,社会和文化是互为一体的。 纵观费孝通一生的学
. All 术活动,贯穿于他的全部论著和学术活动中的两条主线是社会和文化,这就是,他从
Rights Reserved.
20 世纪 30 年
代初期解决“ 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 的初心中引申出来的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探索,并将这种探索贯
穿于他的一生;从“ 中华民族文化变异” 的思考,到形成“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思想,以及在此
基础上形成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至理名言;从“ 江村经济” 到“ 志在富
在前一个研究室学习和工作,主要是研究当时方兴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从山东大学社会学系
未艾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问题,后来随着实践的发
毕业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但我在北京大学学习
展,又将研究空间拓展到了区域和城市的研究。 边
和研究的基地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后更名为
区室主要是研究边疆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发展,诸
市中去,才能提高技术的” 。[5] 这就是说,一些工业
[2]422
蓝、拗瑶、茶山、滴水花蓝、板瑶、山子等名称所包括
费孝通观后感
《费孝通》观后感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4岁进入母亲创办的蒙养院,接受正规教育。
1928年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读完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而学社会科学。
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期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被誉为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从影片中我们得知,费孝通的文化思想首先得益于他的大学老师吴文藻。
当时,燕京大学社会学系非常流行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而且不断开展社区研究的实地调查,在当时世界社会人文研究领域内都算得上领先。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给予费孝通系统的社会人类学训练。
在燕京大学学习期间,费孝通几乎借阅了吴文藻所有的私人藏书,打下了较为宽泛的学科基础。
1933年的那篇本科毕业论文,标志着费孝通真正理解了文化是什么,文化一定要有三要素,是广义而不是狭义的。
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吴文藻向清华大学推荐了费孝通。
1933年,费孝通成为清华人类学系唯一的硕士生。
1935年,费孝通按规定可以毕业了,并被选派准备去英国留学。
当时费孝通的恩师史禄国建议费孝通出国前先去搞一个田野调查。
因此,在吴文藻和史禄国的推荐帮助下,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开启了广西大瑶山的实地调查。
这次调查对于费孝通的学术发展很重要,可以说是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起点。
纵观费孝通先生的一生,可以看到,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
他热爱祖国、追求光明,在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富民强国。
20多年间,费孝通七下甘肃定西、30余次到江苏吴江调查,足迹遍及祖国。
他以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殚精竭虑,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
我们要学习费孝通志在富民、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崇高思想境界。
费孝通一生著作等身,如今他的这些文字已成为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崇高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费孝通先生与中国社会学
费孝通先生与中国社会学费老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及社会活动家,他在学术研究领域著述颇丰,成为了中国社会学之父,拥有着不同凡响的一生。
1930年,年仅20岁的他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专业。
在这时他便立下了认识中国社会的远大志向。
1936年,他负笈英伦,在伦敦大学的经济政治学院,在马林诺斯基门下学习社会人类学。
数年后,他在马林诺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并获得博士学位。
《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接下来的10年时间里,先后写出了《生育制度》、《初访美国》、《重访英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一系列大受读者欢迎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然而1957年,一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使他在反右派扩大化中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右派,从此沉寂了20年。
1979年,胡乔木找到费老,请他出面主持重建社会学的工作。
1980年,他领衔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981年,他荣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
1982年,他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又被澳门东亚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费老先生的一生跌宕起伏,其中不乏许多奇闻轶事,费老先生的爱情故事就是一段传奇佳话。
1935年8月,费孝通先生与大学相恋多年的王同惠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结婚,证婚人是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出席他们婚礼的还有他的导师吴文藻。
六年前,也就是1929年,也是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也是司徒雷登证婚,当时的新娘与新郎恰恰就是他的老师吴文藻与冰心。
看到自己的得意弟子与志同道合的王同惠结婚,吴文藻先生亲自在婚礼上发表了贺词。
结婚几天之后,这对新人前往广西瑶山做社会调查。
调查期间,他不幸陷入瑶山猎人为逮捕野兽而制造的陷阱之中。
为了营救他,王同惠连夜下山寻求救援,不慎坠崖落水而死。
也就是说,两人结婚仅仅过了108天,王同惠就死去了。
他最终为人所救,但新婚妻子却永远离开了他。
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建
中国民族报/2010年/6月/25日/第007版理论周刊·时空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建潘乃谷写在前面:每一个人都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衬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
但个人是否具有自觉和反思精神,尤其是能否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的时代做理性的思考和记录,这就只有极少数被称为大师的人才能做到。
费孝通先生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罕有的大师之一,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是费孝通先生百年诞辰,本版从即日起将陆续刊发相关纪念文章。
在人们对他的研究、悼念和追忆中,费孝通那近乎传奇的人生和他所践履着的人文精神将一一呈现。
——编者“文革”结束后,费孝通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社会学学科建设和人文社会学科发展进行的。
他特别告诫年轻学者,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要建立起一个理解中国社会的科学路子,要提出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生活的一套系统知识,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他把希望寄托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
知难而进的历史责任感费先生接受重建社会学的任务时,社会学停顿已有27年,他也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
按现在的说法,是早已退休多年。
有一次,他特别谈起这门学科的复杂性和重建将遇到的困难,当时归纳了8条,现在笔者简单地总结为3个方面:一是这个学科“出身不正”,“先天不足”,而且当时还非常敏感,社会上的偏见很深。
二是本来底子很薄,留下的人又不多,也就是费先生所说的挥之即去,但是不能呼之即来,明知靠速成的办法培训人才将来必有弊病,但又不得不采取这种办法作为权宜之计。
三是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很强,费先生本人又一向主张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结合,学科不仅要体现科学性还要体现人文性,这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
因此在这种要求高、任务重的情况下,谁来挑这个担子都艰难,何况他的“右”派问题尚未改正,又年已70了。
而费先生在经历了“反右”、“文革”的坎坷之后,却义无反顾地承担了这一历史任务,这些都不是我们当时那个年龄的人所能体会的。
传统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契合
三、“义”是构建崇德守朴、科学理性大学精神的坐标 在儒家学说里,义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儒家学说里,“义”与 “仁”是紧密相联而又十分重要的道德原则。“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在孔 子看来,一个人是否有“义”、行“义”是一个原则性的大问题:“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 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如果敢作敢为但却 缺乏道义的约束,必然会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搞乱社会秩序;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敢作敢为但又 离开道义的约束,必定会为“利”而奔走纷争,终而沦为“盗”。因此,利和义是儒家思想中的既统 一又矛盾的一对组合。孑L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认为“义”是人类高 尚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但孔子又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 语·里仁》)富和贵是“利”,“利”也是人们所追求的共性,这说明儒家并不一概反对“利”。但儒家 主张“义”与“利”发生矛盾要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以义求利,甚至不惜“舍生以取义”, 而坚决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甚至不择手段的惟利是图。“义”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就在于人有“义”。由此可见,儒家学说中的“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 精神的表现,是崇高的道德原则,是人之良知的理论形态,它与“仁”一样,体现的是伟大的人文美德。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追求利益和功名固然也是大学教师的一种追求,是人生价值体现的一种方 式。但是我们追求“利”的同时要遵守“义”,要以“义”取利。大学本是神圣的殿堂,是精神的领袖 和传播者,教师要用高尚的品格,美好的心灵,来影响和教育学生,崇德守朴,以德育人是大学教师
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
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
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
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
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
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一)家庭与人际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6年第07期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吴江费孝通,三国时蜀国忠臣费祎之后。
江夏费祎被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称为“贞良死节之臣”。
费孝通幼年时,常见到家中的灯笼上写有“江夏费”这三个字,将悠久的历史打通,成为费孝通童年的文化记忆。
几千年光阴流转,费氏的后代四处生根。
吴江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
吴江“东城费氏”的第一代祖为南宋费士寅,曾官拜副相。
1910年,费孝通出生于吴江县城(今吴江市松陵镇),他是费璞安和杨纫兰的第五个孩子。
费家祖居同里镇。
这个著名的江南水乡和文化古镇,“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稻花香中,书声琅琅。
费孝通谈到自己的家庭时说:“我的老家吴江县同里镇,历史上是一个地主和退休官僚——也就是这些绅士居住的好地方。
”费孝通的祖父和外祖父杨敦颐都是同里镇上有名望的读书人。
东城费氏到了费孝通的祖父,家道中落,但望族遗风仍存。
费孝通的祖父很聪明,喜欢研究算学,并不热衷功名。
外祖父杨敦颐在科举中取得进士,被朝廷派到江苏当学政。
后弃官,办实业。
客居上海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是《辞源》的编撰者之一。
费孝通的祖父去世时把儿子费璞安托付给杨敦颐。
费璞安22岁时,杨敦颐把大女儿杨纫兰嫁给费璞安。
费璞安曾经考中清王朝最后一届秀才,科举制废止后,吴江县把他们一批人送到日本留学。
1904年,费璞安入东京宏文学院师范科,学期一年六个月,学的是教育学。
回国后,他先后在山东青州蚕桑学堂、通崇海公中、苏州省立二中等校任教。
1909年1月,费璞安应好友张謇的邀请,在张謇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师范学堂——通州民立师范任教。
费孝通读后感
费孝通读后感费孝通,中国近代杰出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受广大读者的尊重和崇敬。
他的著作《乡土中国》和《中国社会变迁研究》被誉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我,在阅读这位思想巨擘的著作之后,也对他的学术思想和人文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感悟与思考。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深受西方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影响,但他又通过深入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现象,提出了“乡土社会论”、“中西文化论”、“民族问题论”等重要思想,为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用独特的视角和严密的论证方法,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思想形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丰富的学术内涵和思想体系。
在费孝通的思想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乡土社会论”和“中西文化论”这两个重要思想。
他认为,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就必须深入到乡村,寻找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而在“中西文化论”中,他提出了独特的文化比较方法和分析框架,指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在其中加入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和解读,从而推动了文化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此外,费孝通在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元性,并提出了“民族问题论”,意在探究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
他认为,只有在尊重各民族的特殊历史和文化背景,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在阅读费孝通的著作之后,我对于他所代表的中国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深感敬佩和感悟。
他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真理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究中国社会和人的本质,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要观点
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要观点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作品,全书由14 篇文章组成,涵盖了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在这本书中,费孝通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观点,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差序格局: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以亲缘、地缘为基础的差序格局,人们在这个格局中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来排列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像西方社会那样以权力、财富等因素为基础。
2. 男女有别: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在男女关系上存在着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女性更多地专注于家庭事务,而男性则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
3. 家族、血缘和地缘: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注重家族、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乡土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权力和资源分配的重要机制。
4. 基层社会: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社会是由一些小规模的社群组成的,这些社群可以是村庄、宗族、寺庙等等,这些社群不仅构成了乡土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控制的重要机制。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通过对乡土社会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这些观点对于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和推进中国社会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读费孝通多元一体化读后感
读费孝通多元一体化读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费孝通先生的多元一体化,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你知道吗?他说的多元,让我明白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就好像咱们在一个大花园里,每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气。
有的民族能歌善舞,有的民族工艺精湛,各有各的精彩。
这让我觉得世界真的好丰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喜。
而那个一体化呢,又让我想到了咱们是一个大家庭。
虽然大家有不同的特点,但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共同建设我们的家园。
这就像是一起搭积木,每个人手里的积木形状不同,但能搭出一个漂亮的城堡。
读着读着,我就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想法。
以前觉得不同民族之间可能会有隔阂,现在才发现,那都是因为了解得不够。
其实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都希望过上好日子,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前行。
这本书真的让我收获满满,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好多。
就好像原本我在一个小房间里,现在一下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朋友们,你们要是还没读,真的可以去读一读,相信也会像我一样有很多感触的!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费孝通多元一体化的感受哈。
哇塞,刚翻开这本书,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费孝通先生讲的东西,真的太有意思啦!他说的多元,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咱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美食。
比如说,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香,每种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多元呀。
就像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是那么的宝贵。
而且哦,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民族的事情,也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就像在学校里,每个同学都不一样,但我们都能成为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又深了一层,也更懂得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啦。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比我更奇妙的感受呢!。
费孝通对仁的表现的梳理
费孝通对仁的表现的梳理费孝通老先生,那可是咱们中国社会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对“仁”的理解和研究,那真的是深入浅出,让人拍案叫绝。
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费老是怎么描绘“仁”的表现的,说得通俗易懂点儿,就像咱邻里街坊聊天那样亲切。
咱们中国人讲究“仁爱”,这个词儿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啊,它就藏在咱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费孝通老先生说了,“仁”啊,它不是个空泛的概念,它就像咱们家的老槐树,根深叶茂,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你想啊,邻里之间,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大伙儿不都得伸把手,帮衬一把吗?这就是“仁”的表现啊。
费老说了,这种互相帮助,不计回报的行为,就是“仁”在咱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就像老张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全村人都跟着高兴,捐钱的捐物的,那场面,真是比过年还热闹。
这不就是“仁”嘛,让人心里头暖洋洋的。
还有啊,咱们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这也是“仁”的一部分。
你看那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老人笑眯眯地说声“谢谢”,那画面,多和谐啊。
费老说了,这种对长辈的尊敬,对晚辈的关爱,正是“仁”在咱们社会中的生动实践。
就像咱村里头的老李头,一辈子没白活,为啥?因为他心里头装着别人,不管是自家的孙子孙女,还是村里的孤寡老人,他都一视同仁,照顾得无微不至。
再来说说咱们中国人对家乡的眷恋。
出门在外,不管走多远,心里头那份对家乡的思念,那是割舍不掉的。
费老说了,这种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也是“仁”的一种表现。
它让咱们在异乡漂泊的时候,还能找到一份归属感,一份心灵的慰藉。
就像那首歌唱的,“月是故乡明”,不管走到哪里,心里头那轮明月,总是那么亮,那么圆。
当然了,“仁”的表现还不止这些。
你看那社会上,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心和温暖。
还有那些见义勇为的好心人,他们挺身而出,保护着咱们的安全。
这些都是“仁”在咱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费老说了,这些人啊,他们就像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咱们前行的道路,让咱们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一、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先生是一位特别有人文情怀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
他在探讨问题时非常理性,但在他心里和文字背后却充满了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深深的同情和人文关怀。
他总是在思考,怎样能够协助他们改变穷困、落后的面貌和命运,走上现代化之路,他总是怀有这样一种目的和期许。
他表达感情真挚、动人。
不管是对家乡的人们,还是对少数民族同胞,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协助他们,希望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以及少数民族自身的力量来改变贫困和落后面貌。
在他那里,没有大汉族主义。
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工作之后,对这点体会特别深。
先生是在沿海地区长大的,肯定受到国家主义、国家认同、现代国家建构等思想的影响,在《乡土重建》这部著作中,他并不是简单地将改造农民,改造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文化当作一个政治口号或逻辑推理结论,不主张靠强制的、外在的力量,而是更多地给他们希望和方向、引导和支持,这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人文关怀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的深层理念和情怀。
这种思想和意识源于他早期对机器工业革命的问题的学习和理解。
先生曾翻译过《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一书,那时他对于理性化、科学化很警惕。
当然,后来先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还是希望广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但这不应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而是他们发自内心愿意的。
他很重视方式、方法,要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二、天下观点和世界视野先生在很多方面是以天下为家的,他有胸怀天下的整体世界观,没有把自己的小家看得那么重。
他能超越于小环境—他的家乡人民、他的调查对象,他考虑的问题是具有规律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
比如他指出,用市场经济、价格机制来促动农民进入市场,促动沿海地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他在“京九线串糖葫芦”的那篇文章中提出,京九线一面连着浙东地区,一面连着市场经济,它往哪方面走要看它怎么选择。
其实,从中能够看出他的取向。
他到了民族地区,总结出了很多方案、模式,其实他更多地看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力量,但这种自我发展需要外力推动,他将这种外力视为当地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替代品。
他有全局观和整体观,他的思想深处其实是传统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延续。
先生学贯中西,出国留学之前在教会大学受到过传教士的熏陶,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受到几位外国老师的深刻影响,比如在燕京大学讲过课的派克,清华大学的史禄国,还有马林诺夫斯基。
史禄国是一位流落在国外的著名学者,心怀祖国却不能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情。
先生对史禄国的学术成就是非常敬仰的,但对其不能报国这个点很惋惜。
他很敬仰马林诺夫斯基,但马林诺夫斯基对自己的祖国波兰没有什么贡献,是一位客死异乡的、有很高学术造诣的知识分子。
费先生景仰他的老师潘光旦先生,他认为自己在学术上没有达到他的位育论那样的高度。
吴文藻是费孝通的老师,若从学术造诣来说,或许费先生远远超过了吴先生,但是吴先生在培养人才方面是很有眼光的。
吴先生是牺牲自己培养人才,费先生对此非常感激。
还有一位老师是郑辟疆。
郑先生和费先生是同代人,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学术贡献,但他对费孝通影响也很大。
郑先生去世后,费先生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像郑辟疆一样,费先生希望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大于自己取自社会的收益,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的一种体现。
三、文化研究的三重境界1998年,先生不再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之后,他思考更多的是世界命运、文化共荣的问题。
这是先生一生学术追求的一条主线。
他的学术,除了“志在富民”这些实际的注重之外,我觉得在其思想深处,他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支撑了他在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里一个不灭的或者说一生没有改变的方向,那就是文化研究。
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但与他个人的际遇相关,还与他的天下观、人文情怀相关。
这里主要谈三个问题。
一是文化自觉理论。
这是他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要保留什么,扬弃什么,目标是什么等问题的一个创新的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我和他有一次对话。
1997年,我承担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的一个国际合作课题“亚洲价值观与社会治理”,负责中国价值观演变的子项目。
我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人主流价值观的演变过程,特别是其中的几次重大转折。
我发现,不论如何发展变化,中国人的价值观一直强调群体价值,个人价值来源于集体,个人要从属和服务于群体(集体、社会或者家、国)。
这和西方传统中强调个人本位、个人自由不太一致。
中国的文化如何实现转变?是否需要转化为个人价值超越集体价值才算是现代化?我一直比较困惑。
我就这个问题向他请教,他给了我一些他写的文章,但没有给我直接的答复。
直到今天,我也没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社会是走个人本位的西式的路,还是继续保留我们个人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的整体的社会观?这是近代以来尤其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都在考虑的问题。
我感觉到,先生在文化反思中强调文化的现代化。
但对怎样去把握这个命题,他没有给予回答。
也许费先生的做法是非常聪明的,对这个问题不用做出一个是与否的明确判断。
关键是在文化更新之中如何适合时代要求,作出符合现代化需要的选择。
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
在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上,儒家思想强调个人要服从整体,我们的集体主义观点也是这样。
在这种情况下,群体和国家是什么关系呢?最典型的群体是民族,民族不但是一个政治概念和历史文化概念,而且成为仅次于国家的一种共同体。
费孝通研究过很多群体,比如家庭、村落、集镇。
家庭以血缘为联系纽带,虽然组织细胞最完善,但毕竟仅仅一个小群体。
最大的群体当属世界人类社会,但在民族国家时代,民族和国家无疑是两个最值得研究的群体现象。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非常复杂,西方的民族国家理论无法说明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现实。
他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希望解开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这个难题。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如何建构,各民族之间如何和谐相处,迫切需要理论界的科学回答而不是武断的意见。
经过50年的思考,他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
中华民族是一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之下还有50多个民族,甚至还能够实行更多地分层。
这是他从事民族学研究、调查、民族识别工作以及对民族理论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一个看法。
和近代民族国家理论也就是一族一国理论相比,这个理论是一个巨大的超越。
三是天下大同的思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个思想实际上是他想超越民族认同、民族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终极目标而提出的。
1988年,他给我们讲文化冲突问题,就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
他的思想针对的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再到2014年的克里米亚问题、苏格兰公投等所谓“民族自决”的实践能够发现,不同群体、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文化的差异性是客观存有的。
但是,存有差异性的不同文化之间如何相处?先生提出的理念首先是“各美其美”,自己当然认为自己的文化好,但是“美人之美”就不一定能做得到了,所以不同文化在接触中就可能发生紧张和冲突。
文化在接触之中还有涵化,在接收某种文化之后,就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从而不太容易理智地对待异文化。
要做到“美人之美”是需要智慧的。
只有超越了各美其美这个阶段,才能进入“美美与共”的阶段,各种不同文化才能并存、并荣。
恰恰是“多元一体”的理论揭示了,高层次的异文化认同不一定要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能够并行不悖,从双层或多层的结构来讲是这样的。
但是对并列的结构怎样看呢?特别是有了政治实体—国家之后,国家有国家的利益,群体有群体的利益。
在国家内部,能够通过政府来调节;在国际上,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律,无法调节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
所以,要实现文化的大同,美美与共是一个愿望,是得到人们认可的天下大同思想的当代版和现代版。
我觉得这也是先生的一个终极理想。
但是,这条路注定是非常漫长的。
我当时写过一篇文章《费先生的文化论》,但那时我的理解还比较浅。
这个世界是不是只有一种主导的文化和价值观就能够一统天下了呢?还是要美美与共,互相欣赏呢?有没有一种天下统一的文化体系?我当时的问题在这里。
在与他的交往中,我知道他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思考。
但他不轻易表态。
他想透彻了,就用优美的文字将深邃的思想深入浅出地体现给世人。
我认为,先生关于文化研究的这三个方面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挑战和文化现代化的挑战,也是世界面临的挑战。
费孝通先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