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答案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请联系实际答题, 不可照搬, 祝考试顺利。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 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 陷入了唯心史观。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 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 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 而不是相反。
这样,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第一,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积极成果, 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探索了劳动、分工等, 分析了资本主义各主要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
第三,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四,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理论的积极成果, 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社会科学是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 包括两部分: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人文科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 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是其主干学科, 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理解和把握自身。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 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并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社会科学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
与自然科学相对, 我们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统称为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和社会理论,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体现在其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强调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要求,要求研究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不能脱离历史环境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坚持。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重要观点,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发展,是由对立统一的规律推动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样提出了要求,要求研究者要从矛盾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科学。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于实践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要结合实际,要为改造世界服务。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样提出了要求,要求研究者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进行研究,要为改造社会提供科学的指导。
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是深远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重要的要求,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更加科学、更加深入、更加贴近实际。
因此,我们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为改造社会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争取解放人类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系统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形态。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是通过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具体实践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这一规律只能通过对社会实践的观察和研究来揭示出来。
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确保理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实证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揭示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它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运行机制,还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因此,马克思主义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既分析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又对当前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
再次,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对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批判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和批判,揭示出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社会进步和解放人类的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一样,要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具体分析和理性思考,要对社会现状进行剖析和批判,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变社会现状的方案和思路。
这种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核心特征之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密切相关,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社会科学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注重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心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分析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这门课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社会科学领域探索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要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
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认识社会的根本途径。
我们不能仅仅从书本或理论中去理解社会,而必须深入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去观察、体验和思考。
例如,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如果只是在书斋中推导理论模型,而不了解实际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就很难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只有通过参与实际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交流,才能真正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
同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还注重矛盾分析法。
社会中充满了各种矛盾,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比如,在研究社会阶级结构时,要看到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如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影响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再比如,在探讨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时,要分析城乡矛盾、区域矛盾等,找出导致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实现平衡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应当运用系统分析法。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而要将其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
以教育问题为例,不能仅仅关注教育本身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还要考虑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教育政策的制定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而教育的成果又会对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意义。
此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们要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这些规律。
不能割断历史,要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
例如,研究某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演变,就需要追溯其历史渊源,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革原因,从而揭示出政治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整理)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
它不仅探讨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还要研究这些方法的本体基础、特点、功能和运用原则,以提高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方法论自觉和研究水平。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实证性和系统性,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研究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
社会科学方法论还强调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开放性,鼓励研究者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也倡导开放式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理论、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理论等。
这些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的,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基本原则①实践性原则: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基础,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理论。
②历史性原则:强调历史是发展的,社会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必须以历史为基础,研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③辩证性原则: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
④阶级性原则: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要以阶级斗争为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
⑤客观性原则: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⑥全面性原则:强调研究对象的全面性,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不偏不倚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些理论具体化为多种方法,如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内容》嘿,朋友!今天来跟你唠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那些事儿。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别担心,我保证给你讲得明明白白,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简单易懂。
首先咱得知道,马克思主义这玩意儿那可是相当厉害的思想武器。
社会科学方法论呢,就是教咱们怎么去研究社会现象,搞清楚社会里的各种弯弯绕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里有个特别重要的观点,那就是实践观。
啥是实践观?简单说,就是别光在那空想,得真正去动手做,去体验,去感受。
就像你想知道西瓜甜不甜,光在那琢磨可不行,得咬上一口尝尝!比如说研究社会问题,不能光坐在屋里瞎猜,得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看看老百姓真正咋过日子,这才叫实践出真知。
然后呢,还有个矛盾分析法。
这就好比你在一堆乱麻里找线头,得找出那个关键的矛盾点。
比如说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不好,是因为交通不行,还是人才短缺?得把这个最关键的矛盾找出来,才能对症下药。
可别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啥也解决不了。
再说说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每个零件都相互关联。
比如说经济、政治、文化,它们可不是孤立的,一个地方经济好了,可能文化也跟着繁荣起来。
咱研究的时候就得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不能只盯着一个部分看,不然就像盲人摸象,只能摸到一小部分,根本搞不清全貌。
还有个定性定量分析结合法。
这就好比做菜,盐放多少得有个准儿,不能凭感觉。
定性就是搞清楚事物的性质,是好是坏,是黑是白。
定量呢,就是用数字说话,比如统计多少人失业啦,收入增长了多少啦。
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才能把事儿看得更清楚。
在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可别犯迷糊。
要多观察,多思考。
就像我有一次,想研究为啥我们小区门口的水果店生意不好。
我天天去那观察,跟老板聊天,还算了算每天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最后发现,原来是价格比旁边的超市贵,品种还没人家多。
这就是实践和分析的结果啊!咱再重复一下重点哈,实践观要动手,矛盾分析法找关键,社会系统研究看整体,定性定量结合更准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它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而社会的矛盾又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科学方法论也得到了深刻的拓展和丰富。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在于强调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因此,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入分析社会的发展动力和规律性,这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需要注重历史的渊源和背景,不能脱离历史进行抽象的分析和研究。
其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在于强调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矛盾的、不断变化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善于从矛盾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能片面地、静止地看待事物,而要全面地、动态地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这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注重矛盾的处理和分析,不断超越片面性和表面现象,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最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贡献在于强调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善于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分析和把握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能忽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对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提出了更深刻的挑战,要求我们在研究中注重阶级斗争的分析和解决,深入揭示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科学的指导。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通过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引。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职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此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
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
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1、方法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2、实践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社会活动。
3、生产系统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
它主要是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
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是劳动者。
4、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的关系。
5、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答案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人士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
“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第一,客观性原则。
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
第二,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
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
第四,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概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的发展而诞生的,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和基本矛盾日益暴露。
于是出现了各种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广泛吸取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
其理论的三个直接来源是: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这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8年马恩《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俄国的领导者——列宁在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结合本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基本要点。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旨在研究和改变社
会现象和社会制度。
它的方法论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论有
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以生产方式的变
革为基础的。
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观察和
分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主义将一切现象都置于历史和社会经济的背景下进
行分析。
2.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两个方面。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
展的内在规律,因此研究社会问题时需要分析矛盾的存在
和解决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可以预测社会未来的变革趋势。
3. 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强调了对阶级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阶级斗争,而阶级冲突则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因此,在研究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要关注不同阶级的利益和矛盾。
4.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它认为社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
研究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要考虑历史时期的不同,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5. 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也强调实证研究,即要以实际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而不是纯粹依靠理论推演。
实证研究可以通过观察、实地调查、统计数据等方式来获取社会现象的真实情况。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论不同,体现了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阶级斗争的关注,并注重实证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提供了独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以批判性思考、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人的解放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以社会分析和社会变革为核心的方法论和理论体系。
这个方法论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和发展科学技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对于社会现象的矛盾和辩证性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相互影响,不断发生矛盾的运动。
这种矛盾的运动必须加以研究和认识,去寻找矛盾发生的根源和决定因素,进而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只有宏观与微观、社会与个人、结构与意义等各层次方面的矛盾把握到位,才能得到扎实的研究成果。
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核心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人们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规定了他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越来越高的发展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分析社会的发展变迁和深入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核心方法是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普遍存在的。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斗争,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工人和工人之间的竞争,这些都是阶级斗争的表现。
阶级斗争的推动力来自于各个阶级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在一定特定的制度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尖锐。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对研究社会現象、认识社会矛盾和推进社会变迁具有重要作用。
四、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还包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它具有内在的理性,但是却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如贫困、失业、环境恶化等。
马克思主义强调,我们必须坚决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改革的方案,为实现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发展努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关于社会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在研究社会现象时,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寻找原因和根源,要深入到社会的历史变迁中去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在分析社会问题时,要善于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要看到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要善于从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去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有效性,才能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理论必须立足于实践,才能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再次,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推动着前进的,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才能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要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去研究社会问题,要关注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的变革,要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进行,必须以客观的、全面的、系统的方式去研究社会问题,不能够片面地、主观地、随意地去对待社会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使社会科学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准确、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这些特点和优势为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指导。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呀,那可是一盏照亮人类社会前行道路的明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理解社会万象的大门。
你想想看,社会就像一个超级大拼图,有各种各样的碎片和板块。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呢,就是帮助我们把这些碎片拼起来,看清整个画面的工具。
它告诉我们要从整体的、联系的角度去看待社会,不能只盯着一个小角落。
比如说研究社会现象,不能光看表面,得深入挖掘背后的本质。
这就好比我们看到一棵树,不能只说它长得高或者矮,叶子绿不绿,得想想它为什么会长在这里,它的生长和周围环境有啥关系。
它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呢!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得把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就像学游泳,你光在岸上看别人游,听别人讲怎么游,那可不行,得自己跳进水里扑腾几下,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巧呀!再看看社会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让我们明白,这可不是随便变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就像四季更替,有它的节奏和模式。
而且啊,它还教导我们要关注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多接地气呀!没有人民群众的努力和奋斗,哪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呢?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去分析社会问题,就像是有了一双慧眼,能看清很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比如为什么会有贫富差距?为什么会有社会矛盾?它能帮助我们找到根源,然后想办法去解决。
想想看,如果我们都能掌握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那我们对社会的理解该有多深刻呀!我们就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它就像是我们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们不能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理论来学习,而要真正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和价值。
总之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呀!让我们一起好好利用它,为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吧!。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论述题1.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理论, 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 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出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根本标准等。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人民的理论。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群众路线的最新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利益的本质提炼、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
这一发展思想包含鲜明的问题导向、清晰的制度安排、明确的行动指向, 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要求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 进一步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四)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而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所以,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 必须研究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 坚持群众史观, 反对英雄史观。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研究社会科学问题的方法论,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论强调实践性和历史性,注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是什么?1、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2、历史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研究社会现象必须考虑其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3、综合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倡采用多种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包括实证方法、辩证法、历史分析法等。
4、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1、确定研究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确定需要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
2、进行文献回顾: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3、收集和分析数据: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回顾的结果,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
4、提出理论假设:根据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出解释问题的理论假设。
5、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
6、总结研究成果: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建议。
四、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它也强调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加,运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深远而广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理论体系,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出了深刻的影响。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研究和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的一般性原则和规范,是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哲学基础和方法体系的理论,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既体现在对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
理论指导上,也体现在具体研究方法和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要求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注重对社会整体和矛盾运动的认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
建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把握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反映社会现实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批判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为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体系,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
示和借鉴。
社会科学研究应该立足于社会现实和历史背景,深入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揭示社会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为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拓展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化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哲学体系,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社会科学方法论则是研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律,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影响。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社会科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它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和改造世界,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和演绎推理,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方法体系,旨在规范和指导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类解放思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人类解放,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这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立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历史的产物,通过对社会的历史演变和阶级斗争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指导社会科学研究从多角度、多因素分析社会问题,寻找矛盾点和矛盾的解决方案。
3.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主张从实践出发,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注重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实证分析和实践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文《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经济学学习与实践的启示》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经济学学习与实践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量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等,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重点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经济学学习与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经济学;学习与实践;启示一、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与起源众所周知,大家现在所谈论的“经济”,其含义已经演变为如何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比如我们研究微观经济学,是为了解决各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资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学习宏观经济学,则是探究经济波动原因、国民经济增长和政府作用的问题。
从这种含义出发,我们可以推断,微观经济学一定是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到一定程度、出现物质资料对于人口规模相对匮乏的社会阶段。
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则一定与市场机制失效、经济衰退相联系,因为只有当微观经济理论中“看不见的手”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时,才会促使人们转而研究对经济衰退和失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对策进行分析的新理论。
事实与推断确实是相符的。
所以微观、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相应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认知的结果。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十分明确,就是“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的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总结为制度变迁的历史。
制度和历史一样,其本身都是人类社会在矛盾中运动发展的结果。
制度演变的原因,不能从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自身去寻找,而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中去寻找;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不同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特定的社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的解决形式,则决定了特定的制度的性质和特征。
马克思本人就十分重视制度的研究,不过他对制度的定义与新制度学派有所差异。
马克思更多的是从生产关系的基本范畴,即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意义上来研究的,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等。
新制度学派强调的制度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等。
尽管如此,二者的分析视角本质是相同的,并且有着趋近的趋势:近几年来,新制度学派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探讨产权制度变迁的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心和关注。
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因素出发和新制度学派从制度因素出发来考察问题的方法,其本质是相近的,受共同的方法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本身就有很大的复杂性,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就必须更加灵活。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我们认为这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把社会的上层建筑奠定于经济基础之上,把人们的思想奠定在物质生活之上。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这种方法论和以往的理论不同,它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其本质属性是创造性和开放性,而非抽象的教条和僵死的公式。
(二)主要方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等等。
以上方法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体活动、世界眼光。
除此之外,还有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主客相统一的辩证方法、历史合力的研究方法、“人本”和“物本”相统一的方法等。
马克思所提出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为人们所认可推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它有其特定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但并不是凌驾于人类科学发展之上的绝对的和独一无二的方法论,而是人类社会认识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
方法论需要哲学思维,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具有最大普适性的哲学方法论,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哲学思维,一种做学问、做研究必备的思维。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经济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门类,它产生于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初,被誉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一般意义上,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等,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大体上也不外乎这些,除此之外,经济研究中还常用到统计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
相比其他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更是一种哲学思维,与具体方法的使用并不冲突,以下分四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经济学学习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实践基础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思维的真理性并非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马列主义并未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正如经济学,它的研究主体也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提炼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的理论和方法,再将这些经过实践得来的宝贵理论财富返回到实际经济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中国的具体国情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地应用和发展完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辩证思维的实践指导意义恩格斯曾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收惩罚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以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历史演变、系统优化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
相比其他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更是一种哲学思维,与具体方法的使用并不冲突,如演绎和归纳中可能需要系统分析思想和矛盾分析思想等。
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存在,但社会也是矛盾的,研究社会就必须研究矛盾,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再者,社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因此,坚持“辩证思维”,也就是坚持科学预见的方法,增强历史主动性,防止和克服被动型、盲目性。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
(三)主体活动的实践指导意义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主体——人的活动而实现的,研究社会历史过程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体的活动和作用。
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活动,既包括认识活动,又包括价值活动,是追求真理和追求价值的统一,所以研究社会历史必须重视研究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方法,因而只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才能真正做到事实求是的科学认知。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经济发展也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实现的。
通过研究历史过程,准确预见经济历史的发展趋势,洞悉经济规律,才能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政策和战略规划,参与并引领经济发展。
(四)世界眼光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外开放成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生产要素等资源的跨国流动和全球化配置,经济活动国际合作全球性拓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也日益加大,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开阔的世界眼光观察社会及其历史发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关系,历史过程中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等,经济学金融学尤其如此。
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是对系统、主体、利益与矛盾、历史分析方法等的综合运用,不仅有广阔的世界视野,也有深邃的历史眼光,更是一种科学态度。
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指导自己走在变革的前沿,能更好的适应变革,或者成为变革的一部分,在变革中求发展。
四、利用科学方法论看待中国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优秀国企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国有企业在效率、垄断、腐败上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
对于“国企私有化”和“保持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两种不同的观点。
根据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于国企改革的命题,可以简述为:1. 市场制度是最有效的交易安排形式,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2.人(包括消费者、企业经营者、政府官员等)是利己的,厂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3.在这里制度变量内生,有两种选择:国企私人所有和国企全民所有4.均衡结果要考察在不同制度安排下国企的经营效率、国家经济活力、失业率和社会整体福利状况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命题可以分解为几个步骤:1.国企是否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怎么样;2.如果存在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必然及偶然原因是什么;3. 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对症下药进行改革,那么改革“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4. 改革的方向、方式和速度应该怎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