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氏的由来

母系社会
原始氏族
西 父系社会

图腾
姓氏

1
2
3
4
姓氏变化: 卫 鞅
公孙鞅
商 鞅
源出有四。 一 ;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 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 李 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 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 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 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 耳。 二 ; 据「北史」所载,赵郡李 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 车其先也。
“姓”的来源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 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 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 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 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 嬴、己、任、祁、芊、曹、董、姜、 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 二姓。
“姓”的来源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 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 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 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 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 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 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 (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 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 “胙之土而命之氏”。
中国姓氏文化
第五组:张甜蕊 王晓娟 常南南 王雅莉 许超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以上古 颛顼氏为先祖,与楚王同宗,是芈姓贵族。
那么,我们姓什么?
看我班47位同学姓氏风采:
“姓”的来源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 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 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 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 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 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 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 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 姓,史称祝融八姓。
如人体细胞有四十六个染色体,其中四十四个是 常染色体,两个是性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和一 个Y性染色体,女性则有两个X性染色体。中国人 传统是父性子传。那么。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姓 氏中,携带有鲜明的遗传密码。如果依据Y染色 体的遗传密码,必能找到人们某些家族史病的基 因乃至长寿的奥秘。这将是中国人甚至是全人类 的福祉所在。当然,这需要姓氏学、家谱学、遗 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诸多学科艰苦合力攻关。 尽管如此,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姓的后代越来越多,在大量的同姓之间 必然会出现新的划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阶段发展 到父系氏族阶段,各个父系氏族之间也必然会出现新的区分。 这样,每个人在有了“姓”之后,又在同姓之中出现了不同的 “氏”。 夏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史记· 夏本纪》:“禹为姒 姓。”但同一个“姒姓”之下又分“有夏氏、有扈氏、有男氏、 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 戈氏。”

姓的区别在先秦时期的作用是很明显的,这就是:名血缘, 别婚姻,即“同姓不婚”。 《白虎通义· 姓名》:“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 亲,别婚姻也。” 不仅娶妻如此,统治阶级买妾也必须如此。 《礼记· 曲礼上》:“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 之。” 姓虽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开始 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姓”的继承与区别也就逐渐由母系血统 转为父系血统。
慕容
据《三国志· 鲜卑传》中记载,汉桓帝时,鲜卑分 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 而从《通志· 氏族略》的记载上考究,慕容氏出自 中古时期,部族首领自称是高辛氏的后裔,建立 鲜卑国,单于自称“慕二仪(天地)之道,继三光( 日、月、星)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称为慕容 氏。 名人:慕容皝 、慕容垂 、慕容三藏 、慕容永
wk.baidu.com 欧阳
欧阳复姓出自姒姓。欧阳姓为禹王的后代。禹之 子启建立了夏朝,传至少康,封支庶子于会稽, 建立越国,战国时期越王无疆亡国于楚。无疆受 封于乌程欧阳山之南。古代时以山南为阳,故称 欧阳侯亭,其后代子孙遂为欧阳氏。 主要分布在江西吉安、永丰、万载、湖北枝江、 荆州、潜江、广东广州、河源、河南新郑、四川 绵阳、四川遂宁、安徽阜阳、滁州、湖南长沙、 浏阳、隆回、贵州、广西滕县等地。 名人:欧阳生、欧阳询 、欧阳修
上官
上官源于华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 《唐书· 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 是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少子子兰。这位公子兰,官拜上官 大夫,以官为为氏而姓了上官。一说“上官”为地名,在 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 名人:上官婉儿、上官桀
公孙
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 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 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 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 最初出现的公孙氏是在上古时期 。 名人:公孙龙 、公孙弘
三 ; 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 「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 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 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 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 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 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 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 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 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省是中国 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 源地。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三 个,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 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
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 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 姓氏的。后稷的裔孙古公父 (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 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 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 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 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 商朝,建立周朝。
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年被 秦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 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 “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 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姓”的来源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 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 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 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 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 文明的产物。
“姓”的来源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 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 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 温、董、豢龙等氏。 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 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 氏。
司马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 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生姓,出自晋朝晋元帝司马睿,属于 因故改姓为氏,或以官职称谓改姓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姬姓许氏、郝氏改姓,属 于因故改姓为氏。 名人:司马迁,司马相如、司马懿
诸葛
据考证,诸葛亮的先祖实为葛姓,生活在琅琊诸城,诸 葛亮先祖从琅琊诸城迁至阳都城后,阳都城葛坡也有一大 葛姓氏族,古代人们多以氏族聚集而居,为了区别诸城葛 姓和阳都葛姓,诸葛亮先祖便取诸葛复姓,以示诸葛是诸 城而来的葛姓。 名人:诸葛亮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 (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 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 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 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 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 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 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 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 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 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 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 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 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六、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 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 姓为汉姓周氏。 七、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 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中华民族姓氏的现实意义:
首先,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 其次,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 此外,与姓氏有关的“堂联”、“堂号”,特别是“堂 联”,它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某姓氏的历史 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其作用除了光宗耀祖外,实 际上还有提倡一种“家风”、“族风”的作用。这种民间 的“家风”和“族风”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 再次,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融入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密不 可分的联系,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纳兰
从历史上看,纳喇氏乃金朝女真贵族姓氏。明朝初 年,居住在松花江大折弯地区的蒙古人星根达尔汉 吞并原居住在扈伦地区(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与松花 江分流地区)的纳喇氏部落后,由原来的蒙古姓土 默特改姓纳喇,使用女真语,并逐渐融合于当地女真 人之中。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其 哈拉(hala,即古代之姓)前加上了穆昆(mukūn,即 古代之氏)“叶赫”,成为叶赫那拉氏。由此,满洲学 家多认为叶赫那拉是由蒙古土默特姓改易的满洲 姓氏。 名人:纳兰性德、纳兰明珠
另外,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一门 科学。它对于人认识自身、造福自身、改造自身有着十分 深远的意义。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尤其是中国人前300个常见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区对于 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多样性、疾病分布、汉民族的源和流 以及其他学科领域,都有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广 州中山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姓氏与某些疾病有着相 应的对应关系,某些姓氏与长寿与否有必然的联系。所谓 染色体是细胞在丝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丝 状或棒状小体,它由核酸和蛋白体组成,是遗传的主要物 质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