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实验报告(谷丙转氨酶)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测定(King氏法)(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测定(King氏法)一、实验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加深对转氨作用的认识,了解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及掌握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生物机体内转氨基作用是α-氨基酸的氨基通过酶促作用转移到α-酮酸的酮基位置上,生成相应的酮酸与氨基酸的化学反应。
催化这反应的酶称为转氨酶 (tranuminase), 其辅酶为磷酸毗哆醛。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在肝、心、肾等组织中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transaminase, GOT) 活性较高。
在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血清内维持一定水平的转氨酶活性( 即正常值 ) 。
当肝、心、肾等组织发生病变时,由于组织细胞肿胀, 坏死导致大量的酶释放至血流中,从而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活性显著升高。
因此测定这些酶的活性对某些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实验用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基质液成分)经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生成谷氨酸及丙酮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2,4-二硝基苯腙,此物在碱性条件下呈棕红色。
根据棕红色的深浅与同样处理的丙酮酸标准液进行比较,即再计算出酶的活性。
其反应过程如下:King 氏法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每毫升血清在37℃与 pH7.4 的基质液作用 60 min,生成l μmol丙酮酸为一个单位。
临床检验取血清量为 0.l ml,报告数据以100 ml血清计算,因此实际测得结果乘1000 即可。
例如0.l ml丙酮酸标准液中丙酮酸含量为0.2 μmol,即相当于GPT 200U/100ml血清。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又称谷丙转氨酶(GPT)。
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移换反应,是氨基酸代谢中重要部分。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试剂:1.兔血浆兔心脏抽血约50ml,加抗凝剂,4000rpm,10’,吸取上层血浆,待用。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酶类物质,它在肝脏功能评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ALT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受损或存在疾病。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血清中ALT的含量,了解被检测对象的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疾病,并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血清样本、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卫生。
2. 采集血清样本:选择合适的部位,用无菌针头采集被检测对象的静脉血液。
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
3. 血清分离: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于离心管中,以适当的转速离心一段时间,使血液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
4. ALT检测:将分离得到的血清样本转移至ALT检测仪器中,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仪器会自动测量ALT的含量,并显示结果。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ALT的含量可以分为正常范围和异常范围。
正常范围通常是男性10-40 U/L,女性7-35 U/L。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ALT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肝脏受损或存在疾病。
四、结果分析1. ALT升高的原因:ALT升高可能是由于肝脏炎症、肝细胞坏死、肝损伤等原因导致。
常见的疾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都会引起ALT的升高。
2. ALT降低的原因:ALT降低可能是由于肝脏功能减退或肝细胞受损导致。
例如,肝功能衰竭、肝癌等情况下,ALT的含量通常会降低。
五、临床意义ALT作为肝脏功能的指标之一,对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ALT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是否受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污染。
同时,仪器操作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是一种重要的肝脏酶,其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肝功能和诊断肝脏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探究其在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实验所需材料包括ALT检测试剂盒、标准品、血清标本、比色皿、移液管等。
2. 实验方法:a. 样本处理,将采集的血清标本离心,取上清液置于4℃保存。
b. 实验操作,按照ALT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制备标准曲线和待测样本的反应体系。
c. 光度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标准品和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
d. 计算ALT活性,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ALT的活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测定,得到不同浓度的ALT标准曲线,吸光度与ALT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待测样本的吸光度值为X,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其ALT活性为Y。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受到了肝脏损伤。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血清中ALT的活性,成功评估了肝功能并诊断了肝脏疾病。
实验结果表明,ALT活性的升高与肝脏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肝功能评估和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误差。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和受伤。
3. 实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论。
实验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AL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寻找更为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结语。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和应用,为肝功能评估和肝脏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希望本实验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转氨酶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掌握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转氨酶活力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谷丙转氨酶(ALT)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对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至关重要。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T活性升高,因此ALT检测是临床诊断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力,通过测定反应体系中NADH的生成量来反映ALT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微量滴定板等。
2. 试剂:ALT测定试剂盒、NADH标准品、2,4-二硝基苯肼、2,4-二硝基苯肼溶液、磷酸盐缓冲液、丙酮酸标准品、丙酮酸溶液等。
3. 样品:血清样品。
四、实验方法1. 标准曲线的制作(1)配制丙酮酸标准溶液:将丙酮酸标准品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解,配制成0.1 mmol/L的标准溶液。
(2)测定丙酮酸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取丙酮酸标准溶液0.1 mL,加入2 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置于37℃水浴锅中反应30 min,取出后加入1 mL碱液,混匀,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绘制标准曲线:以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清ALT活力的测定(1)配制反应体系:取血清样品0.1 mL,加入1 mL磷酸盐缓冲液、0.5 mL NADH溶液、0.2 mL丙酮酸溶液,混匀。
(2)测定血清ALT活力:将反应体系置于37℃水浴锅中反应10 min,取出后加入1 mL碱液,混匀,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计算ALT活力: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ALT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丙酮酸浓度为0.1 mmol/L时,吸光度为0.8。
2. 血清ALT活力的测定(1)正常血清ALT活力:本实验中,正常血清ALT活力为25 U/L。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背景介绍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中的酶类物质,主要参与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正常情况下,ALT的活性较低,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ALT水平也会升高。
因此,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肝脏功能以及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了解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提供诊断肝脏疾病的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1.血清样本:被检测个体的血清样本,需通过静脉采血获取。
2.ALT试剂盒:包含必要的试剂和材料,用于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
实验步骤1.获取血清样本:用无菌的注射器从被检测个体的静脉中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约5-10毫升即可。
2.处理血清样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无菌离心管中,离心约10分钟以分离血清和血细胞。
将分离得到的血清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
3.准备实验室试剂:取出ALT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中的指引,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材料。
4.进行实验操作:根据ALT试剂盒的说明,将一定量的血清样本与试剂盒中的试剂混合,进行反应。
反应时间和条件需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
5.反应结果读取:按照ALT试剂盒说明,使用光度计等设备测量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吸光度的数值与血清中ALT的浓度成正比。
6.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根据测定结果,比较样本中ALT的浓度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
若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肝脏损伤或疾病。
结果与讨论本实验的结果即为测定得到的血清中ALT的浓度。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
若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肝脏疾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ALT浓度的升高不一定说明肝脏疾病,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使用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来评估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
ALT浓度的升高可能提示肝脏损伤或疾病,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转氨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 掌握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
在生物体内,转氨酶在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谷丙转氨酶(GPT,ALT)和谷草转氨酶(GOT,AST)是常见的两种转氨酶,其中GPT和GOT活性测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谷丙转氨酶活力。
在实验过程中,GPT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2,4-DNPH)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呈棕色。
通过测定棕色溶液的吸光度,可计算出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谷丙转氨酶试剂盒、丙氨酸、α-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氢氧化钠、盐酸、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配制标准溶液,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酶活力测定:取一定量的丙氨酸、α-酮戊二酸和2,4-二硝基苯肼,按照实验方法配制反应体系。
将反应体系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然后加入氢氧化钠终止反应,测定反应体系中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
3. 计算酶活力:根据标准曲线和测得的吸光度,计算出酶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
2. 酶活力测定:按照实验步骤测定酶活力,得到实验结果。
3. 结果分析:将实验结果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谷丙转氨酶的活力,实验结果可靠。
2. 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检测肝脏疾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3. 本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技能实验报告(谷丙转氨酶)

国内研究课题
1、蜂王浆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2、鹿茸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3、琥珀酸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4、夏枯草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原理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主要存在与肝细胞内。肝功检查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指标就是转氨酶,通常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两项。谷丙转氨 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原浆的可溶部分,肝细胞发生 炎症病变,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 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而 使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 肝细胞线粒体内,
实验数据
高剂量组 测定组 0.616 0.349 0.403 0.758 0.821 0.424 0.613 0.342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正常组
模版组
联苯双酯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0.27 0.261 0.316 0.325 0.344 0.325 0.272 0.283 0.432 0.409 0.411 0.442 0.326 0.374 0.407 0.631 0.346 0.35 0.354 0.36 0.28 0.293 0.303 0.374 0.37 0.587 0.398 0.665 0.414 0.755 0.397 0.55 0.263 0.291 0.297 0.349 0.34 0.357 0.25 0.292 0.438 0.604 0.424 0.458 0.397 0.336 0.383 0.623 0.31 0.33 0.372 0.346 0.34 0.384 0.356 0.321 1.602 1.374 1.252 0.865 1.168 0.754 1.135 1.271 1.256 1.151 1.197 0.992 0.47 0.494 0.478 0.389 0.373 0.391 0.757 0.425 0.336 0.339 0.279 0.261 0.329 0.357 0.348 0.35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C O O H 500:标准丙酮酸浓度 2.
37℃ 水浴5 分钟
0.1
0.1(标准丙酮酸) 0.1
混匀后 37℃水浴 准确保温30分钟
0.1(H2O)
0.5
0.5
0.5
0.5
——
——
0.5
0.5
混匀后 37℃水浴 准确保温20分钟
各加5ml ,混匀,静置10min,读A 520nm 0.000
六. 附注
➢2.4-二硝基苯肼与丙酮酸的颜色反并不是特异 性的,α-酮戌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而 显色。 ➢2.4-二硝基苯肼身也有类似的颜色,因此空白 管颜色较深。
2)每g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U/g)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C H 4-二硝基苯肼与丙酮酸的颜色反并不是特异性的,α-酮戌二酸也能与2. 2 2)每g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U/g) C H 2 C H 3 5μg 丙酮酸为一个谷丙转氨酶活性单位。
S ×2.
C H N H 新鲜肝脏(购买或取活的小白鼠肝脏) 2 5:谷丙转氨酶换算单位 C O O H 2)每g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U/g)
四. 实验试剂
1.标准丙酮酸 现配 2.谷丙转氨酶底物 4℃,1周
二硝基苯肼溶液
6.新鲜肝脏(购买或取活的小白鼠肝脏)
五、实验步骤
1.肝匀浆
处理:20g 肝先用生理盐水洗净,滤纸吸干水,再用预冷的0.1M pH7.4 PB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器材:
设备:移液抢,替补头,酶标仪,显色板 试剂:谷丙转氨酶试剂盒(谷丙转氨酶基质液, 2,4-二硝基苯肼液,4mol/L氢氧化钠液), 血清
实验前准备
药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 保护作用:
1、将健康60只ICR小鼠随机 分成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 组(CCl4)、联苯双酯阳性 对照组、药物高、中、低( 400、200、100mg/kg) 组,每组10只。 2、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 别400、200、100mg/kg 灌胃,1次/d,0.2ml/只, 连续6天,于末次给药后1小 时,将CCl4溶于精制的花生 油中,配成0.35%的CCl4花 生油溶液,按0.1ml/10g的 剂量灌胃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 。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 水,禁食不禁水,24h后:a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3000r/min,离心10min, 分成两份,4℃保存备用;b取肝脏分成 两份。一部分放在10%福尔马林固定, 另一部分做成肝匀浆,取0.5g肝组织, 剪碎、放入玻璃匀浆器中,将预冷的9倍 体积的0.9%生理盐水匀浆, 3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分 成两份4℃保存备用。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正常组 活力单位 模版组 联苯双脂组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1、王金胜、龚 雁、方文富 蜂王浆对肝损伤的 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 福州金山 350002)
实验数据
高剂量组 测定组 0.616 0.349 0.403 0.758 0.821 0.424 0.613 0.342
中剂量组
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组
正常组
模版组
联苯双酯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测定组 对照组 0.27 0.261 0.316 0.325 0.344 0.325 0.272 0.283 0.432 0.409 0.411 0.442 0.326 0.374 0.407 0.631 0.346 0.35 0.354 0.36 0.28 0.293 0.303 0.374 0.37 0.587 0.398 0.665 0.414 0.755 0.397 0.55 0.263 0.291 0.297 0.349 0.34 0.357 0.25 0.292 0.438 0.604 0.424 0.458 0.397 0.336 0.383 0.623 0.31 0.33 0.372 0.346 0.34 0.384 0.356 0.321 1.602 1.374 1.252 0.865 1.168 0.754 1.135 1.271 1.256 1.151 1.197 0.992 0.47 0.494 0.478 0.389 0.373 0.391 0.757 0.425 0.336 0.339 0.279 0.261 0.329 0.357 0.348 0.35
当肝脏发生严重坏死或破坏时,才能引起谷草转 氨酶的显著升高。通常,体检中主要检查的转氨 酶是谷丙转氨酶(ALT)。1%的肝脏细胞损害, 可以使血中ALT的浓度增加1倍。因此,ALT水 平可以比较敏感地监测到肝脏是否受到损害。 然而转氨酶高是个很常见的情况,并不一定是肝 脏出了问题。因为转氨酶非常敏感,很多因素会 引起转氨酶正常值的上下波动,健康人在一天之 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测量结果都可能不一 样。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
谷丙转氨酶评价肝功能
成员:黄黎黎,黄立焘,蒋孟青,雷萌, 林秋惠,李浩,刘婷,刘秋红,隆晓元
前言
损伤是多种致病因素所造成的 肝脏病理过程的一部分,是肝 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起始动因。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大量涌现, 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也屡见 不鲜。因此对肝脏疾病的防治 己为全世界所关注。目前尚无 更多的特效药可以明显地减轻 肝脏的损伤和促进肝细胞的
再生,如何预防及治疗各类肝脏疾病己引起国内外有关学 者的广泛重视,因此了解肝损伤及其发生机制,对寻找防 治药物的研究意义重大。
国内研究课题
1、蜂王浆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2、鹿茸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3、琥珀酸钠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4、夏枯草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实验原理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主要存在与肝细胞内。肝功检查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指标就是转氨酶,通常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两项。谷丙转氨 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原浆的可溶部分,肝细胞发生 炎症病变,引起细胞肿胀,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 增高等,均可使谷丙转氨酶释放于血液循环中,而 使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 肝细胞线粒体内,
0.499
0.351
空白
0.044
0.041
1、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采用SPSS(版本11.5)软件的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算法 进行统计,以x±SD表示,模型对照组与其 他各组血清酶的差异显著性水平设为0.05
2、预期结果
3、实验结果
通过查标准曲线,得到谷丙转氨酶活力单位
实验步骤
1、4mol/l氢氧化钠与蒸馏水按1:9的比例稀释配成0.4mol/L 的氢氧化钠液 2、 测定管 对照管
血清(µl) 基质液(µl) 5 25 25 25 5
混匀后,37℃,水浴30min
2,4-二硝基苯肼 25 液(µl) 血清(µl) 混匀后,37℃,水浴20min 0.4mol/L氢氧 化钠液(µl) 250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