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字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字的起源
(韩)孙晟
姜栋副教授:现在我宣布明德法律文化论坛第六十三期正式开始,本次论坛我们很荣幸请到了韩国东国大学法学院教授、前院长、韩国韩中法学会前会长孙晟教授,还请到了北京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武树臣教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小红教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财经大学黄震教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白连永老师,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央民族大学苏钦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长栓高级翻译,中国人民大学高仰光博士共同与会。我作为主持人就不多说了,下面有请孙晟教授给我们发表演讲。
讲座发言人孙晟教授:我第一次来人民大学是1997-1998年之间,到如今已有将近13年了。当时的人民大学和现在的人民大学,简直是两个模样,感慨万千。因为中国一直是东洋的中心国家,看着中国的发展,会觉得东洋的发展很有信心。刚才讲到的肯定不是今天讲座的主题,但实在是有感而发。
明亡之后,朝鲜(孙晟教授这里指的朝鲜包括如今的南北两个部分)继承了明朝文化和传统的衣钵。韩国有本名之为《史记》的书,书中记载故明倾颓之后,朝鲜国中上下痛哭流涕的情状。我就成长在这样一种深受中华文明感染的文化氛围的国度。今日来到中心国家的北京,给大家讲点东西,非常荣幸。在东洋的文化中,个人认为,汉字颇为重要,而汉字中,尤以法字为要,而我正要以法字为主题。这次机缘完全是武树臣教授的引荐,对武树臣教授表示感谢,对人民大学的相关领导、部门、老师,表示感谢。
法字起源,学术界观点杂然纷陈,今天所讲,只涉及我个人的见解。截至目前,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日本汉学家白川静教授、中国武树臣教授等,在他们的基础上,我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借此机会做一个介绍。(孙晟教授用手指人大法学院会议室上挂的“法平如水”匾额)“法平如水”,法字是用简体字写的,所以看不出来。其实,古体“灋”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大家想一想,三个字没有任何原则就形成一个字,肯定有三个字可以组合在一起的动机或理由。寻找这个动机,就是我寻找法字起源的道路,当然,寻找的过程,肯定充满艰辛和艰苦。公元前1000年时出现了法字。距今的时间是如此长,以至于要去寻找三千多年的人们的动机,显得十分困难。故而,为了寻找这种动机,只能综合当时的历史、天文、地理、神话等综合加以探索。历史、天文、地理、神话杂糅在一起,我称之为“精神氛围”。从精神氛围入手,研究法字的源头。不能从后世人们的精神氛围和动机,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的精神氛围。虽然研究路途漫漫,不过,脑中偶然闪现的灵光会帮助学者们的思考。
“法平如水”,取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是根据东汉时期精神氛围的解释。以东汉之前来观之,“水”字似不应有“平”之意。“灋”拆分为三,一是“水”,一是“去”,一是“廌”。简言之,水有两种意涵,分别是“神圣”和“惩罚”。惩罚之意,可从《淮南子》中找到证据,其他的一些书也有相应证据。但我至今未见过“水”字神圣之意见之何处。要探讨水这方面含义之故,必须从天文入手。第二个字“去”,这是三个部分中最难解释的字。20多年前,我就萌生了研究法字的兴趣,但很长时间内不知道如何作解“去”字,停停顿顿很长时间。不得不提武老师对我的帮助,在武老师的研究中,我看到了把“去”视作是“弓箭”的解释,于我的学术研究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转机。之前,中国那么多法制史学者、古文字学家对“去”字都做过解读。在他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去”字是祝告、崇拜。如同刚才解释“水”字时,各家都言之有物、持之有故,把“去”字看做是“祭器祭礼”并非毫无端由。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女巫主持祭祀大礼。要注意区别现在的巫婆和三千多年前的女巫,当年的女巫代表着祭祀人员,因而女巫用弓箭来进行占卜,所以,当时的精神氛围下可释读为祭礼。最后解释“廌”字,大部分文字学家把廌看成是动物,一种因由是把廌视为图腾,古代各民族、各国人民都会把一种动物看成是
图腾,这是正确的。然而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解释为动物并不妥贴,解释为“主持祭礼的人”似更为恰当。
已经大体阐述完我的论点,但应该有特别的说服力,才能够使听者不会有反感接受我的论调。以三千多年前的精神氛围论,“灋”表示神圣的地方举行祭礼的祭祀的人。水包含有神圣的意味。法字创制后的第一次使用,可知的是公元前1000年康王时代的大盂鼎,“灋”以两种相反含义出现,一为崇拜、一为处罚,这在语法中是反训(一个文字包含着两种完全相反的意思)。由此而观,这似乎是反映了三千年前人们对祭礼的态度。那时主持祭礼的祭祀长有兼具沟通天神、主持刑罚两大权力,这才是那个时代的精神氛围。现代社会中的法字有规范、处罚之意,和三千年前是相同款曲的。另外,“灋”字,只是一种典型写法,据我了解,法尚有三种其他写法。前人所论法字起源的解释,只能解释“灋”这一种写法,对其他三种写法则不能圆通。周易有“天水讼卦”,卦象的每一部分可对应着“灋”字的一部分。不仅周易可作为证据,天文亦可加以使用。紫微星为中心,28星宿环列。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对照的每一星宿都有自己的图腾。北有斗牛宿,图腾是“廌”,南有井宿,图腾是“犬”,四个不同的法字的写法,都能找到相应的位置。只不过北边的斗牛宿,宜理解为人,而不是图腾物。
早先我已经说过,法字起源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仅是一种。我的管见也许并不正确,可是,我在研究中确实是一直遵循着从研究当时历史的精神氛围的方法。我来自朝鲜半岛,半岛上还有“法”字的痕迹,法字在韩语中音“bi”,弓在韩国音“fa”,武老师或是我的观点,把“去”字解释为弓箭的痕迹在韩国还是有的。另外,中国云南的苗族也存在着这样的痕迹,现在他们还把祭祀叫做“pa”。孔子有云,学在四夷。虽然我的言语可能唐突,中原文化在中心或已湮没,仅留存边疆。我这个来自朝鲜的人,可能是最“中国化”的人啊!
武树臣教授点评:
首先我被孙晟教授对中国文化、对汉字、对法字持之以恒的研究深深感动。中国国内目前还未见一本研究法字起源的专著问世,但孙晟教授有,名《东洋法象征——法字是女性的》。中国以外的孙晟教授是韩国著名的商法教授,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