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媒介素养与技术的互动性N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网络信息危及到国家安全
互联网使战争升级
我国公安部于1998年9月成立了公 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使中国诞
生了“网络警察”这一新警种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
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由国家主席 和中央军委主席亲自担任组长
(四)“棱镜”事件敲响全球警钟
任何一位电脑分析师都能够在任何
复杂系统的未来状态也是不可预测的。
在人们对高技术的热情
过度膨胀的今天,这本书 的思想尤为有益
二、技术的报复
P224
当前科学威力征服整个世界的结果,使所有领
域均无法预测。学识的这种强有力的侵蚀往 往能改变人类环境和人类本身----我们简直无 法了解这种改变的程度、它的危险性,偏离生 命永续的基本条件有多远。
暴力:
<当代词注>
P227
公开表现以实力对抗他人或自我, 或者反对他人意愿的强制行动造成 被伤害或杀害的痛苦。
27
媒介暴力的形式
包括两种形式: <当代词注>
P227
真实暴力:媒介对社会暴力现象的报道
虚拟暴力:媒介节目中包含的暴力现象
如警匪剧、武侠剧、电子游戏中的暴力行为。
媒介数量的快速膨胀和传播内容的无限增加导致了 媒介生态失衡 (暴力美学) 受众对传媒 丧失警觉性 受众可用于判断的基础信息匮乏 28 传媒稍带有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
P237
(一) 传媒技术激活了人的主体性
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概念和人格三重结构论
本我:要求自我满足,最本真的原始欲望 自我:钳制和平衡本我并协调超我 超我:要求自我压抑欲望,代表外在社会
的道德及伦理思Hale Waihona Puke Baidu的反制
(一) 传媒技术激活了人的主体性
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中,
二、技术的“报复效应”
技术想要什么?
人类信息交流的演变
语言:口耳相传、集会、表演;
规模小,地域限制,无保存,难准确传承
文字:甲骨、竹简、丝帛、纸张;
手工,规模小,无地域限制(受运输限制),传播 滞后,可保存,能传承
印刷术:书籍、报纸;
规模可大,时效差,单向传播
电磁发明:电报、电话、收音机、电影、电视等多媒体;
人类生存的空间:物质的、数码的、精神
互联网的发展进程:联地点P,联人P,联物P
国家
主权的延伸:传统的三维到五维
--- 领土、海、空、宇、网

人类交流与沟通方式随技术工具而变化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主体互动
交互 技术 的 驱动
7 7 7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主体的互动
一、 媒介技术与人格主体
P220
时间、任何地点、锁定任何被选择 的目标完成工作
在国与国之间的世界舞台上,信息
数据也已升级为重构一个国家实力 的利器
“根服务器”与ICANN管理
P234
全称“根域名服务器”,是架构因 特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 承担着全球互联网中所有网站域名 的解析和管理 目前这个网络世界的关键设备的管 理者是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
拓展了人类视野
提升了人类技艺 激活了人类动能
助推人类文明进程
(二)从“恶搞”看主体技能增长的自发性
P220
“恶搞”即恶意搞笑,通过使用滑稽有
趣的表达符号展现对内容对象的特定看 法,常常带有讽刺意味。
(教材第五章 受众)
网络恶搞解析
是网络的一种亚文化----异质同构
用后现代主义的复制和拼贴手法
具有一定抵抗和批判意义
受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结构性制约 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打压 受到商业文化的收编
12
二、驾驭最新性能的媒介研究方法
P222
媒介的研究方法
阶段一:媒介本身
是什么?工作原理?什么技术?能做什么?谁用?
阶段二:媒介的使用和用户
如何使用?能满足什么需求?为娱乐、讯息等?
阶段三:媒介的效果
规模大,时效快,单向传播
互联网:以上所有功能和特点。
即时,交互,参与
技术
的作用???
雷达MH-省钱 不用恋爱 侬 BL
技术能够决定什么? 技术能够影响什么? 技术能够引发什么?

手机支付 不敢
技术产生的新问题?
汽车保险 隐私
5
媒介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技术进步是标志
应该关注“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即“慕课”。她给予了“慕课”一 个非常宽泛的解释:“慕课”提供了没有边界的课堂,实际 上也不需要提供任何课程结构。“慕课”受欢迎是因为它抓 住了人们对于学习的渴求。
目前“慕课”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之中,大多为风险投资在
支持,但应该很快有望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通过联合投资 的方式,“慕课”开始和学分、证书、考试、招聘、资格准 入等建立了需求关联。
技术层面最可能直接影响“本我”部分。
技术使本我人格在信息接受中得到极大满足
当 媒介文化消费行为 以 窥视欲、感官刺激 等 不断满足时,新问题随之产生
~~多层次的人格结构被不健全的人格所取代
随着人格变化,主体性也逐步丧失 人最终不能把握自己
在快速媒介文化中随波逐流。
*

媒介技术进步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互动
哈罗德.伊尼斯曾说:“一种新媒介 的产生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能够激活 人类改变交流环境的动力
应合理评估技术膨胀之负面效应
央视 1所高校新传媒系以学生微博评期末成绩.flv
一、媒介的反作用
(一) 媒介技术的反作用
P223
每一种新媒介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都在
简言:生命已变为实验的客体,对于它我们
只了解一点----即趋向于使我们日益远离昨日 的我们,或想像中的我们,从而正引导我们--- 我们不明白,也无论如何想不出置身何方?
技术的“报复效应”
网络狂欢与利害
网络谣言与危害
P227
网络暴力与伤害
网络诈骗与侵害
网络暴力
媒体暴力
媒体暴力(media violence)
第一节 媒介技术与主体的互动
一、 媒介技术与人格主体 1. 传媒技术激活了人的主体性 2. 从“恶搞”现象看主体媒介技能增长的自发性 3. 养成媒介学习型技能增长的自觉性 二、驾驭最新技术性能的媒介研究方法
P219
第二节 技术的报复效应 一、媒介技术与反作用
第三节 网络信息安全
一、最常见天敌是网络病毒 二、 最强的对手是黑客 三、网络信息危及到国家安全 四、“棱镜”事件敲响全球警钟
现在每天监测到20万个新病毒,
中国24%的优盘被病毒感染。
防毒杀毒是使用网络的基本常识和刚性概念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对手是黑客
黑客:热心于计算机技术和技能开
始,经过自身钻研,最后成为电脑 高手的人。这一群族逐渐区分为白 帽、灰帽、黑帽等
黑帽(black hat):专指以破解
各种加密或有限制的商业软件为乐 趣的人
---法国历史学家 让· 诺埃尔· 让纳内
第二节 技术的报复效应
技术的高效?
P223
如何应用:正能量?

负能量?
《技术的报复》---- 墨菲法则和事与愿违
爱德华·特纳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和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出版
社执行编辑,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访问学者 )
第九章
媒介技术互动与报复
“我的担心不是因为我们进入了
一个被监视的社会,而是我们进入 了一个人类行为被如此精准预测的 社会,并且我们将要因此而惩罚人 类,我们降低了人类自由的意志, 以及人类的个人特征。而这些远比 被监视更加危险。”
——《大数据时代》作者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第九讲 媒介技术互动与报复
P231
第三节 网络信息安全
最常见天敌是网络病毒
最强的对手是黑客
案例9:从“世界黑客大会”看技术无敌
P231
网络信息危及到国家安全
“棱镜”事件的警钟
“根服务器”与ICANN管理
(一) 最常见天敌是网络病毒
1994年每小时监测到一个新病毒;
2006年每分钟监测到一个新病毒; 2011年每秒监测到一个新病毒;
从“世界黑客大会”看技术无敌 P229
每年8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变“魔”城
人们为什么对黑客大会,互联网“恶剧”的
导演们“济济一堂”熟视无睹? 黑客发展出现了“更加商业 更加功利”趋势,这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黑客当中还能分出“黑帽黑客”、“ 白帽黑客”和“灰帽黑客”?
技术无敌
人机和谐
人性向善
分配机构 ICANN
人类未知的远远大于已知
芯片技术、传感器、云计算等互联
网可能的壮观未来使人们振奋,技 术的无敌与无情更令人堪忧
计算机、互联网与生物技术的结合
使人机共进还是蜕化?彼此异化的 双向能量,以及技术的报复使信息 社会更加期待生物文明。
媒介技术 VS 人类文明 和谐发展
P236
P237
社会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构型 从纸张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和完善, 到广播、电报、电视和电话普及,再到 网络、数字移动媒体兴起,技术的纵深 发展构建更宽广和有效迅捷的传播平台 技术引导新的文明和媒介消费文化素养
(二) 墨菲法则的意义
会出岔子
P223
墨菲法则:凡是可能出岔子,就一定
特纳:即使不考虑人类习性之类的影响
15
正式学习
非正式学习
年龄
P223
托马斯· 弗里德曼
“只单独引进技术是
远远不够的。”
(Introducing technology alone is never enough.)
交互白板进入教室,高
效率学习就自然而言地 发生了吗?
“互联网绝对是矛盾的,它能 给出最好的未来,也能给出 最坏的未来,而这取决于人 类自己。”
P227
媒介暴力指网络、电影电视、电子
游戏、报刊等媒体含有或刊载暴力 内容,并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某种 不良影响的暴力现象
<当代词注>
心理暗示:富士康13 人连跳;小学校内的 杀人案件
26
格伯纳关于“媒介暴力”
美国批判学派代表人物乔治·格伯纳通 过文化取向研究,研究了媒介暴力问题
乔治· 格伯纳在《暴力与媒介》中界定了
人们花多少时间?正效还是负效?是帮助或危害?
阶段四:如何改进媒介
使用方法或技术的改进?如何使其更有价值更好看?
慕课
商业模式?
MOOCs,MOOCs 是“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通译为“慕课”。这些免 费网络课程面向全世界所有人
一台笔记本和网络联接,随时随地接受高等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在线学习公司 SIPX 的副总裁海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