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风 病 概 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风病概述

主讲:程联华

单位:麻栗坡县皮肤病防治站

地址:麻栗坡县菜园路16号

前言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2000多年。本病往往在青壮年发生,诊治不及时常导致畸残,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麻风简史

•麻风病的疫源地及其传播史

多数学者认为麻风病是多中心源的。而Muir(穆尔)等认为印度是它最早的发源地,东传至中南半岛,北传至中国,再传至朝鲜、日本;由中南半岛南传至东亚各国;西经波斯、阿拉伯传至非洲,再由埃及经希腊、巴尔干半岛再传至欧洲;由欧洲及非洲传至美洲;由中南半岛、欧洲或亚洲传至大洋洲。

病因及治疗演变史

•古代认为麻风病是因鬼神或天命受到惩罚所致。我国秦汉时主“风”说;隋唐时有“虫”说;明代以后有了传染和遗传观念。欧洲在19世纪中叶以前认为它是遗传病。1873年,挪威医学家汉森,在病人组织中发现麻风病的病原体,1931年,国际麻风会议上被命名为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菌)。

显微镜下看到的麻风杆菌

•唐代医圣孙思邈亲手治疗过600名麻风病患者,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专家。

•几千年来,人类对麻风病的治疗进行过多种偿试。大风子于公元12世纪从东南亚输入中国,南宋白玉蟾在1127年前后就用其治疗麻风病。

•砜类药的问世使麻风病进入了化学治疗阶段。1943年,Faget首先应用普洛明静脉注射治疗;1946年,

Cochrane、1947年,Lowe相继使用氨苯砜(DDS)肌注和口服;多年来DDS一直成为主要的抗麻风药物。

1962年,Browne等及1970年Leiker等,分别报告用氯苯吩嗪(B663)及利福平(RFP)口服治疗麻风病。

•公元12世纪——大风子治疗

•19世纪四十年代——砜类药物治疗

•19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氨苯砜+利福平治疗

•19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治疗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麻风化疗研究组推荐了用于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麻风的联合化疗(MDT)方案。

防治管理史

•中外历史上的宗教、礼法和法规都极端歧视麻风病患者,有过诸多的限制和规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待麻风病的态度及措施,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得到不断的演变和改进。

•将病人聚居于偏辟地区或遭杀害•设立麻风病人收容所和疗养地

•设立麻风病院

•废除强制人身隔离,实行社会化治疗

我国及我州麻风流行现状•1997年底,全国有各级麻风专业防治院、所、站700个,麻风院村550个,另有一些兼职防治

机构,专业防治人员5700名,还有基层防治网及基层卫生人员协助开展工作。通过积极防治,新病人数减少,发现率和发病率显著下降,治愈大批病人,现症病人数减少,患病率显著下降;流行范围缩小,流行程度下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业防治队伍和基层防治网,改善了社会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态度。

•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病人48万人,治愈38万余人,现症病人数减少至6000余名,已有99%的县(市)患病率控制在WHO提出的1/10万以下,90%的县(市)达到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消灭目标。然而,我国尚有一些地区,主要在云、贵、川、藏、湘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麻风防治工作起步晚,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至今麻风患病率及发现率仍较高,是当前我国麻风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我国麻风流行分布图

•我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麻风病是我州主要地方病之一。截止2003年11月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0289例,累计治愈7755例,目前有现症病人385例,全州八县均为中低流行县。八县平均患病率为0.09‰,近五年平均发病率为3.21/10万,是全国麻风病高发地区。每年仍有100例左右的新发病人,按部颁标准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任重而道远。

文山州麻风流行分布图

文山州麻风病发病率

文山州麻风病治愈率

文山州麻风病患病率

麻风病细菌学

•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简称麻风杆菌和麻风菌,其分类学上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是分枝杆菌中惟一能侵犯人和动物神经组织的病原菌。自1873年汉森发现麻风菌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但是至今尚未能够体外培养。在美洲一种叫犰狳的体内能够繁殖。

麻风杆菌的一般特点

•形态

多形性,麻风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杆菌相似,经萋尼法抗酸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着色均匀的杆菌,细长、略带弯曲,也可看到对抗酸染色不均匀呈短杆状、断裂状、串珠状及颗粒状等形态。

•抗酸性

麻风菌能被苯酚复红染成红色,着色后不能被酸性溶液(或酸醇溶液)脱色。

•聚簇性

麻风菌在细胞内外多呈团、束状排列。

•生长速度慢

麻风菌系细胞内增殖的病原体,体外人工培养迄今仍未获成功。但用麻风菌接种小鼠低温部位足垫

(27至30℃)皮下,可出现明显生长,并能传代。麻

风菌对数期生长世代时间需11至13d,而一般细菌增殖一代仅需时20至30min,而同属于分枝杆菌的结核杆菌约需18至20h。因此,麻风病潜伏期较长与其病原菌生长速度慢有关。

•生活力

环境因素对麻风菌活力有明显影响。麻风菌经紫外线照射30至60min,或经日光照射2h即完全失去活力;

麻风菌悬液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至

24℃)条件下保存两周,活力即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在60℃,10至30min即完全失去活力。

麻风病的传染和流行

•麻风病的传染

麻风病是由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至5年,最长可达10余年,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三个环节,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

•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MB)患者,其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