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1

1.管理模式有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2)、企业资源计划(ERP)、

准时生产制(JIT)

2.系统角度看信息系统组成:输入,处理,输出,反馈。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导向,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4.组成模型

6.ISA的社会-技术系统要素: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两者融合

Ch2

1.安东尼模型:传统组织的管理。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分化成作业计划与控制层、管理控制和战术层已经战略计划层3个层次。

2.TPS的定义:是指负责记录、处理并报告组织中重复性的日常活动,记录和更新企业业务数据的信息系统。他是为组织作业层服务的基本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组织中早期的应用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信息系统形式。TPS处理由事务产生的及与事务相关的数据,获取、处理和存储事务以及产生与企业例行活动相关的各种文档,TPS对日常往来的数据按常规进行处理,是一种面向数据的系统,TPS输出的数据如果不进一步加工,则不一定形成对管理有用的信息。

事务处理系统具有的共同特点:

1)TPS支持的是每日的运作,处理的事务重复性强。

2)TPS要处理大量的数据

3)处理的数据详细,精度要求高,逻辑关系简单,规律性和结构化程度高

4)支持的用户多

5)TPS处理的信息多半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源

6)服务对象主要是组织的作业层

3.事务处理的方式:批处理方式,联机处理方式和延迟联机录入处理方式

4.DSS的定义:DSS是一个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与技术于一体的技术集成系统。DSS是将数据、管理模型和用户友好的软件集成在一起的能够支持组织中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其目的在于提高决策的效能而不是效率。

5.DSS的基本结构:一个最基本的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管理部件、模型管理部件和用户接口部件3部分组成

6.KWS一般框架结构

7.电子数据交换EDI的组成:从技术上讲,有3个基本要素,数据标准化、EDI软硬件以及通信网络。

1)标准是最重要的基础。2)EDI必不可少的软件类型有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3种。3)传统EDI通信经历了早期的点对点直接专用方式和基于增值网的间接方式。

8.EDI的实现过程:

Ch3

1.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数据”的一般特征是关于事件的一组独立的事实。围绕这数据建立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分析、合成,并把这些数据转化为信息和知识。

“信息”是对捕捉来的内容进行加工的产物,以半结构化的形式出现。围绕信息建立活动,其核心价值自语管理内容的方法,使得内容易于被找到和反复使用,并方便从经验中学习。“知识”是在信息的基础上加入人的经验、洞察力和价值判断后得到的,他能够给出因果关系,并指导人们下一步行动。

2.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构成了信息资源的三要素。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信息管理的四阶段模型:

4.诺兰模型:

1.子系统、接口和边界的例子:

流程表示的标准符号:

产品入库处理流程图:

Ch6

1.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数据库定义:数据库对象定义:表、索引、约束、用户等

数据库操纵: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数据库保护:恢复并发控制、完整性控制、安全性控制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初始数据的转换和装入、数据备份、数据库的重组织、性能监控和分析等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库管理例行程序。

3.基本E-R图形:有三个基本元素。即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和属性。他们分别用矩形框、菱形框和椭圆形框表示。

4.第一范式(1NF)定义: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每个具体关系r的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分的最小数据单位,则称R为第一范式,r为1NF关系。

5.第二范式(2NF)定义:如果满足第一范式的关系模式R,他的所有属性都完全函数依赖于主关键字。

6.第三范式(3NF)定义:如果关系模式R满足2NF,并且他的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传递以来与任意主关键字,则称R是第三范式。

Ch13

1.信息系统开发原则:

1)领导参加的原则(一把手原则)

2)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3)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

4)实用和实效的原则

5)规范化的原则

6)适应性的原则

2.瀑布模式(生命周期法):是一种系统开发的方法。将系统开发分成“几”个阶段,各阶段循环执行且仅循环一次。

瀑布模式两个重要特点:

1)各阶段若发现错误,可允许阶段见的反馈,以便尽早修正,以减少系统修改或重做的成本。

2)各阶段明确定义做的工作及交付的文档,使得系统开发的工作更明确及容易掌握。

3.原型模式:首先针对用户需求比较清楚的部分或者开发人员能够掌握的部分,按照分析、设计、实施等步骤快速开发原型。在开发过程中,强调以原型作为用户和开发人员沟通的工具,双方通过原型的操作和反馈,弄清、修改及扩充需求,并以此来修改与扩充原型。

4.原型模式的工作流程:

5.原型模式的特点: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2)将模拟手段引入系统分析的初期阶段。

3)强调用户的全程参与。

4)提倡使用工具开发。

6.原型模式适合小型系统,不能给予完整需求,对于基础管理不善的单位,不宜用原型法。

7.螺旋模式,有生命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