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山西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对山西旅游演艺业发展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催生 出《 乔家大院》 、 《 走西 I 2 1 》 、 《 白银谷》 等热播影 视剧 , 以及《 立秋 》 、 《 一把酸枣》 等经典剧 目就是极 好 的证明。陈凯歌拍摄的《 赵氏孤儿》 , 再一次证明 不可 估量 的 山西文 化 的影 响 力 , 其 巨大 的开 发 潜 力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山西 举 办 的平遥 国 际摄 影 大展 、 大 同 云 冈 国际 旅游节 、 五 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艺术节 、 晋中晋商文 化节 、运城关公 国际旅游节等均产生 了广泛 的影 响, 正 在 向品牌 化迈 进 。这 一切 , 为 山西旅 游演 艺 发 展提供 了一片丰厚的文化土壤。 ( 二) 目 前, 山西各项旅游演艺项 目已有十几余 处, 旅游演艺项 目日 趋丰富。山西主要旅游演艺项
给当地带来 了良 好 的经济效益 ,也大大增加 了旅游 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 。山西是黄河文化的发 祥地之一 ,有着古朴浓郁的人文景观及绚丽多彩的
民俗 文化 。 然而 , 当很 多省份 迅速 打造 自己的旅 游演
晋北的古建宗教文化旅游 、晋 中的晋商文化旅游 、 晋南 的寻根祭祖文化旅游 、 晋东南 的红色和民俗文 化旅游 以及晋西的黄河和黄土文化旅游等 ,而且 , 旅 游 景 区 的 突 飞 猛 进 发 展 也 在 促 进 文 化 产 业 向更 高层 次进发 , 晋商文化旅游 区的逐渐成熟 , 进一步
( 二) 改 革 开放 3 0多年 , 人 民生 活 已达 到 基 本
目, 《 又见平遥》 通过实景体验展现山西和平遥古城 厚 重深 邃 的历 史 文化 , 是 山西省 在 “ 十 二 五” 期 间 由
能 源 大 省 向文 化 大 省 转 型跨 越 的重 要 旅 游 发 展 项 目之 一 。该剧 于 今年 二 月份 正 式和 观 众见 面 以来 ,
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

山西产业的发展趋势山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山西的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产业的升级转型:山西是中国的能源大省,煤炭业一直是山西的支柱产业。
然而,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山西正在逐步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转型。
山西已经开始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鼓励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煤炭综合利用、煤炭化工和清洁能源等领域。
此外,山西还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致力于打造绿色能源基地。
2. 钢铁和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山西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钢铁产业一直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山西的钢铁和装备制造业正朝着高端、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
山西正在大力推进钢铁产能过剩的调减和去产能工作,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山西还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加快推动钢铁和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
3.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山西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业一直是山西的重要产业。
山西正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技术创新、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山西正在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化农业技术和农业物联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同时,山西还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
4. 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旅游业潜力巨大。
山西正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打造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全域旅游格局。
山西将加大对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推动景区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
同时,山西还鼓励景区与特色农业、民宿、文创产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壮大: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山西文旅产业建议

山西文旅产业建议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山西省的文化旅游产业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然而,与其他地区相比,山西的文旅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山西的文旅产业,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山西可以在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下功夫。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
应该加强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利用好这些资源,例如开展文化节庆活动、举办文化展览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山西可以加大对旅游景点和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
目前,山西的一些旅游景点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应该加大对景区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另外,山西可以加强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例如,可以发展文旅融合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制作、文创产品等,丰富游客的消费选择。
此外,山西还应加强对文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可以提升整个文旅产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举办专业知识讲座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最后,山西可以加强文旅产业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并吸引他们前来游览。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同时也可以与旅行社、媒体等合作,提升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
总之,山西的文旅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大对景区建设的投入、促进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可以进一步推动山西的文旅产业发展,为山西经济转型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焦作旅游再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焦作旅游再发展的几点建议近年来,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
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概括为“焦作现象”。
“焦作现象”最早由新闻媒体提出,是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种赞扬性表述。
随后“焦作现象”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和肯定,并被引申为速度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焦作现象”不仅是一种速度和效益的体现,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焦作旅游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代名词。
“焦作现象”是焦作旅游业多年来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它的形成得益于国家大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焦作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得益于全市各单位、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凝聚了全市旅游系统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焦作市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续五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前列,其中云台山景区连续六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但是随着焦作旅游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制约着焦作旅游的再发展及规模和档次的提高。
针对焦作旅游的现状,本人提出如下四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山水资源带动,文化资源烘托,重点挖掘提升文化内涵焦作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但是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还是以山水观光为主,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量较轻。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因此焦作要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自然与文化相互辉映,首先要大力开发太极拳文化,打造世界太极拳“圣地”。
云台山景区的百家岩景点,要重点突出对“竹林七贤”文化内涵的挖掘,对茱萸峰景点要充分利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佳作名篇效应,叫响茱萸峰文化旅游品牌。
青天河景区要重点突出对天然大佛和北魏摩崖石刻以及古羊肠板道的开发建设。
神农山景区要增加与神农有关的典故传说内容。
山西省会展旅游业发展建议

LOW CARBON WORLD2020/12综合论述西省会展旅游业发展建议付树林(太原学院旅游系,山西太原030000)【摘要】会展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通过举办一些会展项目,在吸引游客参加会展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很多城市都认识到了会展旅游的价值,并且也开展了一系列会展旅游活动,进一步促进当地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山西省的会展旅游业逐渐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导致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山西省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多角度提出促进山西省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山西省;会展旅游业;发展;品牌展会【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0)12-0239-020前言20世纪90年代,会展旅游就已经在我国出现,并且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一些诸如世博会的会展活动举办,人们也认识到了会展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会展旅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各个省市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发展会展旅游业,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和一般的旅游形式不同,会展旅游并非以景点观光为主,其在旅游基础之上还增加了一些参观游览活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大城市,会展旅游极为普遍。
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发展会展旅游业,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法律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外部的法律法规来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有一些展会停滞不前或者是会展中间欺骗参展单位情况的出现,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山西省会展旅游市场的秩序。
结合国家现有的法律,山西省的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优惠。
结合新加坡的会展旅游业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为了吸引投资商来参加展会,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或者激励手段,让参展企业能够来到当地参与展览。
政府部门从多角度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做好宣传,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在当地市场趋于成熟之后,尽可能减少对于市场的控制,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山西旅游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山西旅游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作者:靳娜娜来源:《旅游纵览》2023年第12期摘要:旅游业在山西转型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首先从古建雕塑壁画类旅游资源、根祖文化类旅游资源、晋商文化类旅游资源、红色文化类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五方面阐述山西旅游资源概况;其次分析山西旅游业发展困境,包括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文旅融合程度低、专业人才缺乏、宣传效果不理想;最后针对以上困境,提出助力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即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升级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新业态;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推广方式,优化营销效果,以期为推动山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困境;对策;山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山西拥有4 000余年文明史、建城史以及1 500余年建都史,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尤为深厚。
山西享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在当地刻下了深深的烙印,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遍布全省各地。
同时,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多种因素铸造了山西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山西旅游资源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类:古建雕塑壁画类旅游资源、根祖文化类旅游资源、晋商文化类旅游资源、红色文化类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
(一)古建雕塑壁画类旅游资源山西是全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包括寺庙、古塔、石窟造像、城垣关隘等,截止到2022年年底,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数量达1 848处。
此外,山西古代彩塑、壁画数量也位居全国榜首,现有古代彩塑近13 000尊,其中唐代82尊,五代11尊,宋辽金时期394尊,元代386尊,明代5 878尊、清代6 000多尊;壁画大都存于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等古建中。
各类古建雕塑壁画皆是我国古代艺术珍品。
(二)根祖文化类旅游资源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因而存有多处古人类遗址,包括燃起人类文明第一把火的芮城县西侯度遗址、含有鮮明石器工业特征的襄汾县丁村遗址、旧石器晚期的朔州峙峪文化遗址、临汾尧庙、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以及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等根祖文化遗址、祭祖圣地,其中位于临汾市洪洞县的5A级景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最具代表性。
大同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5年7月下半月刊
大同市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张雯雯1 高志明2
旅游业是近代兴起的绿色产业,被形象地称为“无烟工业”,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 志。然而,大同市这座以煤炭著称的工业型城市,历史性地背负着“黑色城市”的沉重包袱,这在很大 程度上制约着本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故而,甩掉包袱、轻装上阵的迫切要求已成为城市旅游形象转变 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历史文化古城地位的确立以及人们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的 转变,大同市旅游业的发展有了实质性地提高。为了推进城市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在准确把握区域发展 定位的同时,运用企业战略分析的SWOT分析理论,对其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威胁加以 详细的比较分析,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就成为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作者简介:张雯雯(1983年6月- )女,山西临汾人,哲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 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志明(1990年11月-)男,山西大同人,教育学学士,大同市矿区和顺街道办事处科员。
9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一)有效地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同其他资源的开发 相结合
在得荣,单独的开发某种民俗旅游资源的条件还不成熟,而且 这样做也使得荣整个旅游开发格局趋向单一化,不利于得荣旅游业 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因而不能单一开发某种旅游资源, 要结合实 际情况,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适当开发得荣优美壮丽的的 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相结合。得荣的民俗旅游应将得荣服饰、饮 食、居住、交通、礼仪、节日、游艺、农业等结合起来, 以充分 开发民俗村及周边的休闲项目, 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浅谈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资料

浅谈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摘要:通过一些现状及数据对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山西旅游业应审时度势,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以及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个下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克服困难,同时拉动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旅游资源;发展环境;旅游业;山西省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增长速度日益加快。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该省对于以煤炭为代表的重工业的过多政策性倾斜,使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并提出编制黄河中下游集中连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作为该区域核心部分,这一战略将给山西省的黄河旅游精品线开发带来直接机遇。
国务院将山西列为煤炭经济转型试点省,将太行山区和沿黄地区比照西部开发政策,也给山西旅游开发带来重大机遇。
旅游业被列为该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一步奠定产业地位,优化发展环境成为本省的工作重点。
但是伴随而来的如何解决山西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等问题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旅游业具有促进开放、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改善环境、带动大批相关产业发展等综合功能和显著的产出效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山西旅游业取得了很大发展。
然而,山西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仍然处于落后地位,与其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严重不符,旅游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开发滞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弱项,对我省经济发展拉动效果不大.而面对今天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趋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山西省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在全面分析其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山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我们运用经典的战略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从企业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ens)4个方面对山西旅游业经营发展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为山西旅游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后疫情时代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复苏发展对策

一、疫情影响下的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山西省向来以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给了全国的旅游业重重一击,山西省也未能幸免。
三年来,疫情反反复复,导致景区经常性封闭,交通和娱乐场所也受到严重影响,旅游业受损严重,而涉及到出入境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这场历时三年的“抗疫之战”才告一段落。
可以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表12014-2020年我国国内外旅游情况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4年到2019年,我国的国内游客、旅游总花费、人均花费和国际旅游收入都是稳步上涨的,而2020年,国内游客和旅游总花费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人均花费也有较明显的下降,这都是由于疫情的影响。
疫情的暴发使出游人数急剧减少,旅游总花费自然也随之减少。
而由收稿日期:2023-01-20作者简介:樊鸿瑜(1982-),女,山西寿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服务贸易。
后疫情时代山西省旅游服务贸易复苏发展对策樊鸿瑜(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晋中030619)摘要:自暴发新冠疫情以来,我国的旅游业遭受重创,旅游业各项指标急剧下降,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明显减少,而涉及到出入境的旅游服务贸易更是几乎停滞。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在转型期,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使旅游服务贸易得到复苏和新的发展,是山西省面临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先从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方面分析了疫情影响下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进一步从景区旅游产品和相关产业等角度剖析了疫情对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山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山西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景区优质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贾家庄概况 贾家庄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吕梁山东麓、汾河水西畔,距 汾阳古城五公里,紧靠太汾高速公路、307国道和太中银铁路, 与驰名中外的酒都杏花村相毗邻。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居民 800多户,3 000余人。村党委下设有8个党支部,有党员153名, 村内现有恒鼎建材、盛世酒业、绿色农业、腾飞旅游等四大支柱 产业。 贾家庄是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坚 持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多次受到国务院的嘉奖。20世 纪50年代,坚持走合作化道路,治水改碱;20世纪60年代,以发 展农业机械化,被树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一面旗帜”;20世纪 70年代,以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受到国务院嘉奖。1999年,贾家 庄建设生态园,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如图1所示。进入新世纪, 贾家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一直在不断向前,并取得了很大
使其成为贾家庄乡村振兴战略的“亮点”。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全国各地来取经学习的,络绎
不绝,贾家庄的裕和花园酒店连续两个月满房状态。这些学习
和“取经”,是对贾家庄的一次很好的免费全国宣传和营销。
前来学习的人员又可以带动景区消费,产生收益。从市场营销
的角度看,“考察学习”细分市场也会是景区营收的重要组成
图3 山西贾家庄腾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议组织结构图
公司应该把经营和职能业务分离,把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和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结合,设立适合公司发展的新型组织结构。 如设立以下部门:总经理办公室、市场营销部门、财务部门、人 力资源部门、保安部门、旅行社事业部、酒店事业部和景区事业 部。这些部门并列,属于一个层级。再在其下具体分工,提高整 个景区的管理效率。
二、汾阳贾家庄文化生态景区优质旅游发展的建议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晋市政发〔2014〕22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正文:---------------------------------------------------------------------------------------------------------------------------------------------------- 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晋市政发〔2014〕2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争三快两率先”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深化旅游改革,大力推广“晋善晋美·尽在晋城”城市品牌,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树立科学旅游观,切实增强旅游业改革发展动力(一)创新发展理念。
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在美丽晋城游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
(三)增强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切实发挥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中介组织发展,建立完善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打破行业、地区壁垒,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着力巩固中原及周边旅游市场,积极拓展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武汉城市圈等中远程高端市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
【doc】浅析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策略

浅析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策略区域经i斋订单.此外,小型工厂在当地的厨房设备制造业中也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工厂都有正式的厂房,仓库,管理人员的办公地点,工人数目也比较多,而且有比较规范的员工管理制度.这些工厂的初始投资较家庭作坊的初始投资要高的多,一般在五十万到两百万左右.同家庭作坊类似,"夫妻管理"模式在这些工厂中仍然常见.但是,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经营权与所有权的运作模式一初步形成.这些工厂一般会有专门的厂长,由他们负责工厂中的主要事务.这些工厂几乎不再生产诸如餐具,收餐车等简单的产品.而主要生产一些相对较为复杂的产品,主要为洗碗机,消毒柜等.它们会接到直接订单,有时也会为其他企业做一些代加工,.为了有助于产品的销售,这些工厂会在省外设一些销售点,委派转人负责当地的销售.相对而言.比较正规的大中型企业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它们的销售额和产量却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些企业一般都有外商注资,其生产运营已经是非常的科学规范.它们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且有完整的生产线和科研队伍,其产品的科技含量也较高.它们的目标客户范围相对较广,既有高档的星级酒店,也有中低档的餐饮行业.四,兴福镇厨房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优势及其发展前景分析兴福镇作为一个乡镇,能够形成如此规模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能够配得上"中国厨都"的称号,肯定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毗邻黑白铁市场.在兴福镇,有一个大规模的黑白铁市场,为厨房设备制造厂商保证了充分的原材料资源,其产生的外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2.借举办"厨具节"的契机,知名度在全国迅速打响.自从2006年以来,兴福镇已成功的举办了三届"厨具节",目前第四届也已在紧张的筹办过程中.3.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兴福镇的厨房设备制造业已初步具有产业集聚的特征,随着竞争的加剧,聚集将呈现出加速度趋势,并具有以下特征:(1)联合,兼并,收购活动更加活跃.随着市场的饱和,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减少竞争对手,兼并之风将盛行,以提高整体竞争力.(2)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相互依存的关系.集群内部的合作分为正式的合作和非正式的合作.正式的合作是指为了实现产业链上的价值,集群内部成员选择性地与其他企业或相关机构结成的长期稳定关系.非正式的合作是指集群内部成员在相互的作用过程中产生的非正式的关系.(3)培育专业市场,提高集群整体营销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参考文献:f1】李胜兰:非正式制度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冯薇: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31刘乃全:产业集聚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商场现代化》2010年8月(中旬刊】总第620期浅析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策略-韩焕法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摘要]以山西省依托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为背景,本文分析了山西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并针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希望能为政府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山西省旅游业晋商文化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山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自山西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以来,山西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巩固提高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传统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批以山川风光,自然生态和民俗民情为特色的新的旅游项目.并先后开发了"飞跃黄河","壶口漂流月","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平遥古城赏灯会"和"关公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乔家大院"等一批特色品牌,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山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山西的旅游开发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问题也很突出,其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其资源的丰富程度很不协调,200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878.36亿元,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山西仅为120.3亿元. 居全国第22位.同时,市场结构失衡,入境游比例过低,2005年中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2.96-fL美元,山西只有1.16亿美元, 不到全国的0.4%.居全国第24位,和周围省区相比,山西的差距也很明显.山西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交通受限,设施落后和宣传不足等直接相关外,认真分析当前制约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山西的目的地形象不够鲜明,缺乏个性;二是规划缺位,产品单一,虽然有很多人文观光产品,但其文化内涵又挖掘不够,以静态观光为主,缺乏动态的,参与性,体验型为主的产品;三是整合和协作不够,各行政区之间的旅游线路联系不足,不能客流互送利益共享;四是一些地方没有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产业来办,过于看重门票收入,而忽视了其他要素市场更大的效益.二,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环境分析1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分析(1)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晋商文化与民间艺术文化是山西独有的特色文化.山西商人从事国内外贸易.称雄世界五个多世纪,世界经济学界将他们列于意大利商人之侧.在长期从事商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以义制利,儒贾相通,经商爱国,敬业进取,团结协作等.(2)文明灿烂的古建艺术文化山西是我国各类古建筑现存最多的省,达18118处.其中宋,辽,金以前的木构建筑达106处,占全国现存同类建筑的70%以上.(3)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儒释道融合是山西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魏晋南北朝是山西区域经;斋宗教文化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因而山西的许多名山大川无不遗留下宗教活动的痕迹.如五台山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地;北武当是我国北方最秀丽的道教圣地,还有纯阳宫,龙山石窟.另外儒文化还体现在晋祠,文庙,还有北方最大的圣母堂.(4)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文化山西有"中国地上文物宝库"之称.山西保留下来的各类地面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3.5万余显.许多古建筑壁画堪称全国之绝, 如芮城的永乐宫壁画;全国最大的寺院群五台山佛教圣地;全国三大古代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的云冈石窟等.这些文物古迹从另一个侧面折射着当时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韵昧.(5)魅力无穷的名人文化山西的文化名人自有史以来可谓数不胜数.大诗人白居易,王维,王勃,王之涣是山西人;柳宗元是山西人,新近发现的柳氏故居也颇耐人寻味;司马光,罗贯中是山西人.(6)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文化山西有众多的革命纪念地,如屯留县上党战役主战场和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旧址;文水县的刘胡兰纪念馆;黎城黄崖洞八路军总部兵工厂旧址等,这些地方已成为新一代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山西具有如此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明显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为发展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社会资源优势分析(1)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为山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国家旅游局响应政府拉动内需政策的号召,除在海内~l,/JI大推广促销力度外,国家旅游局已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了"国民休闲计划".随着新计划的出台,将采取具体措施,倡导针对优秀员工的奖励旅游,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福利旅游,针对学生群体的休学旅游,针对离退休人员的银发旅游等.因此,该计划的出台对进一步开拓山西旅游客源市场有着积极促进作用.(2)政府产业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山西省旅游产业"十一五"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通过发展旅游,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旅游中培育和创新新文化,引进和学习外界先进文化.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齐飞,深度挖掘晋商文化,积极开发历史文化考察游,红色太行游,休闲度假游.加快由观光旅游为主向度假休闲游,历史文化游为主转变.这一战略为山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将给晋商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带来直接机遇.(3)快捷的交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山西的交通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石太客运专线的开通,改变了山西旅游区位格局.使山西在时间距离上融人了京津冀都市圈,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后花园.一方面,将有利于开发京津旅游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借助大都市的国际口岸和影响力,开拓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市场.三,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思路1.建议山西有关部门尽快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并在发展方向,市场定位,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以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宝贵资源,设立高层次的工作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并协商解决旅游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理顺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旅游部门主导职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形成旅游开发的合力.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搞好重点旅游景区的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环境,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改善旅游业发展条件及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3.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重视历史,社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配套利用.山西戏曲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称",和"民歌海洋"之美誉,有剪纸,绢人,皮影,面塑,泥塑,砖雕等传统工艺.山西民风淳朴.婚丧嫁娶,生儿育女,过年过节都有很多传统的讲究.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些都可为旅游所用,增加游客的观赏性和参与性,使静态的景点中加入动态的表演,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4.加快淡季旅游产品开发,受气候影响,山西省存在着旅游旺季短,淡季长的问题,在每年5月至1O月的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而至,人满为患.服务设施和交通运输超负荷运转.而在长达五六个月的淡季,游人寥寥,设施大量闲置.因此,研究开发淡季旅游产品,搞好均衡旅游已成当务之急.大力发展受气候条件限制和影响较小民俗风情游,这些很有吸引力大有文章可做.5.搞好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山西旅游六要素中"购"这一环节目前最为薄弱,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纪念商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一般在1/3左右,而山西却少得可怜.原因在于很多纪念商品是从沿海地区买来的,没有地方特色.自己生产的土特产品也因科技含量低,档次差而缺乏艺术性和收藏性.游客购物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业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为尽快扭转这种落后局面,建议学习国际上旅游纪念商品开发的有益经验,通过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推动产品设计,开发,销售.尽快形成规模效益.6.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建议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舆论媒体,利用各种会议及路标,宾馆,商场等广告对旅游资源进行公开宣传.搞好网上信息发布和促销.使山西旅游业尽快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7.走出重资源产品开发,轻人才开发的误区,山西省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差,专业技能不高是普遍问题,初步统计,山西省导游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不足20%,中文导游占了90%以上,所以营造好的环境,留住并吸收各级旅游人才,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强化岗位培训工作,大力发展才是把旅游产业做强做大之关键所在.参考文献:[1】张慧霞:山西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U1.经济地理.2003—11 【2】黄宏: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浅ist1].行业探讨.2005【3】张遂刘斯文:对发展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考U].决策参考.2002【4】余可文张慧霞:对开发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带的思考U】.山西财经大2002[5]牛翠车军:社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山西旅游产业Ⅱ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张建忠: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UI_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7】姚大云段晓燕:山西旅游资业发展现状与管理体制改革【J1_ 旅游经济[8】陈亚广:山西旅游资源自身规划和营销战略U】.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商场现代化》2010年8P1(中旬刊)总第620期。
山西的旅游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山西的旅游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山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然而,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山西旅游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古老的平遥古城到壮观的云冈石窟,从雄伟的五台山到秀美的太行山大峡谷,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但长期以来,山西旅游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首先,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许多景区仍然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层面,缺乏深度体验和互动性项目,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游客往往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停留时间短,消费少。
其次,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一些偏远景区,交通不便,住宿条件简陋,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再者,旅游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山西的许多优质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渠道,没有充分展示出山西旅游的独特魅力。
为了实现山西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新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性和互动性。
例如,在古城景区可以开展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在自然风光景区,可以增设徒步、露营、攀岩等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同时,结合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演艺产品,如实景演出、沉浸式戏剧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山西的文化底蕴。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交通条件,增加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线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提升住宿和餐饮品质,建设多样化的住宿设施,包括特色民宿、度假酒店等,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
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形式,展示山西的旅游资源和特色。
举办各类旅游推介活动,邀请国内外旅游达人、媒体前来体验,提高山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还可以与周边省市开展旅游合作,联合推广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和客源互送。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山西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党 洁(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英语系,北京 100102)[摘 要]文章以山西旅游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指出了山西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旅游;问题;对策[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43 179 “十五”规划以来,山西省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列为全省重点培养和扶持的优势产业之一。
2004-2010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速为40.25%,居中部六省之首。
但山西旅游业毕竟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山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1 山西旅游业的主题形象不鲜明每个省市的旅游业必须有其鲜明的标志,游客提到这个省市,马上会想到它。
譬如,去陕西看文物,去北京看长城、故宫,去云南看民族风情,去桂林看山水,去杭州看西湖。
去山西看什么呢?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却尚未形成具有号召力的主题形象。
查阅各省市旅行社组织的山西旅游线路,主要集中在云冈石窟、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王家)大院、壶口瀑布等热点景点,这些景点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未能形成鲜明统一、一致对外的宣传标志,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旅游市场不具有号召力。
1 2 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山西旅游的产品结构以观光旅游为主,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比较欠缺。
观光旅游是最基本的旅游产品形式,在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最为常见。
观光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差别很大,观光客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旅游购物不是观光旅游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的非观光消费比较少。
山西旅游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改变现在比较单一的旅游产品形式,走多样化的道路。
此外,山西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相对滞后。
在山西,除了以煤炭为原料制作的手镯、项链、佛像之外,几乎很难找到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1 3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大多景区尚处于粗放式的开发阶段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程度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

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作者:————————————————————————————————日期: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摘要】: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文化是旅游地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将抽象的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化产品或某一动态的过程来加以外化,将旅游资源的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从而形成产业优势是未来的必然。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和休闲需要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因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社会价值。
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山西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形态,沉淀下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山水自然文化资源、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文物古迹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古建筑艺术文化、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六个方面,因此发展文化旅游在山西具有广阔空间。
近年来,山西省将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到支柱产业的位置,2010年山西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势必也会对文化旅游产业起到好的引领作用,文化旅游产业在山西已经得到空前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山西可以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但目前山西文化旅游产业资源还处于无序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提升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通过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最终实现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
阐述了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研究。
以文化旅游产业基本理论为基础,对文化旅游内涵、意义加以界定,并对研究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思考

[ 收稿 日期 ] 01 1- 0 21— 0 1 [ 基金项 目]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山西行政学院 2 1 0 1年度课题 , 负责人于晓媛 。
[ 作者简 介]于晓媛 (90 , , 17 一)女 山西 离石人 , 中共山西省委 党校理论研 究室副主任 , 副研究员、 管理 学硕士 。
、
山西 文化旅 游业 转型跨 越发 展 的现 实基础
成就 ,为 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 了现实 要使命” 要“ , 按照做大在文化 、 拓展在旅游的思路 , 做好做活山西 ‘ 地上 ’ 这篇灿烂的大文章。” ] [ 当前, 基础。
( ) 一 省委 省 政 府 高度 重视 , 会 各 界取 得 广 泛 我省社会各界正积极行动起来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 社
黉 F 究 研
《 理论探索/01 21 年第 6 总第 12 ) 期( 9期
山西文化旅蝣业转型跨越 发 展域略思考
于晓媛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太原 000 ) 306
[ 摘要 ] 文化旅 游业是 山西一个重要 的经济增 长点 , 在推 动建设文化强省 中发挥 着重要 作用 。省 委 省政府 的高度 重视 、 丰富的文化旅 游资源 、 雄厚 的资金 、 成功 范例 以及 文化旅 游业 多年的发展 成就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 4
《 理论探索)0 1 21 年第 6 总第 12 ) 期( 9期
府 的决策精神 ,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 为将其变为我 与 22 7 个文化旅游项 目 进行 了对接。目前 , 山西省大
省的支柱产业 ,实现我省由人文资源大省 向文化强 批民营资本注入文化旅游产业 , 特别是煤炭行业转入 省的跨越而努力奋斗。 文化旅游产业的项 目与资金源源不断, 走出了一条煤 ( ) 二 文化旅 游资源丰 富, 具发展 潜力。山西 炭资源型地区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 极 是 中华民族文 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悠久 ,人文荟 ( 脱颖而出了一批成功范例 。 四) 一批先行先试 萃, 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据全 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的成功范例必将有力地激励 、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 结果显示 , 山西现存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约 3 万处 , 投入文化旅游产业 。19 年 , . 5 9 5 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 文物资源拥有 6个全 国之最 , 山西古代建筑数量 司出资 4 即: 亿多元开发介休市绵山景区,逐渐配套完 冠居全国, 现存各类古建筑 20 7 , 8 2 处 特别是宋辽金 善了“ 、 、 、 、 、 ” 吃 住 行 游 购 娱 六大要素 , 形成 l 4大游
山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Vo 1 . 3 0
No. 6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0URNAL OF L AN Z HOU I N S T I T UT E OF ED UC AT I ON
2 0 1 4年 6月
J u n .2 0 1 4
山西旅 游业发 展存在 的主要 问题及对策
中部六省的排位均与 山西作 为全 国旅游 资源大省的 中部 六 省相 比差 距 较 大 。一 些 重 点 旅 游 景 点 还 没 有
地 位 不 相符 , 与全省转型发展 、 跨 越 发 展 的 大 形 势 也 游 客 服务 中心 , 有 的虽 然 有 但 功 能 和设 施 还 不 完 善 。
购物只占 1 6 . 6 %, 娱乐仅 占 6 . 4 %, 所 占 比例 同 发 达 攻 势 。省级 财 政 用 于 宣传 促 销 的 经 费 同发 达 省 份 相 省 份相 比相 对 较 低 。二 是 旅 游 交 通 建 设 比较 滞 后 。 比差距较大 , 如浙江省每年 的市场宣传经费是我省 的 从 空 中交通 看 , 全 省仅 太原 机 场 开通 了 台湾 、 香港、 澳 十几倍 , 山东 省 用 于 市 场 宣 传 的 资金 是 我 省 的 6—7 门 的国际航 线 , 境外 游 客入 晋 直 达依 然 存 在 困 难 。从 倍 , 市、 县 财政 用 于 市 场 宣 传促 销 的经 费 更是 捉 襟 见
从 公路 交通 看 , 旅游 交 通干 线 、 支 线公 路 改 善 明显 , 但 销 的局 面 。
进 出景 区 的 道 路 依 然不 畅 , 还 有 不 少 断头 路 , 比如 绵
第三 , 旅 游企 业 弱 、 散、 小 的现 状 没 有从 根 本 上改
山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山西文化产业园为例

第 33 卷 第 11 期2020 年 11 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Vol.33 No.11Nov.2020山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以山西文化产业园为例聂国力(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 045200)摘 要:以山西文化产业园为例,对山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山西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山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山西文化产业园中图分类号:G124;F5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097(2020)11-0150-021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1.1 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活动的产业集合。
统计局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以文化为媒介,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的产业[1]。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山西作为一座具有特色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在产业融合上占有独特优势。
可以说,山西省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需要,还有利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对提升山西旅游新形象也有着重要意义。
山西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山西特色文化为媒介,向社会大众提供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以期满足社会大众对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以山西文化产业园为例,该园区以119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建院为媒介,向社会大众展示了山西省119个县不同的历史、人文、地理、民俗等文化,并利用纪录片这一新媒体模式向社会大众生动再现了山西省119个县的历史人文风貌,以此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1.2 旅游产业的基本内涵学者张凌云[2]将旅游产业定义为以旅游资源和设施为媒介,专门从事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文娱等综合性服务产业的集合。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资源型经济已不再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和其他资源型地区一样,山西省也面临着转型和创新的问题。
在资源型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山西省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当前全国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
在这个领域,山西省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注重人才培养,拓展市场网络,为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生态环保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山西经济的新增长点。
山西省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推进经济的增长。
一方面,山西省可加强与环保和旅游行业的合作,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态环保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另一方面,还可鼓励招商引资,引入技术和人才,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来山西投资,壮大山西省的产业体系。
三、加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山西省可以采取差异化市场定位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市场,进行不同的宣传推广,确保推出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四、继续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经济转型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西省可以进一步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发挥好政策引导的作用,增强经济转型的动力。
总之,山西省的资源型经济转型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山西省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市场营销与政府引导,探索出一条符合山西省实际的经济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