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有效性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明确、适度、适量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更是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充分重视目标对提高教学效率的巨大作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多次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很多无效或低效的教学主要原因来源于教师目标设定的不明确。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我精心备课,确定了“司

马迁为什么写《史记》?司马迁怎样写史记?史记怎样的书?”这些问题,整节课都围绕着这几个目标落实,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特别是对《史记》辉煌巨著的理解掌握,有层次,有提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彰显语文特色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一)以读为本

语文课堂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孩子的琅琅书声。前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促进语言的发展,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课堂应注重朗读,让学生会读、多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来领悟、体验。“以读代讲,多读感悟”是很多语文老师教学的“法宝”,充分利用好这一法宝,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高效。

在教学《司马迁》一课时,正是由于设置了充分的阅读,学生有了接触和感受文本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读起来感同身受,入情入境,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较好地体现。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把它进行了三部分的分解,每一部分都进行充分的感受朗读,最后在回到整体,完整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们就能走入司马迁的故事,走入他的内心世界。

(二)有效问题的设置

有效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因此,

教师设置有效的、能引导学生思维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学习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这一问题,先让学生经过读书,抓住“悲愤交加”这个词语,先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个词的词义,顺势抓住“酷刑”,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司马迁此时遭受的是人生的奇耻大辱,遭受了别人的冷嘲热讽和不公正的处理,所以他才“悲愤交加”,想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是他想到了父亲的嘱托和英雄的激励,从此发愤写作史记。

(三)重视生成资源

有效的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无法预料的精彩,这些就是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它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我们必须努力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

在《司马迁》这课的课堂教学中,学习“飞来横祸”这个词,学生对“横”字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抓住这个生成点,让学生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掌握二声和四声时不同的词义,从而选择正确的读音。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

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促使孩子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彰显语文特色的课堂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三、“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是有效发展的关键

谁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和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活动,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在《司马迁》这课中,学习第三自然段的课堂实录如下:

师:关注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句子,很多同学像他一样,关注了第三自然段。出示:——念头前部分,抓住“悲愤交加”体会。生:我从悲愤交加这个词语感受到司马迁遭受了飞来横祸,心情非常悲愤难过。

师:“悲愤交加”什么意思,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气愤?为什么悲伤?

生:他遭受到飞来横祸,受了酷刑,所以非常气愤和悲伤。师:关注到他受了酷刑,什么是酷刑?想象会受到什么酷刑?生:残酷的刑罚,我想他可能会被暴打。

生:我想他可能遭受到竹签插手的酷刑。

……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已经很可怕,很残忍啦,但这些都不能被称之为“酷刑”。

出示资料。让学生知道酷刑的做法,感受司马迁遭受的奇耻大辱。相信此时你对“悲愤交加”有了新的认识,他为什么悲,为什么愤?

生:他遭受了奇耻大辱,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悲伤和气愤。师:他遭受的是耻辱,是身体和内心的痛苦,难怪他想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可他想到《史记》没有完成,又坚持了下去。你想来读读这段话吗?

生:指读

有思考才会有发展,有思想就能够成长。把课堂还给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有效发展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还应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以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促使学生有效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