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类药物的研究

干扰素类药物的研究
干扰素类药物的研究

干扰素类药物的研究

摘要:干扰素是介导在对病毒感染、调节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分化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在现代的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应用过程中,干扰素的作用逐渐被了解,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文概述了干扰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生物学效应、生产技术、药物设计及分析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干扰素,生物技术,药物设计,药物分析

Abstract:Interferon is a kind of cytokin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rus infection, regulate immune function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biotech drug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e role of interferon is gradually understood, and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iological effect,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drug designning and analysis research of interferon drug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

Keywords: interferon,biological technology, drug analysis, drug design

干扰素是细胞因子家族中最早被发现的,是真核细胞对病毒感染和其他生物学诱导物反应时生成的天然的蛋白和糖蛋白家族。干扰素介导在对病毒感染和其他生物学诱导物反应中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干扰素类生物技术药物研究不断加深,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应用。1.干扰素类药物的生物学效应

干扰素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适宜刺激的条件下产生的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其生物学效应是通过干扰素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来启动的[1]。不同的干扰素各自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复杂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瀑布反应,激发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过级联反应改变某些干扰素敏感基因的转录,从而发挥各自的生物学效应,如诱导细胞对病毒攻击产生耐受性、调节绝大多数免疫功能、调节多种类型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维持某些动物细胞早期胚胎发育。

基于这些生物学效应,干扰素类药物在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①增强抵御感染源(病毒、细菌、原生生物等)的免疫应答[2];②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疾病;③治疗肿瘤。不同干扰素的治疗效应不同,干扰素-α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慢性髓性白血病、膀胱癌等,干扰素-β可治疗各类结石、生殖疣等,干扰素-γ可用于慢性肉芽肿、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④在动物临床方面,干扰素类药物可用于动物流感、新城疫等病毒的防治。

2.干扰素类药物生产的生物技术

干扰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早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干扰素主要是从人血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干扰素具有种属特异性,临床上只能使用人源干扰素,且由于人体内干扰素的含量极少,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随着生物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克服了干扰素人工生产的难题,使得干扰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得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干扰素的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分泌的干扰素比正常细胞要多,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干扰素,而且杂交瘤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敏度的干扰素免疫测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重组DNA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干扰素的大规模生产,满足了临床上的大量使用。目前,绝大多数的干扰素已经能够在多种表达系统中表达,如大肠杆菌、霉菌、酵母和其他一些动物细胞系,其中绝大多数临床使用的干扰素是由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的[3]。

3.干扰素类药物的设计原理

3.1 运用基因工程的药物设计

DNA改组技术是一种利用多次、反复选择和重组以获得具有预期性状的多核苷酸的方法[4]。干扰素在许多疾病治疗上具有药用价值,但用于治疗,这些未必达到了最适化。利用DNA改组技术对IFN进行改良,

将多个人类IFN基因作为初级文库进行DNA改组,则可筛选到具有更好治疗效应的干扰素突变基因。重组干扰素α1b是采用中国人基因克隆和表达的我国第一个实现产业化的基因重组治疗药物,其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低的特点,在慢性乙肝、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尖锐湿疣等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是较好的抗癌化疗辅助药物。研究表明,通过DNA改组得到的IFN-CH2.3的抗病毒活性为Hu-IFN-α1的185倍。

3.2作用于受体的药物设计

干扰素,分为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两大类。Ⅰ型IFN 家族包括IFN-α,IFN-β,两者共用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并且有类似的功能。Ⅱ型IFN; 又称为免疫干扰素或γ-干扰素,是一种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其亚单位多肽的分子量为21-24KD。干扰素生物效应的发挥,需要跟相应的信号受体结合。根据IFN,干扰素受体可分为:结合Ⅰ型干扰素的Ⅰ型干扰素受体和结合IFN-γ的Ⅱ型干扰素受体。

在干扰素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是通过IFN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的信号传递系统,发挥其作用。因此,在现代药物设计中,根据干扰素与其受体作用的机制,可研究设计高效的干扰素类药物。Ⅰ型干扰素与其受体结合后,胞浆中的STAT(翻译中的信号传导和激活物)蛋白P84/P91和P113进行酪氨酸(Tyr)磷酸化,并与胞浆中的48KD蛋白(P48)结合,形成IFN-α的基因因子ISGF3复合体,迅速易位于细胞核中,并与顺式—激活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ISRE,存在于干扰素诱导基因)结合,从而激发它们的翻译。两种胞浆中蛋白酪氨酸激酶:Tyk2和JAK1,均是将ISGF3的亚单位磷酸化的酶[5]。

可溶性蛋白,与许多受体的配体结合区相对应,已经证实在血清和尿中存在一种α干扰素结合蛋白,该结合蛋白作为一种可溶型受体的发现,与广泛的Ⅰ型干扰素受体的配位结合区相对应,它的胞外区降解氨基酸序列与尿中结合蛋白相对应。

1994年,Novick研究小组从尿中提纯和测序了一种阻断Ⅰ型干扰素活性的可溶性40千道尔顿的干扰素α/β受体P40,并对P40的干扰素结合特异性进行了研究。P40抑制人白细胞干扰素(由很多种α干扰素组成的混合物)的抗病毒性,也抑制单个Ⅰ型干扰素重组体的活性(包括β干扰素,不包括γ干扰素)。基于P40的结合可能性及与其他受体系统的类比,推测并证实P40是与Ⅰ型干扰素受体的胞外结合区相对应的可溶性受体。也就是说,P40是所有Ⅰ型干扰素的潜在抑制剂,因此,它可以作为干扰素活性的活跃调节剂发挥功能。由于IFN-α的异常产物对疾病产生影响(如Ⅰ型糖尿病),P40可以作为治疗物质。

3.3基于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药物筛选是针对特定的要求和目的,对可能作为药用的物质进行初步药理活性的检测和试验,进行药物优选的过程。通过建立高通量的药物筛选模型,可进行微量快速、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筛选有效药物。

干扰素广泛应用于病毒性感染、炎症、免疫功能障碍等的治疗,但其为蛋白多肽,结构不稳定,不能口服且保存条件要求高。因此建立模型筛选具有干扰素样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6].IFN-α与其受体结合后,受体二聚体化,与JAK2亲和力增强,并使其结合到配体受体复合物上,JAK2因而聚集,其自身磷酸化位点交叉磷酸化使其蛋白激酶活化,进一步激活胞内的STAT家族,激活的STAT直接进入细胞核,与干扰素刺激直答序列(ISRE)结合,调节特异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抗病毒活性。构建带有ISRE(IFN—α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靶序列和报告基因的诱导性表达载体,建立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并将其转染入血管内皮细胞(ECV304 )中,可筛选报告基因碱性磷酸酶(SEAP)表达受IFN—α诱导的阳性克隆,以期待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干扰素样活性化合物,为新药研发提供资料和依据。

3.4 基于药代动力学作用的药物设计

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是药物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药物开发过程中,基于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对药物进行设计改造,研制活性高、选择性强、药理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应用广泛的新药不但是新药开发人员追求的目标,也是临床用药的发展需要[7]。

在干扰素类药物设计过程中,研究干扰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以及相应的作用物质,寻找其代谢作用的协同物质,可提高干扰素类药物作用的效果,是干扰素类新药设计的一个主要方向。研究表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能延缓药物释放,降低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降

低药物毒副作用等。干扰素在体内半衰期短, 且副作用大。应用脂质体包封干扰素能增加干扰素的稳定性,

延长干扰素在体内半衰期, 可显著改善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8]。实验证明和临床显示,发挥抗肿瘤活性,干扰素需要在靶细胞保持一种高浓度水平,但高浓度干扰素会带来不良反应,应用α-2b 干扰素和β-2b 干扰素脂质体于乳腺癌细胞序列(MCF7和MDA-M8231)细胞,结果显示α-干扰素脂质体和β-干扰素脂质体对以上两种乳腺癌细胞较好疗效。干扰素脂质体通过提高干扰素的靶向性,并大幅度降低干扰素的毒副作用,从几种途径上提高了干扰素的治疗指数。干扰素脂质体能增加癌细胞的亲和力、克服耐药性,使干扰素在肿瘤细胞中浓集,提高疗效,降低用药剂量,降低毒副反应。

4.干扰素类药物的分析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一门研究与实行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科学”。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作为药物研究、药品开发、生产和流通各环节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药物分析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研、生产和生活, 尤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干扰素在投入临床使用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分析测定,研究其疗效,并保证其使用安全性。作为一类生物技术药物,干扰素具有多种不同的分析方面。

4.1 干扰素的鉴别试验

干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4℃可保存很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其活性,56℃则被破坏,pH(酸碱度)2~10范围内干扰素不被破坏。其本质为多肽蛋白。

干扰素的鉴别方法有:①化学反应法,通过蛋白质与茚三酮、双缩脲、酚试剂等反应的特性进行鉴别;

②免疫印迹法,先对待测药品进行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凝胶中的多肽条带转移到硝酸纤维素纸上,检测或鉴定薄膜上的多肽条带;③紫外吸收法,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光吸收,可用来鉴别干扰素;④生物鉴别法,利用生物体的试验进行药物的鉴别,即在生物药物给予选定的实验动物后,根据实验动物的特征生理反应来鉴别生物药物,分为血清学法和生物学法。

4.2 干扰素的杂质检查

干扰素类药物分子较大,结构复杂,其产品多为细胞培养后分离获得,纯化工艺较难,因此杂质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

杂质检查主要包括:(1)一般检查:如酸度、水份、无菌、热原素、内毒素、致敏、异常毒性等;(2)特殊杂质检查:蛋白质类药物中所含一些相关蛋白质杂质一般采用SDS-聚丙烯酰胺电泳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HPLC法等方法;(3)对于重组干扰素类药物(如重组人β-IFN )的检查方法主要测定以下主要内容:分子量、肽图、等电点、紫外吸收、纯度、N-末端氨基酸序列、外源DNA、残余IgG等。

4.3 干扰素的效价测定

通过对干扰素药物的效价测定可以确定其疗效和服用剂量,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安全。在当前医药行业,对干扰素效价测定已发展有多种方法:

(1)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以待检测的药物所含干扰素为抗原,以其相应的干扰素结合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在酶标板上包被特异性抗体,再用待测药品与抗体反应结合之后,加入酶标抗体,最后加入底物系统进行显色,用H2SO4终止反应后测定OD值,颜色深度表示待测样本中所含干扰素的量。(2)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9]:以γ2干扰素的测定为例,采用生物素2Eu3 +标记链亲和素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TRIFMA) , 建立新的γ2干扰素检测技术。用固相包被的兔多抗捕获样品中IFN2γ, 以具有中和IFN2γ抗病毒活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作为二抗体, 再加Eu3 + 标记链亲和素并荧光检测。已知不同浓度标准IFN2γ CPS 值的标准曲线, 判断待检样品中IFN2γ量. (3)细胞病变抑制法(微量法):以干扰素可保护人羊膜细胞(WISH)免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破坏为例。用微量板, 37℃、CO2培养WISH细胞(每孔0.1ml悬液, 细胞浓度30-40万/ml),24h 成单层,每孔分别加0.1ml不同稀释度的待测样品,每稀释度做2 孔, 同时做标准对照。37℃、CO2培养24h

后, 倾去孔中液体, 用100TCID

VSV 攻击细胞板, 37℃、CO2继续培养约24h , 至病毒对照出现

50

75-100%病变, 细胞对照病变为0时, 进行结果判定, 以能抑制50% 细胞病变的最高稀释度的倒数为干扰素效价, 并以国际单位表示(u/ml)。

(4)结晶紫染色法[10]:根据活细胞能吸收结晶紫染料的原理, 可建立新的干扰素效价测定法, 用线平行线定量法计算干扰素含量。该方法与用常规法测得的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 且重复性较好, 因此所得结果更精确、客观, 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干扰素类制品的效价测定。其操作方法为:将生长24~

48 h 的细胞(于含10% 小牛血清的M EM 培养基) 配成细胞浓度适宜的悬液, 加到细胞培养板上,

在含5%CO 2 的37℃孵箱中培养4~ 6 h 后, 每孔加入用含7% 小牛血清的M EM 培养液稀释的干扰素样品, 37℃培养18~ 24 h。弃上清,用含3% 小牛血清M EM 培养基稀释的相应病毒攻击, 然后培养24~ 36 h。弃掉培养板中的上清液,加入结晶紫液染色, 弃掉染液, 用自来水冲洗残余的染液并吸干后,用脱色液脱色,测定每孔OD值,根据颜色可判定干扰素含量。

(5)微机比色法:微机法就是基于常规的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干扰素效价的原理进行改进,在细胞病变的判断和计算上运用了微机技术,采用各种计算机测定、运算软件,使之不仅分析简便, 而且数据更客观准确以消除人为的测定误差,具有客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微机测定法是现代药物分析化学与生物科学、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未来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

5.干扰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前景

生物技术药物是近代药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分析化学、生物科学、医学理论的不断交会、融合,生物医药在今后必将越来越发挥其作用,造福于人类生命健康。细胞因子干扰素类药物作为生物技术药物的主要品种,其研究与发展也将是今后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在未来,随着生物技术药物表达系统的发展,干扰素类药物的生产规模将而不断扩大,产品的分泌水平、产品离分纯度提高;癌症将是生物技术药物研究的主攻方向,干扰素作为肿瘤治疗的生物药物,其抗癌疗效将是干扰素药物开发的重点;基因工程技术将不断应用于药物开发,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设计改造新性状的干扰素基因,也将推动未来干扰素类新药的发展。

总之,未来干扰素类药物的研究将向着高效、低毒副作用、生产便利的方向发展,其应用更将扩展到人类医疗、畜牧养殖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陈继美. 干扰素药物治疗新进展[J]. 医学文选.2004,23(2):221-223

[2]. 刘淑芳. 干扰素抗病毒的临床研究进展 [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3(1):67-70

[3].Swartz J R. Advances in Escherichia coli production of t hera-peutic proteins[J] . Curr Opin

Biotechnol ,2001 ,12:195-201.

[4]. Wang J F , Wei D Q , Li L , et ,al. 3D structure modeling of cytochrome P450 -C19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ersonalized drug design[J ] .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 2007 ,355 :513-519.

[5]. 张玲玲,孟祥伟. 干扰素受体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2003,24(6):492-493

[6]. 路群, 顾觉奋. 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 今日药学.2010,20(2): 2-6

[7]. 苏建. 药物代谢研究与新药开发[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6): 471-473

[8]. 王玉梅,郭桥等.干扰素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5,18(2): 141-142

[9]. 张晓峰.黄飙等.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的方法学评估[J]. 国际检验医学杂

志.2009,30(3): 2-6

[10]. 刘长暖,刘兰等. 应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干扰素效价[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9,12(1):36-38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汉川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少明胡军华 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同时检测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但分析过程之外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 常见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标本采集的因素、标本处理的因素及标本状态因素等。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分析前因素进行了阐述。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类型。主要有年龄、性别、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现分述如下: 年龄: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ALP的活性比健康成人要高3倍左右;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比正常成人高;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人体肌酐清除率每隔十年有所减少。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年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些生化检验的结果,因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腺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分析项目如Cre和肌酸激酶,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对于这些有性别差异的项需要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以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暂时的变化的是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e、磷

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最新资料推荐------------------------------------------------------ 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论述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邵魁巍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邮编: 150100 摘要: 目的: 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对 2019年 05 月到 2019 年 05 月在医院检验科进行常规升华检验的 10256 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使用国外先进的生化定制多项3 水平质控品在检验之前、之中、之后对质控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结果: 84 例在复核之后产生 10%以上的偏差,占据总体的 0.82%,检验之前的不良事件是出现检验结果偏差的关键因素,占总体偏差的78.57%,患者因素和标本处理不当占据总体偏差的39.39%与36.36%,原因不明溶血和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也是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在检验中仪器故障比例为46.67%,试剂过期或者失效占33.33%,定标品或者定标曲线过期占 20%。 检验完成后的影响因素是审核不及时、不细致。 结论: 在临床常规升华检验的过程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 1 / 6

可能会造成检验结构的不准确,尤其是患者因素、标本采集方法不合理和处理不正确这几种因素,相关护士一定要注意。 关键词: 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引言: 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内容,其能够为临床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所以,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临床有着密切的联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对医生在对患者诊断的过程中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检验结果不但是医生诊断的根据,其也是对医疗过程进行具体记录的关键资料。 虽然临床生化检验的方式和方法都在不断的提高着,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会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进而提高医疗质量。 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随机抽取生化常规检测 10256 例次,检测样本来源均为医院 2019 年 05 月到2019 年 05 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6372 例,女 3884 例;患者年龄 19-88 岁,平均年龄 40.5 岁;心血管疾病患者 1772 例,内分泌疾病患者 2571 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627 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1447 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1633 例,普通外科疾病患者 1035 例,骨科疾病患者 718 例,心胸外科患者 423 例。 剔除交叉病例。

常见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1、血钾:有时与钾总量不平衡,影响因素有:某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外钾离子的移动;细胞外液的稀释与浓缩;体液酸碱平衡紊乱。(1)增高:轻微溶血即可增高、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应用肾上腺素、新霉素、四环素、安体舒通、去氧皮质酮、肝素、降糖灵、环磷酰胺、四环素等;(2)降低:应用高效、中效利尿药如双氢氯噻嗪、速尿、利尿酸、环噻嗪、醛固酮、强的松、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胰岛素等。 2、尿钾:(1)增高:应用高效、中效利尿药如利尿酸钠、速尿、醋氮酰胺等;(2)降低:应用留钾利尿药如安体舒通、氨苯喋呤、开搏通等。 3、血钠:钠浓度是决定渗透压的主要因素,钠平衡紊乱常伴有水平衡紊乱。血钠浓度不能说明钠在体内的总量和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1)增高: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皮质类固醇、醛固酮、黄体酮、雌激素、可的松、保泰松、可乐宁、甲炥烷、四环素、甲基多巴等;(2)降低:应用高效利尿药如利尿酸、氯丙嗪、速尿、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等。 4、尿钠:(1)增高:应用各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2)降低:应用肾上腺素、醛固酮等 5、血氯:一般与钠平衡增减。(1)增高:应用双氢克尿塞;(2)降低:应用其它高效、中效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噻嗪类等。 6、血钙:测定血清总钙,包括离子钙与复合钙。酸中毒时,复合钙可向离子钙转化,而碱中毒时则相反,此时血清总钙量可不发生改变,但亦可出现抽搐现象。(1)增高:应用维生素D、双氢氯丙嗪、葡萄糖酸钙、雄性激素、雌激素、黄体酮、己烯雌酚、睾丸酮、中效利尿剂等;(2)降低:应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高效利尿剂、硫酸钠等 7、磷:测定血液中的无机磷。(1)增高:应用四环素、甲氧苯青霉素、雄激素、合成类固醇、维生素D等;(2)降低:进食后、应用胰岛素、肾上腺素、吩噻嗪、口服避孕药等、大量输注葡萄糖。 8、镁:包括镁离子、镁盐、蛋白结合镁。降低:应用大量维生素、皮质激素、高效、中效利尿剂等 9、铁:早上最高,晚8时至午夜最低,一天内可变化20%;(1)增高:标本溶血、应用右旋糖酐、口服避孕药、铁剂等;(2)降低:应用阿司匹林、消胆胺、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10、碳酸氢根:应结合血气分析结果分析。(1)增高:应用碳酸氢钠;(2)降低:抽血时产生气泡、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应用四环素、异烟肼、降糖灵、氯化铵等使血pH降低的药物。

最新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前各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再勤: 生化检验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断病情的发展和预后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医院检验科先后引进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同时检测方法学的改进和校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分析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1],但分析过程之外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本文对引起生化检验结果误差的各种分析前因素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标本因素生化检验生理因素标本状态 1.生理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影响检验结果的生理因素可分为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类型[2]。主要有年龄、性别、运动、情绪、体位改变、生活方式、妊娠、季节变化、海拔高度、生理性波动等,现分述如下: 1.1 年龄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A LP)增加,因此生长期儿童的ALP的活性比健康成人要高3倍左右[3];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比正常成人高[4];年龄还可以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人体肌酐(Cr)清除率每隔十年

有所减少[5]。这些实例都说明了年龄的变化会影响到某些生化检验的结果,因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针对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年龄段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2 性别不同性别其体内的性腺激素水平不同,并且生育期女性的性腺激素水平还随其处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有明显变化;此外和肌肉代谢有关的分析项目如Cr和肌酸激酶(CK),其血清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因此对于这些有性别差异的项目,需要针对不同的性别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 1.3 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可以明显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暂时的变化的是血清游离脂肪酸迅速下降后继而上升,丙酮酸和乳酸亦接着升高;细胞酶的释放引起血清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升高;磷酸肌酸分解增多,导致血清Cr、磷的浓度升高,有时可升高25%甚至更多[6]。因此为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在清晨抽血,住院病人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病人应至少休息15分钟后采血。 1.4 情绪情绪激动、紧张可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使血清游离脂肪酸、乳酸、血糖(GLU)等升高。故采血前患者情绪应保持稳定,同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作适当解释,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 1.5 体位改变体位改变时血液循环与体液循环之间的平衡发生改变,导致血清内细胞成份和大分子物质浓度发生改变。例如由卧位变为立位时,血清内A LP、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等会增加5%以上[6, 7]。有报道站、坐、卧三种体位的不同组合变化对血脂多种成分都有影响,认为血脂采样当以

检验科分析前、后质量控制

检验科分析前、后质量控制 2019年9月20日 医院的检验科以‘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治为目的,检验结果应与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的现代检验医学的学科发展理念。所以说,加强检验实验室与临床诊治的密切交流与结合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双赢之举。 检验科在医院是一个小的科室,虽然不是大科,但是它对临床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可靠的检验结果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客观依据,如何将有限的实验数据变成为高效的诊断信息,这就要求检验人员的工作不断地与临床人员进行信息沟通。 分析前质量控制 检验结果受到许多非病理因素的影响,如由于饮食、性别、年龄、活动、昼夜节律等引起的生物学变异;药物可能对分析物组成或分析本身的干扰;标本采集、处理不当,而发生溶血、水分蒸发或使标本被污染等;申请单填写不清楚、不完整,标本编号错误等。这些分析前因素可能引起比分析误差更大的问题,必须严格控制。所有的标本采集者(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医生)都必须接受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培训。 (一)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填写化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让临床医生看得眼花缭乱,这其中临床认识也常常落后于实验医学的发展,而与临床的交流与沟通,介绍其诊断性试验的灵敏度、特异性、预测值等试验特性,使临床在选择试验时可供参考;医生必须将患者

的所有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号、科别、临床诊断以及其他特定的识别号等填写清楚,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和准确;经常出现不同的医师写同一位病员的姓名、年龄、床号不同的现象,诊断不填写更是普遍,当检验人员对报告结果有疑问时,因为无诊断将无法判断异常结果是由于实验室内的原因还是疾病本身造成的,无法取舍是否复查核实,由此会增加分析的误差频率,这些都是导致检验单或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偏差的重要原因。 凡送检标本应注明标本类型,全血、血清、血浆、胸腹水、脑脊液或尿等,不同的标本类型对结果有不同的解释,如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需要病员身高,体重及24小时尿量等信息; 申请日期未填,无法确定标本送检时间;医生签名未填或不清,当检验人员出具报告需要了解更多的临床资料或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与医生取得联系,不利于对病人的抢救和治疗;无年龄、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群有不同的参考范围。 (二)采血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1、采血体位的影响:取血的姿势对实验结果相当重要,体位改变可以引起某些生化指标的明显改变。坐立位与卧位相比,静脉渗透压增加,一部分水分从心血管系统转移到间质中去。正常人,直立位时血浆总量比卧位减少12%左右。血液中直径大于4nm的成分不能通过血管壁转移到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