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针灸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d患者的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针灸治疗pd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够完善,笔者将其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帕金森;针灸;作用机制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残留的神经元胞浆中有lewy小体形成。
[1]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及实验证明针灸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pd
患者的症状,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针灸治疗pd的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笔者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现综述如下。
1 抗脑组织氧化损伤
王顺[2]等人研究表明头部电针透穴疗法使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及lpo(过氧化脂质)降低有助于清除儿茶酚胺神经元周围的自由基,对儿茶酚胺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谢潇侠[3]等人通过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和sod活性,结果表明:头皮针埋线对帕金森病大鼠体内抗氧化系统具有调整作用,对脑组织细胞形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何晓阔[4]等人通过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sod、mda的含量,结果表明:针刺苍自球内侧部可以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神经损伤且有保护作用。
袁红[5]等人通过测定sod、gsh-px活性及mda 含量,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显著提高sod活力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说明针灸可能参与pd氧化应激机制的调节。
张洋[6]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脑黑质gsh含量和gsh-px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针刺治疗pd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黑质内抗氧化能力增强,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2 神经保护作用
贾军[7]等人通过western-blot检测中脑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 oxylase,th)的蛋白表达变化,高效液相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的含量。
结果表明:100 hz的电针治疗增加了中脑部位的th蛋白表达,但对损伤侧纹状体内的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结论100hz电针对pd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一种非多巴胺依赖性的机制而产生一定的神经保护效应。
戚秀杰[8]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th阳性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黑质神经元形态及数量变化。
结果表明:头穴透刺疗法可以改善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
王彦春[9]等人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黑质、纹状体细胞增殖情况及神经干细胞数量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观测各组神经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数量。
结果表明:初步提示“双固一通”法能引起pd模型大鼠黑质和纹状体
区神经干细胞发生明显增殖,并促使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唐勇[10]等人运用尼氏染色和电镜观察神经元损害的大体和超微结构。
结果表明:电针刺激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帕金森小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突触形态可塑性发挥的作用。
马俊[11]等人通过观察大鼠旋转行为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变化,结果表明:电针能有效防止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3 提高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
王玲玲[12]等人于针灸治疗前后测定所有病例的脑干诱发电位
的三项指标及webster量表的积分值。
结果表明:钟灸可能提高了脑内多巴胺的含量及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获得了临床疗效。
王倩[13]等人研究表明针刺可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并且可以提高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
姜雪梅[14]等人治疗前后分别行tc-trodat-1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测定纹状体/枕叶的比值,分析纹状体区的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
结果表明:头电针可以减少pd患者纹状体区dat的丢失,改善纹状体区dat的活性。
金泽[15]等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内纹状体多巴胺、高香草酸和3,4-二羟基苯乙酸含量。
结果表明:针刺后pd模型大鼠脑内环境得到改善,减缓了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多巴胺的合成、代谢处于相对增强的状态。
4 调节免疫功能
骆仲达[16]等人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数。
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有效可能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
及改善其功能有关。
潘艳丽[17]等人通过检测纹状体da的含量和计数黑质da能神经元的数目,在损毁mfb(用线刀损毁右侧内侧前脑)的大鼠模型中,电针治疗的机制可能至少部分是通过增加黑质纹状体区营养因子的含量,并抑制黑质区域的免疫异常炎症起作用的。
甘水咏[18]实验表明帕金森模型组中存在免疫异常,可以引起tnf-α,ifn-γ,il-1β和hla-dr的变化。
电针可以调节pd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增加小胶质细胞数量,抑制细胞凋亡进程,实验表明“双固一通”针法是治疗pd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程宇核[19]的实验表明在
6-oh da介导的pd模型大鼠黑质存在着小胶质细胞激活增生及其所致炎性反应。
电针风府、太冲穴可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增生,减轻由于黑质内小胶质细胞激活所致的炎性反应,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增生可能是针刺治疗pd的作用机制之一。
5 保护脑线粒体的功能
王培峻[20]通过观察电针风府、太冲穴对pd模型大鼠th阳性神经元数目、黑质细胞线粒体复合物i-iv活性及黑质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论:电针能增强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线粒体复合物i的活性,而且能抑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
孙红梅[21]等人通过实验表明针刺百会、大椎穴和加灌胃美多巴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pd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活性的下降,保护脑线粒体的功能。
王志永[22]实验表明针刺或针刺合并美多巴
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督止颤、增效减毒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减少神经元的丢失、改善多巴胺的代谢以及线粒体酶的活性有关。
6 结语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证”、“震掉”范畴。
病机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脾湿痰浊阻滞脉络,经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
病位在脑,病变脏腑主要在肝,属本虚标实,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化痰通络、熄风止颤为治则[23]。
该病发病缓慢,病程缠绵,月久难愈,严重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痛苦异常。
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也可考虑手术治疗、细胞移植治疗及基因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使临床症状的得以改善,但长期使用疗效减低,药效不稳定,且毒副作用较大。
而针灸对于本病的疗效则较为肯定,其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剂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pd的症状,从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但其作用机制不够完善,且相关实验室指标没有标准化,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研究,以深入、系统揭示针灸治疗帕金森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0.
[2] 王顺,蔡玉颖,尚艳杰,等.头部电针透穴对帕金森病患者sod及lpo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4):240-242.
[3] 谢潇侠,口锁堂,蒲志宏,等.头皮针埋线对帕金森病大鼠sod、no、mda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7,27(10):752-756.
[4] 何晓阔,尤春景,王云甫,等.针刺苍白球内侧部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内抗氧化酶的调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7):99-102.
[5] 袁红,刘平,郑春秀,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可能氧化应激作用机制的研究[j].巾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1):45-47.
[6] 张洋.针刺“百会”、“命门”穴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gsh、gsh-px及行为学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7] 贾军,孙作厘,李博,等.高频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c].北京:北京针灸学会,2009:18-22.
[8] 戚秀杰,王顺.头穴透刺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数量影响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60. [9] 王彦春,马骏,王华.“双固一通”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4):
277-282.
[10] 唐勇,余曙光,陈瑾,等.电针促进帕金森小鼠黑质致密部突触形态可塑性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01):29-32.
[11] 马骏,王彦春,甘水咏.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9):655-657. [12] 王玲玲,何崇,刘跃光,等.针刺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04):229-231.
[13] 王倩,陈兴华,唐纯志,等.针刺对帕金森模型大鼠纹状体
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06,38(6):92-93.
[14] 姜雪梅,黄泳,李东江,等.头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纹状体区dat显像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6):427-430.
[15] 金泽,刘婷婷,蒋希成,等.电针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多巴胺、高香草酸及3、4-二羟基苯乙酸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9):128-129.
[16] 骆仲达,陈兴华,唐纯志.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液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医临床康复,2004,8(10):1904-1905.
[17] 潘艳丽,刘贤字,梁希彬,等.电针治疗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c].北京:中国针灸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10-12.
[18] 甘水咏.“双固一通”针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d].湖北:湖北中医学院,2007.
[19] 程宇核.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及促炎
性细胞因子的影响[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
[20] 王培峻.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细胞线粒体功能及
超微结构的影响[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1] 孙红梅,和欣,王媛媛等.针刺百会、大椎穴对帕金森病小鼠脑线粒体复合物活性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04):250-253,262.
[22] 王志永.针刺督脉学对帕金森病小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23]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