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红军长征
CJB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12 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第12课红军长征1.说出红军长征开始和胜利会师的时间;背诵遵义会议的时间、内容及其伟大意义。
2.概述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胜利意义,体会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3.重点: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路线。
1.长征的开始(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2)出发地:1934 年10月,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1)时间:1935 年1月。
(2)内容:①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3)意义:①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②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1)路线: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掌握作战主动权→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
(2)结束:1936 年10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3)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长征从这里出发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用死打硬拼的阵地战取代了原来行之有效的游击战和运动战,同装备优良的国民党军队拼消耗……1934年4月,红军将士经过18天拼死血战,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逐渐推进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生死攸关的转折(2)右图是哪一会议的遗址?它的召开有哪些重要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 习题
第12课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围剿,主要针对的地区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D、左右江根据地2、红军连续取得反抗国民党的“围剿”战争的胜利,主要是()A、红军力量强大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裂C、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间是在()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4、领导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指挥者有()①毛泽东②朱德③周恩来④博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6、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7、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会宁会师8、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A、周恩来B、朱德C、邓小平D、毛泽东9、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10、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性事件是()A、强渡大渡河B、巧渡金沙经江C、陕北吴起镇会师D、甘肃会宁会师11、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8年10月12、红军最后结束长征是以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为结束,这三大主力包括()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三方面军③红二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陕北吴起镇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江西瑞金D、贵州遵义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
《红军长征》说课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一位诗人、词人。在长征途中,尽管环 境十分恶劣,但毛泽东仍然笔耕不辍,写出 了大量豪迈的诗篇。请查阅相关资料,收集 毛泽东长征时期所写的诗词。(有兴趣的同 学课后自己完成)
第12课
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1934.10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 锁线(生死关头)——弃湘西,取贵州——遵义会议(转折 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会师陕北吴起镇—— 1936.10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会师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长征结束) 3、遵义会议(转折点): 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4、长征胜利的意义及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穿越数十年来没有 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突破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 武装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都有一 次遭遇战。
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牺牲的营以 上干部超过数百人,牺牲的战士就 更多了。
红军过草地时,一次就有七八百红 军战士饿死在草地上。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1)红军长征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长征胜 利的时间是( ) A、1934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2)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 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④四渡赤水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3)长征过程中,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它包括哪 些内容?有何影响?
红军长征课程设计
红军长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分析法,对红军长征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领悟红军长征中所展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介绍中国形势的发展,以及红军长征的必然性。
2.红军长征的过程:详细讲述红军长征的历程,包括重要战役和历史事件。
3.红军长征的意义:分析红军长征在中国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长征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无关内容的出现。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长征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激发爱国情怀。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历史信息。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
4.实验设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充分考虑其与教材的关联性,确保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第12课 红军长征
毛、周、 朱采取正 确的作战 方针
执行左倾 失败 冒险主义 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对比, 而是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梳理过程
二、长征的经过
1、长征初期——受挫
甘
吴起镇
图说历史
肃
腊子口
黄
陕
西
西
大
草地 毛尔盖 雪山 四
河
康
渡
川
遵义会议
长 江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渡乌江
赤 水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 告结束。 ——毛泽东
长征胜利的原因
毛泽东等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全党全军民之间的大团结, 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 和为实现理想不懈的奋斗精神等。
第三学习主题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第4 课
红军长征
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 B 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 C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 D 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
2.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 这里的“转移”指( ) A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C 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 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红军
探究原因
一、长征的原因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
项目 次数
国民党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反围剿 胜败原因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50万
4万 3万 3万 7万 8万
约2.5:1 约 7: 1 约10:1 约 4: 1 约 6: 1
红军长征课件
杨奎松:《内战与危机》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一、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1934年
10月)
1、失败原因:
①王明“左”倾,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的错误在根据地 全面贯彻 ②博古、李德推行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 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导致伤亡惨重 ③蒋介石集中强大兵力围剿(军事上的堡垒战术) 2、危害:奋战一年,损失惨重,没有打破“围剿”,被 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两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到达陕北的红1方面军一部
会师楼新貌
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 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结束.
七 律 长 征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 »Biblioteka •二、红军长征
原因
经过 遵义会议 意义
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甘肃会 宁城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 处——甘孜
陕北吴起 镇
1936 1934 1935 1935 年,红二方面军在 年 年 10 6 月,红二方面军 1 月,中央红军 月,中央政治局 徐海东率领的红25 遵义会议后,红军以灵 巧渡金沙,通过彝民区 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 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前来迎接的红 佯攻贵阳,逼昆明, 一部,于 1935年10 月到 开始了战略转移。强行 活的战略战术,取得四 ,强渡大渡河,到达四 贺龙等领导下,开始了 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 扩大会议,结束了“左 军,经艰苦行军, 把敌人远远抛 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以红军的胜利告结束。 在后 长征。 师。 到达陕北与红15军 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 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的 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 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 ”倾路线在组织和军事 面,冲出了敌人的包 但损失惨重。 胜利。 会师。 师。 团会师。 上的领导,确立了毛泽 围圈,掌握了战略主 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 动权。 地位。
红军长征小学课程设计
红军长征小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历程、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
2. 掌握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3. 识记长征途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会议和英雄人物。
技能目标:1. 通过分析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常识。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会运用历史资料,进行信息提取和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团结协作的品质。
3. 引导学生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力量,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历史学科教学,旨在通过红军长征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兴趣,善于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学习。
教学要求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和感悟。
教学要求:结合红军长征的实例,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红军长征背景及原因:分析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的背景和原因。
教材章节:《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二节2. 红军长征历程:详细讲解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战役和会议,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
教材章节:《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三节3.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阐述长征胜利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意义,以及长征精神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四节4. 英雄人物介绍:介绍长征途中的英雄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
教材章节:《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五节5. 长征精神传承:探讨长征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引导学生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第12课 红军长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三中学校 卢长俊点击新目标:1、记住长征起止时间和遵义会议内容、意义。
2、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感悟长征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连接旧知识1、齐读第11课“知识建构”2、填一填:(1)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年 月 日的 起义。
(2)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创建的以 为中心的 革命根据地。
课堂进行时【情景创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全班集体朗读【课前热身】初读课文,勾划重点,完成填空。
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 的方针和政策。
2、 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 根据地,开始长征。
3、 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 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4、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组内进行交流、检查、【新课解读】根据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1 图21、1—4次反“围剿”的结果及原因2、第5次反“围剿”的结果及原因3、长征进程:(1)长征开始:出发时间:出发地点:(2)初期的严峻形势:(损兵折将,进退两难)(3)生死转折(遵义会议)时间:内容:①②③意义:①②③(4)胜利前进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找出几个关键地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吴起镇(5)重大意义:①②③4、感悟长征精神:(1)长征精神的内涵(2)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3)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课堂小结】1至4次反“围剿”,正确方针取胜利;可是5次反“围剿”,“左”倾冒险导失利;红军被迫去长征,前途渺茫路难行;力挽狂澜毛泽东,危急关头指方向;夺取遵义开大会,总结经验与教训;确立党的新领导,生死攸关成转折;红军从此奏凯歌,胜利走完长征路;革命形势开新篇,长征精神永不灭。
12课 红军长征 学案
1、原因:由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红军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时间: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二、遵义会议
1、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课题:红军长征
课时
1
学习
目标
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导7min)
注:(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3、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三、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四渡,南渡乌江,巧渡,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接着,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飞夺,翻越夹金山,进入四川西北部的草地。
2、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3、三大主力会师:年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胜利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合作
探究
10min
小组合作交流后,解决如下问题: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课堂
小结3min
回顾红军长征路线
达标
检测
第12课 红军长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所在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 (瑞金城东6公里处的叶坪)
国民党在中央苏区修筑的雕堡
蒋介石在南昌检阅 “第五次围剿” 部队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1930.10 1931.4 1931.7 1933.2 1933.9
1964年毛泽东题字
遵义会议会址
贵州遵义老城红旗路 (原子尹路)
遵义会议会场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 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上及会后支持毛泽东的人们
后排左起:罗瑞卿、程子华、陈光、邓小平;前排左起:王首道、杨尚昆、聂荣臻、徐海东
七律· 长征
1935年10月
毛泽东《七律· 长征》手迹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学唱《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
告别 过雪山草地
突破封锁线
遵义会议放光辉 四渡赤水出奇兵 飞越大渡河
强渡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 上,布臵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 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 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 占领遵义城。
遵义战役
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 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 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
12课红军长征
时间
敌 我
兵力结果 ?结果 战略战术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年 至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4万 (前三次)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胜利 3万 周恩来 集中优势 3万 朱德 各个击破 第五次反围剿的 7万 (第四次) 失败 分散兵力, 失败 博古 ,被迫进行战 100万 8万 进攻冒险, 李德 略转移 防御保守。
长征胜利 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 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三方面军会师, 长征结束
吴起镇
会宁
静宁将台堡 过雪山、草地
红四方面军
强渡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1934.10中央 革命根据地
突破四道防线
草地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 必胜的信念支撑着红军;
★ ▲
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
■
以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又是宣传队。长征又是播种机…… ——-毛泽东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 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 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 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 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①锻炼和考验了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 军的精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②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第12课 红军长征(共36张PPT)
探觅前因组 探觅长征因 遵义丰碑组
探讨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寻迹长征路
汇报遵义会议的相关内容
拾取长征果 寻迹长征组
意义表达组
感悟长征魂 寻找长征的路线
概括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精神感悟组
感悟红军长征体现了 哪些精神
探觅长征因
拾取长征果 寻迹长征路
感悟长征魂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阅读思考 例体现了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拾取长征果
感悟长征魂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新时期长征精神
探觅长征因 寻迹长征路 拾取长征果 感悟长征魂
万 众 时 众 志 一 成 刻 心 城 战 准 抗 胜 击 灾 备 洪 难 灾 着
克 团 服 结 困 协 难 作 永 排 往 除 直 万 前 难
纠正军事错误 改组领导机构
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理由:
探觅长征因 拾取长征果
1、有了正确 的指导思想
2、改组了中 央领导机构
寻迹长征路
感悟长征魂
3、从此中国 革命走向胜利
探觅长征因 拾取长征果
寻迹长征路
感悟长征魂
读图知史: 寻找长征路线
长征的胜利
陕北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 (1935.10)
突破湘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有八万多人, 但在博古等人的指挥下,第一站 突破湘江后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思考:导致红军 长征初期损失惨 重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博 古
PK
最新整理第12课红军长征.ppt
感悟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左”倾冒险 主义的错误方
针和政策
蒋介石 发动第五次
“围剿” 红军
反“围剿” 的失败
红军陷于内外交困
战 略 转 移
长征开始
梳理过程
二、长征的经过
1、长征初期——受挫
甘
图说历史
吴起镇
黄 陕
肃
毛 泽 东
王 稼 祥
周恩来
张 闻 天 朱 德
问题解答
背景: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
时间:1935年1月
遵 地点:贵州遵义
义 会
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议 内容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会议结束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 了 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雪山 四 川
遵义会议
泸定桥
河
安顺场 彝 族 区
金
沙 江
长
赤
1935.1.
水
遵义 贵
贵阳
州
渡乌江
江
占遵义
湖 突破四道封江 锁线
南
中西 央革命根据地
福
瑞金
1934.1建0.
长征路线课件PPT
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 C )余人。
A.5万 B.4万 C.3万
4、中央红军长征共经过全国( B )个省区。 A.10 B.11 C.12
5、二万五千里是( A )所走的长征路程。 A.红一方面军 B.红四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军攻占遵义城,召开遵 义会议
毛泽1面东9军35到年达10陕月北红一方
周恩1军来9主36力年在10甘月肃三会大宁红会 朱德师
王明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次序 敌军 红军
走1过水草地10万
4万
2
20万 3万
翻越大雪3山
30万
3万
强渡大4渡河
飞夺泸定桥
50万 7万
四渡赤水
5
100万 8万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雪山草地 飞夺泸定桥 七律长征 长征知识竞赛 长征路线 七律画面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次序
1 2 3 4 5
敌军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红军
4万 3万 3万 7万 8万
红军 歼敌数
1.5万 3万多 3万多
3万多
?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 军开始长征
领导1人935年1月红一方面
长征是独一无二的, 长征是无与伦比的,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所创造的 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红军五次反“围剿”概况表
次序 1 2 3 4 5
敌军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100万
红军 4万 3万 3万 7万 8万
红军 歼敌数
领导人
1.5万
3万多 毛泽东
3万多
第12课 红军长征讲解PPT课件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问: 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
红 军长征
国民党在中央苏区修筑的雕堡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兵力,对红军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 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图为国民党军队对中 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时修筑的雕堡。
(2)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8万多人,向西突围)
(3)出发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4)路线: 江西瑞金 突破四道封锁线(付出惨重代价)
弃湘西、强度乌江
占领遵义
红 军长征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 军长征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
红 军长征
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返回
红 军长征
一、长征开始
1、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10—1933.3) 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原因: 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游击战术)
2、红军长征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失利的原因: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 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3)出发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红 军长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瑞金 城东6公里处的叶坪) (中央革命根据地)
红 军长征
长征前的红军队伍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 长征出发地之一)
红 军长征
彝海结盟
刘伯承和小叶丹塑像
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 队旗
史海拾贝
第12课红军长征
第12课红军长征合江县白米中学胡春梅教学目标一、识记和理解记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召开、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遵义会议召开前红军所面临的险恶形势、遵义会议的内容以及遵义会议后革命形势的发展,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对比四次反“围剿”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通过让学生概括本课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人们人格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二、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用多媒体播放《长征组歌》,同时播放长征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照片。
正式上课后,教师设问:大家刚才欣赏了《长征组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壮烈、最惊心动魄、最富有神奇色彩的一页,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有一位美国记者说: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今天,就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第4课红军长征(投影板书)【学习新课】设问:关于长征,同学们肯定有许多要说的或要问的,那么现在请大家说说:对于长征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讲了很多有关长征的史实,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非常不错(根据学生讲述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学。
但学生有可能讲一些具体的故事,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老师在给与同学们鼓励和回答同学们提1.长征初期教师指图设问:中央红军的长征开始于哪一年?从什么地方出发?(生答后,地图上显示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6、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弃湘 强渡 经过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封锁线 西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意义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1936年10月
吴起镇(1935.10 ) 会宁(1936.10 )
005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甘肃 ⑾ 陕西 ⑩
⑨ 西康
四川 ⑧ E 大渡河 乌 C B 江 湖南 金沙江 D ④ 贵州 ⑥ 云南 ⑦
A
江西 ② 福建 ① 广东 ③
广西 ⑤
长征精神
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同甘共苦,团结奋进 坚定信念,无私奉献
团队协作,艰苦创业 乐观豁达,积极上进
红军长征
根据地
(1934、10
弃湘西、强渡乌江
二中 、央 遵政 治 义局 会扩 议大 会
议 )
战略转移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 1、背景 义,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濒临绝境 (
2、时间 1935年1月 3、地点 贵州遵义
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4、内容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博 古
红军强渡乌江
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 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 西进,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 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 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
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遵义会议会场
遵义会议会址
俯 瞰 大 渡 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5、意义 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005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瑞金 巧渡金沙江
吴起镇
005
过草地
爬雪山
遵义会议 瑞金
三、长征的胜利
1、继续长征
四渡赤水
飞夺泸定桥 2、胜利会师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进入甘肃
A、吴起镇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会师 同陕北红军会师。 B、会宁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先 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 会师 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 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 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 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瑞金(1934.10)来自会宁全貌会师楼(甘肃会宁)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 西突围的漫漫征途。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 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 锐减至3万余人。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毛 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1935年5月25日红军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泸定桥(四川泸定县城西 跨越大渡河 净跨100米) 飞夺泸定桥(李宗津·1958) 中央红军最早抢渡泸定桥的部队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第 二连。22名突击队员于1935年5月29日胜利占领泸定桥。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一、长征开始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1)原因: 失利的原因: 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 义方针和政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8万多人,向西突围) 1934年10月 (2)开始时间:
(3)出发地点: 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
(4)路线:江西瑞金
突破四道封锁线(付出惨重代价) 占领遵义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50万
4万 3万 3万 7万 8万
约2.5:1 约7:1 约10:1 约4:1 约 6: 1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毛、周、 朱采取正 确的作战 方针
执行左倾 失败 冒险主义 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对比, 而是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红军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么?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什么?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005
攻克遵义 瑞金 渡过湘江
夹金山和青衣江
红军翻越雪山(想象画)
红军战士翻越雪山
雪
山
忠
魂
松潘草地
穿过草地(油画)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 北吴起镇
吴起镇
胜利到达陕北(油画)
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
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遵义会议
长征的胜利 课堂小结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图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鄂豫皖
川陕
湘鄂赣 左 右 江 湘赣
闽浙赣
中央革 命根据 地 海陆丰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
项目 次数
国民党军队
中央 红军
人数 比例
反围剿 胜败原因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