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环境与我们》: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

课时1: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课时2: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课时3:环境保护措施及实践2. 第二章《运动与力》:研究物体运动和力基本概念,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等。

课时1:物体运动状态与描述课时2:力作用与效果课时3:摩擦力与重力应用3. 第三章《能源》:介绍能源种类、转换和利用,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时1:能源概念与分类课时2:能源转换与效率课时3: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运动与力关系,掌握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能源种类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物体运动现象、能源利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相关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以提纲形式展示每个章节核心内容。

2. 关键概念: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忆。

3. 例题及解答:列出典型例题,逐步解析,方便学生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分析身边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特点及保护措施。

第二章:列举生活中摩擦力和重力现象,解释其原理。

第三章:探讨可再生能源优缺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集PPT(共361张)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集PPT(共361张)

怎样放的更大
判断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 )
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
3、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 )
4、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
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 )
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
蜻蜓的复眼
昆虫的眼睛分单眼和复眼,复眼在头部上方 的两侧。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复眼由许多 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 其复眼中的小眼数目不同,例如,有种工蚁只有 一只小眼,蝴蝶有1.2万~1.7万只小眼。蜻蜓则 有1万~28万只小眼,家蝇有4千只小眼,每只小 眼只能看到物体的一部分,整个眼睛看到的物体 就像一个拼凑物。昆虫的复眼虽有很多的小眼组 成,但它们的视力很差,只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 但是对于移动物体的反映却很灵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书)课件全 集PPT(共361张)
精选各省级优秀课原创获奖课件
如果您现在暂时不需要,记得收藏此网页! 因为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为零!
错过我,就意味着永远失去~
一次下载,终生使用
含本书所有课时,但顺序可能与目录不同
请仔细核对教材版本与目录哦!
第一课 放大镜
•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放大镜, 我们曾经用它观察过什么?
蝴蝶的翅本来和蜻蜓、蝉的翅膀一样是 膜质、透明和无色的,但它们的翅面上密密 地覆盖着一层粉末。如果我们用手摸一下这 种翅,受上就会显出透明的一块。这些粉末 在放大镜下观察,是些像鱼鳞似的小东西, 昆虫学上将其称为鳞片,每个美丽的鳞片上 都有一个小柄,像鱼鳞似的镶嵌在翅簇上的 鳞片窝里,每个鳞片有几十条到一千多条脊 纹,这些脊纹在光照下闪烁出美丽光芒。

小学科学ppt课件6年级

小学科学ppt课件6年级

天文望远镜与观测技术
太空探索与人类登月
简述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现代观测技 术。
回顾人类太空探索的历史,包括阿波罗登 月计划等。
05
环境与保护
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01
02
03
生态系统平衡
自然环境是地球上生物生 存的基础,保持生态系统 的平衡对维护地球生态平 衡至关重要。
自然资源供给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 所需的水、空气、食物等 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 品安全问题等。防治措施包括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土壤监测等。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它强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践案例
如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节能 减排政策的实施,生态保护区的 建立等。这些实践案例有助于推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总结词
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详细描述
从医学、工程学到信息技术等领域,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进 步。通过介绍这些应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人类的重要性。
身边的科学实验
总结词
简单易行的家庭实验,如制作火山爆发模型、自制电池等。
详细描述
这些实验不仅简单有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 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 在家中继续探索和学习科学。
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平衡的定义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 间内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状态 ,其主要标志是系统内的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牛津上海版科学 六年级下册 第5章 能和能源 能源 能的来源(共17张PPT)

牛津上海版科学 六年级下册 第5章 能和能源   能源 能的来源(共17张PPT)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一回到意大利,就把这些 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听。后来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野果子 和其他一些水果、蔬菜都含有一种名叫维生素C的物质,正是维生 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生命。 原来,所谓的“海上凶神”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内长期 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当身体内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坏血病就 不治而愈了。
提供5100~6800千焦能量,即可满足人体需要。其中1/3 为食糖,2/3为淀粉,占总能量的35-45%。 ②蛋白质,80~120克
1克蛋白质也大约可提供17千焦能量,每天摄入46~ 56克蛋白质(相当于310克瘦肉或3个鸡蛋)就可达到要 求。但考虑到实际吸收效率,一般每天应供给80~120克 蛋白质,放出1360~2040千焦能量,相当于饮食总热量 的10~15%。 ③油脂,100~150克
酶催化作用除了具有极好的专一性外,还有一个显 著的优点是速率巨大。据测算,一个β-淀粉酶分子一秒 钟能催化断裂直链淀粉中4000个键。
(2)最重要的辅酶――三磷酸腺甙(ATP) 1980年日本学者葛西道生在研究生物体运动(包
括从肌肉运动到精神活动)中的能量转换问题时指出, 所有的细胞都有1~15毫摩尔的ATP。它的特点是随 时可发生反应,释出193千焦/摩尔的反应热:ATP+ H2O===ADP+H3PO4+193千焦
质教育具 体目标相一致,与创造教育相互补。 在品德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在小学高段 试行了 认识情 感行为 的实践 模式,取 得了一 定
的成效。情认识行为感 二、思路。
⒈提高认识培养责任感的目标意识。 道德认识指个人对社会行为规范及行 动效果,理解,以 及在此 基础上 形成的 个人的 政 治、思想、道德方面的观点、观念和 相应的 判断能 力,它既 是人们 道德情 感、道 德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与变化第一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 第二章:能量与生活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生活中的能量3.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第一节:科技的发展与生活第二节:科技与人类社会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物质与变化的本质,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了解生活中的能量来源与利用。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 学生能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科技与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显微镜等),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能量、生物与环境、科技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物质与变化、能量与生活、生物与环境、科技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物质与变化: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物质的变化过程。

(2) 能量与生活: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的适应性。

2. 第二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动植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遗传与变异。

3. 第三章《环境与生物》: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环境保护。

4. 第四章《能源》:能源的概念、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利用与节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环境与生物、能源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能源的利用与节约。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播放环保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物分类、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能源的利用与节约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教学主题,简洁明了。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

3. 结构图: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及意义。

(2)谈谈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分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并谈谈如何节约能源。

答案:(1)生物分类方法: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遗传分类法。

ppt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ppt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学生应养成自主预习、 复习的习惯,提前了解
和掌握课程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作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 组活动,与同学共同探
究科学问题。
探究学习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 活动,深入探究科学现
象,提高实践能力。
反思学习
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和方 法,反思学习过程中的 不足,调整学习策略。
02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变化的特征
生物链的概念和作用
生物链的定义
生物链是指由各种生物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而形成的食物链和食
物网。
生物链的作用
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维持着生态平衡,促进
生物种群的繁衍和进化。
生物链的组成
生物链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解者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 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天文现象和宇宙探索
日食与月食的形成与观测
01
日食和月食是因地球、月球和太阳相对位置变化而产生的天文
现象。
彗星的轨道与观测
02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具有长椭圆形轨道,有些彗星可形
成壮观的彗尾。
宇宙探测器与天文望远镜
03
人类通过发射宇宙探测器和利用天文望远镜来探索宇宙,增进
对宇宙的认识。
04
生物链与生态系统
细胞结构与功能
详细解释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 膜、细胞核和细胞质,以及细胞 在人体中的重要功能。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
健康饮食
讲解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何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以及不良饮食 习惯可能带来的后果。

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PPT课件

六年级科学下册《探索宇宙》PPT课件

“火星”探测器
航天展厅
火星探测 器登陆火 星
航天飞机计划
198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一片欢呼 声中徐徐上升,进入太空,在轨道上遨游了54小时后,安全地返回地 面,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 一个重要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 有效载荷的飞行器。航天飞机发射时像火箭那样垂直起飞,返回地面 时又像滑翔机或喷气客机那样下滑和着陆。它的特点是可以多次重复 使用,发射成本较低,用途广泛。 航天飞机用途广泛:可在太空发射各种卫星;可以把轨道上出了毛病 的卫星抓回货舱,进行修理,再放进太空继续工作;如果在货舱里装 上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那么,货舱就成了太空实验室。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载人航天器,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 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高 10.4米、重8.5吨,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 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 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 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实验 舱前端装有被动式对接结构,可与追踪飞
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星空
牛 顿 的 反 射 望 远 镜
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
哈 勃 望 远 镜
最 大 的 空 间 望 远 镜
叶 凯 士 天 文 台 望 远 镜
远美 镜国 的 “ 钱 德 拉 ” 射 线 空 间 望 X
太空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V-2的基础上,以美、 苏为主研制的火箭武器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各 种型号导弹的研制,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进入 空间的基本技能。
10月30日 10月29日 10月26日 10月25日 10月24日 10月31日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套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套课件
认识工程
住房有哪些主要的结构和系统? 住房的建成需经历哪些过程?
港珠澳大桥工程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 它们在建设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探索1
观看港珠澳大桥的视频,阅读自己收集的资料, 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建造港珠澳大桥? (2)大桥的建 造面临了哪些限制和挑战? (3)这些问题都是怎 样解决的? (4)大桥的建造经历了哪些主要过程?
1 小小工程师
第一单元
1.了解我们的住房 2.认识工程 3.建造塔台 4.设计塔台模型 5.制作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1 小小工程师
第一单元
1.了解我们的住房 2.认识工程 3.建造塔台 4.设计塔台模型 5.制作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小小工程师》单元
要求
①设计图有图形、数字、文字、标志等细致说明; ②塔台的高度为60厘米,底部不能粘在桌面上; ③稳固,具备一定的承重、抗风、抗震的能力; ④价廉,尽量节省材料; ⑤美观 ⑥使用所给的材料
材料
吸管、连接器、剪刀、胶带、尺子
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项目
1分
2分
3分
得分
文 字 及 缺少文字和 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合 理地 设计 了文字和图
(2)写出提高塔台的承重能力,稳固高塔、提 高抗风抗震能力的措施
(3)假如考虑楼梯、栏杆等细节,会有助于获 得好评
END
4. 设计塔台模型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
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 程师常通过建立模型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让我们从设计塔台开始吧!
任务
对于塔台的设计要求,学校给定了要求, 我们能按照要求来设计这座塔台吗?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多样性的生物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物的进化与多样性2.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构造与地质变化宇宙的探索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的种类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途径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分类、特征、进化与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2.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掌握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4. 认识能源的种类、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与进化、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地球与宇宙的探索、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环保意识的培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能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绘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生态、地球与宇宙、能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结合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置与例题难度相当、覆盖知识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关键词、重要概念、关系图等。

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物分类与进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的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地球与宇宙的认识题、探索题。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题、论述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 生命活动的调节3. 环境中的人与生物4. 能源与机械5. 地球的运动与位置6. 天气与气候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了解人体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环境中人与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识。

4. 帮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及利用方式,培养节能意识。

5. 使学生掌握地球的运动与位置关系,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基本知识。

6. 让学生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命活动的调节、能源利用与节能。

2. 教学重点:环保意识培养、人体健康与生活习惯、能源种类及特点、地球运动与位置关系、天气与气候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各章节知识点,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以各章节主题为主线,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图表、关键词进行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解释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举例说明。

(3)分析一种能源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4)描述地球的运动与位置关系。

(5)谈谈你对天气与气候的理解。

2. 答案:(1)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如人体在运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是通过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实现的。

(3)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与保护2. 动物与人类动物的分类与特征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植物与人类植物的分类与特征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与人类5. 生活中的科学能量转换与守恒简单机械的应用6.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实验与验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特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观念。

3. 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动物和植物的分类与特征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知识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能量转换与守恒简单机械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多样性图片动物和植物模型地球仪科学实验器材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学生实验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活动安排课堂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套课件2. 内容结构:生物多样性动物与人类植物与人类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探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4)列举三种能量转换的实例。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动物和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品、原材料等资源,同时,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00年伏特发明了电池。电池将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
• 1821年法拉第发明了电动机。电动机将电 能转化为动能
•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将电能转化 为光能和热能。
• 你还知道生活有哪些能的转化器来帮助我们实现能的转化 么?
活动:制作橡皮筋动力车
准备材料:橡皮筋两根,一次性筷子10双(含备 用),易拉罐一个,剪刀一把,美工刀,铁丝 5CM,饮料瓶盖,强力胶
问题2:热空气是向哪个方向流动的?你是 怎样判断出来的?
活动一:热在气体中的传递
热空气向上流动,那冷 空气向哪个方向流动?
上升 右边的空气被蜡烛加热后向___(上 升/下降),右边的气体减少,左边的 冷空气向___(上升 /下降),从卡 下降 片的底部穿过补充到右边。
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向下降,这种热 传递的方式称为对流。
能的形式
热能: 从高温物体放出的能量,可使受热物 体温度升高。
能的形式
光能: 发光体向外释放的能量,又称辐射能。
能的形式
电能: 是使电器运作的能量,可通过电缆输送。
能的形式
声能 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
能的形式
动能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能的形式
势能: 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储存的能量,也叫位能;物 体受压或被拉长时,存储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温度高
活动二:空气的对流
热空气
在室内,暖气片周 围的空气被加热上 升,冷空气下降又 被加热,冷热空气 不断相对流动使整 个屋子温暖起来。
冷空气
热在液体中的传递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不放易燃物
能的利用
传说,阿基米德还曾利用抛物镜面 的聚光作用,把集中的阳光照射到 入侵叙拉古的罗马船上,让它们自 己燃烧起来。罗马的许多船只都被 烧毁了,但罗马人却找不到失火的 原因。900多年后,有位科学家按 史书介绍的阿基米德的方法制造了 一面凹面镜,成功地点着了距离镜 子45米远的木头,而且烧化了距离 镜子42米远的铝。所以,许多科技 史家通常都把阿基米德看成是人类 利用太阳能的始祖。
牛津大学版六年级下册
科学
全册优质课件
第五章 能与能源
• 能及能的形式
讨论:
• 人为什么每天要吃 饭?
生病吃不下饭时有什么感觉?
物体的温度与粒子的运动的实验
人类活动离不开能(energy) • 任何活动都必须有能才能进行。
问:人为什么每天要吃饭?
1、举例你花费能量最多的两项活动 2、举例你花费能量最少的两项活动 能量的多少与运动程度有关。 活动剧烈或多样,需要的能量较 多,活动相应减弱,需要的能量 较少(如生病时)。
动能

势能

动能
6、先把铜片和锌片用滤纸隔开,然后把它们卷起来, 插入柠檬内,再用电线接上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 亮了起来 能的转化: 化学能

电能

光能
7、按图将电池、开关、蜂鸣器连成电路。接通电路,看 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接通电路后,蜂鸣器 发出响声。 能的转化: 电能 → 声能 8、取走以上电路中的蜂鸣器,换上电动机。接通电路,看看 有什么现象发生? 接通电路后,电动机转动起来 能的转化: 电能 学习重点 → 动能 。
课堂小结
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装置称为能的转化器。
燃烧器:化学能
热能
电池:化学能
电能
电动机:电能
动能
电灯:电能
光能+热能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
不使用伪劣灶具和开关。
不要私自拆装煤气管道和仪表。
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换已经老化的设施
厨房要保持良好通风,煤气使用完毕, 要关闭炉具开关和气瓶开关。
能的转移
高温
篝火 太阳
低温
人 人
热水

热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或从同 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这种现 象称为热传递。
热传递的方向
高温 低温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有温差
活动一:热在气体中的传递
问题1:活动步骤2和步骤3形成对比后, 我们能出什么结论?
2和3的对比,说明螺旋旋转的 方向与气体流动的方向有关。
化学能 势能

光能

热能
2、玩具弹出 → 动能
3、电风扇通电 电能 → 动能
二、观察能的转化
1、快速搓动双手,双手的皮肤 有什么改变? 搓动时,是否有声音产生? 能的转化: 动能 温度上升 有声音产生 声能 能听到声音

热能

2、把几枚钉子放进罐子里,加上盖子后摇动罐子。 你听到声音吗?
能的转化: 动能 → 声能
三峡大坝—水力发电
能的形式
化学能:是潜藏于含能物体内部的能量, 它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把能量释放出来。 化学反应:一种物质通过反应(如燃烧) 后变成其他物质
学习重点:
能的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 包括 能、 光 能 、 电 能、 声 能、 化学 能、 热 能和 势 能等。

简单的能的转化
一、简单的能的转化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仔细观 察以下三个例子: 1、酒精燃烧
可以
能 成另一种形式。
(可以/不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
能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和舒适的生活。但是,一旦能的转化失去控 制,便会酿成灾害。如火灾便是能的转化失去控制所造成的后果。
能的转化器 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 形式的装置称为能的转化器
• 1783年,蒙氏兄弟发明热气球,热气球的 燃烧器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冷空气向下降
活动一:热在气体中的传递
请用粒子模型来解释对流现象 1、当气体粒子受热时,粒子的运动 加快 速度会_____,粒子之间的距 离会______,于是气体体积 增大 减小 ____,密度随之____。 增大
温度低
浮 2、密度小的物质_____在密度 上 大的物质之______。
3、因此,密度小的热空气向___ 上 移动,密度大的冷空气向____ 下 对流 移动,于是便形成______
3、用细绳吊起钩码,把钩码略微向一侧拉开,然 后释放,钩码会怎样?
钩码来回摆动 能的转化: 势能

动能

势能
4、用铁架台和铁夹吊起一个用铝片自制而成的螺 旋再用酒精灯在螺旋下加热。 螺旋会转动 能的转化: 化学能
→光能Leabharlann +热能 → 动能5、上紧玩具车的发条,然后放开。
上紧的发条储存了什么能? 势能 放开玩具车后,车子 能的转化: 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