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乙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探究 ---反馈练习---归纳反思来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通过乙烯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在自然的作用;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

教学难点:
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上节课学习了甲烷的结构及其性质,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不够深刻,对有机反应的产物的判断和书写结构简式及其化学方程式比较困难,在应用方面还需要加强。

学生对对物质的空间结构不太了解,空间想象力差,所以课堂教学中多以实物展示加强学生对空间结构的理解,培养迁移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同类物质性质的理解。

效果分析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小故事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

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这是什么物质?科学探究不同于烷烃的烃--乙烯,使学生初步建立对乙烯的性质了解。

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乙烯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学生观察乙烯分子的结构模型,写结构式、结构简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在以上的基础,进行乙烯的物理性质的简介和化学性质的重点探究。

对于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教材以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为例,以直观的实验现象说明问题,再结合乙烯的结构碳碳双键分析加成反应,并辅三维动画演示加成反应过程以进行巩固,使得学生对加成反应的掌握较好。

同时升华知识,让学生思考归纳归纳乙烯与甲烷性质的不同。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代表物。

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制品在生活随处可见。

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并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认识。

本节教材以有机物的学习“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先介绍乙烯及制成品的用途引入对乙烯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本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记录
于老师: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教师通过展示动态模型,实验视频,以及讨论、归纳等手段,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目标,在探究实验活动中,学生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放心放手,学生自主合作,在民主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认真研究探究,也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较自然地达成教学的情感目标。

总之,本节很好地体现了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得益非浅。

肖老师:
课堂教学结构条理清楚。

整节课围绕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条主线开展教学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虽然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探究实验内容多,但一点都有不显得零乱,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学生处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学习效果好。

张老师:
本节课中,师生配合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探究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护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李老师:教学过程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教学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好。

教学过程层次清楚,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王老师:
课堂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引者。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合作。

这样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真正改变了学生在学习时的被动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周老师:
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练习:
1.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石油产量
B.乙烯产量
C.天然气产量
D.汽油产量
2.除去乙烷气中混有的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 )
A.加入氢气与乙烯反应
B.点燃
C.通入适量的溴水中
D.通过KMnO 4溶液 3.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 3H 8+Cl 2−−→−光
C 3H 7Cl+HCl B.CH 2==CH 2+H 2O ∆
−−−
→−43PO H CH 3CH 2OH C. 2FeCl 2+Cl 2====2FeCl 3
D.CH 3CH 2OH C
170SO H 4
2︒−−−−→−浓CH 2==CH 2↑+H 2O
4.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C 2H 4 B.SO 2
C.CH 2==CHCH==CH 2
D.CH 3—CH 2—CH 3 5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
C.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发生黑烟
D.收集乙烯可用排空气法
6.某气态烃1体积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此氯代烷1 mol 可与4 mol 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 CH 2==CH 2
B. CH 3CH==CH 2
C. CH 3CH 3
D. CH 2CHCH==CH 2 7、在10.1×105Pa 、150℃条件下,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CH 4
B .
C 2H 6 C .C 2H 4
D .C 2H 2
8、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 并伴有 。

化学方程式 乙烯使酸性KMnO 4溶液很快 ,这是乙烯被KMnO 4 的结果,而烷烃 这一性质。

乙烯通入溴水的现象 ,属于 反应,方程式:
9、试写出乙烯与H2、HCl、加成的反应方程式
与H2:与HCl:
课后反思
收获:
(1)本节课的兴趣来源于生活实际及化学实验,通过挖掘教材中生活内容及进行实验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用的。

(2)教师备课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含有的生活素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不足之处:
限于我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教学时间紧有些化学方程式写不好,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挖掘的深度还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训练。

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本节课内容以典型的有机物——乙烯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

本节内容有双重功能,意识利用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物乙烯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进一步为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讨论评价----实验探究 ---反馈练习---归纳反思来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通过乙烯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催熟水果等实践活动,了解乙烯在自然的作用;让学生领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从而提高学化学、爱化学的自觉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