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致用思潮与西学翻译
墨子经说原文及译文
墨子经说原文及译文一、墨子经说简介墨子经说是墨家经典著作墨子中的重要部分。
墨家在先秦时期是与儒家并称的显学,其思想包含了丰富的逻辑、伦理、政治、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墨子经说对墨子中的经部分进行了解说,在理解墨家思想体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部分原文及译文示例(一)经上“故,所得而后成也。
”•原文:故,所得而后成也。
•译文:“故”(原因、根据),就是得到了它而能形成某一结果的东西。
这反映了墨家对于因果关系的基本认识,强调事物的发展是有其根源和依据的。
(二)经上“体,分于兼也。
”•原文:体,分于兼也。
•译文:“体”(部分),是从“兼”(整体)中分割出来的部分。
例如,对于一个房屋而言,它的屋顶、墙壁、地基等都是这个房屋这个整体的部分。
这体现了墨家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一种思考。
(三)经上“知,材也。
”•原文:知,材也。
•译文:“知”(认识能力),是人的一种材质(本能)。
墨家认为人天生具有认识的能力,就像木材是建造房屋的材料一样,认识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材料。
三、墨子经说的意义(一)逻辑思想方面1. 墨家在墨子经说中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逻辑概念体系。
如对“名”(概念)、“辞”(判断)、“说”(推理)等逻辑概念的阐释。
这比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要早,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代表。
2. 例如在判断方面,墨家对于不同类型的判断有着细致的区分。
像“尽”(全称判断)、“或”(特称判断)等概念的提出,有助于人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进行推理。
(二)科学思想方面1. 墨子经说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
在光学方面,墨家对小孔成像现象进行了记载和初步的理论解释。
这一现象的记载比西方要早很多,反映了墨家在自然科学观察和理论探索方面的先进性。
2. 在力学方面,墨家也有相关论述。
例如对杠杆原理的初步认识,虽然没有像现代科学那样精确的数学表达式,但已经能够描述出杠杆平衡的基本条件。
(三)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方面1.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
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
第一阶段: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活动
第二阶段:1601年利玛窦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末清初来华耶稣
会士传教活动进入一个重要转折点。
耶稣会士译著的翻译特色
1.中西合璧,西述中译:表现为西方传教士亲自执笔著述;西士口授, 而华
人笔之;西士起稿而华人润色。
2. 顺达通畅,达意为主:徐光启重视西学文献中有利于“经世致用”的思
想内容,而不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和文辞,简言之,“达意”而已.
3. 入乡随俗,会通超胜:利玛寇在《天主实义》里,他引用大量的儒家元
3.汤若望:日尔曼人。天启二年(1622)来华。代表作品:《浑天仪说》 五卷,《古今交食考》一卷,《西洋测日历》一卷,《学历小辩》一卷, 《远镜说》一卷,《历法西传》一卷,《西洋新法历书》五种二十六卷。
4.南怀仁:比利时人。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代表作品:《新制灵 台仪象志》十六卷,《测验纪略》二卷,《历法不得已辩》一卷,《坤 舆图说》二卷,《仪象图》二卷。
典, 试图证明“天主”和儒家的“老天爷”是同一个人,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4. 风格多样,不乏佳作:徐光启译的《几何原本》被梁启超誉为“字字
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利玛窦的代表作就是与徐光启合作完成的《几何原本》
第三阶段:
1687年,五名法国 耶稣会士来华。标 志着明末清初耶稣 会在华传教的两百 余年这段历史进入 了一个重要转折点 或者分水岭。
“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出现的原因:
1.就世界背景而言 2.就科技现实需要而言 3.就朝廷的态度而言
国外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1.利玛窦:意大利人。万历十一年(1582)来华。代表作品:《几何原本》 六卷,《乾坤体义》二卷,《浑盖通宪图说》二卷,《圜容较义》一卷, 《同文指算》十一卷,《万国舆图》一卷,《测量法义》一卷等. 2.艾儒略:意大利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来华。代表作品:《西学 凡》一卷,《几何要法》一卷,《职方外纪》六卷。
经世致用简介
经世致用编辑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作品名称经世致用创作年代明清之际作者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名称来源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目录1概述2简介3历史渊源4引用概述编辑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
《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
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经世致用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
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
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大兴,其集大成者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社会伦理准则。
这正是在宋王朝的统治面临巨大危险之时提出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世风,以挽救国家。
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作者:郭歌来源:《理论观察》2013年第04期[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一批有识之士掀起经世致用思潮,试图寻求中国社会的出路。
这一思潮,以“救世济时”、为中心,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倡导学习西方,对社会现进行批判,提倡改革弊政。
近代经世思想及其学术学风的导向,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对西学的引进和传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经世致用思想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和短视性的局限,决定了它最终不可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一条御侮自强、救国救民之道。
[关键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历史影响;局限性[中图分类号]B2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59 — 02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过程中,这一思想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对整个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乃至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内涵特征、历史影响,略作分析。
一、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渊源所谓“经世”,即治世之意。
在先秦典籍中,“经”字常和“纶”字并用,含有“匡济”之意。
如《周易》曰:“君子以经纶”;《中庸》讲:“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庄子》指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但真正把经世思想理论化并付诸实践的则是孔子。
孔子在世时,一方面周游列国,矮病医世,对后世经世思想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他把经世思想注入全部儒学经典。
因此,经世与修身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成为儒家思想的中心观念。
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过重大影响。
儒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孔子以后,历代儒者根据不同形势对经世思想进行了积极的弘扬和阐发。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中国哲学史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讲 清朝末年的西学翻译第一部分
Lecture 3Transl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清朝末年的西学翻译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all but stopped for roughly a hundred years with the expulsion of foreign missionaries in 1723. It resumed following the British invasion (1840-1842) and the subsequent arrival of American, British, French and German missionaries.The Opium War in the 1840 reduced China to a semicolonial and semifeudal country. Since then, progressive people who were anxious about the fate of China began to look for ways of its rejuvenation. They propelled the effort of translating and disseminating western knowledge about philosophy,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brought about the third peak of translation in Chinese history.1. Translations by the advocators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洋务派的翻译)Prompt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Opium War, the Qing government initiated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from the 1860s. Owing to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transmitted to China once more.The proposi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as the base 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by Zhang Zhidong became popular with the new-style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y believed that a mastery of the advanced western technology in making ships and artillery could enable China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and conquer the foreign.”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晚清新式知识分子最典型的西学观点。
[课件]必修3-第20课-西学东渐(2024版)
魏源
阅读这两 则材料, 理解“师 夷长技以 制夷”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 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 富强的道路。
1、鸦片战争后,爱国志士用“新的眼光”审视 世界,这“新眼光”之“新”的含义在于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体思想内容 1.目标:政治、经济、文化。 2.方式: 关联知识: 1.思想:洋务思想;进化论;启蒙运动。 2.经济:洋务运动;资本主义发展。 3.政治:资产阶级;民族危机;戊戌变法;辛 亥革命。
1、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焦点:要不要“西学为用”,即要不要学习西 方的物质文化(技术)
相同点:都要求“中学为体”,即维护固有的 制度和纲常礼教;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清王朝统 治。
不同点:巩固统治的方式不同:洋务派主张学 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顽固派完全排斥西学, 反对学习西方。
早期维新派和洋务派分道扬镳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法战争失败暴露出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
维新派的主张、西学活动及影响
代表人物 活动主张
代表论著
影响
康有为
办学堂、借中 学外衣宣传
《新学伪经考》 为 变 法 提 供 《孔子改制考》 理论依据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宣传民主和 君主立宪
抨击纲常礼教、 专制君权、宗法 制度,倡导平等
《变法通议》 《仁学》
维新派的宣传 家
批判纲常 礼教最为 激烈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 为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起步开辟了道路。 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
第十六章清初经世致用思潮
第十六章清初经世致用思潮明末,由于王阳明后学的盛行,士林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黄宗羲语),空疏已达极点。
有的打机锋弄隐语,几近狂禅。
针对明末学风的空疏,清初一些学者起而提倡“实学”。
所谓“实学”,用当时颜习斋的话说就是“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而贯穿这所谓“实学”的一个中心思想,便是经世致用的精神。
所谓经世致用,就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当前的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政治联系起来。
而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挥自己的学术政治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
被称为清初三大儒的黄宗羲、李颙、孙夏峰不用说,其他如顾炎武、王夫之、唐甄、魏禧,朱之瑜、陆世仪、方以智、傅山、颜元、李塨、王源、刘献庭、顾祖禹等等,都是这一思潮中的主要人物(他们提倡的程度和方面,各有不同)。
从地域上说,当时有两个中心,一个是江、浙一带,黄宗羲、顾炎武、唐甄,魏禧、陆世仪等是其代表:一个是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孙夏峰、李颙、傅山、颜元、李塨、王源等是其代表。
他们的社会学说是一致的,都提倡一种与传统的理学不同的崭新学风。
评论时政,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匡时济民”的社会改革方案。
然而,在哲学上他们却各有千秋。
有的是唯物论者,有的是唯心论者,有的信仰程朱,有的信仰陆王,有的折衷程朱、陆王,有的既批判程朱又批判陆王,呈现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况。
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潮。
该是很有意义的。
一、经世致用思潮的一般特点学以致用,是先秦孔派儒学的传统。
宋代兴起的新儒学即所谓理学(包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这个传统,专讲道德性命、修身养性,不务实际。
特别到明末的王阳明后学,束书游谈,几近狂禅,学问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
“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点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功名。
致读书之人,十无一二能解事者。
”1甲申革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总结明亡之经验,他们深感书生空谈误国。
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
明清时期的翻译
Chapter Two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与晚清的翻译(西学东渐第一期)西学正义:西学:沈定平理解为科学、哲学和宗教。
熊月之指出:始称西学,继而称东西学,后又称新学,内容无所不包。
晚清《西学书目答问》作者称西书大致不外曰政、曰教、曰艺三类。
历史条件: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中国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再次接触,翻译作为沟通文化间交流的中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次翻译首先由科技方面,后来漫延到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从元朝以来,中国和西方国家一直有比较密切的外交活动,15-16世纪西方世界已经基本上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并且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科技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发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伽里略发明望远镜,英国科学家对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等等,都远远超越中国;而此时中国封建文明经历唐宋时期的高峰时期,封建文明进入没落时期,再加上南宋以来新儒学长期排斥禁锢人们的思想,佛学过于虚幻,已经逐渐失去其优势,明朝中期王阳明的心学、东林学派追求的实学为人们冲破以往的思想禁锢和追求西学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条件(朱维铮将明朝中期称为中国的中世纪。
),恰好此时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明,西学在国内传播可谓迎合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封建士夫中的开明人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和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西书,促成了中国翻译高潮;第二。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的撰写,提倡实验与切身实践,人们的科学方法开始变化;第三。
当时担任翻译任务的外国传教士都有很深的科学造诣。
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圣命,往往采取“调适与会通”(沈定平)策略,归化中国知识分子,寻求与中国士大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合作,翻译中国急需的科技书籍,达到其传教目的。
自洋潮文言文翻译
洋潮初起,乃自西洋之文艺复兴,及至启蒙时代,科学之光,照破千年之暗。
于是,西洋之艺术、哲学、科学,如日中天,风行于世。
吾辈欲译之,恐文言文之简练,难以尽其妙,然亦不敢坐视不理。
于是,有识之士,群起而译之。
或以六经之文法,译西洋之哲学;或以楚辞之华章,译西洋之诗歌;或以史传之笔法,译西洋之科学。
然皆未能尽善尽美,盖文言文与西洋文,犹如风马牛,难以相融。
余闻之,遂欲以自洋潮文言文,译西洋之文化。
自洋潮文言文,非寻常文言文,乃融合西洋文化之文言文也。
其文法、辞藻、意境,皆取自文言文,而其内容,则尽西洋之文化。
吾译西洋之哲学,以《庄子》之寓言,解西方之思想。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此言哲学之无止境。
西方哲学亦然,如康德、黑格尔之思想,深奥难懂,然以自洋潮文言文译之,则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吾译西洋之艺术,以《诗经》之韵律,译西洋之音乐。
诗经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此言音乐之美。
西洋音乐亦然,如贝多芬、莫扎特之作品,旋律优美,然以自洋潮文言文译之,则如丝竹之音,悦耳动心。
吾译西洋之科学,以《易经》之卦象,译西洋之物理。
易经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此言物理之变化。
西洋物理亦然,如牛顿、爱因斯坦之理论,深奥难解,然以自洋潮文言文译之,则如卦象之变,玄妙莫测。
然自洋潮文言文,非易为之事。
需广博之学识,深厚之功底,方能译出其妙。
余虽才疏学浅,然亦愿尽吾所能,以译西洋之文化,使后世之人,得以一窥西洋文化之真谛。
洋潮之水,终将汇入中华文明之大海。
自洋潮文言文,亦将随着中华文明之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吾辈当以开放之心态,接纳西洋文化,以自洋潮文言文,传承之、发扬之,使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
夫自洋潮文言文,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需吾辈共同努力,方能使之发扬光大。
愿后世之人,继承吾辈之遗志,以自洋潮文言文,译西洋之文化,为中华文明之繁荣,添砖加瓦。
如是,洋潮文言文,将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吾辈将以文言文之雅韵,译西洋之文化,使之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共创辉煌未来。
如何理解“经世致用”
如何理解“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指面对现实,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运用古今中外之学为当前现实服务,力求实事求是的一种学风和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经世致用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时代思潮是在明清两朝,它在明末清初兴起,在清乾隆、嘉庆时沉寂,又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复兴。
主要代表人物有: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末的林则徐、魏源等人。
一、经世致用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晚清时期阶级矛盾日渐尖锐。
小农经济的破产,大批农民丧失赖以生存的土地,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必然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就在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之际,西方殖民势力又不断入侵。
自此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除了原有的阶级矛盾外,又增加了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矛盾,其时的封建统治内忧外患,整个社会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第二,封建统治的腐朽。
清朝统治阶层,到嘉庆、道光时期,异常腐化。
整个官场卖官鬻爵,贪污贿赂;军队上,军备废弛,操练不勤;财政上,国库亏空,入不敷出,财政濒于绝境,封建专制统治已腐朽到连维持最起码的政治秩序的能力也没有。
尤其经过鸦片战争,使封建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致使社会的衰败没落雪上加霜。
第三,封建教育日益腐败。
清代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几乎全部为应付科举需要而设。
科举取士的考试范围不外“四书”、“五经”,以八股文为论题模式。
清代学子对于除此以外的学问则不闻不问,以致所学知识日益空疏无用。
同时士子为了求取功名,贿赂公行。
在此情况下,以经邦济世,匡扶社稷为己任的经世之学则应运而生。
第四,西方文明的传入。
正当中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之时,伴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扩张,西方文明也逐步在社会各个领域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碰撞和融合。
尤其鸦片战争后,融合的程度在缓慢地加深。
这种时代变化,激励起中国社会一些有识之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开启了经世致用思潮的思想理论渊源。
近代经世致用思潮
还有一些较大影响的著作:李兆洛的 《西洋奇器述》、陈逢衡的《英吉利 纪略》、王蕴香的《域外丛书》、郑 祖光的《舟车所至》、梁廷楠的《海 国四说》等等这些著作对世界地理、 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作了研 究和介绍。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政治上,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揭露了历 来封建君主的自私,指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唐甄则从人 本学的角度批判了封建的造神说,揭露了对封建君主的偶 像崇拜,认为君主也是普通人,无异于常人;顾炎武、王 夫之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对君主专制的不满。
谢谢
拯救之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经世”就是治世的意思,真正把经世思想注入实 践的孔子,孔子之后历代儒家大师根据不同的时 代内容对其作了新的诠释。鸦片战争后,面对西 方列强的入侵和深刻的社会危机,一批有识之士 再一次掀起经世致用的思潮。1826年,以《皇朝 经世文编》的出版为标志,经世致用的思想在清 朝晚期被国人重新重视起来,促使着人们根据客 观国情和世情,向西方学习,这是贯穿于中国近 代化韧期的重要精神动力。
• 自发自觉性
自发性是指这一思想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自然传承;自 觉性则是指这一思想在近代面对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而做 出的有益发展。
有论者总结“清代初期,以顾炎武为代表,鉴于明亡的历
史教训,主张经世致用,讲求天下郡国立病,崇尚务实, 反对空谈,成为一时的风尚。但到乾隆、嘉庆年间,清朝 统治已趋于稳定,加之文字狱盛行,知识分子开始转向钻 故纸堆,注重考据训诂,作纯学术性研究,不再关心国家 政事,学术上虽取得一定成就,却使学风变得脱离实际, 繁琐无用。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因内忧外患接连不断, 国家贫困衰弱,学者又畅言经世致用以图富强,开始把学 术研究同解决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经世致用 本身具有“入世”精神,这种自觉性体现为积极学习西方 ,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梁启超作为一个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影响巨大的翻译家
梁启超作为一个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影响巨大的翻译家,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涌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借用当代译学理论来阐释梁启超的翻译思想和实践;也有学者从政治文化角度来研究政治文化对晚清翻译活动包括梁启超的翻译活动的影响。
但从“翻译的政治”这一命题、视域和维度对梁启超进行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见。
本文旨在对梁启超翻译活动、思想和实践加以阐释,重新审视这位“鸿儒”的翻译主张及其目的,解读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巨大贡献。
一、梁启超翻译的时代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战争的失败,使得国人在痛苦和屈辱中深刻反思,并逐渐觉醒,同时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
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对策略。
当时的译书机构把大量有关工程技术、军事武备和自然科学类的西方著作介绍到中国。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把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梁启超慧眼独具,看中了翻译这一高效的工具,把兴西学与译西籍作为维新变法之重,救国之道。
他把译书的重要性和强国的政治思想结合起来,认为“译书为强国第一义”。
1896年,梁启超撰写了著名的《西学书目表》,反复强调翻译西书之急,认为国家存亡兴衰之关键在于输入西学;还列举出当时急需翻译的300多种书籍。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客居日本,他的政治抱负没有因“戊戌六君子”的喋血而改变,而是以更新、更有力的形式付诸行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之路。
日本的所见所闻,使他摆脱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自我优越感”的限制,放眼世界,开始通过翻译和办报等方式,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思想。
他是提倡翻译政治小说的第一人,为推动社会进步,改造社会思想,从而为迎来清末文学翻译的高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梁启超翻译的政治目的德国学者汉斯?弗米尔的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动,而行动皆有目的,所以翻译要受目的制约;译文好不好,视乎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张之洞《劝学篇》中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作者:宋泽民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5期摘要:张之洞是晚清“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顺应“经世实学”复兴的思潮试图用“中体西用”来挽清朝之大厦于将倾。
他在《劝学篇》中描绘了这个运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帝国复苏的宏伟蓝图。
在这个蓝图中,他把“中体西用”思想注入传统教育的创新思维尤其引人注目。
在他对留学、改革学制、变科举以及引进西学的规划中凸显了他“中体西用”教育观的光辉。
关键词:中体西用;经世致用;教育《劝学篇》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127-07DOI:10.15958/ki.jywhlt.2018.05.026一、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
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的冲击给中国这个尘封已久的老大帝国的各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动。
从林则徐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再到奕、李鸿章、张之洞等“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中国的思想、军事、经济、政治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这个变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向西方学习。
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也毫无疑问的卷入了这场大变动之中。
为了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方便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西方知识的翻译人才,于是在1862年中国最早的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诞生了。
它的诞生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道路。
至1872年在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容闳的倡议下出现中国最早的一批官派留学生。
从1872年到1875年这3年的时间内,晚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多人的幼童赴美留学。
这批留学生的派出也是中国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一大步。
在张之洞之前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教育活动基本上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张之洞的《劝学篇》用其“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规划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蓝图。
第一章 经世思潮
一、经世思潮的源流及兴起的原因
“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 精神。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即内修 圣人之德,指道德本体;外王,即外施王者 之政,指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所谓经世, 即“经邦济世”,就是治理世事,治理天下。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素以“治国平天下”为己 任,儒家主入世,讲求“修齐治平”。
2.统治者提倡经世致用。
3.就中国学术史的发展而言,乾嘉考据学 (汉学)的日趋衰落及其弊端,促使进步思 想家和一些学者将注意力从古代经典转移到 现实社会中来。今文学派龚自珍、魏源等人 发展了今文学家刘逢禄、宋翔凤“通经致用” 的学风,成为经世思潮的代表人物。
二、经世思潮的代表人物及主要 内容
1.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 龚自珍:《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
《西域置行省议》
魏源:《诗古微》、《书古微》、《圣武 记》、《海国图志》
贺长龄主编《皇朝经世文编》、林则徐《四 洲志》、包世臣《安吴四种》、
姚莹《康輶纪行》、梁廷枏《海国四说》、 徐继畬《瀛环志略》、
夏燮《中西纪事》、张穆《蒙古游牧记》、 何秋涛《朔方备乘》等。
总之,经世思潮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作用。
2.主要内容 (1)批判现实,讥切时政。 (2)倡言变革。 (3)振兴经世实学。 (4)开眼看世界。
三、经世思潮的历史作用
1.经世思想家关注现实,倡言改革,成为中 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2.主张学习西方,师夷长技,顺应了时代发 展的潮流,对此后的洋务思潮和维新思潮产 生了影响。
一般来说,当社会危机四伏之时,经世致用 观念就会活跃起来,比如明末清初的顾(炎 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 晚清的经世学派(思潮)。
考研政治必背文言文翻译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唯物史观的诞生。
二、《四洲志》原文: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
翻译:他是近代中国首位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行者。
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所著的《地理大全》,编撰成《四洲志》一书。
三、《海国图志》原文: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翻译:在1843年1月,他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尚。
四、《救亡决论》原文: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在甲午战争后,翻译了《天演论》。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翻译:他撰写了《救亡决论》一文,高声呼喊“救亡”的口号。
在甲午战争之后,翻译了《天演论》。
他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天朝田亩制度》原文: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翻译:他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六、《资政新篇》原文: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翻译:他提出了一项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从_经世致用_到_中体西用_张之洞对传统儒学的调适和锢蔽_张昭军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张之洞对传统儒学的调适和锢蔽张 昭 军 [摘要]经世思潮在晚清兴起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但不能爱屋及乌,忽视其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发展变化后认为,经世思想具有双重性,既蕴含着走向近代化的可能,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又承纳着卫护封建道统的本然,严守“中学为体”,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障碍。
[关键词]经世致用 中体西用 近代化 儒学[中图分类号]B2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4)04-0098-14 20世纪80年代学界曾就经世思想与洋务思想的关系展开过讨论,90年代有的论者提出经世之学是中国“古学”通往“新学”的中介和桥梁,甚至认为经世思想是中国近代化的内在动力。
笔者以为,经世思想是一把双刃剑,既蕴含着走向近代化的可能性,又承纳着卫护封建道统的本然,不能以偏概全。
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文化思想发展的个案,展现他由“经世致用”走向“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心路历程,以揭示经世思想乃至儒家文化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张力和惰性。
一、“经世致用”的双重意蕴我们知道,经世入世的政治关怀和好仁尚礼的道德关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儒家提出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模式,本身即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和诉求。
后经明末顾炎武、黄宗羲等人提倡,经世之学一度成为潮流。
清中叶以降,思想文化界在政府高压和笼络政策下,陷入令人窒息、万马齐喑的悲凉境地,宋学走向虚疏空谈,汉学流于琐碎考证,经世之风大为衰落。
鸦片战争时期,面对内外作者简介:张昭军(1970~ ),男,曾用名张昭君,山东淄博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致力中国近代文化史和近代儒学史研究。
北京 10087599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100孔子研究 2004年第4期 101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102孔子研究 2004年第4期 103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104孔子研究 2004年第4期 105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与《孔子改制考》意向所指后,大为惊恐,乃极力诱迫康氏改变观点①。
西学东渐与明未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
明末清初的“实学”是指明朝末年以后出现的注重具体实际、经世致用,以崇实为基本原则的学说。 1本文主要探讨明末清初西学传播与实学教育思潮间的关系。明朝对外贸易与交流十分发达,在明末清 初传人的外来文化中,最显著者莫过于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基督教与西学。基督教教义与西方科学无疑 应是一对敌人,但在17世纪以来的文化交流史上,却又非常合理地融合到一起同时进入到中国。传教 士不远万里冒涉险阻而来,其所携来的西方学问对中国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潮有着重要的影响。
两学东渐与明未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
林李楠7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其对此间实学教育思潮有如下影 响:一是出现注重数学教育的倾向,一是注重中西会通、然后超胜西学的趋向,还有一个就是 注重实践验证和科学实验的思想。虽然这些变化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不能起到全局性和根本性的 影响,但是却代表了儒家思想对西学挑战的应对,与儒家教育的新变化,以及明清教育探索上 富于生机的、具有前瞻性的一支力量。
二、西学东渐影响下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新趋向 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明末清初的实学教育思潮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以如下三个方面最为显 著: (一)一些实学教育家开始将数学等所谓的“微末之技”引入儒家教育,从而开辟了实学教育的新 方向 中国古代有着极为丰富的数学科学体系。但由于各种局限,数学教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 多研习数学者或因其不入于主流而备受歧视,因而只作为一种业余爱好或家传之学而传承。西学东渐之 际,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科学家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等著作,将欧洲数学引入中国,使中国数学得到更 新,也使这种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1.引“数学”入圣贤之教 最初西方数学传人时一直受到正统知识分子的排斥,即使是对西方数学有所了解,也跳不出将之视 为“夷”“狄”的圈子,鄙弃西方学问,视其为微末之学。比如清初大儒李光地(1642一1718年)在论 及西洋历算时,就认为,西洋数学虽较中国细密,但“不知天人相通之理”。而儒家之正统是以“通天、 地、人之淳儒”,以“知天命而不知人则技”3,西洋历算不能天人相通,故只算“技”而已。谓技者则 为形而下者,“君子不器”,君子耻于技。 但深受西学影响的徐光启、方以智等实学家则认识到了西方数学的精妙,并力主将数学等西方科学 知识引入儒学体系,成为儒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他们认为,人伦与物理、形而上与形而下都是学问,并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谓的真儒学者,“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物理之一端别为象数”4。所 谓物理,即“象数、律历、声音、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s。从科学技术角度看,数学犹如“工 人之斧斤寻尺”6,历数、音律、器用、宫室等,都必须以数学为基础。如果没有数学根基,则其它各 门所谓的实学皆“未可易论”1。从传统认识角度看,在六艺中,“数”虽仅占一席之地,但其它五艺若 “不以度数从事”,则亦“不得工也”8。古代圣贤皆重视数学,“自羲和治历暨司空、后稷、工虞、曲 乐五官者”,皆“非度数不为功”9。圣贤之学即是崇尚实学,而数学,则正是率天下人而归于实学。数 学亦是圣贤之学问,掌握了数学之人亦可称为“真儒学者”。明清实学家正是从数学为真儒之宗的角度 人手,将数学纳入儒学教育体系之中,并以之为宗,统领一切学问。在这种思想的统领与指导下,他们 与传教士合作译介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同文算指》等书,向中国学者介绍欧氏几何与西方测 量、笔算内容,填补了诸多空白。 由此可见,徐光肩等实学教育家已经认识到了把数学作为工具与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并主张以数学 代替儒家教育中的经学。经学在传统教育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封建皇
经世致用 的意思
经世致用的意思
经世致用的意思如下:
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经世致用一词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当时的伪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
《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
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近代的传承与特点
“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近代的传承与特点文章回顾了经世致用思想的渊源,分析了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的特点,包括思潮盛行原因多是对社会现状不满;出发点都是救国自强;代表人物大多是知识分子;都是主张学习西方。
论述了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及转变,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影响。
标签:经世致用;中国近代;历史特点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
《辞海》中的释义是: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
因此经世致用可以理解为,关心国事,关注社会,用自身所学解决社会问题及矛盾,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标。
“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表现出以爱国为起点与核心的伟大精神。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思想充分显现并与时俱进,深刻影响着近代历史的发展。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渊源经世致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提出的。
从思想史来看,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
孔子在世时,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希望改变社会动荡的局面,从而达到他理想中的天下大同。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自产生之初,便具有经世的传统,影响着后世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关注社会,甚至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
但经世致用观念不一定是儒家思想所独有,有论者认为,西汉“独尊儒术”后,后世儒生以“通经致用”作为自身治学的目标及抱负,使其演变为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有积极的入世价值取向。
[1]孔子之后,历代学者也积极倡导经世思想,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思想不断延续,而历代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都有一个时代特征,即社会转型之际或内忧外患之时,知识分子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或提笔立书,或言语号召,使经世之风广行于志士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许多爱国志士讲译书作为救亡图存。争取国家 独立。自主和富强的手段,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新陈代 谢。
综上所述,清末西学翻译的高潮与当时种种政治思潮都是伴随这”救 亡图存“这一紧迫的历史人物来进行的,两者密切相关,互为影响。翻 译不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它永远是为政治服务 的。中国清末的政治思想史,其本质就是一部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 的斗争史,激烈的斗争反映了国人多西学的态度由排斥--接受--欢迎的 过程。而随着对西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国人的眼界逐渐开阔,思想上的 蒙昧也一点点被消除。 可以说,西书翻译。西学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促 进了新的政治思潮的涌现和政治思想的形成,进一步开启了民智,开阔 了民众的视野。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这反过来又极大的促 进了翻译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严复《天演论》出版后,书中所宣扬的进 化论成为从其诞生到”五四“前后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潮。即使到了今 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
然科学与应用科学方面的书籍。成为译介的重点。
年代 哲学 宗教 文学 史地 社会 自然 应用 杂来自艺术科学 科学 科学 录
总计
1850- 10 5 5 1899
57 46 169 230 45 567
1902- 34 3 26 128 136 112 56 38 533 1904
翻译的西书中政治和史地类所占比例最大, 2 留学生成为译书的主体 被称为近世西学第一人的留英学生严复,译著11种,皆是18 ,19 世纪 西方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影响最大的 是《天演论》。
此时的翻译特点是: 1 译书的方式基本是西人口译,华人笔述,只有极少数中国人能不依赖 外国人独立译书。 2 引进的西书涵盖范围广,但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 3 翻译水平参差不齐,普遍较低。 马建忠 “今之译者,,大抵于外国 之语言,或稍涉其藩篱,而其文字之微辞奥旨,与夫各国之古文词者, 率茫然而末识其名称;或仅通外国文字语言,而汉文则粗陋鄙俚,未窥 门径;使之从事译书,阅者展卷未终,触人欲呕。又或请西人之稍通华 语者为之述,而旁听者乃为仿佛摹写其词中所达之意,其未能达者,则 又参以己意而武断其间。盖通洋文者不达汉文,通汉文者不达洋文,亦 何怪夫所译之书皆驳杂迂讹,为天下识者所鄙夷而讪笑也。总的来说, 缺乏中西贯通的人才造成了翻译水平低下的情况。尽管不尽人意,但是 新的科学技术的概念与观念为日后的百日维新打下思想基础。 变法维新思潮与西学翻译 翻译特点 重心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向人文和社会科学。 据不完全统计, 1850年到1904年,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历史地理方面。逐渐代替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