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也要站在富人堆里_第四章 人是英雄,钱是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富人的创业精神没有钱,就不敢有大奢望;没有钱,就只能窝在穷人堆里混,身处谷底,很难有高瞻远瞩的见地;没有钱,便销蚀了人的胆量,腐蚀了人的精神。

因为缺钱,影响到的不单单是生计问题,更是人的心计问题,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的整个前途与命运。

一无所有但一无所惧成为富人的第一要素是创业精神。

人们非常钦佩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是因为他们曾一无所有。

创业者一无所惧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很伟大或者比别人有更大的能耐,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后路一反正我是一无所有创起来的,我还有什么可以怕的?的确没有。

所以勇往直前,奋斗不止。

一无所有但一无所惧——创业者中最能成功的人就是这样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内心的强大,能够稀释一切痛苦和哀愁;内心的强大,能够有效弥补你外在的不足;内心的强大,能够让你无所畏惧地走在创业大路上。

没有人生来就是企业家。

霍英东曾经说:“在香港这些富豪里,我的出身是最苦的。

”别的不说,仅凭他小时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就可见一斑。

从事船运接驳生意的父亲在他7岁时去世,全靠母亲做工养家。

为了省一点钱,霍英东每天花一个半钟头步行上学。

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踢球,但又不敢踢得太久,因为要回去帮助母亲记账和送发票。

霍英东回忆说:“这种紧张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甚至神经衰弱。

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使我后来走人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倒是能够从容对付。


20世纪40年代,日本军队侵占香港。

霍英东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是在轮船上做铲煤工,那时他才18岁。

但因为体格太弱,这份工没有·102·做多久。

其后在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也是同样命运。

当时香港修建启德机场,征集大量劳工,霍英东经过在机场里做事的朋友介绍,进了机场当苦力。

工钱是每天七毫半。

他不愿只卖力气,便认了师傅想学开汽车。

一天洗车时,看见有辆车的车钥匙仍留在那里,他便爬上去试开。

但刚巧停车时车轮歪斜着,汽车溜走撞到另一部车上。

日本人把他毒打一顿,随即这份工也丢了。

在太古糖厂的经历也好不到哪里去,霍英东在化验室工作,用硫酸学制氢气时发生了小型爆炸,结果又被厂方辞退。

他的最后一份工是在仓库磅米,这种需要力气和技巧的工作也不适合他。

在多份痛苦的打工经历后,霍英东醒悟到自己不适合给别人打工,应该自己创业当老板。

于是,发动亲戚朋友凑钱,开了一间杂货店。

这间取名为“有如”的杂货店让霍英东赚来了第一桶金。

由于他细心精明的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

后来母亲与他商议,把杂货店顶给别人,得了7000元,重操父辈的驳运旧业。

多数成功者的人生第一桶金都离不开运气和眼光,同时也要冒一些风险。

二战后,美国把许多剩余物资运到香港公开拍卖。

这些消息多是用英文发布的,霍英东懂英文,他知道只要以低价标购这些物资再转卖,获利会很丰厚。

但他自己没有本金,只好眼看着大好机会白白错过。

20世纪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英美对华禁运,许多战略物资只能通过地下渠道进入中国内地。

霍英东终于抓住了这一时机,冒险从事海上运输船队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积累起了资本王国的最初实力。

随着实力的增长,霍英东不满足只做一个小航运公司老板。

经过短暂的观望,霍英东开始将目光转向香港房地产业。

而霍英东从事海上运输的近3年间,积累的资金已有100多万港元。

此后他以这1()()万元资本进入房地产业,靠着过人的眼光,终于成就了跨越数个时代的商业版图。

人口剧增,住房严重不足,加上工商业勃兴,形成了对土地和楼宇的庞大需求。

霍英东审时度势,认定香港房地产业势必大有发展。

早在1953年初,他已开始经营房地产业,成立立信置业有限公司。

过去美国华侨喜欢在九龙深水埠一带购置物业,作为祖业传给予孙收租。

从买地、规划、建楼,以至收租,资金周转期很长。

霍英东当时是向银行贷款建楼的,要付一分多利息,如果建成了才卖,人家不买,利息承担不起,自己只好“跳楼”。

他一改过去的作法,将房地产工业化,兴建住宅、写字楼、商场综合大厦,分层、分单元出售,预售“楼花”,并提倡分期付款。

此法大受买家欢迎。

他首先买入使馆大厦,卖了280万元,赚得不少。

以后陆续兴建的楼宇,他带头“卖楼花”,一时地产商纷纷效尤,成为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一大经营特色。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霍英东的财产已数以千万港元计,跻身于香港的超级富豪之列。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胆量不但是一种良好的态度,也是每一个成功者共有的特质。

什么事情你一旦畏惧,就会总是畏惧。

如果你一旦勇敢地行动起来,通常就能义无返顾。

1945年的春天,美国费城的一位乡村农场主皮特,要在费城最大的报纸上刊登他的农场报道。

记者以为皮特的生意一定十分红火,赶到农场,却大吃一惊,原来皮特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皮特听人说,加工牛奶非常赚钱,他就贷款500万美元购置了机器,结果损失惨重。

皮特走投无路,想让记者为他做做文章,看看谁还能跟他一起生产牛奶。

记者拒绝了皮特的请求。

当时人人都认为皮特是在胡来。

可谁也想不到,皮特不知又从哪听说,加工牛奶的机器也可以生产氨基酸。

皮特又冒着风险转向了氨基酸的生产。

其实皮特同样不懂得氨基酸,但他却为此再次贷款了200万美元。

人们都觉得皮特做事不太谨慎,办企业怎么能像种小麦。

果然,皮特的生产再次受到重挫,
整个农场也因此垮了下来。

正在大家为皮特叹息时,一个商人跑来,要与皮特合作,所谓的合作,就是要皮特的一半利润,条件是帮着皮特推销产品。

但如果对方推销不出去,皮特也要付给对方相应的报酬。

人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骗局,太不平等了,劝说皮特不要上当。

可是皮特却又接受了这个近乎荒唐的合作。

这次记者来了,将皮特如此鲁莽的行为报道了出去,大家都笑皮特胆子太大。

这哪是办企业,明明是在砸锅卖铁。

但谁也没有想到,皮特的命运却从此被改变,他的产品迅速铺向全美。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皮特竟然成了亿万富翁、全美最大的氨基酸厂商。

后来皮特又转向了房地产的开发,他同样不懂得房地产是怎么一回事。

投资房地产,在美国风险很大。

人们都说,这次皮特一准儿得赔得只剩下一条内裤。

皮特因为不懂,而接手了一项谁都认为没有利润可赚的老人公寓。

皮特当年确实赔了钱。

可没想到,在过后的五年里,正赶上全美老龄化的高峰,费城也是一样,皮特的老年公寓大受欢迎,价格猛增,皮特不但狠狠赚了一把,还由此成为了当时最走红的房地产经营商。

皮特说的一句名言就是:“别人因为干什么都懂而发财,我是因为什么都不懂而成名。

”这实际上是阐示了他无所畏惧的创业精神。

耐人寻味的是,世上好多的成功人士,并不在于他们懂得什么,而恰恰是由于他当初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不懂的人,顾虑才少,才会抓住瞬间而至的宝贵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谁会没有事就想着去折腾,然后承受失败的恶果呢?
精明人,有能力的人,大都不愿意这么做事,更不愿意这么生活。

只有有胆量的人,不怕挫折的人,甚至是不怕死的人,才肯这么做事。

但凡天下大事,又必须要有胆量才能做得起,撑得住。

有意思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的能人、精明人,为了成就他们所面临的事业,长年学习和要去掌握的,原来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胆量的学问。

他们终日在心里默默训练的那个东西,原来就是胆量。

他们说的要全面提升素质,原来也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胆量。

一无所惧,往往才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成一切事业的根基!
富人凭胆识中国古代有句名言:才学胆识,胆为先。

实践证明,天下不缺少有才华的人,但缺少的是有胆量的人。

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的人,聪明的人,但一定是有胆量的人。

致富要有过人的胆识,然后还要有正确的方法。

胆就是勇气,识就是专业知识、经营技巧、市场谋略等等,这两者是成功商人的左膀右臂,或者说是哼哈二将,缺一不可。

富人敢于冒险,但不鲁莽。

怎么区别冒险与冒进呢?有一个这样的比喻,一个人要进一个山洞里面取一块金砖,如果那山洞里面全是野狗,这就是冒险;如果那山洞里面全部都是老虎,这就是冒进;如果那山洞里
虽然没有任何动物,但也没有金砖,那么还是冒进。

想赚钱一定要分清冒险与冒进的关系,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无知。

无知的冒进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无知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只能惹人耻笑。

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赢80块钱,有85%的机会赢100块钱,但是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赢。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会选择最保险安稳的方式——选择80块钱而不愿冒一点险去赢那100块钱。

可如果换一下角度来设定这个问题,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输掉80块钱,有85%的机会输掉100块钱,但是也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输。

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选择后者,赌一下,说不定什么都不输。

这需要有“识”,有判断、选择能力。

阿洛伊斯·熊彼特认为,所有成功的企业家,无不经历这个过程,无不具备这些能力。

在这些能力里,可以看出,创造力可体现为洞察力、预见力、想象力、判断力、决断力、行动力,等等。

船王包玉刚的成功经历对熊彼特先生的创新理论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包玉刚进入船运业的时间是1955年。

当时他用20万元买了一条风吹浪打28年的旧船金安号。

这一“惊人”之举遭到了几乎所有亲友的强烈反对。

因为船运业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而且风险极大。

但是,包玉刚力排众议,毅然投身船运业。

因为,他看到了在香港经营船运的巨大潜力。

香港有天然的深水和泊位充足的码头。

自1911年中国陷入动荡不安的年代后,平静的香港海面,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可靠的大门。

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

“船运是最廉价的一种运输方式。

必将大有作为。

”包玉刚坚定地这样认为。

到1978年,包玉刚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已拥有200多条船、2000万吨运输能力的庞大船队,荣登世界船王宝座。

但就在他的事业登峰造极之时,包玉刚又作出了令全球惊讶的决定:减船登陆!因为他又以极其敏锐的眼光,预见到世界性的船运业衰退即将到来。

于是,他当机立断,及时卖掉了相当部分的船只,这使他顺利地逃过了船运大萧条时期的灾难。

实行“减船登陆”这一战略大转移的第一仗,就堪称世界商战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以超人的胆魄和霹雳般的手段,斥资23亿元之巨,导演了精彩绝伦的九龙仓收购战,拉开了在港华人中资挑战英资的历史序幕,可谓气吞山河。

20世纪80年代之前,香港的经济命脉都是由英资所控制。

但在80年代初期,以李嘉诚、包玉刚为代表的一批华人豪杰,经过多年的原始积累,羽翼渐丰,终于可以与英资公开叫板了。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一直由香港四大财团之一的怡和洋行(英资)所控制。

包玉刚经营船运20余载,深知码头的价值,所以他减船登陆的第一步就选择了九龙仓。

包玉刚仅用80多天时间就控制了30%6勺九龙仓股权,远远超过怡和洋行的20%。

怡和洋行在大惊失色之后组织反扑。

他们在一个周五股市收盘之后,突然宣布将以空前优惠的价格收购九龙仓股份至49%,而此时,包玉刚正在巴黎出差。

怡和洋行把包玉刚推到这样的境地:如包玉刚准备反收购,就必须在周六、周日银行休假日内,筹集20多亿港元现金——这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周一上午开盘,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收购战打响,但不到一小时战斗便结束了。

证券商报价23亿港元,包玉刚当即开出一张23亿元的巨额支票。

怡和面对包氏雷霆万钧、排山倒海般的收购攻势毫无还手之力。

至此,包玉刚持九龙仓49%股权,稳获控股地位,一跃成为九龙仓首任华人主席。

成功靠胆识,识就是见识和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胆识是胆量与见识的全称,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犹如“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之关系。

拿破仑说过: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他的勇气与智慧应该好比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应该平衡发展,不可偏废。

现在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企业家和富豪之一的迈克尔·戴尔,也是靠远见卓识赚钱获得成功、实现了自己人生梦想的人。

迈克尔·戴尔出生在美国休斯敦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父母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医生,但戴尔天生对医学就没有一点兴趣。

而商业却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他。

12岁时,他通过邮购目录销售邮票,赚了2000美元。

高中时,他从各种渠道寻找最可能的潜在客户,向他们推销徘斯敦邮报》,使平淡无奇的卖报工作成了赚钱的好差事。

他利用自己努力赚来的钱买了一部宝马车。

看着这个用自己挣来的现金购买车子的少年,车行老板不禁目瞪口呆。

顺从父母的意愿,1983年迈克尔·戴尔高中毕业后,进了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学习生物。

但他仍醉心于计算机。

当时,他感到市场对个人电脑的大量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

零售商店的个人电脑售价过高,·108·且销售人员对电脑不是一窍不通就是一知半解。

针对这种状况,迈克尔·戴尔想出了一条赚钱的好路子:通过电话订购向客户直接出售按客户要求组装的电脑。

于是,戴尔说服一些零售商将剩余的电脑存货以本价卖给他。

接着,戴尔在电脑杂志上刊登广告,以低于零售价15%的价格出售个人电脑。

此后,订单如潮。

迈克尔·戴尔在他的大学宿舍里组装电脑。

当愤怒的室友将他的零件堆在门口不让他进门时,戴尔知道他不应该再在学校呆下去了。

1984年春,迈克尔·戴尔离开校园,用自己的积蓄办了一间电脑公司。

他向父母保证说,如果生意没有立即成功,他将在秋天重返校园。

第一年,公司销售收益600万美元,此后,一直是全美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迈克尔·戴尔也成了家喻户晓的“神奇小子”。

1993年,戴尔公司的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

公司股票成了华尔街投资者最喜欢的高科技股之一。

一个人的胆识有大有小,最可怕的是没有胆识。

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拥有超常胆识的人,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富人。

富人敢想更敢干每个人都有财富的梦想,可不是每个人都会变成富人。

在我们身边,许多成
功的富人,并不一定是比你“会做”,更重要的是他比你“敢做”。

在很多情况下,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就是因为他们敢于“火中取栗”,敢为别人所不敢为。

大多数人的幻想是脆弱的,如果不把幻想变成理想,把理想付诸行动,再美的幻想也只是昙花一现。

从这种意义来说,富人·109·是那种把对财富的幻想,变成行动,并且最终获得成功的人。

有一个故事说,在美国的一个促销会上,某公司的一名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说:“诸位,请看看自己的座位下有什么东西。

”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椅子下发现了钱。

有的人捡到了5分硬币,有的人拾到了100美元。

“这些钱到谁手就是谁的了。

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所有人都在摇头。

最后,这位资深经理一语道出自己的意图:“我只不过想告诉大家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不论是站着的人还是坐着的人,只要举起双手,手总比头高!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动手干总是第一重要的。

不管你想得多好,说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当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获得成功时,我们会后悔万分地感叹自己若是果断地去行动,也一定会取得同样的成功,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出色。

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你有一个梦想,或者决定做一件事情,那么就立刻行动起来。

再好的创意如果没有付诸行动,就不会有成果,便毫无价值可言。

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动手,后者动口。

财富常与我们相隔仅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果断地去实行,。

及时地行动,我们就可以抢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

无数的事实都可以证明,富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果断地行动起来。

上个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只好去芝加哥寻找出路。

在繁华的芝加哥城转了好几天,法兰克也没找到一处容身之所。

当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他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

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赚钱。

于是他用擦皮鞋赚来的一点微薄积蓄租了一间小店,边卖雪糕边给别人擦鞋。

雪糕生意比擦鞋强多了,欢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开了一家小店,同样是卖雪糕。

谁知雪糕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后来他干脆不擦鞋了,专门卖雪糕,并将父母接到城里给他看摊,还请了两个帮工。

从·1 10·此法兰克开始经营雪糕生意。

如今,法兰克的“天使冰王”雪糕已稳居美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拥有全美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有超过4000家专卖店。

巧的是,在落基山脉附近的比灵斯也有一位年轻人,他叫斯特福,他跟法兰克几乎是同时到达芝加哥。

斯特福的父亲是位富有的农场主,农场主送自己的儿子上了大学,还读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位大商人。

就在法兰克拿着刷子在大街上给别人擦鞋的时候,斯特福正住在芝加哥最豪华的酒店里进行自己的市场调查。

耗资数十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周密调查和精确分析,斯特福得出的结果是:卖雪糕。

而法兰克此时已经拥有了数家雪糕专卖店。

当斯特福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告诉父亲时,农场主气得差点晕倒,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研究生儿子眼光居然浅薄到了卖雪糕的程度。

斯特福经过再次对市场的精确调研后,还是觉得只有卖雪糕才是最好的生意。

又过了一年,斯特福终于说服了自己的父亲,准备打造雪糕连锁店。

此时法兰克的雪糕店已经遍布全美。

最终,斯特福无功而返。

世界上没有哪个成功是通过周密的计划得来的,而是靠行动一步一步实践出来的。

有一则寓言说,有两个人持弓箭苦苦等待飞雁。

大雁飞来了,两人却为射到大雁后怎么个吃法争论不休,相持不下。

当然,在他们讨论的时间里,大雁早已经飞走了。

美国文学家、历史学家迪斯累利说:“行动不一定就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讨论如何吃法是一种想法,可是没有行动,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检验。

在一个古老的国度,有一对好朋友相伴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标的时候,遇到了一望无垠的大海,由于风高浪急,他们被迫止步于此。

但海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他们不愿就此放弃,于是其中一人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扎成一条木筏,然后渡过海去。

而另一人则认为,无论采取何种办法都不可能渡得了这么宽大的海,与其自寻烦恼找对策,还不如等海水流干,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木筏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地制造木筏,并顺带学会了游泳;而另一个则每天躺在树下休息睡觉,醒来后到海边去看看海水流干了没有。

直到有一天,造好木筏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之时,另一位朋友还在讥笑他是在做“无用功”。

造木筏的朋友并没有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去做每一件事不见得都会成功,但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获得成功!”
事实证明,大海终究没有干枯,等待海水流干的朋友始终还是在等;而那位造船的朋友在经历一番狂风巨浪之后,终于到达了幸福快乐的彼岸。

只有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达到目标的唯一途径,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要落到行动上。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问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只在岸边观望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只会趴在地上的人也永远学不会摔跤。

致富没有秘诀,就是在行动中尝试,犯错,再尝试,再改进……直到成功。

想要成为富人,就要敢想敢做,记住,好的机缘绝不会亲自去登门拜访“坐着不动的人”。

坐着不动的人纵然坐在价值连城的“金山”上,一辈子也发现不了。

他们只能注定永远与财富擦肩而过,永远徘徊于低谷垂头丧气地仰望着一个个富人展翅高飞。

富人不怕失败穷人之所以穷,是不愿意面对失败,他认为出错就意味着失败;富人之所以成
功,他一直不断向未知领域挑战,他认为要敢于梦想,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怕犯小错误,并敢于承担失败。

洛克菲勒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但他专心于石油事业,使他成为他那时代最有钱的商人;福特专心于生产廉价小汽车,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之后,结果使他自己成为有史以来最富有及最有权势的人物;吉利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致力于生产安全刮胡刀片,使全世界的男人都能把脸刮得“干干净净”,也使自己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伊斯特曼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致力于生产柯达小照相机,为他赚进数不清的金钱,也为全人类带来无比的乐趣;赫斯特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专心于创办煽情性的报纸,使他赚人几百万美元;派特森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专心于发展及生产收银机,使人们大感方便,自己也成为一名富翁;福烈兹曼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专心于生产小小的酵母饼,行销全球;菲尔德元帅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专注于成立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连锁店,最后获得了成功;菲力普·亚莫尔把挫折当作成功的阶梯,专心发展肉食品事业,建立了庞大的企业。

穷人总是把挫折当成永远的失败,从而使每次挫折都能够深深打击他追求胜利的勇气;富人则是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

”并找到不成功的原因。

王永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豪,这和他过去有没有钱没有关系。

富人永远清楚的知道钱从哪里来,应该怎么用,而穷人不知道。

穷人和富人都要花钱,但富人总要看把钱花在什么上,花在什么时候,怎样花?在关键的时候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才算得上会花钱。

王永庆是个会花钱的人,因为会花钱,所以能用钱去赚钱。

王永庆就是这样将手中规模较小的碾米厂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想着法儿地去发展去壮大。

1941年,王永庆25岁,台湾稻谷因为缺乏肥料而收成大减。

同时由于战争关系,物资极度匮乏,日本开始实施配给制度。

实施配给制度以后,便要求稻米集中在一两家碾米厂加工。

嘉义原有的十二家规模不同的碾米厂实施这项制度以后,仅留下了两家,王永庆和福岛正夫的碾米厂都被迫关门了。

米店和碾米厂是王永庆十年辛辛苦苦经营的成果,关门了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打击和伤害,但王永庆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贫寒的家境以及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创业的艰辛,已经使年轻的王永庆深刻地意识到:先天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好坏都不足以喜亦不足以忧,一个人要想成功,最关键的就在于自己的努力。

这一信念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始终深深地影响并支配着王永庆的为人处世态度。

在创建台塑集团企业的过程中,曾遭遇到种种困难,王永庆都是以这一信念勉励自己,一次一次地攻克难关,持续迈出了稳健的脚步,然后实现成功和不断的自我超越。

由于碾米厂结束营业,王永庆不得不暂时离开米业,到嘉义民雄开设了砖厂。

砖厂烧窑需要煤炭,可是当时由于劳动力不够,煤炭产量很少,王永庆特意跑到台北,托人扣睛找关系搞到了一百多吨煤炭。

可当时正处在战争时期,火车车厢不足,运输相当困难。

王永庆的一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