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补习四年级上册教学转盘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补习四年级上册教学转盘制作
四年级上册教学转盘制作
四年级自然与科学上册动物大转盘教案大象版
【要点】
小组合作,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目标】
(1)活动引入,提出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怎样进行】
(1)猜谜语活动。这是一个统领本单元的活动。组织好这个活动有多种方法:
一是用“大转盘”的形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大象出版社
第五单元动物家族
1 动物大转盘
教学目标:
(1)活动引入,提出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定研究计划。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活动。
(一)是用“大转盘”的形式。教师上课前准备一个大转盘,可以是纸板,也可以是木板,能转动,最好设计上一个指针。按照教材上的排列,将写好动物谜语的纸张贴在上面。每一个位置可贴上3种以上动物的谜语。谜底动物仅限于常见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活动开始,每个小组一位同学上前转动转盘,指针最靠近哪一个谜语,就猜哪一个。已经猜出的谜语及时取下来。直到把所有谜语全部猜出。
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每猜中一个谜语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可以赠送猜中谜语的活动页,也可以用加分的方法。
(二)是采用抢答的形式。教师准备好谜语,以主持人的角色组织猜谜活动,教师每读完成一条谜语,各组抢答,每答对一个,小组加分。
二、讨论我们是怎样猜测中的?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的空间。实际上,这也是猜谜活动的延伸。要注意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向着教师设计的思路发展。
三、制定研究计划
因为是一个“扶”的过程,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做好四个步骤:即,明确研究内容;选择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思路,编写书面计划;开展示会,根据大家的建议,交流、修改研究计划。
制订书面研究计划的“四部曲”,重在引导学生走进一个能力培养的新阶段,是一个“扶”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学过程要环环紧扣。这个教学活动对材料的要求不高,让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就行了。
2 与小白兔交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不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宝宝的特征,概括出同类动物的一些特征。
2、通过课余时间研究动物,学会写观察记录,并能概括出所研究的动物的一些特征;通过研究过程,进一步完善小组研究计划。
教学过程:
一、实施研究计划
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①动物宝宝的形态。要求各组整理《小科学家记录本》,在宏观上汇报观察的结果。各组研究的动物种类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动物母与子的形态上的相似性和渐变性。
②动物宝宝身上的毛。对这一研究片段的表达与交流,要求“表达”出两层意思:一是动物的身体表面有毛吗?二是鸟类与哺乳动物身上的毛一样吗?
③动物宝宝吃什么?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学生在与动物交朋友的过程中,很容易做到的,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食物哺养自己研
究的小动物。对这个过程进行记录与整理,自然就会得出“动物宝宝吃什么?”的结论。
二、总结所研究的动物的特征
概括好研究过程的三个片段,即可基本上总结出一种动物的特征。如家兔的特征:胎生、哺乳(兔宝宝长得什么样)、身体表面有毛(兔宝宝身上的毛)。
三、修改完善研究计划
这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编写研究计划、交流研究计划基础上的又一次完善,是达成探究目标的根本所在。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知道了怎样研究小动物,了解了在计划指导下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放”的过程,也是科学探究中的升华过程。
3.我们的动物朋友
教学目标:
(1)培养合作意识;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
(2)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3)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游戏
《动物家族大聚会》这个游戏有6条规则。教材P66下面有活动提示图,对照规则和活动图,有各个小组课余探究的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能组织做好这个游戏。
二、观察与讨论
我们做游戏时,学会了确定某一种动物的特征,这些动物与已经总结出的家兔的特点有什么异同?层层深入,把P67页最下面的答案交给学生,即身体表面有毛、胎生、靠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引导学生观看常见哺乳动物的图片,扩展哺乳动物的范围。
三、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材上呈现有图片和文字。简短的文字给出了鸟类的两个共同特征:身体表面长着羽毛,用翅膀飞翔。画面上有鸟卵和小鸟,引发学生的经验思维,回忆起“用卵繁殖”。
第六单元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
1 饮料瓶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饮料瓶的构成、材料的性质
2、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饮料瓶所蕴藏的知识点。
3、会用废旧饮料瓶创作作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布置同学们将带来的饮料瓶放在桌上,小组合作,仔细观察一段时间,看“我们能发现什么?”,并尝试对其中的部分事物或现象做解释,比如:“我发现饮料瓶上有个环保标志,它是提醒
用户不乱扔饮料瓶的。”等等,再对全班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已有知识水平。
对于另一些不了解的知识,可以让同学们存入问题银行,留待以后去寻找答案。
二、头脑风暴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饮料瓶的其他用途。要注意的是:营造出轻松、自由的气氛,不要否定同学们的每一个想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海阔天空,任意想像,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理想效果。
三、拓展活动
用废旧饮料瓶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实验活动,既可以充分利用饮料瓶的价值、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又可以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活动。
引导学生从饮料瓶的材质、颜色、硬度、大小、形状等多方面考虑,挖掘其可利用的价值所在,做出实用、有趣的作品或实验。
四、补充阅读
很多家庭用塑料饮料瓶来盛酒或调味品,一般对人体无害,但若长期使用,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希望同学们阅读之后,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回家告诉家长,采取措施避免没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