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人教版必修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根据课程标准,第八课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普遍性。本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

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将进一步分析这一课的另一个重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的概念──质变的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好量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在本课中,第一框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发展的,发展是普遍的。第二框讲解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懂得踏踏实实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又要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这两框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都是从原理到实际的运用,因此,每一个概念都必须弄清楚。在这一课里还始终贯穿着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那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本课建议用两课时,每框题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识记:

(1)发展的普遍性

(2)运动的基本形式

(3)事物发展的道路

◇理解:

(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2)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运用:

(1)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发展的几种形式

(2)结合现实问题,分析说明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

(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思路与方法

(1)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要从三个层次分析,即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全面把握发展。

(2)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结合历史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

路是曲折的。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4、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教学难点:

(1)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2)如何把握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提升学科素养

(1)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

(3)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第1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情境导入一:

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夜间雍水暴涨,但荆人仍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

问题探究: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荆人处事方法有何问题?

学生回答:荆人夜袭宋国失败的原因是雍水白天的水位和夜晚的水位不同,但是荆人仍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但是荆人用静止的思维来处理事情,所以会失败。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说明了问题的实质,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重要的世界观。

情境导入二: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50多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以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彻底的辩证唯物者的睿智和气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道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行动指南。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自身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一系列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新的理论丰碑。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学生回答: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前发展的。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告诉我们,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

知识点一、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构成的,所以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就从三个层次加以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

问题情境:

问题探究:(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学生回答:(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它说明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教师总结: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构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