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教案6 人教新课标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结合历史背景,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

2.引导学生了解文中的神话传说,了解这些神话在文中的深意。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了解文中的神话传说及在文中的深意,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太阳和月亮是显示生活中最常见的两样事物,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产生想

象与联想的两样事物。从古到今,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故事不可胜数。面对普照大地万物的太阳和夜撒青辉的月亮,你产生过什么样的遐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巴金老人所吟咏的太阳和月亮,看看能给你怎样的启迪。

作者介绍: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

“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背景介绍: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二. 朗读课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 探讨交流:

1. 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仇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炀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明确: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的精神。

2. 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

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做铺垫。这里的飞蛾和夸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巴金重新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内涵。而人也象他们那样,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虽然“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生。所以,作者才不写日,不写月,而写这些看似与日月无关的东西。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章里哪些描写体会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月光是冷的。“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并不上悠闲、自在的,而是忧愁沉重的。

4. 月的光是死了的光,既然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恒娥奔月”的传说?

明确:“冷光”“死了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恒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上文)可以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恒娥奔月”的传说是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 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什么人”,结合历史背景,“某某人”究竟是指什么人?

明确: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6.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同时提到了光和热,如何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