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巴金《日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短文两篇(日月)》是巴金先生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比日月的不同特点,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本章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章内容;(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文章概述《短文两篇(日月)》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日》和《月》。
《日》部分描述了太阳的炽热、耀眼和光芒四射,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月》部分则描绘了月亮的温柔、寂静和浪漫,象征着生活中的诗意和感悟。
2.2 文章主题通过对日月的描绘,文章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也传达了生活中既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月光皎洁的时光,我们要学会欣赏和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2.3 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日月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日月的魅力。
第三章:课堂实践3.1 朗读练习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3 写作练习以“日月”为话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描写日月特色的短文。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文章中的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2 家庭作业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写、正确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
当巴金写日和月时,两篇 文章有共同点,有什么共 同点?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 为什么作者笔锋一转,说起 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 愿舍弃自己的命”?
铺垫,重点:为着追求光和 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1941年, 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 光明被黑暗取代,和 平被屠杀侵淫。为了 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 存,千千万万不甘做 亡国奴的人们,拿起 武器,走上战场,不 惜牺牲。作者写此文, 就是由此而发。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冷”和“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 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月的光是死的光”,既然如此,作者在末 尾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齐读第 六段)
“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 “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凉的生不 如轰轰烈烈的死, 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已死的星球再生。结 尾处的疑问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皓月hào 姮娥héng 瞬间shùn 撮合 一撮灰 一撮头发 一撮胡子 露马脚 露怯 露台 宁愿 暴露 宁可
宁静
安宁
听课文录音,把握感情基调,完 成下列连线题。 细腻幽静 日 冰冷、死光
激情洋溢 月 发光、发热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 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 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 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 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 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 “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 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
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 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 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 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那些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巴金日月
短文两篇:《日》《月》
巴金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准确把握朗读的重音、节奏;有
感情;拓展、积累一些同题材的诗词。 过程与方法:以多形式的“读”法:认读、齐 读、评读、品读、悟读,由浅至深的实现各层 次的朗读目标,问题的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中逐步感悟出文意, 实现理想观的教育。
短文两篇:《日》《月》
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 棠,字芾甘。现、当代著名 文学家。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 的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 三部曲》(《家》《春》 《秋》)、《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等 中长篇小说;《复仇》等短 篇小说集和《龙· 狗》等 虎· 散文集;文革后出版的《随 想录》引起巨大的反响。
3、收集本课所学的“月”的诗词, 抄写在古诗词归类本上。
(愿做飞蛾)
追求光明 而献身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如镜的凉月,想起了什么? 3、我、嫦娥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我望明月 嫦娥奔月
品读
期待光明 追求光明
共同目标:
光明
诗情话“
”
作业
1、朗读《日》《月》 2、以“日”或“月”为描写对象, 试着写一首短诗(注意抒情的表 达方式的运用)。
成语:飞蛾扑火
比喻自取 灭亡。
神话《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 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 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他们的行为、意愿分别是什么?
3、他们的共同目标又是什么?
品读
悟读
飞蛾;夸父 (扑火;追日)
品
人
(舍弃生命)
悟
我
《短文两篇日月》课件
作者成就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 现实问题,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作者评价
巴金被誉为“人民作家”,他的作 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对中国现代 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短文两篇日月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短文两篇日月创作于二十世纪三 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 动荡和变革时期,人民生活困苦 ,国家前途未卜。
日月的意境分析
总结词
短文通过日 考。
详细描述
日月作为核心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宏 大又细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 、宇宙和人生的感悟。这种意境深远 而富有哲理,能够引发读者对生命和 存在的思考。
日月的修辞手法分析
总结词
短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日月,增强了表达效果。
性的弱点。
日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 ,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日月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日月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 想内涵,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家和作 品。
日月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范本 ,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 启示。
后世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语言和表达 方式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日月的影子 。
逻辑严密
日月各段之间衔接紧密,层层递进,使得文章整体连贯,逻辑严密。
日月的语言特色分析
语言优美
日月一文语言简练、优美,运用了大 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使 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表达方式多样
日月一文不仅有叙述,还有描写、议 论等表达方式,使得文章内容丰富多 样。
日月的写作手法分析
对比手法
日月一文通过对比日月的象征意义、历史传说和现实意义,突出了日月的文化内 涵和重要性。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日月学习要点鲁教版解读
短文两篇(日月)-学习要点这是文坛泰斗巴金的两篇短文。
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
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巴金(1904~)现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仔细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在这两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深邃思想。
对课文中的生疏词语、字逐一查字典,进行解释注音。
一、掌握基础知识。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瞬间()旸谷()倘使()一撮()皓月()姮娥()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瞬间: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
倘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倘若\'、\'假使\'。
3、词语积累。
轰轰烈烈浸淫4、知识积累。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淮南子》所载\'嫦娥与后羿\'的故事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能够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第一篇: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8、短文两篇北仑区紫石中学胡俊杰一、教学目标1、扩写、续写、创写一个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2、对比阅读、分析《月》。
3、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学课文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指导思想:1、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导语,介绍作者巴金。
巴金生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04年11月25日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无党派。
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
1927年旅居法国。
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到日本。
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
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短文两篇-《日》、《月》
曾于1949年出席第 一次全国文代会, 当选文联常委。此 后的50余年中,先 后担任上海市文联 副主席、中国文联 副主席、中国作协 副主席、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全国文 联副主席。他的著 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文 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
课文研讨-《日》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 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课文研讨-《日》
4、文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 写“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且对飞 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 吗?谈谈你的看法。
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 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 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 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做铺垫。
课文研讨-《日》
5、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 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 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 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 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 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 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课文研讨-《日》
6、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 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 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 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 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 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 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 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 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左
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现、当著 名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 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短文两篇日月
对比阅读: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 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 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 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 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 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 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 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 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 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 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 的心情。
《月》主题
《月》,集中体现巴金细腻幽静的一面。 作者笔下的月,只觉冷光扑面。一个人 在月光下踱步,孤寂清冷。这正反衬出 巴金对光和热的渴求。尔后,写到了 “嫦娥奔月”。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 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却“妄想” 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 月光。其目的仍是追求光和热。可以说, 飞蛾、夸父和嫦娥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 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 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 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2.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 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 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 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 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 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 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 求光和热的行为。
2003年度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 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 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 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 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 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 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ppt课件
早年就读于成都外国语 学校,后赴法国留学。
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成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 的文学家之一。
晚年致力于文化交流和 文学研究,是中国现代 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巴金的主要作品
《家》、《春》、《秋》合称为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代表
作之一。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重要作 品,反思文革时期的人性和社会
创作动机
巴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同时,他也希望通 过这篇文章,表达他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呼吁社会关注人民的疾苦,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
03
短文两篇(日,月)的主题 思想
对光明的追求
追求光明是人类的本能
巴金在《短文两篇(日,月)》中通过描绘太阳和月亮,传达出人类对光明的渴望 和追求。这种追求源于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呼唤正义与光明
巴金通过这篇短文呼吁人们追求正义,抵制黑暗,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光明的社会而努力奋斗。他 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04
短文两篇(日,月)的艺术 特色
独特的叙事方式
倒叙手法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先交代事件 的结果,再回溯事件的起因和经 过,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 引人入胜,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启发思想
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以其 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启发 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引导人们思
考人生和社会的诸多问题。
推动文学创新
巴金的这篇短文在文学形式和表达 方式上具有创新性,为后来的文学 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丰富文学主题
这篇短文所涉及的主题,如人生意 义、社会批判等,极大地丰富了文 学的表现主题,为后来的文学创作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8短文两篇(巴金日月)
代表作品:
巴金的第二个创作 高峰是在‚文革‛之后, 他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 篇《随想录》,计有42 万字。巴金说:‚五集 《随想录》主要是我一 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 总账。‛学术界认为这 是一部‚力透纸背,情 透纸背,热透纸背‛的 ‚讲真话的大书‛,是 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 成就的散文作品,它的 价值和影响,远远超出 了作品的本身和文学范
学术界公认巴金的创作 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 在1949年前,巴金写出了诸 如《灭亡》、‚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 长篇小说《寒夜》及短 篇小说《神》、《鬼》等20 多部中长短篇小说。这些小 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 也奠定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 不可动摇的地位。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 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 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 植物不得不开花。 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 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 的全性格的根底。
短 文 两 篇
巴 金
巴金:原名李 尧棠,字芾甘。现、 当代作家。 1904年 生于四川成都一个 官宦家庭,1920年 秋进入成都外国语 专门学校读书, 1927年赴法国巴黎 求学,发表处女作 长篇小说《灭亡》 时,始用巴金的笔 名。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 奖”,1983年获法国的 荣誉勋章,1985年美国 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 名誉外籍院士称号。 历 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 国作协副主席、主席, 上海文联主席,《上海 文学》、《收获》等杂 志主编。 2003年1 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 “人民作家”荣誉称 号。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章节一: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巴金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掌握作者的主要作品和文学风格。
3.激发学生对巴金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1.巴金先生的生平事迹。
2.巴金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巴金先生的文学价值。
2.如何激发学生对巴金先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巴金先生的生平。
2.新课内容:教师详细讲解巴金先生的文学成就,包括其主要作品和文学风格。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巴金先生的作品和文学风格,分享自己的观点。
4.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巴金先生的文学价值。
章节二:课文朗读与解析【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课文的正确朗读。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如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短文两篇(日月)》的大意。
2.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享自己的观点。
5.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课文的思想内涵。
章节三:文学鉴赏与分析【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巴金的文学风格。
2.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的文学价值。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课文的文学鉴赏。
2.课文的文学评价。
3.课文的表达技巧。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巴金的文学风格。
2.如何分析并评价课文的文学价值。
3.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巴金的文学风格。
2.课文鉴赏:学生分组鉴赏课文,分析并评价课文的文学价值。
短文两篇《日月》
《月》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 (1~3节)写月下对冷有了别种独特的感受。 ~ 节 写月下对冷有了别种独特的感受。 第二部分 (4、5节)写在孤寂凄清的月下,整理思绪:忧 、 节 写在孤寂凄清的月下,整理思绪: 愁沉重的。 愁沉重的。 第三部分 姮娥为了理想 为了理想——改变冰冷的月光,使这个已 改变冰冷的月光, (6节)写姮娥为了理想 节 改变冰冷的月光 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 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
重点分析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1. 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飞蛾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 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 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 种伟大行为。 种伟大行为。
重点分析
2.在叙述飞蛾、夸父以后, 2.在叙述飞蛾、夸父以后,为什么作者 在叙述飞蛾 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 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 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文做铺垫,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文做铺垫, 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 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 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 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重点分析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 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重点分析
月的光是死的光” 4.“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月的光是死的光 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 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 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 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的《 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的《日》有了相通 的地方。 的地方。
《短文两篇》-日月
巴金
1、他是现代诗人、学者。 2、他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
3、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 物。 4、1920年3月写白话诗集《尝试集》。
1、他是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2、他是四川成都人。 3、处女作为长篇小说《灭亡》。 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5、主要作品有《激流三步曲》(《家》 《春》《秋》)
巴金在写作
巴金 ——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7年 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 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 年底回 到上海,从 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 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 《海的梦》、《爱情的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 出版了《神· 鬼· 人》等短 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短简》等散文集。以 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 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 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 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曾主编《文季月刊》 等刊物和《文学丛刊》 等从书。
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 是为了后文的铺垫而产生的, 目的是引出这句话,这才是作 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 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 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 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 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 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 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 黑暗所笼罩。
看看文章的精妙所在! 飞蛾 夸父 渺小 伟大 赋予新的内涵
人
不惜牺牲生命
追求光明 (赞美)
中心(反问句)
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 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 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 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 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 着璀璨的光辉。 • ——200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巴金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巴金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学习目标:
• 1.反复朗读,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 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 和信念。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请介绍你 所了解的 巴金先生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巴金,1904年出生,2005年去世。原名 李尧棠,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 家。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 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 《家》 《激流三部曲》 《春》 《秋》 长篇小说 《雾》 《爱情三部曲》 《雨》 《电》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初读感知
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对这两个人物的行为, 你是怎么看的?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体味两首散文诗字里行间渗 透出来情感的不同特点。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合作研讨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 火,这是为什么?
2、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 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为何在文末引用 “姮娥奔月”的传说?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至1941年,当时中国大 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 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 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此文,就是由 此而发。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抗日战争激发了巴金的爱国主义热情,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 抗日运动之中,在8年抗战中,巴金辗转于上海、广州、汉口、 昆明、成都、重庆、贵阳、桂林之间,和人民同患难共命运,自 觉地用笔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服务,写下了大量反映抗战生活的 小说和散文。 巴金是一个热血青年,是一个把个人命运融入民族解放斗争 的革命作家。他在1942年出版的《废园外· 后记》中写道:“这些 天里,笼罩在太平洋上的暗云紧紧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 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 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我怀疑过‘将来’么?我 相信恶势力的胜利么?我愿意在侵略者下面低头么?不,这不可 能。我的心始终在反抗。因此它燃烧起来了。”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合作研讨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 火,这是为什么?
2、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 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为何在文末引用 “姮娥奔月”的传说?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达标训练来自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 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 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 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课后练习三)
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拓展阅读
•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 巴金《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