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短文两篇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短文两篇(日月)》是巴金先生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比日月的不同特点,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本章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章内容;(2)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文章概述《短文两篇(日月)》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日》和《月》。
《日》部分描述了太阳的炽热、耀眼和光芒四射,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月》部分则描绘了月亮的温柔、寂静和浪漫,象征着生活中的诗意和感悟。
2.2 文章主题通过对日月的描绘,文章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也传达了生活中既有阳光明媚的日子,也有月光皎洁的时光,我们要学会欣赏和感悟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2.3 写作手法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日月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日月的魅力。
第三章:课堂实践3.1 朗读练习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3 写作练习以“日月”为话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描写日月特色的短文。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文章中的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2 家庭作业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5.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写、正确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第一章:《怀念萧珊》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巴金的生平和作品,理解作者对妻子萧珊的深厚感情。
2. 分析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描写手法。
2. 理解作者对萧珊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2. 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巴金的生平和作品,萧珊的简介等。
2. 准备课文文本和相关问题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巴金和萧珊的背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描写手法,提问并讨论。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章:《小狗包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巴金的作品和文学风格,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喜爱和关注。
2.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2. 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喜爱和关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对动物的情感表达。
2. 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巴金的作品和文学风格,小狗包弟的简介等。
2. 准备课文文本和相关问题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介绍巴金的作品和文学风格,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提问并讨论。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小组讨论。
六章:《海的梦》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的梦》,让学生领会巴金散文的意境和哲理。
2. 分析文中对海洋的描绘,理解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3.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意境。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
当巴金写日和月时,两篇 文章有共同点,有什么共 同点?
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 为什么作者笔锋一转,说起 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 愿舍弃自己的命”?
铺垫,重点:为着追求光和 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1941年, 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 光明被黑暗取代,和 平被屠杀侵淫。为了 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 存,千千万万不甘做 亡国奴的人们,拿起 武器,走上战场,不 惜牺牲。作者写此文, 就是由此而发。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冷”和“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 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月的光是死的光”,既然如此,作者在末 尾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齐读第 六段)
“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 “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凉的生不 如轰轰烈烈的死, 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已死的星球再生。结 尾处的疑问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皓月hào 姮娥héng 瞬间shùn 撮合 一撮灰 一撮头发 一撮胡子 露马脚 露怯 露台 宁愿 暴露 宁可
宁静
安宁
听课文录音,把握感情基调,完 成下列连线题。 细腻幽静 日 冰冷、死光
激情洋溢 月 发光、发热
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 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 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 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 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 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 “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 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
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 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 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 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那些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巴金写的文章有哪些
巴金写的文章有哪些巴金以文学创作的实绩知名于世。
他的不朽,首先是他为中国文坛奉献出《家》、《春》、《秋》等等一系列震撼中国现当代几代读者人心的史诗般的巨著。
巴金写的文章有哪些?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巴金写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巴金写的文章篇1:废园外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
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倒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
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
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因为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楞。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吧。
巴金的散文名篇
巴金的散文名篇1.《繁星》1.原文: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
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鸟的天堂》1.原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那里的榕树是“鸟的天堂”。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巴金著名散文摘抄三篇
巴金著名散文摘抄三篇巴金著名散文摘抄三篇导语: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
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
这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篇巴金著名散文摘抄,希望你们喜欢。
一、《长夜》我对着一盏植物油灯和一本摊开的书,在书桌前坐了若干时候。
我说若干时候,因为我手边没有一样可以计算时间的东西。
我只知道我坐下来时,夜色刚刚落到窗外马路上;我只知道我坐下来时,门前还有人力车的铃声,还有竹竿被人拖着在路上磨擦的声音,还有过路人的谈笑声。
我坐着,我一直坐着,我的心给书本吸引了去。
我跟着书本活了那么长的时间。
我的心仿佛落在一个波涛汹涌的海上受着颠簸。
于是我抬起头,我发见我仍然坐在书桌前面,这许久我就没有移动一下。
火在灯罩里寂寞地燃着,光似乎黯淡了些,我把头动了动,忽然发觉一堆一堆的黑影从四面八方向着我压下来,围过来。
但是灯火发出一圈光亮,把它们阻挡了。
我看见黑暗在周围移动,它们好像在准备第二次的进攻。
四周没有声息。
我不知道马路是在什么时候静下来的。
我注意地倾听,我很想听见人声,哪怕是一声咳嗽,一句笑语。
在平日甚至夜深也还有人讲话,或者笑着、哼着歌走过马路。
我听了片刻,仍旧没有声息。
我奇怪,难道这时候醒着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为什么我四周会是死一般的静寂?我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我的心里搅动,又仿佛有一股一股的水像浪涛似的在往上翻腾。
我用力镇定了我的心,我把头再埋到书本上去。
一条一条的蚯蚓在我的眼前蠕动。
我抓不到一个字义。
为什么?难道是黑暗伤害了我的眼睛,或者是静寂损坏了我的脑子?我把灯芯转亮,我再看看四周,黑暗似乎略为往后退了,它们全躲在屋角,做出难看的鬼脸,无可奈何地望着灯光。
我又埋下头,而且睁大眼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书本上。
这一次蚯蚓停住不动了,它们变成了一行一行的字……我进到了另一个时代里去经历另一些事情。
我觉得我自己站在一群叫嚣的人中间,高耸的断头机的轮廓贴在淡蓝色的天幕上,一个脸色惨白的年轻人带着悲痛立在台口,他用眼光激动地在人群中找寻什么东西,他的嘴颤抖地动了一下。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本篇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主要教授巴金短文《草地》和《茶馆》两篇短文。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短文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入感知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阅读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巴金的两篇短文,了解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了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短文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巴金的两篇文章,唤起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巴金的两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抛砖引玉、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作品鉴赏等。
【教学步骤】一、热身导入分组进行自然景色的比赛,要求每组同学在五分钟内画出一份关于自然的美景图画,并且给出画面上的各种元素的定义。
二、导入主题介绍巴金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巴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阅读短文(1)学生自主阅读《草地》和《茶馆》两篇短文,同时要求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标注,并着重理解短文的主题和情感。
(2)让学生合作,谈论对短文的不同理解,并逐一对比探讨,共同寻找每个学生自己的文学特点和感触。
四、课堂讨论(1)讲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包括用语简练、情感真实、文本纯洁等方面。
(2)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与人性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名家巴金的抒情散文作品
名家巴金的抒情散文作品巴金的散文真挚亲切,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自然地感染读者。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名家巴金的抒情散文作品,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名家巴金的抒情散文作品篇一:鸟的天堂我们在陈的小学校里吃了晚饭。
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山头,在树梢。
“我们划船去!”陈提议说。
我们正站在学校门前池子旁边看山景。
“好,”别的朋友高兴地接口说。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地就到了河边。
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
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我们找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在一只船上。
一个朋友解开绳子,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间流去。
三个朋友划着船,我和叶坐在船中望四周的景致。
远远地一座塔耸立在山坡上,许多绿树拥抱着它。
在这附近很少有那样的塔,那里就是朋友叶的家乡。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波浪。
船平静地在水面流动。
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拨动。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
树叶绿得可爱。
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但是我看不出树干在什么地方。
我说许多棵榕树的时候,我的错误马上就给朋友们纠正了,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棵榕树,另一个朋友说那里的榕树是两棵。
我见过不少的大榕树,但是像这样大的榕树我却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
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
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
)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只鸟在这棵树上做窝,农民不许人捉它们。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巴金《短文两篇(日_月)课件
合作研讨-《日》
4、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 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 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 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 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 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 黑暗所笼罩。
合作探究
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 寞的生,却不如大张旗鼓的死。”联系特定的 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文章的哲理。
• 1、在特殊的年代,作者提出:“生命是可爱的。但寒 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大张旗鼓的死”,但在今天, 人们提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你怎样看待?
• 2、你能理解作者追求的这种理想人生吗?你向往的人 生是怎样的?
任选一题,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 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可无追求。 • 人生在世,并非遂己愿,而是尽己所能。 • 世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理想奋斗。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普照大地的爱 默默奉献的精神 无穷的爆发力
短文两篇《日》、《月》之
日
作者:巴金
巴金,1904年诞生,原名李尧棠,字
芾(fú)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
文学家。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
名。
《家》
《激流三部曲》 《春》
长篇小说
《秋》 《雾》
《爱情三部曲》 《雨》
品读探究
• 本文主要写了那几个形象?
扑火的飞蛾 追日的夸父 舍弃生命的人 愿做飞蛾的我
合作研讨-《日》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 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巴金的短文三篇
巴金的短文三篇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是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巴金的短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巴金的短文三篇,希望大家喜欢。
巴金的短文篇1:小狗包弟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
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
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
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
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
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
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
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
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
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
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
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
是的,我也养过狗。
那是一九五九年的事情。
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
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训练出来的。
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
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
短文两篇-巴金
《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 杖,化为邓林。”
《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 ,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 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 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飞蛾、夸父热烈追求光和热的牺牲行 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 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是 为整个世界的光明和幸福, 所以这里我 们看到了作者对胜利的期盼、向往,对 黑暗社会的愤恨。
合作研讨-《日》
4、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 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 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体会到 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吗?
(2) “ 姮 娥 奔 月”:“羿请不 死之药于西王母, 姮娥窃之,奔月 宫。” ---《淮南子》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 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 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 感受是冷。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 “冷”“死”有什么含义?
延伸
收集有关“日”“月”的
诗文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07年全家福。左三为怀抱巴金的外 婆,右三是巴金的母亲。
巴金,1904年出生,原名李尧yáo棠, 字芾fú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 学家。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0年 秋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1927年赴 法国巴黎求学。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 《家》 《激流三部曲》 《春》 《秋》 长篇小说 《雾》 《爱情三部曲》 《雨》 《电》
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
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巴金是我国继鲁迅、郭沫若、茅盾之后影响最大的作家.以往的研究者们多偏重于他的小说创作的研究,而对他的散文则注意极少,这是不公平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关于巴金的经典优美散文作品篇一:做大哥的人我的大哥生来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宠爱,在书房里又得到教书先生的称赞。
看见他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
母亲也很满意这样一个“宁馨儿”。
他在爱的环境里逐渐长成。
我们回到成都以后,他过着一位被宠爱的少爷的生活。
辛亥革命的前夕。
三叔带着两个镖客回到成都。
大哥便跟镖客学习武艺。
父亲对他抱着很大的希望,想使他做一个“文武全才”的人。
每天早晨天还没有大亮,大哥便起来,穿一身短打,在大厅上或者天井里练习打拳使刀。
他从两个镖客那里学到了他们的全套本领。
我常常看见他在春天的黄昏舞动两把短刀。
两道白光连接成了一根柔软的丝带,蛛网一般地掩盖住他的身子,像一颗大的白珠子在地上滚动。
他那灵活的舞刀的姿态甚至博得了严厉的祖父的赞美,还不说那些胞姐、堂姐和表姐们。
他后来进了中学。
在学校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他又名列第一。
他得到毕业文凭归来的那一天,姐姐们聚在他的房里,为他的光辉的前程庆祝。
他们有一个欢乐的聚会。
大哥当时对化学很感兴趣,希望毕业以后再到上海或者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去念书,将来还想到德国去留学。
他的脑子里装满了美丽的幻想。
然而不到几天,他的幻想就被父亲打破了,非常残酷地打破了。
因为父亲给他订了婚,叫他娶妻。
这件事情他也许早猜到一点点,但是他料不到父亲就这么快地给他安排好了一切。
在婚姻问题上父亲并不体贴他,新来的继母更不会知道他的心事。
他本来有一个中意的姑娘,他和她中间似乎发生了一种旧式的若有若无的爱情。
那个姑娘是我的一个表姐,我们都喜欢她,都希望他能够同她结婚。
然而父亲却给他另外选了一个张家姑娘。
父亲选择的方法也很奇怪。
巴金的旅途随笔节选2篇_随笔作文_
巴金的旅途随笔节选2篇巴金是我国有名的作者。
《旅途随笔》是巴金的作品之一,以彩色照片或插图形式,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来展示作品时代背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图解文中难点。
意在跨越时间的沟壑,领略经典著作的魅力,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引领门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巴金的旅途随笔节选2篇,希望大家喜欢。
巴金的旅途随笔节选(一):这些时候我住在朋友方的家里。
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惭地开朗起来。
傍晚的空气很凉爽。
方提议到公园去。
“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
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
我们匆匆跳上两部洋车,让车夫拉起走了。
我在车上坐定了,用安闲的眼光看车夫。
我不觉吃了一惊。
在我的眼前晃动着一个瘦小的背影。
我的眼睛没有错。
拉车的是一个小孩,我估计他的年纪还不到十四。
“小孩儿,你今年多少岁?”我问道。
“十五岁!”他很勇敢、很骄傲地回答,仿佛十五岁就达到成人的年龄了。
他拉起车子向前飞跑。
他全身都是劲。
“你拉车多久了?”我继续问他。
“半年多了,”小孩依旧骄傲地回答。
“你一天拉得到多少钱?”“还了车租剩得下二十吊钱!”我知道二十吊钱就是四角钱。
“二十吊钱,一个小孩儿,真不易!”拉着方的车子的中年车夫在旁边发出赞叹了。
“二十吊钱,你一家人够用?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方听见小孩的答话,也感到兴趣了,便这样地问了一句。
这一次小孩却不作声了,仿佛没有听见方的话似的。
他为什么不回答呢?我想大概有别的缘故,也许他不愿意别人提这些事情,也许他没有父亲,也许连母亲也没有。
“你父亲有吗?”方并不介意,继续发问道。
“没有!”他很快地答道。
“母亲呢?”“没有!”他短短地回答,声音似乎很坚决,然而跟先前的显然不同了。
声音里漏出了一点痛苦来。
我想他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我有个妹子,”他好像实在忍不住了,不等我们问他,就自己说出来;“他把我妹子卖掉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巴金短文两篇》的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八年级语文下册《巴金短文两篇》的教案设计浏览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先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并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引发先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两头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适值巴金老人百岁寿辰之际,引导先生对文学做一点积极的考虑、质疑、探求,也算是一份特别的贺礼吧。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2、了解理想主义文学作品的时期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意味)手法的运用。
3、培养先生积极的文学考虑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课前预备: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2、浏览了解巴金及其次要作品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2019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
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
标题飞入,由日、月明,看到"明"字,你会想到甚么呢?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能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寻求呢?请大家听读课文《日》。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讨论巴金在作品中能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寻求呢?(用原文回答)为着寻求光和热,宁愿舍弃本人的生命。
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
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
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三、浏览探求《月》下方,我们一同来体验月的细腻幽静吧。
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甚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
巴金短文两篇
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 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 自己的命”?
1、作者写“日”,而用重要篇幅来赞美飞 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由于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 托了作者的抱负,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 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妙人格的象征, 作者写的即使是“日”,但重要体现的却是飞 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由于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 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 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 的一种伟大行为。
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 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 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命”?
由于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 背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背面这 句话。这才是作者要体现的重点,为着追 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 者抱负中的人格。
《月》则体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
一种不出名的抱负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变化“月”这 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抱负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但愿和
信念。
合作探究《月》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 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体现 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 句? 2、作者借写月来体现什么情感?
拓展训练
月光体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 诗句?
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春》
《秋》
“爱情三部曲”
《雾》
《雨》
《电》
• 背景介绍:这两篇作品写于抗日 战争时期的1940-1941年间,当 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 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 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 独立的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 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碰到生字词用笔做 上1、记给下号列,蓝色并字完注音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金短文两篇》《日》导学案科目语文课型:新授时间:2011 年月日八年级设计人:孙林芳审核:八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强化通读,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月”“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2 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3 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 贯通理解连篇短文的主题表达学习过程一、导入: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
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二、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
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
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等短篇小说集和《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的《随想录》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引起巨大的反响。
三、1 学生默读课文,理解、积累生词。
旸():浸():姮():皓()月:2 自由朗读、积累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范仲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3 思考:谈谈你读了后的感受。
四、研读赏析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日》一文中,作者要突出的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3 在《日》一文,作者引用了哪两个故事?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4、题目是《日》,可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并且是赞赏他们。
这与太阳有关系吗?谈谈你的看法。
5、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五小结在《日》一文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和夸父逐日,并且赞赏他们。
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和热的思想感情。
六当堂检测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上拼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②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③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hào()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④但是为什么还有陷héng é()奔月的传说呢?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仆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直得赞美的。
错字:________ 改正:___ _____ ②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错字:________ 改正:________ ③园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篮空。
错字:________ 改正:________.3 填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_,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_____ __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月》选自散文集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短文两篇巴金《日》:激情洋溢飞蛾扑火追求光和热夸父追月寄托人格理想教学反思《巴金短文两篇》《月》导学案科目语文课型:新授时间:2011 年月日八年级设计人:孙林芳审核:八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强化通读,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月”“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2 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3 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 贯通理解连篇短文的主题表达学习过程一回顾上节所学写下你掌握的内容 1 字词 2 诗句积累 3 文学常识二自由朗读 1 思考:谈谈你读了后的感受 2 内容探究A、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B“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C 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D、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
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三、小结《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
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
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四当堂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1.掌握下列字形字音。
旸谷____________ 姮娥__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__ 浸____________ ....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开联想,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画线部分内容造句。
我应当怎样歌颂我的家乡呢?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用一首长诗,赞美她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气象。
仿写:假如我是____________。
5 你如何理解《日》中“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这句话的含义。
6.“月”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什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这种意境,让你想到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板书设计短文两篇巴金《月》:细腻清幽改变冰冷姮娥奔月教学反思探究答案1(光和热)2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
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3(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
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4(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 5 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和热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A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
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这种意境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B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
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文的《日》有相通的地方。
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C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
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D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
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
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
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检测题1.yānhénhàojìn2.答案举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3.果实推开秋天的门,瑞雪推开冬天的门。
4.参考答案:假如我是画家,我就要用一幅画卷,描绘她神奇秀丽、雄伟壮观的景色。
(答案假设身份与后句表达内容相符即可)二、6.参考答案:生命固然可贵,但与其苟且活在这“黑暗的寒冷世界”,不如顽强斗争,追求光明与希望。
即使为此牺牲,也再所不惜。
表达出作者赞美抗争精神,执著追求光明,“虽九死犹不悔”的爱国情怀。
7.月亮带给作者的最大感受是冰冷。
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月光冷得很”等等。
这种意境让人想起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苏轼的“高处不胜寒”;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