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合集下载

床旁B超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

床旁B超定位在新生儿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

病房 2013年 3月 一2016年 12月在 新生儿 HCC置管术中应用床 旁 B超定位的情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1151例新 生儿 HCC置 管
术 (87.05% )导管尖端位 于上腔位 置;104例 (9.04 %)导 管尖端位 于下腔
B超定位应 用于新生儿 PICC置 管术具有无创 、准确和便捷的特 点,可避免新 生儿 多次暴露 x 线的机会 ,避免 了移动 新生儿,是新生儿
HCC置 管术导管尖端定位方法之 一,可以帮助新生儿 PIcc置 管术送管不顺 时的 B超引导下送 管,可以节省护士人力资源。
关键 词 :新 生儿 ;PICC;床旁 ;超 声检 查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6411(2018)08—0130—02
经外周静 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 由外周静脉插入导 管 尖端定位在腔 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 ,因其 留置时间 ,能够安 全地输 注刺激性 药 ,保 护患者 血管 ,减 轻患者疼 痛 ,可由护士操 作等优点 已被临床广泛 应用 … 。PICC技 术在 新生 儿科 临床 中 的开展 为早 产儿的成功救治开辟 了静脉通路 ,是抢救 早产儿 ,尤 其极低 、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可缺少 的技术 。PICC置管导管末 端 的位置非 常重要 ,长度过深或过短容 易发生化 学性 静脉炎 ,甚 至可 以引起 心律失 常等 并发症 。 目前认 为 x线检 查是 最 简 便 ,最实用且行之有效 的 PICC导 管定位 检查方 法 ,但 它也有 弊端 。国内大规模 使用床旁 B超检查来 确定 新生 儿 PICC导 管 尖端位置 的研 究较 少 ,我 院新生儿科从 2013年 3月起至今采用 床旁 B超 检查来确定 新 生儿 PICC导管 尖端 位置 ,有 显 著 的优 越 性 ,现 报 道 如 下 。 1 对 象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我 院新生 儿重 症监 护病 房 (NICU)2013年 3 月 ~2016年 12月进行 新生儿 PICC置管术 中应用床旁 B超 定 位的的新 生儿 1151例 。出生胎 龄 25~41周 ,出生体 重 750— 4750 g,年龄 1h~28d,其 中出生体重低 于 1000 g的超 低体重 儿 133例 ,体重 低 于 1500 g的极 低 出 生 体 重儿 584例 ,体 重 在 2500g以下 的低 体重儿 324例 ,大 于 2 500 g的新 生儿 110例 。 PICC置管术穿刺部位 :上肢 的静 脉 995例 ,下肢 的静 脉 104例 , 头部 的静脉 42例 ,颈部的颈外静脉 10例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

2018年6月 705
表 1 四组 股 骨 近端 骨 折 患 者 术 后 骨 折 愈 合 情 况 (% )
患 者 术 后 骨 折 愈 合 率 100.0% 、三 组 股 骨 近 端 骨 折 患 者 术
后骨折愈合率 100.O% 、四组股 骨近端 骨 折患 者术 后骨 折
等 组 织 将 这 些 脓 液 包 围 ,并 与 这 些 脓 液 粘 连 在 一 起 ,就 会 技 的发 展 ,超声 技术 开 始深 入 到医 学 的各个 领域 ,采 用超
形 成 腹 腔 脓 肿 J。腹 腔 脓 肿 很 少 为 原 发 性 感 染 ,它 一 般 发 声技术 可以准确 地 治疗 患者 病变 部位 ,且创 伤 面积小 ,因
高 维 强
[摘要 ] 目的 探 讨对 于腹腔脓肿 ,超声 引导 下经皮 穿刺置管 引流术 治疗的临床 效果。方法 抽 取的腹腔 脓肿
患者 105例 为研 究对 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介入 ,通过超声 引导下经皮 穿刺置 管引流术 来给予 患者治疗 ,最终
观察 105例 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通过观 察发 现通过超 声 引导下 经皮 穿刺 置 管引流 术 ,105例 患者均 能够成
愈合率 100.O% ,P<0.05。股骨 近端骨折 术后 髓 内钉 周 围
再骨折进行分 型 ,并 实施 不 同 的治疗 方案 ,能 够促 进 患者
早 日康 复 。
参 考 文献
注 :四 组 相 比 较 ,P 值 小 于 0.05。
3 讨 论 股 骨近端骨折属于临 床常见 的骨折 类型 ,该疾 病 主要
450.
[3]江磊 。股骨近 端骨 折术后 髓 内钉周 围再 骨折 的分 型 与 治疗 分析 [J].临床 医 药文 献 电子 杂 志 ,2017,4 (29):5588—5588.

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意义

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意义
— —
比较 ,均不 存在 显著性 差异 ,P > 0 . 0 5 ,具 有可 比性 。 1 . 2 治 疗 方 法
2 结 果
2 . 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不 同
表 1 两组并发症发病率 比较

由表 1 我 们可 以看 出 ,穿刺 组在 出血 、腹腔 感染 、器 官 衰竭 以及急 性液 体积 聚并发症 发病 率均低 于对 照组 。
2 . 2 穿刺组治 疗情况
本组的 3 0例 患者 在 B超 引 导 下 一 共 进 行 了 6 7次穿 刺 置管 ,其 中 有 1例 患者 因为 病情 较 重在 不 同部 位反 复 进行 了 6次 穿刺 置管 。在 穿刺 置管过 程 中 3 O例 患者 均较 为顺 利 。 所有 患者都 是在禁 食 、 胃肠减压 、维 持水 电解质 的酸碱 平衡 以及肠 内外 营养 支持 治疗 的基础上 辅 以 B超引导 下穿 刺置管 引流 ,其 中仅 出现 了 l 例暴 发性 胰腺 炎 患者 在入 院后 的第 7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1 4 卷第 2 3 期

1 2 7
医学影像 ・
B超 引导 下腹腔 穿刺 引流对重症 急性胰 腺炎治疗 的临床 意义
( 广西玉林市第 一人民医院 ,广西 玉林 5 3 7 0 0 0 )
李文锋
摘要 :目的 探 讨 B超 引导 下腹腔 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 炎治疗的重要 的临床 意义。方法 分析 7 0例重症急性胰腺 炎 患者 ,根据 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患者分为穿刺组和对照组 。结果 对 照组 出现 恶心呕吐 以及腹痛缓解 的时 间与 穿刺组相 比 明显较低 , P < 0 . 0 5 ;穿刺组的 中转手术以及病死率均 明显比对照组低 , P < 0 . 0 5 ;穿刺组所 有患者穿刺置管过程 十分顺利 , 没有 出现与 穿刺相 关的不 良反应 ,包括腹腔 内出血、血胸 、穿刺部位 感染等。结论 B 超 引导下 穿刺置管 引流术具有创 伤轻微 、手术过程操作 简单等许 多优 点 ,在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 炎领域 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B超 ;重症 急性胰腺 炎 ;腹腔 穿刺 引流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1 文献标识码 :B D O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2 3 . 0 9 9 1 . 2 . 1 对照组 : 人 院确 诊 后 对患 者 采 取 禁 食 ,对 胃肠 0 引 言 急性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急腹症 ,它主要是在不 进 行 适 当减 压 ,从 而 抑 制 胰 腺 分 泌 ,并 同 时 给予 施 他 宁 , 同诱 因的作用 下使胰 酶激活消化 自身组织从而导致的一种较为 对 于 常规 抗感 染 药物 患者服用第 三代头孢 菌素 以及 喹诺酮类 严 重的化学性炎症损伤 ,急性重症胰腺炎具有病情凶险 、临床 抗生 素。 1 . 2 . 2 穿刺组 : 患 者 入 院确 诊 后 首 先 给 以基 础 治 疗 。 症状严重 、 死亡率 高等特点 , 对患者 的生命安全 造成严 重威胁 , 然 后采 取 B超 引导 下 的腹 腔 穿刺 引流 治疗 。具 体 分 为 以下 所 以其治疗手段一 直是 学者们不 断进 行研 究探讨的问题 。本文 第 一 ,腹腔 置 管引 流 ,对 3 0例 患 者均反 复进 行 主要 对某院 2 0 1 0年 8月 至 2 0 1 2年 8月 两年间收治 的 7 0例急 几 种情 况 : B超 / C T检 查 ,当发现 在其胰 周 、腹 腔 以及腹膜 后 出现 较为 性重症胰腺炎 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 ,现进行如 下报告 。 明显 的积 液情况 时 , 在 B超引 导下穿 刺置人 S k a t e r 猪尾 管( 8 1 临 床 资 料 1 0 F)引 流 。引 流 管一 般 多在 盆 腔及 小 网膜 囊 留置 ,待 1 . 1 一般资料 0 ml ,并 且在 红色 浑浊液 变为 清亮 液后 选 取某 院 2 0 1 0年 8月至 2 0 1 2年 8月 两 年 间收治 的 7 0 引 流量 一般要 少 于 2 对 引流 管进 行拔 除 。第二 ,腹 膜后 置管 引流 ,本组 中 1 6例 例 急性 重 症 胰腺 炎 作 为本 文 的研 究对 象 ,其 中男性 患 者 4 8 患 者 出 现 了后 腹膜 有积 液 或脓 肿 现 象 ,沿腋 中线 或腋 后 线 例, 女性患者 2 2例 , 患者平均年龄 4 5 . 2 ±8 . 4岁 ( 1 7— 6 5岁 ) , B超定位 要避 开结肠 , 选择 的 S k a t e r 引流导 管 ( 1 2 所 有患者 均 与中华 医学会 制定 的重症 胰腺炎 诊 断标准 相 进行 穿刺 , 1 4 F) ,置入 2根 ,并 及 时记录 冲洗量 和引流量 。 符合 ,发病 原 因分 为 以下 几种 : 3 8例酒 精 性 患者 ,2 3例 胆 1 . 3 统 计 方 法 源 性患 者 ,7例 高脂 血症 患 者 ,2例患 者 原 因不 明 。所有 患 最终 数据 的处理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学 软件 ,结 果用 “ 均 者 都 出现 了恶 心 、呕吐 以及 腹痛 伴有 腹 膜刺激 等临 床症 状 。 数 ± 标 准 差 ” 的形 式表 示 ,通 过 卡方 检 验 以及 , 检验 进 行 根据 治 疗方 式 的不 同 ,将 7 0例 急性 重症 胰 腺 炎患 者分 为 穿 分 析 , 比较 穿刺 组 与 对 照组 在 观 察指 标 上是 否 存 在 明显 差 刺组 ( 3 5例 ) 和对 照组 ( 3 5例 ) , 并 且 两组患 者在 年龄 、 性别 、 < 0 . 0 5为差异 具有 显著 的统计 学意 义。 发 病原 因 以及 临床 症 状 等一 般 资 料方 面经 过 统计 学 的分 析 异 ,P

超声引导浆膜腔积液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术

超声引导浆膜腔积液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术

超声引导浆膜腔积液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术要点1.重点介绍超声引导下浆膜腔积液(包括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的穿刺抽液、引流术具体操作,从而协助临床对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的诊断,拟订治疗方案。

2.相关操作前应掌握超声引导下浆膜腔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过程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等。

一、腹腔积液常见于肝硬化、结核、肿瘤、心力衰竭等疾病,临床上处理方法主要有利尿、腹腔穿刺抽液及门腔静脉分流术等。

对于肝硬化、肿瘤患者的大量或难治性腹腔积液,穿刺抽液不仅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更具安全准确,尤其是对少量及包裹性积液的诊断治疗。

(一)操作原则无菌操作,B超检查定位,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操作体位及穿刺部位,操作过程中及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

(二)适应证1.需抽取积液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治疗。

2.对急性腹部创伤疑有腹内脏器破裂的诊断性穿刺。

3.大量腹腔积液引起严重胸闷、气促、腹胀、少尿等症状,需要引流缓解者。

4.需要腹腔内注入药物治疗者。

(三)禁忌证1.严重肠胀气。

由于肠腔内压力过高,穿刺时易误伤穿孔,肠内容物外溢,污染腹腔。

2.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膜腔广泛粘连者。

若穿刺易刺入肠腔,抽吸物检验易有假阳性或其他误释。

3.有肝昏迷先兆、棘球幼病(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4.有出血倾向者。

5.无安全穿刺路径者,若穿刺部位有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

6.生命体征不稳定,一般情况差,配合差的患者。

(四)术前准备1.做好术前医患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穿刺目的、必要性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签字同意后进行操作。

2.患者需化验凝血功能,无禁忌证后方可操作。

若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3.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刺破膀胱。

(五)器材准备1.穿刺针一般选用18~21GPTC穿刺针。

对于腹腔大量积液或脓液需要充分抽出、引流时,可选用外径6~14F(通常选8F)多孔导管针。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在腹部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在腹部的应用

超声 引导下置管 引流术在腹 部的应用
孙金梅 何 海斌 郑 州 ,5 0 7 400 ) ( 州 市 中医 院 , 南 郑 河
【 要 】 目的: 摘 探讨在超声介入置管 引流术在治疗 腹部疾病 中的作用。方法: 在实时超声的监视和引导下 , 去完成各种穿 刺活检、 x线造影 以及抽吸 、 插管 、 注药治疗等操作 。 结果 :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 对肝 、 肾囊肿 的硬化治疗 , 常常只需要十几分
2 2 8
[] k u h Y ma a iSHae a a H, 1 h ao ic l ud d 7Ma u c i M, a z k , s gw e a. rs n- al g ie t U y c o n iga h n i ria e h a su d Me i .9 41 5 : h l g rp y a d bl dan g . r— o n d B o 1 8 .0【 ) a o e U 1
超 声 引 导 下 置 管 引 流 术 作 为一 种 精 确 的 导 向手 段 , 与 现代多学科新技术相结 合, 以其独 特的优越性 , 已经和正在 改变着某些腹部疾病 的传统治疗观念 ,已经为临床医师广 泛接受 , 随着超声技术 的进步 , 超声引导下 置管 引流术在腹 部疾病 的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6 7~62 1 3
[1 8 郑扬. 超声介人 能治哪些病. 健康报, 0 1 , 2 5, 1 0 02
无 安 全 路 径 者 也 禁忌 做 置 管 引 流 术 。 2 治 疗 仪 器 与 操作 21 仪器与器械 仪器 : 引导仪器应使用在情况 允许 . 超声 范围内最好的彩色多普勒超声 。 器械 : 穿刺架 、 穿刺针具( 有 P C针 、 T 导管针 ) 引导 钢丝 、 张管 、 扩 引流管 ( 有直型管 、 型 J

实时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术在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引流术在渗出型结核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管径 8 F r 或 1 0 F r ) 。 多功 能 引流 管在 实 时超 声 引 导下 液性 暗 区 1 3例 , 经过 置管 引 流后 超 声表 现 为少 量 分 分 隔 出现 ) 1例 。 经 适 度拔 出引 流 管 , 调 整 经 皮 肤 穿破 腹壁 肌 层 及 腹 膜 进 入腹 膜 腔 , 超声 可 清 隔状 积 液 ( 晰 显示 穿 刺 针 针 尖 进 入 目标 区后 先 拔 出针 芯 回抽 , 位 置 后 , 超 声 显 示 包 裹 性 液 性 暗 区 最 大 范 围 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膜炎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的结核病灶【 ” 。 本文对经实 置入 术 前 定 位 目标 区 , 当确 定 引流 通 畅 后 皮 下 固定
时超声 引 导下腹 腔 穿刺 置管 引 流术 治 疗 的渗 出型结 引流管并接引流袋。 6 6 例病例均内科规程 、 足量抗结
核 性 腹膜 炎 患者 3 0例 以及 多 次腹 腔穿 刺 抽 液 术 治 核药 物治疗 。
关键 词 结核 性 腹膜 炎
超 声 引导
置 管 引流术
渗 出型 结核 性腹 膜炎 是 由结核 杆 菌 引起 的弥 漫 而引起 抽 液不 顺利 , 可 实 时调 整针 尖 的位 置 。 再拔 出 引 流管 头部 卷 曲呈猪 尾 巴状 , 将 引 流管 蜷 曲部 性、 慢性 腹 膜炎 症 , 约 占结核 病 的 5 %, 多 数结 核性 腹 套管 ,
并与体表标记 。 患者取平 卧位 , 充分暴露腹部 , 常规 3 . 0 c m, 内见 蜂 窝状 , 且 因位 于 肠 管及 网 膜 深部 无 法 皮肤消毒 ,铺 巾, 2 %利多卡 因逐层麻醉后切开皮肤 继续抽液 。 置管组 3 O例中表现为分隔状暗区 1 7 例, 约2  ̄ 3 c m, 采 用 多功 能 引流 管 ( 日本 巴 德公 司 生产 , 治疗 后分 隔 包裹状 明显增 加 2例 ;表现 为 片状 液性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200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穿刺或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8例,其中34例接受腹腔穿刺蚩管引流术者(设为观察组)和24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4.082及-10.194,P<0.05);且观察组继发腹腔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1.225及6.971,P<0.05);观察组救治无效死亡1例(2.9%),对照组死亡4例(16.7%),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971,P<0.05)。

结论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能显著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继发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早期;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重症急性胰腺炎[文献标识码] A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过程变化很大,由胰腺间质水肿改变为主,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较轻,预后良好的几乎为一自限性疾病过程,到胰腺以出血和坏死为主、症状和体征表现重、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并由此导致的高死亡率的凶险过程,此时为重症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发生后的前2周,约有30%~50%的患者出现胰周液体,病情不足以构成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引流术的指证,而全身情况很差,估计不能耐受开腹手术者,需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此外,单发和无明显分隔的诊断明确的胰腺脓肿或保守治疗6周以上未消失、直径>6cm的胰腺假性囊肿,又或有明显症状、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胰腺假性囊肿均需实施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为探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分析2002年5月-2013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穿刺或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8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接受腹腔穿刺或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包括36例接受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者(设为观察组)和24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3-06-20T11:38:48.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艳[导读] 本组29例患者27例置管成功,引流效果较满意,且未发生误伤组织、脏器等并发症,证明此法安全可行。

张艳(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浙江台州 318020)【中图分类号】R714.2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74-0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术治疗的腹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操作要点、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 27例穿刺置管成功,2例失败,19例行1次穿刺置管,6例2次,2例3次。

经超声复查最后均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术治疗腹腔脓肿简单、安全有效,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脓肿超声引导穿刺置管腹腔脓肿常继发于急性腹膜炎及腹部手术,非手术治疗病程较长,疗效较差,而传统的外科手术引流创伤大,并发症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B型超声引导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治疗部分病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中,男20例,女9例,年龄32~73岁,平均43.2岁。

其中膈下脓肿14例(消化道穿孔6例,胃、十二指肠术后4例,胆道术后3例,肝脏术后1例,),盆腔脓肿8例(肠道术后3例,阑尾术后5例,妇科手术后1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胰周脓肿2例。

彩超检查脓肿直径大小5~19cm,平均11cm。

1.2 使用仪器 ALOKA PHD4000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3.smHZ,配备附加引导器,30cm8F猪尾巴导管。

1.3 置管方法先用彩色B超明确脓肿位置,脓腔大小,距体表的深度以及与毗邻脏器关系。

确定距脓腔最近的穿刺点和深度。

急性肠梗阻并可疑腹膜炎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的价值

急性肠梗阻并可疑腹膜炎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的价值

[] 何云霞. 5 急性 肾周 围炎 l 超声诊 断及其鉴 别诊 断分 3例
析 [ ] 中国误诊学杂志 ,0 11 (2 : 9 8 J. 2 1 ,1 1 )2 8 . [] 伏 6 冉, 张健康 , 马 泰 , 肝硬化并发 自发性细 菌性 等. 腹膜炎转归 的相关 因素 分析 [] 中国实用 内科 杂志 , J. ( 收稿 日期 :0 2一 1—1 修 回 日期 :0 2— 2—1 ) 21 O 1 21 0 4
其中恶性 1 例, 1 良性 3 例。因此 , 病灶 的大小在鉴别 诊断时应 慎重 。 综上 所述 , R T对肺 毛玻 璃 样 病 变 的诊 断 能提 H C 供较全面的影像 学信息 ,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度增高时, 应及早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肺毛玻璃样病 变形 态学 对疾 病 的鉴别 具有 一定 的参 考意 义 , 如局 灶 性 问纤维 化 多数表 现 为圆或 卵 圆形 G O而 无 实性 成 G 分且 不显 现有 压迹 , 曲霉 菌感染 时 ,T观 察 可发 现 在 C 中心实 变伴 周 围 G O, 闭塞 性 细支 气 管 炎 伴 机 化 G 而 性肺 炎在 双侧 常 出现 G O或 实 变 , 且 病 变 中央 呈 G 并 结节 状 毛玻璃 样 密 度 而周 围有 环 形 较 高 密 度 区 。癌 前 病变 常 表现 为 圆 或 卵 圆形 G O结 节 , 边 界 较 为 G 其 清晰并 无 实 性 成 分 与 毛 刺 。 而恶 性 肿 瘤 C T表 现 为 肺 周 围 圆形 G O结 节 , G 含有 或 不 含 有 实 性 成 分 。在 本 研究 中 , 过 H C 通 R T扫 描 以及 影 像 医 师 诊 断 , 现 发 2 6例 患者 的病 理类 型分 别 为 : 支气 管 肺 泡 癌 1 细 2例 占4 .% , 62 腺癌 9 例占3 .%, 46 局灶性肺间质纤维化 3 例占 1.%, 15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1 占 38 , 例 .% 肺炎 1 例 占 3 8 。磨玻璃 结节 的大 小对 良恶性 的鉴别 也有 .% 定 的意义 。本组 病 例毛玻 璃样 病 变直 径 ≤1 1 011 13 1 者 1例, 2 其中恶性 1 例, 0 良性 2 ; 1 l 者 1 例 > 0n In 4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时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有效性。

方法:将35例因患重症急性胰腺炎进入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均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其治疗过程、结果进行回顾与分析。

结果:19例接受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16例接受腹膜后置管引流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经(21.3±5.6)天的治疗后,患者均顺利出院。

结论: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都较为理想,可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B超引导;穿刺置管【中图分类号】R6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096-02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常见临床急腹症的一种,是一种由胰酶激活消化组织导致的化学性炎症损伤,病情较为凶险,若不及时给予干预,患者生命安全极易受到危及[1]。

目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临床上大多会采取手术治疗,我院ICU近年来将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到了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

为了进一步对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方法与效果,本次研究对35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与效果进行回顾,现将研究进行如下呈现:1.对象以及方法1.1 研究的对象在因患重症胰腺炎于2012年10月到2016年10月间进入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择35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性例数/女性例数=19/16,36岁~65岁,均值为(46±5.7)岁。

所选患者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被明确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腹部疼痛、腹膜刺激等症状存在,7例出现休克,已将存在穿刺引流术禁忌症、合并其他机体严重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

1.2 治疗的方法35例患者入院后,均及时给予禁食、肠胃减压等治疗,并给予生长抑素、抗生素、抑酸药物等治疗,以对患者酸碱、电解质的平衡进行维持。

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总结

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总结

第32卷第4期2020年4月V ol.32 No.4Apr. 2020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文献综述·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总结闫文科,宿华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通外科七病房,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019-10-10闫文科(1993-),男,山东德州人,住院医师,在读硕士。

宿华威,副主任医师,教授,E-mail:137****************。

[收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简介][摘 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是普通外科常见的危重、疑难急性腹部疾病,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昂,疗效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诊疗手段和治疗方法的探索也从未停下脚步。

伴随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损伤控制理念的提出,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在SAP 治疗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SAP 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应用价值,整合分析其优缺点。

对于符合条件的SAP 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置管引流术能明显降低SAP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愈后,应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图分类号] R657.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9.2020.04.014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腹部疾病,约有15%~20%的患者会进展成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1]。

SAP 是普通外科和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急性、严重的疑难疾病,病情凶险多变,病因复杂多样,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发症多且极易与原发病构成恶性循环,预后差,病死率高[2]。

床旁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手术后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床旁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手术后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关键 词 : 性 阻塞 性 肺 病 呼 吸 衰 竭 急 救 慢
中图分类号 : 5 38 R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0 — 0 9 0 17 — 3 12 1 4 04 — 1 2)
慢性 阻塞性肺病合并 呼吸衰竭病情危 急 ,患者表现为 呼 统计学意义 ( < . )见表 1 P O0 , 5 。 吸困难 , 需要临床及时救治。有 效的临床 救治能够改善 患者预 表 1本组患者急救前后呼吸、 心率和血压改变情况 后, 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在 慢性 阻塞性肺 病呼吸衰竭 的救 治中,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显著改善 患者呼吸 困难 , 提高救 治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般 资料 .一 选择我院 2 1 0 0年 8月~ 0 1 8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3讨 论 21 年 慢性 阻塞性肺病 是老年 患者常见 的慢性 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衰竭患者 6 2例 , 以上患 者诊断均符合慢性 阻塞性肺病 的 寒冷等诱 因下 出现急性发 作 , 情加重 , 时患者 病 此 诊 断标 准f 同时患者 PC l I , a O 大于 6 mm , 0 Hg患者 可有 嗜睡 , 或 可 在感 染 、 患者 表现为严 重呼吸困难 , 由于合并呼吸 者 p 值 小 于 72 患 者 表 现 为 顽 固 性 低 氧 ,a :小 于 常 常合并 呼吸衰竭 , H .; PO 患者病情危重 ,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救治 , 患者病死率 高 , 5 mm g 患者有严重呼吸 困难 , 0 H, 需要辅助 呼吸 , 患者呼 吸频率 衰竭 , 如抗感染 、 解痉平喘、 大于每分钟 3 。上述患者中男 3 例 , 2 , 0次 8 女 4例 年龄最小 为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单 纯采 用常规治疗 , 给予呼吸兴奋剂等, 临床治疗效果有限, 患者病情不能得到很 5 5岁 , 大为 7 最 7岁 , 平均年 龄为 (54 64 岁 ; 6 . .) 以上 患者 中躁 ± 好控制 , 可在短期 出现恶化加重 , 严重威胁 到患者生命安全。 动8 , 例 嗜睡患者 l 例 , 0 昏迷 1 3例。 临床研究表 明,慢性 阻塞 性肺 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 1 方法 . 2 。 本组患者均给予持续性低流 量吸氧 ,给予解 除支气管痉 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 善患者临床症状 ,救治效果显著 可分为有创 和无创 机械通气 , 由于有创 机 挛药 物 、 祛痰药物 、 抗生 素抗感染 , 同时纠 正水 电解质 紊乱和 在机械通气方法 中 , 实施通气治疗过程 中, 患者容易发生感 维持酸碱平衡 。根据患者神 志情 况 ,可给予 呼吸兴奋剂类药 械通气对患者有创伤 , 不需要气管切开或者 物。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 实施无创正压通 气治疗 , 选择合适 面 染等并发症 。而无创通气在无创情况下 , 而是采用 面罩 , 患者 容易接受 , 同时减少 了通气 时 罩, 连接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 , 采用 S或者 S / T工作模式 , 吸 气 管插 管 , 呼 所产生 的感染等并发症。在无创通气过程 中, 患者可以正常的 频率 为每分 1 , 4次 吸气压起初 为 8mH O, c z 在半个 小时 内吸气 咳嗽 、 进食 、 说话 等 , 对患 者限制较少 , 同时有利于观察和了解 压逐渐增加到 2 c : 0mH0,呼气压 为 3 5 m 0,氧流量为 2J  ̄ c H2 I 3 1 。 分 。通气过程 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的改善情况 ; 录患 患者病情[ 记 本文所选患者均在 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救 者急救前后生命体征改 善情 况 ;检测急救前后 血气指标 的改 治 ,实施通气 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 状和体征得 到显著改善 , 心 变情 况 。 率、 呼吸等生命体征恢复 正常 , 救治前后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改 1 - 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患者 , 其中救治有效率为 9 . 所 1 %。 9 患者救治后临床症状 和体 征显著改善 , 生命体征稳 定 , 血 善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 呼吸衰竭需要临床及时救治 , 应用无 气 指标得到显著 改善 , 患者病 情好转 至稳定 , 为有效 ; 患者病 以 , 情进 一步恶化 , 血气 指标没有 改善 , 病情 没有得 到好转 , 甚至 创 正压 通气实施 机械通 气治疗 能够显著改 善患者临床症状 , 改善血气指标 , 救治效果显著 。 死亡 , 为无效。 参 考文 献 1 统计学处理 . 4 1中华 医学会 呼吸病 分会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 采用统计学软件 S S 40进行统计学分析 , P S1 . 均数 比较采 『] 肺 疾病诊 治指 南 (0 7年 修订 ) ] 20 [.中华 内科 杂志 ,07 4 J 2 0 ,6 用t 检验 ,< . , P 00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 )2 4 ,6 . 3 :52 2 1 2结 果 靳海 东, 清慧. 谭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C P O D合并呼吸 本组患者经积极救治 ,给予无创 正压通气 ,其 中有效 5 【】 7 2杨成奎 , 2 J社 ] 2 0 ,( )6 —4 例 ,无效 5 ,其中 2 例 例患者死于心脏猝死 。总有效率为 衰竭 17例 临床分析[ . 区医学杂志 ,0 9 7 3 :3 6 f 黄革. 3 ] 慢性 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 气的治疗效 91 % 。 . 9 果f. J现代诊 断与治疗 ,0 7 1 ( )12 13 ] 2 0 ,8 3 :8 — 8 . 本组患者急救后呼 吸、 频率和血压 与急救后 比较 , 差异 有

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的临床价值

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的临床价值

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置管引流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迈瑞-M7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150例心包积液患者施行急诊床旁穿刺置管引流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0例床旁穿刺置管均成功,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75例,肿瘤性46例,尿毒症9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包积液5例,不明原因15例。

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具有安全、成功率高、快捷、实时动态观察的优点,是目前诊断治疗心包积液的好方法。

标签:急诊床旁;超声引导;置管;心包积液心包积液是心包或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并发症。

中、大量心包积液可引起急性心包填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必须及时穿刺抽液减压[1]。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50例心包积液患者施行急诊床旁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8月~2015年8月心包积液患者150例,男性98例,女性52例,年龄21~74岁,平均49岁。

全部病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大量心包积液。

其中大量心包积液110例,中等量40例。

超声心动图舒张期心包腔积液深度1.5~4.8㎝。

1.2仪器与方法应用便携式迈瑞-M7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配穿刺架角度可调。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最佳穿刺点位于左侧第四肋或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或外1.0~2.0㎝处[2]。

或剑突下探测到心包积液最深的部位并避开肝脏。

在患者体表作好穿刺标记,预算进针的深度及方向。

具体步骤:①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后用18G穿刺针逐慢进针。

②超声心动图监视进针深度及到达部位,针尖到达心包腔液性区内停止进针试抽吸,若抽液通畅置入导丝。

③将中心静脉管沿导丝快速送入心包腔内10~15㎝退出导丝。

④缝线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接上无菌引流袋。

首次放液300ml~600 ml,然后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注入药物或放液减压,每次放液量200ml~400 ml。

B超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31例

B超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31例

2 2 随访 B超引导 穿刺抽脓 9例 出院后 1—3个月复查 B .
超, 未发现残余感染灶 , 失败 3例改手术治疗。置管引流者,
置管 3— 5d后 B超复查 , 察脓腔缩 小情况 , 观 如引流不畅 , 脓 腔仍存在 , 可用生理盐 水或抗 生素 冲洗 , 以利 引流 ; 引流管堵
社 ,06 20— 0 . 20 .0 2 3
33 5
6 杨
益主编. 高压氧治疗 基础与临床[ . M] 上海 : 上海科技出版社 ,
( 收稿 日期 :0750 修 回日期 :07 62 ) 20 --1 20 - ・8 0
20.6 0 2 2 3—2 5 6.
5 黄光武 , 国乾主编. 邝 实用鼻咽癌临床诊疗学 [ ]快 速插入 脓腔 内, 出针芯 , 拔 抽
取脓液 , 甲硝唑液反复 冲洗 , 用 注入庆 大霉 素 1 6万 u 。置管引 流: 用小尖刀切开皮肤约 0 5e B超引导 P C . m, T D套管 针行穿 刺, 针尖达脓腔时拔 出针芯 , 抽到脓液后 , 推进导 管 , 慢退 出 缓 穿刺针 , 留管于脓腔 内, 尽可 能抽尽 脓液 , 甲硝 唑液反 复 冲 用
塞或打折者 , 及时调整位置 , 必要 时重新更换。置管引流的 1 5
的 3 例腹腔脓肿住院患者 , 1 、 1 , 1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1 6 1— 9岁 ( 平均 4 岁 )发病时间最长 13d 最短 2d 平均 1 ) 1 , 0 , ( 8d 。膈
下脓肿 1 0例, 为胃十二指肠 、 胆道 手术后 、 腺炎 、 伤并发 胰 外
12 仪器和方 法 B超仪 使用 P r e U , . at rA 3 腹部 探头频率 2 n

腹腔穿刺置管术流程

腹腔穿刺置管术流程

腹腔穿刺置管术流程
答:腹腔穿刺引流置管术的操作步骤有:消毒、定位、穿刺、置管、固定管路等。

一、消毒:在穿刺区域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三次。

二、定位、穿刺: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对腹腔病变脏器或病变区域进行定位,然后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麻醉成功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影像学定位部位进行穿刺,直达病灶区域。

三、置管:穿刺成功后,将引流管沿着穿刺针指引,放置到病灶区域。

四、固定管路:将穿刺针退出,将引流管放置于病灶区域,随后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防止移位、脱离等情况发生。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各种腹腔脓肿的临床价值。

方法:117例腹腔脓肿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对脓腔进行PCD治疗,治疗后采用超声观察随访疗效。

结果:117例采用超声引导下PCD治疗腹腔脓肿的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引流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达100%。

成功置管的117例患者均于引流后72 h内症状及体征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51例于24 h内明显缓解,39例于48 h内明显缓解,疗效十分显著,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超声引导下PCD治疗腹腔脓肿能迅速有效缓解患者的严重症状及体征,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作为各种腹腔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腹腔脓肿脓液在腹腔内一些特定部位积聚,被肠袢、内脏、肠壁、网膜或肠系膜等组织结构粘连包围,与游离腹腔相隔离,形成腹腔脓肿。

一般均继发于急性腹膜炎或腹腔内手术,原发性感染少见[1]。

传统的治疗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及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前者创伤较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经济负担重;后者治疗周期长且疗效差,患者消耗较重。

近年来,采用超声精确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治疗腹腔脓肿,详细观察总结了经超声介入治疗后各种腹腔脓肿的引流闭合过程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8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彩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腹腔脓肿的患者117例,男68例,女49例,年龄24~85岁,平均年龄(51.4±10.7)岁。

117例患者共166个腹腔脓肿病灶,包括膈下脓肿30个,盆腔脓肿22个,肠间隙脓肿114个。

脓腔病灶大小5.7 cm×3.0 cm×1.8 cm~15.8 cm×7.8 cm×6.6 cm,其中单腔脓肿病灶152个,形态较规则,囊壁较厚,内呈无回声区或含有少量点团样中等回声及大量密集点状稍强回声漂浮的非纯性无回声区改变;多腔脓肿病灶14个,囊内含≥1条的脓腔分隔。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在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80例,其中12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为外科手术后患者,11例为恶性肿瘤,6例为腹腔脓肿,6例为盆腔脓肿或其他。

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置管引流。

结果所有患者穿刺置管过程顺利,引流量100~3300mL ,引流时间5~15d 。

80例患者中78例引流通畅,保守治疗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引流不彻底,改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治愈。

未见气胸、血胸、腹腔内出血、穿刺部位感染。

1例同时行胆囊造瘘术者术后寒战高热,对症治疗后好转。

2例患者不同部位引流出不同颜色液体。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辅助治疗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疗效确切。

置管前须精准定位,根据液体浓稠度选择引流管,根据穿刺深度选择穿刺针,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盆腹腔积液;重症患者;超声引导;穿刺引流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194(2012)12-0093-02收稿日期:2012-10-29通信作者:王卫真,主任医师,E-mail:279820409@ 。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冯莉莉,王卫真,王蕾(江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南昌330006)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行超声引导下的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且可以反复进行。

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江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作为治疗重症患者盆腹腔积液的辅助手段,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就诊于本院的80例患者,男62例,女18例,年龄28~76岁。

其中12例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休克2例、合并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合并晚期妊娠1例),45例为外科手术后患者(25例为胃肠手术后、15例为肝胆手术后、5例妇科手术后),11例为恶性肿瘤,6例为腹腔脓肿,6例为盆腔脓肿或其他。

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灌洗引流在胆漏患者中的应用 魏莹

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灌洗引流在胆漏患者中的应用 魏莹

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灌洗引流在胆漏患者中的应用魏莹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以及腹腔灌洗引流在胆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病灶位置,患者采取不同体位;术前超声定位,根据胆漏形成积液部位定位穿刺点,通常是上腹部、下腹部各一处,常规局部消毒铺孔巾,局部麻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引流管固定于皮肤上,在腹腔形成两个有效通路,上腹部引流管用于注入生理盐水、腹腔灌洗,冲洗腹腔后,通过下腹部引流管引流到体外。

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均未发生周围脏器及组织的损伤,也没有出血、血肿等并发症,随着胆汁液的稀释及排出,胆汁性腹膜炎症状逐步改善,患者逐渐痊愈。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灌洗引流治疗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及腹腔积液,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有效引流腹腔胆汁,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症状,加速患者痊愈,可携带仪器为重症患者在病房进行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胆漏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从胆管系统直接漏人腹腔的一种疾病,分为胆外漏和胆内漏.它是外伤或手术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的原因之一.胆漏原因众多,任何胆道或者胆道邻近脏器的外科手术,均可发生胆漏.国外报道最多的是腹腔镜术后,其发生率为0%~2.7%;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率为0.2%~0.5%[1];其他像肝癌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率为3.1%~ 15.6%[2];肝外伤术后为10%~ 25%[3],胆肠吻合术后为0.4%~8%[4].近年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率最高。

胆漏不仅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并发症状,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并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增加医疗纠纷的风险,因此,一旦有胆漏发生,临床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有效减轻胆漏造成的并发症,减轻临床症状,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进行的超声引导下腹腔积液穿刺置管灌洗引流的胆漏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在21-75岁之间,其中患者在彩超室进行置管引流9例,另2例重症患者,医生携带仪器到床旁进行置管引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手术后腹腔筋膜室综合征四川省泸州市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646000)陈溉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腹腔筋膜室综合征的诊疗方法。

方法: 总结我院2011 年2 月至2011 年12 月腹部手术后出现的2例腹腔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诊疗方法。

结果: 本组2 例,最后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在ICU给予多器官功能维护的同时,在床旁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治疗ACS的微侵袭减压方法。

关键词: 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腹腔减压; 腹内压;腹腔穿刺置管腹腔筋膜室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 CS)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 Int raabdominal pressur e, IAP) 升高至一定程度时, 所导致的心血管、肺、肾、肝、胃肠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此病多见于严重创伤、腹部大手术后以及各种需要输入大量液体进行复苏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等[ 1]。

当发生ACS 时,选择何种方法进行腹腔减压比较困难。

我们就腹部手术后发生的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1.临床资料病例1:女,46岁,因双肾输尿管结石手术后4年,双侧腰部疼痛不适6月于2011年5月6日入院。

入院前4年,病员因“双肾输尿管结石伴积水、肾功能不全”入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检查、气压弹道碎石、双侧双“J”管置入手术,术后一直未拨除“J”管。

此次入院前6月,病员一直有双侧腰部反复疼痛,来院后作X片、腹部B超提示:双侧输尿管、肾盂支架术后、双肾结石、双肾重度积水,静脉肾盂造影见双“J”管上有大量结石。

手术前肾功能尿素氮21mmol/L,肌酐425umol/L。

入院后作好手术前准备,于入院后第4日在局部麻醉下行了右侧经皮肾穿刺置管术,第6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了右肾结石经皮肾穿刺管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手术及左肾左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手术及双“J”管拨出术,术后病员出现腹胀明显,拨除气管插管后送入病房,病员很快出现呼吸急促、神志不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80%,立即入ICU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正压通气后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3~95%。

病员在手术中小便未记量(因为有冲洗液体),术后一直无尿,经反复利尿后仍然无尿,急查肾功能尿素氮19mmol/L, 肌酐350umol/L 。

考虑肾功能损害后的无尿。

但是病员的腹胀更加明显,测膀胱压31mmHg,床旁B超见腹腔有积液,左下腹部穿刺抽出清亮液体。

于当日在局麻下从左下腹B超引导下穿刺置入引流管引流出1000ml左右清亮液体,而且很快从导尿管里流出小便,呈淡血性。

手术后当日24小时内腹腔引流管引流出约有3500ml液体。

腹腔置管后腹胀减轻,3天后肠功能恢复,拨除气管插管,肾功能逐渐好转。

住院15天痊愈出院。

病例2:女,57岁,因为反复上腹部疼痛12年,呕血4小时以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内科行输血、止血等处理,仍然出血不止,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于入院后6小时急诊在全麻下行了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行了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十二指肠残端常规荷包缝合。

因为手术中血压低,手术后入ICU继续输血、输液、止血等抗休克治疗,于次日休克好转后拔除气管插管。

但是从第三日开始病人出现腹胀,且越来越明显,使病人呼吸加快,SPO2下降至88%,重新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通气,病人出现发热达39。

C,测膀胱压35mmHg,床旁B超发现腹腔内有大量液体,以右侧中上腹为甚,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考虑是十二指肠漏,在局部麻醉下于右侧中上腹穿刺置入管径比较大的H型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再在腹腔其他能够发现有液体的地方都穿刺置入较细的复合型R 型无菌留置引流导管,全部导管接引流袋。

其腹胀迅速缓解,3天后拔除气管导管,10天后将腹部没有液体再流出的导管拔除,只留下右侧中上腹那根大的引流管引流十二指肠液,每日有大约500~1000ml。

其营养支持先选择静脉营养支持,10天后在胃镜下置放十二指肠营养管给予营养支持,3个月后右侧中上腹引流管没有十二指肠液体引流出,拔除导管后痊愈出院。

2.方法采用广州市凌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包。

先在床旁用B超仔细探查腹腔情况,根据积液量的多少来决定用何种穿刺包。

还可以先用复合型R型8.5Fr×20cm,如果引流的液体比较清亮,就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

如果引流不通畅就换用管径比较大的H型或者W型。

凡是B超探查液体较多的地方都可以穿刺置管。

甚至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反复穿刺。

直至引流通畅。

腹腔压降低。

3.讨论3. 1 ACS 的诊断及分级目前对ACS 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常根据临床征象诊断【2】, 主要是腹压升高, 腹部极度膨隆, 脏器功能损伤和腹压减低后症状立即缓解四大征象。

若有下述表现者应考虑存在ACS 的可能【3】:⑴少尿或无尿( 尿量< 30ml/ h) ; ⑵呼吸困难、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 吸气压> 40cmH2O, 气道峰值压> 40cmH2O,平均气道压升高; ⑶低血压需要药物维持。

Cheatham 等【4】通过连续动态测定腹内压进行早期诊断, 并根据腹内压的高低将ACS 分为4 级, 腹内压10~14mmHg 为I 级, 15 ~ 24mmHg 为II级, 25~ 35mmHg 为I II 级, > 35mmHg为IV 级。

临床上测定腹压多采用间接法, 包括对肠、胃、下腔静脉、膀胱等的压力测量。

膀胱压测定因无创、简便易行, 相关性好, 被认为是间接测定腹压的金标准, 可用Foley 导尿管直接测定.方法是让患者仰卧位,将引流管与Foley 导尿管相连接,向膀胱内注入50 ml 等渗盐水,然后通过三通连接水压计,以耻骨联合为零平面,水柱高度即为腹腔内压。

3. 2 ACS 的治疗3.2.1治疗方法选择腹腔减压是治疗ACS的有效方法,能有效逆转器官功能障碍。

常用的减压措施有: 药物治疗, 穿刺引流, 手术减压, 腹腔镜减压, 血液超滤或促进肠蠕动等。

Sanchez 等[5]根据Cheatham 等[4]的分级, 测定了77 名住院患者的腹内压;认为Ⅰ级腹内压无须处理; Ⅱ级要严密监护, 若已出现少尿、无尿、缺氧、气道压升高, 则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减压; Ⅲ级一般需行手术减压。

Ⅳ级需立即行减压术。

大多数人都把腹内压高于25 mm Hg 作为选择开腹减压指标【6】, 强调膀胱压监测的重要性。

ACS 即使手术减压治疗后, 其死亡率仍然较高【7】,采用何种方式减压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的病人腹腔开放后应实施腹部临时关闭(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TAC)【8】, 然而, 手术后大量的体液丢失、体热散发、感染和肠漏风险,对外科医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2.2 微侵袭减压法一些学者致力于探索微侵袭减压的可能性。

Corcos等【9】首次介绍了经皮穿刺技术在ACS中的应用。

出血性胰腺炎合并ACS病例, 通过经皮引流胰周积液, 可降低腹腔压力, 从而避免了剖腹减压【10】。

大面积热损伤(烧伤) 合并腹腔高压者不罕见, La tenser 等【11】通过经皮引流( PD)腹腔内液体的方法降低了腹腔的压力, 预防了ACS的发生;而PD无效而发展为ACS的患者, 在剖腹减压后均死于脓毒症和呼吸衰竭。

台湾的Chen等【12】对两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闭合性肝损伤(分别为IV 级和V级) 合并ACS的患者, 实施了腹腔镜探查并腹腔减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两例皆是手术后出现的腹腔筋膜室综合征,病情发展很快,迅速引起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在ICU可以就近在床旁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甚至是多点穿刺置管引流,以缓解腹腔高压。

同时给以呼吸支持、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以及其他器官功能的维护。

总之,在ICU给予多器官功能维护的同时,在床旁行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ACS的一个值得推广的微侵袭减压方法。

参考文献:[ 1] 房继军, 张东育. 腹部手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治疗,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 ,29 ( 2) : 148~149.[ 2] 邵永胜, 全卓勇, 彭开勤, 等. 腹腔室隔综合征五例的诊断和治疗[ J]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 6) : 350- 351.[ 3] 聂兰军. 腹腔间隙综合征[ J ] . 临床外科杂志, 2004, 12( 1) : 57- 58.[4 ] Cheatham ML, While M W, Sagraves SG, et al. Abdominal perfusion pressure: asuperior parameter in theassessment of intra abdominal hypertension[ J] . J Trauma, 2000, 49: 621- 627.[ 5] Sanchez NC, T enof sky PL, Dort JM, et al . What is normal intra abdominal pressure[ J] ? Am Surg, 2001, 67: 243- 248.[6] Ghimenton F ,Thomson SR ,Muckart DJ ,et al. Abdominal content containment :practicalities and outcome.Br J Surg ,2000 ,87 (1) :106-109.[7] GRUBBEN AC, VAN BAARDWIJK AA, BROERINGDC, et al. Pathophysiolog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syndrome[ J] . Zent ralbl Chir, 2001, 126( 8) : 605.[ 8] Apraham ian C,W ittmann DH, Bergste in M, e t al 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 TAC) for planned relaparotomy ( etappen h2 vage) in trauma[ J]. J T rauma, 1990, 30( 6): 7192723.[ 9] Corcos AC, Sherman HF. Percutaneous treatment of secondary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J]. J Trauma, 2001, 51 ( 2): 106221064.[ 10] Reckard M, ChungMH, VarmaMK, e t al Management of intra abdominal hypertension by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J]. JVasc Interv Radiol 2005, 16( 7): 101921021.[ 11] Latenser BA, Kowal2Vern A, K imballD, et al A pilot study comparing percutaneous decompression with decompressive laparotomy for acute abdominal compartmen syndrome in thermal injury[ J]. J Burn Care Rehabil 2002, 23( 3): 1902195. [12] Chen RJ, Fang JF, L in BC, et al Laparoscopic decompression of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blunt hepatic trauma[ J]. Surg Endosc, 2000, 14( 10): 9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