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优质发展的应然与必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学校优质发展的应然与必然

---以“身边的课程群”为例的校本实践与思考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邓雪霞

一所学校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课程的品质也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笔者以为: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创新中实现学校优质文化建设新的价值。新课改实施以来,以国家、地方及学校三级建构的课程网络使每个学校都在探寻适合自身优质发展的路径。走在这条路上,身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就成为学校优质发展的应然与必然。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学习与规划,另一方面更需要切实在教育教学的前沿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方可找到最适合学校发展的路。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是一所面向大众、践行普育精神的百年老校。学校的前身是清朝雍正年间官办慈善机构“普育堂”。岁月更迭,学校几经变迁,然而“普育”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秉承传统,学校汲取了“普育”思想的精华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现今学校发展的文化脉络,“让每一位儿童在普育中享受童年”,已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寻的教育理想。多年来,学校积极展开研究性、生成性的办学实践,建立了以“身边的课程群”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先后受到来自《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全国宋庆龄基金会等多家媒体的推介与报导。这样一项经历了十四年研究的课程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于此同时,收获的不仅是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深深的思考。我以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须以课程建设的解读力、课程资源的整合力、课程实施的执行力、课程评价的思考力四个方面为核心进行诠释与行动。

一、课程建设的解读力:课程愿景的自我建构

一所学校,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校长们的新使命。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是如何

将课改精神落实到学校实践层面。由于学校课程改革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课程领导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首先表现在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核心进行学校课程愿景的自我建构。

追溯百年前普施化育的“普育堂”里“义学”,到后来的各级政府办学,在小西湖小学的历史发展中始终沿承着中式教育的传统,即将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统为一体,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结果,这于今天的课程研究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1、课程愿景关注儿童生命成长的办学理念实践。

学校课程建构必须以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愿景为指导。换句话说,正是学校独特的教学哲学观和愿景的贯彻落实,才开始了学校课程建构的实践过程。小西湖小学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其基本立场是教育即生长。这样的哲学立场,是对儿童生活本质的关照,即以儿童的生长本身为目的,且是唯一的目的。小西湖小学的课程愿景,是引领儿童过有意义的生活,让儿童享受童年。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当下正在经历的童年生活,是教育的场域,因此,教育要面向儿童生活,教育要回归到儿童生活中来。教育要关注儿童身边的、有意义的生活。这种关注,是引导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与具体的生活物品与事件的关系中,建立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自己,在确认自己的确定性意义的前提下得到发展。教育要致力于引领和提升童年生活的价值,儿童在教育者的陪伴下享受美好的童年。“身边的课程群”核心理念,是将学习还给热爱生活的儿童,建立学习与生活的关联,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提升童年生活的品质。这一理念与小西湖小学的教育哲学和愿景一脉相承,使得学校课程建构成为办学文化的实施载体。

2、课程愿景基于建构符合学校发展的课程观需求。

“身边的课程群”自我建构,是在小西湖小学独特的教育哲学和愿景指导下的理性实践,除此之外,还应该拥有符合学校教育哲学和愿景的课程观来做具体的引领。一方面,这样的课程观是校本特色课程的“航标”,是课程特色的生成机制;另一方面,这样的课程观还要超越校本特色课程,进而成为调适和实施国家数学课程的依据,甚至进一步超越成整个学校的课程观念。只有这样,整个“身边的课程群”建构才能成为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

学校由此引发了“学科学习生活化”课程观。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生成性”,课程目标始终是在课程的进行中计划的,是在课程实现的过程中制定的,也就是在过程之中变化生成的。课程是学生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老师、同伴的充分交往互动而建构起来的,是一种学习经验的整合。从而打破学科本位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在课程资源上强调“事件化”,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纷繁复杂的儿童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生活事件转化为,转变为教育事件,从而使课程始终处于开放的状态下。在课程实施上,强调“创生取向”,课程的实施是以课程计划、教材等既定的方案为媒介,通过创造性的课堂实践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的过程。“学科学习生活化”的课程观凸显生活世界的课程意义,为“身边的课程群”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3、课程愿景基于儿童认知背景与学习现状的思考。

现行学校的教育将儿童的学习以成人的思维分割成若干学科,而实际上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分学科的,是整体的、立体化的过程。课改之后,现行的小学教材已然关注各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设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的具象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从未去过银行存钱、从未到过生产零件的车间,怎么会“触摸”到其中的学科知识,怎么会对其中的学习问题产生亲近感呢?从这个角度理解,儿童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对于生活的积累还需不断丰富。

另一方面,在儿童的身边又存在着大量的学习资源,但它常常是“藏在深闺无人识”。仅以儿童熟悉的家庭生活为例,学习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家的概念、家谱家规家风、找家的位置、回家的路线到家具的摆放、塑料袋的使用、家庭重大纪念日等等,而这些问题虽在学科教学中有所学,但儿童还需要培养一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慧眼。

鉴于以上的现情认知,学校提出了自己的课程思考---“身边的课程群”。它是指从儿童身边的、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儿童亲身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学科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儿童在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学习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作为一所学校的负责人,在课程发展与学校办学之间应该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将课程建设与办学思想密切关联,使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