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的影像诊断
医学知识之胸腔积液
![医学知识之胸腔积液](https://img.taocdn.com/s3/m/76a0babba8956bec0875e356.png)
胸腔积液脏层和壁层胸膜之间为一潜在的胸膜腔,在正常情况下,胸膜内含有微量滑液体,其产生和吸收经常处于动态平衡。
任何病理原因加速其产生和(或)减少其吸收时,就出现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胸腔积液和吸收的机制】健康人胸膜腔为负压(呼吸时平均为-0.5kpa,即-5cmH2O),胸液中含蛋白质,具有胶体渗透压(0.8kpa,即8cmH2O)。
胸液的积聚与消散还与胸膜毛细血管中渗透压、静水压有密切关系。
壁层胸膜由体循环供血,毛细血管静水压高(3kpa,即30cmH2O);脏层胸膜由肺循环供血,静脉压低(1.1kpa,即11cmH2O)。
体循环与肺循环血管中胶体渗透压相同(3.4kpa,即34cmH2O)。
结果是液体由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并从脏层胸膜以个等速度被吸收(图2-13-1)。
图2-13-1 胸液循环与有关压力(kpa)关系示意图从动物实验测算,人体每天胸膜腔约有0.5-1L液体通过。
胸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经由淋巴管而被吸收,每天约有0.25-0.5L淋巴液由胸膜腔淋巴管进入胸导管。
胸膜炎症可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较多蛋白质逸入胸膜腔,使胸液渗透压增高。
肿瘤可压迫、阻断淋巴引流,使胸液中蛋白质积聚,从而导致胸腔积液,门静脉性肝硬化伴有低蛋白血症,血中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产生漏出液;当有腹水时,又可通过膈肌先天性缺损或经淋巴管而引起胸腔积液。
此外,变态反应性疾病、心血管疾患或胸外伤等亦可引起胸腔积液。
【病因】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二、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肿瘤(癌肿转移、间皮瘤)、肺梗塞、膈下炎症(膈下脓肿、急性胰腺炎、阿米巴肝脓肿)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粘液性水肿等,产生胸漏出液。
胸腔积液诊断治疗指南
![胸腔积液诊断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2b3d9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d.png)
胸腔积液诊断治疗指南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内科问题,它可以由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引起。
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有一层很薄的液体,起到润滑作用。
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
以前认为胸水的交换完全取决于流体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之间的压力差,但是现在发现,脏层胸膜厚的动物(包括人类)其壁层胸膜间皮细胞间存在淋巴管微孔,胸水从壁层和脏层胸膜的体循环血管由于压力梯度通过有渗漏性的胸膜进人胸膜腔,然后通过壁层胸膜的淋巴管微孔经淋巴管回吸收,这一形式类似于机体的任何间质腔。
胸水滤过胸腔上部大于下部,吸收则主要在横膈和胸腔下部纵隔胸膜。
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很多,常见的有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胸腔漏出液。
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胸腔积液的产生。
二)胸腔渗出液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胸膜炎症、结缔组织病、胸膜肿瘤、肺梗死、膈下炎症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胸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胸膜产生渗出液。
三)胸腔漏出液的产生则与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黏液性水肿等疾病都会导致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从而产生胸腔漏出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也是胸腔渗出液的产生原因之一。
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疾病都会影响壁层胸膜淋巴引流,从而导致胸腔渗出液的产生。
五)血胸、脓胸和乳糜胸的产生则与损伤有关,如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
六)医源性因素也是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之一,如药物、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
此外,液体负荷过大、冠脉搭桥手术、骨髓移植、中心静脉置管穿破和腹膜透析等也可能导致胸腔积液的产生。
临床表现】一)胸腔积液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等。
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状有所不同。
例如,结核性胸膜炎常伴有发热、干咳、胸痛等症状,而恶性胸腔积液则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一般无发热,胸部隐痛,伴有消瘦和肿瘤的症状。
胸腔积液鉴别PPT课件
![胸腔积液鉴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87372dee06eff9aef8075e.png)
胸腔积液
大量 中量 少量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CT表现
少量胸腔积液易发现。 可以鉴别胸腔积液与胸膜肥厚。 鉴别局限性积液与其他病变。 参考CT值估计胸腔积液的性质。
MRI表现
易发现胸腔积液 对含血、乳糜较多的胸腔积液,MRI有定 性价值。
病例分析
男,52岁,左侧胸痛1月。 病史:患者男性,52岁,左侧胸痛1月。图1 为CT定位片,图2-3为CT平扫肺窗,图4-6为CT 平扫纵隔窗
左侧胸壁可见一凸向肺野的半圆形或扁丘状阴影,其上下缘与胸 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近似水样密度,边缘清楚,双肺纹 理走行、分布未见异常,双肺野清晰,双肺门不大,大支气管分 支通畅。心、大血管影清晰,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鉴别诊断: 1、局限型胸膜间皮瘤:半圆形或扁丘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锐利 ,基底部较宽,与胸膜相交多呈钝角,均匀一致的强化。 2、胸膜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多来源于肺癌、乳腺癌、胃癌及 纵隔恶性肿瘤等,经血循环、淋巴道或肺肿瘤的直接侵犯胸膜表 面,常表现为大量血性胸水,发展迅速;也可表现为结节状肿块 。增强扫描可见实质转移灶强化。
鉴别诊断: 1、肺不张:多为阻塞性肺不张,不张近肺门侧可见肿块 或结节影。在胸片上可见叶间裂向有不张的肺叶移位, 而不会呈梭形外凸表现。 2、右中肺炎:边界模糊不清,右侧心下缘模糊(半影征 阳性)。加大摄片条件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3、胸膜转移瘤:常由肺癌、乳腺癌转移至胸膜所致,胸 液多呈血性、大量、增长迅速。两侧肋膈角区首先受累 ,且有肿瘤病史。
完 毕
胸腔积液医学影像科 病因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病因
胸膜炎、肾病、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 外伤、胸膜恶性肿瘤等。
病理改变
• 渗出液 • 脓液 • 血液 • 漏出液或乳糜性。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52594f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8.png)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目录:1.脑部疾病影像学诊断1.1 脑卒中1.1.1 缺血性脑卒中1.1.2 出血性脑卒中1.2 脑肿瘤1.2.1 胶质瘤1.2.2 脑膜瘤1.3 脑血管畸形1.3.1 动静脉畸形1.3.2 动脉瘤2.胸部疾病影像学诊断2.1 肺部炎症2.1.1 肺炎2.1.2 支气管炎2.2 胸腔积液2.2.1 肺水肿2.2.2 胸腔积液2.3 胸部肿瘤2.3.1 肺癌2.3.2 食管癌附件:1.图片1:脑卒中影像示例2.图片2:胶质瘤影像示例3.图片3:动静脉畸形影像示例4.图片4:肺炎影像示例5.图片5:肺癌影像示例注释:1.脑卒中: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流障碍引起的短时间内发生的脑功能异常症状。
2.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部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所致的脑卒中。
3.出血性脑卒中:由于脑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所致的脑卒中。
4.胶质瘤:一类源于胶质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5.脑膜瘤:在脑膜组织中形成的肿瘤。
6.动静脉畸形:动脉和静脉之间异常的血管相互连接,导致血流异常。
7.动脉瘤:动脉壁局部血管扩张性病变,常见于脑动脉。
8.肺炎:指肺实质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
9.支气管炎:指支气管黏膜和黏液腺发生炎性反应的疾病。
10.肺水肿:指因肺泡间负压减小或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肺泡内液体渗出所引起肺部病变。
11.胸腔积液:胸腔内液体积聚所引起的病变。
12.肺癌: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13.食管癌:食管发生的恶性肿瘤。
本文档涉及附件:见附件1-5。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对原创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
2.专利:对新发明、新型和功用性设计享有的独占权。
3.商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符号。
4.法律责任:因违反法律规定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5.侵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件】胸腔积液影像诊断技术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件】胸腔积液影像诊断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da253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2.png)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2.影像表现 ❖ 胸腔积液量较多时,
站立侧位水平投照 显示胸腔下部均匀 致密的阴影,其上 缘呈水平线。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2.影像表现 ❖ 大量游离性胸腔积液时,
心脏、大血管和中下部 的膈影均不可显示。
《小动物影像技术》
四、影像检查与表现
❖ 2.影像表现 ❖ 当液体被纤维结缔组织包围并因黏连而固定某一部位,
形成包囊性胸腔积液时,X线表现为圆形、半圆形、梭 形、三角形,密度均匀的密影。如发生于肺叶之间的 叶间积液,X线显示梭形、卵圆形、密度均匀的密影。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五、病例分析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主人疑感冒。
《小动物影像技术》
二、发病原因
❖ 它可产生于心脏功能不全、肝肾疾病和血浆低蛋白血 症时的漏出液,胸导管受压破裂的淋巴液,胸外伤、 恶性肿瘤的血液,化脓性炎症的脓液等。
《小动物影像技术》
三、临床症状
❖ 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脏疾病或血浆蛋白过低可产生漏 出液潴留于胸腔。胸部外伤、肺脏或胸膜的恶性肿瘤 可发生血性积液。胸膜炎时产生的炎性渗出液积聚, 若为化脓性炎症则为积脓。
《小动物影像技术》
胸腔积液影像诊断技术
《小动物影像技术》
教学 目标
1.掌握胸腔积液概念、 临床症状和检查方法 2.会判读影像表现
教学 重点
胸腔积液影像表现
教学 难点
影像表现分析
《小动物影像技术》
一、概述
❖ 胸腔积液是指液体潴留于胸膜腔内。视胸腔积液的量 而异,患犬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至呼吸困难。
胸腔积液的病因与诊断分析
![胸腔积液的病因与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54e274693daef5ef73de6.png)
胸腔积液的病因与诊断分析胸膜腔为一潜在密闭腔。
生理状态下,胸膜腔内有微量浆液(13~15ml)以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之间摩擦。
胸腔内积液(胸液)从胸壁体循环毛细血滤过到胸壁间质,随后进入胸膜腔,大部分由胸膜淋巴管重吸收。
当胸液滤过超过淋巴管最大流量或当体循环毛细血管中蛋白渗出液增加时造成胸腔内积液增多形成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为多发病,多种疾病均可引发胸腔积液,甚至与以此为首发表现。
胸腔积液病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结核性、肿瘤性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其次是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性,结缔组织疾病所致者很少。
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对尽早认识疾病、及时恰当选择有效治疗有重要意义。
故本文就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做重点分析,从而加强疾病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率,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死亡率。
标签:胸腔积液;病因;诊断胸膜腔有5部分组成,即胸壁体循环系统、胸壁间质部分、胸膜腔自身、肺间质和脏层微循环(由体循环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系统供应)。
分隔这些空腔或间质的膜有毛细血管上皮(壁层和脏层毛细血管),壁层和脏层胸膜间皮。
胸膜腔为一潜在密闭腔。
生理状态下,胸膜腔内有微量浆液(13~15ml)以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之间摩擦。
胸腔内积液(胸液)从胸壁体循环毛细血滤过到胸壁间质,随后进入胸膜腔,大部分由胸膜淋巴管重吸收。
壁层胸膜的毛细血管在胸液形成中起了主要作用。
脏层胸膜的微血管虽部分来源于体循环,但对胸液形成的作用远小于壁层胸膜。
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并不参与胸液引流。
胸腔积液为多发病,多种疾病均可引发胸腔积液,甚至与以此为首发表现,故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尤为重要。
故本文就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做重点分析。
胸腔积液病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结核性、肿瘤性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其次是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性,结缔组织疾病所致者很少。
癌性胸腔积液中以肺癌最多,其次为乳腺癌和胸膜间皮瘤。
心功能不全所致胸腔积液中以肺心病最多,其次为冠心病[1]。
胸腔积液通常分为两大类:漏出液和渗出液。
胸部检查基本病变影像诊断
![胸部检查基本病变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cca72b5ddccda38366bafba.png)
③盘状不张:
为膈肌上方横行条状致密影。
患侧肋间隙变窄 患侧肺野均匀致密
纵隔向患侧移位
一侧性肺不张
一侧性肺不张CT
不张肺叶均匀致密 叶间裂移向不张肺叶
右上叶肺不张
右中叶肺不张
(二)肺实变
1 . 渗出:
是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
【 X线表现】
(1)形态:云絮状阴影 (2)密度:中等,均匀 (3)边缘:模糊,与正常肺组织无清楚界限
先天性肺囊肿的囊壁多较薄且较均匀,在1mm左右。 肺大泡的壁更薄,不到1mm,厚度均匀。
厚壁空洞- 肺脓肿
肺大泡
厚壁空洞 肺癌
厚壁空洞 肺癌
无壁空洞 (干酪性肺炎)
渗出 空洞
厚壁空洞 (急性肺脓肿)
厚壁空洞 (周围性肺癌)
肺脓肿厚壁空洞
肺大泡
(四)结节与肿块
【病理】直径≤3cm称结节,>3cm为肿块 【常见病】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转移瘤
常 见 病:
慢支、尘肺、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病、肺水肿
(五) 网状、细线状及条索状影
CT表现
高分辨力CT可以发现早期轻微肺纤维化,显示小叶间隔 增厚等微细改变,对肺间质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与胸膜相连的线状影,长lcm~2cm ,病变明显时可呈多角形的网状影。 肺纤维化可见与胸壁平行的弧形线状影,长2cm一5cm, 称为胸膜下线。 肺纤维化后期可见蜂窝状影。
(1)一侧性肺不张 【 X线表现】
① 患侧肺野均匀致密 ② 纵隔向患侧移位,患侧膈肌升高 ③ 患侧胸廓及肋间隙变窄 ④ 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2 . 阻塞性肺不张
(1)一侧性肺不张
【 CT表现】
①不张肺叶缩小,呈边缘锐利的软组织密度结构 ②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③常可发现支气管阻塞的部位和原因
胸腔积液ct诊断标准
![胸腔积液ct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85b3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1.png)
胸腔积液ct诊断标准
胸腔积液是在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由于炎症、外伤及其它各种原因产生液体潴留,就称为胸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少量积液在胸片上可以看到两侧肋膈角变钝,肋膈角变钝时胸腔积液有300ml,随着积液量增高就会形成外高内低弧线形影。
如果升到胸腔的一半,这时就是中等量积液,一般有500-700ml或者以上的积液量。
重度大量胸腔积液可以引起纵隔、心脏向对侧移位,整个胸腔全部都是液体,这是胸腔积液判断的标准。
包裹性积液不以量来判断,以它所在的部位、出现的包裹,让临床知道叶间裂或者胸膜腔旁边有包裹性积液以进行处理。
诊断学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
![诊断学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d52189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1.png)
诊断学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胸腔积液是一种在胸膜腔内积聚液体的情况,可能由于多种疾病或情况引起。
在诊断学中,通过影像学表现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的病因,并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 X线胸片在胸腔积液的影像学检查中,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肺野的模糊边界,肺纹理模糊或消失,以及胸腔内液体线面的干涉带。
如果患者有一侧胸膜腔大量积液,X线胸片上可能表现为肺叶受压缩、肺容积减小等特征。
此外,X线还可发现胸腔积液的双侧性和单侧性、液体高低差异等信息。
2. 胸部CT胸部CT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胸腔积液的定位和病因诊断有着重要的帮助。
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积液部位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帮助医生判断是浆液性、渗出性还是化脓性积液。
此外,CT还能更准确地评估胸膜增厚、纤维化、钙化和胸廓变形等情况,对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病因的判断。
3. 胸部超声胸部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直观显示积液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评估积液的性质(囊性、实性等)、位置(胸腔腹部、胸腔后壁等)、大小等信息,帮助指导后续穿刺抽液或引流治疗。
此外,超声还能辅助观察胸腔积液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提示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
4.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X线片和CT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疑难病例,胸部MRI可能成为一种有力的检查手段。
MRI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软组织对比度,观察胸腔积液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帮助确定病因。
此外,MRI还可以评估积液的特异性信号表现,对于区分实性肿块、脓肿等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
5.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映像联合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成像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也有一席之地。
PET-CT能够反映组织的代谢情况,对于评估胸腔积液引起的异位18F-FDG代谢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鉴别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
![胸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dde8b2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9.png)
胸腔积液诊断与鉴别诊断一个男性患者,45岁,因为“咳嗽,连续发热1个月〞收入院。
患者一个月之前出现干咳,夜间重,当时没有发烧。
入院前11天在外院就诊的时候测提问37.5度,以后体温都波动在37 — 38度,偶有夜间出汗。
在外院就用了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无效。
入院查体,体温37.5度,脉搏104,呼吸20,血压120/65。
这个病人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淋巴结没有摸到,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右下肺触觉语颤减低,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心脏查体没有异常,腹部查体正常。
大家看到这个体征就想到是不是右侧有胸腔积液了。
诊断右侧胸腔积液的片子我就不给大家看了,那这个病人就做了胸穿,做了两,分别前后做了两次胸穿,我给大家讲的,大家看一看,就是这个胸腔积液,这两次胸腔积液检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重要的、对诊断有帮助的化验指标。
这个是1月18号,这个是1月31号,这两次的胸腔积液化验,大家可以看有外观、比重、 RIVALTA 试验、细胞总数、比细胞,还有多核、单核的比例,这是蛋白、乳酸脱氢酶、糖、 ADA 、 CEA ,还有找瘤细胞、找结核菌。
大家看一看这个两次的胸腔积液化验的结果,有什么,有哪些指标或哪一个指标大家看到非常特别?从这个,首先看比重的话,这两次都是大于1.018,是符合渗出液。
RIVALTA 试验也是阳性的,符合渗出液,大家注意一下这个白细胞。
白细胞我们知道,一般的胸腔积液大概有几百个或者上千个的白细胞。
这个病人第一次胸穿的时候,大家看到白细胞非常的高4.8万,第二次是520个,两次差异非常大。
另外我们注意到,第一次胸腔积液化验的时候,有一次是单核为主是86%,第二次是多核稍微多一点。
那两次的蛋白一个是2.9,一个3.8。
LDH 都是升高的,糖没有升高,另外两次的 ADA 都明显的升高。
找瘤细胞和结核菌都是阴性的,第二次查的 CEA 也不高。
大家就可能会看到这个结果以后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这个病人的白细胞为什么这么高,而且是以单核细胞为主的,另外这个必须的 ADA 很高,是不是结核?大家看到这个胸腔积液就容易想到是结核,但是一般来讲,结核这个白细胞很少会到4.8万这么高。
超声学诊断结核性局限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超声学诊断结核性局限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4f84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a.png)
超声学诊断结核性局限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一、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1. 病因结核性胸腔积液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可作为结核病的一个传统表现。
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盗汗、乏力等一般表现,胸部体征有干性或湿性啰音,胸膜摩擦音等。
2. 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胸腔积液,且胸腔积液可为一侧或双侧性。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波动征点明,积液量多少不一,可呈鸡蛋壳状或网状改变。
3. 实验室检查胸腔积液检查可见炎症细胞增多,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积液抗酸染色阳性,分泌物细菌培养有结核杆菌。
二、超声学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1. 壁屑征的显示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可见细小的充盈物或褪色的块状或条状充盈物,这便是壁屑征。
这种征象虽然不特异,但是对鉴别诊断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心包积液的筛查超声检查时便能检出心包积液,对于疑似病例,超声检查有一定的早期筛查性价值。
可以通过心包积液的性质进一步指导腔内积液循环的处理。
3. 积液量的测量超声检查可以快速、准确地对积液量进行评估,对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4. 导向穿刺术的指导结核性胸腔积液可能需要穿刺进行检查或治疗,超声检查可通过导向穿刺术来减少穿刺次数和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提高穿刺的准确性。
5. 评估局限性胸腔积液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部位、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局限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结论超声学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学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们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合理开展相关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超声学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胸腔积液定量超声诊断标准
![胸腔积液定量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edd25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e.png)
胸腔积液定量超声诊断标准
胸腔积液超声定量标准一般可以根据胸腔积液所处的位置来定。
具体分析如下:
1. 少量胸腔积液:一般位于胸腔底部,表现为肺底与膈肌之间出现长条形的无回声区。
2. 中等量胸腔积液:一般是位于液性暗区的上界,并且通常不超过第六后肋水平。
3. 大量胸腔积液:一般是位于液性暗区上界,并且超过第六后肋水平。
此外,常见的超声定量标准还有两膈肌距离测量和积液面积计算。
通过测量胸腔积液上液平面下的两膈肌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初步估计积液的量。
一般来说,两膈肌距离大于2厘米被认为是异常的。
另外,通过测量积液水平下的积液面积,使用超声图像计算出积液的体积。
请注意,这些标准仅适用于超声诊断,并不能完全确定胸腔积液的量。
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胸腔积液分级标准
![胸腔积液分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d2e8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0.png)
胸腔积液分级标准
胸腔积液的分级标准通常根据胸腔积液的量和临床症状来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胸腔积液分级标准:
1. 少量胸腔积液:影像学表现为胸水最高位置在第四肋间水平以下,一般在500ml以下。
2. 中量胸腔积液:指胸水最高处在第四肋间与第二肋间水平之间。
3. 大量胸腔积液:指胸水最高处在第二肋间以上,或者胸膜粘连伴有肺不张、肺炎等病变时。
此外,根据病因和积液量,还可以将胸腔积液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等级。
例如,根据胸腔积液量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等不同等级;根据病因,可以将其分为结核性、炎症性、肿瘤性等不同等级。
具体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医疗机构而异。
1. Ⅰ度胸腔积液:胸水最高位置在第四肋间水平以下,且积液量小于500毫升。
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X线胸片也不易发现。
2. Ⅱ度胸腔积液:积液量为100毫升至500毫升之间,胸水最高位置在第四肋间与第二肋间水平之间。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胸腔积液的轮廓。
3. Ⅲ度胸腔积液:积液量超过500毫升,胸水最高位置
在第二肋间以上。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X线胸片可见胸腔积液的轮廓和肺不张等改变。
4. Ⅳ度胸腔积液:指胸膜粘连伴有肺不张、肺炎等病变时,积液量无法准确测量。
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类方法和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医疗机构而异,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大量胸腔积液CT报告模板
![大量胸腔积液CT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a395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2.png)
大量胸腔积液CT报告模板
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
•患者性别:
•年龄:
•就诊日期:
•检查部位:胸部
二、影像描述
•总体表现:双侧胸腔大量积液,双肺纹理模糊,大小分布均匀。
•右肺:
–上叶:积液显著,干扰肺纹理。
–中叶:积液显著,干扰肺纹理。
–下叶:积液显著,干扰肺纹理。
•左肺:
–上叶:积液显著,干扰肺纹理。
–下叶:积液显著,干扰肺纹理。
三、诊断意见
结合临床病史和影像学表现,建议进一步诊治,可能存在如下疾病:
1.支气管肺癌
2.非小细胞肺癌
3.肺转移癌
4.结核性胸膜炎
5.胸腔积液
建议患者进一步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治,以明确病因并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结论
本次CT检查提示患者存在大量胸腔积液,但具体病因尚需进一步检查。
对于提高胸腔积液检测的准确性,CT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检查方法,有助于确诊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SLE的影像学诊断
![SLE的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c285c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7.png)
SLE的影像学诊断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对多个器官和组织造成损害。
影像学在SLE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SLE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关节影像学表现SLE患者常出现关节炎的症状,影像学可以帮助确定关节损害的程度和范围。
常见的关节影像学表现包括:1. 关节积液:关节积液可以通过X线、超声波或磁共振成像来诊断。
关节腔内大量液体积聚是关节炎的特征之一。
2. 关节破坏:SLE可以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
X线和CT常用于诊断关节空隙变窄、骨质疏松和囊性骨损害等病变。
肺部影像学表现肺部病变是SLE的常见表现之一,在影像学中常见的肺部表现有:1. 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SLE患者常见的表现,可以通过胸部X线或胸部CT来诊断。
胸腔积液的出现可能是由于肺膜炎导致的。
2. 肺实质病变:SLE患者还可出现肺实质病变,如炎性浸润、间质纤维化等。
胸部X线、CT和核磁共振成像等可以帮助诊断肺部病变。
肾脏影像学表现SLE的肾脏损害是其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肾脏影像学表现通常包括:1. 肾小球肿大:肾影像学可以显示肾小球的形态和大小,肾小球肿大是SLE肾炎的重要表现。
2. 肾脏增大:SLE肾脏损害还可以导致肾脏的增大,这可以通过B超和CT等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
影像学诊断方法X线X线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关节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节炎患者的X线表现通常包括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
超声波超声波可以用于检查关节积液、关节软骨和韧带的损伤等。
它无辐射、价格相对较低,并且可以实时观察关节结构,成为了诊断关节炎的常用手段。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是一种无辐射的高解析度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SLE的诊断尤其有价值。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骨骼、肌肉、肺组织等结构,还可以观察到炎症和水肿等病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位
变深、变锐
倾斜位600
卧位
在外1/3
肝下界位置正常
A
24
双侧肺下积液
立位
立位双侧“膈肌”影上移,最 高位于外1/3,心影下部被包埋。 卧位液体散开,双侧肺野透亮 度减低,双侧膈肌影显示
胸腔积液影像表现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 即可产生胸腔积液。感染、肿瘤、外伤、自身免 疫、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及放疗可以引起。
1.游离性腔积液
①少量积液 a.液体首先积聚于后肋膈角,站立后前位检查难以发现 需使患者向一侧倾斜达60。 或取患侧在下的侧卧水平后 前位投照,能发现液体。 b.液体量为250ml左右时,站立后前位仅可见膈膈角变平。 透视下液体随呼吸和体位变化A 而移动,可与轻微胸膜粘 1
b.X线:下肺野(后胸壁内侧)新月形液体 样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整齐;上缘呈 外高内低的斜形弧线,肋面完全消失。
(形成原因:胸腔负压、肺组织的弹力、液体重力、液体表面张力)
A
6
• 中量游离性胸腔积液-外高内低边缘模糊的弧线影。
A
7
左侧中等量 胸腔积液
左侧中下肺野均 匀致密影,上缘 弧形向外上
A
A
38
谢谢!
A
39
左侧肺野均 匀致密,气 管、心影右 移
A
12
一侧大量胸腔积液
A
13
2.局限性胸腔积液 ① 包裹性积液(encapsulated effusion) a.炎症致脏层、壁层胸膜粘连,积液 局限于胸腔某一部位,好发生于胸 下部侧后胸壁。
钝角 “D”字形
A
14
边界清,密度均匀
• b.X线(切线位):表现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 的半圆形或扁丘形阴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 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常见于肺结 核。
c. Ⅹ线:随液量增加外侧肋膈角消失,掩 盖膈顶,其上缘在第4肋骨前段以下, 呈外高内低弧形凹面。
少量游离性胸腔 积液-患侧膈肋角 变钝。
A
2
少量胸腔积液
A
3
双侧少量胸水
双侧外侧肋膈 角变钝,上缘 呈弧形向外上
A
4
• 卧位胸腔积液
A
5
②中量积液 a.液体上缘在第4肋骨前段平面以上,第2 肋骨前段平面以下,液体较多时因液体重 力而积聚在胸腔下部肺四周。
在,也可与胸腔积液并存。
b.表现:
– 发生于斜裂者,可局限于斜裂上部或下部;典 型表现为叶间裂隙处的梭形致密影,边缘清楚, 密度均匀,梭形阴影的两尖端与叶间裂相连。
– 大量叶间积液时,表现为叶间裂隙的球形阴影;
– 游离性积液进入叶间裂局限于斜裂下部,表现 为尖端向上的三角形阴影。
c.疾病:心衰、结核、转移瘤。
• 包裹性积A 液-左侧后壁。 15
胸壁包裹性积液
右侧肋膈角处见一半圆形阴影, 内缘清楚、光滑,侧位居后
A
16
包裹性积液
右侧侧胸壁“D” 形阴影,内侧 缘部分不清, 邻近肺野见胸 膜增厚、粘连 所致的不均匀 密影
A
17
②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
a.定义:局限于水平裂或斜裂叶间裂积液,可单独纯
裸区征
脊柱右侧出现的液体为胸水。 肝脏后方直接附着后腹壁,无腹膜覆 盖,该区阻断腹腔,腹水不能出现于 脊柱右侧。
A
35
A
36
A
37
(4)MRI检查:一般非出血性积液在T1WI上多呈低信号;结核性胸膜
炎及外伤所致的积液,由于内含较高蛋白质和细胞成分,在T1WI可呈中高 信号。胸腔积液不论性质如何,在T2WI上均为高信号。说明积液性质可影 响T1WI的信号强度,MRI有利于胸腹水的鉴别。
8
右侧中等量胸水
右侧中下肺野 均匀致密影, 上缘不清、弧 形向外上
A
9
右 侧 胸 腔 积 液
A
10
③大量积液 a.液体量达第2肋骨前端平面以下。 b.X线: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影,仅见肺尖部
透明;患侧肋间隙增宽,横膈下移;纵 隔向健侧移位。
• 大量胸腔积液患侧肺野呈均匀 致密性阴影。
A
11
一侧性胸腔 积液(左侧)
类别 征像
胸腔积液
横膈征
横膈表现为弧形线影,其外侧 为胸水。
腹腔积液
横膈弧Hale Waihona Puke 影内侧为腹水。膈脚移位 征
胸水积聚于膈脚与脊柱间,一 般为膈肌脚的内侧,将膈脚推 向前外侧。
腹水一般为膈肌脚的前外侧,将其推 向后内侧。
界面征
胸水和肝脾之间隔有横膈,与 腹水直接贴于肝脾,与肝脾界面清晰
肝脾界面不清。
且锐利。
A
18
• 叶间 积液 的各 种表 现。
A
19
右侧斜裂位置见积液,正位呈类圆形,侧 位呈梭形,边界清楚光滑。左上肺不张
斜 裂
积
液
及
左
上
肺
不
张
A
20
水平裂积液
A
21
水平裂积液正侧位
A
22
• 叶间积液—斜裂处的梭形致密影。
A
23
③肺下积液(incapsulated effusion)
a.定义: 聚积在肺底与橫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右侧多见,常见于 结核。
③包裹性积液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凸镜形液体样密度影,基 地宽而紧贴胸壁,与胸壁的夹角多呈钝角,边缘光滑。邻近 胸膜多有增厚,形成胸膜尾征。局部肺组织可受压。
④叶间积液为叶间片状、带状高密度影,有时呈球状或梭状, 积液量多时可形似肿块,易误诊为肺内实质性肿瘤。其两端 叶间胸膜常有增厚。当位置、走形与叶间裂一致的液体样密 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可资鉴别。
A
28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A
29
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并壁层胸膜增厚,胸 膜面光滑
A
30
右胸腔及心包中量积液伴心包脏、壁层不均匀 增厚。
A
31
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伴右肺门A压缩移位、纵隔向左侧移32 位、心包积液。
叶间积液A-斜裂
33
•叶 间 积 液 伴 左 侧 包 裹 性 积 液。
A
34
• 胸腔积液与腹水的鉴别
卧位
A
25
右侧 肺底积液
A
左侧肺底积液 26
右侧肺下积液
立位
卧位
A
27
• (3)CT检查
①少量、中等量游离积液表现为后胸壁下弧形窄带状或新月形 液体样密度,边缘光滑,俯卧位检查可见液体移至前胸壁下。
②大量积液时则整个胸腔内为液体影占据,肺被压缩于肺门呈 软组织影,其内有时可见支气管影,纵隔向对侧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