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课题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研骨干,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动机、学术素养以及实践经验三方面,探讨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首先,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需要正确的培养动机。
大学生在选择参与科研活动时,应当树立正确的科研理念和动机。
科研应该是出于对学术的追求与兴趣,而不是出于功利或是为了获得学术荣誉。
只有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大学生才能够持之以恒地从事科研活动,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
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素养。
学术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修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要提升学术素养,大学生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念,具备诚实、坦率和负责任的科研态度。
其次,大学生还应注重学术规范,要善于从学术界权威的期刊、会议和学术导师的指导中吸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此外,大学生还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敢于质疑常规和传统观念,在科研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最后,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需要注重实践经验。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培养科研能力的第一步,大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可以选择参与科研课题、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亲自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践经验,大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经验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科研方法论和工作方法,提高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从培养动机、学术素养和实践经验三方面入手。
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追求学术的追求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术素养,包括学术道德观念、学术规范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经验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只有通过全方位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为科学研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开放性探究实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研 究能 力
化 学是 一 门 以实 验 为基础 的学 科 ,实 验 是获 取 化 学 “ 地沟 油 ”事 件进 行 跟踪 探 究其 对 生 活 的影 响,如 何通 知 识 、进行 化 学知 识 创 新 的 重 要 手 段 。 随着 学 生 教 育 过化 学方 法 进 行 检 测 都 涉 及 化 学 探 究性 实 践活 动 。 在 层 次 的提 高 ,教 学 的方 法 也会 存 在 很 大 的差 异 ,在 教 学 教学 过程 中指 导 学生进 行 探 究性 实验 设计 ,不 仅 能 提 高 中加 强对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将 是 一 个 巨大 的 挑 战 。 实验 效 率 ,同时还 能培养 学生 的,综 合 思维 能 力 和 策划 大学 化学 实 验教 学普 遍采 用注 入 式 实 验 教 学模 式 ,技 能 能 力 。 训练 和科 学 素质 的 培 养 分 离严 重 。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实 现 2 . 化 学 实验 探究 的开 放性 实践 技 能训练 和 科学 素质 培 养 的协调 发 展 已成 为 大 学 实验 教 化 学 的实验 教 学贯 穿化 学教 育 的 始 终 ,开 放 式 的教 学 改革 中 的核心 内容 。 探 究 式 教 学 策 略 的构 建 提 倡 学 学方 法 和 教学 空 间对 培养 学 生 自主探 究 的科 研 能力 具 有 生主 动参 与 ,培 养 学 生搜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获 取 新 极其 重 要 的意 义 。 学 生可 以根 据 自 己的专 业 要 求 和 教 知识 的 能力 、分 析 和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以及 交流 与合 作 的 学进 度提 前 预 习和预 约 实验 ,如 果 在 实 验过 程 中存 在 问 能力 。 题 时 ,教师 通过 引导 的方 式提 供 必 要 的 帮助 ,有 利 于 培 开放 式实验 教 学 的基 本模 式 养 学生 实验 的基 本 方 法和 动 手 能力 。 每 个 环 节 都 要 求 开放 式 实验 教学 的基 本模 式 一 般 分 为 两 种 :一 种 基 每个 学 生 自己来 完成 ,从而 使 学生 的 实 践 能 力和 解 决 问 于某 些 事物 、现象 的起 因 以及 影 响它 们 的因 素 、相 互 关 题 的 能力 获得 极 大 的 提 升 。 在 实 验 过 程 中 鼓 励 和 引导 系 等 问题 出发 ,根 据 实验 者 已有 的经 验 运 用 有 关 的化 学 学 生对 实验 工 具和 实验 方法 进 行 改进 ,其 他 资源 的利 用 知 识和 技 能 ,通过 实验 探 究 得 到 事 实结 果 ,进 行科 学抽 也 必须 得 到 极 大 重视 。 另 外 ,通 过 增 设 设 计 性 和 综 合 象 从而 获得 结 论 的模 式 。 另 外 一 种 就 是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性 探 究实验 ,给 学生提 供 自由选择 、主 动 参 与科 研 实践 指 导 下 ,对 某 些 事 物 、现 象 的 起 因 以 及 影 响 它 们 的 因 的机会 ,提 高学 生知 识综 合应 用 的 能 力和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素 、相 互 关系 做 出一 定 的假 设 ,并 在此 基 础 上 通 过 实验 的能力 。 实验 评 价 采 取 学 生 的 自评 和 互 评 以及 教 师 的 探 究验 证 假 设 来 获 得 结 论 从 而 实 现 交 流 应 用 的 模 式 。 他 评等 多 种形 式 ,从 实 验方 案 设计 、文 献 调研 、过程 追 后 者包 含着 对 有关 化学 知识 和 实验 技 能 的 掌握 与 综合 运 踪 、数据 处理 和 结论 的得 出 以及 交流 讨 论 多 方 面进 行 量 化 测评 。 用 ,也是 化 学科 学研 究 中运用 较 为普遍 的一种 模式 。 3 . 通 过化 学 的交叉 领域 进行 实 践 二 、开放 式 实验 在教 学 中的 应用 运 用 开放 式实 验教 学 的教 师 来 说 ,要 对 学 生 的探 究 化 学 科学研 究 涉及 的 内容 日益广 泛 、深 入 和 复 杂 , 性 实 践活 动尤 其要 注重 加 强学 生 的 综合 分 析 能力 和 处理 它与材 料 、生物 、医学 、能 源 、环 境 等 领 域 是相 互渗 透 实 际化 学 问题 的 能力方 面 的指 导和 培养 。 的关 系 日益 密 切 。 而 化 学 教 学 中 的开 放 式 探 究 实 验 教 1 . 指 导学 生 自主性 探 究实 践 学活 动也 应 与 其 他 学 科 配 合 进 行 。 在 多 学 科 交 叉 和 综 教 师 应积 极 发 掘 生 活 和 环 境 与 化 学 相 关 的 实 践 资 合 性 的实 验教 学 中 ,学生 可 以根 据 自己 生活 经 验 和 已有 源 ,为学 生 拓 展 动 手 实 践 能 力 的 空 间 。 自主 性 探 究 实 的知 识背 景 出发 , 自主设 计和 完 成有 关 的创 新 性 实验 课 践 活 动要 充分 发挥 学校 图书馆 、实 验 室 以及 各 类 教 学 设 题 。 例 如化 学 与 生 物 相 关 领 域 结 合 ,可 以通 过 探 究 性 施 的作 用 ,建立科 研 兴趣 小 组 、学 术科 研 活 动 为 化 学探 研 究 设计 新型 细胞 染料 和分 子探 针 ,实现 简 便 高 效 的研 究性 实践 创造 条 件 。 大 学 生参 加 科 研 活 动 对 于提 高 大 究细 胞 内部 结构 和 功 能 。 从 学 生 兴 趣 爱 好 的 教 学 ,必 学生 综合 能 力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通 过 科 研 立 项 、毕 业 设 定 是最 能 引起学 生积 极 主动 参 与其 中的 教 学 ,同时 也 给 计 等 进入 相应 的课题 组和 研 究所 ,在 老 师和 研 究 生 的指 学 生提供 了进行 化 学实 践活 动和 交 流 的 机会 ,这 将 极 大 导下 开展 理 论研 究 与探 究实 验 ,培养 自身 的 实验 能力 和 地 推动 学 生创新 能 力 的培养 和提 高 。 科 研 素质 。 三 、开放 式实 验教 学 的意义 教师 在 指 导探 究性 实践 活动 时 ,关 键 是 从 学 生 的生 化 学探 究性 实 践活 动和 课 堂 教学 相 互 配 合 ,对 于 开 活经 验 和 已有 的知识 背 景 出发 的教 学 ,创 设 一 些递 进 式 发 学生潜 能 、激 活 创 造 性 思 维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通 过 的探 究 问题 ,将学 生逐 步 引入 揭 示奥 秘 或 解 决 问题 办 法 开 放性 探 究实验 ,激 发 学 生运 用 已有 知 识 、技 能 ,进 行 的能力 。 在 化 学 科 学研 究 中,合 理 、周 密 、 巧 妙 的实 合 理 想 象 ,从 中 发 现 新 知 识 , 解 决 新 问题 的积 极 性 。 验 设 计 ,往 往 能 导 致 化 学 科 学 的 重 大 发 现 。 例 如 对 探 究性 实验 教 学能 够使 学生 获得 ( 下转 第 4 9页 )
开放性科学实践课
开放性科学实践课1. 引言开放性科学实践课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形式。
相比于传统的教室教学,开放性科学实践课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内容、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希望能够为教育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 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内容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探索食物营养价值、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设计一个机器人等。
这样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培养跨学科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3. 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目标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课,学生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提出、观察、假设、实验和结论的推导。
他们将学会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科学推理,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
3.2 培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开放性科学实践课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这些想法。
学生将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和困难,并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合作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培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出更好的贡献。
3.3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开放性科学实践课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或实验。
这样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和交流。
4. 开放性科学实践课的实施方法4.1 设计开放性课程项目开放性科学实践课可以通过设计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课程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可以设计并构建一个模型,来解释某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生原理;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社会问题,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这些项目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成才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成才如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大学期间,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并提高专业素养。
以下是一些帮助大学生成才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科学思维科研活动要求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实验课、实习或者加入学术研究团队等方式培养科学思维。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观察和分析的技巧,例如阅读科普文章、参加讨论和辩论等。
二、学会文献检索和阅读科学研究离不开文献的查找和阅读。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各类文献检索工具,如图书馆数据库、学术期刊搜索引擎等,掌握查找和筛选文献的技巧。
在阅读文献时,学生应该注重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并学会提炼和总结文章中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文献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积累科研素材,提高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三、培养实践能力科研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技能、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等。
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或者参加相关培训来培养实践能力。
在实验室实践中,学生应该注重学习实验操作技巧、仪器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规范进行实验。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等活动,交流学术经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科研活动往往需要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提高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主动加入学术研究团队或者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研究者合作完成科研项目。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科研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共同解决科研难题,并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五、参与科研竞赛和学术交流参加科研竞赛和学术交流活动是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或者学科竞赛,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激发自身的学术热情,培养科研的兴趣。
此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研讨会等。
开放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提高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水平
139求知导刊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育人YuRen2018年7月Jul.2018文章编号:2095-624X(2018)19-0139-01作者简介:刘 博,男,湖南长沙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保健食品。
通信作者:成绍武(1976—),男,湖南桂阳人,特聘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西医结合治疗脑病。
开放本科生参与科研课题,提高中医院校本科生科研水平近年来,各类大学的不断扩招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同时也使人才的选拔更为严格[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可以提升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自我竞争意识的增强。
一、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义1.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主要的知识接受者医学本科生由于自身专业的要求,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内容,导致学生多数时间都用来巩固基本理论知识,而具体的实验操作较少,动手能力不足,缺乏科研能力[2]。
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不仅能提高其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2.培养重视低21世纪是一个需要大量科技创新型人才的世纪,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医学院校对其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不足,导致大量的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严重受限。
有研究表明,多数学生对科研流程认识不足,对论文的组织撰写不熟悉,而且很少阅读专业相关文献资料,甚至有80%的学生认为科研并不重要。
二、中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方法1.加强“三基”教育中医与西医不同,西医学习主要是对临床操作技能的教导,对各种器械的依赖作用较强,而中医更应该注重“基本科研思维”“基本科研技能”和“基本科学态度”的“三基”教育。
中医学不仅仅是中药药理及人体理论体系的学习,也需要其本科生在传统中医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的临床数据和资料,采用科学的态度、科研的思维来处理问题,逐步加深对科研功能的理解,提高中医科研水平。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学生而言,培养科研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术领域取得优异成绩,更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科研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前沿的科研成果、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组织参观科研实验室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在课堂上讲解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应用,如新型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在交通管理中的作用等,使学生认识到科研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能够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
同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对于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当学生对某个自然现象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验观察,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进行科研的前提。
学生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才能在科研中灵活运用。
学校和教师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化,确保学生在不同阶段能够系统地学习到必要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物理课程中,不仅要讲解物理定律,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验证定律的正确性;在计算机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际编程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现代科研往往需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有助于他们开拓视野,创新研究思路。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大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与科研能力提升
大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与科研能力提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大学生们需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以及对科研工作浓厚的兴趣。
而在大学时期,积极培养科研兴趣并提升科研能力,将对日后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二、科研兴趣的培养1. 走进实验室大学生可以尝试加入学校的科研团队,亲身感受科研的魅力。
实验室是培养科研兴趣的重要场所,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自己对科研工作的兴趣。
2. 科研导师的指导在校期间,大学生可以寻找科研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指导。
导师可以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对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
3. 科技创新大赛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也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兴趣的重要方式。
这类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过程中,激发了对科学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
三、科研能力提升1. 学术论文写作大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实践或者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
掌握规范的论文写作格式和逻辑表达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
2. 统计分析工具运用掌握统计分析工具如SPSS、R语言等,有利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时更加得心应手。
通过实际操作提升统计分析技能,有助于提高对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3. 跨专业交叉学习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主动进行跨专业交叉学习,开阔视野。
例如,在参与多学科合作项目时,通过与其他专业领域合作或交流,可以获得不同学术背景下的启发与建议。
四、结语通过培养大学生们对科研工作浓厚的兴趣,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在未来踏上科研岗位时游刃有余,为国家乃至全人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加强对于大学生科研兴趣培养与能力提升的重视,对于提高整个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创新水平都具有非常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开放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实现知识的自主获取和创造性的运用。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而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将成为实验的主导者,他们不仅能够自主选择实验的内容和方向,还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探究性学习。
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主动探究和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出对知识探索和创新思维的兴趣和热情。
开放式实验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进行实验效果的评估等一系列步骤,这样的过程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学生们还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等,这将使其能够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与此开放式实验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实验的内容和方向,进行研究和探究,这样的过程将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观点,积极尝试各种方法,寻求创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这样的过程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开放式实验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实验项目,这将促使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协作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
学生需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具备更好地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从开放性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开放性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严戍楼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12期文/严戍楼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具有灵活的思维方式、广阔的思维空间、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等思维特征。
就数学学科而言,开放题这种新形式就体现着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特征。
课堂上引进开放性问题,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下面就开放性问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多角度思考,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消极思维定式,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敢于设想,大胆创新,打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注意从不同角度寻找思维方向。
例1.已知直线a,b和平面α,β,试利用上述的四个元素并借助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构造出一个判断α∥β的真命题:。
并由学生自己改写出答案,探索出解此类题的规律。
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探索,不仅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善于提出挑战性问题,培养广阔的思维空间只有经常大胆地提出问题,才能有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但善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也要鼓励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培养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3.C是线段AB上的一点,在AB同侧分别以AC和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C和等边三角形CEB,连接AE和BD,相交于点P,当C在AB上移动时,求交点P的轨迹。
分析:这是一道常规的轨迹问题,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B=2,D、E在x轴上方,可得P点的轨迹方程:此题在解法和结果上并没有独特之处,现在如果改变问题条件,即对条件开放,可按两种方式来进行:(1)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2)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解法留给学生自己照例3方法去求解)这样做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大学教育中的科研能力培养
标题:大学教育中的科研能力培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教育中的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文章首先介绍了科研能力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
一、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具体而言,科研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口头报告等技能。
二、大学教育中的问题当前大学教育中,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验教学的环节,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掌握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最后,学生缺乏足够的学术指导和支持,导致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三、教学策略与实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实践。
1.课程设置: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
同时,增加与科研相关的选修课程,如科研方法、论文写作等,帮助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技能。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学术指导:建立完善的学术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学术咨询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科研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为学生提供与业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4.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竞赛和挑战赛,如科研创新大赛、学术论文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5.创新思维培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的10个实用案例
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的10个实用案例1. 设立明确的研究目标在进行任何一项研究之前,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
这可以帮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且了解他们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
2. 学习如何提出好问题提出好问题是进行有效研究的基础。
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提出开放性和有深度的问题,以便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 掌握信息检索技巧有效地检索相关资料对于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大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图书馆和在线数据库,掌握关键词搜索技巧,并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
4. 注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进行深入研究必备的能力之一。
大学生需要具备质疑、分析和评估各种观点和证据的能力,并且能够从中得出准确、全面的结论。
5. 建立合理的时间管理规划良好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大学生合理安排研究工作的时间,并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完成。
6. 提高文献综述的能力文献综述是进行研究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应该学会阅读、总结和批判性评估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整合到自己的研究中。
7.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大学生进行研究时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知识,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8. 技术工具运用现代科技为大学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的工具。
大学生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技术软件和设备,提高数据分析、数据处理以及可视化呈现等方面的能力。
9. 加强实验设计与执行能力对于需要实验操作或数据收集的研究,大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实验设计与执行能力。
这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收集方法、准确测量等方面的技巧。
10. 发表科研成果并参与学术交流将研究成果展示给他人,并参与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以及与其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
以上是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的10个实用案例。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和方法,大学生可以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好的结果,并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开放科研实验室,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学 生 的 创 新 能 力 具 有 以 下 特 点 :1 缺乏 创 新 的 意 识 () 和 欲 望 ; 2 思 维 敏 捷 , 缺 少 创 新 性 思 维 方 式 ; 3) () 但 (
黑龙江教育( 高教 研究与评估)
21 0 0年第 1期
开放科研实验室 , 培养本科生的 创新思维 与能 力
史克英 , 凯 , 潘 田春 贵
( 黑龙 江大学, 黑龙江 哈 尔滨 1 O 8 ) 0 O 5
【 摘
要】 大学生创新 思维和 能力培养对于增强 民族 自主创新 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 培
创 新 环 境 、 新 氛 围 和 创 新 平 台 , 是 渗 透 创 新 教 育 创 也
在 的 问题
在知识经 济条件下 , 济和社会 的发展 , 仅取 经 不 决于 人 才 的 数 量 和 结 构 ,更 取 决 于 人 才 的 创 造 精 神 和 创 新 能 力 。当 代 大 学 生 是 我 国 未 来 人 才 的 后 备 军 , 他 们 是 否 拥 有 创 新 能 力将 直 接 关 系 我 国 综 合 国 力 的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缺 乏 必 要 的 、直 接 的 过 程 过 程 中 , 生 通 过 由教 师 教 学 生 怎 么 做 科 研 实 验 , 学 到 教 育 。而 在 大 学 里 , 虽然 在 大 三 学 年 理 工科 专 业 还 会 自 己 动 手 独 立 完 成 实 验 , 自 己 申 请 课 题 , 教 师 指 再 经
器 设 备 有 限 , 验 覆 盖 面 低 , 业 实 验 室 也 只 能 接 纳 新 思 维 和 能 力 的 培 养 , 自身 也 能 够 加 强 应 用 基 础 方 实 专 高 年级 或 大三 的 学 生 , 能 够 对 所 有学 生 开 放 。 不 面 的 研究 , 一 步凝 炼学 科方 向 , 科研 支持 教学 , 进 以 现 有 的 教 育 体 制 下 诸 多 原 因导 致 当 前 理 工 科 大 使 科 研 和 教 学 更 好 地 结 合 。
重点实验室 2023年 开放课题
重点实验室 2023年开放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研究的需求不断增长,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也备受关注。
作为科研领域的重要一环,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课题既是对科研人员能力的一种考验,也是对科研方向的一个引领。
针对重点实验室2023年开放课题这一重要话题,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开放课题的背景和意义1.1 重点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研优势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
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开放课题的意义开放课题是重点实验室推动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研人才,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
二、2023年开放课题的主要方向和内容2.1 主要研究方向2023年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环境、信息技术等领域。
2.2 研究内容具体的研究内容将根据各个研究方向的特点和实验室的发展需求而定,可能涉及到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应用等多个方面。
三、申报条件和流程3.1 申报条件申报人须具有相应的科研背景和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和完成所申报课题的研究任务。
3.2 申报流程申报人需按照实验室设定的申报时间和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报书和相关材料,并经过实验室相关部门的评审和审核。
四、开放课题的评审和资助4.1 评审标准开放课题的评审将依据课题的科研价值、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定,确保选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 资助方式被评定为优秀的开放课题将获得实验室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资源,以便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五、结语通过对重点实验室2023年开放课题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开放课题是实验室积极推进科研工作,培养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
希望科研人员能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开放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中,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放式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开放性问题
开放式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开放性问题开放式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答案,可以引导人们开展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开放性问题的思考能力是培养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开放式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种能力。
一、开放式问题的重要性开放性问题不仅能刺激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较于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鼓励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
通过面对开放性问题,大学生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而是更加倾向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开放式问题还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面对新颖的问题,学生才能在思考中发现新的解决方法和思维模式。
开放式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二、培养大学生开放性问题思考能力的方法1. 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不仅是回答问题,还要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提问,大学生能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意义,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
2. 引导讨论和辩论: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可以让学生在学术交流中学会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开放式问题在讨论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提供资源和案例: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放性问题的背景和内涵。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跨学科思维:开放式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进行跨学科思考和整合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并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5. 在实践中应用:将开放性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问题的背后本质,并通过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三、结语开放式问题引导大学生思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大学生如何通过参加实验室研究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大学生如何通过参加实验室研究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在大学期间,参加实验室研究和科研项目是提升自己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相关项目,学生可以锻炼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拓展科学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并为将来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通过参加实验室研究与科研项目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一、选择适合的科研项目参加科研项目前,学生应先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与之相关的项目。
此外,还要考虑项目的难度和时间安排是否与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计划相适应。
选择适合的科研项目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
二、积极参与实验室研究参加实验室研究是大学生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研究工作,包括文献查阅、实验设计与操作、数据分析与处理等。
其次,在实验室研究中要注重观察与思考,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敏锐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导师在大学生科研项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是成功完成科研项目的关键。
学生可以定期与导师讨论研究进展、问题与困惑,并请教导师关于科学研究的经验与建议。
导师的指导与支持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四、参加学术交流与论文写作大学生在实验室研究中可以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
通过与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前沿研究动态,与同行学者建立联系。
同时,积极参与论文写作,锻炼自己的学术写作能力,提高论文发表的机会。
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验室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应注重培养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六、持之以恒,培养科研习惯参与实验室研究与科研项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大学生应培养科研的兴趣与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
开放实验开展的体会及改进
开放实验开展的体会及改进开放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意义和有启发性的实践活动,我在实施过程中收获颇丰,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在开放实验中,参与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相较于传统的实验课,开放实验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成为了学生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并制定实验方案。
他们需要自主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次,在开放实验中,我发现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开放实验提倡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小组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分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
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他们通过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从彼此的互动中相互学习和进步。
然而,在进行开放实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实验任务的难度不一致。
一些学生可能在信息收集和实验设计上遇到了困难,而一些学生可能在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上遇到了问题。
因此,我建议在进行开放实验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实验经验,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组或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另外,对于开放实验的评估也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传统的实验课通常通过实验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课程成绩。
然而,在开放实验中,学生们的表现不仅仅体现在实验报告上,还需要考察他们的实验过程、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我建议可以引入多种评估方式,如实验展示和口头报告,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
总之,开放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开放实验,学生们的自主性、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和发展。
如何在大学三年内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如何在大学三年内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在大学生活的三年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是许多学生的核心目标之一。
想象一下,一个大学生刚刚进入校园时,科学研究能力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如何将其打磨成光彩夺目的宝石,是一个系统而渐进的过程。
大学的前三年是塑造科学研究能力的关键阶段。
此时,学生们需要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科研技能的培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
首先,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首要步骤。
在大学的早期阶段,学生们应该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科学研究的框架。
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是后续研究的基石。
建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外讨论,寻求教授和同学的反馈,不断消化吸收课堂内容。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其次,科研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第一步,实际的科研技能包括数据分析、实验设计和文献检索等方面。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实验室工作或科研项目来锻炼这些技能。
在参与实验室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实验技巧,还能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独立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此外,学生们还应当熟悉科学研究中的常用工具和软件,如统计分析软件和文献管理工具,这些都是现代科研不可或缺的部分。
实践经验的积累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大学的三年中,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实践,如课题研究、学术论文撰写和学术会议参与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参与科研项目时,学生需要承担实际的科研任务,从而提升自己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能力。
此外,与科研团队成员的合作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对未来的科学研究非常有帮助。
科学思维的培养也是提升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方面。
科学思维不仅仅是指对问题的逻辑分析,更包括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接受现有的知识。
浅谈高校实验室开放与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校实验室开放与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高校实验室开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本文就实验室开放对学生实践、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实验室开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世纪的人才标准不仅仅取决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取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室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大学生课堂实践和拓展性研究的任务。
基于目前大部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实验操作不规范,遇到实验中的问题无法单独解决,缺乏创新、改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室的开放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创新、科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1 实验室开放对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大学生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肩负着人民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大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实施实验室开放是提高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1)实验室开放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实验的热情。
通过实验室开放,逐步培养大学生自觉参与实验的态度,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完成实验内容,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对实验的热情。
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好奇心、兴趣、求知欲,提高大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创新的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2)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大学生独立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面对超出课本知识的问题,需要去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了解问题的核心,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最初的查阅资料到最后的实验结果校正,这是一个复杂的探索过程;一系列的活动考验的是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开放性课题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摘要】开放性课题是我校开展的一项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立研究方向,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的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小组通过对“广西不同产地的绞股蓝对小鼠高血脂的影响”这一开放性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我们对科研的浓厚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学习,不断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团结合作,以严谨务实的科研态度探究,全面提高了我们的科研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开放性课题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64-03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至关重要的是临床实践能力。
所以科学研究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现行的医学教学中,很大程度都是“知识传授”,如有关基础实验的课程,都是由学校自行设计好实验的思路和具体操作,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了,这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开放性课题研究的过程是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理性思维的过程,是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新成果的过程,可以促进研究人员观察、思考和学习,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桎梏,强化医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我校主动迎接新挑战、培养高素质临床科研人才的重要举措。
本小组通过积极参加开放性课题的研究,定向研究“广西不同产
地的绞股蓝对小鼠高血脂的影响”这一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查找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总结实验方案,实践实验方案,最后处理数据并撰写总结报告。
通过这一系列的科研实践过程,使我们对科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升了我们在科研方面的能力。
一开放性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坚持不懈地去实现。
科研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是考验一个科研工作者耐心与毅力的过程。
只有对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努力地去实践经过,去追寻结果,探索新知识。
开放性课题给予了学生一个崭新的平台,提供了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让学生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大增加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相对于往常的课程,开放性课题是一个具有创新、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探索自己憧憬的领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科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无论正确与否,结果都充满着好奇,激发我们不断追寻。
在大学以前,我们从未接触过科学研究,而开放性课题具有新颖性,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个课题,对科研有初步的了解,并且锻炼我们的综合能力,争取做一个临床科研型医生,这激发了我们对科研最初的兴趣。
当我们着手课题后,面临课题研究方向的问题。
为此我们互相讨论,分工查阅资料了解一些科研动态,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科研,对科研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所选的课题必然不能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
综
合各方面的因素,经过一次次的提出和否决,最终我们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
确定方向之后,我们对这次的课题研究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课题进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亲自做各种实验操作,加强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让理论应用于实际操作,强化理论知识。
课题的开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扎实了专业基础知识,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这些使我们对科研更感兴趣。
二开放性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习是一个人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根本渠道。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跟上前沿的科学。
科研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前进和发展的。
开放性课题有效地促进了我们的自主学习。
首先,课题的开展使我们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
课题研究的疾病是高血脂,要想探究绞股蓝对降血脂是否有效,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高血脂这一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以及生化代谢等,这些都是我们专业的基础知识。
因为之前没有扎实地学好这些知识,为了课题的顺利开展,我们通过看专业课本重新认真学习了这些知识,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特别是对高血脂的发生发展等过程有了深入了解。
其次,课题的开展使我们主动钻研课外知识。
我们研究的药物是绞股蓝,可是,在研究之前我们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药物。
所以,为了研究这一药物的药效,我们先是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述,然后上网、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相关文献,从理论上认识到绞股蓝的形态特征、主要成分、分类、药理作用等基本信息,最后还到中药
材市场和药用植物园,亲眼目睹绞股蓝的形态特征等,并从市场人员那里加深对绞股蓝的基本信息的认识和其市场应用价值。
在对绞股蓝了解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我们积极主动学习,使我们不仅掌握了绞股蓝的基本信息,还在查阅资料中认识了其他中草药,从而为后续课题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课题的开展还促使我们更加积极去强化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课题中,我们有很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比如高脂饲料的配制、小鼠的灌胃、胆固醇、尿酸等实验指标的检测等,为确保实验的可靠性,我们会抽空练习这些操作,从而熟悉和强化操作能力。
总之,开放性课题的进行,大大地促进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对科研的学习能力。
三开放性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
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一定的加强。
总之,我们应珍惜每次机会锻炼自己,努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永红.论医学本科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j].嘉兴学院学报,2006(3):130~132
[2]赵辉.试论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实效性[j].成人教育,2012(8):77~78
[3]李胜华、杨开慧、刘妍等.浅谈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05(6):663~665
[4]李杰、朱延明、柏锡.浅谈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东
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53~54
[5]李波、芦菲.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文汇,2010(3):54
[6]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193~195
〔责任编辑: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