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报纸的娱乐报道尺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这种不靠品德、 实力靠 “狗屎运” 走 红的方式是否正常?这种风气的形成 是媒体的责任,还是公众道德认知的 问题?是应该遏止的不良倾向,还是 娱乐行业中不可避免的商业规则?它 带来的社会影响怎样?给圈内从业新 人的影响又怎样?结论是:对娱乐明 星来说, 不只是能演个角色就行, 娱乐 媒体也不只是娱乐公众就完了,这两 方面既是娱乐产业的生产环节,更肩 负着其它领域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 这篇报道得到老新闻工作者的肯定, 称对这样的娱乐新闻作为大报文化记 者不关注, 就是缺乏新闻敏感和责任, 关注了就要有引导的责任。 娱乐新闻记者应无限逼近事实真 相, 但娱乐新闻是动态发展变化的, 开 始可能很难看到事实的本质,同时娱 乐圈里的很多东西是埋在事物表面的 后面,记者如果缺少专业精神与职业 道德, 就有可能被娱乐圈中的假象、 表 象所迷惑, 成为娱乐八卦的鼓噪者, 充 当明星宣传人或包装公司的传声筒。 此外,娱乐记者要牢记新闻真实性的 本质含义,不可为制造轰动效应而对 采访事实进行断章取义、拼装组接式 报道;更不可过分依赖网络或自由撰 稿人未经核实的信息。
宗旨,就是想为紧张压力下的公众提 供一种释放,但时下有些报道是在迎 合市民偷窥、 传言等畸形消费心态, 有 些报道为挖取 “卖点” , 甚至不惜在道 德法律边缘上 “玩火” 。 公众在长期这 样的娱乐新闻报道生态中,思维方式 也不知不觉开始扭曲。 比如, 2004年, 崔永元为了冯小刚在他的贺岁片《手 机》 中受到影射大为不满, 公众的反应 居然是认定他们在 “炒作” , 还有人甚 至怀疑, 崔永元骂得那么狠, 说不定是 和冯小刚联手炒作 《手机》 , 不然为什 么他不在 《手机》 公映的第一时间站出 来, 偏偏选中 《手机》 第一轮放映结束 时?得出这样的结论,皆源于这种娱 乐炒作太多。 法国知名社会学者布尔迪厄曾说 过, 记者有特殊的眼镜, 他们能看到公 众看不到的另一面,但他们选择的是 以受众好奇心为原则。他们以这种思 路特别轻易地和受众达成一个共识, 然后把他们的思想意识及观点强加给 整个社会。曾经有一位资深娱乐新闻 主编说过这样的话:我能做的事反而 是不断提醒受众:你们看到的不是全 面的事实, 要有自己的判断。 可见有些 娱乐报道真实性的可信度,已经让公 众没法相信了。公众在接受这类新闻 时, 得自己判断, 这就像现在想当合格
・观察与思考・
术业求索
●主流报纸的娱乐报道尺度探究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写好会议报道 ●关于弘扬大报群众性的几点思考 ●试谈战略领悟力 ●用事实说话 杜绝虚假照片
主流报纸的娱乐报道尺度探究
●张 楠●
近 因为内容的低俗化和肆意炒作, 年来娱乐新闻一直是颇受诟病的 新闻报道之一。 虽然在 2004年两会期 间,人大政协就曾有文艺界委员提议 建立专门的行业规范以规避娱乐新闻 的庸俗化, 但时至今日, 娱乐新闻 “八 卦”反而愈演愈烈:从 “黄健翔婚变” 到“范冰冰包养案” ,再到 “窦唯和娱 乐媒体冲突” , 再到长达数月的 “猫鼠” 博弈般的“王菲生孩子及赴美治兔 唇” ,明星隐私、绯闻铺天盖地, 低俗 化炒作充耳塞目。 作为工人日报这样的“大报” , 面 对娱乐媒体正在走向不断激发和迎合 大众心理中潜藏的窥私、寻刺激等非 正常心理的报道方向,使得娱乐报道 不断挑战伦理甚至法律底线,并且认 为娱乐报道的与时俱进就是认同“娱 乐就是受众至上、 娱乐可以边缘责任、 娱乐可放大知情权”的娱乐报道原则 时,我们的娱乐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 态度呢?面对激烈的同行竞争 , 大报 的娱乐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才 能赢得主流读者的信任?
3 2
新闻三昧 2 006.11
・观察与思考・
代歌坛》专门采写歌迷新闻的资深记 者,写出《 Fans(追星族)——歌手 的 “反光镜” ?》 , 分析 Fans(追星族) 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以什么方式存 在着,他们对歌手乃至歌坛有何样的 影响, 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 等等。 得 出结论: “在娱乐越来越市场化之后, 歌手作为这个市场上的一个娱乐产品, 不得不越来越重视他们的消费者—— 唱片购买者的反应,其中他们最不能 忽视的消费群体,也是最有潜力的消 费群体就是他们的 Fans(追星族), 有 人甚至提出在歌坛市场上“F a n s 为 天” 。 他们与歌手的关系就像歌手与传 媒一样密切, 只不过传媒 “追星” 是为 了工作,而歌迷“追星”却只为一个 “爱” 字, 他们 “兴风造雨” , 越来越成 为娱乐市场上谁也不能小看的“势 力” 。 以市场的商业眼光判定, 简单的 以 “幼稚” 、 “浮浅” 已不能概括他们的 存在。 就歌坛市场来说, 他们已经是唱 片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给歌坛带 来这个市场的活力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这篇对话发出,第一时间即有一位家 长来电话,告诉我过去他太过简单粗 暴地对待女儿的追星行为了。同行也 对我选择这个报道角度大感钦佩,称 报道角度和分析角度有大报风度。 2004 年,刘晓庆因涉嫌偷税漏税 被关押后放出,各娱乐媒体以此为卖 点, 大炒特炒, 最后完全成为八卦娱乐 的报道, 让主流人群不齿。 作为大报对 这种在当时几近八卦式的报道应该采 取什么样的态度, 不理不睬, 让人感觉 缺乏新闻敏感;跟着“起哄” , 实在有 失主流媒体的身份,况且越是这样的 时候,作为大报才更应该及时向读者 表达正确的价值取向,将公众兴趣原 则与公共利益原则有机结合, 让自己 既是新生活的尝试者,社会生活发展 的关注者, 更是新兴文化的追随者, 社 会良知的代表者。 为此, 我及时采访 到一位长期关注娱乐事件的艺评人, 发表了对话 《明星犯事—— “臭” 并 “发 财” 着? 》 , 从刘晓庆事件反映出 “明 星犯法红得发紫” 的现象, 分析娱乐明
样的娱乐新闻,主流报纸的报道应该 是偏重于现象之后的深层分析和引导, 绝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以炒作的态 度将娱乐新闻庸俗化。如果一味娱乐 至上, 边缘社会责任, 甚至为 “逗人玩” 而瞎搞恶搞, 不仅会驱走主流受众, 也 会失去目标受众的信任。 以2001年至2005年期间工人日报 文艺版上的专栏 《对话》 为例, 主流大 报对文艺现象进行深层分析,还是能 够赢得读者的。当时我是这个栏目的 主持人。 面对娱乐圈各种各样被爆炒、 被庸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娱乐事件, 我采取的态度是, 找到相关人士, 以对话的形式, 分析娱 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这件娱乐事件对 当下娱乐业的影响和发展态势,使娱 乐事件的报道不是停留在事件表面, 而是给读者阅读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 例如, 2003年开始, Fans(追星族)开 始形成势力, 他们狂热的追星行为, 让 很多人不解,有不少人甚至认为追星 是不良行为。在各娱乐媒体大量报道 追星族各种过激行为时,我没有停留 在表面的事件报道中, 而是采访到 《当
对娱乐新闻“八卦化”的分析
从 2002年起, 娱乐圈的 “炒作” 新
消费者, 你还得是个打假专家一样。 可 以说,有些娱乐传媒在异化新闻资源 闻达到了高潮, 这些 娱乐圈八卦式的 的同时,也异化了自己和受众。 新闻“炒作”彻底把受众“炒煳”了, 时下娱乐媒体 “爆料” 形成两大特 以至到了2005年读者已经煳到没有知 点 : 一是目标对准圈内重量级人物 ; 二 觉, 形成受众反应冷漠麻木, 以至幸灾 是 “爆料” 越离谱越好。 一些娱记的想 乐祸和娱乐新闻爆踢的 “连环炸” 式的 像力已经赶超港台娱乐新闻“博人一 热闹成了极鲜明的对比。 面对此, 读者 乐” 的效果, 比如看 “某星” 的公众印 不知道,甚至作娱乐新闻的各个编辑 象是家庭和睦就爆他和“某女子有 都无法预知下拨娱乐 “爆炒” 需要再升 染” ; “某导” 的公众印象德高望重就爆 级,还是偃旗息鼓另想办法。 他 “品行恶劣” ; “某星” 的公重印象是 国内越来越“畸态” 的娱乐报道, 感情忠实就爆“他实际是个花心大萝 似乎正与港台 “狗仔” 娱乐新闻报道迅 卜” ......, 不只是想吸引眼球, 简直就 速“接轨” 。事实上, 媒体的娱乐报道 想炸瞎你的眼睛。 介入日常生活最为深入,已成为普通 对此种现象,首先我们要承认娱 百姓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内容之一。港 乐也是产业, 产业就要实行市场规则, 台的娱乐报道一向本着 “博人一乐” 的 就需要将 “产品” 也就是艺人身上的每
新闻三昧 2 006.11
3 3
・观察与思考・
一点都当成 “卖点” 。 这点天经地义, 无 “非常正规、 影、 新节目有关, 预谋炒作, 玩的是娱 大型, 而且很专业的娱乐 可争议。 梅艳芳至死都被公众消费着, 产品新闻体系” 乐圈潜规则 “草船借箭” 那手。 现在有 。 对此, 我持有异议。 据 这是没法指责的商业游戏规则。 但是, 我所知, 多少读者按正常心态去读娱乐新闻? 好莱坞娱乐报道的专业、 正规 媒体也要有社会良心,如果为了煽情 而娱乐记者也因此成了新闻界里的 是建立在确保娱乐产品最大利润售出 抛弃道德良知,用膻腥八卦文化误导 , 因采访被剧组打, 相比采访 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真实客观报 “下九流” 公众, 谋杀传媒公信力, 将是一个错误 企业造假黑幕、矿难黑幕的记者被打 道基础上的。因为他们每个大明星都 的导向。 以我国国情来看, 作为娱乐传 受到的评价却截然相反。娱记得不到 有自己的 “公关” 人, 这些人的工作之 媒更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当然, 一就是阻止大明星的负面新闻出现。 应有的尊重了。 同时, 记者和艺人的关 这种选择和判断是在以娱乐的态度对 系也同读者一起失衡,这些可能都是 他们用威胁、恫吓和交易的手段对待 待娱乐的基础之上, 如此, 娱乐传媒的 报道记者和编辑, 甚至制造明星魅力, 娱乐报道进入恶炒模式后带来的副作 自律就变得相当重要。 用。 炮制明星趣闻。 有名气的 “公关” 人能 除了读者,明星与媒体的关系也 如何把握娱乐新闻报道的“底线” 影响到某个娱乐媒体的生存或某个娱 相对于社会、时政、经济一类新 闻, 娱乐新闻为什么总是和 “八卦” 搅 在一起?很多业界人士都在质疑,目 前我们娱乐新闻这种报道方式正常 吗?事实上, 与社会、 时政、 经济新闻 相比,很多人包括业内一些专业人士 都认为娱乐新闻算不上新闻,它只是 给公众提供一种娱乐和放松,属于消 遣性的。 这样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 面 对传言, 社会、 时政、 经济类新闻记 者一定要调查追寻事件真相,而将调 查后的真相登出;而娱乐记者很可能 不加分析地先登出来再说。再加上娱 乐圈本身是比较浮躁泡沫化的圈子, 记者很容易被假象、 表象所迷惑, 脱离 新闻职业操守,成为娱乐八卦的传播 者。 在娱乐正日益变为一个产业的今 天,作为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娱乐 产业的运作应该和其它产业的运作规 律一样,只是明星作为这个产业中产 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他产业资源 不同的特殊性。 因此, 明星本身很多方 面都应该作为产品质量和性能公布于 众的。 明星的个人生活报道, 应该是娱 乐产品质量的一部分,不然他们不会 有比从事其它行业高那么多的酬劳, 这是职业代价。但是,娱乐媒体的职 责,就是把握报道的底线。 有人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社 会中,娱乐新闻应该走向娱乐产品新 闻体系。认为应该像发达国家里比较 成熟的娱乐工业, 如好莱坞那样, 建立 乐记者的饭碗。这种娱乐产品新闻体 系是不是我们的方向?我认为,虽然 商业规律是不易人为操控的,但我们 有自己的国情。如果将娱乐媒体完全 当做娱乐产业的一个生产环节,像好 莱坞那样,将很可能会使娱乐媒体完 全失去公信力。 但是,面对现在这种弊病丛生的 “煮八卦粥” 的娱乐报道方式, 该怎么 把握这个“度”?以我目前对娱乐报 道, 特别是大报的娱乐报道的理解, 我 认为,明星虽然是娱乐产品的生产者 或说是生产原料也好,但他们毕竟是 人, 他们具有的生产力很多是无形的, 比如魅力、 个性, 而且影响力是非常大 的。 像木村拓哉曾在 《礼物》 里演一个 专吸散装烟的角色, 因此, 当时日本散 装烟的销量就爆增了 30%;前不久他 在《GoodLuck》里,主演飞行员,据 说当年日本报考航空飞行员的人数大 增。 对这样的明星, 有关他生活中的任 何事情都会成为最具可读性的新闻。 所以,我觉得娱乐新闻报道所具有的 特殊性,应该尊重。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娱乐传媒以为 娱乐报道为争取眼球可以不顾事实, 制造绯闻流言。这种报道是超乎公众 接受力底线的, 最直接的后果是失控, 读者失去对媒体的信任,看什么都不 信了。比如娱乐版登出某艺人与男友 分手的消息,读者的反应却是此艺人 大概又要出唱片了;某艺人揭露圈内 黑幕,读者会认为这只是和他的新电 因这种报道变得紧张。前几天我看见 一个娱乐版标题《巩俐说张艺谋不如 王家卫》 , 再仔细看是巩俐在说王家卫 的个性比张艺谋直接。还有赵本山的 学生演小品被叫停,赵本山申辩了几 句, 第二天新闻标题就成了 《赵本山挑 战央视》 , 弄得明星怕记者, 而读者读 着还老觉得上当,这很不正常。 由此可以判断,相对于其它类别 的新闻, 娱乐新闻的受众面最广, 特别 是现在,几乎成了调剂现时紧张有压 力感生活的舒缓剂。因此娱乐报道的 趣味取向,娱乐审美选择特别是对大 明星的报道,对公众的影响面非常之 大。娱乐产品说到底还是精神文化产 品, 对于公众的娱乐审美和趣味取向, 娱乐媒体应该是有责任的。把握娱乐 新闻报道的 “底线” , 关键在于娱记的 自律和对娱乐事件的判断力以及报道 时所选择的公众角度。□ (作者单位:工人日报社)
娱乐记者的判断力和社会责任
国内娱乐新闻、娱乐记者的概念 出现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在社会 节奏加快和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况 下, 为迎合受众缓解压力、 释放情绪的 需要,媒体对娱乐功能的重视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相比其他新闻种 类,更具轻松特质的娱乐新闻报道自 然也就呈现出一派繁荣。越来越多的 专业娱乐媒体出现,目前国内的平面 娱乐媒体有三档,一是像工人日报这 样的主流大报文艺版;一是相对更市 场化的都市小报娱乐版;一是专门的 娱乐新闻小报。 相比之下, 主流大报的 娱乐报道在抵制娱乐报道庸俗化上严 格把关, 限制较多 ; 都市小报的娱乐报 道相对轻松, 限制较少, 在可看性上有 很大的优势;娱乐新闻小报则多以娱 乐八卦为主,娱乐新闻报道庸俗化现 象严重, 但这种 “窥私” 、 “八卦” 使得 报道在市场上迎合了不少读者心理。 以我多年从事娱乐报道和大报文 艺版编辑工作的体验,我认为面对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