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制备研究
cde小鼠模型肝损伤原理
![cde小鼠模型肝损伤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1b645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7.png)
cde小鼠模型肝损伤原理
CDE小鼠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研究肝损伤和
肝纤维化。
CDE模型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饮食操纵来诱导小鼠发生肝
损伤。
CDE模型中的C代表胆固醇(cholesterol)、D代表二乙基
二硫代碳酸酯(diethyldithiocarbamate),E代表乙醇(ethanol)。
这种饮食操纵可以导致小鼠发生脂肪肝、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等肝病变化。
具体来说,CDE模型通过高脂饮食(高胆固醇)、二乙基二硫
代碳酸酯(一种抗氧化剂)和乙醇(酒精)的摄入来诱导小鼠发生
肝损伤。
这些因素会引起肝细胞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
应和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
高脂饮食可以导致脂肪在肝脏内沉积,形成脂肪肝,而二乙基二硫代碳酸酯和乙醇则可以加剧肝脏损伤和
纤维化的发展。
CDE模型肝损伤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纤维化等生物学过程。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个模型
来探究肝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寻找潜在的治疗方法。
在研究肝病
理生理过程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方面,CDE小鼠模型都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2621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6.png)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I. 综述肝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肝实质中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脏功能受损。
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感染、药物毒性、酒精性肝病等。
因此建立有效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在构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种类。
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CRISPRCas9基因敲除小鼠、自发性肝纤维化大鼠、四氯化碳(CCl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等。
其中CRISPRCas9基因敲除小鼠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之一,因为它可以精确地靶向特定基因进行敲除,从而有效地模拟人类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目前主要采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敲除。
通过构建特定的sgRNA序列,可以特异性地靶向目标基因,实现对其表达水平的抑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高效,且可以精确地控制基因敲除的范围和程度。
然而CRISPRCas9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导致非特异性敲除、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等。
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该技术,以提高其在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中的应用效果。
另一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是通过化学物质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诱导肝纤维化。
常用的化学物质包括四氯化碳(CCl、二甲基亚硝胺(DMN)、苯并芘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肝脏,引起肝细胞损伤和坏死,进而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CCl4可能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因此在使用化学物质诱导法构建动物模型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以降低实验风险。
A. 肝纤维化的定义和重要性肝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正常肝细胞被大量的胶原纤维所替代,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改变。
这种病变过程被称为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因此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二甲基亚硝胺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1d8f914227916888486d70a.png)
・
综述 与 讲座 ・
二 甲基 亚 硝 胺致 肝 纤 维 化 动 物模 型 研 究 进 展
梁晋 川 。 学附属 医院 , 成都 6 1 0 0 7 2 ; 2四川省 中医药科 学院 药理 毒理研 究所 )
的损 伤 表现为 严重 的炎性 反应 J 。 注射 D M N后 2~ 5周 , 肝 组 织 学检 查 显 示 肝 纤 维 化评 分逐渐 增 加 , 胶原 染 色 显 示 大 鼠纤 维 间隔 扩 展; 与 对照组 比较 , D MN大 鼠肝 脏 一 S M A 蛋 白和 总
G T ) 、 总胆 红素 ( T B I L ) 、 直 接 胆 红素 ( D — B I L ) 及 间接 胆红 素 ( I B I L ) 显 著 升高 。
1 造模 动 物及方 法
2 . 2 肝 纤维 化指标
动物体 质量减 轻 , 肝 脏绝 对质
量及 肝脏质 量 与体 质量 的 比值 均显 著 降低 , 显 微 镜
下可 见 明显 的桥 接及 隔膜 式 的纤 维 化形 成 , 严 重 者 可见 明显 的假小 叶形 成 。肝脏 羟脯氨 酸含量 及胶 原 含量 显著增 加 。血 清前 胶 原 I型蛋 白 、 前 胶 原 Ⅲ型 蛋白、 纤维 连接 蛋 白( F N) 及 层 黏 蛋 白( L N) 含 量 显 著增 加 ; 星状 细胞 ( H S C ) 活化 明显 。
关键词 : 肝纤 维化 ; 二 甲基亚硝胺 ; 动物模型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2 6 6 X . 2 0 1 3 . 4 4 . 0 3 1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7 5 . 2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22ae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d.png)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冯英巧;杨元生;崔淑兰;陈垦;王晖【摘要】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持续损伤作出的以细胞外基质过度累积为主要特点的一种常见的免疫应答.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或方法,因此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对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及其方法有重要意义,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是上述研究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有四氯化碳造模法、乙醇造模法及免疫造模法等肝硬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但各法均有其利弊,而理想的、重复性好且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的标准模型仍需继续探索.本文对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广东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05【总页数】5页(P570-574)【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动物模型;机制;治疗【作者】冯英巧;杨元生;崔淑兰;陈垦;王晖【作者单位】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护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肝脏遭受反复或慢性损伤后的一种损伤与修复过程,主要与慢性炎症和引起慢性肝脏损伤的化学因素相关,现已成为一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世界医学难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平均累及世界人口的10%~24%,在我国高达15.35%),各种肝病多数经肝纤维化最后发展为晚期的肝硬化成为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
目前除了在肝硬化晚期进行肝移植尚无其他有效的治疗策略,因此,构建能够模拟人体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过程的理想动物模型成了探索早期诊断、寻找肝纤维化有效治疗策略、改善肝硬化病情和预后的关键。
本文就近几年有关肝纤维化的建模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 化学造模法1.1 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CCl4可引起肝脏损伤及纤维化而被广泛用于诱导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HF模型
![HF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093eb781711cc7931b71682.png)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或毒物所致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如:四氯化碳;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BCM)、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实验性免疫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致癌物致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等。
高脂造HF模型:●高糖高脂诱导新西兰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原理:本模型采用高糖、高饱和脂肪饲料喂养新西兰兔5个月,形成高糖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肝纤维化模型。
)方法:体重2 kg左右的雄性新西兰兔20只,按体重水平随机分为2组,10只饲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10只饲以高糖高脂饲料(37%蔗糖、10%猪油混合53%基础饲料)作为模型组。
单笼饲养,每只动物每天约喂食100g颗粒饲料,自由饮水,室温18℃~25℃。
实验期为5个月。
文献:罗洁,许辉,刘毅。
高糖高脂诱导新西兰兔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2007年4月第14卷第2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原理:NHSH发病机制目前大多学者认为是“二次打击”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而脂质过氧化程度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脂质过氧化的增强,可产生更多的反应性和细胞毒性介质,并诱导肝脏发生炎症。
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大鼠12周后,大鼠体重、肝湿重明显升高,病理形态上形成脂肪性肝炎,成功复制了实验性大鼠NHSH模型。
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8只)、高脂饮食模型组(16只),实验时间16周。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0 g。
高脂饮食组16只,予88%普通饮食+10%猪油+2%胆固醇喂养,对照组8只,普通饮食喂养。
连续16周文献:王旭霞,闻勤生,王景杰,赵曙光,秦明,雷巧玲。
高脂饮食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展过程TIMP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肝胆外科杂志2007年10月第15卷第5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建立:原理:同上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190±lOg,SPF级。
小型动物实验性肝纤维及肝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小型动物实验性肝纤维及肝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d710e20b4c2e3f56276398.png)
小型动物实验性肝纤维及肝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纤维化是由于慢性肝病所致的持续或反复的肝实质炎症坏死而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其降解失衡导致肝内过多胶原沉积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为肝硬化早期阶段。
因此,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肝纤维化的防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该模型的研究较多,为此笔者对几种常用的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方法、机制及该模型的优缺点加以综述。
1 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1.1 四氯化碳中毒模型该模型是国内外最广泛应用的肝纤维化和肝损伤模型。
将其溶于橄榄油、花生油等油溶液中,用浓度40% CCl4 ,按2ml/kg体重给予大鼠腹腔注射,2次/w,共8w~4个月不等。
单纯CCl4,一般采用30%~60%CCl4油剂皮下注射,剂量因动物种类而不同。
小鼠采用1~3ml/kg体重,2次/w,肝硬化可在12~15w形成。
该实验病理学改变8w出现早期纤维化症状,12w时肝小叶结构破坏,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肝纤维化症状明显增多,出现由再生肝细胞形成的假小叶。
但皮下注射过快,吸收入全身循环系统,脑肾毒性大,注射位置易发生浸润性脓肿和溃疡,故死亡率可高达30%~40%,降低CCl4浓度可降低死亡率,赵秋等[1]采用20%的CCl4死亡率为11%。
亦用腹腔注射、灌胃、蒸汽吸入或拌于食物中快速口服的方法。
吕明德等[2]采用饮食控制下,腹腔注射CCl4的方法制备犬肝硬变模型,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灌胃法优点在CCl4直接经门静脉到达肝脏,1.5h后肝内即可达最高水平,采用此法者较多,皮下注射CCl4形成时间比较慢,不如灌胃法好,灌胃的缺点仍然是死亡率较高,有的高达到52.9%。
许建明等[3]也采用CCl4和花生油混合液皮下注射,诱发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对不同期肝组织病理变化分析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发现,随造模时间延长,肝纤维化程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至造模后期,模型组动物的血清白蛋白比例明显下降,可能系肝纤维化进行发展的后果,亦说明该模型后期可导致肝功能失代偿。
基于小鼠模型的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研究
![基于小鼠模型的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87ab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c.png)
基于小鼠模型的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研究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是两种疾病,它们都与肝脏健康密切相关。
肝纤维化是一种进程性疾病,它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受损,细胞死亡后,会形成纤维组织。
这个过程是逐渐发展的,细胞死亡和纤维组织增加,对肝脏的正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最终进展成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它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纤维组织细胞。
这种疾病常常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的,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等。
总的来说,研究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可以从肝脏健康和疾病预防角度出发,为肝脏及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
作为一种重要的动物模型,小鼠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研究。
从肝纤维化的角度来看,小鼠模型可以被用来研究诸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SH)和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例如,在 NASH 模型中,小鼠被喂养高脂饮食使其体内脂肪积聚,模拟人类的肥胖症,这种情况下,肝细胞会被困扰并逐渐受损,这些变化直接促进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而在肝炎病毒感染模型中,科学家会给小鼠注射肝炎病毒,导致小鼠患上肝炎,随着肝脏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也会开始聚集形成,从而造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
这些模型的使用,可以模拟人类的病理过程,并有助于科学家理解人类肝疾病发生的机制,提供治疗方案。
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它的研究也使用了小鼠模型。
小鼠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肝癌的发展,例如带有特定基因突变的小鼠特别容易发生肝癌,这与人类的基因突变一样。
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在小鼠体内改变某些基因的序列,从而形成肝癌。
在小鼠体内研究肝癌发展及肿瘤治疗的线索,可以为人类的治疗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使用小鼠模型研究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方法,发现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小鼠模型已成为肝纤维化和原发性肝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使用大大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发展。
但我们也要注意,在使用小鼠模型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伦理道德,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并尽量追求缩小和预测小鼠模型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差异,帮助人类的预防和治疗。
肝硬化的动物模型建立和实验技术
![肝硬化的动物模型建立和实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6742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0.png)
肝硬化的动物模型建立和实验技术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正常的肝组织逐渐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丧失。
为了深入研究肝硬化的病理机制以及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并进行实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一、动物模型的选择在肝硬化的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大鼠、小鼠、猪等。
其中,大鼠模型是最常用的,因其具有较高的肝再生能力和相似的肝脏结构与功能。
通过不同的方法,如化学诱导、手术切除和基因改变等,可以建立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肝硬化动物模型。
二、化学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是建立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二乙二硫、酒精等,可以引起肝脏损伤和纤维化反应,最终形成肝硬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实验研究。
三、手术切除模型手术切除模型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肝脏来诱导肝硬化的动物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肝脏创伤和再生过程,使肝脏发生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变化。
尽管手术切除模型的操作较为复杂,但其能更好地模拟肝脏病理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肝硬化的发展机制。
四、基因改变模型基因改变模型是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或功能来诱导肝硬化的动物模型。
例如,利用转基因技术或基因敲除技术,可以使动物缺乏某些重要的代谢酶或细胞因子,从而导致肝脏损伤和纤维化。
这种模型可以模拟人类遗传性肝硬化的发展过程,对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技术在肝硬化的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组织病理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方法、影像学技术等。
组织病理学分析可以通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如纤维化程度、炎症反应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蛋白质的变化,以揭示肝硬化的发生机制。
影像学技术,如超声、CT、MRI等,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肝脏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为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起来,肝硬化的动物模型建立和实验技术是深入研究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实验性肝纤维化造模方法研究
![实验性肝纤维化造模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07e10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4.png)
实验性肝纤维化造模方法研究
王文萍;刘光炜;周语平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028)004
【摘要】目的:研究实验性肝纤维化造模方法.方法:将大鼠分为3个造模组和1个正常组,造模组分别用3种纤维化造模方法造成不同类型的肝纤维化,对比各组大鼠死亡数、体重、肝脏重量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猪血清组无死亡,但形成肝纤维化较缓慢.四氯化碳组与酒精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死亡率逐渐上升(P<0.05),但形成肝纤维化较明显.结论:用猪血清造模比较稳定、损伤性较小,但形成肝纤维化较慢,是长期造模的较好方法、四氯化碳与酒精造模肝纤维化形成较快、但损伤较大,是短期造模的较好选择.
【总页数】2页(P267-268)
【作者】王文萍;刘光炜;周语平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5.1
【相关文献】
1.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中的应用价值 [J], 乔金莹;夏国园;董梁;李星云
2.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冯英巧;杨元生;崔淑兰;陈垦;王晖
3.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及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J], 冉红兵
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J], 吕艳杭; 吴姗姗; 王振常; 叶学劲
5.四氯化碳造模方法诱导下肝纤维化形成对大鼠结肠组织的影响 [J], 刘容;赵壮志;刘旭东;吕萍;徐新杰;赵晓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TI对两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定量研究
![DTI对两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定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707ee5102de2bd9605884b.png)
R do P at eF b2 1 , l 7 No 2 a il rci , e 0 2 Vo , . c 2
15 4
弥 漫 性 肝 疾 病 专 题
D I 两 种 肝 纤 维 化 动 物 模 型 的定 量 研 究 T 对
沈 亚琪 ,胡道 予 ,李建 军 ,王超 , 卫卫 魏
3. 6 , < 0 0 ) 而 F 值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O19P .1 , A F= 1 1 7 P一 0 3 6 } D .4 , . 2 ) A C值 与 纤 维 化 程 度 呈 负相 关 ( 一 纤 维化 程 度 无 相 关 性 (=0 19 P 03 6 。结 论 : .1, A r . 8 , 一 .5 ) 两种 肝 纤 维 化模 型 纤 维 化 程 度 与 A C值 均 有 相 关性 , D
与在体 间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 义, 在体 AD C值与纤 维化程度 呈 负相 关 (= 一0 6 7 P一0 0 6 ; r .0 , . 1 ) ③肝 纤维化 兔 AD C值在 1 o和 1 时, A值在 1 2周 F o周时模型组和对 照组 间差 异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同时间点 A C值差 异具 有统计 学意义 ( 不 D F=
S P 3 0进行统计分析 , S S1. 显著水平取 o 0 。结果 : .5 ①病 理学证 实两种模型纤维化程度分布 相似 , 纤维化 鼠炎症 活动度 肝
高 于 肝 纤 维 化 兔 ( d 0 0 )② 模 型 组 和 对 照 组 间在 体 、 P .5 ; 离体 A DC值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型 组 AD 模 C值 、 A 值 在 离体 F
【 要 】 目的 : 讨 扩散 张 量 成 像 ( TI对肝 纤 维 化 的 定 量研 究 价 值 。 方 法 :0只 C 1 导 肝 纤 维 化 S 大 鼠模 型 摘 探 D ) 1 C 诱 D
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
![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85b86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7.png)
三、肝肾纤维化动物模型的优缺 点评价
1、准确性:化学诱导模型的准确性相对较高,能够短时间内诱发明显的肝 肾损伤和纤维化,适用于药物筛选和短期疗效评价;而基因敲除模型能够更好地 模拟人类肝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探讨特定基因在肝肾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2、可靠性:化学诱导模型的可靠性取决于剂量和给药频率的控制,不同批 次动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而基因敲除模型的可靠性则取决于基因敲除技术的 稳定性和实验操作的质量控制。
3、基因敲除模型
基因敲除技术是通过改变动物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或功能,模拟人类肝肾纤 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例如,敲除动物体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因 或Smad基因,诱发肝肾纤维化。此模型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肝肾纤维化 的发病机制,探讨特定基因在肝肾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缺点是操作复杂,实验 周期长,且存在伦理道德问题。
二、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1、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博来霉素是一种由轮枝链霉菌产生的碱 性糖肽类物质的多组分复合抗生素,被广泛用于诱导肺纤维化。通过在动物身上 注射博来霉素,可以引发炎症和纤维化反应。这种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肺纤 维化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
2、石棉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石棉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可导致肺癌和肺 纤维化。通过让动物吸入石棉,可以模拟石棉诱发的肺纤维化。这种模型有助于 研究石棉对肺部的影响以及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四、结论
肺纤维化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来全面理解其发病机制。 动物模型在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人类肺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为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研究能够进一 步揭示肺纤维化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支持。
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致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研究
![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致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3d373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6.png)
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致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研究摘要四氯化碳(CCl4)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但同时也是致病性很强的化学物质之一。
大剂量的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可以造成大鼠肝脏纤维化,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细胞和分子,包括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肝细胞增殖因子等。
通过对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机制的探究,可以为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机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引言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纤维化,细胞间质增生。
这种病理变化死亡率极高,导致的疾病有肝硬化等。
近年来,生物医学界对肝纤维化机理的研究非常活跃,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肝纤维化。
其中,四氯化碳是致肝纤维化有力证据之一。
四氯化碳在工业中用于溶剂、引发剂等,同时也是致病性很强的化学物质之一。
另外,四氯化碳是一种引起腹腔注射、口服、吸入等损伤作用的化学物质。
研究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机制及相关分子肝星状细胞肝星状细胞是肝组织中一个重要的细胞成分,其在肝纤维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星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胶原等结构蛋白的细胞,肝纤维化时会增殖并沉积更多的ECM(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导致肝脏脏器功能受损。
四氯化碳能够刺激肝星状细胞产生胶原等 ECM,长期刺激会导致肝组织生物学性质的改变,此时肝细胞开始发生变性、坏死,甚至引起肝硬化等,其机制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组成成分。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在肝脏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酶,它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分解、修复和代谢等生理过程。
细胞外基质主要为胶原、弹性纤维等结构蛋白,它们在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肝脏纤维化过程中,MMPs主要功能是切割 ECM,将结构蛋白分解为小分子,使其成为肝星状细胞所需要的构成基质的单体,同时还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表达更多的 ECM。
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
![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c3751508650e52ea55189849.png)
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许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几乎各种慢性肝病(化学毒性、感染性、遗传代谢性、自身免疫性,以及胆汁淤积性)都可以导致肝纤维化。
CCl4是诱导实验动物产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广泛使用的化学性肝毒物。
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经肝微粒体内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 的具有混合功能的氧化酶激活后,CCl4产生了自由CCl3·及Cl,它们与肝细胞内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可攻击膜不饱和脂质,引发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从而导致狄氏间隙内原本静止的贮脂细胞活化,释放出Ⅳ型胶原酶,降解Ⅳ型胶原。
同时该细胞由合成分泌Ⅲ型胶原改为合成分泌I 型胶原,取代了Ⅳ型胶原,促使肝脏纤维化1.实验动物SPF级BablC小鼠,健康,雄性,体重为18g-20g2.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3.实验周期6W4.主要试剂CCl4(上海国药集团)5.建模方法按5ml/kg 体重皮下注射体积分数为20% CCl4的油剂溶液(CCl4:橄榄油=1:4), 每3天1次,连续6W。
对照组动物皮下注射等量等次的橄榄油溶剂。
正常饮食饲养,观察动物活动、精神状况和饮食量,实验前后称量小鼠体重。
完成持续给药6W后,称体重,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小鼠,摘眼球取血,室温静置2h后于4℃3000r离心10分钟提取血清,放入-80℃冰箱冻存。
同时取肝左叶组织1.5cm×1cm×0.2cm于10%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石蜡包埋;其余肝组织液氮冷冻-80℃保存。
6.模型评价1.大体观察:CCl4组小鼠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活动逐渐减少, 精神萎糜,毛发蓬乱无光泽;大体标本显示,CCl4组肝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肝边缘圆顿,肝脏表面和切面呈弥漫的细小结节。
2.肝脏指数变化:取肝脏,称质量,计算肝脏指数=肝脏重/体重,CCl4组小鼠肝脏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
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步骤及方法
![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步骤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6d0e1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9.png)
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步骤及方法乙醇与肝纤维化发生关系密切。
乙醇自从胃肠道被吸收后,经机体酶系氧化生成乙I醛,并可继续被氧化成乙酸盐。
乙醇转变成乙醛及乙醛转变成乙酸盐或乙酰辅酶i A (NAD)的过程中还可产生还原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NADH) ,而NAD/NADH1比例下降使肝内三羟酸循环受抑、糖异生作用减弱以及脂防酸合成增加,当其增多超过1肝脏的处理能力就形成脂肪肝,终形成肝纤维化,根据人类酒精性肝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采用在饲喂固体饲料的同时给大鼠胃内连续24周灌入乙醇的方法,复制了可在不.同时期观察动物一般行为活动、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形态学方面变化的大鼠模型。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生化和形态学指标来观察和评价单因素乙醇诱发的除酒精性肝硬i化以外的慢性酒精性肝病各阶段的病理改变,比较符合人类临床实际,且纤维化成膜率1高、模型稳定、造模周期相对较短、方便操作、价格低廉,在国内已被广泛的应用。
造模4周时动物出现流涕、体态呆板、嗜睡、精神表靡、食欲诚退和行动迟缓等现象,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升高,总蛋自(TP)和球蛋自(GP)含量下降,部分大鼠肝组织中相邻肝小叶的中央区-汇管区出现桥接坏死,坏死区内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表现为中重度炎症变化; 12周时动物毛发光泽变少,体重增长缓慢,经常溏泻,肝脏体积变大,色泽暗谈,质地偏硬,大部分动物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样变性及气球样变性,以肝包膜下的肝细胞为明显,且肝细胞脂肪变性加重,脂滴增多; 24周时动物血清AST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ALP从高位恢复至正常范围,白蛋白(ALB) 含量显著下降,在肝门管区的小动脉、静脉,肝小叶中央静脉、肝窦处可见血液淤滞,中央静脉内出现透明血性,部分中央静脉扩张,基底膜增厚。
血管内皮细胞及窦内皮细胞肿胀,胶原纤维沿窦壁沉积,呈铁丝网格状或龟壳样,范国较广,汇管区及其周围亦可见到,严重者中央静脉及汇管区胶原纤维增粗,小叶内出现纤维分隔。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fd113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6.png)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王慧芳;曾林
【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2(019)006
【摘要】@@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一直是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中的难点.建立一个能反映人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人和动物种属差别;2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病因和形成机制;3 动物与人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时间差距;④自然恢复能力.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复制完全成功与否既与人和动物种属差异有关,也与肝纤维化的病因多样性有关,不同的致肝脏损伤因素,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近年来,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475-476)
【作者】王慧芳;曾林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
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
【相关文献】
1.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J], 冯天航;姚豫桐;黄孝伦
2.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与中药药效评价应用概况 [J], 窦立雯;孙蓉
3.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梁丽清; 苏华珍; 陈少锋
4.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梁丽清; 苏华珍; 陈少锋
5.常用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王奎淞;赵鲲鹏;张秋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3种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1fefc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e.png)
3种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评价鲁智文;潘晓莉;宋宇虎【摘要】目的建立胆总管结扎(BDL)、硫代乙酰胺(TAA)及二乙基亚硝胺(DEN)联合四氯化碳(CCl4)3种不同机制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BDL组、TAA组各20只,另1只雄鼠与3只雌鼠繁殖的小鼠作为DEN+CCl4组.肝组织作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及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BDL模型组第4周时假小叶形成,死亡率为66.7%;TAA模型组随着造模时间的增加,小鼠第3周开始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在第4周假小叶基本形成,第8周时假小叶最为典型,死亡率为20.0%;DEN+ CCl4组第10周时假小叶基本形成,第12周时最为典型,无小鼠死亡.结论可成功建立BDL、TAA和DEN+ CCl4三种不同机制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Objective To establish liver fibrosis of three different mice models induced by bile duct ligation (BDL),Thioacetamide (TAA) and N-Nitrosodiethylamine (DEN) + Tetrachloride (CCl4).Methods FortyC57/BL6 mal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BDL group and TAA group had 20 mice respectively.The other mice bred by one male and three female mice were used in the DEN combined CCl4 group.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collagen deposition of the liver tissue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Sirius red staining.Results The BDL modelgroup formed basical pseudolobule at the 4th week.The mortality rate was 66.7%.In the TAA model group,with the increasing of modeling time,mice began to appear hyperplasia of fibrous tissue at the 3rd week.At the 4th week,the pseudolobule was formed basically,and the most typical pseudolobule appeared at the 8th week.The mortality rate was 20.0%.Inthe DEN + CCl4 group,pseudolobule was basically formed at the 10th week and became more typical at the 12th week.No mice died.Conclusion The mice liver fibrosis model of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induced byBDL,TAA and DEN + CCl4 can be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27)004【总页数】3页(P390-392)【关键词】肝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作者】鲁智文;潘晓莉;宋宇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共同病理基础[1],绝大多数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由肝纤维化发展而来[2],肝纤维化属于可逆性病变,因此,建立一种合适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防治肝硬化和肝癌具有重要意义[3]。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2eab91ccb14e852458fb5797.png)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对肝组织 g。随机选取 12 只作为对照组记为 A 组,剩余大鼠分为实验组 B
进行了病理形态学检查,为后期给药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顺 组、C 组、D 组,每组 10 只大鼠。奠定了基础。
是研究肝硬化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评价肝硬化诊断和 控制中心,许可证号: SPF2011 - 00145。标准饲料,自由饮水。适
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2]。本实验利用 CCl4 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 应饲养 1 周后开始实验。 造模,建立了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并检测了造模期间肝纤维 2 方法
化大鼠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 2. 1 动物分组及处理 选用 Wistar 大鼠 42 只,体质量 180 ~ 380
图 2 模型 C 组及对照 A 组体质量变化趋势
长,肝脏颜色由暗红变为灰白,肝脏失去光泽,质地变硬,肝脏体
积萎缩,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规则,成小颗粒状改变( 图 4b、4c、
4d) 。
3. 5. 2 光镜 肝组织病理切片 HE 染色光镜下观察。①对照组
不同时间肝脏标本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无变性坏死,无脂肪
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P < 0. 01) ,模型组的 MDA 活性随时间
延长逐渐升高( P < 0. 01) 。见表 2。
3. 5 组织病理学检查
3. 5. 1 大体改变 ①对照组: 肝脏颜色鲜红,有光泽,质地柔软,
边缘锐利,表面光滑细腻( 图 4a) 。②实验组: 大鼠皮下注射后,
肝脏逐渐肿胀,颜 色 变 为 暗 红,颜 色 较 正 常 变 浅,随 给 药 时 间 延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386ca95caaedd3383c4d3fd.png)
综述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598ꎬ81660745)作者简介:吕艳杭(1994~)ꎬ女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肝纤维化㊁肝硬化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ꎮ通信作者:王振常(1972~)ꎬ男ꎬ硕士ꎬ教授ꎬ研究方向: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客观化与规范化ꎬ电子邮箱:Wangzhenchang924@163.comꎮ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进展һ吕艳杭1㊀吴姗姗1㊀王振常2㊀叶学劲1(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ꎬ南宁市㊀530222ꎬ电子邮箱:2917138211@qq.comꎻ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科ꎬ南宁市㊀530201)ʌ提要ɔ㊀肝纤维化是由各种损肝因素作用于肝脏ꎬ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ꎬ其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弥漫性沉积过多所致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及肝窦毛细血管化ꎬ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甚至肝癌转化的必经阶段ꎮ成功制造出与各种致病因素相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ꎬ可以为临床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奠定基础ꎮ本文将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的方法㊁效果㊁用途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ꎮʌ关键词ɔ㊀肝纤维化ꎻ动物模型ꎻ化学药物ꎻ酒精ꎻ自身免疫性ꎻ综述ʌ中图分类号ɔ㊀R657.31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ʌ文章编号ɔ㊀0253 ̄4304(2020)07 ̄0875 ̄04DOI:10.11675/j.issn.0253 ̄4304.2020.07.21㊀㊀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在修复过程中的病理状态ꎬ其中慢性肝病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㊁酒精性肝病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㊁胆汁淤积性肝炎以及某些代谢性疾病等ꎬ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ꎮ研究表明ꎬ肝纤维化作为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阶段ꎬ是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必经阶段[1-3]ꎮ大量研究证明ꎬ适当的治疗措施可逆转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病理状态ꎬ控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对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防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9]ꎮ因此ꎬ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成为众多慢性肝脏疾病治疗的汇聚点ꎮ而制造各致病因素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前提基础ꎮ本文将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的方法㊁效果㊁用途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阐述ꎬ为今后研发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提供临床基础研究ꎮ1㊀化学药物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1.1㊀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㊀四氯化碳法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是一种经典的造模方法ꎬ因其具有造模成功率高㊁方法简便㊁费用低㊁时间短等优势ꎬ成为临床基础研究中肝纤维化造模的首选方法ꎮ皮下注射浓度为40%~60%的四氯化碳联合橄榄油是最常用的造模方法ꎬ每周注射2~3次ꎬ第8周时可成功制造肝纤维化模型[10]ꎮ四氯化碳法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原理属于氧化应激反应ꎬ机制是四氯化碳在肝脏内代谢生成三氯甲基自由基ꎬ产生的自由基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ꎬ生成的过氧化物包括丙二醛和4 ̄羟基壬烯酸ꎬ它们以线粒体为靶点ꎬ破坏线粒体膜结构ꎬ从而损伤肝细胞膜ꎬ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ꎬHSC)释放Ⅰ型胶原酶和Ⅳ型胶原酶ꎬ促进HSC增生ꎬ导致肝纤维化ꎮ但四氯化碳毒性较大ꎬ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实验动物的大量死亡ꎬ而小剂量使用又容易导致造模失败ꎬ为了提高造模的成功率ꎬ学者们对传统的四氯化碳造模法不断进行改良ꎮ目前常用的四氯化碳造模法主要包括腹腔注射㊁皮下注射及灌胃法ꎮ孙鹏等[9]通过改良四氯化碳注射浓度(40%)和注射时间(每3日1次ꎬ共14次)ꎬ采用四氯化碳大豆油溶液腹部皮下注射联合高脂蛋白饲料喂养㊁60%食用酒灌胃ꎬ大大降低了实验动物的死亡率ꎬ提高造模成功率ꎮ王永刚等[11]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含40%四氯化碳)3mL/kg皮下注射(2次/周ꎬ共6周)ꎬ并以20%乙醇作为唯一饮用水灌胃造模ꎬ大大地提高了造模成功率ꎬ减少实验动物的死亡率ꎮ杨凤蕊等[12]采用3mL/kg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含40%四氯化碳)联合苯巴比妥经腹注射也提高了造模成功率ꎮ1.2㊀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模型㊀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ꎬDMN)也叫亚硝基二甲胺ꎬ其分子式为C2H6N2O或(CH3)2NNOꎬ具有巨大的肝毒性ꎬ对基因结构及免疫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ꎬ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使核酸㊁蛋白质发生甲基化ꎬ大剂量使用易导致动物死亡ꎬ多次小剂量腹腔注射㊁灌胃及吸入可以导致肝细胞坏死ꎬ细胞外基质增多致使HSC被激活ꎬ细胞表型由上皮型转化成间质型ꎬ促使HSC转化成纤维细胞ꎬ导致肝脏退行性坏死ꎬ形成肝纤维化ꎮDMN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的成模率高㊁周期短㊁死亡率低及可控性高ꎮ高雅等[13]给予大鼠1.6mL/kgDMN溶液腹腔注射ꎬ3次/周ꎬ42d时大鼠出现明显的肝纤维化ꎬ即肝小叶消失㊁假小叶形成ꎬ与四氯化碳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建模的时间ꎮ王晶晶等[14]给予大鼠腹腔注射0.5%DMN生理盐水稀释液ꎬ剂量为2mL/kgꎬ1~3次/周ꎬ共注射28dꎬ停止使用DMN后肝纤维化不易自行吸收ꎬ提示病变稳定性强ꎬDMN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是研究抗纤维化药物的理想模型ꎮ李伟伟等[15]也通过腹腔注射质量分数0.5%DMN溶液2mL/kgꎬ每2d注射1次ꎬ连续4周ꎬ得到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ꎮ综上所述ꎬ与四氯化碳法相比ꎬDMN法具有周期短㊁方法简单的优点ꎬ停止给药后肝纤维化不易自行吸收恢复ꎬ但是DMN为致癌物质ꎬ其除了腹腔注射外ꎬ还可通过吸入(呼吸道㊁皮肤)等途径产生毒性作用ꎬ因此实验操作者在实验时应格外小心谨慎ꎮ1.3㊀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模型㊀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ꎬTAA)分子式为CH3CSNH2ꎬ其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机制是TAA进入细胞内ꎬ被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氧化后生成自由基ꎬ自由基与肝细胞膜脂质结合ꎬ诱发脂质过氧化破坏肝细胞膜ꎬ造成肝细胞的变性坏死ꎮ主要的造模方法有灌胃㊁腹腔注射㊁皮下注射等ꎬ最常用的是皮下注射ꎮ秦冬梅等[16]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将TAA配制成质量浓度为40mg/mL的溶液ꎬ对大鼠进行腹腔注射ꎬ3次/周ꎬ第8周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ꎮ薛改等[17]按160mg/kgꎬ对大鼠隔天灌胃浓度为3%的TAAꎬ每周称量体质量1次ꎬ严格按照体质量变化调整TAA的灌胃量ꎬ1周内体质量下降5%以内者维持原用量ꎬ1周内体质量下降5%~10%者用量减少为原用量的1/2ꎬ1周内体质量下降10%以上停止使用以避免死亡ꎬ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降低大鼠的死亡率ꎮ张帅等[18]对大鼠皮下注射0.03%的TAAꎬ剂量为200mg/kgꎬ2次/周ꎬ8周时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ꎮ综上所述ꎬTAA造模时间较短ꎬ肝纤维化模型成功率高且相对稳定ꎬ死亡率低ꎬ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基础研究ꎮ但其易挥发㊁毒性大㊁需要加强个人防护ꎮ2㊀酒精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酒精分子式为C2H6Oꎬ进入人体内的酒精有90%在肝脏中代谢ꎬ其肝损伤机制是酒精进入肝脏细胞ꎬ在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ꎬ进而转变为乙酸ꎬ促使还原性辅酶Ⅰ与反应性辅酶Ⅰ比值升高ꎬ抑制线粒体三羧酸循环ꎬ使肝内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ꎬ氧化减弱ꎬ使中性脂肪堆积于肝细胞中ꎬ从而引起肝细胞的炎症㊁变性㊁坏死ꎬ诱发胶原纤维堆积导致肝纤维化ꎮ目前主要通过31.5%酒精溶液(95%酒精与水混合制成)灌胃的方法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19]ꎮ有学者采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诱导肝纤维化模型ꎬ16周时成功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ꎬ证明此法操作简单㊁经济低廉[20]ꎮ李丰衣等[21]采用 白酒-吡唑-植物油 混合液灌胃法制备乙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ꎬ即每天给予每只大鼠以4.8g/kg白酒㊁24mg/kg吡唑㊁2mL/kg玉米油的混合液灌胃ꎬ灌胃量随体重的变化进行调整ꎬ同时喂养高脂饲料(基础饲料ʒ胆固醇ʒ猪油=79ʒ1ʒ20)ꎬ于16周时发现大鼠轻度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ꎬ表明酒精复合因素灌胃可以成功制备肝纤维化模型ꎬ且成功率高㊁价格低廉㊁模型相对稳定ꎮ3㊀非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非酒精性肝纤维化主要是指高脂肪㊁高蛋白及高胆固醇诱发的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ꎬ慢性脂肪肝的患者不断增加ꎬ所以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肝纤维化也是当前研究热点ꎮ高脂高胆固醇所致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是: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ꎬ它可把血液中的脂肪酸合成为三酰甘油ꎬ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结合为脂蛋白ꎬ并释放入血液ꎻ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㊁植物油和糖类等高热量食物ꎬ过剩的营养物质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ꎬ从而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ꎬ导致脂肪肝ꎬ肝脏的细胞 堆 满了多余的脂肪ꎬ从而形成肝纤维化ꎮ杨银花等[22]的研究表明ꎬ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能成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ꎬ且价格低廉㊁成模率高㊁操作简便ꎬ于喂养第8周时多数大鼠肝脏肝纤维化形成ꎮ综上所述ꎬ高脂因素诱导的肝纤维化ꎬ造模周期短ꎬ操作方便ꎬ能复制出与人类相似的肝纤维化模型ꎬ可以很好地运用于人类非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研究ꎮ但喂养量尚未标准化ꎬ肝纤维化易自行吸收ꎬ模型相对不稳定ꎮ4㊀胆管结扎性肝纤维化模型胆管结扎性肝纤维化模型是通过人为结扎肝外胆管使其阻塞ꎬ形成肝纤维化ꎮ其结扎方法包括肝外胆管结扎法㊁胆管结扎后切断法和逆行性注入N ̄丁基 ̄2 ̄氰基丙烯酸盐法三种方式ꎮ其主要机制是由胆管渐进性破坏㊁胆汁淤积及肝内炎症持续存在ꎬ导致肝细胞及胆管细胞进一步损伤ꎬ发展为肝纤维化ꎮ慕永平等[23]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备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ꎬ发现该模型可复制人类胆管梗阻造成肝纤维化的形态ꎬ且方法简便ꎬ造模周期短ꎬ肝纤维化稳定可靠ꎬ无须与毒性物质接触ꎮ5㊀自身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自身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主要以遗传因素为主ꎬ其他因素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ꎬ导致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破坏ꎬ从而产生针对肝脏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ꎬ诱发肝脏炎症坏死并进展为肝纤维化ꎮ实验研究中主要以动物血清或者人血清蛋白作为抗原ꎬ将其注射入动物体内ꎬ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ꎮ5.1㊀动物血清诱发的肝纤维化模型㊀实验室一般常选用猪血清㊁牛血清㊁马血清或血吸虫血清等给予实验动物注射ꎬ引起胶原纤维堆积ꎬ导致肝小叶消失ꎬ形成假小叶ꎬ诱发肝纤维化ꎮ由于猪血清较牛血清价格便宜ꎬ而血吸虫血清不易提取㊁价格昂贵ꎬ因此猪血清是实验室肝纤维化造模的首选试剂ꎮ有学者采用猪血清(0.5mL/次ꎬ2次/周ꎬ共12周)对大鼠进行腹部注射ꎬ在造模期间每周处死1只大鼠ꎬ观察胶原纤维㊁肝纤维化指标及转化生长因子β1ꎬ用来判断大鼠成模情况ꎬ结果显示ꎬ猪血清可成功诱导肝纤维化模型[24-27]ꎮ赵宏伟等[28]在传统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腹腔注射ꎬ0.5mL/次ꎬ共12周)的基础上进行改良ꎬ加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80%玉米粉+20%猪大油+0.5%的胆固醇)饲养大鼠ꎬ结果发现实验第4周时大鼠出现肝纤维化的现象ꎬ提示此法大大缩短了造模时间ꎬ方法简便ꎬ价格低廉ꎬ模型相对稳定ꎮ5.2㊀人血白蛋白诱发的肝纤维化模型㊀人血白蛋白所致的肝纤维化分为致敏和攻击两个阶段ꎮ谢玉梅等[29]对人血白蛋白免疫攻击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改良ꎬ使用生理盐水稀释人血白蛋白ꎬ与等量的不完全福氏佐乳剂乳化ꎬ予尾静脉注射0.5mL/次(含人血白蛋白4mg)ꎬ共注射4次ꎬ前2次间隔14dꎬ后2次间隔10dꎬ并以30%乙醇为唯一饮用水ꎬ结果显示苏木精-伊红染色㊁V ̄G胶原染色向肝小叶延伸ꎬ交织成网状ꎻ进一步研究发现ꎬ在攻击阶段由尾静脉注射改为腹腔注射ꎬ或者在注射人血白蛋白的基础上加用四氯化碳ꎬ可增加造模成功率ꎮ5.3㊀刀豆素蛋白诱发的肝纤维化模型㊀刀豆素蛋白诱导肝纤维化的机制是刺激T细胞有丝分裂ꎬ促进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㊁肿瘤坏死因子α等)的释放ꎬ引起炎症反应ꎬ进一步使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ꎮ有学者将1g/L刀豆素蛋白溶于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ꎬ按12.5mg/kg给予每只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ꎬ1次/周ꎬ第6次注射1周后处死大鼠ꎬ取肝组织分析ꎬ发现刀豆素蛋白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与人类肝炎病毒肝纤维化接近ꎬ随着刀豆素蛋白剂量的增加ꎬ肝损伤加重ꎬ此法操作简单快捷[30-31]ꎮ综上所述ꎬ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是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中最为经典的模型ꎬ其操作简单㊁价格便宜㊁造模周期短ꎬ与化学药物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相比ꎬ稳定性更高ꎬ与临床肝纤维化最为贴近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基础研究ꎮ6㊀其他因素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除了上述的造模方法ꎬ还有血吸虫感染实验动物诱导肝纤维化㊁营养缺乏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㊁基因缺陷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及病毒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32-34]ꎮ7㊀小㊀结到目前为止ꎬ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越来越多ꎬ也越来越完善ꎬ这为研究肝纤维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ꎮ由于肝纤维化致病因素具有多样性ꎬ而目前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大多是单一因素造模(化学药物㊁免疫肝损㊁酒精性肝损㊁高脂高胆固醇等)ꎬ无法用人类常见的肝炎病毒复制肝纤维化模型ꎬ仍然没有找到与人类肝纤维化完全相似的模型ꎬ今后应从多方面寻找肝纤维化诱导方法ꎬ进一步探讨肝纤维化的机制及治疗方法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YuJꎬHeJQꎬChenDYꎬetal.Dynamicchangesofkeymetabolitesduringliverfibrosisinrats[J].WorldJGastro ̄enterolꎬ2019ꎬ25(8):941-954.[2]㊀HuanZꎬLinYJꎬZhenYZꎬetal.Therapeuticeffectofglycyr ̄rhizinargininesaltonratcholestaticcirrhosisanditsmecha ̄nism[J].AmJChinMedꎬ2018ꎬ46(5):1111-1127. [3]㊀OgalyHAꎬEltablawyNAꎬAbd ̄ElsalamRM.AntifibrogenicinfluenceofMenthapiperitaL.essentialoilagainstCCl4 ̄in ̄ducedliverfibrosisinrats[J].OxidMedCellLongevꎬ2018ꎬ2018:4039753.[4]㊀TianHJꎬLinLꎬLiZXꎬetal.ChinesemedicineCGAformulaamelioratesliverfibrosisinducedbycarbontetrachlorideinvolvinginhibitionofhepaticapoptosisinrats[J].JEthnopharmacolꎬ2019ꎬ232:227-235.[5]㊀LiuHꎬZhangZꎬHuHꎬetal.ProtectiveeffectsofLiuwei ̄wulingtabletsoncarbontetrachloride ̄inducedhepaticfibrosisinrats[J].BMCComplementAlternMedꎬ2018ꎬ18(1):212.[6]㊀Ramos ̄TovarEꎬHernández ̄AquinoEꎬCasas ̄GrajalesSꎬetal.SteviapreventsacuteandchronicliverinjuryinducedbycarbontetrachloridebyblockingoxidativestressthroughNrf2upregulation[J].OxidMedCellLongevꎬ2018ꎬ2018:3823426.[7]㊀WangRꎬWangJꎬSongFꎬetal.TanshinolamelioratesCCl4 ̄inducedliverfibrosisinratsthroughtheregulationofNrf2/HO ̄1andNF ̄κB/IκBαsignalingpathway[J].DrugDesDevelTherꎬ2018ꎬ12:1281-1292.[8]㊀WeiLꎬChenQꎬGuoAꎬetal.AsiaticacidattenuatesCCl4 ̄inducedliverfibrosisinratsbyregulatingthePI3K/AKT/mTORandBcl ̄2/Baxsignalingpathways[J].IntImmuno ̄pharmacolꎬ2018ꎬ60:1-8.[9]㊀孙㊀鹏ꎬ李五生ꎬ张㊀楠ꎬ等.CCl4等多因素复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造模方法的改进[J].泸州医学院学报ꎬ2006ꎬ29(1):24-25.[10]龙启福ꎬ沈国平ꎬ朱德锐ꎬ等.CCl4橄榄油溶液对肝硬化大鼠模型制备成功率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ꎬ2012ꎬ29(2):1-3.[11]王永刚ꎬ谭㊀沛ꎬ李沛波ꎬ等.田基黄总黄酮抗CCl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ꎬ2015ꎬ13(4):42-44ꎬ36.[12]杨凤蕊ꎬ娄建石ꎬ方步武.蒿鳖养阴软坚方抗CCl4复合因素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J].中草药ꎬ2011ꎬ42(3):530-534.[13]高㊀雅ꎬ韦日明ꎬ黄思茂ꎬ等.基于TGF ̄β_1/Notch信号通路研究杠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ꎬ2017ꎬ37(23):2318-2321.[14]王晶晶ꎬ裴天仙ꎬ郭景玥ꎬ等.丹参滴丸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J].现代药物与临床ꎬ2017ꎬ32(4):572-578.[15]李伟伟ꎬ高海丽ꎬ宋新文ꎬ等.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大鼠中的作用及机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ꎬ2018ꎬ32(1):5-9. [16]秦冬梅ꎬ李㊀静ꎬ陈㊀文ꎬ等.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合并肾脏病变[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7ꎬ35(1):124-128.[17]薛㊀改ꎬ刘建芳ꎬ闫㊀成ꎬ等.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持久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制备[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ꎬ2015ꎬ23(12):1937-1942.[18]张㊀帅ꎬ古维立ꎬ黄㊀迪ꎬ等.四氯化碳㊁硫代乙酰胺和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ꎬ2012ꎬ21(1):71-76.[19]高㊀斌ꎬ常彬霞ꎬ徐明江.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胃的酒精性肝病小鼠模型(NIAAA模型或Gao ̄Binge模型)[J].传染病信息ꎬ2013ꎬ26(5):307-311.[20]许秀举ꎬ沈丽君.乙醇对肝损伤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C]//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海拉尔ꎬ2011:50-51.[21]李丰衣ꎬ孙劲晖ꎬ祝世功ꎬ等.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C]//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ꎬ杭州ꎬ2008:272-275.[22]杨银花ꎬ王佳宁ꎬ韩㊀雪ꎬ等.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外医疗ꎬ2014(33):79-80.[23]慕永平ꎬ张㊀笑ꎬ刘㊀平.黄芪总皂苷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干预胆汁性肝纤维化的进展[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沈阳ꎬ2015:133.[24]李㊀璨ꎬ陆㊀爽ꎬ吴㊀君ꎬ等.丹防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IL ̄33和ST2表达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ꎬ2019ꎬ44(4):435-440.[25]谢㊀君ꎬ谢晓芳ꎬ李梦婷ꎬ等.肝苏颗粒对猪血清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病理损伤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ꎬ2019ꎬ34(2):750-754.[26]宋献美ꎬ王雪银ꎬ李宁宁ꎬ等.大黄总蒽醌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ꎬ2018ꎬ45(15):2818-2822.[27]赵嗣霞ꎬ张如松ꎬ杨苏蓓.积雪草苷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ꎬ2017ꎬ34(5):666-670.[28]赵宏伟ꎬ柏兆方ꎬ张振芳ꎬ等.氧化苦参碱抗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5ꎬ34(4):319-321.[29]谢玉梅ꎬ聂青和ꎬ康文臻ꎬ等.中药双甲五灵冲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ꎬ2009ꎬ18(2):154-158.[30]李鸿立ꎬ田㊀聆ꎬ魏于全ꎬ等.刀豆素蛋白A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J].免疫学杂志ꎬ2004ꎬ20(5):390-392ꎬ396.[31]于英男ꎬ洪㊀源ꎬ李㊀烨ꎬ等.刀豆素蛋白引起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基因表达谱变化[C]//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乌鲁木齐ꎬ2007:37-38. [32]张珈宁ꎬ瞿海燕ꎬ张金梦ꎬ等.桑黄多糖缓解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氧化应激及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ꎬ2019ꎬ31(6):615-621.[33]刘㊀勇ꎬ王㊀斌ꎬ陈思思.TLR3基因缺陷的肝纤维化小鼠血生化指标㊁肝组织纤维化标志物及炎性因子变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8ꎬ17(11):1134-1137. [34]王㊀晶ꎬ周㊀达ꎬ丁永年ꎬ等.慢病毒介导脯氨酰寡肽酶过表达抑制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ꎬ2015ꎬ18(2):168-172.(收稿日期:2019-11-20㊀修回日期:2020-02-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2 ] 顾一煌 , 金宏柱 , 吴云川 , 等. 同艾灸量对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 影
响 的实 验 研 究 [ J ] . 南 京 中 医药 大 学 学 报 , 2 0 0 6, 2 2 ( 6 ): 3 7 3 - 3 7 5 .
[ 1 7] 范刚启 , 王茵萍 , 何
崇, 等. 实现针灸科研思 维模式 的转变 [ J ] .
( 6 ): 3 3 5 - 3 3 8 .
[ 1 9 ] 范刚启 , 周
晶, 刘冠 军, 等. 正 交设计 在针 灸临床 研究 中 的应
用[ J ] . 上海针灸杂志 , 1 9 9 5, 1 4 ( 1 ) : 4 2 43 .
本 文编辑 : 王 知 平
[ 1 5 ] 黄烈弥. 电针拔罐与低 中频脉 冲电疗法 治疗不 同类 型颈椎病 的 疗效观察 [ J ] . 针灸临床 杂志, 2 0 0 2, 8 ( 9 ) : 3 4 .
山 丽 Z 压 亏院 亏 搪 2 0 1 3 年 第2 3卷 第2 期
mi e e [ J ] .I n V i v o , 2 0 0 3, 1 7 ( 1 ) : 5 — 1 1 . [ 1 6] 童伯 瑛 . 拔 罐 刺 激 量 的研 究 [ D] . 河南 中 医学 院 , 2 0 0 8 .
能 。因此 , 把在 动物 模 型观 察 到 的结 果应 用 到 临床 上
时必 须格 外小 心 。
虽然 动物 模型 对理解 病 理生理 过程 具有 巨大 的价
动物模 型 可进 行 的研 究包 括 : a )在 人类 研究 中不
值, 但他们 是模 型 的本质 没有 发生 改变 , 他们 不 能重 复 再 现真 正 的人 类 疾 病 。所 以说 , 每一个模 型 ( 包含 目
标、 设计 、 株系和物种) 显 示 纤 维 化 的发 病 机 制 、 局 部
能被 解决 的问题而 需要 复杂 而全 面 的研 究 ; b )在疾 病
演化 与 回归 的关键 时刻 进行 多次 采样 ; e )实验 测试 的
变量 数 可 以保 证科 学试 验要 求 的最低 限度 。与体 外模 型 相反 , 整个 器 官 是 完 整 的 ( 不 同类 型 的 细胞 和基 质 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 ) , 也 是 一 个 活体 的 一 部 分 , 神经 、 内 分泌 、 神经 内分 泌 、 循 环 系统 、 饮食 、 肠源性等等 , 这 些 因素 的影 响也能 得 到兼顾 J 。 动物模 型 的缺 点是 在 动 物 身 上 复制 人 类 疾病 , 他 们在 免疫 反应 、 基 因表达/ 调控 、 代谢 、 药 理或 组织反 应
效地 对肝 纤 维化发 病机 制进行 深入研 究 , 同 时 也 可 以作 为 一 个很 好 的 手 段 实施 高 通 量 筛 选 抗 肝 纤 维 化 药 物 。 本
文 就 如 何 制 备 肝 纤 维 化 的 动 物 模 型 分 别 从 体 内动 物 模 型 与 体 外 细 胞 离体 培 养 模 型 两 个 方 面 作 阐 述 。 [ 关 键词 ] 肝 纤 维化 ; 体 内研 究模 型 ; 体 外研 究模 型 ; 肝 星状 细胞
要 机制 和纤 维化 相关 胞 内信号 通 路 的识 别 , 基 质 重 塑
和纤维 化可 逆性 的 概念 和 机 制 …… ) 的 重大 进 展 都来 自动 物模 型的研 究 , 来 自实验结 果与 临床 资料 的对 比 。
1 肝 纤维 化 的体 内研究模 型
体相 同 的结 果 , 这对于任何动物模 型而言 , 几 乎 不 可
中 国针 灸 , 2 0 0 2, 2 2 ( 9 ) : 6 3 1 . 6 3 2 .
[ 1 3] 张
英. 不 同灸治时程对红细胞免疫 功能影 响的 比较 [ J ] . 中国
[ 1 8 ] 贺妮 娜 , 樊小农, 王 舒 , 等. 正交 设 计 法 在针 灸研 究 中的应
用[ J ] . 针 灸 临床 杂 志 , 2 0 1 1 , 2 7( 1 ) : 6 3 _ 6 5 .
针灸 , 2 0 0 0, 2 0 ( 1 0 ) : 6 1 3  ̄1 4 .
[ 1 4] 赵天平 , 口锁堂 , 马晓芄 , 等. 正交设计研究艾灸对 溃疡性结肠炎
大 鼠穴 区 温 度 和 C x 4 3表 达 的作 用 [ J ] . 上海针 灸杂志 , 2 0 1 0 , 2 9
[ 中图分 类号 ] R 5 7 5 . 2
[ 文献 标识 码 ] c
[ 文章 编号 ] 1 6 7 1 - - 01 2 6( 2 0 1 3 ) 0 2 - 0 0 6 2 03 -
肝 纤维 化是 许多 无关损 伤病 因的慢性 肝病 的一个 典 型 的结果 。它来 自生理 伤 口愈合反 应 的连续 轮 回或 长期 激活 , 从 而维持 了持 久性纤 维形 成 , 最终导 致器 官 的渐 进纤 维化 ¨ J 。为研 究肝 纤 维 化 , 评 估 治疗 方 法 和 策 略 的抗 肝纤 维化 效 果 , 几 十 年来 动 物 模 型一 直 都 在 被使 用 J 。该 领域 ( 纤维 化 动 力学 , 基 质 生 成 细胞 、 主
Hale Waihona Puke 纤维 化诱 导刺激 的选 择 根 据 的 是 研究 者 的想 法 , 期 望 与动 物反 应相联 系起 来 的发病 机制 能够 类似 于那 些发 生在 人类 相关疾 病 的机制 。这 种想 法 在某种 情况 下可 能 是 自欺 欺人 、 一 厢 情愿 的 。为人 类 疾 病 提 供 一 个 完 美 的模 拟 、 涉 及 相 同 的致 病 因素 和 病 理 生 物 学 过 程 ( 包括免 疫/ 炎 症 反应 ) , 病 理 和疾 病 重 现 性 达 到 与 人
肝 纤 维 化 的 动 物 模 型 制 备 研 究
王 晓 丽
(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 临 汾 0 4 1 0 0 0 )
[ 摘
要] 肝 纤 维化 是 肝 损 伤 后 不 断 进 行 愈 合 修 复 反 应 的 结 果 , 其 发 病 机 制 复 杂 。 选 择 合 适 的 研 究 模 型 可 以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