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低年级科学课堂教学故事
休, 最后 , 齐 刷刷 地 看 我 , 我手一摊 , 说: “ 大家 都 看 到
了, 胡 萝 卜在 水 里 有 的 浮 , 有的沉, 我 也 不知 道 它 究竟
“ 不会 , 用 一个 胡 萝 b切 的呀 。 ” “ 我们 发 现 , 胡 萝 卜尖尖 上 的沉 , ‘ 尾 巴’ 胖一 些 的
老师 说 你用 手 指 一 指 , 哪 个 下 面会 变 ? 学生 指 着 皮球
训 练 比较 有 效 , 即 围绕 一 个 主 题 展 开 , 其 内核 是 科 学 出科 学 的发 现 。这样 的课 堂 , 学 生 是在 上 真 实 的科 学
课。 2 . 设计 “ 趣 理 兼容 ” 的 活 动
理念 是背道而 驰的 , 这 就 需 要 我 们 不 断 探 索 科 学 本 “ 趣 味” 之 间 寻求 平 衡 , 这 就 需 要 我 们精 心设 计 , 使教 质, 研究 课 堂特 质 。
1 . 杜 绝“ 惟 妙 惟 肖” 的 科 学课 ’
学活 动 符合 儿 童 的学 习 特点 , 让 儿 童学 习兼 顾 趣 味 和
时 会 出 现在 科 学课 上 , 这 与“ 用 科 学 的 眼光 看 世界 ” 的
种是“ 科学味 ” 优先兼顾“ 趣味” 。从 低 年 级课 堂实
践来 看 , 实践 性 强 的课 堂 , 学生 容 易被 活 动 吸引 , 趣 味 很浓 , 但往往理性思考不足 , 需 要 我们 在 “ 科学 味” 与
匣夏 叵圃
. 1 03
教 室 里 一 阵 忙乱 , 随后 又 静 下 来 , 学 生 的小 脑 袋 凑在一起 , 围着 大 大小 小 的胡 萝 卜 块 , 不 时拿 起 来 往
水 里放 一放 。
科学课上的小故事
科学课上的小故事
说起教学故事,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心中也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些故事就像闪光的珍珠,点缀着我们科学教师繁忙而充实的教学生活,使我们平凡的教学生涯充满了欣喜和感动。
那是四年级的一堂课学课。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许多蔬菜、水果、还有其他食物,学生们带的食物各种各样,有蔬水火腿,人人都带了,而且带的不一样,当我讲完食物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元素时,让学生找找那种食物里含有那种成分,学生由于带的东西不一样,所以五花八门的答案。
小组汇报时,由于太多、太乱,东西带的不一样,所以学生说的也不一样,我才一一给解释。
让一个学生带了碘酒,再给土豆、红薯滴上点酒后,发现并没有变蓝,失败的实验引发学生们的议论:“咦!怎么没变呀,不是和原来一样是的吗?”我也有些紧张,,仔细一看找到原因了。
原来这个碘酒不是真的,学生弄错了。
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我说:这个马铃薯太调皮不听老师的话,咱们再换一个听话的。
我赶快把课前实验过的那个碘酒找出来,重新做一遍,马铃薯终于变蓝了。
经过这个小意外,我深刻地体会到现代课堂是一个变幻多端的小世界。
小学科学课是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常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往往超出了课前预案的设计。
这时我们不能只图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尽管这些“小意外”的发生或许打乱我们的教学节奏,但也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不期而至的收获,而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地动态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科学教学小故事
科学教学小故事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
通过科学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下面是一个关于科学教学的温馨小故事,它展示了科学教学的魅力和意义。
二、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学的科学老师张老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们来到学校的科学实验室。
今天,他们要一起探索“水的循环”。
张老师耐心地讲解着水是如何从地面蒸发,形成云朵,再变成雨落回地面的。
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模拟这个过程,让学生们亲眼见证水的循环。
实验开始了,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器材。
当水滴被加热后蒸发变成水蒸气,再凝结成小水珠时,他们发出了惊叹声。
张老师微笑着解释道:“这就是水的循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现象。
当我们学会观察和思考,就能发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启示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科学教学不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建议为了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教师们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创设情境: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 鼓励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 强调应用: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7.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8. 重视评价与反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9. 培养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为科学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小组讨论一次实验课,我组织同学们观察土壤,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实验取材料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
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
”而那位同学则抢着说:“我刚才没错,他听错了”。
还有人因为土壤取多了被告状,还有人因为土壤取少了被告状,站在学生中间,我顿时感觉他们有时候好像压根没把我当成老师,而是当成他们的裁判。
还有一些人就坐着发呆,等待讨论结束。
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
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那个发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使我在思考到: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
课堂上同学们好像是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讨论也都很热烈,但是他们的关注点总是跑偏,我思前想后,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在之前的操作环节,每个人没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想着我要完成这个实验,结果积极的同学比着积极,互相挑毛病,较真,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耽误时间,不积极的就干脆把实验置之不理,导致最后学习并没有什么效率,假如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的一摊子要操心的事,那也就没时间吵架了,所以合作学习一定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
例如:组长、记录人等。
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且离了哪一个环节实验也完成不了。
另外,如果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然他们意识到最终任务是什么,养成大局意识。
并不是四个人凑够一个小组了就叫合作,而是应该在合理的统筹安排下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而且在实践之后我发现确实比以前要好很多,。
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故事我的教育故事小学科学教师
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故事我的教育故事
小学科学教师
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故事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的教育故事是关于激发学生对科学
的兴趣和探索精。
教学故事的背景是一堂关于天气现象的课程。
我选择这个主题,因为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引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我首先给学生讲解天气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什么是云、下雨的原因等等。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采用了一些简单的实
例和图片来说明。
接下来,我组织了一个小型实验,让学生们亲自参与。
我们使
用一个玻璃杯和一些温水,用一张纸覆盖玻璃杯的口,并等待一段
时间。
当纸上开始出现水滴时,我让学生们观察并解释这个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水蒸气的凝结过程,从而对云和下雨
的形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课堂的最后部分,我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提出一些
与天气相关的问题。
例如,他们认为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或者
为什么有时候会出现闪电和雷声?学生们积极地思考,并向其他同
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经过这堂课的研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
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而我作为教师,也深感满足和喜悦,因为看到学生们对科学的热情和研究的动力是
我最大的收获。
通过这个教学故事,我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兴
趣和好奇心,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让科学教育变得更加生
动和有趣。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
值和目标。
科学教学小故事(精选五篇)
科学教学小故事(精选五篇)第一篇:科学教学小故事科学教学小故事: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马虎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对于《科学》这门学科就要抱着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
每次上课都要认真备课,提前实验做好一切准备。
在我做实验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我上四年级《混合后的变化》一课。
课前我按教材要求精心做了实验:测量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我准备好了实验材料:烧杯(带刻度)、油、水、天平、砝码、记录表。
第一步,用天平称出1号烧杯的重量86.4克,倒入油之后,量出油的体积50毫升,然后称出油和1号烧杯的重量146.9克,进而计算出油的重量60.5克。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水的体积50毫升,水的重量63.7克。
第二步把水和油混合后,量出水和油的体积120毫升,称出水和油的重量210.6克。
前后一对比,发现混合前后重量没有发生变化,而体积却增大了一部分。
这与科学教参不一致。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我做得不精确吗,我又做了一遍,结果完全一样。
换成其他液体怎么样呢?我把油换成牛奶重新做了一遍,其结果与前一次仍然是相同的。
于是,我就用同样的教具在班里演示了这个实验。
给学生的结论是:液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混合后体积增大。
课后,我与其他教师针对实验课结论进行交流,又查阅了有关资料,发现我的实验结论是错误的。
为什么我经过三次实验,结果都是错误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三位老师一起合作,共同观察,研究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是不是烧杯刻度不准,于是用量筒做了这一实验,结论正确,又用以5毫升为一刻度的小量杯代替烧杯,反复做了这一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了。
那么错误出在哪里呢?有可能是烧杯的刻度不准确。
我们用2个同样的烧杯,量出同体积为50毫升的水,倒在一起,体积竟然比100毫升刻度超出20毫升。
原来就是烧杯的刻度不准确,导致了实验错误的结论。
第二天,我及时给学生把实验结论更正过来。
告诉同学错误的原因,并再次用量筒演示这个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正确结论。
小学科学教学小故事
小学科学教学小故事一天,小明在学校里上科学课。
老师给了他一本关于植物的书,并告诉他要准备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小故事。
小明很兴奋,他决定写一个关于种子发芽成为植物的故事。
故事开始的时候,小明在自己家的花园里发现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他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了湿润的土壤里,并给它浇了一点水。
过了几天,小明看到了一个小小的芽从土壤里冒出来。
他很高兴地告诉妈妈:“妈妈,我看到了芽!种子开始发芽了!”接着,小明继续观察芽的生长过程。
他发现芽越来越长,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植物。
植物有了叶子和茎,还长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小明非常惊讶,他喊道:“妈妈,妈妈!我的植物长出了花!它真漂亮!”小明的妈妈也很高兴地看着小明的植物。
她解释给小明听:“孩子,这是因为种子在土壤里吸收了水分和养分,然后开始发芽生长。
植物会通过叶子吸收阳光照射下来的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长茁壮。
最后,它会长出花朵,吸引蜜蜂和蝴蝶来传播花粉,让更多的植物生长。
”小明听完妈妈的解释,感到非常开心和骄傲。
他决定继续关注他的植物,并研究更多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
通过这个小故事,小明学到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他明白了种子发芽并长成植物的过程需要充足的水分、阳光和二氧化碳。
他也明白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科学的过程中,小明不仅仅是在书本上研究知识,还通过实际观察和亲身体验来理解科学的奥秘。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通过这个小故事的讲解,小明的同学们也对植物生长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都在期待着下一堂科学课的到来,希望能够亲手进行一些实验和观察,来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备注:此故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扩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
小学科学教育故事
小学科学教育故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小学科学教育中的精彩故事吧!故事一,种子的奇妙旅程。
从前,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躺在土壤里,被阳光、水和空气滋养着。
有一天,它听到了土壤的呼唤,它想要冒险,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它顽强地生根发芽,向着阳光挺拔而去。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成长,它长出了茁壮的叶子和根茎,变成了一棵高大的植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种子在土壤中发芽生长,是因为它需要阳光、水和空气的滋养。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故事二,小猫的奇妙探险。
有一只小猫非常好奇,它想要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和落下。
于是,它决定踏上一场奇妙的探险之旅。
在旅途中,它遇到了一只聪明的老猫,老猫告诉它,太阳升起和落下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和公转。
小猫听完之后,恍然大悟,回到家中,开始思考地球的运动规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明白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原理。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故事三,小鸟的飞行秘密。
小鸟从小就梦想着能够飞翔,它每天都在树枝上跳跃,试图振翅飞翔。
但是,它总是摔个跟斗,一次次受伤。
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智慧的老鹰,老鹰告诉它,飞行需要一双强壮的翅膀和空气的支撑。
小鸟听后,开始努力锻炼自己,最终成功飞翔于蓝天之上。
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飞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勇气、毅力和智慧。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飞行的原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故事不仅可以让科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教学中多多运用故事,让科学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科学课教育小故事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某小学的科学课堂上,老师张老师正准备开展一堂关于宇宙的探索课。
这一天,教室里布置得格外神秘,墙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的星空图,窗台上摆放着各种天文仪器,仿佛把孩子们带到了浩瀚的宇宙之中。
一、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宇宙是什么吗?”张老师站在教室中央,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宇宙是无穷无尽的,有无数的星星和行星。
”小明的声音洪亮,他是班上的天文爱好者。
“宇宙很大,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就像一粒尘埃。
”小芳认真地说。
张老师微笑着点头:“非常好,同学们都很聪明。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宇宙。
”二、课堂活动1. 观看天文视频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宇宙,张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宇宙的科普视频。
视频中,浩瀚的星空、旋转的行星、遥远的星系,让孩子们目不暇接。
“哇,好美啊!”小丽激动地感叹。
“宇宙真神奇,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小强眼中闪烁着梦想的光芒。
2. 天文知识问答视频结束后,张老师提出了几个关于宇宙的问题,让学生们抢答。
“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张老师问道。
“一年!”小丽迅速回答。
“太阳系中有多少颗行星?”张老师继续提问。
“八颗!”小明毫不犹豫地回答。
3. 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天文观测的乐趣,张老师带领学生们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他们利用废旧的饮料瓶、纸板和胶带,制作出了自己的天文望远镜。
“老师,我看到了月亮!”小明兴奋地叫道。
“老师,我看到了星星!”小芳也兴奋地喊道。
三、课堂总结在课堂的最后,张老师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探索了宇宙的奥秘,了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四、案例反思这堂科学课以“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主题,通过观看视频、知识问答和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天文知识。
以下是本节课的反思: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神秘的教学氛围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科学课上的趣味故事:适合小学一年级
科学课上的趣味故事:适合小学一年级
在科学课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坐在课堂里,老师正在讲述关于水的神奇故事。
水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它却有着许多有趣的特性哦!
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朋友吗?他就是水蒸气小朋友!水蒸气小朋友很调皮,他喜欢在阳光下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飘到天空里去旅行。
”
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想象着水蒸气小朋友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的样子。
老师接着说:“水蒸气小朋友在天空里玩累了,会聚集在一起变成云朵。
云朵就像是一群棉花糖一样,软软的、白白的,悄悄地漂浮在空中。
”
小朋友们都想象着自己能够站在云朵上,蹦蹦跳跳地享受云朵的柔软。
老师笑着说:“有一天,当云朵变得很厚很厚时,里面的水蒸气小朋友们会开始觉得有些挤了,他们就会变成小雨滴,从云朵里落下来。
”
小朋友们听到这里,都兴奋地想象着小雨滴们跳跃着、欢快地落在大地上的情景。
老师继续说:“小雨滴们落到大地上,有些会汇集成小溪,有些会躺在叶子上,有些则会被植物吸收进去。
他们的旅程还没有结束呢!”
小朋友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地听着老师讲述着水的旅程。
老师最后说:“同学们,水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它还有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留意水的变化,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哦!”
小朋友们听完老师的故事,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水这位神奇小朋友的好奇和尊敬。
科学课上的这个趣味故事,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小学科学课案例6则
小学科学课案例6则篇一: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我的小学科学教学故事学校安排我接手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这对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是一个考验。
开始我认为小学科学课就是引领学生自己随便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因为科学课有很多实验,这要求老师要很好地组织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记得我在讲授《蜡烛的变化》这一课时,刚开始布置实验没有几分钟,正当别的同学都安安静静地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着手做实验时,突然在王飞宇同学的位置处冒出了黑烟。
吓得旁边的女同学大叫,“老师,王飞宇冒烟了。
”我赶紧走过去,查看原因??可是这时,他早已吓得藏起了作案工具,黑烟也已渐渐散去,我明白这个黑烟是如何冒起的。
我看了一会儿,说:“王飞宇,你的实验相当成功,只是你刚才又给同学演示了一个新的实验——“纸张燃烧了”,你能不能给咱们同学和老师说一说,纸张燃烧了是产生新物质变化还是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啊?”王飞宇一看,我没有批评他,反而想听他的想法。
这时,他的胆子大了起来。
他走到讲桌前,给我们师生当起了临时的小老师。
他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说:“其实,我刚才也是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来做的,只是我手中还有一张废纸,没什么意思,就随手点着了,然后火势有些大了(他有些不好意思了)。
就这样了,就起了浓浓的黑烟!”。
我随机鼓励他,“你的一次捣乱,让我们每个同学,包括老师都很清楚地看到纸的燃烧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还得向你学习这种精神呢!你知道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是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用别人没有用过的东西来做的实验,你很有科学家的天份呀!”“谢谢老师!”第二天,我一到学校,王飞宇同学就找到我,说:“老师,我知道了。
其实不管是蜡烛的燃烧还是纸张的燃烧,都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你真棒!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以后要更努力呀!”??我想说,科学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它要求每位科学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备好一节课,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每节40分钟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科学课堂上学有所获!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科学课!篇二: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这6分钟值不值温州市瓯海区教师教育与科研中心(筹)周琼莉一堂三年级科学公开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内容是《淀粉的踪迹》,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刘老师。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育人成长故事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育人成长故事引言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生的育人成长故事,展示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成长和进步。
故事一:小红的植物实验小红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小学生,他对植物生长过程非常感兴趣。
在植物的生长实验中,小红耐心地观察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过程,并记录下每天观察的结果。
通过实验的过程,小红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而且对植物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个实验激发了小红对植物科学的兴趣,也培养了他的耐心和细心观察的能力。
故事二:小明的环保行动小明是一个关心环境保护的小学生,他在学校的科学课上学到了有关环保的知识。
受到启发,小明提议在学校组织环保行动。
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清理学校周围的垃圾,并设计了一个小型的废品回收系统。
通过这次环保行动,小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这个故事让其他同学也受到了激发,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故事三:小李的科学项目小李是一个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的小学生,他在学校科学俱乐部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科学项目。
他想研究太阳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李设计了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实验装置,通过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观察,他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这个项目不仅培养了小李的科学研究能力,还激发了其他同学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小李的努力和成就在学校内外得到了认可。
结论以上故事展示了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些育人成长故事,这些故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实践和创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在科学学习中成长和进步。
教育叙事故事案例科学(2篇)
第1篇一、背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讲述一位科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巧妙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科学思维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某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学内容为《植物的生长》。
教师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教学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了一盆正在生长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观特征。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是浇水,有的说是施肥,还有的说需要阳光。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植物知识,如植物的结构、生长环境等。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是如何从种子变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2)探究活动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包植物种子和实验器材。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疑问。
学生们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植物生长与浇水、施肥、光照等因素有关。
(3)交流分享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生长的规律,并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4)拓展延伸教师提出:“同学们,除了我们刚才实验中提到的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呢?”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鼓励学生们课后继续探究,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出示实物、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小学科学教育故事(13篇)
小学科学教育故事(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料作文大全、名言名句、心得体会、语录大全、祝福语、演讲稿、古诗词、读后感、申请书、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compositions, famous sayings and sentences, experiences, quotations, blessings, speeches, ancient poems, after-reading feelings,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科学教育故事(1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小学科学教育故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本案例以“奇妙的植物世界”为主题,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展示了一位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
二、案例描述1. 导入新课上课铃声响起,科学老师王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
她手持一盆绿油油的盆栽,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奇妙的植物世界,探索植物的秘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盆植物,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有趣的地方?”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叶子是绿色的,有的说花是香的,还有的说根是埋在土里的。
2. 分组讨论王老师见学生们兴趣盎然,便将他们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植物观察记录表,要求他们观察同一盆植物,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互相分享观察结果,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例如:“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花为什么会开花?”“根是怎么吸收水分的?”等等。
3. 实验探究王老师见时机成熟,便组织学生们进行实验探究。
她准备了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土壤、水、温度计等实验器材,让学生们分组进行种植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他们发现,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速度不同,有的植物需要更多的阳光,有的植物需要更多的水分。
4. 课堂小结实验结束后,王老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堂小结。
她首先表扬了学生们积极参与的态度,然后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王老师解释说:“叶子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素,它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花之所以会开花,是因为植物需要繁殖后代。
根吸收水分是通过根毛进行的,根毛增加了根的表面积,提高了吸水效率。
”5. 课后延伸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植物世界,王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变化。
三、案例分析1. 激发兴趣王老师通过展示盆栽,激发学生们对植物世界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教育科学案例小故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在与人交往、情绪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害怕与人交流;遇到挫折容易沮丧,情绪波动大;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强,但在团队中难以融入。
这些问题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希望通过教育科学的方法帮助小明克服这些困难,让他快乐地成长。
二、案例分析1. 小明缺乏自信,害怕与人交流的原因小明之所以缺乏自信,害怕与人交流,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环境较为紧张,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无法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小明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同学的排斥,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
(3)自身因素:小明可能因为性格原因,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导致他在与人交往中显得自卑。
2. 小明情绪波动大的原因小明情绪波动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小明可能因为年龄较小,尚未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导致情绪波动大。
(2)挫折承受能力差:小明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沮丧、失望等负面情绪,难以自我调节。
(3)心理压力:家庭、学校、同学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小明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波动大。
3. 小明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原因小明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教育:家长过于注重小明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团队合作的培养。
(2)学校教育:学校可能过于强调个体成绩,忽视了团队合作的培养。
(3)自身因素:小明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导致在团队中难以融入。
三、教育科学方法的应用1. 家庭教育指导(1)家长要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多陪伴他,给予关爱和支持。
(2)家长要教育小明正确对待挫折,培养他的抗挫折能力。
(3)家长要注重培养小明的团队意识,鼓励他参加集体活动。
2. 学校教育改革(1)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故事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故事
科学教学故事是一种互动和有趣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以下是一个故事的示例,可以用于一年级科学课堂。
标题:小兔子的环境
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住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
小兔子很开心,因为它周围有许多花草树木,气候也适宜。
某一天,小兔子发现花园里的树木开始枯萎了,花朵也变得少了。
它很担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兔子决定向它的一位植物朋友征求帮助。
这位植物朋友告诉小兔子,这是因为花园的树木需要阳光和水来生长,但最近天气变得干燥,没有下雨,也没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到土地上。
这导致花园里的植物无法得到所需的养分,从而导致它们变得弱小。
小兔子觉得很难过,因为它喜欢花园的美丽景色。
它决心采取行动,帮助花园中的植物。
第二天,小兔子开启了它的环境保护任务。
它找来了一盆水,每天都给花园里的植物浇水。
它也帮助阳光照射到土地上,移走一些树叶遮挡的物体。
这样,植物们终于得到了足够的养分,渐渐变得茂盛起来。
小兔子开心地看着花园里的植物一天天变得茁壮。
它学到了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自身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个故事,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观察和理解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自己可以如何保护环境。
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_以上内容仅作为示例,供参考。
_。
科学教师教育教学故事
科学教师教育教学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影响深远的老师,尤其是科学教师。
他们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甚至是一些日常的小故事,都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教学故事更是让学生受益终身。
下面就来分享一些关于科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故事。
故事1:小小蚂蚁的奇妙世界小明是一位年轻的科学老师,他热爱大自然,尤其是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他的生物课上,他常常会带着学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有一次,他带着学生们到校园里的草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小明告诉学生们,蚂蚁是非常神奇的昆虫,它们生活在一个看似微小却又充满生机的世界里。
他通过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在小小的蚂蚁世界里发现了无限的趣味和知识。
这堂课过后,学生们对昆虫的认识大大增加,他们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敬畏之心。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小明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故事2:一粒种子的奇迹另一位科学老师王老师,在开设植物生长的课程时,选择了把种子携带回家里,在家中自己种植,并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分享给学生。
她在课上讲解植物生长的知识,然后带着学生一起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
每天,学生们都会期待着能够通过直播看到种子发芽、生长,一颗稻谷的成长经历。
王老师通过观察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种子的奇妙,引发出对植物生长的浓厚兴趣。
在王老师的悉心呵护下,这一颗颗种子都完成了奇迹般的转变。
从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到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这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植物世界的神奇和伟大。
通过科学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植物生长的奥秘,也领悟到了生命的伟大。
故事3:夜晚的星空除了生物方面的故事,物理老师苏老师也有着自己的教学方式。
她热爱星空,每年都会带领学生去郊外露营,观赏星空。
在观星之旅中,苏老师讲述了星空中无数繁星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对宇宙的无限遐想。
在一次观赏活动中,苏老师和学生们看到了星座中的流星雨,这一奇观让学生睹物思而发,对宇宙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学教育故事科学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实验、创新的能力。
本案例以一堂小学科学课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案例描述1. 课题:《奇妙的植物世界》2.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3.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常见的植物;(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4.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新课讲授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有细胞结构、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同时,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习性。
(3)课堂活动活动一:观察植物教师发放植物标本,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植物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二:植物分类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如:按生长环境分类、按用途分类等。
通过分类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三: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如何制作植物标本,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工具,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4)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收获。
最后,教师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爱大自然。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亮点(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展示美丽的植物图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体现科学教育的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植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堂里的教学故事
——小组讨论
每当到小组讨论时,我信步走到学生中间,一幅让我深思的场面呈现在我的面前,只见一个组的组员在为谁先回答哪个问题而争吵的面红耳赤,当我走到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骤然停止。
另一个组:一位女生见到了我,如同见到了裁判,立刻举手后便说:“老师,他说错了,应该是这样的。
”而那位同学则抢白道:“我没错”。
为了不引起大的波动,我回到讲台。
当我环视四周,在教室的角落处,一组中有一名同学正呆呆地坐着,他好象对大家的讨论并不感兴趣。
短短的讨论时间到了,几位同学进行了回答,很快通过了问题。
一节课很快结束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感觉到轻松,那个呆呆的眼神和那两张争执的面孔我始终不能忘记,这使我在思考到: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成功的合作学习,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学生值得讨论而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参与的问题呢?《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他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等各方面都要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
无论教师的每一步都应遵循:“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合作学习也不例外。
首先合作学习是有组织、有分工的,尤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组内学习,必须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的任务。
例如:组长、记录人等。
从而达到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发表意见。
另外,当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要给学生方法,组织意见一致的同学进行题,即有必要讨论再讨论,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乐于参与讨论,并与其他意见进行争辩,切不
可放之不管。
其次,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大家希望解决的问题外,教师还要把握当出现新知识时,需要时再进行讨论。
新课程理念取而代之了消然引退的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这一变革有如春风拂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生机,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的活力。
然而我们教育者应看到并关注那些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其内涵。
这是某一节课,某一周所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更不是浮于研究学习的表面,也应该因课而定,因人而异,要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让学生不断体验,终究领悟,努力接受新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