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风采”

观音初中康祥明温晓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课程改革之际,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各级政府评优树模,政策优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于是,一批批名师应运而生,他们不仅拥有了荣誉,也得到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经济回报,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在这些名师中,绝大多数德艺双馨,堪称典范。他们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有丰硕的教研教改成果,确实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市、县的学科带头人。然而,也确有极个别名师金玉其外,名不符实。

这类名师有他们特殊的成长轨迹,而且,他们也总是能抓住机遇,找到一种超出常人思维的成名方式。

亮点一:巧施“作文速成法”。

在一次闲聊中,我无意中问到一个同事的孩子:“你们的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写作文的?”这孩子一听我问写作文的事,可来劲了,显出一脸的稚气,挺神气似的对我说:“老师教我们的写作方法可实用哪!一是背诵,二是改写。”我接着又问:“怎么个背诵,怎么个改写法?”小孩子又一五一十地比画着说:“老师经常找一些好作文让我们背诵,说记下来之后,只要把人名和地名改了就是自己的文章了。老

师还让我们每人都买几本作文书,要求我们在作文书上直接改写,把作文中的人名、地名改换后就利用早读时间反复熟读、背诵。”小孩子说着便找出了好几本作文书让我看,我大略地翻了几篇,果然如小孩所说——作文中改得密密麻麻的。不过,也仅仅是人命和地名的更换而已。我听了孩子的一席话,不禁感慨道:“这方法确实‘实用’啊!”

亮点二:让学生吃“炒米饭”。

随着课改的深入,多媒体的使用逐渐成为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然而,我们的个别名师却把这当作是自己成名的快捷方式。每当赛教或者公开课时,他(或她)总是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把这些事全揽在自己身上,根本不给别人留任何机会。领导、老师们也图省事,谁好去,就去呗!其实,这种公开课也只不过是拿学生当实验品而已。制作课件——试讲——评课——修改——再试讲——再录象。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等参加县级或者市级赛教时,同样的教学内容已是上过七、八遍了。因此,每当课堂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时,学生不仅对老师提问的方式、答题要点等了如指掌,而且连教材中的标点符号也能做到记忆犹新,课堂知识掌握率达百分之百。这种看似效果颇佳的公开课,无异于让学生吃“炒米饭”,初尝似乎清香可口,细品则毫无滋味,早已失去了大米饭的原汁原味。况且,这种

公开课能反映教者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真实水平吗?

亮点三:善用“吹”术。

在同行们眼里,所谓“名师”,就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绩显著,教研成果丰硕,驾驭课堂、驾驭教材、驾驭学生能力强的教师,可作者笔下的名师并非如此,只不过善用“吹”术而已——一是吹领导,二是吹自己。因为他们(或她们)始终坚信一条真理:吹牛是不犯死罪的。

面对领导,这些人极尽“吹捧”之能事,所有讨好、逢迎的话都让他们(或她们)给说绝了。吹得领导飘飘欲仙,吹得领导失去了原则。领导一高兴,什么“上脸”的事都让他们(或她们)干,哪管什么“民主”、“选拔”。这正所谓“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面对自己的成绩,他们(或她们)总能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在写总结或编纂先进材料时,什么“名列前茅”,什么“效果显著”之类的词满篇都是,根本找不到一个能说明事实的具体数字。一旦小有建树,便显出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指手画脚,不可一世,大事渲染,恨不得拿上卖老鼠药用的小呐叭,走街窜巷,高声吆喝。说白了,不就是偶尔取得了一次全县第一吗?不就是参加那些收费性的论文评奖活动拿了个什么荣誉证书吗?其实,在平日里的多数统考测评中,总是成绩平平,甚至是

名落孙山;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级赛教或者公开课从来没上过。即使参加过,也是早已试讲了十次、八次了。这样的公开课根本不能反映教者驾驭课堂、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真实水平。

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改进名师评选的方法,增强考核、评选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让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经验,教育理念科学,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成为名师。

说明:此文于2008年发表于《汉中教育》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