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耶阿本德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范式(Paradigm):理论模式、基本方法、共 同信念、共同标准
• 形而上学范式:一组信念、有效的形而上学思 辨、标准、看法、统率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等。
• 社会学范式:公认的科学成就,科学习惯 • 人造范式:教科书、经典著作、工具仪器、类
比、格式塔图象
9
范式的认识功能
• 通过范式,人们获得了一种心理定向或 视觉定向、改变了原有的认识格局,这 种定向使其获得了类似感,从而使新的 问题得到解决。
30
怎么都行
• “怎么都行”不是我推荐的一种新方法论的唯一“原 则”。它是那些坚定地信奉普遍标准理解历史的人唯 一可用的方式。”
• ‘怎么都行’没有表达我的任何信念,它是我对理性 主义者的尴尬处境的诙谐概括:我说,如果你需要普 遍的标准,如果没有独立于情况、独立于世界的形式、 独立于研究的转折点、独立于多变的独特性而成立的 原则你就不能生活,那么我可以给你一个这样的原则, 它将是空洞的、无用的、相当可笑的——但它是一个 “原则”。它就是“怎么都行”的“原则”。
• 认为自然界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无限丰富的,这种 想法导致作出新发现的愿望,因而导致内容增长的原 则。该原则给了我们另一个据以判定理论的标准:与 已知的内容相比,具有超量内容的理论优于没有超量 内容的理论。这个标准也不是不可触犯的。一旦我们 发现我们居住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这个标准便遇到 了麻烦。
• 显然对新思想的归顺将不得不借助论证之外的 手段促成。它的实现将不得不依赖非理性的手 段,诸如宣传、情感、特设性假说以及诉诸形 形色色偏见。我们需要这些“非理性手段”来 维护新思想,它们在找到辅助科学、事实和论 据之前只是一种盲目的信仰,在那之后,才转 变成可靠的“知识”。
38
费耶尔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 他们并非对相同的视觉经验作出不同的 解释,因为解释就是思考,而看是一种 经验状态,他们直接经验到不同的东西。
6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建 构的过程。
• 格局 • 同化 • 顺应 • 平衡 • 客体只是在被建构时才被发现
7
蒯因的知识之场理论
• 法国物理学家迪昂(杜恒)否定判决性实验 • 美国哲学家蒯因(Quine):科学假说不是孤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
• 库恩(T.Kuhn)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必要的张力》
• 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
– 《反对方法》 –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1
2
3
相关研究成果
• 图尔明的“自然秩序理想” •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蒯因的知识之场理论
4
图尔明的“自然秩序理想”
32
爱因斯坦:认识论的机会主义
• 爱因斯坦说:经验事实规定的外部条件, 不允许他(科学家)在构造概念世界时 墨守一种认识论体系,因而被捆住手脚。 所以,在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必 定象一个典型的毫无顾忌的机会主义者。
33
方法论原则依赖于所研究的对象 的状态
• 只有在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世界中,我们所使用的标 准和我们所推荐的规则才有意义。在一个不呈现该结 构的领域中,它们便成为无用的,或开始成为无效的。
新旧范式不可通约性.
19
范式的不相容性
• 科学革命不是旧范式的自然发展的结果, 是概念网的置换。
20
不同科学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 不同范式对于科学有不同的标准和定义, 对于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 不同范式有不同的概念网,与实验、观 察有不同的联系。
• 不同范式的支持者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彼此没有中立的、共同的经验基础可以 判别哪一个范式更合理。
新旧范式不可通约性.
12
范式的不相容性
• 科学革命不是旧范式的自然发展的结果, 是概念网的置换。
13
不同科学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 不同范式对于科学有不同的标准和定义, 对于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 不同范式有不同的概念网,与实验、观 察有不同的联系。
• 不同范式的支持者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彼此没有中立的、共同的经验基础可以 判别哪一个范式更合理。
立的单个命题陈述,因为“整个科学是一个力 场,它的边界条件就是经验,在场的周围同经 验的冲突引起内部的再调整,”因此“在任何 情况下陈述都可以是真的,······反之,由于同 样原因,没有任何陈述是免受修改的。” • 调整科学陈述系统的原则:1,保守性原则。2, 简化原则。
8
库恩(T·Kuhn)的范式理论
21
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改变
• 不同范式的科学家带了不同的有色眼镜, 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科学革命时,科 学家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必须进行再教育, 心理必须重新定向,重新转换。以前范 式下看不到的新东西看到了,以前看到 的东西也仿佛有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 意义。
22
科学有无进步?
• “毫无疑义,作为解决难题的工具,牛 顿力学改进了亚里士多德力学,爱因斯 坦的理论改进了牛顿的理论。但是我始 终看不出在它们的前后相继中具有本体 论意义上的发展方向。”
25
范式理论的特点
• 科学的整体性:范式是基本单位,范式的更替 是心理信念的变化,“格式塔改变”。
• 科学思维的阶段性
– 常规科学阶段:收敛性思维 – 科学革命阶段:发散性思维
• 科学活动的非理性因素: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 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影响。
•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26
27
28
• 1,科学研究活动中不存在任何超越具体问题、 具体对象的普遍规则,任何普遍的规则在科学 的历史上都曾被、也应该被突破。
• 功能:治疗性 vs 建设性
40
• 范式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为他们 留下了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提供 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10来自百度文库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常规科学(范式形成)——反常— —危机——科学革命(范式更替)——新常规 科学——
11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无共同范式 • 常规科学:范式支配下的“解难题”活动,渐
进发展阶段,对范式的“教条主义态度”. • 反常:无法用范式解释的现象 • 危机:反常数量增多,范式受到怀疑. • 科学革命: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激烈革命阶段,
• “科学并没有发现自然的真理,也没有 愈来愈接近真理”,“任何愈来愈接近 真理的观点都是毫无根据的,都必须放 弃”。
23
科学与迷信的区别何在?
• “科学史要把过去人们所相信的科学部 分,跟前人任意扣上错误、迷信的部分 互相区别开来,愈来愈感到困难了。他 们愈是仔细地研究亚里士多德力学、燃 素说化学、热质说热力学等等,就愈来 愈感到那些过时的自然观,总体上说, 一点也不比今天流行的更不科学一些 。 ”
36
证据受到“污染”
• 任何一个理论永远不会与在它范围内的 所有已知的事实一致。这种不一致使任 何一个理论都处于“反常的海洋”之中。 这种不一致不一定是理论的失败,有时 反倒是进步的证明。
37
非理性因素在科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 论证若审慎地加以应用,本来可能阻止现代科 学的兴起。论证可能阻滞科学,而瞒骗则是促 进科学所必不可少的。
• 3,反对科学沙文主义 • 科学与人类其它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 • 科学不应该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
应当平等竞争. • 科学家是有自己特殊利益的社会群体,同样应
受到监督,必要时外部力量可以干预科学共同 体.
39
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的功能与地位
• 无政府主义虽然或许不是最吸引人的政治哲学, 却无疑是认识论的、科学哲学的灵丹妙药。
• 共同的理论和方法的信念、模型或模式、 研究传统、是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或成熟的标志。
16
范式的认识功能
• 通过范式,人们获得了一种心理定向或 视觉定向、改变了原有的认识格局,这 种定向使其获得了类似感,从而使新的 问题得到解决。
• 范式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为他们 留下了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提供 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 唯一可能成立的普遍规则是:Anything goes! • 方法论原则依赖于所研究的对象的状态,依赖
于宇宙的状况,所以不可能先验地决定方法论 原则。
29
唯一不禁止进步的原则便是
——怎么都行
• 对于任何给定的法则,不管它对于科学 来说多么“基本”或“必要”,总会有 一些境况,在那里不仅无视这法则而且 采取它的反面是明智的。
17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常规科学(范式形成)——反常— —危机——科学革命(范式更替)——新常规 科学——
18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无共同范式 • 常规科学:范式支配下的“解难题”活动,渐
进发展阶段,对范式的“教条主义态度”. • 反常:无法用范式解释的现象 • 危机:反常数量增多,范式受到怀疑. • 科学革命: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激烈革命阶段,
31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幼稚病
• 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更
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
更巧妙。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很重要的实
际结论:第一,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
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
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第二,革命阶
级必须准备最迅速和突然地用一种形式
来代替另一种形式。
——列宁
• 理论由假说、定律和自然秩序理想构成。 • 顶层是自然秩序理想,为自然科学提供
总的指导方针。 • 定律:有效性已经确定的规律性形式。 • 假说:假定的规律性形式,有效性尚未
确定。 • 定律、理论无所谓真假,是描述现象的
方法。理论有效性取决于科学家的假定 和兴趣。
5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 刻普勒与第谷同看日出,所见不同。在 他们凭视觉知道是在同一件东西的意义 上,看到同一件东西,但是在他们经验 的概念组织大为不同的意义上看到不同 的东西。
24
科学与迷信的区别何在?
• “不能把占星术排斥于科学之外,因为 它的预言也是符合科学形式的,······不 能因为术士们为自己的失败而辩解就排 除占星术。······其实,今天在医学或气 象学中,也是这样来解释失败的。即使 是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精确科学, 如果遇到困难也同样会这样加以解释。 占星术为其失败辩解,并不因此就不科 学。”
14
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改变
• 不同范式的科学家带了不同的有色眼镜, 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科学革命时,科 学家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必须进行再教育, 心理必须重新定向,重新转换。以前范 式下看不到的新东西看到了,以前看到 的东西也仿佛有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 意义。
15
何谓范式?
• 一种范式是,而且也仅仅是科学共同体 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 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 科学共同体。
34
费耶尔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 2,非理性因素在科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 根源: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 需要保护暂时弱小的新兴理论或暂时处于退化 阶段的衰老理论
• 韧性原则:
• 扩散原则:
• 反归纳法:A,提出与公认理论不一致的假说
•
B,提出与事实、观察不一致的假说
35
理论的事实发现功能
• 有些事实如果没有不同于受检理论的其 他理论的帮助就不能发现,只要排除这 些其他理论,就不能得到这些事实。
• 形而上学范式:一组信念、有效的形而上学思 辨、标准、看法、统率知觉的条理化规则等。
• 社会学范式:公认的科学成就,科学习惯 • 人造范式:教科书、经典著作、工具仪器、类
比、格式塔图象
9
范式的认识功能
• 通过范式,人们获得了一种心理定向或 视觉定向、改变了原有的认识格局,这 种定向使其获得了类似感,从而使新的 问题得到解决。
30
怎么都行
• “怎么都行”不是我推荐的一种新方法论的唯一“原 则”。它是那些坚定地信奉普遍标准理解历史的人唯 一可用的方式。”
• ‘怎么都行’没有表达我的任何信念,它是我对理性 主义者的尴尬处境的诙谐概括:我说,如果你需要普 遍的标准,如果没有独立于情况、独立于世界的形式、 独立于研究的转折点、独立于多变的独特性而成立的 原则你就不能生活,那么我可以给你一个这样的原则, 它将是空洞的、无用的、相当可笑的——但它是一个 “原则”。它就是“怎么都行”的“原则”。
• 认为自然界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无限丰富的,这种 想法导致作出新发现的愿望,因而导致内容增长的原 则。该原则给了我们另一个据以判定理论的标准:与 已知的内容相比,具有超量内容的理论优于没有超量 内容的理论。这个标准也不是不可触犯的。一旦我们 发现我们居住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这个标准便遇到 了麻烦。
• 显然对新思想的归顺将不得不借助论证之外的 手段促成。它的实现将不得不依赖非理性的手 段,诸如宣传、情感、特设性假说以及诉诸形 形色色偏见。我们需要这些“非理性手段”来 维护新思想,它们在找到辅助科学、事实和论 据之前只是一种盲目的信仰,在那之后,才转 变成可靠的“知识”。
38
费耶尔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 他们并非对相同的视觉经验作出不同的 解释,因为解释就是思考,而看是一种 经验状态,他们直接经验到不同的东西。
6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认识的发生与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建 构的过程。
• 格局 • 同化 • 顺应 • 平衡 • 客体只是在被建构时才被发现
7
蒯因的知识之场理论
• 法国物理学家迪昂(杜恒)否定判决性实验 • 美国哲学家蒯因(Quine):科学假说不是孤
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
• 库恩(T.Kuhn)
– 《科学革命的结构》 – 《必要的张力》
• 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
– 《反对方法》 –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1
2
3
相关研究成果
• 图尔明的“自然秩序理想” •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 蒯因的知识之场理论
4
图尔明的“自然秩序理想”
32
爱因斯坦:认识论的机会主义
• 爱因斯坦说:经验事实规定的外部条件, 不允许他(科学家)在构造概念世界时 墨守一种认识论体系,因而被捆住手脚。 所以,在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必 定象一个典型的毫无顾忌的机会主义者。
33
方法论原则依赖于所研究的对象 的状态
• 只有在一个具有某种结构的世界中,我们所使用的标 准和我们所推荐的规则才有意义。在一个不呈现该结 构的领域中,它们便成为无用的,或开始成为无效的。
新旧范式不可通约性.
19
范式的不相容性
• 科学革命不是旧范式的自然发展的结果, 是概念网的置换。
20
不同科学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 不同范式对于科学有不同的标准和定义, 对于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 不同范式有不同的概念网,与实验、观 察有不同的联系。
• 不同范式的支持者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彼此没有中立的、共同的经验基础可以 判别哪一个范式更合理。
新旧范式不可通约性.
12
范式的不相容性
• 科学革命不是旧范式的自然发展的结果, 是概念网的置换。
13
不同科学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 不同范式对于科学有不同的标准和定义, 对于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 不同范式有不同的概念网,与实验、观 察有不同的联系。
• 不同范式的支持者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彼此没有中立的、共同的经验基础可以 判别哪一个范式更合理。
立的单个命题陈述,因为“整个科学是一个力 场,它的边界条件就是经验,在场的周围同经 验的冲突引起内部的再调整,”因此“在任何 情况下陈述都可以是真的,······反之,由于同 样原因,没有任何陈述是免受修改的。” • 调整科学陈述系统的原则:1,保守性原则。2, 简化原则。
8
库恩(T·Kuhn)的范式理论
21
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改变
• 不同范式的科学家带了不同的有色眼镜, 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科学革命时,科 学家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必须进行再教育, 心理必须重新定向,重新转换。以前范 式下看不到的新东西看到了,以前看到 的东西也仿佛有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 意义。
22
科学有无进步?
• “毫无疑义,作为解决难题的工具,牛 顿力学改进了亚里士多德力学,爱因斯 坦的理论改进了牛顿的理论。但是我始 终看不出在它们的前后相继中具有本体 论意义上的发展方向。”
25
范式理论的特点
• 科学的整体性:范式是基本单位,范式的更替 是心理信念的变化,“格式塔改变”。
• 科学思维的阶段性
– 常规科学阶段:收敛性思维 – 科学革命阶段:发散性思维
• 科学活动的非理性因素: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 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影响。
• 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26
27
28
• 1,科学研究活动中不存在任何超越具体问题、 具体对象的普遍规则,任何普遍的规则在科学 的历史上都曾被、也应该被突破。
• 功能:治疗性 vs 建设性
40
• 范式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为他们 留下了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提供 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10来自百度文库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常规科学(范式形成)——反常— —危机——科学革命(范式更替)——新常规 科学——
11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无共同范式 • 常规科学:范式支配下的“解难题”活动,渐
进发展阶段,对范式的“教条主义态度”. • 反常:无法用范式解释的现象 • 危机:反常数量增多,范式受到怀疑. • 科学革命: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激烈革命阶段,
• “科学并没有发现自然的真理,也没有 愈来愈接近真理”,“任何愈来愈接近 真理的观点都是毫无根据的,都必须放 弃”。
23
科学与迷信的区别何在?
• “科学史要把过去人们所相信的科学部 分,跟前人任意扣上错误、迷信的部分 互相区别开来,愈来愈感到困难了。他 们愈是仔细地研究亚里士多德力学、燃 素说化学、热质说热力学等等,就愈来 愈感到那些过时的自然观,总体上说, 一点也不比今天流行的更不科学一些 。 ”
36
证据受到“污染”
• 任何一个理论永远不会与在它范围内的 所有已知的事实一致。这种不一致使任 何一个理论都处于“反常的海洋”之中。 这种不一致不一定是理论的失败,有时 反倒是进步的证明。
37
非理性因素在科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 论证若审慎地加以应用,本来可能阻止现代科 学的兴起。论证可能阻滞科学,而瞒骗则是促 进科学所必不可少的。
• 3,反对科学沙文主义 • 科学与人类其它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 • 科学不应该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
应当平等竞争. • 科学家是有自己特殊利益的社会群体,同样应
受到监督,必要时外部力量可以干预科学共同 体.
39
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的功能与地位
• 无政府主义虽然或许不是最吸引人的政治哲学, 却无疑是认识论的、科学哲学的灵丹妙药。
• 共同的理论和方法的信念、模型或模式、 研究传统、是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 或成熟的标志。
16
范式的认识功能
• 通过范式,人们获得了一种心理定向或 视觉定向、改变了原有的认识格局,这 种定向使其获得了类似感,从而使新的 问题得到解决。
• 范式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为他们 留下了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提供 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 唯一可能成立的普遍规则是:Anything goes! • 方法论原则依赖于所研究的对象的状态,依赖
于宇宙的状况,所以不可能先验地决定方法论 原则。
29
唯一不禁止进步的原则便是
——怎么都行
• 对于任何给定的法则,不管它对于科学 来说多么“基本”或“必要”,总会有 一些境况,在那里不仅无视这法则而且 采取它的反面是明智的。
17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常规科学(范式形成)——反常— —危机——科学革命(范式更替)——新常规 科学——
18
科学革命的历程
• 前科学:无共同范式 • 常规科学:范式支配下的“解难题”活动,渐
进发展阶段,对范式的“教条主义态度”. • 反常:无法用范式解释的现象 • 危机:反常数量增多,范式受到怀疑. • 科学革命: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激烈革命阶段,
31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倾”幼稚病
• 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更
富有内容,更多种多样,更生动活泼,
更巧妙。由此可以得出两个很重要的实
际结论:第一,革命阶级为了实现自己
的任务,必须善于毫无例外地掌握社会
活动的一切形式或方面;第二,革命阶
级必须准备最迅速和突然地用一种形式
来代替另一种形式。
——列宁
• 理论由假说、定律和自然秩序理想构成。 • 顶层是自然秩序理想,为自然科学提供
总的指导方针。 • 定律:有效性已经确定的规律性形式。 • 假说:假定的规律性形式,有效性尚未
确定。 • 定律、理论无所谓真假,是描述现象的
方法。理论有效性取决于科学家的假定 和兴趣。
5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 刻普勒与第谷同看日出,所见不同。在 他们凭视觉知道是在同一件东西的意义 上,看到同一件东西,但是在他们经验 的概念组织大为不同的意义上看到不同 的东西。
24
科学与迷信的区别何在?
• “不能把占星术排斥于科学之外,因为 它的预言也是符合科学形式的,······不 能因为术士们为自己的失败而辩解就排 除占星术。······其实,今天在医学或气 象学中,也是这样来解释失败的。即使 是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等精确科学, 如果遇到困难也同样会这样加以解释。 占星术为其失败辩解,并不因此就不科 学。”
14
范式的转换是世界观的改变
• 不同范式的科学家带了不同的有色眼镜, 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科学革命时,科 学家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必须进行再教育, 心理必须重新定向,重新转换。以前范 式下看不到的新东西看到了,以前看到 的东西也仿佛有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 意义。
15
何谓范式?
• 一种范式是,而且也仅仅是科学共同体 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 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 科学共同体。
34
费耶尔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 2,非理性因素在科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 根源: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 需要保护暂时弱小的新兴理论或暂时处于退化 阶段的衰老理论
• 韧性原则:
• 扩散原则:
• 反归纳法:A,提出与公认理论不一致的假说
•
B,提出与事实、观察不一致的假说
35
理论的事实发现功能
• 有些事实如果没有不同于受检理论的其 他理论的帮助就不能发现,只要排除这 些其他理论,就不能得到这些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