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1.定义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 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0G-1表达阳性。
2.流行病学
GIST 临床较为少见,发病率约为1/10万~2/10万,占胃肠道肿瘤的2%~3% ,发病部位从食管到肛门皆可出现,而胃和小肠最为多见,60% ~70%发生于胃部,以胃体、胃窦和贲门部多见,20%~30%发生于小肠,结直肠占5%,食管<5%,近年来在肠系膜、网膜、肝脏及女性阴道等处也发现了间质瘤。发病年龄多>40岁,男性多于女性。
3.病因
研究认为c-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引起GIST的主要原因。这些功能获得性突变最常位于外显子11(71%),其他外显子,如9、13、14、17不常见,而外显子11突变的患者对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小部分KIT阴性GIST患者存在血小板原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外显子18点突变或缺失,此部分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不敏感。
4.病理解剖
4-1GIST 的生长方式
GIST 可向腔内和/ 或腔外生长,通常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有或无包膜,切面灰红或灰白色,较大的肿瘤可发生出血坏死或黏液样变性。肿瘤生长方式有腔内型:向腔内生长,表面可出现溃疡;壁内型:沿胃肠道管壁内生长,舯物表面黏膜隆起;腔外型:向腔外生长舯物;混合型:腔内、腔外混合生长。
4-2.组织学特点
GIST 具有很大的组织学变异,需借助免疫组化来验证诊断。GIST 呈阳性表达的标记物有:kit(95%)、CD34(60%~70%)、ACAT2(平滑肌肌动蛋白30%~40%)、S100(5%)、DES(结蛋白1%~2%)、角蛋白(1%~2%),其中KIT 是最特异、最敏感的标记物,然而约5%的GIST 为KIT 阴性,且这类患者的一部分可能获益于KIT 靶向治疗。
5.病理生理
5-1.c-kit 基因突变
1998 年Hirota率先发现GIST 中存在c-kit 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及c-kit 蛋白产物
CD117 的表达。C-kit 基因位于人染色体4q11-21,编码产物为CD117,是一种145KDa 的跨膜糖蛋白,为酪氨酸激酶受体,正常情况下,CD117 与其配体SCF 结合,使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促发细胞信号传导活化下游转录因子而调节基因表达,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正常体内造血干细胞、肥大细胞、生殖细胞和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等均可表达CD117。研究发现GIST 发生主要与c-kit 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激酶持续活化使突变细胞增殖失控有关。80%~88% GIST 的发生源于c-kit 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即CD117。c-kit 突变多表现在外显子11、9、13 或17。外显子11 突变长发生于胃和小肠,病理形态以梭形细胞和混合细胞型为主,其次是外显子9 的突变,主要发生于小肠。外显子13 和17 变异较少,c-kit 基因突变提示肿瘤恶性度高,预后不良。
5-2.PDGFR-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突变
2003 年Heinrich 等在c-kit 突变阴性的GIST 中发现了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
a(PDGFR-a)的表达即CD34+,是GIST 发生的另一种重要原因。PDGFR-a 的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4q11-21与c-kit 基因突变连锁,分子质量为185KDa,属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近35% c-kit 突变阴性的GIST 存在PDGFR-a 基因的活化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12、18 及9。PDGFR-a 的突变多发生于胃,病理形态以上皮和混合形细胞为多,恶性度较低。
5-3.野生型GIST
c-kit 和PDGFR-a 基因均无突变的GIST,即野生型GIST,此型较少,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酪氨酸激酶被活化有关。最近研究表明,DOGI 抗体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优越于CD117和CD34,尤其是诊断KIT 阴性GIST。PKC-theta(蛋白激酶的一种)在所有的GIST 中均有所表达,但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
6.问诊与查体
6-1.消化道出血 (常见)
约25%GIST 有消化道出血,由于肿瘤增长过快使血供不足致黏膜缺血、糜烂、溃疡、中心坏死,破溃于胃及肠腔,有报道破裂入腹腔引起腹腔大量出血。
6-2.腹痛 (常见)
腹部隐痛不适,腹痛,部分出现急腹症(溃疡,穿孔)。
6-3吞咽困难 (常见)
食管GIST 的主要表现。
6-4.腹部包块 (常见)
外向生长及周围组织浸润。
7.辅助检查
7-1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对腔内型可表现充盈缺损,亦可出现黏膜破坏,表面形成溃疡,推移、受压改变等。
7-2 CT平扫+增强
GIST多突向腔外生长或沿胃肠壁浸润,大小不等,形态多为分叶状的类圆形肿块,也可为不规则形,大部分边界完整。体积较大的肿块内常见坏死、囊变而显示密度不均。肿块边缘可出现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多为中度以上强化,病变多数血供丰富,中高度强化,伴瘤周多迂曲供血血管,中央低强化区域对应出血、坏死、囊变、液化。病变与周围脏器脂肪间隙尚清晰,也有少数较大者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胃、肠周围淋巴结不明显,偶尔发现转移。
7-3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MRI) 肿瘤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肿瘤内出血区域依据出血时间的长短在T1WI和T2WI 图像中由高信号向低信号变化。MRI T1WI 反相位成像时,组织邻近脂肪间隙的一侧会出现线样无信号区,借助这一特征可辅助判断肿瘤来源于胃肠道或是邻近其他实性脏器。
意义
由于MRI具有无辐射损伤的优点,可进行连续多期增强,从而更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动态增强特征。MRI对组织成分的鉴别能力优于CT,对肿瘤内部坏死囊变、黏液变区与实性部分嵌插分布、边界清晰的特征反映较CT更为敏感。
7-4内镜检查
检查描述
目前超声内镜(EUS) 是监测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可采用超声微探头,也可用标准超声内镜,EUS 可清晰显示病变来源与胃壁各层结构,部位以及病变的大小,形状,边缘和回声等情况。
结果
GIST 内镜表现为黏膜下或腔内肿物呈椭圆形、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隆起,表覆正常黏膜,色泽正常,有时可见脐样破溃,基底宽,可有黏膜桥形皱襞。若肿瘤在黏膜下,质硬表面黏膜可滑动。超声内镜下表现来自胃肠壁的第4 层低回声区(固有肌层)的高回声结节。有时也发生于第2 层低回声区(黏膜肌层)或黏膜肌深处,偶见于第3 层高回声区或黏膜下层,后者被认为是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肿瘤通过生长突破了黏膜下层。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