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最新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f2080cce2f0066f43322c1.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目录1 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 (1)望洞庭 (2)忆江南 (2)2 桂林山水 (4)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4* 七月的天山 (10)语言园地一 (11)5 中彩那天 (15)6* 万年牢 (17)7 尊严 (19)8* 将心比心 (21)语文园地二 (22)9 自然之道 (26)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9)11 蝙蝠和雷达 (31)12* 大自然的启示 (34)“打扫”森林 (34)人类的老师 (34)语文园地三 (36)13 夜莺的歌声 (41)14* 小英雄雨来 (44)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45)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48)语文园地四 (49)17 触摸春天 (53)18* 永生的眼睛 (56)19 生命生命 (58)20* 花的勇气 (60)语文园地五 (62)21 乡下人家 (66)22* 牧场之国 (68)23 古诗词三首 (69)乡村四月 (69)四时田园杂兴 (69)渔歌子 (70)24* 麦哨 (72)语文园地六 (73)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6)26* 全神贯注 (79)27 鱼游到了纸上 (81)28* 父亲的菜园 (84)语文园地七 (86)29 寓言两则 (90)纪昌学射 (90)扁鹊治病 (91)30* 文成公主进藏 (93)31 普罗米修斯 (95)32* 渔夫的故事 (98)语文园地八 (99)第一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
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
2023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0篇)
![2023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a8e4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1.png)
2023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壮观,体会课文中作者的联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课后的8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描写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海上升明月的课件及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指导阅读(一)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可以用以下问题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1、课文描写了怎样的一种景象?2、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三)学生读书汇报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运用不同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
读的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用对比的方式体会课文中联想的句子。
二、积累内化1、抄写描写景色的词语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识课后的生字,读准注音。
强调“簇、剔、皎”的读音。
4、练习三、迁移练习:观察月亮升起的过程,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四、实践活动: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文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谈话导入,审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词语,检查读书情况。
锤子钥匙摔跤邮票门牌潘诺夫滑稽地址3、默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提示引路,自主探究1、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https://img.taocdn.com/s3/m/5b70182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c.png)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0940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d.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四年级下期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虹、命、冲、告、军、义、失”7个生字,会认“鹿、猎、掉、救、谢、贴、却、消”8个生字。
认识三个偏旁“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5分钟)1、教师情景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九色鹿,它善良而美丽,你们想认它吗?2、板书课题:九色鹿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这只美丽的小鹿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5分钟)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不足。
3、再读课文,勾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或是老师。
4、四人小组合作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读音都读准了没有。
5、教师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6、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想一想,课文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7、学生根据自己读书的情况,大致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感受九色鹿的美丽。
1、借助拼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句子。
2、同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3、你喜欢九色鹿吗?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4、练习用“好像”说话。
月亮弯弯好像()。
()好像( )。
四、学习生字“虹、命、冲”。
1、四人小组讨论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命”。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一、游戏,打扮九色鹿。
准备工作,用七种不同颜色写上本课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
1、同学们,今天九色鹿身上的颜色只剩下两种了,你们能把其他的颜色找回来吗?2、认读好色卡上的生字,就可以帮九色鹿找回颜色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3fcb38a1c7aa00b42acb3d.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全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219cd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b.png)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首先,在汉字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更多的书写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和运用。
其次,在成语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成语的来源和用法,通过更多的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汉字、成语、课文内容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成语学习: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等书籍,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3) 课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本节课课文相关的文章、故事,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可以布置与本节课写作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a9b31e2a32d7375a517808a.png)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新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20年春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依次是:乡村生活、科技成就、轻叩诗歌的大门、作家笔下的动物、走遍千山万水、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的人物品格、奇妙的童话,共八个单元。
全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识字加油站、快乐读书吧等)。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语文园地的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本册课例由2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口略读课文1~2篇。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语文园地由3~5个栏目组成。
其中3个是固定栏目:“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另有“快乐读书吧”在第二单元安排了1次,本册教材向学生推荐的书是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推荐了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优秀的科普作品。
“书写提示”在第四和第八单元各一次,“识字加油站”分别在第二、三、四、七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全册共安排了4次。
二、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嘉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50个。
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5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f58b93e009581b6ad9eb29.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e54ce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e.png)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2、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
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5、(课件出示4、5)地图。
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板书:18富饶的西沙群岛)(1)指名读这段话。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下册6篇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下册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7170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a.png)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电子版教案下册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一一、教材整体介绍今天向大家介绍第八册教材的内容和使用建议,第八册是中年段的学习内容之一,共有12个单元,单元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色,颇具育人的针对性。
”1、教材的阅读量每个主体单元大致有2至3篇主体课文,共计28篇,语文天地中有近20篇的拓展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体现了本套教材注重阅读积累、扩大阅读量的编写思想。
同时为教师使用教材给出了弹性的空间。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调整课文。
2、选文的质量(1)单元主题的选择趋于理性认识与思考的引导。
如,《规则》、《回归》、《快与慢》引发学生对自然规律,对社会现象,对国家荣辱,对人生的价值,对时间的把握等产生思考。
(2)不同文体的文章,都在丰富情感的基础上更突出了人生价值的引导。
如,《乡村大道》描绘了乡村大道独特的风景,歌颂了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钓鱼的启示》《《挑山工》等记叙文,在叙事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性光辉的闪耀,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形成独特的视角,产生上进的力量。
3、语文天地语文天地仍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五部分。
与主体课文融为一体,既是主体课文的延展和深化,又是主体课文学习的一部分,应将语文天地中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与主体课文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
金钥匙系列的编排是本套教材的很重要的特点,一般是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这三方面给以指导。
因为到了四年级,阅读和写4、特殊的位置本套教材从整体进行规划,第一、二、三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是一、二、三年级重在积累,五、六年级重在提高、综合、整合、运用。
在第7、8册教材的学习中,就要在识字、学词、练句、阅读、习作等诸方面形成一些东西,有一个收束的问题,由现象逐步形成一些规律,由感性形成一定的理性,由放到收,将一些散的东西进行整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b1863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7.png)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怎样成为路径的,并从它的设计过程中受到启示:为人们做事情,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就可以产生的办法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会1个会认字“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理解题意:路径:就是的路线。
二、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讲的是世界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设计。
三、随机板书:启发:格罗培斯年迈的葡萄园主有什么问题?1、这位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的杰作的建筑大师,怎么会从一位老太太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2、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结果怎样?四、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思考:1、要想解决这些疑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要寻找一个“途径”呢?这个“途径”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年迈无力的老太太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从文中寻找答案,“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
”,“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
”3、由此我们又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回是这个结果?4、假如你是一个过路人,你看到这些不同的兜售方式,你回选择哪种?为什么?老太太的:“无人看管”,大家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选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
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
“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5da67981c758f5f71f671e.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 (3)2乡下人家 (5)3天窗 (18)4三月桃花水 (27)口语交际:转述 (39)习作:我的乐园 (40)第二单元5琥珀 (41)6飞向蓝天的秘密 (49)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53)口语交际:说新闻 (56)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60)第三单元8短诗三首 (63)9绿 (69)10白桦 (72)11在天晴了的时候 (76)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80)第四单元12猫 (85)13母鸡 (89)14白鹅 (94)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101)第五单元15海上日出 (106)16记金华的双龙洞 (110)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 (114)习作:游 (117)第六单元17小英雄雨来 (119)18我们家的男子汉 (127)19冰项链 (138)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140)习作:我学会了 (141)第七单元20古诗三首 (144)21文言文二则 (159)22“诺曼底”号遇难记 (162)23黄继光 (165)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74)习作:我的“自画像” (178)第八单元24宝葫芦的秘密 (185)25巨人的花园 (188)26海的女儿 (192)习作:故事新编 (199)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宿店里过夜)二、新授1.初读古诗(1)自由读古诗要求(2)检查读古诗2.解诗意出示难理解字词意思,生结合解释诗句意思走:跑寻:寻找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1)交流讨论(2)汇报成果过渡: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谁能勇敢的站起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分享给大家1.2.3.3.4句: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过渡:孩子们理解的真不错,看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在一起,准确的说一说。
3.想诗境(1)听诗看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结合文中的插图看诗中的描写与图中的哪些景物是一致的?(指名回答)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你认为这些景物美不美?你能美美的把这首诗来读一读吗?(2)读诗想画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的朗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想,看你的脑海中会呈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描述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描绘的真美,老师仿佛也置身其中。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4e455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3.png)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同学互相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
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表达和评议,做到内容表述清楚具体。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在本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舍己为人、宁愿牺牲自己而救助别人的哈尔威船长,有为了战争胜利而英勇献身的黄继光,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
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1.小组交流: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中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出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情说具体。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词,自学生字新词,体会其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这些描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并联系课文用它们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名人故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自读成语,要求字音读得准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3.自选一个成语,试着说说它的含义和故事。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5.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二)第二题。
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大动作分解成小动作来写。
2.动作要体现人物的特点。
3.动作要符合生活实际。
4.准确运用多种词语描写人物动作,尽量避免重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2944f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4.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涉及教学系统为谁设计的问题。
教学作为促进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活动,就应当更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能力、潜能、背景和要求等,这些特征对教师选择适当的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学习目标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A案●揭示课题:《万年牢》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à)、闷(mēn)、削(xiāo)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③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①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②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③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④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d95c0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a.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4.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二、教学重点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四、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新加坡的资料五、教学具准备课件六、教学课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环境小女孩表现天气倾盆大雨任凭打湿衣衫红灯亮等绿灯亮才过路口路口无交通警察无汽车驶过行人不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什么是见闻?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师: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能弄懂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11’)(一)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把字音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学习生字新词:(20’)(一)读生字组本课词语。
(二)哪些字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旅留遵(三)对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记忆方法?(四)多音字组词。
Zhuó(衣着)zhuǎn(转身)kān(看守)着转看zhe(看着)zhuàn(转动)kàn(看见)(五)选字填空,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2df1884693daef5ff73d07.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疏”3个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理解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
(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3.解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4.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6a8ff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2.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优秀7篇】篇一: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惜动物,教育学生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3.会认“榜、棕、孕、匿、厄、沛、衍”等7个生字,会写“涂、榜、敏、捷、繁、殖、孕、匿、输、基”等10个生字,掌握“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麋鹿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预习提纲二、激情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出示图片——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三、检查读课文。
指名读文。
四、展示汇报,交流成果1.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认读:榜、棕、孕、匿、厄、沛、衍读词:滩涂、敏捷、繁殖、销声匿迹、输出、基金会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4.读一读: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
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
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
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5、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组单元分析: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诗如画!学习本组课文要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3+2+2+1+2=1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重难点: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
2. 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默写《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
2.划出节奏。
3.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句的意思。
4.汇报解决疑难。
5.欣赏诗歌。
(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
(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诗歌。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6.背诵全诗。
三、想象练习。
四、拓展学习李白的其它写景诗歌。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望洞庭》。
2.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首诗,默写《望洞庭》。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二、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3.检测朗读。
三、了解白诗人生平。
四、自主学习诗歌,进行质疑。
1.教师范读,划出节奏。
2.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欣赏朗读诗歌。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默写诗歌。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忆江南》。
2. 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对诗句展开想象。
3.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背诵诗歌《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诗句。
2.自由学习生字。
三、了解诗人的生平。
四、了解词的特点。
五、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
“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胜:超过)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5. 指导背诵《忆江南》六、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七、作业: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板书:鸟飞云去独坐敬亭山不厌敬亭山湖光秋水潭面无风望洞庭山水翠一青螺日出江水红胜火忆江南能不忆江南?春来江水绿如蓝教后反思: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人,激发兴趣;1.同学们,广西桂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
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
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
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
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
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
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
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自由读文,扫清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带人情境。
1.范读课文。
(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
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甲天下)4. 小结过渡:“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
这山水怎样完美地形成了天下奇美之画?读第4自然段。
5.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比喻句,了解“画卷”指的是桂林的山水。
文中的画卷是什么样子的?给人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了解第一、四自然段与中间两段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背诵第1、4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2.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了解到桂林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
二、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课件)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扛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
(板书:静清、绿)1.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课件)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象,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
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三、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扶放结合,注重学法的迁移。
)3.朗读比赛。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②读给一个老师或同学听③记住他们对你朗读的评价。
4. 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围绕教单目标,读写结合。
让学生悟出写作方法。
)四、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1.其实,同学们也游览过很多名胜。
让学生交流所带来的风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胜古迹,。
2.说一说,仿照第2、3节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背诵第2、3自然段。
板书:教后反思: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